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死门终非活路。辞去过京师。寓止驸马都尉李端愿之园。日夕问道。一时公卿多就见闻其议论。随机开悟李公问曰。地狱毕竟是有是无。答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花。太尉向有中觅无。手^5□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见天堂yù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恶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曰心如何了。答曰。善恶都莫思量。又问。不思量后心归何所。颖曰。
且请太尉归宅。颖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因圣太平之隐静明之雪窦。又迁金山龙游寺。嘉佑四年除夕。遣侍者持书别杨州刁景纯学士曰。明旦当行。不暇相见。厚自爱。景纯开书乃惊曰。当奈何。复书决别而已。中夜侯吏报。扬州驰书船将及岸。颖欣然遣挝鼓升座。叙出世本末谢裨赞丛林者。劝修勿怠。曰吾化当以贤监寺次补下座读景纯书毕。大众拥步上方文。颖跏趺挥令各远立。良久乃化。阅世七十有二。夏五十有三。 (己亥)○欧阳修宋祁。修唐书成○修又撰五代史七十四卷。将旧唐史所载释道之事。并皆删去。惜哉。
(庚子)○六月丞相曾公亮进新修唐书二百五十卷。
(三十七)天衣义怀禅师。生陈氏。温州乐清人。世以渔为业。母梦星陨于屋除而光照户。遂娠。及生尤多奇。儿稚坐父船尾。渔得鱼付怀。怀不忍串之。 私投江中。父怒笞诟。甘甜之(不以介意。长游京师。依景德寺试经得度)时有言法华者。不测人也。行市中拊怀背曰临济德山去。初谒金銮善禅师不契。后谒叶县省公。又不契东游洞庭翠峰。怀当营炊自汲涧折檐悟旨。显公印可以为奇。
辞去久无耗。有僧自淮上来曰。怀出世铁佛矣。显使诵提唱之语。譬如雁过长空影沈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显激赏以为类己。先使尉慰抚之。乃敢通门人之礼。诸方服其精识。自铁佛至天衣五迁法席。皆荒凉处。怀至必幻出楼观。晚以疾居池州杉山庵。弟子智才住杭之佛日。迎归家侍剂yào。才如姑胥未还。怀促其归至门。而怀已别众。才问。卯塔已毕。如何是毕竟事怀坚拳示之。
遂倒卧推枕而化。世寿七十二坐四十六夏。葬佛日山。崇宁中敕谥振宗大师。 (三十八癸辰)三月廿八日帝崩○欧阳文忠公昔官洛中。一日游嵩山却去仆吏放意而往。至一山寺。入门修竹满轩。公休于殿陛。旁有老僧。阅经自若。与语不甚愿答。公心异之。曰道人住山久如。曰甚久也。又问。诵何经。曰法华经。公曰。古之高僧临生死之际。类皆谈笑脱去。何道致之耶。对曰。定慧力耳。又问。今乃寂寥无有何哉。老僧笑曰。古之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今之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文忠大惊。不自知膝之屈也。谢希深尝作文记其事。林间。
(三十九)比京天钵寺重元禅师。出青州千乘县孙氏。法嗣天衣。文潞公彦博出相镇魏府。请住本寺。是夏别公示寂。茶毗烟到成舍利。公执瓶祷之。烟入。舍利填瓶。公乃竭志内典焉。 (四十甲辰)改治平。英宗署(太祖孙濮安懿王名让之子。初名宗实。仁宗无子。立为皇子。赐名曙。韩琦司马光定策立之。三十三岁即位。三十七岁崩在位四年)。
