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大卫与歌利亚
《圣经》里有些故事深入人心,当人们提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就立即联想到其中的含义。从文化的角度讲,这样的故事类似于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成语故事。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典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战场上。古代的战场上大约有几种战斗模式,一种是个人性的挑战,这种挑战可能针对的,是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冲突和纠纷。挑战双方各自派出一位代表性的战士,胜利者决定纠纷的结果。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描述,但根据历史考证,其中想像的成分较大。古希腊的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战斗描述,历史学家一般认定这些描述中真实的成分较大。西方有决斗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到19世纪才被法律明确禁止。其实当人与人之间冲突到达无法调和的时候,决斗是一种破坏程度较低的方式。
记得90年代台湾实现民主制度的时候,在国内看到的报道,大多都是政治家们拳脚相向。当时有点瞧不起这样的方式。然而在美国与一个台湾朋友交谈的时候,他说:“以前政治家们有恩怨,搞的是全国性的内战。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流血冲突。台湾就算把政治家们关在一个屋子里,靠拳头选出一个总统,也是一种进步。”当然,这是针对我们对民主的偏狭理解说的。真正的民主有很深的内涵,亚洲的很多国家都在学习。
古代战场上其他的战斗方式还有家臣或家族式的卫队互决的方式,也有大规模的军队集结互决的方式。由于古代生产力较低,大规模的军队集结互决的方式中,参与者很多都是临时拿起武器的,未经战斗训练的农民。由于通讯落后,训练程度低,这类的战斗中,心理作用也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战斗的结局。
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非利士人集结入侵以色列,以色列人迎战。双方对阵后,非利士人一方由一个叫歌利亚的战士主动提出由个人决斗性战斗方式决定战争结局。
《撒母耳记上》17:4一7,从非利士营中出来一个讨站的人,名叫歌利亚,是迦特人(注解:可能是古希腊人的后裔,也有可能是受古希腊决斗文化影响的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注解:可能约有9英尺,应该比一般人高大很多);头戴铜盔,身穿铠甲,甲重五千舍客勒(注解:约125磅,或58公斤);腿上有铜护膝,两肩之间背负铜戟;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客舍勒(注解:约15磅,或7公斤)。有一个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
这位叫歌利亚的勇士,到了我们今日,也是属于体型极其威猛的那一类。他叫阵的条款之一是如果以色列人输了,就要臣服于非利士人。当时扫罗王领导的以色列人的军队无人敢与他对阵。原因可能不是缺乏勇气,而是缺乏信心。因为如果有人相信他会输,即使他不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出去冒险而面对失败的后果。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大卫此时只是一位普通的少年牧羊人,其三个哥哥在扫罗王的军中临时服役。他则是在做一些后勤的事情,有时候回家去放羊,有时候到前线去送饭。
那次他送饭到了辎重营中,正巧以色列人列阵准备出战,歌利亚也出来叫阵。当时以色列人很害怕歌利亚。大卫看见大家害怕,却打听起若将此人除掉所得的赏赐来了。《撒母耳记上》17:26一27,大卫问站在旁边的人,说:“有人杀了这非利士人,除掉以色列人的耻辱,怎样待他呢?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是谁呢?竟敢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呢?”百姓照先前的话回答他,说:“有人能杀这非利士人,必如此如此待他”(注解:前面的经文说了,扫罗王许诺要将女儿嫁给杀死歌利亚的勇士)。
