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2-第6章 将军的泪水
9月左右,见德国停止了各种侵略行为,更在缓和并加强与邻国的关系,美国便试探性地开始了与德国的文化交流,德国自然积极地予以配合。这个交流中,电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德国开放了被纳粹党禁演的英国出生的著名喜剧演员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城市之光》等幽默影片,也开放了以反对战争为主题的,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西线无战事》(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飘》(反映美国的南北战争)等影片。当时德国的影片都是戈培尔等人组织的宣传纳粹党的影片,充满人情味的影片不多,就勉强地从1930年代初的影片中,找了一些富有人情味的影片,送到美国交流。
欧洲大陆和美国之间,也展开了小规模旅游的交流。
德国宣布海军绝不攻击客运船只,并保证在交战中出现客运船只被击沉事件,要在军事法庭审判。当然,德国也趁机宣传了,一战中德国击沉客运船只,既是因为管理混乱,潜艇官员私下所为,也是因为英国首先用客运船只运送武器等战争物资,在德国被媒体宣扬,造成潜艇官员的情绪失控。德国一方面承诺德国媒体不再妖魔化英国人,要客观地报道战争事实(这样也有助于德人在战场上遵守国际法),一方面也希望美国舆论对英国行为予以监督。
美国媒体一致谴责德国发动战争。赫斯趁机批评了希特勒,并使用“前政府”这类的辞藻。
当然,当时并没有现代的互联网,媒体之间的交流并不方便。但赫斯既然决定带德国悔改,就要让德国人民听到世界的声音,也希望向世界表达德国的转变。他就通过外交关系主动联系美国媒体,在德国建立媒体站,允许美国媒体在一定的新闻审查前提下,较为自由地发表文章。美国更开放,从宪法开始就支持言论自由。但当时德国是侵略者形象,美国就特地制定了严格的条款,不允许德国媒体发表任何关于侵略方面的宣传,也不允许德国媒体发表带有歧视性的,单方面的民族主义的宣传。在这些严格审核之下,允许德国媒体在美国驻站,发布一定的新闻。
英国方面宣布解除对欧洲的旅游封锁,客运通航。同时承诺若用客轮运送战争物资,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愿意坚决制止。
中国派出低规格代表团访问德国。赫斯再度见到宋宜华,心中自然难以忘怀。可惜她已经与一个美人结婚。
因为德国当时并没有向日本宣战,德国向中国派出志愿兵组成的飞鹰队。德国的战斗机直接在当时的中立国西班牙交货给中国,并由中国向英国申请了特别的海运,最终运到中国。为了技术保密,很多飞机的关键件,包括发动机等,走的都是另外的航运,到中国后再组装。
党卫军叛乱时,赫斯曾经在凯恩家中暂时停留。当赫斯离开后,凯恩一家很机智,躲过了秘密警察的搜查。
赫斯就委托凯恩,作为副队长,准备去中国宣传“德国精神”,主要宣传的是他在战地上因救护同伴士兵而失去双腿的故事。克洛泽也一并同行,为中队培训炮兵。德国火炮技术是强项,支援中国的火炮,也是先在中立国西班牙交货,并由中国向英国申请后,运到中国组装。
德国向欧洲各国宣传,开放德国皇宫,要靠旅游赚外汇。当时德国海外资金已经被冻结。
鉴于英国并没有放弃对物流的海上封锁,赫斯要改良潜艇技术,也要储备轻型航空母舰。因为能挑战英国海军优势的只有潜艇和轻型航空母舰。英国的舰队虽然庞大,但军舰的类型却较落后,以战列舰c巡洋舰等重型炮舰为主体。德国造船能力虽然弱,但用轻航空母舰挑战英国,会使得其舰队优势失去重心。旧的不想淘汰,新的就上不来,开支庞大,战力和成本的比例会失调。
当时德国刚刚在大西洋海战中失去了赖以骄傲的脾斯麦号战列舰,而且英国空军是击沉这艘战列舰的主要功臣。不待赫斯提醒,海军都重新开始重视航空母舰。雷德尔很后悔德国早期4艘航空母舰的z计划,在入侵波兰前就减为了2艘,在1940年又继续减,结果只剩下1艘建到了一半多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显然,将这艘航空母舰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当务之急。这艘航空母舰的作战意义一直不明确,纳粹德国一直想将其设计为商业航运阻断用的军舰,所以还设计了很多重炮,以至于接近3吨的排水量,预计能装载的飞机数量也就不到50架。赫斯自然要按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设计成为不带重炮的纯航空母舰,这样估计能载的飞机数量,会达到60架以上。
至于其他航空母舰的来源,就是一个大问号。显然,不可能像上次穿越那样向美国订货。赫斯与雷德尔商议,想改造一些现成的战舰,如战列巡洋舰,重型驱逐舰等,但雷德尔强烈反对这个方案,因为那些战舰是他的宝贝。他再三强调了这些战舰在挪威登陆战等战役中的巨大作用。在战争期间,将正在有效服役的战舰撤下来换装,也很忌讳。他也直言不讳地说,这样做,显得有些病急乱投医,会让人对新升任的赫斯降低信心。
赫斯认为这些战舰要留下来,保证波罗的海域内的登陆作战能力,抑制苏联,这才是最大的原因。在原时空,这些战舰经常被用作阻拦商业航运的工具,其实是一种极端的战争投入行为。
当时德国还有一艘排水量约1万4000吨的希尔佩海军上将级巡洋舰,已经建造到了一半,却适合改造为航空母舰。自然,赫斯将这艘军舰的改建和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列为了海军建设的最高优先权。
