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救世与救人最新章节 > 救世与救人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十七章,欧洲和平

  德国,英国,法国,波兰与苏联之间的东欧之战进入了储备阶段。既然邀请了德国参战,也就自然要解决德国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赫斯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要求,一战前属于德国的但泽市回归德国,但德国愿意继续租借码头给波兰。具有争议的波兰走廊,是波兰往波罗的海的通道,将继续存在,使得波兰能与波罗的海相连,有自己的海洋贸易发展空间。这个通道上有作为少数民族的德国人,在1920一30年代波兰强大的期间,这些少数民族受到了排斥和歧视。波兰也承诺取消各种歧视政策。这个通道也阻拦了德国和德国的飞地之间的连接,波兰答应规划出一条永久性地面通道,由德国建立地面公路连接。这些条件,在原时空,英国,波兰本已经同意了,但希特勒却不满意,并借此发起了入侵波兰的战争。

  波兰军队在第三次反击战中损失较大,但由于是为保卫自己的国家打仗,却也再度动员起来,组成了约80万人的军队。波兰的工业能力并不差,并一直在发展工业,以阻挡可能的德国进攻。但他们认为德国进攻的时间是在1942年,所以其生产出的产品大多都销售出去,以换取资金。而希特勒大概也意识到这一点,德国先进行军事崛起,经济却进入了困境。若任由波兰发展,到了1942年,波兰的先经济后军事的政策,可能导致其军事的后劲更强大,这或许也是希特勒一定要先发制人,攻击波兰的原因。

  在这个时空,由于西波兰还完整地保留着在,也保留了大部分工业能力,波兰就制造出了大批的7tp坦克,可惜这些坦克设计单薄,不如苏联的t24坦克。苏联在原时空著名的t34坦克也在第三次波兰反击战中大量地投入使用,显示出强大的战力。

  政治界的争夺一直是较激烈的。波兰本身素质较高的军官大多都是亲英法的,波兰刚刚从普鲁士帝国脱离不久,受德国的影响也较大,自然也有亲德国的派别。波兰三次反击失利后,亲英法的派系主战,本身损失就较大,士气也较低落,受的指责也较多。现在又不得已请德国参战了,亲德国的派别自然会抬头。德国人比较直来直去,自然喜欢与亲德国的派别打交道。

  但许世平却提醒赫斯要更注重抚慰和亲近那些亲英法的派别,却要稍微与那些亲德国的派别保持距离。

  赫斯觉得这样做很别扭,一点也不自然。许世平就引用了《圣经》的经文,说耶稣的教导,是要“爱你的仇敌”。当然,耶稣的教导是以神为中心的基础上的教导,境界要高很多,是要人相信爱的力量,相信一切都有神在后面主持和观察,要以善胜恶。

  在与波兰的政治势力相处时,这样做比耶稣的要求轻松很多,好处却很明显。首先从道义上,轻英法的派别损失惨重,让他们得到鼓励和安慰,这本是神喜悦的事情,自然也会得人心。而亲德国的派别则刚刚抬起头来,既缺乏经验,又会自然地有点骄傲,认为自己能在波兰还坚持亲德国,是很难得的。对德国的回报的期望值也较高,大概也会在他人面前引起一些嫉妒之心。在当前的形势下亲近这些人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乱子,但一旦有些挫折,或者苏联方面使用一定的离间或破坏战术,这样的结盟就不太经得住考验,容易失去民心。

  赫斯听了,觉得有道理。他年轻,心思灵活,不满足于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就说,那这样好了,我既然不准备侵略波兰,就亲近那些在波兰爱国的人就最好,也不必拘泥于他们属于哪个政治派别。

  后来赫斯将这样的想法与克林斯曼交流,克林斯曼却笑着说,“你以为你是波兰总统呀。还是接近那些亲英美的派别,稍稍压一压亲德国的派别,这样做比较能照顾全局,少留后患。”赫斯觉得有点气闷,因为这个策略不是他想出来的。

  当时波兰反击苏联,对苏联的t34坦克却缺乏良策。在原时空,这款中型坦克的设计相当出色,是二战期间生产得数量最多的坦克。德国后来的豹坦克等,都是由古德里安亲自检查缴获的样品,抄袭了一些设计。其中最主要的抄袭,是其斜面装甲的设计。

  好在当时苏联对坦克的使用较单调,主要是用于带领步兵冲锋。在芬兰战役中,苏联一开始用纯粹的,不带步兵的坦克冲锋,却被芬兰步兵埋伏袭击,损失惨重。后来吸取了教训,改用步兵跟随坦克冲锋,步兵与坦克相互掩护,让人防不胜防。

  当时步兵对付坦克的是阵地平射高膛速火炮,并发射以金属钨等高强度金属做弹头的穿甲弹。t34的坦克的装甲厚度大,当时常用的反坦克步枪,20毫米,37毫米甚至50毫米反坦克炮都不能有效地将其伤毁。德国倒是有准确度高,穿透能力强的75毫米炮,但其重量却接近一吨,操作不便,在阵地上部署较困难。

