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继佐应当是朱本铉领导的真正的《风月宝鉴》的第一作者。他没有写完全本的《红楼梦》,只有初稿。这个隐历史于小说故事的初稿,难道不是《风月宝鉴》的初稿吗??
《红楼梦》作者是有多人参与的写作班子。也就是说,《红楼梦》先有一个原稿,然后在原稿的基础上经过多人修改、越来越好、不断添加内容,不停地完美充实。
第一回记述《红楼梦》一书的创作经过说,"石头"作《石头记》,空空道人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值得注意的是"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句话在甲戌本是正文而非批语。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批语是"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的记载,说"有"而不说"作",提示这个《风月宝鉴》原就存有,源自"东鲁孔梅溪"之作。查继佐生于明神宗二十九年(1601年),卒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不可能写出平定三藩(潘三保)、收复台湾(薛宝琴归附荣国府)、签定尼布楚条约的事情(晴雯勇补俄罗斯孔雀裘),提示在他之后还有续作者。
目前红学界提到的《红楼梦》作者,包括抗清十九年的"韩王朱本铉"(甄士隐、空空道人、情僧),李明鸟先生提到的查继佐,潘重现先生提到的吴梅村,《金玉缘》署名的明末清初大文豪袁于令,袁枚《随园诗话》提到的曹寅或子孙,土默热先生提到的《长生殿》作者洪升(吴玉峰),与洪升齐名的孔有德族人《桃花扇》作者孔尚仁(东鲁孔梅溪),隋邦森先生提出的养心殿太监吴禄(化名"悼红轩"曹雪芹--"身在曹营心在汉","雪芹"为"麻衣重孝"之意)。
所有《红楼梦》的参与者都没有为自己或自己家族树碑立传的意思,他们都在为多民族的从战乱走向统一与强大的国家树碑立传。他们解决了从南宋以来困扰汉族知识界的正伪问题,华夷问题,多民族兄弟共生共荣问题,国家安宁(宁国府)与繁荣(荣国府)问题,彻底摆脱了大汉族主义与狭隘地方民族主义的桎梏,要在长城内外修建中华民族的最高理想--"大观园"。
《红楼梦》比《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三部古典名著在历史观点上,有了质的飞跃,具备了名垂千古,呵护中华民族万年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不朽的水平。乾隆皇帝第三次驻跸天津水西庄,才在"藕香榭"上突然顿悟,彻底读懂了《红楼梦》这个顶级国宝,兴奋之余,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当时人物完全没有理解的御笔诗一首。
"汤扬止沸诚谓是,釜底抽薪竟得他。"--决非说的是运河防治水灾的方法。
"汤扬止沸诚谓是,釜底抽薪竟得他。"--化解矛盾搞好民族团结的最佳方案。
乾隆借题发挥,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他"--千古绝唱《红楼梦》也。
《红楼梦》为康乾盛世登上历史舞台,做好了最充分的舆论准备。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腾达,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美丽的回光返照。
不是雍正元年兴建的"水西庄"造就了美轮美奂的《红楼梦》"大观园"。
而是康熙时代"大观园"的曙光在天津"水西庄"投shè了一个零散的倩影。
2005年春节前夕于首都北京。
附录二十:红学研究的“才”与“识”
撰文:虞卫毅
红学研究严格说属于文艺批评,它要求研究者在才,学,识三方面都有一定的水平。无才无学者,没有资格评说《红楼梦》;有才有学者,虽然能评说《红楼梦》,但不一定能说到点子上。必须是"才,学,识"三者兼备,才能成为真正的红学大家。"识"在这里尤为重要。"识"是一种洞察力,它是学养与智慧的双重结合,它更是一种文化感悟,因此,需要有多方面的文化积累。研究《红楼梦》,仅仅有红学知识远远不够。《红楼梦》博大精深,红学研究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研究。在一些复杂课题上,大陆的红学研究者应有更杰出的表现。红学研究的水平,代表着当代人文学者的学识水平,反映出对传统文化挖掘的深度。
红学研究离不开实证研究,因为如果大方向出错,再好的评论也是瞎说。例如,在曹雪芹生年问题上,很多人根据敦诚的一句诗,便断定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多岁,断定曹家被抄家时,雪芹最多只有13岁,因此断定《红楼梦》中的故事只是曹雪芹的想象与虚构,他们对曹雪芹在书中的自述与脂砚斋的批语视若无睹。说到底,是因为缺乏一种"识"。