但赫斯还不是很满足。二战时期英国海军没有很出名的航空母舰,但各种轻航空母舰却很多。大西洋比太平洋小,德国面临的,又是与商业航运有关的战争,轻航空母舰也许能更能灵活地安排任务。在上次穿越时,赫斯请美国制造过一批快速商船,对美国新发明的那种在工厂中预制船体模块,然后再在船坞上装配,以提高造船用的船坞的利用率,高速建造船舰的技术有了一些印象,就向德国造船业进行了推荐。德国造船业研究后,觉得有把握在一年内建一批新的,薄钢板预制加工的约8000到10000吨的轻航空母舰。
当时德国的航空母舰采用的,是抄袭日本的双层结构,飞行甲板比船本身的甲板高了一层。而美国的航空母舰却是往往是单层设计,飞行甲板和船本身的甲板是同一层。赫斯已经没有空间要求抄袭美国的可能更先进的设计,怕过大的设计更改导致乱子。
当时德国的bf109需要改变机翼,让机翼变得更长,才能保证在舰面起降。赫斯想起前苏联的现代航空母舰,采用了斜向上翘的甲板。这样的甲板有个好处,就是飞机起飞的时候,机翼的迎风角度变大,升力大大提高,而发动机产生的拉力也变成了斜向上方。也相当于增加了甲板的长度,飞机飞出后,即使速度不够,也还能有一个向上速度和滑翔提速的空间。当时的航空母舰还要采取高速航行,将军舰的航行速度叠加到飞机的初速度上,帮助飞机起飞。活塞式发动机推动的螺旋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设置斜向上的甲板后,军舰完全可以在正常航行的速度下放飞飞机。
为航空母舰护航的,可以是重型战舰,但为轻航空母舰护航的,对应的应该是驱逐舰。航空母舰群出战,最危险的是与战列舰等重型炮舰近距离相遇。这要求航空母舰,驱逐舰等有较快的速度,能摆脱对方的炮击纠缠。另外,快速弹射飞机,使得局部有大量的飞机投入,并用飞机击沉击伤,或干扰对方的重型炮舰,往往能在这种突发情形中帮助我方。所以赫斯就建议新建的驱逐舰,装载一定数量的飞机(至少保证4架),并安装弹射器。这样的飞机起飞后,要靠轻航空母舰回收,并用吊车还回驱逐舰。由于驱逐舰也能弹射飞机,就能保证在紧急状况下,迅速派出一定数量的能攻击敌方军舰的飞机。这样就能弥补我方驱逐舰火炮能力远远不如敌方重型炮舰的劣势。
这个方案让本来就是负责水上飞机的厄齐尔非常高兴。因为赫斯说的这种改装的驱逐舰,与他所熟悉的水上飞机母舰非常接近,只是当时还没有将驱逐舰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的先例。水上飞机并不是在水上起飞的,因为在水面上很难达到起飞要求的速度。水上飞机一般都是在水上飞机母舰上弹射起飞的,只是靠浮箱在水面上降落而已。帮助水上飞机降落的浮箱空气阻力很大,使得水上飞机并不适合空战,而一般用作侦察。由于有轻航空母舰帮助临时降落,这种带有飞机的驱逐舰就不需要用水上飞机了。一般说来,几百吨的水上飞机母舰就能管理数架水上飞机,而德国的驱逐舰的排水量一般都有3000多吨,运载10架飞机都没有疑问。这些飞机可以在轻航空母舰的飞机被消耗后补充给轻航空母舰,也可以临时派出作战,再由航空母舰负责降落回收。
水上飞机需要起重机从水面将飞机吊起来,然后收藏。这样的技术已经成熟。现在只需要略微改进,从轻航空母舰上将飞机吊回驱逐舰收藏。
厄齐尔又提议新的航空母舰在下一层也装一个弹射器,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快速地起飞飞机,也能作为双保险,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被破坏时使用。这样,航空母舰起飞战机的效率就大大地提高了,并极大地弥补了无大型重装战舰护航留下的缺陷。看来航空母舰进行双层设计,也有其特殊的优势。
后来,当看到这款带飞机的驱逐舰的设计方案后,雷德尔不由得怔怔地流下泪来。当时德国已经损失了俾斯麦号战列舰和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等重型战舰。其中脾斯麦号是被围困后自沉,布吕歇尔号是上了英国情报机构的当,在重伤后以为会被英舰捕获,而选择了自沉。
若当时先有这样设计的带机驱逐舰,哪怕是靠水上飞机护航,这两艘战舰的命运都可能完全不同。这些军舰的舰长都是雷德尔的爱将兼挚友,其中一位与军舰共沉入大西洋,另外一位将军沉舰后自杀。雷德尔自然是既怀念,又内疚。赫斯见了,不由得深深感叹。原时空,在二战结束后,以战犯身份被判处终身监禁的雷德尔几年后就因病去世了,或许与怀念这些战友也有关系。
厄齐尔看到自己的方案被重视,非常高兴,信心也增加了很多。
舰队组合自然要考虑反潜,救援等活动。直升飞机本是最好的选项。但德国的驱逐舰设计有缺陷,航程不够长,需要靠将来造的航空母舰补充燃油,所以耗油较大的直升飞机就不再是首选了。况且当时直升飞机的技术并不成熟。剩下的办法是组织可以从军舰上放下去的机动快艇,这种快艇可以拖栽声纳,并带上数枚深水炸弹,在舰队外围巡航反潜。这种方式最省油,也能快速轻便地反潜,并能随时灵活地达到敌方潜艇上方投掷深水炸弹,其反潜效果应该比驱逐舰还好。其缺陷是小快艇的天气适应能力较差。恶劣的天气下,只能收回舰上,靠驱逐舰本身执行反潜搜索,这会加大驱逐舰的日常油耗。
这种轻航空母舰驱逐舰的组合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在打击敌军战列舰等厚装甲的重型船舰时,能够击伤,却很难击沉。其火炮自然没有这样的能力。当时配备的飞机带的炸弹不够大,德国暂时也没有好的鱼雷轰炸机和飞机用的鱼雷。当时舰载的鱼雷射程有限,德国的舰载鱼雷技术是世界先进的,但更适合潜艇使用。而飞机用鱼雷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现役产品是从意大利采购的,最大射程也就4000米。况且为了节省空间,这种组合根本就不准备带射程很短的舰载鱼雷。赫斯并不在乎是否击沉敌军军舰,但雷德尔作为一个舰队指挥官,若设计出的战舰组合不具有击沉敌方大型军舰的能力,很可能成为国际笑话。所以他就只好屈尊,去求负责潜艇规划的邓尼茨上将,让潜艇与舰队一起行动。
