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孙策(2)
孙策总有那么一个感觉,现在的水军就是在虚张声势,就是在吸引他的注意,他相信,有最少五成的可能这就是江东军在设虚兵之计,让他们以为水军是忌惮他们的防御坚固的水军大营而不敢进攻,其实只不过是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在江东水军身上,而江东陆军则早早在他处登录。
如果刘澜部队已到,并且登录,以其部队的规模,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呢?
孙策知道肯定有什么是被他忽略了,可想发觉又太困难了,只能加派人手把他认为可能出现的地方都搜索一遍,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他多虑了。
孙策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九江地图,他越来越怀疑,江东水军迟迟没有进攻,很可能就是要造成一个大举入侵的假象,然后全力对付袁术,围城打援,相比于前一种可能,他更相信这个,甚至认为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数日前,袁术的使节前来时,就有过这样的猜测,当时所商议的就是一旦刘澜当真围城打援的话,那么两军前后夹击进攻刘澜。
当时的孙策还真没把这事当回事,觉得可能性不大,是袁术想太多,可现在,孙策苦笑了一声,看来与刘澜交手过数次的袁术还真是摸透了刘澜的脾性,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对付自己是目的,可更重要的还是消灭袁术,毕竟布局江东的前提是掌控淮南,而消耗袁术则势必会为日后夺取淮南打下基础,果然是环环相扣啊。
刘澜。
孙策念出了刘澜的名字,可这个名字对于他却太过遥远了,此时的他远不是其对手,若不是为了对付孙策,而只是因为他这样的小人物而兴师动众,派遣大军来柴桑,这本来就说不通,
孙策有自知之明,刘澜打他就是舍近求远,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如果因为进攻他而能调动袁术,那么刘澜完全有必要如此做,而一旦在柴桑激战,战场就会远离中原,首先袁绍和曹操插手的可能性要小,不会像徐州之战时那么直接插手,最少也会对战场的局势先观察一下再说。
前一次徐州之战时,两家势力就吃了这样的苦头,若非袁术突然撤兵,徐州之战最后的结果还真不好说,最少吕布不会那么轻易被败,结果吕布一败,他们的压力就变得无比巨大,最后想不议和都不成。
可这一回就不一样了,刘澜可是在大老远的九江与袁术交锋,主力回不来,一旦陷入僵局,他们才算是看到机会,一旦出兵也就为九江减轻了压力,可刘澜这回敢如此大规模来犯九江,势必就要一站成功,怎么可能给袁绍和曹操机会,再说,现在的曹操和袁绍也没有可能出兵,一个在宛城一个大战之后在休整,指望两家出兵能联手再次对付刘澜,并迫使刘澜退兵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除非出现袁术大败的局面,袁绍或许会干预吧。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表,这人与孙策有着深仇大恨,如果是联盟所属,也许在袁绍的要求下他会帮着袁术,可毕竟会间接帮自己,而且刘澜的实力想必刘表应该不会来趟这滩浑水,毕竟刘澜可不是好惹的,他来且不说能不能牵制住刘澜,一旦赢了,孙策还得担心被斩草除根,或者刘表完全可以等着刘澜先灭了自己,再来帮忙与袁术联手,不过这些的可能都不会太大,坐山观虎斗才是最佳选择,就好似袁绍,估摸着现在也巴不得两人打个两败俱伤后,再来摘取战果。
别人不清楚刘表,他对这位杀父仇人可太了解了,这么多年以来,刘澜就没对外用过兵,就是想割据荆州一郡,无欲无求,袁术与刘澜在九江大战,他可能也是旁观,谁赢谁输跟他没多大关系,或者还巴不得刘澜把他这个潜在的威胁给灭了,再说了他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宛城局势,就算出兵也是出兵宛城,或对付曹操,或对付张绣,不过按照他看来,张绣哪就是个幌子,八成是要出兵逼迫曹操撤军。
现在的这个局面,务必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刘澜除了能动他带动袁术出兵,别人还真不敢贸然出手,不过刘澜也不敢再拖下去,拖久了可不是他愿看到的结果。
可是他现在这个情况,最应该的就是先猛攻,逼迫袁术加紧来援才对,这才是符合刘澜的部署,可是刘澜水军压根就没什么反应,这可就不正常了,太不正常了。
但孙策清楚归清楚,明白归明白,可是就是有点想不通,而且现在最主要的一点是袁术的情况他并不知晓,莫非是两家已经交手了?如果是这样,哪情报应该一早就送抵,或者说情报正在路上?
这样的局面是最让人头疼的,不能动不敢动,一旦错过了几乎,想要再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就难了,当然了,这样的想法可能性不大,袁术的反应也不可能那么快,可如果是刘澜一早就派出部队半路截杀呢?