(四十一)云峰文悦禅师南昌人。生于徐氏。七岁剃发于龙兴寺。短小粹美。有精识。年十九策杖游江淮。至筠州大愚。见屋老僧残荒凉如传舍。芝自提笠。日走市井。暮归闭关。高枕悦无留意焉。yù装包发去。将行而雨雨止。芝升座。曰大家相聚吃茎。唤作一茎入地狱如箭shè。下座。无他语。悦大骇。夜造丈室。芝曰。来何所求。曰求佛心法。芝曰。法轮不转食轮先转。后生趁有色力。何不为众乞食。我忍饥不暇。暇为女说法乎。悦不违。即请行。及还移住西山翠岩。悦又往依之。夜诣丈室。芝曰。又yù求佛心法乎。女不念乍住屋壁疏漏。又寒雪。我日夜望女来为营炭。我忍寒不能。能为女说法乎。悦又不敢违。
入城化炭还。时维那缺。悦夜造丈室。芝曰。佛法不怕烂却堂司一职今以烦女。
悦不得语而出。明日鸣犍椎坚请。悦有难色。拜起yù弃去。业已勤劳久因中止。
然恨芝不去心。地坐后架。架下东破桶。盆自架而堕。忽开悟。顿见芝从前用处。走搭伽梨上寝堂。芝迎笑曰。维那且喜大事了毕。悦再拜汗下。不及吐一词而去。服勤八年而芝殁。东游三吴。所至丛林改观。雪窦显禅师尤敬畏之。每集众茶横。设特榻示礼异之。南昌移文请住翠峰。又迁云峰嘉佑七年七月八日升座。辞众说偈曰。住世六十六年。为僧五十九夏。禅流若问旨归。鼻孔大头向下。遂泊然而化。维得五色舍利。塔于禹溪之北(余如传灯)。 (丙午三月彗现西方。庚申晨见于室。本大如月。长七尺许。丁巳昏见于昴。如太白。长丈有五尺。壬午孛于毕。如月。至五日。没次年正月上崩于福宁殿矣) (四十二丁未)诏民间私造寺院屋宇及三十间者。可赐额曰寿圣悉存之。
大教东被一千年矣。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曹晓梅(一戊申)神宗顼(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曹太后之甥也。幼与英宗同鞠后所。后为英宗配。生帝。自颖王为太子寻即位。三十八岁崩于福宁殿。葬永裕陵)改年熙宁(是年地动非常)辽国咸雍四年(是年金主阿骨打生)
知谏院公钱辅言。遇岁饥。河决粥祠部以济急。从之。
(二辛亥)是年三月十六日。圆通居讷禅师卒。字中敏。出于蹇氏。梓州中江人。少而英特。诗书过目成诵。年十一依汉州什邡竹林寺元。十七试法华得度。受具于颖真律师。以讲学冠两川。耆年多下之。会有禅者自南方还。称祖道被天下。马大师什邡人。应般若多罗谶蜀之豪俊以经论闻者如亮公。而亮弃徒隐西山。如鉴公而鉴焚疏钞称滴水莫敌巨海。讷怃然良久曰。汝知之乎。曰我不能知。子yù知之。何惜一往。讷于是出蜀。后游庐山得法于荣禅师。南康守程师孟请住归宗。又迁圆通。仁宗皇帝闻其名。皇佑初。诏住京之净因。讷称目疾不能奉诏。有旨令举自代。遂举僧怀琏。禅学精深居某之右。于是琏应诏。引对问佛法大意。称旨。天下贤讷知人。既老休居于宝积岩。无疾而化。世寿六十有二。
坐四十有五夏。 (三壬子)明教契嵩禅师。字仲灵。藤州镡津李氏子也。七岁出家。既受具。尝戴观音像诵其名号。一日十万声。经传杂书靡不博究得法洞山聪公。明道间从豫章西山欧阳氏借其家藏之书。读于奉圣院。遂以佛五戒十善通儒之五常。着为原教篇。是时欧阳文忠公慕韩昌黎排佛。江李泰伯亦其流。嵩乃携所业三谒泰伯。以儒释^2□合。且杭其说。李爱其文之高理之胜。因致书誉嵩于欧阳。既而居杭之灵隐。撰正宗记定祖图。赍往京师。经开封府。投状府尹王公素仲仪。以子进之曰。臣今有杭州灵隐寺僧契嵩。经臣陈状称。禅门传法祖宗未甚分明。教门浅学各执传记。古今多有争竞。故讨论大藏备得禅门祖宗本末。因删繁撮要撰成传法正宗记一十二卷并画祖图一面。以正传记谬误。兼着辅教篇。
印本一部三卷。上陛下书一封。并不干求恩泽。乞臣缴进。臣于释教粗曾留心。
