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临朔州
最快更新重生大宋做权臣最新章节!
仗打了快两个月,城池都丢了好几座了,结果除了知道武胜军是一支由汉人组成的武装力量外,其余一概不知,不详,有待探察……这样的结果能叫耶律余睹感到满意才怪!但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朔州官员无能,实在是对手太狡猾,针对辽国的侦查事先做足的防范的准备。
辽国密探不仅需要想方设法的去查探武胜军的底细,更要小心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而且更要命的是来自宋国的这伙人早被下达了封口令,禁止向外人谈及自己的来历,统一口径宣称自己是在大宋境内混不下去的一伙流寇。可要是宋军真的那么强悍,那幽云之地早被收回去了,还至于现在还在辽国的掌控中?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就这么说,你爱信不信。武胜军的这个态度虽叫人咬牙切齿,但投靠武胜军的汉人更注重实际的利益,至于武胜军究竟是什么身份,其实对他们来讲并不重要,真实拿到手里的好处,才是北地汉儿们关心。而那些一心想要弄清武胜军来历的那些人,自然而然的便成了武胜军重点关注的对象。
为了弄清武胜军的来历,辽国损失了大量的密探,而结果却叫人沮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依旧没有弄清武胜军的来历。后世一部水浒让鲁智深、邓元觉等人物家喻户晓,但在宋代,尤其还是在“异国他乡”,鲁智深等人的名讳也就跟路人甲、路人乙是一个待遇,谁知道他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古时信息传递手段落后,不似后世信息全球一体化,东半球发生的事情,西半球几乎可以同时知道。在古时,人们想要获取外界的消息,往往是通过传递信或是口口相传的方式,那速度的快慢也就可想而知。而且与后世那种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等十分直观的传递方式不同,古时传递消息的手段十分单一而且落后,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一个人杀了人,那只要跑出百里之外,基本上就没事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缺乏便捷的交通方式,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活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对于百里外的世界,他们很陌生。所以当杀了人逃到百里之外的人来讲,那就是进入了一个新世界。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人知道他过去做过什么,至于官府出什么海捕的公文,那基本上就是撞大运,跟大海捞针没区别。古时可没有素描这一说,所画的那些通缉犯的画像,往往跟本人一点相似的地方都没有,除非脸上有着明显的特征,要不然基本就不会落。就像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出逃遇到城门附近聚拢了一群人时,鲁智深还挤进人群一看究竟,才发现原来是抓捕自己的公文,结果当时却无人认得鲁智深。
张宝有保密意识,更将其付诸行动,辽国密探想要弄清楚武胜军的来历自然也就困难加倍,交不出一份可以让耶律余睹满意的报告也就在所难免。目前耶律余睹所知的有关武胜军的情报,大多都是猜测推断,却没有什么实锤。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连自己对手的底细都没有弄清楚,谈何取胜?耶律余睹并没有着急出兵收复失地,而是加派人手要先搞清楚武胜军究竟是何方神圣,即便确信这武胜军的背后站着宋国,那也要弄清楚这支武胜军到底在宋国是什么身份。
耶律余睹不着急,张宝自然也就更不着急。西京道并非铁板一块,耶律余睹留守西京道的主要任务也并非为了防备张宝。早在武胜军出现前,耶律余睹要防备的是分布在西京道各州的部族,他的五万大军就是用来武力威慑各部族的部族武装不敢轻举妄动。而现在耶律余睹率领代表官方力量的五万大军前往朔州对付武胜军,若是能速战速决,那尚不会引得部族中的野心家们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随着时间越拖越久,这人的胆子也就会越养越肥,以至于最后胆大妄为。
耶律余睹在以后若是能击溃武胜军,那倒还可以借大胜之势恢复西京道的平衡,可张宝又怎么可能是能被轻易击败的对手。倒不是张宝拥有所谓的主角光环加持,而是他现在所拥有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耶律余睹。五万大军便是耶律余睹的最后底牌,而张宝,此时却还没亮出自己的底牌。近三万的武胜军仅仅只是张宝实力的冰山一角,而通过时间的推移,那些已经从张家得到好处的人以及眼红这份好处人,对张宝的支持也只会越来越坚决。