刚想到这里,孙策便摇了摇头,这太冒险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刘澜就更该进攻,因为他这里最少是安全的了。
毕竟他现在算上水兵也不过三万多人,除去水军,镇守柴桑城都稍显人手不足,而刘澜这次可是号称大军压境,关羽所带来的徐州军就有五万多人,再加上张飞本部和刘澜自己率领的近卫军一万人,以及水军一万人,整整七万人,这种大兵压境的局面,莫说是他没有还手之力,就算是去攻打寿春,袁术也得慌。
者倒不是说袁术没有抵挡刘澜的实力,而是从战略战术上就差了刘澜太多,以往是靠着兵力上的优势,如今这样的优势在减少,就算能抵挡住刘澜的大举进攻,只怕袁术也要脱层皮,最少刘澜的进攻,能够扰乱破坏淮南的春耕,这也一来,今天一旦没收成,减少收成,那袁术就得啃老本,这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灾难。
更何况七万人的部队大举进攻,放眼关东,别说是袁术头疼了,就算是袁绍也够喝一壶的,这要是刘澜磨刀霍霍直指冀州,只怕现在的袁绍又得在刘澜面前委曲求全了,这一点还别不信,以为刘澜与袁绍之间的交锋,哪一次不是把他打的有苦难言?说什么都非主力,简直就是胡扯,冀州之战的时候,袁绍是不是主力,最后又如何了?还不是败了,再说了,袁绍所依仗的是谁?麴义啊,可麴义最后却与袁绍发生了极其尖锐的矛盾,导致麴义最后被杀,现在连最大的依仗都没有了,说什么能威胁到刘澜,反正孙策觉得不太可能,最多会让刘澜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是真的,不然刘澜也不会跑到秣陵,这就是再向袁绍示弱呢,而这一步棋走的也着实妙,不仅仅是示弱了,更有着避其锋芒的原因,最少刘澜和袁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什么正面摩擦。
而就算日后袁绍下青州,那时候刘澜已经早在南方布好了局,有了回旋的可能,进可攻退可守,而袁绍,却在刘澜的夹击之下,这个情况之下,其实袁绍最佳的选择是攻打辽东,保证后方的平稳,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大举南下才对,可是辽东的情况却又又写特殊,世人都道刘澜的精锐在一起在徐州现在在秣陵,其实辽东那里的才是刘澜真正的养军之地,除了极少数的步兵,骑兵几乎都是在辽东练兵,那里的生存条件比较艰苦,士兵能够最后前往徐州秣陵的无疑不是军中翘楚。
所谓猛将必拔于卒伍,这话孙策从前信,现在更信,他父亲的那几名老部下是如此,刘澜帐下又何尝不是一样?
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赵云徐晃,就连刘澜自己不都是小卒出身?现在一个个哪个不是闻名天下,统领千军万马的猛将?
袁绍选择千里跋涉奔袭辽东,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下和徐晃辽东军决战,还真没有一点胜算,不是孙策瞧不上袁绍,实在是没有了对付骑兵的大将麴义,凭什么就能赢了连胡人都恐惧的辽东军?
更何况还有在青徐的刘澜相助,到时候不管是从青州奔袭冀州还是从青州驰援辽东,可都够袁绍喝一壶的,这也是为何袁绍会选择南下而不是进入辽东,距离有些太远了,与其浪费这个精力,还真不如直接南下,只要在右北平稍加防御,等着辽东军自己前来就好了,又何必冒风险去辽东呢,不然一旦有什么闪失,部队折在辽东,那可就不是计划落空这么简单了。
袁绍的稳妥不得不让孙策佩服,审时度势,对辽东的刘澜军置之不理,就算进攻青州,你想从辽东驰援,那都是个把月之后的事情了,等你来了,早不知道是个什么局面了,而如果选择进攻辽东,刘澜的部队从青州出发,等个把月都能到邺城了,就从这一点他也不会选攻打辽东。
当然了,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指望着曹操能帮忙,可现在天下人谁不知道袁绍和曹操的矛盾十分激化了,虽然曹操在极力缓和着两人的矛盾,可有些事情上,现在可不是曹操想如何就能如何的,他现在这个身份已经让他骑虎难下,袁绍不可能在对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他继续壮大下去了,如果现在的曹操还很弱小,还在他的掌控范围之下,那一切还好说,可现在的曹操分明就已经成长为一大威胁,他怎么可能再继续把他放任下去呢。
而此时在寻阳,张勋率领着寿春大军先期五万人马已经赶来,大部队都在城外驻扎,而他则带领着亲兵驻扎在了寻县附近,虽然是为了听取关于寻县县令对九江的情报收集,但张勋并没有入城,与士兵一样驻扎在军营之内,与士兵们在一起。
中军大帐之内,张勋翻看着寻县县令以及斥候传来的消息,做着进一步的消息汇总。
张勋不时盯着情报查看,不时盯着地图久久沉思不语,尽管他没有亲临前线,但从已知的消息来源来判断,刘澜的水军已经到了九江,而刘澜则正在水军之中,只是让他有一点无法确定的是,孙策却没有传递来任何情报,甚至连紧急求援的快报也没有,好像哪里现在一切都是风平浪静,没有丝毫波澜。
这种局面可就有些古怪了,再联系到各种消息,让张勋觉得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只是他还有一些事情没有想通,他需要把思路整理清楚,以确定,这阴谋到底是冲着他和寿春军的还是单单只是冲着孙策的。
“将军。”
“进来吧。”
来者名叫梁刚,三十余岁,孔武有力,外表凶悍,乃张勋帐前大将,应诺一声之后进入中军大帐,对他躬身施礼,道:“将军,已经探听清楚了,刘澜的将旗确实出现在江东水军之中。”
张勋一直怀疑这根本就是刘澜在玩疑兵之计,水军之内根本就没有刘澜这个人,现在他可有断定刘澜根本就不在军帐之中。
“将军?”
