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最新章节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 章

  谓玉不琢不成器,你若是老老实实地先去用心科考,不论中与不中,都可向你父亲证明你的毅力,到时你再提游遍天下的志向,我们也便不用担心你会好高骛远了。”

  徐霞客点头道:“孩儿明白了,为人志当高远,却又不可盲目的一味图远,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着目标前进,如此才能不负青云之志。”

  就这样,怀着一颗坚定的心,虽然在十五岁的童子试上科考失败,也没能动摇徐霞客本来的志向。他二十二岁时毅然离家远行,一直到其五十五岁逝世,游遍了十九个省、市。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天津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并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志向就是人生路上的灯塔,有了志向的人便会拥有强烈向前进的动力,志向越是远大便越是能够激发人为之努力的潜力,最终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高度;而一个人若是没有志向,那么其本人定然会因为找不到方向而变得惫懒,无法激发自身的潜力,如果志向不够远大,则必然成就也有限,最终泯然于众人,落于流俗之中,这是非常可悲的。

  然而光有远大的理想还不行,还需要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态度,不然所谓的远大理想只能是好高骛远,最终什么也成就不了。

  第八节 苏秦因会说而死,石崇因财多而亡

  老祖宗说话

  人皆yù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而杀身;人皆yù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人都希望自己有好的口才,然而苏秦就是因为口才太好而惹来杀身之祸;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财富,然而石崇就是因为财富太多招来嫉妒最后丧命。

  过来人的故事

  战国时候,苏秦是个有名的纵横家,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嘴皮子技巧,结合国家政治经济学、帝王心理学、哲学、国际关系学等多种跨学科知识,将当时的各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间,真是风光无比!

  不过,所谓善泳者溺于水,这位靠着嘴皮子上位的老兄,最后也毁在自己的这张嘴上。

  起先,苏秦是在燕国打工,有可能之前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巨大成功的事实带给了他极大的自信,结果这厮一不小心和燕易王的老娘私通了。要不怎么说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呢,这最高领导的母亲也是能够随意染指的?苏秦在事后也是后悔不已,生怕燕王知道后将自己给“咔嚓”了。

  不过,奇怪的是燕易王知道后,非但没有将苏秦怎么样,反而给他的待遇还提高了一个级别。苏秦见燕王没把自己怎么样,心中的恐惧却没有减退多少,帝王家都是见面笑眯眯、背后耍花样的人,指不定哪天就赏赐自己见三皇五帝去了。于是苏秦再次动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对燕易王说:“您看我这个人就会耍点嘴皮子,留在燕国也不能让燕国强盛起来,不如把我放到齐国去搅风搅雨,齐国弱了,那燕国就强了,如何?”

  燕王想了想,最后同意了,苏秦得到答复后,就如获大赦般地逃去了齐国。

  到了齐国后,苏秦凭着以前的履历得到了齐王的重用。大概是心中怀着对燕国的一点儿内疚,这个苏秦再次动用自己最得力的武器能让活人闭眼、死人喘气的一张嘴,开始了他搅风搅雨的计划。

  先是不断煽风点火,恶化齐赵邦jiāo,让齐国广树仇敌,然后又劝齐王攻打宋国。一通战争打下来,宋国是灭了,不过齐国也受了不小损失,国力衰落。同时,赵国乘机要挟,齐赵关系进一步恶化。

  由于苏秦频繁地使用“限制级武器”口水,将好好的一个齐国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加上他一个外来人居然一下子骑到了许多本地土著贵族们的头上,这样一来,本就因此对苏秦怀恨在心的齐国大夫们更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索xìng收买了刺客,趁着苏秦外出之时刺杀他。

  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自己一张嘴,引来了这么大的杀身之祸。苏秦受了重伤,虽然当时没死,不过也差不多快死了。为了找出凶手,苏秦施出最后一计:请求齐王将自己五马分尸,以引出刺客现身。可怜好好一个人,就因为太能说了,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西晋时期还有个石崇,也是因为一样事物而显赫,最后同样因为这样事物而遭祸。不过,和苏秦不同的是,给石崇带来这种种荣耀与灾难的乃是他那富可敌国的财富。