当时德国的潜艇是为了击沉英国商船设计的,在水面航行时的最高速度只有20节左右,对付当时最高航速只有十来节的,主要是靠煤炭为燃料的商船是足够了。但普通战舰的最大速度一般在30节以上。若使用同样的动力,潜艇在水下的速度比在水面要快一些。但水下没有氧气,只能靠电池供电,最大速度只有8节左右。这意味着潜艇与军舰同行时,必须随时露在水面上开,而且速度比整个舰队慢了很多。
潜艇部队的布雷默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建议在潜艇上安装一个水下呼吸器。这个呼吸器平时升到水面上,这样潜艇就能一直在水下运动,以降低油耗和提高速度。这无意中解决了德国潜艇使用的一个重大问题。潜艇单独行动时,白天自然不敢露面。伸出潜望镜等装置,都会在水面上留下一个明显的拖行的痕迹,所以也不敢伸出呼吸器。单独行动的潜艇白天行动时全靠蓄电池的能量。但晚上潜艇就可以浮到水面上自由呼吸,并给电池充电。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原时空英国发明雷达后,就靠飞机在夜间用雷达搜索浮在水面的潜艇并予以击沉,或击伤后由驱逐舰等水面舰只击沉。大批德国潜艇就是这样暴露位置并被击沉的。直到二战后期德国才开始使用呼吸器,并靠它在夜晚用柴油机航行和充电。英军当时的雷达很难捕捉到海面的呼吸器。布雷默提出的这个改良就提前堵住了这个漏洞。
由于在1940年的英吉利空战中,英国首先使用了雷达,德国目前也已经掌握了雷达技术。赫斯就提醒邓尼茨和布雷默等要在呼吸器上包一层橡胶,减少无线电波的反射,也提醒他单独行动的潜艇,即使是夜间也不适合露出水面行动,因为英国随时可以将雷达技术用于晚上猎杀潜艇。显然,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对赫斯的这种预见性感到非常惊讶。
潜艇平时在水下活动,使得其油耗和航速能大致跟上舰队。若舰队需要高速航行并逃避敌军的围堵时,潜艇本来的任务,就应该是在敌军可能的追击线上伏击,这时一般也不需要潜艇高速行动。否则,德国还要重新设计并制造一批高速潜艇。当然,在技术上研究高速潜艇的可行性是必要的。一群人散步的时候,其中一个腿短点,总要一路小跑,也的确不和谐。将来若有较好的高速潜艇的设计,也可以专门造一批来跟随己方战舰行动。目前由于资源有限,主要保障的,是航空母舰的建造。
潜艇载有鱼雷,又能较安全地追踪和接近已经受伤的敌舰。在这个组合中,若航空母舰击伤了敌舰,正好适合潜艇进一步猎杀击沉。潜艇本身随舰队行动,也能靠其监听能力帮助反潜。敌军潜艇若与我军巧遇或追踪我军,我方潜艇往往也能侦察出其存在。
自然,整个德国海军都要加强防空炮火。
有了这些安排后,德军若想回到攻击英国商业航运的老路,英国其实是难以取胜的。雷德尔对具体作战的胜负感很强烈,就再三催问赫斯将来德国海军的主要目标。并强烈暗示若需要进行对英国的航运封锁战,他的把握大了很多。赫斯却不想阻断英国航运,因为这会牵涉到当时支持英国的美国和其他国际上的正义力量。雷德尔表示他很苦恼,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英国主动封锁德国航运,德国却不予以反击,这还叫打仗吗?然而他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挑起这场战争的,是希特勒。他也很担心欧洲其他国家看不起他在1930年代初就致力建造的这支舰队。
但赫斯却想不想进行带破坏性的,你封锁我的商船,我击沉你的商船的那种商业作战。若德国的悔改政策被认可,战争气氛缓和了,倒是可以考虑用自己的军舰为商船船队护航,并指望英军克制,避免海上冲突。他就与海军进行了另外一轮探索,要求海军在为商船护航这个方向进行储备。
大家有点傻眼,因为海军一开始的设计,都是击沉英国商船式的破坏活动。原时空的德国海军其实很可怜,二战开始后,水面舰艇遭受了一些损失,然后就被急躁的希特勒彻底否决,而将所有的制造能力都用于制造潜艇。其实潜艇的破坏力虽然大,却不能像水面舰艇那样逐渐建立制海权,控制航运。这样,人顺从于自然力,走捷径,就走上了一条“破坏,破坏,直至失败”的结局。现在大家只好谦虚下来,先学习一下英国海军是如何为商船船队护航的。
在原时空,英国海军使用了用一次性飞机攻击德国为潜艇侦察的f200远程侦察机(客运飞机改制)和bv138水上飞船的战术。这种一次性飞机(喷火式战斗机),装载在商船上,靠一个弹射架发射,能够有效地驱赶和击落德国的这些侦察机,使得它们不能指挥德国潜艇的活动。在英国海军大量使用轻航空母舰护航之前,这样的战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英军也很尽责,所有的英国飞行员在完成任务并将飞机在水面迫降后,都被救起来了。
其实赫斯提出的驱逐舰上安装飞机弹射架的方式,是既看到了原时空中途岛海战中,日军护航飞机在关键时刻数目不足,不能有效护航的缺陷,也受到了英军这种一次性飞机使用的战术的启发。
贝肯鲍尔被赫斯重用后,主导了对军备装备的规范化。比如说德国的中型轰炸机品种很多,他就建议只选择制造其中性能最好的ju88,但要求ju88也交付其他厂家生产,junker公司负责生产的技术指导,并享有技术提成。德国为了鼓励竞争,同一产品往往让多个厂家设计样品,并选择采购其中技术指标最合适的产品。但这往往造成需要管理的产品种类太多。新改进的方法是鼓励竞争,但一家中标的同时,也让设计的第2名甚至第3名厂家获得制造权。同时,若军方看重了几家样品,要求合并其技术特色设计出最合适的产品时,也制定了按照技术贡献提成的方式。也就是说,既鼓励竞争,因为得到第一名的一定有最好的经济回报。也鼓励合作,让参与者中的第2名第3名也获得制造权和订单。更鼓励贡献,若某家公司的产品不能中标,也能靠贡献了某项特殊技术而获得分成权。
