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大战开启(77)
有些事情,其实刘澜更应该在徐州,和赵云去商议一些与曹操作战的细节,但刘澜并没有这样做,很简单一个道理,他要一旦到了徐州,那可要天下皆知了,就以往各地在徐州安排的密探来说,一点都不夸大,反之广陵则要安全许多,只要瞒住了曹操,那么就有奇袭的机会,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路之上,刘澜每天窝在船舱里,那可是将这一次前往徐州策划了个完全,尤其是有身边还有一个负责帮他推敲每一个细节的徐庶,可以说这一次虽然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周密,但必然可以达到瞒天过海的效果。
虽然刘澜和张南说准备好舟楫,看样子不仅是青州要放弃,连徐州也要放弃,可是他心中还是希望保下徐州的,当然这取决于袁绍,只要他不会在占了青州之后南下,那么刘澜就完全有信心和曹操大战一场。
当然了,不过他这瞒天过海的计划计算的如何周密,都不可能隐瞒的太久,毕竟还有袁术呢,只要关羽一走,曹操必然知晓,必然会有所防备,所以说刘澜的机会就是要在开战之前,先偷袭曹操一回,提振士气。
然而,这一计划是在船舱之内想出,如果是在柴桑,那么他完全可以让关羽先不要撤,这样他就更有把握了,可是关羽已经在路上了,虽然刘澜已经传消息过去,让他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这样一来,局面也就变得真真假假,错综复杂起来,刘澜和徐庶,就可以在徐州之战前期做一些大动作。
刘澜一早就说了,徐州对他来说,重要也不重要,但是他的部队却绝不能有半点差池,毕竟就说控制的势力来说,尤其是人口,刘澜确实损失不起,人口少,而且还都是多年征战的精锐,损失一个,都如同在他身上割肉。
反观袁绍和曹操,他们的步兵多于骑兵,再加上控制的范围内人口众多,补充起来很容易,这一点刘澜就比不了,所以他徐州丢得起,可士兵却损失不起。
当然,徐州丢得起,那是因为袁绍发兵,所以可以弃徐州,可如果袁绍不出兵,那么刘澜当然要和曹操一较高下,但绝不会和他去拼个你死我活。
这一仗,如果最后只是他与曹操单方面的决战,那么刘澜如果赢了,也不可能占了兖州,因为袁绍必然不会视而不见,他肯定会出面,而如果曹操赢了,袁绍同样不会坐视不理,当然不会来救他,而是会趁机南下徐州,分一杯羹。
当然这一切完全取决于袁绍到底会不会出兵,当然就算他不出兵,其实刘澜还是会很束手束脚,毕竟现在你的实力还没有到那个地步,现在只能尽量保持这样一个平衡,再住进壮大自己之后,再去考虑哪些没有后顾之忧的事情。
不过,刘澜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决定南下秣陵,只有治所稳定,你才能让天下各地的有才之士蜂拥而来,并安心扎根,不然的话,就好像徐州,随时都在敌人的枪口之下,澜赵云之妻都送了命,天下又有几个人会扎根?又有几个人敢来出仕?
所以这一回,看起来是束手束脚的一战,可是相比于前两次的徐州之战来说,刘澜显得更从容自在,最少他不必在有那么多的顾虑,也不用去考虑徐州的安危,万一有什么闪失,也大可放弃,反正徐州的作用,已经被秣陵取代,就算徐州城丢了,也不会演变成最坏的局面。
更何况,这一次,刘澜有信心说服袁绍,这一点,也是为何青州撤了人丁,兵将却还没有撤的原因,因为刘澜就是要拿青州和袁绍做交易。
将青州拱手奉上,求得袁绍不要出兵徐州,这一点,他相信袁绍一定会答应,之所以如此信心十足,其实很简单,袁绍现在大举进攻青州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青州嘛,那他主动奉上,袁绍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青州,他之后,还有可能进攻徐州?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不会,因为袁绍并没有可能把自己彻底给消灭了,到时候刘澜还能退到秣陵,而他却绝不可能追到秣陵,在长江和他进行水战的,所以青州是根本,徐州是底线,反观曹操,也是一个道理,虽然他和袁绍看重的不太一样,但也只会在攻下徐州就收兵,在刘澜拿下了秣陵,并击退了孙策之后,在秣陵已经没有任何一股势力在长江之上是他刘澜的对手,这一点二人一定明白。
所以他在和徐庶商议之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才最终决定了这一退一进,一避一打的策略,他和徐庶,已经反复推敲,只要他们这一主动让出青州,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会按照他们说设定的发展。
至于曹操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倒不是说刘澜有必胜的信心,而是他又拼曹操的决心,毕竟最大的敌人在他眼中始终都是曹操,他现在拼他一波,到时候退到江南,猥琐发育,那么曹操还有什么可能笑到最后?
