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以老不曾了得生死大事,今世生于大富贵处,乃前生愿心也。多受忧苦者,乃因缘会遇,而还千百世之宿债也。若生西方,则宿债不须还矣。何则,生死自如故。虽入一切众生生死界中,大作济度。一xìng已不昧,而超脱三界。岂须还宿债哉。且以老之精修,犹不能超脱三界。岂非三界之岸极高,其苦海极深,其波涛极急,故不易超脱乎。修西方而超脱者,仗佛力也。有佛力而不倚仗,犹穷贱饿人,见富贵者而不倚仗。哀哉。
古老后身耽富贵
有惠古长老,先住舒州太平,次住浙东大刹,亦名行尊宿也。死而生于宰相家,后生登高科,世固以为荣矣。然此甚失计也。何则,前世斋戒,今世食ròu,必以食ròu为美矣。前世清修,今生近色yù,必以色yù为美矣。前世恬静,今生享富贵,必以富贵为美矣。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奈之何哉。楞严经云,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盖谓所闻之事尽矣,尽闻其不住也。故世间虽享快乐,其如不住何。不住则过去,过去则不能久也。又觉其所觉者,皆归于空。空则无实矣。诚能于此空而觉之,则真觉之xìng极圆,而无复坠堕也。使古老而悟此理,必不生宰相家。纵未能悟明真xìng,且修西方以脱去轮回可也。楞伽经谓世间修行人,如澄浊水。澄之虽清,未去浊脚,搅之复浊。古老之谓也。如生西方,见佛得道,复来生此世界,则若刷去浊脚,纯为清水。虽搅之不复浊矣。故虽名行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古老足以鉴矣。
西方如现受官
譬如人有一官而不受,必yù修学为大魁。其志固美矣。然大魁不可必得。固不若且受其官,一面修学。如得大魁,则若锦上添花。若不得之,不失其为官人。修西方者,且受官之谓也。一面修学者,兼以参禅之谓也。不得大魁者,参禅未悟之谓也。不失其为官人者,直脱轮回大受快乐之谓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乌有不大悟哉。故西方之说,诚不可废。
三菩萨修兜率
智者十疑论云,三菩萨修兜率。一名无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约云,先生兜率见弥勒者,即来相报。师子觉先亡,数年无报。次世亲亡,三年乃来报云,天日长,我生兜率,礼弥勒佛,听其说法,即来相报,已三年矣。问师子觉如何。云生兜率外院,恋著天乐,即不曾见佛。且以菩萨而修兜率,犹有恋著不见佛者,此轮回之根本。是知兜率难修有坠,非比西方易修无坠也。智者又云,有见释迦佛而不得道者。若修西方见阿弥陀佛,无不得道。则释迦佛与阿弥陀佛,其愿力所加,故不同矣。故大慈菩萨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其名号,消一切罪,遂生净土。宜哉。
法华尼后身作官妓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
龙舒净土文卷第七终
第八卷 现世感应
第八卷 现世感应 十八篇
一、见杀生念佛得福
二、陈企念佛却鬼
三、邹宾王念佛梦觉
四、张继祖念佛荐亡
五、刘慧仲念佛安寝
六、阮嫂念佛眼明
七、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八、邵安抚念佛脱难
九、念佛风疾不作
十、梦中念佛脱恐惧
十一、念佛屋不压死
十二、念佛疾遂愈
十三、念佛痼疾皆愈
十四、绣佛舍利迸出
十五、佛像常有舍利
十六、梦佛遂得聪辩
十七、念佛治病得愈
十八、念佛孙儿免难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xìng,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xìng中。至心恳切,无不应验。故此卷叙现世感应。
见杀生念佛得福
观音感应记云,饶州军典郑邻,死至yīn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杀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以见念阿弥陀佛,诚可荐拔亡者,可增延福寿。不特身后生西方而已。
陈企念佛却鬼
予同郡望江陈企,尝妄杀人。后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后半年,附本家孙女名妙光云,我因念阿弥陀佛,已生极乐世界。举动言语,一如平生。亲戚相知皆来看。至两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时,不曾传得喜神供养。企遂现,俨然如平生。唯面带少颜,盖西方长生不老。其头如佛之螺髻。盖成佛之渐也。望江士人周宪叔为予言之。