耶律余睹想要谋定而后动,却忘记了他在准备的同时,他的对手同样也不会闲着。在他命人弄清张宝身份的这段时间里,张宝同样也会完成对付耶律余睹的布局。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不抓紧时间埋头苦追,到头来只会被越拉越远。
而张宝在发现耶律余睹没有着急率兵来攻,反而派出大量密探想要弄清自家的底细以后,索性便主动出击,不给耶律余睹从容应对的机会。此时河清、金肃二军已经在短时间内对武胜军构不成威胁,至于天德军距离尚远,若是张宝能够通过一战而解决耶律余睹,那即便天德军赶来了也难以改变结果。
除了留守武州的一营人马,张宝集结了近三万人赶赴朔州,而耶律余睹得知武胜军大举进犯依然不慌不忙,下令巩固城防准备打一场守城战。耶律余睹的想法并没有,眼下他占据了地利,为何不用。利用城池消耗武胜军的兵力与士气,随后自己在率军杀出,一举击溃武胜军。
但耶律余睹却忽略了朔州城能否抗的住武胜军攻城这一问题。之前邓元觉、栾廷玉围城只是虚兵之计,这也就导致朔州官员误以为武胜军缺乏有效的攻城手段,这一错误认知也得到了耶律余睹的认可。而之所以耶律余睹会认可这个说法,错不在耶律余睹,而在朔州官员。为了表现自己坚守城池的功劳,在武胜军退走,耶律余睹的援兵未至的这一空档期,朔州官员专门带人给朔州城墙画了点妆,仿佛是经历过激战似的,可实际上武胜军压根就没攻过城,除了一开始还在城下叫过几次阵,大部分时间双方都是处于“静坐战争”的状态。
耶律余睹被人给坑了!而且被坑得很惨,他误以为朔州官员可以信任,却不料朔州官员为了推卸责任竟然集体蒙骗自己。而当被蒙在鼓里的耶律余睹看到城外武胜军阵中竖立起一座座高大投石车,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先前的判断有误,想要依靠朔州打一场防守反击战似乎并不会像自己事先所想象的那样顺利。
张宝重视工匠,虽然他无法改变所有人对待工匠的态度,但只要是效力张家的工匠,所得到的待遇却可以说是大宋最好的。士农工商被人为的分出了高低,而在张家,这种人为的划分却缺乏市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高的观念在张家没有市场,张家用人不看你是什么出身,只看你是否拥有真才实学,想靠念过几本,能做些诗词歌赋便在张家得到重用,那是痴心妄想。
大宋的大多数读人认为张家是商贾之家,不愿意与张家的家主张宝多有来往。而他们却不知,张家对于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嘴炮同样也不感兴趣。自拿下高丽以后,张家便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用于所需人才的培养。大宋的读人虽多,但能被张家看上眼的却没几个,而那几个“幸运儿”则因为种种原因与张家失之交臂。至于将来,张家也有自己的人才储备,更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才子“出手相助”。
求人不如求己!这话无论放在什么时代都是适用的。张宝知道自己给不了大宋读人那种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能争取到那些读人的支持。更何况与其低三下四的求人帮忙,倒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张宝在大宋的名声并不十分响亮,缺少清流为其宣传,百姓对张宝的印象首先是有钱,其次就是行事特立独行,最后便是深受官家宠信。至于张宝的为人如何,应该算是不好不坏说不清。
而张宝对于自己名声的经营也是向来不往心里去。只要不妨碍自己,他基本上不会去关心有关自己的言论好坏。因为他知道,这世上最有用的不是什么好名声,而是实际掌握的实力。
百姓是实际的!王朝更迭不断,而不管是哪一朝当家作主,都离不开百姓的支持。而想要获得百姓的支持,一个好名声明显没有强大的武力具备吸引力。弱者习惯依附强者,百姓自知自身的弱小,想要生存下去,他们就会有选择的去依附强者,而好名声不过是在实力强大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只要能保证自家的利益不受损害,哪怕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依然会有追随者。
大宋的读人可以利用舆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所能达到的目的同样也十分有限。否则官家身边的六贼如何能在被骂了多年以后依然把持朝政,舆论这东西得关键的人肯听才行,能够做决定的人不肯听,读人叫得再热闹,说得再煽情也是屁用没有。