至于袁绍,刘澜反倒一点也都不担心,就他内部那一团乱麻,夹杂那么多的明争暗斗,骨子都烂了,不过就是表面强大,反而要比曹操容易对付,所以这一计算得上是一箭双雕,最后只会是曹操走向一条死路。
只是刘澜知道,虽然退到江东是最佳的选择,可是到时候要反攻回来,却并不容易,所以在徐州,最好还是防御住曹操,就算失去了青州,但还有徐州这一跳板,就还有和曹操袁绍争霸中原的可能。
张南离开了,夜幕之下,他回到了郡守府,可是在议事厅里,他的视线却始终都望着刘澜说居住的官邸方向,在心中他问自己,刘澜,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看不明白,尤其是刘澜那套存人失地,人地结存的理论,让人拍案叫绝,真的,这个时代,对于土地的看重超乎想象,可只有他能有这样的眼光,真的是佩服他,战略的高手。
而且他也绝不止上战略高手这么简单,从他在对陈矫的任用来看,他更是用人的高手,最少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番交谈过后,只怕陈矫就是赴汤蹈火也要在所不辞了吧,而这还不说他的文质和武功,当然,似这样的上位者,最可怕的一点,那就是人们口中被越传越烈二弟无(度)毒不丈夫了吧,不管是这个度,还是现在所谓的毒,刘澜身上可都有体现啊。
也难怪,或者说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说起放弃青徐时那么不痛不痒。
相比于离去的张南会如何看待他,他不知晓,但在官邸之内的刘澜,却通宵达旦,盯着手中的三封密信。
这都是他一到秣陵之后,就由内卫送来的。
刘澜可以说是给足了臧霸面子了,可没想到,他和徐庶商议的那封无字信这才刚上路,青州已经传来了三封密信,第一封,来自孙观,第二封来自王修,第三封则乃黄忠。
心中的内容不多,但统统指向一个问题。
如果只是其中一人再说,刘澜还真不会当回事,可桑耳一通说,那就不得不小心了。
可是他还是觉得,臧霸虽然是想当青州刺史这山高皇帝远的土皇帝,可还没那个能耐去自立吧?
但看来他好像真有些小瞧他了。
如果他真做出了这事儿,那么刘澜所做的,说谋划的一切,就都要推翻重来。
这件事情,刘澜始终都不敢相信,或者说,这完全就是臧霸故意耍的一个手段,一个逼自己的手段,在青州那个位置上,去找个后台可能,可去自立,没人会去做自立这样的傻事的。
更何况,在臧霸也没那个实力去自立,就他手底下的那点人,在周边的三大诸侯中,他能挡得住谁?谁又会容忍他的存在,不说别人,他只要自立了,袁绍头一个就会消灭他,这几乎是在自寻死路。
所以这必然是臧霸又玩把戏,只不过是把这三人全给骗了,不得不说,这个时间点,臧霸透露出一些这样的风声,确实足够让这三人失去分辨是非的能耐的,尤其是黄忠,他去了青州,虽然是执掌一切的青州都督,可是却少了那么一个横行无忌的‘尚方宝剑’,所以说,他走哪,和那有权无实的陈矫没什么区别,想干什么,都要受到臧霸的制约,甚至不敢有一点粗心大意,不然真闹翻了,黄忠最后说不得就要狼狈而回了。
这一点是刘澜千叮咛万嘱咐过的,黄忠当时虽然说的云淡风轻,甚至让人心中犯嘀咕,可他这样的官场老油条,这些事情,应该明白,也清楚该如何处理,不过从现在来看,他们突然全都传来密信,那么十有是受到了臧霸的迷惑,被他的演技所骗,可是王修和孙观上当,他不意外,但连黄忠也上当,那看样子,这事儿就不会有这么简单,最少,他对自己的猜测是有所保留的。
为何,道理很简单,因为臧霸绝不可能自立,用脑子想都应该能想的明白,为何他三人都上当了?就算演技再好,骗得了孙观也不可能骗了王修,就算能骗过王修,也不可能骗得过黄忠,可恰恰现在三个人都被他骗了,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
首先在臧霸绝不可能自立的前提之下,这三封密信也就变得好像是他三人商量好的一样,是他们在变向的给自己施加压力,来缓解臧霸的抵触情绪,甚至是要让自己接受臧霸的条件。
如果真是这样,这三人可就真是值得他的器重和信任啊,关键时刻,居然串通起来集体期盼自己,还真叫他不得不另眼相看,看来啊,不管是王修还是黄忠,都不能继续留在臧霸身边了。
在青州,刘澜要的,不是你有多能干,而是忠臣,或者说是实话实说,一点也不隐瞒,就算你受贿,收取别人的好处,只要你汇报了,刘澜也还会让你拿着,他要的就是这么一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把你留在臧霸身边。
可是现在看起来,这三人都有点让他失望,那孙观姑且不说,毕竟是收买来的,,许以厚禄高官,他再这件事情上摆自己一道,完全没什么不可能。
但是王修和黄忠不一样,他们是因为受到自己的信任,刘澜对他们放心,所以才让他们留在青州前往青州,可最后却是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是他用错了人?还是看错了人,把什么墙头草都当做了忠臣义士了不成?