  这时候德国已经率先发明了重量仅100公斤左右的75毫米无后坐力炮。但其膛速过低,不足以发射高膛速的炮弹,有效击中距离也仅有300米。当时德国已经有了破甲弹技术,但赫斯却靠原时空的知识,知道了英国已经有一种叫“震荡弹”的炮弹,可以对付t34坦克。于是他就主动派人与英国方面协商,愁眉苦脸地说德国没有有效的炮弹对付苏联的t34坦克。果然,英国方面非常大方,主动地向赫斯表示可以使用英国储备的震荡弹。这样,赫斯就用无后坐力炮技术与英国的震荡弹技术交换,并通过这样一些主动的军事技术合作,加强相互的信任和依存关系。这件事情不是许世平提醒的,赫斯做起来兴致勃勃。

  在前三次波兰反击战中,英法联军投入的主要是空军。英法联军的空军成功地抑制住了苏联的空军,但也没有取得绝对的制空权。德国有著名的bf109战斗机和f190战斗机,足够战胜苏联的主力战斗机,并夺得制空权。

  德国的轰炸机门类很多,最著名的有ju87轰炸机。这款轰炸机的优点是俯冲能力强,投弹极其准确,可以靠投50磅到250磅的重磅炸弹摧毁敌方坦克。这款飞机也可以配备37毫米机关炮,能够从坦克薄弱的顶部和侧面打击坦克,适合于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前线作战。其起飞降落时的要求低,很容易在前线部署。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速度慢,若没有制空权,很容易被敌方击落。另外载弹量小,航程段,需要靠前部署,其任务/油耗成本比才合算。德国还有很多各种种类的双引擎的战斗轰炸结合的飞机,这些飞机的适用能力较强,载弹量充足,有一定的对敌方战斗机的防御能力,也有侦察能力。适合巡航侦察并在敌方调度兵力时进行阻扰轰炸,攻击敌方后勤支援线,轰炸对方炮兵阵地,机场等纵深作战。苏联也有很多这类的飞机,但他们的用法相对单调,主要用于在攻击前轰炸敌方阵地,以弱化敌方防守阵地,并在心理上威慑敌方,也给自己的部队壮胆。

  空军的指挥官是大穆勒负责指挥轰炸机,小穆勒负责指挥调度战斗机。其实bf109,f190等也有俯冲轰炸和对地攻击的能力。f190的空中性能更好,但bf109服役时间长,大家对其更熟悉一些。二者都可以在制空权争夺期间,配合前线进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作战。

  德国空军有把握像英国那样压制苏联的空军。但小穆勒却非常积极,希望战斗机在帮助掌控制空权的前提下,更多地参与对地攻击。

  当时德国空军的对地攻击的主要手段是俯冲轰炸或俯冲攻击。这种方式能用飞机正面强大的机枪火力扫射,压制地面火力,然后瞄准并使用小口径炮火,如37毫米反坦克炮攻击敌军,或者用炸弹攻击敌军。但俯冲轰炸结束时拉起机头的动作要使得飞行员承受超高的重力增加考验,这种重力增加能达到5g甚至7g的水平,很多飞行员在这时都会暂时晕眩。俯冲轰炸对飞行员要求很高,也对飞机的结构设计造成巨大限制。bf109与f190等飞机也能作俯冲轰炸,但其俯冲的角度要小很多,攻击的准确性就差了很多。地面武器一般是为平射设计的,飞机攻击的垂直角度越大,地面的火力还击的效果就越差。综合起来,bf109与f190虽然是空战性能远远强于ju87的战机,其地面攻击的效率却要差很多。

  穆勒仔细思考,就想出了由战斗机侧面攻击敌方地面目标的方案。其实俯冲攻击的过程中,飞机离目标的距离在不断地改变,由于重力作用,弹道并不是直线。也就是说,用炮弹集中火力攻击敌方其实比想象中难。由于飞机上的火炮是固定在机身上的,一次俯冲,有效攻击点非常短,不到那个攻击点,炮弹打不到,过了攻击点,炮弹发射就失去了意义。但在飞机的机身上安装一门侧面用的火炮,进行侧面攻击就不一样了,飞机可以在敌方目标上空盘旋,并用炮弹攻击。若盘旋的圆心正好投射到敌方目标,我方可以无限地对同一目标攻击。这样,只要在飞机上装上侧向攻击的瞄准器,就能连续攻击一个固定目标。这种方式打坦克,效率高多了。而且飞机在上空盘旋,与地面的角度关系几乎是90度,能最大地削弱地面目标的反击能力。

  他将这个想法汇报给赫斯后,赫斯觉得很感兴趣。因为在原时空并没有听说过德国空军采用这样的办法。一个原因可能是德国空军要对付有英国和美国大量优质飞机援助的苏联空军,发现苏军t34坦克的时间也较现在短,就没有机会发掘这样的攻击方式。但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这种技术有缺陷。所以他就让穆勒安排了对比试验,让一架ju87对地俯冲攻击打靶,让一架bf109对地转圈攻击打靶。