今日我们看这样的经文,很可能怀疑这样的对话是后人写的时候,特意添加的。特别是在战场上提到耶和华神。其实根据当时人们对神的敬畏,这样的对话是很自然的。后面的经文就显示出了这种自然性。
《撒母耳记上》17:28一30,大卫的兄长以利押听见大卫与他们所说的话,就向他发怒,说:“你下来作什么呢?在旷野里的那几只羊你交托了谁呢?我知道你的骄傲和你心里的恶意,你下来特意要看争战。”(注解:这里,大卫的兄长并不认为是神的灵感动了大卫,来到战场,而怀疑他只是因为内心骄傲,喜欢看争战。又怀疑他只是不喜欢交代给他的工作。现实生活中,很多基督徒都面临着家人这样的误会,他们将家中的责任看得很重,也不相信那些被圣灵感动的人的动机和能力)大卫说:“我做了什么呢?(注解:意思是我没做错什么。前面的经文交待了他已经将羊交给他人看管,也是他的父亲要他到战场上来送饭的)我来且没有缘故么?”(注解: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句话。这句话证明了大卫的确是被圣灵感动的。因为是神的灵要我们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大卫就离开他转向别人,照先前的话而问;百姓仍照先前的话回答他。
“我来且没有缘故么?”,英语版本圣经的翻译是“can i even speak”(我难道不能讲话吗?),更像是对家庭成员的抗议。这是一个对今天更有指导意义的翻译,因为我们经历了言论自由,我们期望我们将永远拥有它。但在有怀疑的家庭成员面前,我们经历的最多的是,当他们不相信时,不会让基督徒说出他们的意见和他们真正的想法。我们不能坚持我们对人们的动机的猜测,相反,我们应该让上帝判断,让人们自由发言。
在争战前求奖赏,是正当的。神不要求人搞虚无主义,自我标榜没有任何私心。神是要求人有信心为公义和爱争战,并且求奖赏的神。当然,这个世界是有罪性的,义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奖赏,神也要我们相对看轻这个世界的奖赏,看重基督耶稣带给我们的天国的生命之果的奖赏。这里扫罗的奖赏是将女儿嫁给得胜的勇士,意味着这勇士将与以色列王国的继承权有关,或者说,相当于有现代的总统候选人的资格。当时撒母耳已经秘密地立大卫为扫罗王的继承者。撒母耳的行动,是受耶和华神指示的,因为神知道拣选人,也有这个权柄。扫罗王的许诺,将间接地承认神的安排。此战后扫罗的儿子,英雄约拿单敬重大卫,说明约拿单是一个具有正直的内心,看重耶和华神的义和大卫的英雄,超过王位的年轻人。在神的眼中,这也代表着扫罗家族的下一代在内心中愿意承认大卫的继承权。约拿单非常遗憾地战死在沙场上了,这也何尝不是神对他的保守,让他在未被世俗权势腐蚀时就回归了。
让我们继续按经文分享这个故事。《撒母耳记上》31一51,有人听见大卫所说的话,就告诉了扫罗;扫罗便打发人叫他来。大卫对扫罗说:“人都不必因非利士人胆怯;你的仆人要去与那非利士人战斗。”
扫罗对大卫说:“你不能去与那非利士人战斗;因为你年纪太轻,他自幼就作战士。”
大卫对扫罗说:“你仆人为父亲放羊。有时候来了狮子,有时候来了熊,从群中叼走一只羊羔去;我就追赶他,击打他,将羊羔从他口中救出来。他要起来害我,我就揪着他的胡子,将他打死。(注解:大卫无意中说出了牧羊人属灵的含义。我们经常将撒旦比喻做吼叫的狮子,而将信徒比喻着羔羊。)你仆人曾打死过狮子和熊;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也必像狮子和熊一般。”大卫又说:“耶和华神救我脱离狮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脱离这非利士人的手。”(注解:可以想像大卫搏杀狮子和熊的时候,情状万分惊险。一开始他定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后来提到耶和华神的名字的时候,他就多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其实是神在帮助他。真正信主的人,在取得一件特别的成就之后往往有同样的感受。一开始觉得完全是自己的成就,但仔细一想,才知道或者是集体的成就,或者是神的帮助。而神的帮助也往往是通过一个相互关爱的集体体现的)
扫罗对大卫说:“你可以去吧,耶和华必与你同在。”
扫罗就把自己的战衣给大卫穿上,将铜盔给他戴上,又给他穿上铠甲。大卫把刀跨在站衣外,试试能不能走,因为素来没有穿惯。
就对扫罗说:“我穿戴这些不能走,因为素来没有穿惯。”于是摘脱了。(注解:神给了大卫正直的心,将眼光集中在目前的战斗上。若过分讲求礼仪等,觉得不能负了扫罗赐战衣的恩惠,那就是看重人的事超过神给予的责任了,这战就必败)
他手里拿着杖,又在溪中挑选了五块光滑石子,放在袋里,就是牧人带的囊里;手中拿着甩石的机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注解:大卫无意之中,已经使得自己处于不败之地。那位歌利亚虽然威猛,但穿着厚厚的盔甲,行动十分不便。大卫一身轻装,可以随时与他游斗,不搞接触战,却用甩石的方式攻击。后来扫罗王逼迫大卫,大卫四处流浪,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游击战术。)