观其笔削注述。故非臆论。颇亦精致。陛下万机之暇。深得法乐。愿赐圣览。如有可乞降中书看详。特与编入大藏目录。取进止。仁庙览其书可其奏。敕送中书。丞相韩魏公。参政欧阳文忠公。相与观叹。探经考证既无讹谬。于是朝廷旌以明教大师。赐书入藏。中书子有曰。权知开封府王索奏。杭州灵隐寺僧契嵩。撰成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编三卷。宜令传法院于藏经收附。传法院准此。由是名振海内。已而东还。属蔡公襄为守延置佛日山。居数年退老于灵隐永安精舍熙宁五年示寂。维六根不壤者三。曰眼。曰舌。曰童真。与顶骨数珠为五。舍利红白晶洁状如大菽。葬于永安之左。
(四)白云守端禅师示寂。生衡之葛氏。幼工翰墨。不喜处俗。依茶陵郁山主剃发。年二十余参禅师。没杨岐会公嗣居焉。一见端奇之。每与语终夕。 一日忽问上人受业师。端曰。茶陵郁和上。曰吾闻其过溪有省作偈甚奇。能记不。端即诵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会大笑起去。端愕视左右。通夕不寐。明日求入室咨谕其事。时方岁旦。会曰。
汝见昨日昨夜狐者^8□。端曰见。会曰。汝一筹不及渠。端又大骇曰。何谓也。
会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端于言下大悟。辞去游庐山。圆通讷公见之自以为不及。举住江州承天。又让席以居之。而自处东堂。端时年二十八。自以前辈让善丛林责己甚重。故敬严临众以公灭私。于是宗风大振。未几讷公厌闲寂郡守至。自陈客情。太守恻然目端端笑唯唯而已。明日升座。曰昔法眼有偈曰。难难难是遣情难净尽圆明一颗寒。方便遣情犹不是。更除方便太无端。大众且道。情作^8□生遣。喝一喝下座负包去。一众大惊挽之。不可遂渡江。夏于五祖之闲房。舒州小刹号法华。住持者如笼中鸟不忘飞去。舒守闻端高风。yù以观其人。
移文请居之。端欣然杖策来。衲子至无所容。士大夫贤之。及迁白云。海会升座。颠视众曰。鼓声未击已前。山僧未登座之际。好个古佛样子。若人向此荐得。可谓古释迦不前。今弥勒不后。更听三寸舌头带出来虚。早已参差。须有辨参差眼方救得完全。乃曰。更与汝老婆。开口时。末上一句正道着。举步时。末上一步正踏着。为什^8□鼻孔不正。为寻常见鼻孔顽了。所以不肯放心。今日劝诸人发却去。良久曰。一便下座。其门风悄拔类此。
(癸丑)诏同天节日普度僧尼。
(五)法师惠辨。字讷翁。华亭傅氏。号海月。受业普照。初游学天竺明智一见奇之。即尽心学教观。智将老。命居第一座。以代讲。后八年明智。韶公俾继主席。翰林沈沟治杭任威。见者多惶惧失据。辩从容如平生。遘异之。任以都僧正。东坡时为通守。作序以赠之曰。钱唐佛僧之盛。盖甲天下。道德才智之士与妄庸巧伪之人。杂处其间。号为难齐。故僧正副之外。别补都僧正一员。簿书案牒奔走将迎之劳。专责副正以下。而都师总领要略。实以解行表众而已。师既莅职。凡管内寺院虚席者。即涓日会诸刹及座下英俊。开问义科场。设棘围糊名考校。十问五中者为中选。不及三者为降等。然后随院等差以次补名。由是诸山仰之。咸以为则。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当及千人。晚年倦于勤。归隐草堂。熙宁六年七月十七日。旦起盥濯。告众就别。合掌跏趺而化。初辨遗言。须东坡至方阖龛。四日坡至。见跏趺如生。其顶尚温。坡尽敬而去。
(丁巳)荆国公王安石。奏施金陵旧第为寺。请真净克文住持。赐额曰保宁。
(戊午)改元丰。
(庚申)慈圣光献太后。是岁二月崩。会京城千座法师于庆寿殿斋。例赐椹服师名○制革相国寺六十四院。为二禅八律。诏宗本禅师住惠林。引对于延和殿问法。
(六辛酉)吉州庆闲禅师示寂。出卓氏福州人也。法嗣南禅师。茶毗烟至舍利遍布四十余里。苏子由为铭。
(癸亥)京城创法云寺成。