  结果很有趣,有经验的ju87飞行员,只用数发炮弹,一轮攻击就能击中目标。其中一个关键,是提前发射炮弹,最好是用追踪弹估算弹着点。但刚刚学会用ju87攻击的飞行员,却要多轮俯冲,浪费很多炮弹,才能击中目标。若是在战场上,后者早已经被敌军击落了。

  但有经验的bf109飞行员和刚刚学会bf109的飞行员在用盘旋攻击地面坦克的时候,却都能用数发到十数发炮弹击中目标。他们建议37毫米炮的穿甲弹一律带追踪,因为炮弹有一定的重量,带燃烧追踪并不影响炮弹的攻击力。当时的追踪弹和穿甲弹是分开的,这意味着要制造一种带追踪的穿甲弹。侧面瞄准显然比正面瞄准难度大一些,但连续发射的机关炮和追踪弹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地面防空的军事评估家说,要在bf109做这种盘旋攻击时将其击落,难度明显要大一些。

  军事专家们评价说,正面俯冲攻击和盘旋攻击各有好处。经过严格训练的飞行员,正面攻击能省炮弹,由于机关炮载弹量有限,这意味着一次出勤,或许能击毁更多的坦克,但自身被击落的风险也大了很多。当搞清楚这一点后,赫斯就大概能猜出原时空没有用盘旋攻击的原因了。穿甲弹要由稀有金属钨制造,不仅成本高昂,纳粹德国实际上也很难获得足够的数量。现在没有这个约束,就完全可以采取更安全的攻击坦克的办法。

  军事专家又评价说,若多架飞机在同一空域攻击敌方坦克部队,俯冲攻击效果就更好,因为飞机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干扰。但转圈攻击如何协调,以避免相互干扰,难度就大了很多。小穆勒觉得很遗憾。赫斯却鼓励他,说没有一种战术是不需要合作的。战斗机队要和轰炸机队合作。若敌方战场上有多辆坦克,战斗机就去专心护航,让ju87去攻击就行了。若敌方只有少量坦克,就出动战斗轰炸机。如果敌方有战斗机拦截,我方战斗机可以丢掉临时挂的侧面攻击用的机关炮,专心与敌方拦截的战斗机进行空战。这样就能避免ju87单独出战被敌方埋伏袭击。当然,这意味着战斗机队要频繁地为对地的小规模作战出勤。小穆勒这才高兴起来。在足球场上,他本是那种既有天赋,又豪不忌讳出勤出力的队员,这种安排正好符合他的天性。

  轰炸机队的大穆勒自然很欢迎这样的合作。而且这种方式也提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管辖下有很多种类的双引擎轰炸机,能载多人。若做侧面攻击,可以用一个人在侧面控制可以转动的机关炮并瞄准射击,而飞行员只需要专心地围着目标转圈。这种方式作战,派多架飞机攻击也不成问题。大家编好队,飞行员们只负责驾驶飞机,围着战场转圈,专门的炮手负责射杀敌方坦克。有些承载能力强的飞机,还能在侧面安装机关枪,压制地面的防空火力。

  大穆勒很高兴地说,这样的攻击方式并不需要护航。这让赫斯吃了一惊。德国的战斗轰炸双用飞机的原始设计目标,是能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并在战场上独立作战,对抗敌方的战斗机。德国还有一些双引擎的重型战斗机,如bf110,原计划是为轰炸机护航。

  在原时空,英吉利海峡空战的经验表明,这样的安排完全是一种盲目自大。因为单引擎的战斗机在灵活度和速度上,都远远胜过了双引擎的飞机。这使得英国的单引擎战斗机能够大批击落德国的双引擎战斗轰炸机和重型战斗机,并借此赢得了英吉利空战的胜利,阻止了德国对伦敦的轰炸。赫斯自然知道这一结果,就要求进行一些对战演习和空战实验,又要求德方与波兰交流他们与苏联空军对战的经验。这样的安排是有意义的,必须确立单引擎战斗机的位置,以及强调对轰炸机的护航,以避免德军靠重大损失来学习这些内容。

  若轰炸要靠单引擎战斗机护航的话,双引擎的重型战斗机就失去了地位。因为其设计机身比轰炸机轻,也更灵活,就造成了载弹量不足的缺点。用作轰炸时,任务/油耗比不划算。当时空军中已经有大量的bf110和类似的重型战斗机配置。赫斯就建议将这些飞机从战斗机队中调整出来,像ju87一样配备给地面部队,做侦察/袭扰扫射c轰炸用途,或者改为侧面安装37毫米机关炮,用于攻击坦克。这样的调整也能帮助空军加深印象,避免用重型战斗机,轰炸机等去对抗敌军灵活高速的单引擎战斗机。