张宝瞧不上大宋的绝大多数读人,但对于大宋的工匠,张宝却很是重视,而为了回报张宝的这份重视,为张家效力的工匠也是尽心尽力,争取做到最好。就比如现在,投石车本来笨重难运,但张家的工匠通过集思广益,将原有的投石车进行了改进,在不减弱投石车威力的前提下将投石车改为可拆卸组装的投石车,一辆马车便可以将一架投石车运到任何张家军要去的地方,而且张家的投石车采用了标准化制作,这也就意味着一架投石车的零部件即便出现了毁坏,也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后继续使用,而不用废弃造成浪费。
当然,比投石车更先进的武器,张家也不是没有。但张宝不是个爱炫耀的人,他更喜欢“阴人”,而过早的让人知晓了炸药包、火炮这类攻城利器,也会让将来的敌人提前想好应对之策。
辽国已经不是当前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宋国更不是,唯有几年前崛起的金国,才是张宝将来最大的敌人。不得不承认,此时的金国能人无数,残酷的战争在给金国带来巨大苦难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
若是此时对辽国就动用了自家的“秘密武器”,那等将来跟金国对上的时候用什么?张宝可没信心依靠几年的工夫就研究出具备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别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算是火枪,那也没造出几杆,火枪的发展不是靠几份图纸或是某些人的思妙想就能实现的,可以说火枪的先进与否便是体现当时工业先进程度高低的标准。
而越是制作精细的东西,越是考验工业的先进程度。没有机器车床,仅靠手工打造,而且制作材料还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张宝想要在有生之年组建一支近现代化的军队那纯属痴心妄想。
多保留一点秘密武器,也就意味着将来与金国交战时能多几分胜算,至于眼下,就让辽人尝尝“先进”投石车的威力吧。
整整四十架投石车正在朔州城下缓缓竖立起来,耶律余睹见此情况不敢怠慢,当即便命新提拔上来的萧达兰率领一队勇士出城进行破坏。萧达兰虽不太想去,但将令难违,而且丢失偏关的责任虽大都推给了被武胜军俘虏的耶速台,可想要得到耶律余睹的重用,萧达兰也需要表现表现。
但是,张宝“算无遗策”,又岂会不防备朔州城的“捣乱”,萧达兰带着人刚刚出城,就被负责保护投石车的狄雷给截住了去路。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仗打了快两个月,城池都丢了好几座了,结果除了知道武胜军是一支由汉人组成的武装力量外,其余一概不知,不详,有待探察……这样的结果能叫耶律余睹感到满意才怪!但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朔州官员无能,实在是对手太狡猾,针对辽国的侦查事先做足的防范的准备。
辽国密探不仅需要想方设法的去查探武胜军的底细,更要小心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而且更要命的是来自宋国的这伙人早被下达了封口令,禁止向外人谈及自己的来历,统一口径宣称自己是在大宋境内混不下去的一伙流寇。可要是宋军真的那么强悍,那幽云之地早被收回去了,还至于现在还在辽国的掌控中?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就这么说,你爱信不信。武胜军的这个态度虽叫人咬牙切齿,但投靠武胜军的汉人更注重实际的利益,至于武胜军究竟是什么身份,其实对他们来讲并不重要,真实拿到手里的好处,才是北地汉儿们关心。而那些一心想要弄清武胜军来历的那些人,自然而然的便成了武胜军重点关注的对象。
为了弄清武胜军的来历,辽国损失了大量的密探,而结果却叫人沮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依旧没有弄清武胜军的来历。后世一部水浒让鲁智深、邓元觉等人物家喻户晓,但在宋代,尤其还是在“异国他乡”,鲁智深等人的名讳也就跟路人甲、路人乙是一个待遇,谁知道他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古时信息传递手段落后,不似后世信息全球一体化,东半球发生的事情,西半球几乎可以同时知道。在古时,人们想要获取外界的消息,往往是通过传递信或是口口相传的方式,那速度的快慢也就可想而知。而且与后世那种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等十分直观的传递方式不同,古时传递消息的手段十分单一而且落后,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一个人杀了人,那只要跑出百里之外,基本上就没事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缺乏便捷的交通方式,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活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对于百里外的世界,他们很陌生。