邹宾王念佛梦觉
予尝劝镇江士人邹宾王以西方说。且言若无闲暇,但早晨合掌向西,念南谟阿弥陀佛十遍,亦得。宾王信之。其夜遂梦与一士人同赴法。正恐惧间,遂念阿弥陀佛至十声。乃觉。岂非佛以此坚其信心乎。
张继祖念佛荐亡
予尝与镇江士人张继祖言西方事,继祖信之。其rǔ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一夜梦其rǔ母,借背子衣之,来谢继祖而别去。此念佛追荐之效也。
刘慧仲念佛安寝
予旧相识刘慧仲,湖州长兴人。以夜梦多恐惧。予劝以念阿弥陀佛。慧仲至诚高声,念一百八遍。当夜遂安寝。次日如前念诵。自此皆得安寝。以此见佛力广大,无所不可。此予序所谓安静形神者也。
阮嫂念佛眼明
予同郡怀宁县营田庄,有阮念三嫂,患两目将盲。常念阿弥陀佛。遂得开明。此予亲见之。
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镇江金坛县株林村蒋婆,年七十许。死至yīn府,命未尽当还。阎罗王问云,汝能念经否。对云不能。王云汝不能念经,但念阿弥陀佛。既放还。蒋婆谓阎罗王教我念佛,更无可疑。故常念此佛名。近百二十岁方终。其生净土定可必矣。岂非以其念佛而又延寿乎。何其寿之多也。金坛士人张延芝为予言之。
邵安抚念佛脱难
晋江邵彪,字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自喜曰,岂非予及第后作安抚乎。行至前,见一官员问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对云不知。令引彪去看。见一大镬煮蛤蜊,见彪乃作人声,呼彪姓名。彪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蛤蜊皆变作黄雀飞去。彪后果及第,至安抚使。以此见杀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官职自有定分。不可苟求。
念佛风疾不作
予近附舟至镇江闸中,阙水不能行。乃于金山借四经,即阿弥陀经也。yù校勘刊板广传。举笔之时,右手有风,其指自掉,写字不便。予乃举指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数声。祷告乞除风疾,以成就写此经。祷毕,指遂不掉,以至终帙无恙。以此见佛与菩萨,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
梦中念佛脱恐惧
予于梦寐中有恐惧时。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未尝不即安稳,或即觉醒。足以见佛与菩萨,威神之速如此。但办信心,效无不应。
念佛屋不压死
有一老fù双瞽,令小儿牵行。常念阿弥陀佛。一日,息于旧屋之下,屋忽倾倒。小儿走去。老fù在下,乃有二木相拄,护于老fù之上,得不压死。此念佛之效也。妙定居士为予言之。
念佛疾遂愈
有官员李子清,寄居秀州。颇好道家,尝从学于予。前年久苦疾。予告云,但恐子清不信,若信之必效。予乃授以一方。令临发时,专念阿弥陀佛,而服此yào。子清从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复如是,遂全愈。子清由是笃信佛理,常以净土文置于袖中。
念佛痼疾皆愈
梁氏女两目俱盲。念阿弥陀佛三年,系念不绝,双目开明。又冯氏夫人亦念佛,久病遂愈。见第五卷。
绣佛舍利迸出
赣州廉中大夫恭人(按恭人系命fù封号。宋制中散大夫以上之妻封恭人),绣丈六身阿弥陀佛。绣方及半,舍利迸出。其亲戚郑逢原为予言之。
佛像常有舍利
真州钟离少师宅,自任氏夫人修西方。雕阿弥陀佛像,长四寸八分。龛饰甚严,常顶戴行道。其像眉间常迸出舍利,大如黍米,光彩照人。出宝珠集。
梦佛遂得聪辩
隋慧思禅师,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其后聪辩过人,祥瑞不一。出往生传。
念佛治病得愈
近年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有病者请往,常得痊愈。秀州人皆能言之。
念佛孙儿免难
予乡村落间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额,念阿弥陀佛。其孙儿方二三岁,因随母至田野,忽失之。老人寻访不见。后数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寻得之。见足迹遍于滩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儿何缘过彼。又久而无恙。人以为其祖至诚念阿弥陀佛所感也。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终