  至于德国的主战坦克,则是改良的豹中型坦克。德国的钢板制造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同样的钢板厚度,其抗打击的能力却超出其他国家的坦克的钢板的抗打击能力3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尽管有这个优势,德国的坦克也比苏联同类的坦克略重。其中一个原因,是德国坦克采取的是标准的5乘员制。有驾驶员,命令官,炮手,装弹手,无线电操作员这样配置的5个乘员。而苏联坦克一般只有3个或4个乘员。这多的乘员,使得坦克的操作效率较高,在一到二个乘员受伤或牺牲时,也有勉强作战的能力。也能帮助快速装弹,帮助维护,在战时操作机关枪等。原时空里,德国坦克弹药的安防位置在何处,保护措施如何,赫斯并不清楚。但赫斯听说过坦克的一个弱点,是弹药爆炸时会连锅端,也就是说,整个坦克的乘员并坦克全部毁坏。他就问军事专家是否有办法。经过研究后,大家发现将炮弹单独存放,并在存放空间里设置往外排放气体减少压力的设计有效果。这样,即使我方炮弹爆炸了,也能有机会保存乘员甚至坦克本身的运行装置,让坦克靠自身的机关枪掩护退出战场。当然,这意味着加厚装甲保护弹药储存箱,约束弹药储存位置,以及独特的单向取弹门,爆炸时的外弹排气门的设计等。这种弹药储存的安排也会造成装弹不方便的弱点,这时候多的那个乘员就能起到辅助作用。

  至于设计,则由古德里安考察波兰缴获的苏联的t34坦克后,再加上赫斯的轻装甲,重机动的思想形成的。这款豹重量约30吨,却配备了650马力的大发动机,可以随时外挂总重量5吨的正面装甲,或总重量10吨的全方位装甲,若在制空权不明确的地方作战,甚至可以再挂载3吨的顶部防护装甲。

  这款坦克配置的著名的德国75毫米火炮。这种火炮的穿甲炮弹的穿透力,可以保证其在500米内击穿当时的敌方重型坦克。可以在1500米内击穿敌方的轻型或中型坦克。其精准度也比一般的火炮高,500米内一次试射中靶率超过50,调整后射击,中靶率超过90以上。德国的火炮技术相当先进,其瞄准能力与瞄准和调整需要的时间也是一流的。这款坦克的与坦克的对战的能力,或许不如原时空中,能够在明斯克大战中战胜3倍数目苏军坦克的豹坦克(那款坦克的装甲厚度大很多),但也足够在一对一的决战中战胜t34坦克。赫斯还委托许世平特地查了原时空的豹坦克的弱点,帮助简化了工艺,采用了方便维修的履带轮系统。与原时空的豹坦克相比,其地域适应力,不挂载装甲时的作战范围,机动能力,维修方便程度都大大地提高了。

  这款坦克的防护相对薄弱,正面只有50到70毫米的斜面钢板,侧面和底面的钢板厚度在20到30毫米之间。这样的厚度足够防护反坦克枪和小口径火炮,但却不能防护37毫米炮以上的火炮。

  当时的装甲理论,受海军装甲理论的影响,认为一体的钢材抗穿甲弹的能力强。其实二战后的军事研究表明,坦克装甲分多层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多层装甲中,一层照顾硬度,起到弹开敌军穿甲弹或让敌方弹头碎裂的效果,另一层照顾延展度,吸收撞击能量。另外,两层装甲中,一定的间距有另外一个好处,这会使得敌方的炮弹的细长的穿甲弹芯穿透一层钢板的时候,那层钢板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以吸收其能量。另外敌方的炮弹弹芯因为形状细长,实际上要同时穿透两层钢板,受到的阻力效果等于同时穿透一层钢板。但一定的钢板间距甚至角度的差异,却能使得弹芯受到两股绞击力,很容易使得弹头翻滚,变形增加穿透需要的实际面积,以至于降低穿透厚度,甚至能将弹芯折断,大大削弱其穿透能量。另外多层装甲中,也可以靠特殊材料如重量较轻的陶瓷替代钢板。

  还有一种叫反应装甲的设计,是在两层装甲中,或者加一段小炸药,靠爆炸的能量抵御冲击能量,或者装填特制的橡胶,靠橡胶压缩时的反弹力迅速分布和吸收能量。

  当然,当时这些东西都没有研究透,唯一容易实验且基本证明的,就是钢板之间加橡胶的被动反应装甲。所以真正采用的,还是外挂像现在的健身房可配置的重量块那样,是一层一层的贴在一起的钢板加一层橡胶交织组成,以保证钢板的一体性,符合当时德国的装甲理论。这些外挂钢板可以用普通车辆运输,其最大的缺陷是挂载和卸除装甲时,需要用简易的手动装配的起重设备,人员投入多,耗时长。好在战士们都经过特殊训练,力量都比常人大很多。

  坦克之间的对决,毕竟是整个战场上相对较少的坦克运用机会。坦克还有配合步兵冲锋,阵地防守,清除地面火力点,以及炮火支援等其他用途。

  在原时空中,德事跑在前,这也使得他们一路都在提升坦克的设计,因为被后来的人追赶。换句话说,德国部队中,有大批过时的坦克,新添的豹坦克就要特地重装,以达到总体装配的平衡。现在这种坦克设计,则尽可能考虑长远一点,延长这一类坦克的服役时间,在经济上就会节省一点。