当然,许世平提醒了赫斯这种模式的坏处,那就是这是明显的让军方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为厂家之间的利益,不是靠完全的市场竞争决定的。这种方案在战时短期可行。但若长期使用,因为军方的权利过大,又有很多主观因素来介入选型,产能分配等,一来会打击企业积极性,二来容易导致行贿受贿等现象。所以具体方案的执行者一定要有高的道德素质,要公正无私,也要面对巨大利益不为所动。赫斯认真地听了,也将意见反馈给了贝肯鲍尔,并向企业承诺和平时期,军方会减少对企业活动的介入,更尊重企业本身的知识产权。当然,这也意味着德国并不想进入一个漫长拖拉的战争。
按贝肯鲍尔这个方案,d一nier公司就处于较不利的状态,因为其拳头产品d一17轰炸机和相应的系列,就被ju88系列淘汰了。这个淘汰带来的优点,不仅是让军方管理简单了,也逼着d一nier公司去帮助ju88提高性能,争取靠自己的技术也拿到部分提成。又让其不需要在中型轰炸机上过度地浪费精力,重复投入,而腾出精力想其他产品。
d一nier公司的技术人员自然就往舰载机型的设计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他们就想到了在飞机降落瞬间后尾拉一个降落伞,使得飞机能迅速地停下来的方案。
这个方案影响了带飞机的驱逐舰的设计。根据d一nier公司提供的这个技术,驱逐舰的设计专家最终提出了一种在舰尾造双层甲板的方案。当时德国的驱逐舰长度约120米左右。可以在后端造加宽并加延长的双层轻质材料的格栅甲板,上层甲板用于飞机降落,并靠飞机拉降落伞减小降落距离。下层甲板用于飞机弹射起飞。这样的驱逐舰需要在远海航行,其航速,航程和抗风浪性是相当重要的指标。所以伸出和高出的甲板要用透风的轻质材料的格栅设计。为了保证其稳定性,整个驱逐舰只安装了一个双联的105毫米防空c海战双用炮塔,也不再携带反舰用的鱼雷。剩下的空间,就用于大量地安装各类防空炮火。自然,还要装载反潜用的快艇,深水炸弹发射器,救生艇等装置等。
德国专家们将这样的驱逐舰舰称为带机驱逐舰。由于其后尾宽大,他们就建议了一些名称,如墨鱼,钢笔之类。赫斯觉得名字应该响亮点,就建议在后尾的甲板上漆出一个鱼叉的形状,并将其命名为三叉戟舰。三叉戟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海神波塞冬的兵器。
设计师设计的尾部甲板,原计划是用铝合金材料。当时铝合金材料是紧缺物资,造飞机都不够用,但听见赫斯给这军舰取了这么好的名字,设计师以为肯定能用铝材了。然而贝肯鲍尔大笔一挥,就将铝材改成了木材。设计师就想到赫斯那里告状,赫斯就请他一边吃饭一边谈。吃饭的时候,勤务员端上来了上好的牛排,和木质的刀叉。设计师一看,就明白这状不用告了。
后来贝肯鲍尔有点担心,因为这毕竟是赫斯最看重的项目之一。他就给赫斯打电话道歉,说自己一不留神,就将海神波塞冬的兵器改成了木叉子了。赫斯耸耸肩,说道:“有什么关系呢?那不就是个神话故事罢了。”
有了这个方案后,还可以用这样的技术改造商船。一艘万吨的商船,可以轻松地改造舰面,装载约3一5架尾部带d一降落伞的bf109。
赫斯想引用一些现代技术。但也担心这种引入会因为难度太高,反而造成研究方向的混乱。他就自己动脑筋,先大致核实可行性,并想出了高空平飞准确轰炸的主意,让德国的军事专家研究可行性。
高空平飞准确轰炸的原理,是在晴朗的天气下,假设高飞的轰炸机到达一个战斗机不能到达的高度,可以保持平直飞行,然后用一个高精度的望远镜对准敌舰,这时候投弹。
这个特殊的望远镜是一个双镜连体,其中一个镜子由一个操作员不断调整,保证中心对准敌舰。而另外一个镜子中,操作员只需要一手调整焦距,并看见我方炸弹,另一手操作遥控杆,使得我方有一定的在滑翔中调整位置能力的炸弹,一直保持在镜子的中心。
由于双镜连体同轴,这样炸弹飞行的路线,就是在遥控的条件下,飞机和敌舰之间的一条直线,并最终击中敌舰。赫斯对这种方法有些信心,因为当时他摔下来却逃生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这种轰炸方式,也可以用于地面的固定目标或慢移动目标。
这款炸弹完全是赫斯自己想出来的。后来许世平在网上查找,发现原时空的二战中,德军也设计了类似的遥控飞翔炸弹(fritz x无动力型和hs293有火箭助推动力型两款),并在实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是过早投入使用,被英军迅速地学习到了其无线电遥控的频率,并针对性地进行电子干扰,对战局的影响不大。
赫斯设计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因为接受遥控信号的天线在炸弹尾部,可以采取定向接收的方式,对准我机。除非当时空中有敌机用无线电干扰,否则炸弹尾部定向接受到的信号,就只能是来自我机。
至于如何实现定向接收,他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当时的天线都是要伸出来的,占用空间也较大,这一点自然需要专家们想办法改进。天线小型化意味着处理天线接收信号的电路的复杂程度的增加,重量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但一旦试验成功,并批量运用,则能逐渐改进。小型化后的天线,则可以像电筒的灯泡那样装在一个金属的杯子里,只有一面露出来,这样,就只能接收来自那一面的信号。其他来源的信号就会被杯子的金属壁屏蔽。当然,这是赫斯设想的大致原理。赫斯相信这样的设计应该比当时的另外一种叫“有线制导”,即用导线传递信号的方式要好。