  先且不管石崇那么多财富是怎么来的,总之他很有钱,十分有钱,非常有钱。一般来说,越是有钱的人就越容易招来别人的红眼,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石崇当时其实就是这么一种情况,身怀无尽家财,风光无限,但风光后面也暗藏着无尽的危险。如果石崇能够意识到这点,学着先辈陶朱公那样散尽家财接济贫民,那么不仅能够获得好名声,还能将危险无形中消去。可惜,放弃财富这种潇洒的事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出来的,反正石崇不是那么爽利的人。而且,石崇不仅没有散尽家财或者稍微收敛一些,他甚至还嚣张到和别人斗富。

  石崇和当时西晋皇帝面前的红人王恺斗富的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他石崇就拿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他石崇就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从皇帝那顺来一棵珊瑚树来炫耀,他石崇就将珊瑚树砸了,然后从自家搬出一堆更大的珊瑚树出来得瑟。

  正可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石崇这一系列炫富的行动终于引来了那些大鳄们的注意,最终被他惹不起的人借着一些小事给杀了。

  第3章 辑一 百年修得做人之道(3)

  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好口才,羡慕那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的确,在人前唾沫纷飞、挥斥方遒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但是,凡事都有两面xìng,好的口才在带给自己风光无限的同时,还可能会无形中得罪不少人。所谓祸从口出,谁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哪句话就犯了谁的忌讳,从而招来仇恨。说的话越多,惹祸上身的几率越大,也就是说口才越好的人也就越危险,所以人应当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

  同样,人们总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很多的财富,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然而,财富这东西一旦超过一个界限,便可能成为催命符,财富越多,催命符越灵。皆只因为财帛动人心,财富在给自己带来荣耀的同时也会引来他人的嫉妒,所以人应当懂得破财免灾。

  第九节 谨言慎行

  老祖宗说话

  一言足以招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一句话就足以招来大祸,因此古人言谈都十分谨慎,以免招来倾覆之祸;一件错事会导致一生的清誉遭到玷污,因此古人小心翼翼,守身如玉,以防止瑕疵的出现。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个县令xìng格大大咧咧,说话也常常不太注意,就因此而招来了祸事。

  那次是一位巡抚到来,县令设宴招待,众人分好主次就座后,县令想说点应景的话讨好上官,于是笑眯眯地作揖道:“忽闻上官来访,故备好上等酒地以待,望众位一饱口福。”

  因为县令所在县乃是小地方,也没什么特产,而所谓的“上等酒席”在这些京城官员看来不过是粗鄙不堪的粗茶淡饭,因此对于县令的“热情”颇有些不喜,巡抚遂淡淡答曰:“甚好。”

  县令却没看出巡抚的敷衍,反而以为对方很满意,于是又上前一步说:“大人可先品尝这道鲜焖红鱼,此道菜乃是精心准备,大人以前定然没有口福吃到如此佳肴,此次算是有幸了。”

  巡抚怎么听县令这话怎么觉得不对味,心说:“啊,敢情我就是个乡巴佬,连个焖红鱼都没吃过?还什么此次能够吃到乃是我之幸,我堂堂一个巡抚吃你小小县令一条鱼,竟然还成‘有幸’了?真是岂有此理。”

  县令竟然还接着对其他陪同官员说:“各位还等什么,此次能够吃到如此美味,乃是沾了巡抚大人之光,请吧!”

  这一下,一众官员的脸全都黑了下来,这话怎么说的,敢情我等皆是沾光的添头?

  巡抚见县令一句话惹了众人不高兴,顺带着给自己和其他官员之间上了点眼yào,心下恼怒:这泼才,实在是不可理喻!面上皱着眉头对县令道:“莫非你这鱼还有什么了不得的名堂,叫我等京城来人都不曾听说过?”