(七)舒州投子。名义青。本青社人。李氏子也。七龄颖异。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得度。为大僧。其师使习百法论。叹曰。三只途远。自困何益哉。入洛中听华严五年。反观文字一切如ròu受串。处处同其义味。尝讲至于法慧菩萨偈曰。即心自xìng。忽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去游方至浮山。时圆鉴远公。退席居会圣岩。梦得俊鹰畜之。既觉而青适至。远以为吉徵。加意延礼之。留止三年。远问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时如何。世尊默然。汝如何会。青拟进语。远蓦以手掩其口。于是青开悟拜记。远曰。汝妙悟玄微耶。对曰。设有妙悟也须吐却。时有资侍者在旁曰。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青回顾曰合取狗口。汝更忉忉我即便呕。服勤又三年。浮山以大阳皮履布裰付之曰。代吾续洞上之风。吾住世非久。善自护持。母留此间。青遂辞出山。阅大藏于庐山惠日寺。熙宁六年还龙舒。道俗请住白云山海会寺。计其得法之岁。至此适几十年。 又八年移投子山。道望日远。禅者日增。异苗蕃茂果符前谶。青平生不畜长物。
弊衲楮衾而已。初开山慈济有记曰。吾塔若红。是吾再来。邦人偶修饰其塔。作玛璃色。未几而青领院事。山中素无水。众每以为病。忽有泉出山石间。甘凉清洁。郡守贺公名为再来泉。元丰六年四月末示微疾。以书辞郡官诸檀越。五月四日灌沐升座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山。无可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遂泊然而化。维收灵骨舍利。塔于寺之西北三峰庵之后。阅世五十有二。坐夏三十有七。无为子杨杰为赞其像曰。一只履两牛皮。金鸟啼处木鸡飞。半夜卖油翁发笑。白头生得黑头儿。有得法上首一。名道楷禅师。
(八甲子)司马光表进所编书。赐名资治通鉴。帝亲制序。授资政殿学士。
尝作秀水真如华严法堂记曰。壬辰岁夏四月。僧清辨踵门来告曰。清辨秀州真如草堂僧也。真如故有讲堂。痹狭不足以庥学者。清辨与同术惠宗治而新之。今高显矣。愿得子之文。刻诸石以谂来者。光谢曰。光文不足以辱石刻。加平生不习佛书。不知所以云者。师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且请太尉归宅。颖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因圣太平之隐静明之雪窦。又迁金山龙游寺。嘉佑四年除夕。遣侍者持书别杨州刁景纯学士曰。明旦当行。不暇相见。厚自爱。景纯开书乃惊曰。当奈何。复书决别而已。中夜侯吏报。扬州驰书船将及岸。颖欣然遣挝鼓升座。叙出世本末谢裨赞丛林者。劝修勿怠。曰吾化当以贤监寺次补下座读景纯书毕。大众拥步上方文。颖跏趺挥令各远立。良久乃化。阅世七十有二。夏五十有三。 (己亥)○欧阳修宋祁。修唐书成○修又撰五代史七十四卷。将旧唐史所载释道之事。并皆删去。惜哉。
(庚子)○六月丞相曾公亮进新修唐书二百五十卷。
(三十七)天衣义怀禅师。生陈氏。温州乐清人。世以渔为业。母梦星陨于屋除而光照户。遂娠。及生尤多奇。儿稚坐父船尾。渔得鱼付怀。怀不忍串之。 私投江中。父怒笞诟。甘甜之(不以介意。长游京师。依景德寺试经得度)时有言法华者。不测人也。行市中拊怀背曰临济德山去。初谒金銮善禅师不契。后谒叶县省公。又不契东游洞庭翠峰。怀当营炊自汲涧折檐悟旨。显公印可以为奇。
辞去久无耗。有僧自淮上来曰。怀出世铁佛矣。显使诵提唱之语。譬如雁过长空影沈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显激赏以为类己。先使尉慰抚之。乃敢通门人之礼。诸方服其精识。自铁佛至天衣五迁法席。皆荒凉处。怀至必幻出楼观。晚以疾居池州杉山庵。弟子智才住杭之佛日。迎归家侍剂yào。才如姑胥未还。怀促其归至门。而怀已别众。才问。卯塔已毕。如何是毕竟事怀坚拳示之。