有些人认为曹雪芹是天才,因此《红楼梦》的初稿本也会很高妙。但是他们就不曾想过,曹雪芹是纨绔子弟,虽有文学天才,也不可能一开始写小说就能达到超妙的地步,初稿本的幼稚与粗糙是必然的。经过生活的历练,到40岁以后才能有真正的成熟。《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撰写是曹雪芹已过不惑之年以后的事。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到写完前八十回已是五十二岁的人了。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仅凭想象是写不出那种场面与深度的。说《金玉缘》是《红楼梦》的初稿本,并不降低曹雪芹做为文学大师的地位。再伟大的人物要从小孩儿学步做起。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能行走如飞。正视事实,正视历史,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说明在写八十回之前已有一个底本,否则,拿什么"披阅"?而《金玉缘》故事中写的正是曹家的事。故能初步判定《金玉缘》是初稿本。
在《金玉缘》中,去江西做官并丢官的不是吴礼(对应贾政),而是吴智(对应贾赦)。这更对路,因为在官场上,贾赦才是真正的草包而贾政要谨慎的多。(高鹗在嫁接后四十回时,张冠李戴,变成了贾政)。说明《金玉缘》正是曹公八十回的底本,也能说明《金玉缘》不是后人作伪。这种细心的研判,同样需要"识"。
《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写的很清楚,小说是写作者亲历之事,亲见之人。姓名可以隐写,人和事却是实有而不是虚构(当然也会有虚构之处,那是写小说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正是《红楼梦》这部书的特出之处。
《红楼梦》一书如果全是虚构,那么,作者在第一回中的自述就是欺骗,脂砚斋的批语也是欺骗。但是笔者相信作者并没有欺骗读者,脂砚也不会欺骗读者。倒是有些"红学家"在误导读者。说到底,还是一个"识"的问题。识见不足,是当代一些"红学家"的致命弱点。
附录二十一:红楼“假”梦之“真”义
红楼"假"梦之"真"义 刘同顺 于 2005-02-03 发表在 学术研究
一、模糊中意识红楼
许多年以来,一遍又一遍的读起"红楼梦",读进去都是些生动的人物故事,象一幅立体的画卷展开在你的眼前,细微到能让你瞪大了眼睛去一遍遍地鉴赏,放下书本,仔细回味,又是余味无穷,隐隐约约难以领会作者的苦衷。看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评论使我从不同侧面增添了不少收获。时间一久,细小的一些考证丢在一边,留在脑海的就只有故事的整个线索或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而模糊的感受到一种透过作品本身,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思想意识。我想如果你是曹雪芹,处在那种文字狱猖獗的环境中,你想表达什么而又不敢明确表达?那你怎样表达?虽然我们没有艺术大师的深厚功底,但都会想到移花接木、指东道西是一种策略,或真或假、或隐或显、藏头去尾是一种手段,让你意会到但说不出。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去达到这种隐晦难懂的地步,说明隐藏的意图决非是指一般的事物和人物,以至于作者都感叹"谁知其中味"了。作者在这种疑惑之下可能就是几次增删的根由,增加了一些内容,而后又一再声明非伤时骂世之旨,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如果我们能从作品的里面考证出具体的什么事件,我想曹雪芹先生早就被砍头了,红楼梦早也被查封而流传不到今天。作品的本身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去影shè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将大事化小,大人物降级描写(假语村风);将平民的生活小事写大,人物和事件照着统治者的样子去描写,让人感觉到是统治者的影子。影子毕竟是影子,你看的见、摸不着。家破就是国亡,内乱、不肖皆是根由。一个王朝的破灭就象阿房宫一样,大火一炬,灰飞烟灭,红楼繁华成一梦。这是对统治者的诅咒和警示。带着这种意识再读红楼自我感觉豁然开朗,亦如春风一至,冰消雪融,著作的脉络踪迹便清晰可见,一切疑惑迎刃而解。这种感觉促使我去写出这种观念,但这种意念的东西写明白实在太难,毕竟这部伟大的作品太宏大了,我想还是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去说一下,让有同感的人们进一步去品味、体会、论证吧!本人无意于争辩之中,乐在静心品味,乐在他人能共享其乐。静心品味,余味无穷,好一种意境。
二、几个方面辩证分析红楼梦
1、现实与艺术