  战役准备期间,波兰自身已经生产了约二千辆轻坦克,英国和法国也派来了各类轻坦克。但这些坦克,都不能与苏联著名的t34坦克争锋。唯有德国的豹坦克能与t34进行面对面的交锋并取胜。而与t34作战时,德国的豹坦克一般都要挂载装甲,才能保证较高的胜率。后来德军就直接生产了一批重装甲的豹坦克,以达到威慑和战力平衡的作用,减少临时挂载装甲造成的负担。这种挂载装甲的坦克让苏军很头疼,因为为了迷惑苏军,古德里安让德国的豹坦克平时都挂了一层外挂装甲,但装甲挂载的厚度差别却可以很大,这使得他们很难区分德国投入的,究竟是轻装甲坦克还是重装甲坦克,也无法有效地调动对应的军力对抗。苏军也逐渐地发现了一些其他侦察的办法,如冲着坦克用反坦克枪打一枪,仅外挂轻装甲的坦克就露馅了。但这也意味着那个侦察兵也就要为此暴露位置甚至付出生命。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查看坦克开过的痕迹,但这种方法一来不准确,二来是在波兰作战,民意抵制苏军,没有很好的渠道获取这些信息。

  德国还有一批当初设计来用作防空的88毫米火炮。这款火炮在原时空设计错位,因为每分钟发射的炮弹仅有十来发左右,炮身转动也很笨拙,无法阻挡越来越灵活的飞机。但德军将士却很灵活地将其用于反坦克作战,结果成为了德国反坦克战中最大的功臣之一,赢得了赫赫的威名。这款炮的配置数量当时已经较大,淘汰了实在可惜。前三次波兰反击战中,波兰军队又遭遇了苏联强大的,数目众多的t34坦克和其他重型坦克,所以这款炮的使用,也就和原时空一样,用于安装在那些早期生产的,目前火力和装甲都已经落后的坦克上。去掉了坦克的炮塔,安装上这款火炮,作为攻击战车和反坦克战车使用。这类战车的特点是比坦克相对重量轻,行动灵活,能适应各种地形。由于没有能自动旋转的炮塔,能保持很低的车身位,特别适合在有利的地形埋伏,也适合在攻坚时,在攻击队形后面进行炮火攻击和炮火压制。

  其缺点是炮的上下c前后的转动范围都较小,不适合像坦克那样在前冲锋。一般说来,装甲也相对比较薄弱一些。由于没有大的仰角,炮弹的射程不是很远,一般也不能做远程的炮火压制。另外一个大的缺点,是由于没有转动炮塔,只能靠转动车体来对准炮的方向,在侧翼受到袭击时反应较慢。而一旦履带或发动机受伤,无法转动时,就成了死靶子。而坦克的炮塔则不同,即使不能自动转动,一般也能手动转动,失去机动能力后,也还能作战。

  这样的炮车是拼凑类产品,其制造简练,很适合大批量生产,因为底座不同,也出现了各种参差不齐的型号。然而这也有效地延长了最早生产的坦克的寿命。后来马特乌斯主管这类“杂牌”反坦克军种。因为他善于与其他兵种配合,并屡屡在其他部队撤退时,发挥有效的阻击作用,反而歼灭敌方的坦克最多,被誉为反坦克战之王牌武器。马特乌斯最喜欢收集缴获的苏军坦克。坦克这种武器很有意思,因为建造得非常结实,在战场上被击伤后,往往修修补补就能继续使用。苏军的坦克被缴获后,可以去掉炮塔,换上自己的88毫米炮,转型为这类坦克歼灭车。

  苏军的火炮生产数目众多,但质量相对粗糙。为了避免战场中火炮被敌方捕获后使用,苏军的火炮都采取了略略偏离标准的设计。比方说,一般都是75毫米炮,但苏军的同类火炮的口径却是76毫米。这样,敌军缴获到苏军火炮后,因为没有合适的炮弹,就无法有效使用这样的武器。在原时空,德国经济高度紧张,苏军的火炮缴获得又很多,就专门生产了适合苏军火炮用的炮弹。在这个时空,赫斯更注重给军人合适的装备,以便他们调度和作战,也就只好在苏军这种招数下认栽。对于缴获的苏军火炮等,就准备融化了作钢材使用。

  但波兰军方却远远不如德国底气足,因为失去了一半的国土,又在前几次战争中消耗很大,对这些缴获的苏联武器非常看重。波兰又有自己的炮弹生产能力,愿意为这些非标准武器生产炮弹。后来双方就达成协议,缴获的苏联武器,坦克底座等归德国,非标准的武器如火炮,坦克炮等,归波兰。

  贝肯鲍尔还建议加强工程兵与步兵,炮兵部队的合作。工程兵部队有很多适合各种地形的挖掘一推土双用机,可以用于帮助快速建造工事。工事建成后,也可以用这些车辆将各种反坦克火炮直接拉到阵地上,进行布防。由于芬兰战役中,德国设计的纵深型防御工事能极大地消耗苏军,贝肯鲍尔又推荐了快速预制钢筋水泥等先进的工程技术,这项技术交付给波兰的民兵和工程部队后,使得盟军能在一个特定地域,具有快速建立中小规模的带有水泥建筑的纵深防御工事的能力。