这种制导炸弹的缺点是人员要经过反复训练,飞机一定要飞得高,或能保持不受干扰地平飞。飞机不能太小,因为要多人操作。也会受天气的影响,不适合在能见度低的气候环境使用。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欧洲大陆和美国之间,也展开了小规模旅游的交流。
德国宣布海军绝不攻击客运船只,并保证在交战中出现客运船只被击沉事件,要在军事法庭审判。当然,德国也趁机宣传了,一战中德国击沉客运船只,既是因为管理混乱,潜艇官员私下所为,也是因为英国首先用客运船只运送武器等战争物资,在德国被媒体宣扬,造成潜艇官员的情绪失控。德国一方面承诺德国媒体不再妖魔化英国人,要客观地报道战争事实(这样也有助于德人在战场上遵守国际法),一方面也希望美国舆论对英国行为予以监督。
美国媒体一致谴责德国发动战争。赫斯趁机批评了希特勒,并使用“前政府”这类的辞藻。
当然,当时并没有现代的互联网,媒体之间的交流并不方便。但赫斯既然决定带德国悔改,就要让德国人民听到世界的声音,也希望向世界表达德国的转变。他就通过外交关系主动联系美国媒体,在德国建立媒体站,允许美国媒体在一定的新闻审查前提下,较为自由地发表文章。美国更开放,从宪法开始就支持言论自由。但当时德国是侵略者形象,美国就特地制定了严格的条款,不允许德国媒体发表任何关于侵略方面的宣传,也不允许德国媒体发表带有歧视性的,单方面的民族主义的宣传。在这些严格审核之下,允许德国媒体在美国驻站,发布一定的新闻。
英国方面宣布解除对欧洲的旅游封锁,客运通航。同时承诺若用客轮运送战争物资,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愿意坚决制止。
中国派出低规格代表团访问德国。赫斯再度见到宋宜华,心中自然难以忘怀。可惜她已经与一个美人结婚。
因为德国当时并没有向日本宣战,德国向中国派出志愿兵组成的飞鹰队。德国的战斗机直接在当时的中立国西班牙交货给中国,并由中国向英国申请了特别的海运,最终运到中国。为了技术保密,很多飞机的关键件,包括发动机等,走的都是另外的航运,到中国后再组装。
党卫军叛乱时,赫斯曾经在凯恩家中暂时停留。当赫斯离开后,凯恩一家很机智,躲过了秘密警察的搜查。
赫斯就委托凯恩,作为副队长,准备去中国宣传“德国精神”,主要宣传的是他在战地上因救护同伴士兵而失去双腿的故事。克洛泽也一并同行,为中队培训炮兵。德国火炮技术是强项,支援中国的火炮,也是先在中立国西班牙交货,并由中国向英国申请后,运到中国组装。
德国向欧洲各国宣传,开放德国皇宫,要靠旅游赚外汇。当时德国海外资金已经被冻结。
鉴于英国并没有放弃对物流的海上封锁,赫斯要改良潜艇技术,也要储备轻型航空母舰。因为能挑战英国海军优势的只有潜艇和轻型航空母舰。英国的舰队虽然庞大,但军舰的类型却较落后,以战列舰c巡洋舰等重型炮舰为主体。德国造船能力虽然弱,但用轻航空母舰挑战英国,会使得其舰队优势失去重心。旧的不想淘汰,新的就上不来,开支庞大,战力和成本的比例会失调。
当时德国刚刚在大西洋海战中失去了赖以骄傲的脾斯麦号战列舰,而且英国空军是击沉这艘战列舰的主要功臣。不待赫斯提醒,海军都重新开始重视航空母舰。雷德尔很后悔德国早期4艘航空母舰的z计划,在入侵波兰前就减为了2艘,在1940年又继续减,结果只剩下1艘建到了一半多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显然,将这艘航空母舰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当务之急。这艘航空母舰的作战意义一直不明确,纳粹德国一直想将其设计为商业航运阻断用的军舰,所以还设计了很多重炮,以至于接近3吨的排水量,预计能装载的飞机数量也就不到50架。赫斯自然要按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设计成为不带重炮的纯航空母舰,这样估计能载的飞机数量,会达到60架以上。
至于其他航空母舰的来源,就是一个大问号。显然,不可能像上次穿越那样向美国订货。赫斯与雷德尔商议,想改造一些现成的战舰,如战列巡洋舰,重型驱逐舰等,但雷德尔强烈反对这个方案,因为那些战舰是他的宝贝。他再三强调了这些战舰在挪威登陆战等战役中的巨大作用。在战争期间,将正在有效服役的战舰撤下来换装,也很忌讳。他也直言不讳地说,这样做,显得有些病急乱投医,会让人对新升任的赫斯降低信心。
赫斯认为这些战舰要留下来,保证波罗的海域内的登陆作战能力,抑制苏联,这才是最大的原因。在原时空,这些战舰经常被用作阻拦商业航运的工具,其实是一种极端的战争投入行为。
当时德国还有一艘排水量约1万4000吨的希尔佩海军上将级巡洋舰,已经建造到了一半,却适合改造为航空母舰。自然,赫斯将这艘军舰的改建和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列为了海军建设的最高优先权。
但赫斯还不是很满足。二战时期英国海军没有很出名的航空母舰,但各种轻航空母舰却很多。大西洋比太平洋小,德国面临的,又是与商业航运有关的战争,轻航空母舰也许能更能灵活地安排任务。在上次穿越时,赫斯请美国制造过一批快速商船,对美国新发明的那种在工厂中预制船体模块,然后再在船坞上装配,以提高造船用的船坞的利用率,高速建造船舰的技术有了一些印象,就向德国造船业进行了推荐。德国造船业研究后,觉得有把握在一年内建一批新的,薄钢板预制加工的约8000到10000吨的轻航空母舰。