现在仔细想想,这两人,都是官场的老油条啊,仔细掂量一下,他们深知官场之道,更懂得如何去欺上瞒下,试想用这些人去盯以为权臣,最后的结果他早应该像到的才是。
看来官场这类事,以后还是少让黄忠参与,他还是适合在部队,至于王修,他这样在人际上的滑头,只会在处理政务上变得‘不近人情’,那么干脆就让他到地方上左太守,省得委屈了他治理郡县的才华。
至于再另外委派其他人做别驾,这个人刘澜暂时还真没什么好人选,不过青州都要不保了,想这个人选也没必要了。
刘澜将这没用的三封加急密信直接扔到了一边,端起了酒樽一饮而尽,然后起身离屋,徐庶、张飞以及和张南一道离开休息去了,陈矫在厢房呼呼大睡,现在就剩下他一人了,可是没想到,他一出屋,却发现屋外的侍卫从许褚一人带十名小卒,变成了许褚和张飞带了二十名侍卫,而多出来的十人,则是张飞的亲兵。
对于刘澜来说,张飞这个样子守在门外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又为他守卫了一次,虽然有许褚足够了,可看样子,许褚也无法说服他离开,索性就由着他在一旁侍卫了。
刘澜看了他一样,说:“翼德,早点回去休息,你可是有要事在身。”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这一路之上,刘澜每天窝在船舱里,那可是将这一次前往徐州策划了个完全,尤其是有身边还有一个负责帮他推敲每一个细节的徐庶,可以说这一次虽然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周密,但必然可以达到瞒天过海的效果。
虽然刘澜和张南说准备好舟楫,看样子不仅是青州要放弃,连徐州也要放弃,可是他心中还是希望保下徐州的,当然这取决于袁绍,只要他不会在占了青州之后南下,那么刘澜就完全有信心和曹操大战一场。
当然了,不过他这瞒天过海的计划计算的如何周密,都不可能隐瞒的太久,毕竟还有袁术呢,只要关羽一走,曹操必然知晓,必然会有所防备,所以说刘澜的机会就是要在开战之前,先偷袭曹操一回,提振士气。
然而,这一计划是在船舱之内想出,如果是在柴桑,那么他完全可以让关羽先不要撤,这样他就更有把握了,可是关羽已经在路上了,虽然刘澜已经传消息过去,让他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这样一来,局面也就变得真真假假,错综复杂起来,刘澜和徐庶,就可以在徐州之战前期做一些大动作。
刘澜一早就说了,徐州对他来说,重要也不重要,但是他的部队却绝不能有半点差池,毕竟就说控制的势力来说,尤其是人口,刘澜确实损失不起,人口少,而且还都是多年征战的精锐,损失一个,都如同在他身上割肉。
反观袁绍和曹操,他们的步兵多于骑兵,再加上控制的范围内人口众多,补充起来很容易,这一点刘澜就比不了,所以他徐州丢得起,可士兵却损失不起。
当然,徐州丢得起,那是因为袁绍发兵,所以可以弃徐州,可如果袁绍不出兵,那么刘澜当然要和曹操一较高下,但绝不会和他去拼个你死我活。
这一仗,如果最后只是他与曹操单方面的决战,那么刘澜如果赢了,也不可能占了兖州,因为袁绍必然不会视而不见,他肯定会出面,而如果曹操赢了,袁绍同样不会坐视不理,当然不会来救他,而是会趁机南下徐州,分一杯羹。
当然这一切完全取决于袁绍到底会不会出兵,当然就算他不出兵,其实刘澜还是会很束手束脚,毕竟现在你的实力还没有到那个地步,现在只能尽量保持这样一个平衡,再住进壮大自己之后,再去考虑哪些没有后顾之忧的事情。
不过,刘澜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决定南下秣陵,只有治所稳定,你才能让天下各地的有才之士蜂拥而来,并安心扎根,不然的话,就好像徐州,随时都在敌人的枪口之下,澜赵云之妻都送了命,天下又有几个人会扎根?又有几个人敢来出仕?