第九卷 助修上品
第九卷 助修上品 十六篇
一、习说
二、葛守利人说
三、施报说
四、至人延年说
五、食ròu说
六、戒杀盗yín说
七、饮食男女说
八、贪折前程说
九、福慧说
十、习慈说
十一、为君子说
十二、为圣为佛说
十三、阿罗汉说
十四、楞伽经说
十五、二天人说
十六、小因果说
龙舒净土文卷第九
十六观经云,上品上生者,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然则修上品者,佛之深旨,不可不知。今浅者尚不能知,况其深乎。故此卷自浅及深,切于日用者皆载焉。名曰助修上品。
习说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论语。而首以学而时习之一句。则此一句之义,岂不为急先务哉。盖学者,学其为君子,为圣人。习者,如习shè习仪之习。学君子圣人者,不可骤尔而至。故必以时而渐习之。若学宽大,则于褊隘时习之。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狠戾时习之。若学辞让,则于忿争时习之。若学勤敏,则于懈怠时习之。然则所谓时习者,当其事之时而习,则不虚习矣。其习必成,成则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悦乎。能悟此理,则尽论语中所言之善,皆可以进。是知以此一句,冠于一书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进乎道者,尤贵乎习。故此不可不知。
葛守利人说
大观间,一官员买靴于京师市中。见一靴甚大,乃其父送葬者。问其所得之由。答云,一官员携来修整。问何时来取,遂往候之。果见其父下马留钱取靴。其子拜,不顾。复乘马去。其子追随二三里许,将不及,乃呼曰,我与父生为父子,何无一言以教我。其父曰,学葛繁。问葛何人。曰,世间人。遂访问所在。其时为镇江太守,乃往见之。言其故。且问葛何以见重于幽冥如此。答云,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其次行二事,又其次行三事,或至十事。于今四十年,未尝一日废。问何以利人。葛指坐间脚踏子云,若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若人渴,予能饮以一杯水,亦利人事也。惟随事而利之,上自卿相,下至乞丐,皆可以行。惟在乎久而不废耳。其子拜而退。葛后以高寿坐化而去。观此则利人之事,不可不勉。害人之事,岂可为哉。所谓爱人利物之谓仁者,葛得之矣。葛兼修净业,以是回向。后有僧神游净土。见葛在焉。
施报说
儒家言施报,佛家言布施果报,其实一也。佛言,yù得谷食,当勤耕种。yù得智慧,当勤学问。yù得长寿,当勤戒杀。yù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曰财施。二曰法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财施者,以财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恐惧,使之无畏。心施者,力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佛以孝养父母,亦为布施。是凡施于外者,皆为布施。故为下而忠勤事上,为长而仁慈安众,为师而谨于教导,为友而诚于琢磨。一言一话之间,必期有益。一动一止之际,必yù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皆布施也。所为如此,存心又如此,后世岂得不获富贵之报。古语云,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是今生所受之福,乃前世所修者。犹今岁所食之谷,乃前岁所种者。人不能朝种谷而暮食,犹不能旋修福而即受。所以谷必半岁,福必隔世也。孔子谓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老子谓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皆布施之谓。曾子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老子云天道好还。皆果报之谓。是儒道二教,皆言施报,但不言隔世尔。所谓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灾人者,人必反灾之。皆现世之施报也。知是以修净土,滋培善根多矣。
至人延年说