当时德国的航空母舰采用的,是抄袭日本的双层结构,飞行甲板比船本身的甲板高了一层。而美国的航空母舰却是往往是单层设计,飞行甲板和船本身的甲板是同一层。赫斯已经没有空间要求抄袭美国的可能更先进的设计,怕过大的设计更改导致乱子。
当时德国的bf109需要改变机翼,让机翼变得更长,才能保证在舰面起降。赫斯想起前苏联的现代航空母舰,采用了斜向上翘的甲板。这样的甲板有个好处,就是飞机起飞的时候,机翼的迎风角度变大,升力大大提高,而发动机产生的拉力也变成了斜向上方。也相当于增加了甲板的长度,飞机飞出后,即使速度不够,也还能有一个向上速度和滑翔提速的空间。当时的航空母舰还要采取高速航行,将军舰的航行速度叠加到飞机的初速度上,帮助飞机起飞。活塞式发动机推动的螺旋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设置斜向上的甲板后,军舰完全可以在正常航行的速度下放飞飞机。
为航空母舰护航的,可以是重型战舰,但为轻航空母舰护航的,对应的应该是驱逐舰。航空母舰群出战,最危险的是与战列舰等重型炮舰近距离相遇。这要求航空母舰,驱逐舰等有较快的速度,能摆脱对方的炮击纠缠。另外,快速弹射飞机,使得局部有大量的飞机投入,并用飞机击沉击伤,或干扰对方的重型炮舰,往往能在这种突发情形中帮助我方。所以赫斯就建议新建的驱逐舰,装载一定数量的飞机(至少保证4架),并安装弹射器。这样的飞机起飞后,要靠轻航空母舰回收,并用吊车还回驱逐舰。由于驱逐舰也能弹射飞机,就能保证在紧急状况下,迅速派出一定数量的能攻击敌方军舰的飞机。这样就能弥补我方驱逐舰火炮能力远远不如敌方重型炮舰的劣势。
这个方案让本来就是负责水上飞机的厄齐尔非常高兴。因为赫斯说的这种改装的驱逐舰,与他所熟悉的水上飞机母舰非常接近,只是当时还没有将驱逐舰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的先例。水上飞机并不是在水上起飞的,因为在水面上很难达到起飞要求的速度。水上飞机一般都是在水上飞机母舰上弹射起飞的,只是靠浮箱在水面上降落而已。帮助水上飞机降落的浮箱空气阻力很大,使得水上飞机并不适合空战,而一般用作侦察。由于有轻航空母舰帮助临时降落,这种带有飞机的驱逐舰就不需要用水上飞机了。一般说来,几百吨的水上飞机母舰就能管理数架水上飞机,而德国的驱逐舰的排水量一般都有3000多吨,运载10架飞机都没有疑问。这些飞机可以在轻航空母舰的飞机被消耗后补充给轻航空母舰,也可以临时派出作战,再由航空母舰负责降落回收。
水上飞机需要起重机从水面将飞机吊起来,然后收藏。这样的技术已经成熟。现在只需要略微改进,从轻航空母舰上将飞机吊回驱逐舰收藏。
厄齐尔又提议新的航空母舰在下一层也装一个弹射器,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快速地起飞飞机,也能作为双保险,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被破坏时使用。这样,航空母舰起飞战机的效率就大大地提高了,并极大地弥补了无大型重装战舰护航留下的缺陷。看来航空母舰进行双层设计,也有其特殊的优势。
后来,当看到这款带飞机的驱逐舰的设计方案后,雷德尔不由得怔怔地流下泪来。当时德国已经损失了俾斯麦号战列舰和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等重型战舰。其中脾斯麦号是被围困后自沉,布吕歇尔号是上了英国情报机构的当,在重伤后以为会被英舰捕获,而选择了自沉。
若当时先有这样设计的带机驱逐舰,哪怕是靠水上飞机护航,这两艘战舰的命运都可能完全不同。这些军舰的舰长都是雷德尔的爱将兼挚友,其中一位与军舰共沉入大西洋,另外一位将军沉舰后自杀。雷德尔自然是既怀念,又内疚。赫斯见了,不由得深深感叹。原时空,在二战结束后,以战犯身份被判处终身监禁的雷德尔几年后就因病去世了,或许与怀念这些战友也有关系。
厄齐尔看到自己的方案被重视,非常高兴,信心也增加了很多。
舰队组合自然要考虑反潜,救援等活动。直升飞机本是最好的选项。但德国的驱逐舰设计有缺陷,航程不够长,需要靠将来造的航空母舰补充燃油,所以耗油较大的直升飞机就不再是首选了。况且当时直升飞机的技术并不成熟。剩下的办法是组织可以从军舰上放下去的机动快艇,这种快艇可以拖栽声纳,并带上数枚深水炸弹,在舰队外围巡航反潜。这种方式最省油,也能快速轻便地反潜,并能随时灵活地达到敌方潜艇上方投掷深水炸弹,其反潜效果应该比驱逐舰还好。其缺陷是小快艇的天气适应能力较差。恶劣的天气下,只能收回舰上,靠驱逐舰本身执行反潜搜索,这会加大驱逐舰的日常油耗。
这种轻航空母舰驱逐舰的组合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在打击敌军战列舰等厚装甲的重型船舰时,能够击伤,却很难击沉。其火炮自然没有这样的能力。当时配备的飞机带的炸弹不够大,德国暂时也没有好的鱼雷轰炸机和飞机用的鱼雷。当时舰载的鱼雷射程有限,德国的舰载鱼雷技术是世界先进的,但更适合潜艇使用。而飞机用鱼雷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现役产品是从意大利采购的,最大射程也就4000米。况且为了节省空间,这种组合根本就不准备带射程很短的舰载鱼雷。赫斯并不在乎是否击沉敌军军舰,但雷德尔作为一个舰队指挥官,若设计出的战舰组合不具有击沉敌方大型军舰的能力,很可能成为国际笑话。所以他就只好屈尊,去求负责潜艇规划的邓尼茨上将,让潜艇与舰队一起行动。
当时德国的潜艇是为了击沉英国商船设计的,在水面航行时的最高速度只有20节左右,对付当时最高航速只有十来节的,主要是靠煤炭为燃料的商船是足够了。但普通战舰的最大速度一般在30节以上。若使用同样的动力,潜艇在水下的速度比在水面要快一些。但水下没有氧气,只能靠电池供电,最大速度只有8节左右。这意味着潜艇与军舰同行时,必须随时露在水面上开,而且速度比整个舰队慢了很多。