  这话实际是暗中告诫县令,我们乃是从京师这样繁华的地方来,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你还是把这鱼收起来吧,省得招人怨恨。

  县令没听出其中的意思,反而笑嘻嘻地回答说:“此鱼乃是我地特产,肥美异常,若是运气好的话,还能捕到状若大人般的大只。”

  县令这话本来是想说,运气好能够抓到像成年人一样大的鱼,结果用了“大人”一词却坏事了,在别人听来就是在骂巡抚大人。

  果然巡抚一听,勃然大怒,拂袖而去,宴席不欢而散。

  事后,县令在别人的告知下才知道自己闯了祸,私下里打听到巡抚喜好茶叶的习惯,便赶紧备下上好茶叶去求情。巡抚却拒而不收,还谈及一个故事:“《史记循吏列传》曾说鲁国宰相公仪休好吃鱼,于是便有人拣肥美多ròu之鱼献之,而公仪休不受,并道:‘收了鱼,便承了情,承了情便很可能会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说不定还会丢了官,以后便再吃不到鱼了,而我不收鱼却能够一直吃到鱼。’”

  听到这样的故事,县令总算还不糊涂,知道对方以谨慎行事标榜,不会收自己的东西,只能坐在家中等候发落。

  没多久,县令便因为考核落了个下等的评价而被免官。

  古来便有“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说法。这是教导人们,虽然人与人jiāo流时难以避免要开口说话,但是适当的表达自己便足够了,绝对不能逢人便大放厥词,不加思考不分场合地随意谈论是非。古往今来,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甚至丢掉xìng命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谨言是为人处事必备的一项生存本领。

  而慎行则是与谨言并列的一项处事之方,从古就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说法,一张白纸很可能就因为上面一个微不足道的墨点而丧失了价值,我们应当以此为戒。

  第十节 进退之道

  老祖宗说话

  小心谨慎者,必善其后,惕则无咎也。高自位置者,难保其终,亢则有悔也。

  小心谨慎的人,必然能够有好的结果,因为警惕而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一直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而不知后退的人,难以有什么好的结局,因为盛极而衰,太高了则不免转向失败。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个姓陆的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历经几百次大小战役,虽有胜有败,但每次的损失都非常小,很多人都愿意在他的手下当兵。

  有一次,陆将军再次带领大军出征,一路上旌旗招展、qiāng尖似海、浩浩dàngdàng、横无际涯。等到达预期的营地时,陆将军仍照以前的习惯,吩咐将侦察员全数派出,并且要求侦查范围再扩大二十里。随后,要求各营迅速驻扎,并于天黑前在营外挖好壕沟,设好陷阱以防止突然袭击。要求清理营地周围有可能被引燃的物体,并严格规定各营地之间的间隙……

  陆将军一系列的命令下来,将小心谨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行的监军是第一次与陆将军合作,看到整个大军都忙得不亦乐乎的样子,遂对陆将军说:“此行我虽不谙军事,不过却也知道,大军出行,势大方能慑人,因此当可不必如将军此番这样小心吧。”

  陆将军收回自己观望远方的视线,说:“你所言倒也不错,不过你当也听过我用兵的习惯吧。”

  监军点点头说:“倒是有些耳闻,据说是以稳健而著称。”

  陆将军把马鞭放在手里拍了两拍说:“人都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那么你认为我又是凭什么经历那么多次战斗能够全身而退呢?”将军顿了一顿,不待监军接口继续说,“不过是‘小心谨慎’四个字罢了,所谓小心无大错,多少次,就是因为我事先做出的一些谨慎之举,救了全军的命。此次出征,军队人数众多,在我看来却更需小心翼翼,任何一点意外,若是没有准备的话,都有可能毁掉整支军队。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万大军毁于不慎。我带出来的军队,我便要负责将他们完好地带回去。”

  监军听了陆将军的话,心中服气了,便也和他一起投入到指挥布防中了。事后证明,这种小心谨慎果然是必要的。就是因为陆将军的各种防备措施,让敌军的几次偷袭都无功而返,这次出征再次以极小的损失取得了胜利。

  班师回朝后,皇帝论功行赏。陆将军因为早已因功身兼数个要职,且已经封过爵了,皇帝便考虑要不要准许他带剑上殿。

  而在陆将军这边,他的一位方外好友却劝道:“打了这么多年仗,出力也出够了,风光也风光过了,此时却也是最好的引退时机啊!位高者,其衰也忽,所谓亢龙有悔,过犹不及,是时候未雨绸缪了。”

  陆将军低头思考,沉默不语。

  好友又劝:“君不见,汉朝大将韩信是怎样的下场吗?”

  陆将军闻言一惊,最终接受了好友的意见。随后便上书朝廷请辞,回家养老,得以善终。

  小心谨慎的人因为警惕心强,对于未曾到来的危险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会小心翼翼地做好各种周到的准备,这样即使真的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