予尝闻至人云,人生衣食财禄,yīn司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譬如人有钱一千,日用一百,则可十日。日用五十,可二十日。若恣纵贪侈,立见败亡。则若一千之数,一日用尽,可不畏哉。易称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古老后身耽富贵
有惠古长老,先住舒州太平,次住浙东大刹,亦名行尊宿也。死而生于宰相家,后生登高科,世固以为荣矣。然此甚失计也。何则,前世斋戒,今世食ròu,必以食ròu为美矣。前世清修,今生近色yù,必以色yù为美矣。前世恬静,今生享富贵,必以富贵为美矣。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奈之何哉。楞严经云,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盖谓所闻之事尽矣,尽闻其不住也。故世间虽享快乐,其如不住何。不住则过去,过去则不能久也。又觉其所觉者,皆归于空。空则无实矣。诚能于此空而觉之,则真觉之xìng极圆,而无复坠堕也。使古老而悟此理,必不生宰相家。纵未能悟明真xìng,且修西方以脱去轮回可也。楞伽经谓世间修行人,如澄浊水。澄之虽清,未去浊脚,搅之复浊。古老之谓也。如生西方,见佛得道,复来生此世界,则若刷去浊脚,纯为清水。虽搅之不复浊矣。故虽名行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古老足以鉴矣。
西方如现受官
譬如人有一官而不受,必yù修学为大魁。其志固美矣。然大魁不可必得。固不若且受其官,一面修学。如得大魁,则若锦上添花。若不得之,不失其为官人。修西方者,且受官之谓也。一面修学者,兼以参禅之谓也。不得大魁者,参禅未悟之谓也。不失其为官人者,直脱轮回大受快乐之谓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乌有不大悟哉。故西方之说,诚不可废。
三菩萨修兜率
智者十疑论云,三菩萨修兜率。一名无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约云,先生兜率见弥勒者,即来相报。师子觉先亡,数年无报。次世亲亡,三年乃来报云,天日长,我生兜率,礼弥勒佛,听其说法,即来相报,已三年矣。问师子觉如何。云生兜率外院,恋著天乐,即不曾见佛。且以菩萨而修兜率,犹有恋著不见佛者,此轮回之根本。是知兜率难修有坠,非比西方易修无坠也。智者又云,有见释迦佛而不得道者。若修西方见阿弥陀佛,无不得道。则释迦佛与阿弥陀佛,其愿力所加,故不同矣。故大慈菩萨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其名号,消一切罪,遂生净土。宜哉。
法华尼后身作官妓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
龙舒净土文卷第七终
第八卷 现世感应
第八卷 现世感应 十八篇
一、见杀生念佛得福
二、陈企念佛却鬼
三、邹宾王念佛梦觉
四、张继祖念佛荐亡
五、刘慧仲念佛安寝
六、阮嫂念佛眼明
七、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八、邵安抚念佛脱难
九、念佛风疾不作
十、梦中念佛脱恐惧
十一、念佛屋不压死
十二、念佛疾遂愈
十三、念佛痼疾皆愈
十四、绣佛舍利迸出
十五、佛像常有舍利
十六、梦佛遂得聪辩
十七、念佛治病得愈
十八、念佛孙儿免难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xìng,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xìng中。至心恳切,无不应验。故此卷叙现世感应。
见杀生念佛得福
观音感应记云,饶州军典郑邻,死至yīn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杀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以见念阿弥陀佛,诚可荐拔亡者,可增延福寿。不特身后生西方而已。
陈企念佛却鬼
予同郡望江陈企,尝妄杀人。后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后半年,附本家孙女名妙光云,我因念阿弥陀佛,已生极乐世界。举动言语,一如平生。亲戚相知皆来看。至两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时,不曾传得喜神供养。企遂现,俨然如平生。唯面带少颜,盖西方长生不老。其头如佛之螺髻。盖成佛之渐也。望江士人周宪叔为予言之。
邹宾王念佛梦觉
予尝劝镇江士人邹宾王以西方说。且言若无闲暇,但早晨合掌向西,念南谟阿弥陀佛十遍,亦得。宾王信之。其夜遂梦与一士人同赴法。正恐惧间,遂念阿弥陀佛至十声。乃觉。岂非佛以此坚其信心乎。