  古德里安作为机动作战的总设计师,新创,发挥和运用了一系列的相对较新的陆军战术,其中包括支援炮火的使用,用反坦克炮车,坦克进入阵地防御,步兵掩护坦克冲锋,用火力压制,削弱到最后冲锋代替简单冲锋,用飞机和火炮消灭对方炮兵阵地,重型武器和火力点等战术。相对来说,靠飞机轰炸和持续炮火轰炸的战术反而使用得较少,主要用于掩护我攻击方进入攻击阵地。在作战的战术上,则使用小范围分割包围和防线打洞战术等灵活战术。

  当得知贝肯鲍尔承诺的,可以快速建立纵深防御工事后。古德里安更设计了一种叫“进二退一”的战术。一般来说,阵地战都有一个拉锯争夺的过程,这是因为兵力部署在防线上后,每个点的兵力都不是想象的那么强大。比方说,一个阵地可能是一个营驻守。进攻方则有自由集结并重点突破的优势,比方说,靠出动一个团将这个阵地拿下来。当然,在军力接近的情况下,进攻方拿下来后,也不可能在这个点上直接驻守一个团,往往是同样地留下一个营驻守。而防守方若不愿意失去这个阵地,就要重新出动一个团来争夺。这样,就成了一种阵地拉锯战。

  “进二退一”的战术是这样的,盟军进军东波兰,主要是进攻,苏联主要是防御。显然,苏联也不愿意这防线被轻易突破,就势必有阵地争夺战。德军突破时,采用较强的集结兵力,夺下阵地后,不是简单驻守,而是争取靠机械化作战,扩大一些区域。这种扩大是有意义的,一来是造成了防守的苏军心理上的压力,担心防线崩溃,就自然要上来堵漏洞。这时候,我方就以较强的兵力支撑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我方利用快速建筑的能力,将已经占领的阵地改造一遍,变成有纵深防御能力的“高强度”阵地。

  然后我方就开始装着不敌,向后撤退。一般说来,这段时间内,苏军也的确集结了更强大的反击部队。苏军取得反攻胜利,一定会急于向斯大林报喜,其媒体也会大肆宣传。然后他们就会在一种欣喜的心理刺激下,进一步携大部队向前推进,试图夺回我方已经占领的阵地。这样我方的作战目的就可以设施了,那就是利用敌方的反扑,在我方强化后的阵地前有效地大规模杀伤敌军,摧毁其坦克等高价值的重型武器。

  我方的战役原则是有效地消耗苏军,而不急于争夺土地。波兰军队在前三次反击时牺牲较大,这次对这种战术既欣赏,又主动配合。德军往往只需要突破敌方防线。扩大战果,帮助建造纵深阵地,设防并消耗苏军等,往往是士气高涨,决心收复国土的波兰军队抢着进行进行的。波兰军方在1920年代改革了军队,大量使用骑兵。当然,这种骑兵部队不是我们想象的,骑着战马冲锋,而是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随时在局部集结更多的军队,实行以多打少的作战。波兰军队也配备了很多轻坦克,这些坦克也被称为骑兵坦克,就是机动性很强的装甲力量的意思。当苏军的重火力被德军摧毁后,这些骑兵坦克就能较轻松地驰骋疆场。这使得波兰军队在配合古德里安的进二退一战术时,效率非常高。

  当然,马特乌斯的反坦克部队也主动与波兰军队配合,不断消耗苏军的坦克部队,并将缴获的苏军坦克拖回西波兰的工厂直接改装成简易的,装备88毫米炮的反坦克战车。

  反坦克炮车队有侧翼防护能力不足的缺陷,马特乌斯也申请为其配置了豹坦克用以防守侧面。

  为了吸引苏联不断在其不利的战场上增兵,赫斯故意装着信心不足,抛出了一个“三年作战规划”,表示要通过三年的时间,慢慢推进,并最终全部夺回东波兰。

  在这样的战术下,苏军在东波兰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战线却一点一点地往后移动。而斯大林的媒体工具,却在不断地高唱赞歌。当然,这些都远不如原时空时德国和日本战败时那种依然高唱胜利之歌那么荒唐,毕竟苏联的战场是在波兰,而德国也深怕过大的前期打击刺激了苏联。

  苏联将军们被这种战术打得分外地难受,却又生怕惊动了斯大林,丢官掉命,家破人亡。后来一位苏联将军无奈地总结到:“莫斯科越打越陶醉,苏联红军越打越伤心。”

  德国宣传机构为了实现早已计划的“彰显海军优势,淡化陆军优势”的目的,也尽量避免过度宣传波兰战场上陆军的胜利,反而故意显得陆战进行得非常艰难。波兰军队在前三次反击中,都经历过先较轻松取胜,后来在苏联增兵和增加武器投入的情形下节节败退的经历,这次也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得胜”方面的宣传。从反击获得的土地来看,事实也是如此。