潜艇部队的布雷默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建议在潜艇上安装一个水下呼吸器。这个呼吸器平时升到水面上,这样潜艇就能一直在水下运动,以降低油耗和提高速度。这无意中解决了德国潜艇使用的一个重大问题。潜艇单独行动时,白天自然不敢露面。伸出潜望镜等装置,都会在水面上留下一个明显的拖行的痕迹,所以也不敢伸出呼吸器。单独行动的潜艇白天行动时全靠蓄电池的能量。但晚上潜艇就可以浮到水面上自由呼吸,并给电池充电。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原时空英国发明雷达后,就靠飞机在夜间用雷达搜索浮在水面的潜艇并予以击沉,或击伤后由驱逐舰等水面舰只击沉。大批德国潜艇就是这样暴露位置并被击沉的。直到二战后期德国才开始使用呼吸器,并靠它在夜晚用柴油机航行和充电。英军当时的雷达很难捕捉到海面的呼吸器。布雷默提出的这个改良就提前堵住了这个漏洞。
由于在1940年的英吉利空战中,英国首先使用了雷达,德国目前也已经掌握了雷达技术。赫斯就提醒邓尼茨和布雷默等要在呼吸器上包一层橡胶,减少无线电波的反射,也提醒他单独行动的潜艇,即使是夜间也不适合露出水面行动,因为英国随时可以将雷达技术用于晚上猎杀潜艇。显然,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对赫斯的这种预见性感到非常惊讶。
潜艇平时在水下活动,使得其油耗和航速能大致跟上舰队。若舰队需要高速航行并逃避敌军的围堵时,潜艇本来的任务,就应该是在敌军可能的追击线上伏击,这时一般也不需要潜艇高速行动。否则,德国还要重新设计并制造一批高速潜艇。当然,在技术上研究高速潜艇的可行性是必要的。一群人散步的时候,其中一个腿短点,总要一路小跑,也的确不和谐。将来若有较好的高速潜艇的设计,也可以专门造一批来跟随己方战舰行动。目前由于资源有限,主要保障的,是航空母舰的建造。
潜艇载有鱼雷,又能较安全地追踪和接近已经受伤的敌舰。在这个组合中,若航空母舰击伤了敌舰,正好适合潜艇进一步猎杀击沉。潜艇本身随舰队行动,也能靠其监听能力帮助反潜。敌军潜艇若与我军巧遇或追踪我军,我方潜艇往往也能侦察出其存在。
自然,整个德国海军都要加强防空炮火。
有了这些安排后,德军若想回到攻击英国商业航运的老路,英国其实是难以取胜的。雷德尔对具体作战的胜负感很强烈,就再三催问赫斯将来德国海军的主要目标。并强烈暗示若需要进行对英国的航运封锁战,他的把握大了很多。赫斯却不想阻断英国航运,因为这会牵涉到当时支持英国的美国和其他国际上的正义力量。雷德尔表示他很苦恼,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英国主动封锁德国航运,德国却不予以反击,这还叫打仗吗?然而他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挑起这场战争的,是希特勒。他也很担心欧洲其他国家看不起他在1930年代初就致力建造的这支舰队。
但赫斯却想不想进行带破坏性的,你封锁我的商船,我击沉你的商船的那种商业作战。若德国的悔改政策被认可,战争气氛缓和了,倒是可以考虑用自己的军舰为商船船队护航,并指望英军克制,避免海上冲突。他就与海军进行了另外一轮探索,要求海军在为商船护航这个方向进行储备。
大家有点傻眼,因为海军一开始的设计,都是击沉英国商船式的破坏活动。原时空的德国海军其实很可怜,二战开始后,水面舰艇遭受了一些损失,然后就被急躁的希特勒彻底否决,而将所有的制造能力都用于制造潜艇。其实潜艇的破坏力虽然大,却不能像水面舰艇那样逐渐建立制海权,控制航运。这样,人顺从于自然力,走捷径,就走上了一条“破坏,破坏,直至失败”的结局。现在大家只好谦虚下来,先学习一下英国海军是如何为商船船队护航的。
在原时空,英国海军使用了用一次性飞机攻击德国为潜艇侦察的f200远程侦察机(客运飞机改制)和bv138水上飞船的战术。这种一次性飞机(喷火式战斗机),装载在商船上,靠一个弹射架发射,能够有效地驱赶和击落德国的这些侦察机,使得它们不能指挥德国潜艇的活动。在英国海军大量使用轻航空母舰护航之前,这样的战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英军也很尽责,所有的英国飞行员在完成任务并将飞机在水面迫降后,都被救起来了。
其实赫斯提出的驱逐舰上安装飞机弹射架的方式,是既看到了原时空中途岛海战中,日军护航飞机在关键时刻数目不足,不能有效护航的缺陷,也受到了英军这种一次性飞机使用的战术的启发。
贝肯鲍尔被赫斯重用后,主导了对军备装备的规范化。比如说德国的中型轰炸机品种很多,他就建议只选择制造其中性能最好的ju88,但要求ju88也交付其他厂家生产,junker公司负责生产的技术指导,并享有技术提成。德国为了鼓励竞争,同一产品往往让多个厂家设计样品,并选择采购其中技术指标最合适的产品。但这往往造成需要管理的产品种类太多。新改进的方法是鼓励竞争,但一家中标的同时,也让设计的第2名甚至第3名厂家获得制造权。同时,若军方看重了几家样品,要求合并其技术特色设计出最合适的产品时,也制定了按照技术贡献提成的方式。也就是说,既鼓励竞争,因为得到第一名的一定有最好的经济回报。也鼓励合作,让参与者中的第2名第3名也获得制造权和订单。更鼓励贡献,若某家公司的产品不能中标,也能靠贡献了某项特殊技术而获得分成权。