非利士人也渐渐的迎着大卫来,拿盾牌的走在前头。非利士人观看,见了大卫,就藐视他,因为他年轻,面色光红,容貌俊美。非利士人对大卫说:“你拿杖到我这里来,我且是狗么?”(注解:一般人的意识中,杖是用来打狗的。他的本意是嘲笑大卫拿的兵器只配对付狗)非利士人就指着自己的神咒诅大卫。(注解:再次强调是非利士人主动将战争提升到了神的争战层面)非利士人又对大卫说:“来吧,我将你的肉给空中的飞鸟c田野的走兽吃”。
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剑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神。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杀你,斩你的头,又将非利士军兵的尸首给空中的飞鸟,地上的野兽吃;使得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他必将你们交在我们手里。”(注解:大卫的回复,与他自己以前靠耶和华神战胜狮子和熊的经历有关。有人可能会认为这里有文学性描述的成分。在当时心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战阵上骂阵应该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双方都提到各自的神也是自然的事情。这里大卫提到耶和华神的名时,说的也是以色列的神。我们可以合理地判断这段对话是纪实性的。现代社会中,有人也常常说正义必胜之类的话,其实也是在说神会根据情形将战争的胜利奖赏给正义的一方)
非利士人起身,迎着大卫前来,大卫急忙迎着非利士人,往战场跑去。(注解:这里的描述其实很细腻。第一,歌利亚因为轻敌,离开了在他前面防守远程攻击的持盾牌的人。第二,大卫的行动显然更灵活)大卫用手从囊中掏出一块石子来,用机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头。石子进入额内,他就仆倒,面伏于地(注解:大卫拣了五块石头,有更充分的准备。他也许也没有预料到第一次攻击就会成功。我们一来要相信这是神的帮助,二来在如此险恶的战斗中,第一次就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人生的一个信条,很多成功的人,不是靠后悔弥补,而是靠“d一 the right thg at first ti”,争取在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好。当然,神也鼓励人在做错事情后悔改)。
这样,大卫用机弦甩石,胜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卫手上却没有刀。大卫跑去,站在非利士人身旁,将他的刀从鞘中拔出来,杀死他,割了他的头。(注解:这个歌利亚似乎死了两次,先被石头打死,后被刀杀死。其实这很可能是当时文字的限制,晕这个词还没有出现。)
我们分享了这段经文,就当知道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一种信心上的巨大突破,或代表战胜难以想像的困难。当初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最大的困难是解释天体的运行轨迹。解释天体运行轨迹的原始模型又来自于用绳子做圆周运动甩石头。牛顿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或许牛顿想到这个原始模型,与当时西方社会流行讲述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有关。当然,我这只是一个有一定合理依据的猜测。中文翻译中的这个“机弦”并不很贴切,让人容易想到小说《水浒》中张清用的弹弓。其实英文的翻译是“slg”,是一段可以套石子的绳子,或者可以翻译为甩石绳。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是做一件事情,要有充分的预备。在这里,表面上大卫与歌利亚的决战是在战场上的瞬间进行的,但作为背景中进行的,却是一连串的属灵争战。当所有人都畏惧的时候,大卫主动地询问得胜的奖赏。当家人怀疑和不信的时候,大卫并不受其困惑。当扫罗王不信任他的时候,他拿出履历证明自己,并正确地将功劳归于神的看顾。当扫罗王将珍贵的战甲和兵器相赠送的时候(注解,在其他经文中有记载,当时以色列人拥有正规兵器和战甲的,只有扫罗王和王子约拿单等少数人),他却不因此受困惑,而去勉强使用那自己不熟悉的兵器。他也没有将对扫罗王的尊敬和顺从放在了对神的尊敬和顺从之上。而对神的尊敬和顺从,就是要他战胜这位威胁着以色列人的安全的,强大威猛的勇士歌利亚。