首先"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既然是艺术就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融汇了作者思想观念。正因为是艺术才能让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如果是现实的流水帐,那可能就索然无味了,因而我们无须根据红楼梦的具体描写去一一对号,小说本身可能就是多处生活的加工汇集,正是加工汇集的东西更具有艺术xìng和说明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小说整体的影shè意义。作者写的如此引人入胜、细致入微,正说明作者深厚博大的艺术功底。这种功底正是来源于他所要描写的这个现实社会。作者的生平经历是他艺术的基础,也是他思想的基础。
现在成熟的结论是曹雪芹从曾祖父曹玺到祖父曹寅都与清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曾祖父曹玺曾随王师征战有功,康熙二年特督理江宁织造。织造在当时是一个收入丰厚的行业,是皇家的一个金钱银库。玺之妻孙氏,又是康熙的rǔ母,康熙南巡时曾亲书"萱瑞堂"相赠,称她是自家人。玺、寅及、三代连任江宁织造。曹家共接驾康熙12次。至雍正四年曹因"屡忤圣意"被革职抄家,当时的曹雪芹应该正值少年时期。家族的变故在曹雪芹的心中留下了对统治者怨恨的种子。从小说的整个主线上,那种对现实的怨恨以及自己"身逢末世"、"无力补天"的伤感跃然纸上。
现实中,曹家与皇家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小说中贾家与甄家也存在某种联系。在小说的第56回中有一段描写: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京朝驾,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宫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可见江南甄家就是织造出身,给贾家送礼就是给皇家进贡。虽说写的有点含糊,也是不得已罢了,也是"无为有处有还无"。在第十六回中写到:还有如今江南的甄家,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将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填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甄家可不就是曹家的影子。小说在后面又说到: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甄家来京送礼的地方有好几处,有提到送来的刺绣屏等,可以看出小说中贾家与甄家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一种明显的意会暗示。如果确切的去分析那可能会有其它的解释,然而主流的意识是掩饰不掉的。这在后面我们说的许多处都是这样。
有时候我们放下书本意会到一些东西,然而拿起书本顺着读下去,似乎一些意识上的东西又顺着书本遛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一些风尘故事,精心安排的一些情节,只能让你有所意识,到关键的所在,作者也是刻意进行掩饰的,这在后面我们需要说的多处地方都是这样的。你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如前所述你可以理解为甄家朝驾顺便来贾家,这都是作者掩饰的手法。一处两处解释起来有点牵强,但多处都在明示一个意思,那就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了。我们理解这些,在后面我们就只谈意识上的东西,不谈各种可能xìng。如果你停留在表面上,可能永远理解不出什么东西,作者毕竟点明真事是隐藏的。"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是在"无"中生"有","有"又有的虚无缥缈,你在不经意中读到的东西似乎所有,然而仔细推敲又感到什么也没有。"有"存在于"无"之中,说明仍然还是有的,这就是辩证法,这才是作者的本意。是现实逼的如此,难怪作者感叹"谁知其中味"了。从另一个角度讲,作者的本意是让读者心领神会,如果认为深不可测,将推敲考证搞得神乎其神,或者认为作者就是让你看不懂,那决非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是避"文字狱"而非是避读者。考虑的太深,就将红楼研究引入歧途,如果作品仅仅是文字游戏,那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我想读红楼梦要从艺术本身暗示的主题,结合现实社会的背景,就能意识到作品的主题思想。