遂倒卧推枕而化。世寿七十二坐四十六夏。葬佛日山。崇宁中敕谥振宗大师。 (三十八癸辰)三月廿八日帝崩○欧阳文忠公昔官洛中。一日游嵩山却去仆吏放意而往。至一山寺。入门修竹满轩。公休于殿陛。旁有老僧。阅经自若。与语不甚愿答。公心异之。曰道人住山久如。曰甚久也。又问。诵何经。曰法华经。公曰。古之高僧临生死之际。类皆谈笑脱去。何道致之耶。对曰。定慧力耳。又问。今乃寂寥无有何哉。老僧笑曰。古之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今之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文忠大惊。不自知膝之屈也。谢希深尝作文记其事。林间。
(三十九)比京天钵寺重元禅师。出青州千乘县孙氏。法嗣天衣。文潞公彦博出相镇魏府。请住本寺。是夏别公示寂。茶毗烟到成舍利。公执瓶祷之。烟入。舍利填瓶。公乃竭志内典焉。 (四十甲辰)改治平。英宗署(太祖孙濮安懿王名让之子。初名宗实。仁宗无子。立为皇子。赐名曙。韩琦司马光定策立之。三十三岁即位。三十七岁崩在位四年)。
(四十一)云峰文悦禅师南昌人。生于徐氏。七岁剃发于龙兴寺。短小粹美。有精识。年十九策杖游江淮。至筠州大愚。见屋老僧残荒凉如传舍。芝自提笠。日走市井。暮归闭关。高枕悦无留意焉。yù装包发去。将行而雨雨止。芝升座。曰大家相聚吃茎。唤作一茎入地狱如箭shè。下座。无他语。悦大骇。夜造丈室。芝曰。来何所求。曰求佛心法。芝曰。法轮不转食轮先转。后生趁有色力。何不为众乞食。我忍饥不暇。暇为女说法乎。悦不违。即请行。及还移住西山翠岩。悦又往依之。夜诣丈室。芝曰。又yù求佛心法乎。女不念乍住屋壁疏漏。又寒雪。我日夜望女来为营炭。我忍寒不能。能为女说法乎。悦又不敢违。
入城化炭还。时维那缺。悦夜造丈室。芝曰。佛法不怕烂却堂司一职今以烦女。
悦不得语而出。明日鸣犍椎坚请。悦有难色。拜起yù弃去。业已勤劳久因中止。
然恨芝不去心。地坐后架。架下东破桶。盆自架而堕。忽开悟。顿见芝从前用处。走搭伽梨上寝堂。芝迎笑曰。维那且喜大事了毕。悦再拜汗下。不及吐一词而去。服勤八年而芝殁。东游三吴。所至丛林改观。雪窦显禅师尤敬畏之。每集众茶横。设特榻示礼异之。南昌移文请住翠峰。又迁云峰嘉佑七年七月八日升座。辞众说偈曰。住世六十六年。为僧五十九夏。禅流若问旨归。鼻孔大头向下。遂泊然而化。维得五色舍利。塔于禹溪之北(余如传灯)。 (丙午三月彗现西方。庚申晨见于室。本大如月。长七尺许。丁巳昏见于昴。如太白。长丈有五尺。壬午孛于毕。如月。至五日。没次年正月上崩于福宁殿矣) (四十二丁未)诏民间私造寺院屋宇及三十间者。可赐额曰寿圣悉存之。
大教东被一千年矣。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曹晓梅(一戊申)神宗顼(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曹太后之甥也。幼与英宗同鞠后所。后为英宗配。生帝。自颖王为太子寻即位。三十八岁崩于福宁殿。葬永裕陵)改年熙宁(是年地动非常)辽国咸雍四年(是年金主阿骨打生)
知谏院公钱辅言。遇岁饥。河决粥祠部以济急。从之。
(二辛亥)是年三月十六日。圆通居讷禅师卒。字中敏。出于蹇氏。梓州中江人。少而英特。诗书过目成诵。年十一依汉州什邡竹林寺元。十七试法华得度。受具于颖真律师。以讲学冠两川。耆年多下之。会有禅者自南方还。称祖道被天下。马大师什邡人。应般若多罗谶蜀之豪俊以经论闻者如亮公。而亮弃徒隐西山。如鉴公而鉴焚疏钞称滴水莫敌巨海。讷怃然良久曰。汝知之乎。曰我不能知。子yù知之。何惜一往。讷于是出蜀。后游庐山得法于荣禅师。南康守程师孟请住归宗。又迁圆通。仁宗皇帝闻其名。皇佑初。诏住京之净因。讷称目疾不能奉诏。有旨令举自代。遂举僧怀琏。禅学精深居某之右。于是琏应诏。引对问佛法大意。称旨。天下贤讷知人。既老休居于宝积岩。无疾而化。世寿六十有二。