然后他又捡了五粒石子,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关键的战斗时刻,他心中宁静安稳,并坚信神能帮助他取得胜利。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战场上。古代的战场上大约有几种战斗模式,一种是个人性的挑战,这种挑战可能针对的,是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冲突和纠纷。挑战双方各自派出一位代表性的战士,胜利者决定纠纷的结果。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描述,但根据历史考证,其中想像的成分较大。古希腊的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战斗描述,历史学家一般认定这些描述中真实的成分较大。西方有决斗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到19世纪才被法律明确禁止。其实当人与人之间冲突到达无法调和的时候,决斗是一种破坏程度较低的方式。
记得90年代台湾实现民主制度的时候,在国内看到的报道,大多都是政治家们拳脚相向。当时有点瞧不起这样的方式。然而在美国与一个台湾朋友交谈的时候,他说:“以前政治家们有恩怨,搞的是全国性的内战。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流血冲突。台湾就算把政治家们关在一个屋子里,靠拳头选出一个总统,也是一种进步。”当然,这是针对我们对民主的偏狭理解说的。真正的民主有很深的内涵,亚洲的很多国家都在学习。
古代战场上其他的战斗方式还有家臣或家族式的卫队互决的方式,也有大规模的军队集结互决的方式。由于古代生产力较低,大规模的军队集结互决的方式中,参与者很多都是临时拿起武器的,未经战斗训练的农民。由于通讯落后,训练程度低,这类的战斗中,心理作用也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战斗的结局。
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非利士人集结入侵以色列,以色列人迎战。双方对阵后,非利士人一方由一个叫歌利亚的战士主动提出由个人决斗性战斗方式决定战争结局。
《撒母耳记上》17:4一7,从非利士营中出来一个讨站的人,名叫歌利亚,是迦特人(注解:可能是古希腊人的后裔,也有可能是受古希腊决斗文化影响的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注解:可能约有9英尺,应该比一般人高大很多);头戴铜盔,身穿铠甲,甲重五千舍客勒(注解:约125磅,或58公斤);腿上有铜护膝,两肩之间背负铜戟;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客舍勒(注解:约15磅,或7公斤)。有一个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
这位叫歌利亚的勇士,到了我们今日,也是属于体型极其威猛的那一类。他叫阵的条款之一是如果以色列人输了,就要臣服于非利士人。当时扫罗王领导的以色列人的军队无人敢与他对阵。原因可能不是缺乏勇气,而是缺乏信心。因为如果有人相信他会输,即使他不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出去冒险而面对失败的后果。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大卫此时只是一位普通的少年牧羊人,其三个哥哥在扫罗王的军中临时服役。他则是在做一些后勤的事情,有时候回家去放羊,有时候到前线去送饭。
那次他送饭到了辎重营中,正巧以色列人列阵准备出战,歌利亚也出来叫阵。当时以色列人很害怕歌利亚。大卫看见大家害怕,却打听起若将此人除掉所得的赏赐来了。《撒母耳记上》17:26一27,大卫问站在旁边的人,说:“有人杀了这非利士人,除掉以色列人的耻辱,怎样待他呢?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是谁呢?竟敢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呢?”百姓照先前的话回答他,说:“有人能杀这非利士人,必如此如此待他”(注解:前面的经文说了,扫罗王许诺要将女儿嫁给杀死歌利亚的勇士)。
今日我们看这样的经文,很可能怀疑这样的对话是后人写的时候,特意添加的。特别是在战场上提到耶和华神。其实根据当时人们对神的敬畏,这样的对话是很自然的。后面的经文就显示出了这种自然性。