现在有人讲曹家的家谱上没有曹雪芹的名字,以至于认为红楼梦与曹家没有任何关系,得出结论是作者是洪升,描写的是前朝的故事。我想如果是那样,小说就变成了纯粹的故事,这岂不枉费了作者十年的苦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红楼梦》作者是有多人参与的写作班子。也就是说,《红楼梦》先有一个原稿,然后在原稿的基础上经过多人修改、越来越好、不断添加内容,不停地完美充实。
第一回记述《红楼梦》一书的创作经过说,"石头"作《石头记》,空空道人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值得注意的是"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句话在甲戌本是正文而非批语。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批语是"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的记载,说"有"而不说"作",提示这个《风月宝鉴》原就存有,源自"东鲁孔梅溪"之作。查继佐生于明神宗二十九年(1601年),卒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不可能写出平定三藩(潘三保)、收复台湾(薛宝琴归附荣国府)、签定尼布楚条约的事情(晴雯勇补俄罗斯孔雀裘),提示在他之后还有续作者。
目前红学界提到的《红楼梦》作者,包括抗清十九年的"韩王朱本铉"(甄士隐、空空道人、情僧),李明鸟先生提到的查继佐,潘重现先生提到的吴梅村,《金玉缘》署名的明末清初大文豪袁于令,袁枚《随园诗话》提到的曹寅或子孙,土默热先生提到的《长生殿》作者洪升(吴玉峰),与洪升齐名的孔有德族人《桃花扇》作者孔尚仁(东鲁孔梅溪),隋邦森先生提出的养心殿太监吴禄(化名"悼红轩"曹雪芹--"身在曹营心在汉","雪芹"为"麻衣重孝"之意)。
所有《红楼梦》的参与者都没有为自己或自己家族树碑立传的意思,他们都在为多民族的从战乱走向统一与强大的国家树碑立传。他们解决了从南宋以来困扰汉族知识界的正伪问题,华夷问题,多民族兄弟共生共荣问题,国家安宁(宁国府)与繁荣(荣国府)问题,彻底摆脱了大汉族主义与狭隘地方民族主义的桎梏,要在长城内外修建中华民族的最高理想--"大观园"。
《红楼梦》比《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三部古典名著在历史观点上,有了质的飞跃,具备了名垂千古,呵护中华民族万年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不朽的水平。乾隆皇帝第三次驻跸天津水西庄,才在"藕香榭"上突然顿悟,彻底读懂了《红楼梦》这个顶级国宝,兴奋之余,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当时人物完全没有理解的御笔诗一首。
"汤扬止沸诚谓是,釜底抽薪竟得他。"--决非说的是运河防治水灾的方法。
"汤扬止沸诚谓是,釜底抽薪竟得他。"--化解矛盾搞好民族团结的最佳方案。
乾隆借题发挥,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他"--千古绝唱《红楼梦》也。
《红楼梦》为康乾盛世登上历史舞台,做好了最充分的舆论准备。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腾达,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美丽的回光返照。
不是雍正元年兴建的"水西庄"造就了美轮美奂的《红楼梦》"大观园"。
而是康熙时代"大观园"的曙光在天津"水西庄"投shè了一个零散的倩影。
2005年春节前夕于首都北京。
附录二十:红学研究的“才”与“识”
撰文:虞卫毅
红学研究严格说属于文艺批评,它要求研究者在才,学,识三方面都有一定的水平。无才无学者,没有资格评说《红楼梦》;有才有学者,虽然能评说《红楼梦》,但不一定能说到点子上。必须是"才,学,识"三者兼备,才能成为真正的红学大家。"识"在这里尤为重要。"识"是一种洞察力,它是学养与智慧的双重结合,它更是一种文化感悟,因此,需要有多方面的文化积累。研究《红楼梦》,仅仅有红学知识远远不够。《红楼梦》博大精深,红学研究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研究。在一些复杂课题上,大陆的红学研究者应有更杰出的表现。红学研究的水平,代表着当代人文学者的学识水平,反映出对传统文化挖掘的深度。
红学研究离不开实证研究,因为如果大方向出错,再好的评论也是瞎说。例如,在曹雪芹生年问题上,很多人根据敦诚的一句诗,便断定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多岁,断定曹家被抄家时,雪芹最多只有13岁,因此断定《红楼梦》中的故事只是曹雪芹的想象与虚构,他们对曹雪芹在书中的自述与脂砚斋的批语视若无睹。说到底,是因为缺乏一种"识"。