当然,许世平提醒了赫斯这种模式的坏处,那就是这是明显的让军方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为厂家之间的利益,不是靠完全的市场竞争决定的。这种方案在战时短期可行。但若长期使用,因为军方的权利过大,又有很多主观因素来介入选型,产能分配等,一来会打击企业积极性,二来容易导致行贿受贿等现象。所以具体方案的执行者一定要有高的道德素质,要公正无私,也要面对巨大利益不为所动。赫斯认真地听了,也将意见反馈给了贝肯鲍尔,并向企业承诺和平时期,军方会减少对企业活动的介入,更尊重企业本身的知识产权。当然,这也意味着德国并不想进入一个漫长拖拉的战争。
按贝肯鲍尔这个方案,d一nier公司就处于较不利的状态,因为其拳头产品d一17轰炸机和相应的系列,就被ju88系列淘汰了。这个淘汰带来的优点,不仅是让军方管理简单了,也逼着d一nier公司去帮助ju88提高性能,争取靠自己的技术也拿到部分提成。又让其不需要在中型轰炸机上过度地浪费精力,重复投入,而腾出精力想其他产品。
d一nier公司的技术人员自然就往舰载机型的设计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他们就想到了在飞机降落瞬间后尾拉一个降落伞,使得飞机能迅速地停下来的方案。
这个方案影响了带飞机的驱逐舰的设计。根据d一nier公司提供的这个技术,驱逐舰的设计专家最终提出了一种在舰尾造双层甲板的方案。当时德国的驱逐舰长度约120米左右。可以在后端造加宽并加延长的双层轻质材料的格栅甲板,上层甲板用于飞机降落,并靠飞机拉降落伞减小降落距离。下层甲板用于飞机弹射起飞。这样的驱逐舰需要在远海航行,其航速,航程和抗风浪性是相当重要的指标。所以伸出和高出的甲板要用透风的轻质材料的格栅设计。为了保证其稳定性,整个驱逐舰只安装了一个双联的105毫米防空c海战双用炮塔,也不再携带反舰用的鱼雷。剩下的空间,就用于大量地安装各类防空炮火。自然,还要装载反潜用的快艇,深水炸弹发射器,救生艇等装置等。
德国专家们将这样的驱逐舰舰称为带机驱逐舰。由于其后尾宽大,他们就建议了一些名称,如墨鱼,钢笔之类。赫斯觉得名字应该响亮点,就建议在后尾的甲板上漆出一个鱼叉的形状,并将其命名为三叉戟舰。三叉戟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海神波塞冬的兵器。
设计师设计的尾部甲板,原计划是用铝合金材料。当时铝合金材料是紧缺物资,造飞机都不够用,但听见赫斯给这军舰取了这么好的名字,设计师以为肯定能用铝材了。然而贝肯鲍尔大笔一挥,就将铝材改成了木材。设计师就想到赫斯那里告状,赫斯就请他一边吃饭一边谈。吃饭的时候,勤务员端上来了上好的牛排,和木质的刀叉。设计师一看,就明白这状不用告了。
后来贝肯鲍尔有点担心,因为这毕竟是赫斯最看重的项目之一。他就给赫斯打电话道歉,说自己一不留神,就将海神波塞冬的兵器改成了木叉子了。赫斯耸耸肩,说道:“有什么关系呢?那不就是个神话故事罢了。”
有了这个方案后,还可以用这样的技术改造商船。一艘万吨的商船,可以轻松地改造舰面,装载约3一5架尾部带d一降落伞的bf109。
赫斯想引用一些现代技术。但也担心这种引入会因为难度太高,反而造成研究方向的混乱。他就自己动脑筋,先大致核实可行性,并想出了高空平飞准确轰炸的主意,让德国的军事专家研究可行性。
高空平飞准确轰炸的原理,是在晴朗的天气下,假设高飞的轰炸机到达一个战斗机不能到达的高度,可以保持平直飞行,然后用一个高精度的望远镜对准敌舰,这时候投弹。
这个特殊的望远镜是一个双镜连体,其中一个镜子由一个操作员不断调整,保证中心对准敌舰。而另外一个镜子中,操作员只需要一手调整焦距,并看见我方炸弹,另一手操作遥控杆,使得我方有一定的在滑翔中调整位置能力的炸弹,一直保持在镜子的中心。
由于双镜连体同轴,这样炸弹飞行的路线,就是在遥控的条件下,飞机和敌舰之间的一条直线,并最终击中敌舰。赫斯对这种方法有些信心,因为当时他摔下来却逃生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这种轰炸方式,也可以用于地面的固定目标或慢移动目标。
这款炸弹完全是赫斯自己想出来的。后来许世平在网上查找,发现原时空的二战中,德军也设计了类似的遥控飞翔炸弹(fritz x无动力型和hs293有火箭助推动力型两款),并在实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是过早投入使用,被英军迅速地学习到了其无线电遥控的频率,并针对性地进行电子干扰,对战局的影响不大。
赫斯设计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因为接受遥控信号的天线在炸弹尾部,可以采取定向接收的方式,对准我机。除非当时空中有敌机用无线电干扰,否则炸弹尾部定向接受到的信号,就只能是来自我机。
至于如何实现定向接收,他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当时的天线都是要伸出来的,占用空间也较大,这一点自然需要专家们想办法改进。天线小型化意味着处理天线接收信号的电路的复杂程度的增加,重量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但一旦试验成功,并批量运用,则能逐渐改进。小型化后的天线,则可以像电筒的灯泡那样装在一个金属的杯子里,只有一面露出来,这样,就只能接收来自那一面的信号。其他来源的信号就会被杯子的金属壁屏蔽。当然,这是赫斯设想的大致原理。赫斯相信这样的设计应该比当时的另外一种叫“有线制导”,即用导线传递信号的方式要好。
这种制导炸弹的缺点是人员要经过反复训练,飞机一定要飞得高,或能保持不受干扰地平飞。飞机不能太小,因为要多人操作。也会受天气的影响,不适合在能见度低的气候环境使用。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