  实际上,古德里安的战术是有漏洞的。进二退一的战术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我方攻占敌方阵地后,加固阵地的那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若敌方用远程炮火或飞机攻击我建设阵地的工程部队,就能造成较大损失。为此,古德里安不断派出侦察机寻找敌军炮火阵地,并用飞机轰炸或炮火攻击,将其提前摧毁。另外一个漏洞,则是敌方可以搞纵深布防,让我方越往前攻击越困难,这样,我方进的这段距离,就很可能是一加零点几。我方就很难有时间和空间从容建设阵地和布防。然而波兰前三次反击战,苏联靠的都是不断增加兵力并最终靠重兵取胜,就没有去设想这些战术,而是依仗大国的实力,不断增加军事投入。

  根据情报,当苏军将主力大部都调度到波兰前线,以至于后方空虚时。德国终于使出了一早就策划好的海上登陆的杀手锏。这次海上登陆选定的地点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的拉脱维亚,直接在其首都里加附近登陆,以利用其方便的交通。当时拉脱维亚的驻军仅3万苏军。被苏联压迫的拉脱维亚军人起义接应,有效地牵制住了苏军,登陆非常顺利,比原时空的纳粹德国在挪威的登陆顺利得多。

  德军从另一侧突入乌克兰,迅速地从波兰代理战的模式,切换成东欧大决战。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地纷纷起义响应。帮助德军以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推进。而苏联军方的应变机制显然很迟缓,各方面都在隐瞒军情,或推脱责任。

  斯大林在东欧的高压政策导致了民情的反弹,人民一直在期待着一个解放者。

  原时空纳粹德国早期在东欧的胜利,其实也是东欧人民的胜利。只是希特勒政权以为这仅仅是德国的胜利,更在后来对东欧采取了各种压迫手段,也进行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这使得纳粹德国很快就在东欧失去了民心。原时空中,在德国与苏联的争夺战中,东欧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民众的牺牲。

  德军突入白俄罗斯。白俄罗斯有一种摇摆的心态,一方面波兰曾经在20年代入侵白俄罗斯,夺取了白俄罗斯大量的土地,苏联入侵东波兰后,帮助白俄罗斯恢复了大部分土地。另一方面,苏联对白俄罗斯采取了民族压制,镇压和俄罗斯移民政策,这使得他们对苏联的统治也很反感。

  为了争取白俄罗斯的支持,德国,英国和法国在出兵东波兰前,就向波兰确认了白俄罗斯的合理边界,承认了斯大林政权的划分,以避免将来因这样的土地纠纷再起战端。白俄罗斯人民获得这个消息后,对盟军产生了更多的希望,不过总体态度还是中立的。

  古德里安将军指挥了明斯克战役。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原时空也指挥过明斯克战役,并在数量为1:3的弱势军力下,在坦克大战中战胜过苏军。德军并没有突击进入明斯克,而是将其包围,并在外围迅速建立阵地。控制住明斯克这个交通枢纽后,就阻断了苏军的退路,并有效地形成了对苏军的包围圈。

  德国这次登陆战用到了其改造的提尔皮兹号航空母舰,保证制空权,并就近护卫舰队。但陆战用的飞机,全都是在夺取机场后,从德国直接飞过去的。这次登陆战并没有显示出航空母舰的威力,苏联也没有派出其仅有的一些战舰来阻扰。芬兰海峡很狭窄,德军在行动前进行了布雷。若苏军海军前来,行动会因为扫雷变得迟缓,也很可能损失惨重。

  所以整个登陆战中,显得没有航空母舰也不会影响登陆计划。其实航空母舰的飞机虽然没有攻击的功劳,却在战舰就近护航,数度击退了前来阻扰的苏军轰炸机,功劳是相当大的。登陆的装甲部队,也没有派任何反坦克战车,反而是一色地派出的最好的重装甲豹坦克。这些措施,都有效地压制了当时很依赖于坦克掩护发起进攻的苏军。当时德军是首先使用高发射速率的冲锋枪的部队,步兵部队也配置了发射速率很高的轻机枪,配备了迫击炮和支援火炮等。苏军不靠坦克大炮,就只能搞人海战术。然而德军在东欧作战,迅速地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能较方便地要建立民兵,地方部队等武装力量。苏军也不敢轻易地搞人海战术。

  被包围的苏军有上百万之众。在原时空,纳粹德国曾经俘虏过大批的苏军,赫斯相信俘虏这些军人是完全可能的。不过他听到上次芬兰战役中,被俘后的苏军回国后的悲惨遭遇后,就很心软。他就问古德里安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部队逃回去。古德里安就进行了一下推演,说可以采取压缩主要交通线,希望逼苏军放弃重武器,从小路逃窜。但他却认为这样的方式并不好。

  古德里安认为这些军人被斯大林搞得思想僵化了,不敢乱说乱动,不一定会自己找路逃窜;而且他们在东欧的民意很差,解散后随意逃窜,被当地部队或民兵袭击的可能更大。同时,军队解散了让士兵随意逃窜,可能造成败军作乱,伤扰人民。总之,古德里安将军虽然作战时思路灵活,但在包围苏军后,如何结束战役这一点上,却坚持传统军事训条,要尽量包围,并争取俘获苏军。至于苏军的垂死挣扎式的反扑,他倒并不是很担心。因为苏军的粮食,燃油和弹药储备都很有限,围上一段时间,战力就会被完全消耗掉。