有些人认为曹雪芹是天才,因此《红楼梦》的初稿本也会很高妙。但是他们就不曾想过,曹雪芹是纨绔子弟,虽有文学天才,也不可能一开始写小说就能达到超妙的地步,初稿本的幼稚与粗糙是必然的。经过生活的历练,到40岁以后才能有真正的成熟。《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撰写是曹雪芹已过不惑之年以后的事。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到写完前八十回已是五十二岁的人了。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仅凭想象是写不出那种场面与深度的。说《金玉缘》是《红楼梦》的初稿本,并不降低曹雪芹做为文学大师的地位。再伟大的人物要从小孩儿学步做起。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能行走如飞。正视事实,正视历史,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说明在写八十回之前已有一个底本,否则,拿什么"披阅"?而《金玉缘》故事中写的正是曹家的事。故能初步判定《金玉缘》是初稿本。
在《金玉缘》中,去江西做官并丢官的不是吴礼(对应贾政),而是吴智(对应贾赦)。这更对路,因为在官场上,贾赦才是真正的草包而贾政要谨慎的多。(高鹗在嫁接后四十回时,张冠李戴,变成了贾政)。说明《金玉缘》正是曹公八十回的底本,也能说明《金玉缘》不是后人作伪。这种细心的研判,同样需要"识"。
《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写的很清楚,小说是写作者亲历之事,亲见之人。姓名可以隐写,人和事却是实有而不是虚构(当然也会有虚构之处,那是写小说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正是《红楼梦》这部书的特出之处。
《红楼梦》一书如果全是虚构,那么,作者在第一回中的自述就是欺骗,脂砚斋的批语也是欺骗。但是笔者相信作者并没有欺骗读者,脂砚也不会欺骗读者。倒是有些"红学家"在误导读者。说到底,还是一个"识"的问题。识见不足,是当代一些"红学家"的致命弱点。
附录二十一:红楼“假”梦之“真”义
红楼"假"梦之"真"义 刘同顺 于 2005-02-03 发表在 学术研究
一、模糊中意识红楼
许多年以来,一遍又一遍的读起"红楼梦",读进去都是些生动的人物故事,象一幅立体的画卷展开在你的眼前,细微到能让你瞪大了眼睛去一遍遍地鉴赏,放下书本,仔细回味,又是余味无穷,隐隐约约难以领会作者的苦衷。看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评论使我从不同侧面增添了不少收获。时间一久,细小的一些考证丢在一边,留在脑海的就只有故事的整个线索或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而模糊的感受到一种透过作品本身,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思想意识。我想如果你是曹雪芹,处在那种文字狱猖獗的环境中,你想表达什么而又不敢明确表达?那你怎样表达?虽然我们没有艺术大师的深厚功底,但都会想到移花接木、指东道西是一种策略,或真或假、或隐或显、藏头去尾是一种手段,让你意会到但说不出。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去达到这种隐晦难懂的地步,说明隐藏的意图决非是指一般的事物和人物,以至于作者都感叹"谁知其中味"了。作者在这种疑惑之下可能就是几次增删的根由,增加了一些内容,而后又一再声明非伤时骂世之旨,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如果我们能从作品的里面考证出具体的什么事件,我想曹雪芹先生早就被砍头了,红楼梦早也被查封而流传不到今天。作品的本身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去影shè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将大事化小,大人物降级描写(假语村风);将平民的生活小事写大,人物和事件照着统治者的样子去描写,让人感觉到是统治者的影子。影子毕竟是影子,你看的见、摸不着。家破就是国亡,内乱、不肖皆是根由。一个王朝的破灭就象阿房宫一样,大火一炬,灰飞烟灭,红楼繁华成一梦。这是对统治者的诅咒和警示。带着这种意识再读红楼自我感觉豁然开朗,亦如春风一至,冰消雪融,著作的脉络踪迹便清晰可见,一切疑惑迎刃而解。这种感觉促使我去写出这种观念,但这种意念的东西写明白实在太难,毕竟这部伟大的作品太宏大了,我想还是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去说一下,让有同感的人们进一步去品味、体会、论证吧!本人无意于争辩之中,乐在静心品味,乐在他人能共享其乐。静心品味,余味无穷,好一种意境。
二、几个方面辩证分析红楼梦
1、现实与艺术