张继祖念佛荐亡
予尝与镇江士人张继祖言西方事,继祖信之。其rǔ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一夜梦其rǔ母,借背子衣之,来谢继祖而别去。此念佛追荐之效也。
刘慧仲念佛安寝
予旧相识刘慧仲,湖州长兴人。以夜梦多恐惧。予劝以念阿弥陀佛。慧仲至诚高声,念一百八遍。当夜遂安寝。次日如前念诵。自此皆得安寝。以此见佛力广大,无所不可。此予序所谓安静形神者也。
阮嫂念佛眼明
予同郡怀宁县营田庄,有阮念三嫂,患两目将盲。常念阿弥陀佛。遂得开明。此予亲见之。
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镇江金坛县株林村蒋婆,年七十许。死至yīn府,命未尽当还。阎罗王问云,汝能念经否。对云不能。王云汝不能念经,但念阿弥陀佛。既放还。蒋婆谓阎罗王教我念佛,更无可疑。故常念此佛名。近百二十岁方终。其生净土定可必矣。岂非以其念佛而又延寿乎。何其寿之多也。金坛士人张延芝为予言之。
邵安抚念佛脱难
晋江邵彪,字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自喜曰,岂非予及第后作安抚乎。行至前,见一官员问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对云不知。令引彪去看。见一大镬煮蛤蜊,见彪乃作人声,呼彪姓名。彪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蛤蜊皆变作黄雀飞去。彪后果及第,至安抚使。以此见杀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官职自有定分。不可苟求。
念佛风疾不作
予近附舟至镇江闸中,阙水不能行。乃于金山借四经,即阿弥陀经也。yù校勘刊板广传。举笔之时,右手有风,其指自掉,写字不便。予乃举指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数声。祷告乞除风疾,以成就写此经。祷毕,指遂不掉,以至终帙无恙。以此见佛与菩萨,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
梦中念佛脱恐惧
予于梦寐中有恐惧时。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未尝不即安稳,或即觉醒。足以见佛与菩萨,威神之速如此。但办信心,效无不应。
念佛屋不压死
有一老fù双瞽,令小儿牵行。常念阿弥陀佛。一日,息于旧屋之下,屋忽倾倒。小儿走去。老fù在下,乃有二木相拄,护于老fù之上,得不压死。此念佛之效也。妙定居士为予言之。
念佛疾遂愈
有官员李子清,寄居秀州。颇好道家,尝从学于予。前年久苦疾。予告云,但恐子清不信,若信之必效。予乃授以一方。令临发时,专念阿弥陀佛,而服此yào。子清从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复如是,遂全愈。子清由是笃信佛理,常以净土文置于袖中。
念佛痼疾皆愈
梁氏女两目俱盲。念阿弥陀佛三年,系念不绝,双目开明。又冯氏夫人亦念佛,久病遂愈。见第五卷。
绣佛舍利迸出
赣州廉中大夫恭人(按恭人系命fù封号。宋制中散大夫以上之妻封恭人),绣丈六身阿弥陀佛。绣方及半,舍利迸出。其亲戚郑逢原为予言之。
佛像常有舍利
真州钟离少师宅,自任氏夫人修西方。雕阿弥陀佛像,长四寸八分。龛饰甚严,常顶戴行道。其像眉间常迸出舍利,大如黍米,光彩照人。出宝珠集。
梦佛遂得聪辩
隋慧思禅师,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其后聪辩过人,祥瑞不一。出往生传。
念佛治病得愈
近年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有病者请往,常得痊愈。秀州人皆能言之。
念佛孙儿免难
予乡村落间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额,念阿弥陀佛。其孙儿方二三岁,因随母至田野,忽失之。老人寻访不见。后数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寻得之。见足迹遍于滩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儿何缘过彼。又久而无恙。人以为其祖至诚念阿弥陀佛所感也。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终
第九卷 助修上品
第九卷 助修上品 十六篇
一、习说
二、葛守利人说
三、施报说
四、至人延年说
五、食ròu说
六、戒杀盗yín说
七、饮食男女说
八、贪折前程说
九、福慧说