坐四十有五夏。 (三壬子)明教契嵩禅师。字仲灵。藤州镡津李氏子也。七岁出家。既受具。尝戴观音像诵其名号。一日十万声。经传杂书靡不博究得法洞山聪公。明道间从豫章西山欧阳氏借其家藏之书。读于奉圣院。遂以佛五戒十善通儒之五常。着为原教篇。是时欧阳文忠公慕韩昌黎排佛。江李泰伯亦其流。嵩乃携所业三谒泰伯。以儒释^2□合。且杭其说。李爱其文之高理之胜。因致书誉嵩于欧阳。既而居杭之灵隐。撰正宗记定祖图。赍往京师。经开封府。投状府尹王公素仲仪。以子进之曰。臣今有杭州灵隐寺僧契嵩。经臣陈状称。禅门传法祖宗未甚分明。教门浅学各执传记。古今多有争竞。故讨论大藏备得禅门祖宗本末。因删繁撮要撰成传法正宗记一十二卷并画祖图一面。以正传记谬误。兼着辅教篇。
印本一部三卷。上陛下书一封。并不干求恩泽。乞臣缴进。臣于释教粗曾留心。
观其笔削注述。故非臆论。颇亦精致。陛下万机之暇。深得法乐。愿赐圣览。如有可乞降中书看详。特与编入大藏目录。取进止。仁庙览其书可其奏。敕送中书。丞相韩魏公。参政欧阳文忠公。相与观叹。探经考证既无讹谬。于是朝廷旌以明教大师。赐书入藏。中书子有曰。权知开封府王索奏。杭州灵隐寺僧契嵩。撰成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编三卷。宜令传法院于藏经收附。传法院准此。由是名振海内。已而东还。属蔡公襄为守延置佛日山。居数年退老于灵隐永安精舍熙宁五年示寂。维六根不壤者三。曰眼。曰舌。曰童真。与顶骨数珠为五。舍利红白晶洁状如大菽。葬于永安之左。
(四)白云守端禅师示寂。生衡之葛氏。幼工翰墨。不喜处俗。依茶陵郁山主剃发。年二十余参禅师。没杨岐会公嗣居焉。一见端奇之。每与语终夕。 一日忽问上人受业师。端曰。茶陵郁和上。曰吾闻其过溪有省作偈甚奇。能记不。端即诵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会大笑起去。端愕视左右。通夕不寐。明日求入室咨谕其事。时方岁旦。会曰。
汝见昨日昨夜狐者^8□。端曰见。会曰。汝一筹不及渠。端又大骇曰。何谓也。
会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端于言下大悟。辞去游庐山。圆通讷公见之自以为不及。举住江州承天。又让席以居之。而自处东堂。端时年二十八。自以前辈让善丛林责己甚重。故敬严临众以公灭私。于是宗风大振。未几讷公厌闲寂郡守至。自陈客情。太守恻然目端端笑唯唯而已。明日升座。曰昔法眼有偈曰。难难难是遣情难净尽圆明一颗寒。方便遣情犹不是。更除方便太无端。大众且道。情作^8□生遣。喝一喝下座负包去。一众大惊挽之。不可遂渡江。夏于五祖之闲房。舒州小刹号法华。住持者如笼中鸟不忘飞去。舒守闻端高风。yù以观其人。
移文请居之。端欣然杖策来。衲子至无所容。士大夫贤之。及迁白云。海会升座。颠视众曰。鼓声未击已前。山僧未登座之际。好个古佛样子。若人向此荐得。可谓古释迦不前。今弥勒不后。更听三寸舌头带出来虚。早已参差。须有辨参差眼方救得完全。乃曰。更与汝老婆。开口时。末上一句正道着。举步时。末上一步正踏着。为什^8□鼻孔不正。为寻常见鼻孔顽了。所以不肯放心。今日劝诸人发却去。良久曰。一便下座。其门风悄拔类此。
(癸丑)诏同天节日普度僧尼。