首先"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既然是艺术就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融汇了作者思想观念。正因为是艺术才能让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如果是现实的流水帐,那可能就索然无味了,因而我们无须根据红楼梦的具体描写去一一对号,小说本身可能就是多处生活的加工汇集,正是加工汇集的东西更具有艺术xìng和说明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小说整体的影shè意义。作者写的如此引人入胜、细致入微,正说明作者深厚博大的艺术功底。这种功底正是来源于他所要描写的这个现实社会。作者的生平经历是他艺术的基础,也是他思想的基础。
现在成熟的结论是曹雪芹从曾祖父曹玺到祖父曹寅都与清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曾祖父曹玺曾随王师征战有功,康熙二年特督理江宁织造。织造在当时是一个收入丰厚的行业,是皇家的一个金钱银库。玺之妻孙氏,又是康熙的rǔ母,康熙南巡时曾亲书"萱瑞堂"相赠,称她是自家人。玺、寅及、三代连任江宁织造。曹家共接驾康熙12次。至雍正四年曹因"屡忤圣意"被革职抄家,当时的曹雪芹应该正值少年时期。家族的变故在曹雪芹的心中留下了对统治者怨恨的种子。从小说的整个主线上,那种对现实的怨恨以及自己"身逢末世"、"无力补天"的伤感跃然纸上。
现实中,曹家与皇家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小说中贾家与甄家也存在某种联系。在小说的第56回中有一段描写: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京朝驾,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宫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可见江南甄家就是织造出身,给贾家送礼就是给皇家进贡。虽说写的有点含糊,也是不得已罢了,也是"无为有处有还无"。在第十六回中写到:还有如今江南的甄家,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将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填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甄家可不就是曹家的影子。小说在后面又说到: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甄家来京送礼的地方有好几处,有提到送来的刺绣屏等,可以看出小说中贾家与甄家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一种明显的意会暗示。如果确切的去分析那可能会有其它的解释,然而主流的意识是掩饰不掉的。这在后面我们说的许多处都是这样。
有时候我们放下书本意会到一些东西,然而拿起书本顺着读下去,似乎一些意识上的东西又顺着书本遛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一些风尘故事,精心安排的一些情节,只能让你有所意识,到关键的所在,作者也是刻意进行掩饰的,这在后面我们需要说的多处地方都是这样的。你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如前所述你可以理解为甄家朝驾顺便来贾家,这都是作者掩饰的手法。一处两处解释起来有点牵强,但多处都在明示一个意思,那就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了。我们理解这些,在后面我们就只谈意识上的东西,不谈各种可能xìng。如果你停留在表面上,可能永远理解不出什么东西,作者毕竟点明真事是隐藏的。"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是在"无"中生"有","有"又有的虚无缥缈,你在不经意中读到的东西似乎所有,然而仔细推敲又感到什么也没有。"有"存在于"无"之中,说明仍然还是有的,这就是辩证法,这才是作者的本意。是现实逼的如此,难怪作者感叹"谁知其中味"了。从另一个角度讲,作者的本意是让读者心领神会,如果认为深不可测,将推敲考证搞得神乎其神,或者认为作者就是让你看不懂,那决非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是避"文字狱"而非是避读者。考虑的太深,就将红楼研究引入歧途,如果作品仅仅是文字游戏,那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我想读红楼梦要从艺术本身暗示的主题,结合现实社会的背景,就能意识到作品的主题思想。
现在有人讲曹家的家谱上没有曹雪芹的名字,以至于认为红楼梦与曹家没有任何关系,得出结论是作者是洪升,描写的是前朝的故事。我想如果是那样,小说就变成了纯粹的故事,这岂不枉费了作者十年的苦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