所以当杀了人逃到百里之外的人来讲,那就是进入了一个新世界。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人知道他过去做过什么,至于官府出什么海捕的公文,那基本上就是撞大运,跟大海捞针没区别。古时可没有素描这一说,所画的那些通缉犯的画像,往往跟本人一点相似的地方都没有,除非脸上有着明显的特征,要不然基本就不会落。就像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出逃遇到城门附近聚拢了一群人时,鲁智深还挤进人群一看究竟,才发现原来是抓捕自己的公文,结果当时却无人认得鲁智深。
张宝有保密意识,更将其付诸行动,辽国密探想要弄清楚武胜军的来历自然也就困难加倍,交不出一份可以让耶律余睹满意的报告也就在所难免。目前耶律余睹所知的有关武胜军的情报,大多都是猜测推断,却没有什么实锤。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连自己对手的底细都没有弄清楚,谈何取胜?耶律余睹并没有着急出兵收复失地,而是加派人手要先搞清楚武胜军究竟是何方神圣,即便确信这武胜军的背后站着宋国,那也要弄清楚这支武胜军到底在宋国是什么身份。
耶律余睹不着急,张宝自然也就更不着急。西京道并非铁板一块,耶律余睹留守西京道的主要任务也并非为了防备张宝。早在武胜军出现前,耶律余睹要防备的是分布在西京道各州的部族,他的五万大军就是用来武力威慑各部族的部族武装不敢轻举妄动。而现在耶律余睹率领代表官方力量的五万大军前往朔州对付武胜军,若是能速战速决,那尚不会引得部族中的野心家们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随着时间越拖越久,这人的胆子也就会越养越肥,以至于最后胆大妄为。
耶律余睹在以后若是能击溃武胜军,那倒还可以借大胜之势恢复西京道的平衡,可张宝又怎么可能是能被轻易击败的对手。倒不是张宝拥有所谓的主角光环加持,而是他现在所拥有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耶律余睹。五万大军便是耶律余睹的最后底牌,而张宝,此时却还没亮出自己的底牌。近三万的武胜军仅仅只是张宝实力的冰山一角,而通过时间的推移,那些已经从张家得到好处的人以及眼红这份好处人,对张宝的支持也只会越来越坚决。
耶律余睹想要谋定而后动,却忘记了他在准备的同时,他的对手同样也不会闲着。在他命人弄清张宝身份的这段时间里,张宝同样也会完成对付耶律余睹的布局。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不抓紧时间埋头苦追,到头来只会被越拉越远。
而张宝在发现耶律余睹没有着急率兵来攻,反而派出大量密探想要弄清自家的底细以后,索性便主动出击,不给耶律余睹从容应对的机会。此时河清、金肃二军已经在短时间内对武胜军构不成威胁,至于天德军距离尚远,若是张宝能够通过一战而解决耶律余睹,那即便天德军赶来了也难以改变结果。
除了留守武州的一营人马,张宝集结了近三万人赶赴朔州,而耶律余睹得知武胜军大举进犯依然不慌不忙,下令巩固城防准备打一场守城战。耶律余睹的想法并没有,眼下他占据了地利,为何不用。利用城池消耗武胜军的兵力与士气,随后自己在率军杀出,一举击溃武胜军。
但耶律余睹却忽略了朔州城能否抗的住武胜军攻城这一问题。之前邓元觉、栾廷玉围城只是虚兵之计,这也就导致朔州官员误以为武胜军缺乏有效的攻城手段,这一错误认知也得到了耶律余睹的认可。而之所以耶律余睹会认可这个说法,错不在耶律余睹,而在朔州官员。为了表现自己坚守城池的功劳,在武胜军退走,耶律余睹的援兵未至的这一空档期,朔州官员专门带人给朔州城墙画了点妆,仿佛是经历过激战似的,可实际上武胜军压根就没攻过城,除了一开始还在城下叫过几次阵,大部分时间双方都是处于“静坐战争”的状态。
耶律余睹被人给坑了!而且被坑得很惨,他误以为朔州官员可以信任,却不料朔州官员为了推卸责任竟然集体蒙骗自己。而当被蒙在鼓里的耶律余睹看到城外武胜军阵中竖立起一座座高大投石车,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先前的判断有误,想要依靠朔州打一场防守反击战似乎并不会像自己事先所想象的那样顺利。
张宝重视工匠,虽然他无法改变所有人对待工匠的态度,但只要是效力张家的工匠,所得到的待遇却可以说是大宋最好的。士农工商被人为的分出了高低,而在张家,这种人为的划分却缺乏市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高的观念在张家没有市场,张家用人不看你是什么出身,只看你是否拥有真才实学,想靠念过几本,能做些诗词歌赋便在张家得到重用,那是痴心妄想。