《撒母耳记上》17:28一30,大卫的兄长以利押听见大卫与他们所说的话,就向他发怒,说:“你下来作什么呢?在旷野里的那几只羊你交托了谁呢?我知道你的骄傲和你心里的恶意,你下来特意要看争战。”(注解:这里,大卫的兄长并不认为是神的灵感动了大卫,来到战场,而怀疑他只是因为内心骄傲,喜欢看争战。又怀疑他只是不喜欢交代给他的工作。现实生活中,很多基督徒都面临着家人这样的误会,他们将家中的责任看得很重,也不相信那些被圣灵感动的人的动机和能力)大卫说:“我做了什么呢?(注解:意思是我没做错什么。前面的经文交待了他已经将羊交给他人看管,也是他的父亲要他到战场上来送饭的)我来且没有缘故么?”(注解: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句话。这句话证明了大卫的确是被圣灵感动的。因为是神的灵要我们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大卫就离开他转向别人,照先前的话而问;百姓仍照先前的话回答他。
“我来且没有缘故么?”,英语版本圣经的翻译是“can i even speak”(我难道不能讲话吗?),更像是对家庭成员的抗议。这是一个对今天更有指导意义的翻译,因为我们经历了言论自由,我们期望我们将永远拥有它。但在有怀疑的家庭成员面前,我们经历的最多的是,当他们不相信时,不会让基督徒说出他们的意见和他们真正的想法。我们不能坚持我们对人们的动机的猜测,相反,我们应该让上帝判断,让人们自由发言。
在争战前求奖赏,是正当的。神不要求人搞虚无主义,自我标榜没有任何私心。神是要求人有信心为公义和爱争战,并且求奖赏的神。当然,这个世界是有罪性的,义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奖赏,神也要我们相对看轻这个世界的奖赏,看重基督耶稣带给我们的天国的生命之果的奖赏。这里扫罗的奖赏是将女儿嫁给得胜的勇士,意味着这勇士将与以色列王国的继承权有关,或者说,相当于有现代的总统候选人的资格。当时撒母耳已经秘密地立大卫为扫罗王的继承者。撒母耳的行动,是受耶和华神指示的,因为神知道拣选人,也有这个权柄。扫罗王的许诺,将间接地承认神的安排。此战后扫罗的儿子,英雄约拿单敬重大卫,说明约拿单是一个具有正直的内心,看重耶和华神的义和大卫的英雄,超过王位的年轻人。在神的眼中,这也代表着扫罗家族的下一代在内心中愿意承认大卫的继承权。约拿单非常遗憾地战死在沙场上了,这也何尝不是神对他的保守,让他在未被世俗权势腐蚀时就回归了。
让我们继续按经文分享这个故事。《撒母耳记上》31一51,有人听见大卫所说的话,就告诉了扫罗;扫罗便打发人叫他来。大卫对扫罗说:“人都不必因非利士人胆怯;你的仆人要去与那非利士人战斗。”
扫罗对大卫说:“你不能去与那非利士人战斗;因为你年纪太轻,他自幼就作战士。”
大卫对扫罗说:“你仆人为父亲放羊。有时候来了狮子,有时候来了熊,从群中叼走一只羊羔去;我就追赶他,击打他,将羊羔从他口中救出来。他要起来害我,我就揪着他的胡子,将他打死。(注解:大卫无意中说出了牧羊人属灵的含义。我们经常将撒旦比喻做吼叫的狮子,而将信徒比喻着羔羊。)你仆人曾打死过狮子和熊;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也必像狮子和熊一般。”大卫又说:“耶和华神救我脱离狮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脱离这非利士人的手。”(注解:可以想像大卫搏杀狮子和熊的时候,情状万分惊险。一开始他定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后来提到耶和华神的名字的时候,他就多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其实是神在帮助他。真正信主的人,在取得一件特别的成就之后往往有同样的感受。一开始觉得完全是自己的成就,但仔细一想,才知道或者是集体的成就,或者是神的帮助。而神的帮助也往往是通过一个相互关爱的集体体现的)
扫罗对大卫说:“你可以去吧,耶和华必与你同在。”
扫罗就把自己的战衣给大卫穿上,将铜盔给他戴上,又给他穿上铠甲。大卫把刀跨在站衣外,试试能不能走,因为素来没有穿惯。
就对扫罗说:“我穿戴这些不能走,因为素来没有穿惯。”于是摘脱了。(注解:神给了大卫正直的心,将眼光集中在目前的战斗上。若过分讲求礼仪等,觉得不能负了扫罗赐战衣的恩惠,那就是看重人的事超过神给予的责任了,这战就必败)
他手里拿着杖,又在溪中挑选了五块光滑石子,放在袋里,就是牧人带的囊里;手中拿着甩石的机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注解:大卫无意之中,已经使得自己处于不败之地。那位歌利亚虽然威猛,但穿着厚厚的盔甲,行动十分不便。大卫一身轻装,可以随时与他游斗,不搞接触战,却用甩石的方式攻击。后来扫罗王逼迫大卫,大卫四处流浪,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游击战术。)