所以这一回,看起来是束手束脚的一战,可是相比于前两次的徐州之战来说,刘澜显得更从容自在,最少他不必在有那么多的顾虑,也不用去考虑徐州的安危,万一有什么闪失,也大可放弃,反正徐州的作用,已经被秣陵取代,就算徐州城丢了,也不会演变成最坏的局面。
更何况,这一次,刘澜有信心说服袁绍,这一点,也是为何青州撤了人丁,兵将却还没有撤的原因,因为刘澜就是要拿青州和袁绍做交易。
将青州拱手奉上,求得袁绍不要出兵徐州,这一点,他相信袁绍一定会答应,之所以如此信心十足,其实很简单,袁绍现在大举进攻青州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青州嘛,那他主动奉上,袁绍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青州,他之后,还有可能进攻徐州?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不会,因为袁绍并没有可能把自己彻底给消灭了,到时候刘澜还能退到秣陵,而他却绝不可能追到秣陵,在长江和他进行水战的,所以青州是根本,徐州是底线,反观曹操,也是一个道理,虽然他和袁绍看重的不太一样,但也只会在攻下徐州就收兵,在刘澜拿下了秣陵,并击退了孙策之后,在秣陵已经没有任何一股势力在长江之上是他刘澜的对手,这一点二人一定明白。
所以他在和徐庶商议之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才最终决定了这一退一进,一避一打的策略,他和徐庶,已经反复推敲,只要他们这一主动让出青州,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会按照他们说设定的发展。
至于曹操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倒不是说刘澜有必胜的信心,而是他又拼曹操的决心,毕竟最大的敌人在他眼中始终都是曹操,他现在拼他一波,到时候退到江南,猥琐发育,那么曹操还有什么可能笑到最后?
至于袁绍,刘澜反倒一点也都不担心,就他内部那一团乱麻,夹杂那么多的明争暗斗,骨子都烂了,不过就是表面强大,反而要比曹操容易对付,所以这一计算得上是一箭双雕,最后只会是曹操走向一条死路。
只是刘澜知道,虽然退到江东是最佳的选择,可是到时候要反攻回来,却并不容易,所以在徐州,最好还是防御住曹操,就算失去了青州,但还有徐州这一跳板,就还有和曹操袁绍争霸中原的可能。
张南离开了,夜幕之下,他回到了郡守府,可是在议事厅里,他的视线却始终都望着刘澜说居住的官邸方向,在心中他问自己,刘澜,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看不明白,尤其是刘澜那套存人失地,人地结存的理论,让人拍案叫绝,真的,这个时代,对于土地的看重超乎想象,可只有他能有这样的眼光,真的是佩服他,战略的高手。
而且他也绝不止上战略高手这么简单,从他在对陈矫的任用来看,他更是用人的高手,最少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番交谈过后,只怕陈矫就是赴汤蹈火也要在所不辞了吧,而这还不说他的文质和武功,当然,似这样的上位者,最可怕的一点,那就是人们口中被越传越烈二弟无(度)毒不丈夫了吧,不管是这个度,还是现在所谓的毒,刘澜身上可都有体现啊。
也难怪,或者说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说起放弃青徐时那么不痛不痒。
相比于离去的张南会如何看待他,他不知晓,但在官邸之内的刘澜,却通宵达旦,盯着手中的三封密信。
这都是他一到秣陵之后,就由内卫送来的。
刘澜可以说是给足了臧霸面子了,可没想到,他和徐庶商议的那封无字信这才刚上路,青州已经传来了三封密信,第一封,来自孙观,第二封来自王修,第三封则乃黄忠。
心中的内容不多,但统统指向一个问题。
如果只是其中一人再说,刘澜还真不会当回事,可桑耳一通说,那就不得不小心了。
可是他还是觉得,臧霸虽然是想当青州刺史这山高皇帝远的土皇帝,可还没那个能耐去自立吧?