十、习慈说
十一、为君子说
十二、为圣为佛说
十三、阿罗汉说
十四、楞伽经说
十五、二天人说
十六、小因果说
龙舒净土文卷第九
十六观经云,上品上生者,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然则修上品者,佛之深旨,不可不知。今浅者尚不能知,况其深乎。故此卷自浅及深,切于日用者皆载焉。名曰助修上品。
习说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论语。而首以学而时习之一句。则此一句之义,岂不为急先务哉。盖学者,学其为君子,为圣人。习者,如习shè习仪之习。学君子圣人者,不可骤尔而至。故必以时而渐习之。若学宽大,则于褊隘时习之。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狠戾时习之。若学辞让,则于忿争时习之。若学勤敏,则于懈怠时习之。然则所谓时习者,当其事之时而习,则不虚习矣。其习必成,成则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悦乎。能悟此理,则尽论语中所言之善,皆可以进。是知以此一句,冠于一书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进乎道者,尤贵乎习。故此不可不知。
葛守利人说
大观间,一官员买靴于京师市中。见一靴甚大,乃其父送葬者。问其所得之由。答云,一官员携来修整。问何时来取,遂往候之。果见其父下马留钱取靴。其子拜,不顾。复乘马去。其子追随二三里许,将不及,乃呼曰,我与父生为父子,何无一言以教我。其父曰,学葛繁。问葛何人。曰,世间人。遂访问所在。其时为镇江太守,乃往见之。言其故。且问葛何以见重于幽冥如此。答云,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其次行二事,又其次行三事,或至十事。于今四十年,未尝一日废。问何以利人。葛指坐间脚踏子云,若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若人渴,予能饮以一杯水,亦利人事也。惟随事而利之,上自卿相,下至乞丐,皆可以行。惟在乎久而不废耳。其子拜而退。葛后以高寿坐化而去。观此则利人之事,不可不勉。害人之事,岂可为哉。所谓爱人利物之谓仁者,葛得之矣。葛兼修净业,以是回向。后有僧神游净土。见葛在焉。
施报说
儒家言施报,佛家言布施果报,其实一也。佛言,yù得谷食,当勤耕种。yù得智慧,当勤学问。yù得长寿,当勤戒杀。yù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曰财施。二曰法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财施者,以财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恐惧,使之无畏。心施者,力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佛以孝养父母,亦为布施。是凡施于外者,皆为布施。故为下而忠勤事上,为长而仁慈安众,为师而谨于教导,为友而诚于琢磨。一言一话之间,必期有益。一动一止之际,必yù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皆布施也。所为如此,存心又如此,后世岂得不获富贵之报。古语云,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是今生所受之福,乃前世所修者。犹今岁所食之谷,乃前岁所种者。人不能朝种谷而暮食,犹不能旋修福而即受。所以谷必半岁,福必隔世也。孔子谓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老子谓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皆布施之谓。曾子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老子云天道好还。皆果报之谓。是儒道二教,皆言施报,但不言隔世尔。所谓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灾人者,人必反灾之。皆现世之施报也。知是以修净土,滋培善根多矣。
至人延年说
予尝闻至人云,人生衣食财禄,yīn司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譬如人有钱一千,日用一百,则可十日。日用五十,可二十日。若恣纵贪侈,立见败亡。则若一千之数,一日用尽,可不畏哉。易称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