非利士人也渐渐的迎着大卫来,拿盾牌的走在前头。非利士人观看,见了大卫,就藐视他,因为他年轻,面色光红,容貌俊美。非利士人对大卫说:“你拿杖到我这里来,我且是狗么?”(注解:一般人的意识中,杖是用来打狗的。他的本意是嘲笑大卫拿的兵器只配对付狗)非利士人就指着自己的神咒诅大卫。(注解:再次强调是非利士人主动将战争提升到了神的争战层面)非利士人又对大卫说:“来吧,我将你的肉给空中的飞鸟c田野的走兽吃”。
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剑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神。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杀你,斩你的头,又将非利士军兵的尸首给空中的飞鸟,地上的野兽吃;使得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他必将你们交在我们手里。”(注解:大卫的回复,与他自己以前靠耶和华神战胜狮子和熊的经历有关。有人可能会认为这里有文学性描述的成分。在当时心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战阵上骂阵应该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双方都提到各自的神也是自然的事情。这里大卫提到耶和华神的名时,说的也是以色列的神。我们可以合理地判断这段对话是纪实性的。现代社会中,有人也常常说正义必胜之类的话,其实也是在说神会根据情形将战争的胜利奖赏给正义的一方)
非利士人起身,迎着大卫前来,大卫急忙迎着非利士人,往战场跑去。(注解:这里的描述其实很细腻。第一,歌利亚因为轻敌,离开了在他前面防守远程攻击的持盾牌的人。第二,大卫的行动显然更灵活)大卫用手从囊中掏出一块石子来,用机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头。石子进入额内,他就仆倒,面伏于地(注解:大卫拣了五块石头,有更充分的准备。他也许也没有预料到第一次攻击就会成功。我们一来要相信这是神的帮助,二来在如此险恶的战斗中,第一次就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人生的一个信条,很多成功的人,不是靠后悔弥补,而是靠“d一 the right thg at first ti”,争取在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好。当然,神也鼓励人在做错事情后悔改)。
这样,大卫用机弦甩石,胜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卫手上却没有刀。大卫跑去,站在非利士人身旁,将他的刀从鞘中拔出来,杀死他,割了他的头。(注解:这个歌利亚似乎死了两次,先被石头打死,后被刀杀死。其实这很可能是当时文字的限制,晕这个词还没有出现。)
我们分享了这段经文,就当知道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一种信心上的巨大突破,或代表战胜难以想像的困难。当初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最大的困难是解释天体的运行轨迹。解释天体运行轨迹的原始模型又来自于用绳子做圆周运动甩石头。牛顿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或许牛顿想到这个原始模型,与当时西方社会流行讲述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有关。当然,我这只是一个有一定合理依据的猜测。中文翻译中的这个“机弦”并不很贴切,让人容易想到小说《水浒》中张清用的弹弓。其实英文的翻译是“slg”,是一段可以套石子的绳子,或者可以翻译为甩石绳。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是做一件事情,要有充分的预备。在这里,表面上大卫与歌利亚的决战是在战场上的瞬间进行的,但作为背景中进行的,却是一连串的属灵争战。当所有人都畏惧的时候,大卫主动地询问得胜的奖赏。当家人怀疑和不信的时候,大卫并不受其困惑。当扫罗王不信任他的时候,他拿出履历证明自己,并正确地将功劳归于神的看顾。当扫罗王将珍贵的战甲和兵器相赠送的时候(注解,在其他经文中有记载,当时以色列人拥有正规兵器和战甲的,只有扫罗王和王子约拿单等少数人),他却不因此受困惑,而去勉强使用那自己不熟悉的兵器。他也没有将对扫罗王的尊敬和顺从放在了对神的尊敬和顺从之上。而对神的尊敬和顺从,就是要他战胜这位威胁着以色列人的安全的,强大威猛的勇士歌利亚。然后他又捡了五粒石子,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关键的战斗时刻,他心中宁静安稳,并坚信神能帮助他取得胜利。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