但看来他好像真有些小瞧他了。
如果他真做出了这事儿,那么刘澜所做的,说谋划的一切,就都要推翻重来。
这件事情,刘澜始终都不敢相信,或者说,这完全就是臧霸故意耍的一个手段,一个逼自己的手段,在青州那个位置上,去找个后台可能,可去自立,没人会去做自立这样的傻事的。
更何况,在臧霸也没那个实力去自立,就他手底下的那点人,在周边的三大诸侯中,他能挡得住谁?谁又会容忍他的存在,不说别人,他只要自立了,袁绍头一个就会消灭他,这几乎是在自寻死路。
所以这必然是臧霸又玩把戏,只不过是把这三人全给骗了,不得不说,这个时间点,臧霸透露出一些这样的风声,确实足够让这三人失去分辨是非的能耐的,尤其是黄忠,他去了青州,虽然是执掌一切的青州都督,可是却少了那么一个横行无忌的‘尚方宝剑’,所以说,他走哪,和那有权无实的陈矫没什么区别,想干什么,都要受到臧霸的制约,甚至不敢有一点粗心大意,不然真闹翻了,黄忠最后说不得就要狼狈而回了。
这一点是刘澜千叮咛万嘱咐过的,黄忠当时虽然说的云淡风轻,甚至让人心中犯嘀咕,可他这样的官场老油条,这些事情,应该明白,也清楚该如何处理,不过从现在来看,他们突然全都传来密信,那么十有是受到了臧霸的迷惑,被他的演技所骗,可是王修和孙观上当,他不意外,但连黄忠也上当,那看样子,这事儿就不会有这么简单,最少,他对自己的猜测是有所保留的。
为何,道理很简单,因为臧霸绝不可能自立,用脑子想都应该能想的明白,为何他三人都上当了?就算演技再好,骗得了孙观也不可能骗了王修,就算能骗过王修,也不可能骗得过黄忠,可恰恰现在三个人都被他骗了,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
首先在臧霸绝不可能自立的前提之下,这三封密信也就变得好像是他三人商量好的一样,是他们在变向的给自己施加压力,来缓解臧霸的抵触情绪,甚至是要让自己接受臧霸的条件。
如果真是这样,这三人可就真是值得他的器重和信任啊,关键时刻,居然串通起来集体期盼自己,还真叫他不得不另眼相看,看来啊,不管是王修还是黄忠,都不能继续留在臧霸身边了。
在青州,刘澜要的,不是你有多能干,而是忠臣,或者说是实话实说,一点也不隐瞒,就算你受贿,收取别人的好处,只要你汇报了,刘澜也还会让你拿着,他要的就是这么一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把你留在臧霸身边。
可是现在看起来,这三人都有点让他失望,那孙观姑且不说,毕竟是收买来的,,许以厚禄高官,他再这件事情上摆自己一道,完全没什么不可能。
但是王修和黄忠不一样,他们是因为受到自己的信任,刘澜对他们放心,所以才让他们留在青州前往青州,可最后却是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是他用错了人?还是看错了人,把什么墙头草都当做了忠臣义士了不成?
现在仔细想想,这两人,都是官场的老油条啊,仔细掂量一下,他们深知官场之道,更懂得如何去欺上瞒下,试想用这些人去盯以为权臣,最后的结果他早应该像到的才是。
看来官场这类事,以后还是少让黄忠参与,他还是适合在部队,至于王修,他这样在人际上的滑头,只会在处理政务上变得‘不近人情’,那么干脆就让他到地方上左太守,省得委屈了他治理郡县的才华。
至于再另外委派其他人做别驾,这个人刘澜暂时还真没什么好人选,不过青州都要不保了,想这个人选也没必要了。
刘澜将这没用的三封加急密信直接扔到了一边,端起了酒樽一饮而尽,然后起身离屋,徐庶、张飞以及和张南一道离开休息去了,陈矫在厢房呼呼大睡,现在就剩下他一人了,可是没想到,他一出屋,却发现屋外的侍卫从许褚一人带十名小卒,变成了许褚和张飞带了二十名侍卫,而多出来的十人,则是张飞的亲兵。
对于刘澜来说,张飞这个样子守在门外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又为他守卫了一次,虽然有许褚足够了,可看样子,许褚也无法说服他离开,索性就由着他在一旁侍卫了。
刘澜看了他一样,说:“翼德,早点回去休息,你可是有要事在身。”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