大宋的大多数读人认为张家是商贾之家,不愿意与张家的家主张宝多有来往。而他们却不知,张家对于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嘴炮同样也不感兴趣。自拿下高丽以后,张家便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用于所需人才的培养。大宋的读人虽多,但能被张家看上眼的却没几个,而那几个“幸运儿”则因为种种原因与张家失之交臂。至于将来,张家也有自己的人才储备,更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才子“出手相助”。
求人不如求己!这话无论放在什么时代都是适用的。张宝知道自己给不了大宋读人那种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能争取到那些读人的支持。更何况与其低三下四的求人帮忙,倒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张宝在大宋的名声并不十分响亮,缺少清流为其宣传,百姓对张宝的印象首先是有钱,其次就是行事特立独行,最后便是深受官家宠信。至于张宝的为人如何,应该算是不好不坏说不清。
而张宝对于自己名声的经营也是向来不往心里去。只要不妨碍自己,他基本上不会去关心有关自己的言论好坏。因为他知道,这世上最有用的不是什么好名声,而是实际掌握的实力。
百姓是实际的!王朝更迭不断,而不管是哪一朝当家作主,都离不开百姓的支持。而想要获得百姓的支持,一个好名声明显没有强大的武力具备吸引力。弱者习惯依附强者,百姓自知自身的弱小,想要生存下去,他们就会有选择的去依附强者,而好名声不过是在实力强大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只要能保证自家的利益不受损害,哪怕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依然会有追随者。
大宋的读人可以利用舆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所能达到的目的同样也十分有限。否则官家身边的六贼如何能在被骂了多年以后依然把持朝政,舆论这东西得关键的人肯听才行,能够做决定的人不肯听,读人叫得再热闹,说得再煽情也是屁用没有。
张宝瞧不上大宋的绝大多数读人,但对于大宋的工匠,张宝却很是重视,而为了回报张宝的这份重视,为张家效力的工匠也是尽心尽力,争取做到最好。就比如现在,投石车本来笨重难运,但张家的工匠通过集思广益,将原有的投石车进行了改进,在不减弱投石车威力的前提下将投石车改为可拆卸组装的投石车,一辆马车便可以将一架投石车运到任何张家军要去的地方,而且张家的投石车采用了标准化制作,这也就意味着一架投石车的零部件即便出现了毁坏,也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后继续使用,而不用废弃造成浪费。
当然,比投石车更先进的武器,张家也不是没有。但张宝不是个爱炫耀的人,他更喜欢“阴人”,而过早的让人知晓了炸药包、火炮这类攻城利器,也会让将来的敌人提前想好应对之策。
辽国已经不是当前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宋国更不是,唯有几年前崛起的金国,才是张宝将来最大的敌人。不得不承认,此时的金国能人无数,残酷的战争在给金国带来巨大苦难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
若是此时对辽国就动用了自家的“秘密武器”,那等将来跟金国对上的时候用什么?张宝可没信心依靠几年的工夫就研究出具备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别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算是火枪,那也没造出几杆,火枪的发展不是靠几份图纸或是某些人的思妙想就能实现的,可以说火枪的先进与否便是体现当时工业先进程度高低的标准。
而越是制作精细的东西,越是考验工业的先进程度。没有机器车床,仅靠手工打造,而且制作材料还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张宝想要在有生之年组建一支近现代化的军队那纯属痴心妄想。
多保留一点秘密武器,也就意味着将来与金国交战时能多几分胜算,至于眼下,就让辽人尝尝“先进”投石车的威力吧。
整整四十架投石车正在朔州城下缓缓竖立起来,耶律余睹见此情况不敢怠慢,当即便命新提拔上来的萧达兰率领一队勇士出城进行破坏。萧达兰虽不太想去,但将令难违,而且丢失偏关的责任虽大都推给了被武胜军俘虏的耶速台,可想要得到耶律余睹的重用,萧达兰也需要表现表现。
但是,张宝“算无遗策”,又岂会不防备朔州城的“捣乱”,萧达兰带着人刚刚出城,就被负责保护投石车的狄雷给截住了去路。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