  至于苏联方面若想来援,却也困难重重,因为组织和培训军人,以及组织能进行大战役的装备和物资,都是需要时间的。德国并没有跨越苏联边境,苏联也要留一些军队在边境线驻守。德军也组织了阻挡援军的部队,并不断侦察,准备伏击前来救援的苏军。

  在斯大林犹豫是否在这个不利的战场上继续投入的时候,被早期战役折磨得士气低落的苏军却先投降了,上百万的苏军都成了俘虏。赫斯派人按斯大林式的思维清理了俘虏队伍。对于那些成分不好的,属于所谓的“资本家,地主富农,旧式军阀”这类的军人,都征求他们的意见,看他们是不是想留下来。若想留下来,德国会给他们更改姓名,造成他们在战争中失踪的假象,以免其家人受迫害。至于其中因牵挂家人,想在战俘交换中回到苏联的,赫斯就安排他们做一个小手术,在身体的某个部位留下一个开刀后缝合的痕迹,算是作战时受伤。

  当然,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这种被特殊处理的人,很可能有周围的知道他的具体情形。如果安排一个人失踪,其他人却能力证他还活着的话,就很麻烦。安排某个人受伤也是一样。所以这样的特殊措施,也只能覆盖少数平时就在苏军中被歧视,没有太多人关注的军人。大多数战俘得到的,都是战俘正常享有的待遇。

  斯大林不得不与英国,法国,波兰和德国和谈。盟军主动撤出摇摆的白俄罗斯,让斯大林政权重新夺回对这个国家的统治。在东欧解放的,有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大部。俄罗斯也成立了东乌克兰政权,保持对乌克兰的一定压迫力。

  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拿出苏联残酷镇压的各种证据,宣告自己进行民族独立运动的合法性。但斯大林也不断强调其帮助白俄罗斯夺回当初波兰占领的土地的伟大功绩。赫斯让德国避免这些争执,让英国和法国去主导这些战争正义性上解释。而德国坚持的,主要是边界线的划分,并尽量减少可能的争执,以免留下持续战争的后患。

  赫斯的想法,是要让斯大林觉得“虽败犹荣”,以迎合他个人的心态,减少他反扑的意愿。

  波兰小心地保留和加固了反击战期间建筑的各种纵深工事,以防备苏联可能的反扑。与苏联直接接壤的几个国家都纷纷与德国签订军事合作条约,又学习芬兰和波兰的样式,在边境建筑各种纵深防御工事,并购买德国武器,建立和培训自己的军队。德国解放爱沙尼亚后,与爱沙尼亚签订了租借萨列玛岛和希乌马岛的一小部分并建立军事基地的协议。在这两个岛驻军,可以有效地威慑苏联从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保证将来德国海军登陆波罗的三国驰援不受威胁。这也让斯大林意识到,只要这三国对苏联持有敌意,愿意开放给德国随时登陆,那苏联入侵东欧就没有任何把握,因为会随时被侧翼攻击甚至阻断后路。

  德国在显示了强大的海军实力后,提出由英国c法国c德国三国海军驻守波罗的海防御苏联。德国又主动提出大部海军将远征支援中国,并请英国法国主要镇守波罗的海。这显示出了巨大的诚意。法国同意从马奇诺防线撤出主要驻军,英国同意从法国撤出大部分驻军。德国周边压力消减,开始经济腾飞计划和大规模支援中国的计划。赫斯个人威信达到一个小。此时已经是1941年。

  在原时空1939年时,英国首相张伯伦先生患上了癌症。当希特勒入侵并占据欧洲大陆大部时,张伯伦先生被迫辞职,并在数月后去世。可以想象他去世前心情的抑郁。在这个时空,张伯伦先生虽然也患上了癌症,但欣喜地看到他多年的隐忍逐渐地转化成了欧洲和平的局面,一直心情开朗,竟然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癌症病魔,并主导了与斯大林的东欧谈判。后来他多次出面协调东欧国家的各种纷争,也与德国一道,抵御来自于苏联方面的各种压力,为欧洲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伯伦先生的作用,使得东欧避免了一种叫“解放的陷阱”的危机。在任何一种解放或革命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都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变得非常脆弱。这就像一个病患做了一个外科手术一样。而外科手术最担心的就是伤口感染和流血不止。这时候,人们是否能够相互宽恕,放弃仇怨,就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恢复能力。这些东西,赫斯和许世平都没有想好。他们无意中走对的一步,就是积极地配合张伯伦先生寻求和平的努力。

  有趣的是,东欧国家虽然愿意从德国买武器,并聘请德国的军事专家进行防卫指导,却更愿意接受英国的政治协调。这是赫斯和许世平都没有预见到的,却也非常自然,而且效果很好。当然,德国国内也有些骄傲的人不高兴,说赫斯干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