(五)法师惠辨。字讷翁。华亭傅氏。号海月。受业普照。初游学天竺明智一见奇之。即尽心学教观。智将老。命居第一座。以代讲。后八年明智。韶公俾继主席。翰林沈沟治杭任威。见者多惶惧失据。辩从容如平生。遘异之。任以都僧正。东坡时为通守。作序以赠之曰。钱唐佛僧之盛。盖甲天下。道德才智之士与妄庸巧伪之人。杂处其间。号为难齐。故僧正副之外。别补都僧正一员。簿书案牒奔走将迎之劳。专责副正以下。而都师总领要略。实以解行表众而已。师既莅职。凡管内寺院虚席者。即涓日会诸刹及座下英俊。开问义科场。设棘围糊名考校。十问五中者为中选。不及三者为降等。然后随院等差以次补名。由是诸山仰之。咸以为则。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当及千人。晚年倦于勤。归隐草堂。熙宁六年七月十七日。旦起盥濯。告众就别。合掌跏趺而化。初辨遗言。须东坡至方阖龛。四日坡至。见跏趺如生。其顶尚温。坡尽敬而去。
(丁巳)荆国公王安石。奏施金陵旧第为寺。请真净克文住持。赐额曰保宁。
(戊午)改元丰。
(庚申)慈圣光献太后。是岁二月崩。会京城千座法师于庆寿殿斋。例赐椹服师名○制革相国寺六十四院。为二禅八律。诏宗本禅师住惠林。引对于延和殿问法。
(六辛酉)吉州庆闲禅师示寂。出卓氏福州人也。法嗣南禅师。茶毗烟至舍利遍布四十余里。苏子由为铭。
(癸亥)京城创法云寺成。
(七)舒州投子。名义青。本青社人。李氏子也。七龄颖异。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得度。为大僧。其师使习百法论。叹曰。三只途远。自困何益哉。入洛中听华严五年。反观文字一切如ròu受串。处处同其义味。尝讲至于法慧菩萨偈曰。即心自xìng。忽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去游方至浮山。时圆鉴远公。退席居会圣岩。梦得俊鹰畜之。既觉而青适至。远以为吉徵。加意延礼之。留止三年。远问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时如何。世尊默然。汝如何会。青拟进语。远蓦以手掩其口。于是青开悟拜记。远曰。汝妙悟玄微耶。对曰。设有妙悟也须吐却。时有资侍者在旁曰。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青回顾曰合取狗口。汝更忉忉我即便呕。服勤又三年。浮山以大阳皮履布裰付之曰。代吾续洞上之风。吾住世非久。善自护持。母留此间。青遂辞出山。阅大藏于庐山惠日寺。熙宁六年还龙舒。道俗请住白云山海会寺。计其得法之岁。至此适几十年。 又八年移投子山。道望日远。禅者日增。异苗蕃茂果符前谶。青平生不畜长物。
弊衲楮衾而已。初开山慈济有记曰。吾塔若红。是吾再来。邦人偶修饰其塔。作玛璃色。未几而青领院事。山中素无水。众每以为病。忽有泉出山石间。甘凉清洁。郡守贺公名为再来泉。元丰六年四月末示微疾。以书辞郡官诸檀越。五月四日灌沐升座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山。无可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遂泊然而化。维收灵骨舍利。塔于寺之西北三峰庵之后。阅世五十有二。坐夏三十有七。无为子杨杰为赞其像曰。一只履两牛皮。金鸟啼处木鸡飞。半夜卖油翁发笑。白头生得黑头儿。有得法上首一。名道楷禅师。
(八甲子)司马光表进所编书。赐名资治通鉴。帝亲制序。授资政殿学士。
尝作秀水真如华严法堂记曰。壬辰岁夏四月。僧清辨踵门来告曰。清辨秀州真如草堂僧也。真如故有讲堂。痹狭不足以庥学者。清辨与同术惠宗治而新之。今高显矣。愿得子之文。刻诸石以谂来者。光谢曰。光文不足以辱石刻。加平生不习佛书。不知所以云者。师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