“呃。”张勋摆摆手,让他先在一旁坐下,看着地图,沉吟了好半晌,才沉声道:“我总觉得刘澜有古怪,现在可以确定了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刘澜是步战大家,对水战一窍不通,不跟着步军怎么可能反而会跟着水军呢?现在可以证实了,这里面一定有古怪,现在刘澜啊指不定和他的步兵主力在什么地方隐藏着呢,就等着骤然一击呢。”
“将军的意思是刘澜打算伏击我军?”
“有这个可能,而我刚才也在想这一情况,可是我看遍了地图,却并没有找到一处能够容刘澜伏击绝佳之地,所以说刘澜要伏击我军我不太相信,可要说阻绝我军南下却又很多办法,但我现在最害怕的不是这个,而是刘澜在耍诡计对付孙策,甚至是设计决断他的后路,如果是这样,这件事情,可就有些麻烦了。(未完待续。)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如果刘澜部队已到,并且登录,以其部队的规模,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呢?
孙策知道肯定有什么是被他忽略了,可想发觉又太困难了,只能加派人手把他认为可能出现的地方都搜索一遍,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他多虑了。
孙策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九江地图,他越来越怀疑,江东水军迟迟没有进攻,很可能就是要造成一个大举入侵的假象,然后全力对付袁术,围城打援,相比于前一种可能,他更相信这个,甚至认为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数日前,袁术的使节前来时,就有过这样的猜测,当时所商议的就是一旦刘澜当真围城打援的话,那么两军前后夹击进攻刘澜。
当时的孙策还真没把这事当回事,觉得可能性不大,是袁术想太多,可现在,孙策苦笑了一声,看来与刘澜交手过数次的袁术还真是摸透了刘澜的脾性,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对付自己是目的,可更重要的还是消灭袁术,毕竟布局江东的前提是掌控淮南,而消耗袁术则势必会为日后夺取淮南打下基础,果然是环环相扣啊。
刘澜。
孙策念出了刘澜的名字,可这个名字对于他却太过遥远了,此时的他远不是其对手,若不是为了对付孙策,而只是因为他这样的小人物而兴师动众,派遣大军来柴桑,这本来就说不通,
孙策有自知之明,刘澜打他就是舍近求远,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如果因为进攻他而能调动袁术,那么刘澜完全有必要如此做,而一旦在柴桑激战,战场就会远离中原,首先袁绍和曹操插手的可能性要小,不会像徐州之战时那么直接插手,最少也会对战场的局势先观察一下再说。
前一次徐州之战时,两家势力就吃了这样的苦头,若非袁术突然撤兵,徐州之战最后的结果还真不好说,最少吕布不会那么轻易被败,结果吕布一败,他们的压力就变得无比巨大,最后想不议和都不成。
可这一回就不一样了,刘澜可是在大老远的九江与袁术交锋,主力回不来,一旦陷入僵局,他们才算是看到机会,一旦出兵也就为九江减轻了压力,可刘澜这回敢如此大规模来犯九江,势必就要一站成功,怎么可能给袁绍和曹操机会,再说,现在的曹操和袁绍也没有可能出兵,一个在宛城一个大战之后在休整,指望两家出兵能联手再次对付刘澜,并迫使刘澜退兵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除非出现袁术大败的局面,袁绍或许会干预吧。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表,这人与孙策有着深仇大恨,如果是联盟所属,也许在袁绍的要求下他会帮着袁术,可毕竟会间接帮自己,而且刘澜的实力想必刘表应该不会来趟这滩浑水,毕竟刘澜可不是好惹的,他来且不说能不能牵制住刘澜,一旦赢了,孙策还得担心被斩草除根,或者刘表完全可以等着刘澜先灭了自己,再来帮忙与袁术联手,不过这些的可能都不会太大,坐山观虎斗才是最佳选择,就好似袁绍,估摸着现在也巴不得两人打个两败俱伤后,再来摘取战果。
别人不清楚刘表,他对这位杀父仇人可太了解了,这么多年以来,刘澜就没对外用过兵,就是想割据荆州一郡,无欲无求,袁术与刘澜在九江大战,他可能也是旁观,谁赢谁输跟他没多大关系,或者还巴不得刘澜把他这个潜在的威胁给灭了,再说了他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宛城局势,就算出兵也是出兵宛城,或对付曹操,或对付张绣,不过按照他看来,张绣哪就是个幌子,八成是要出兵逼迫曹操撤军。
现在的这个局面,务必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刘澜除了能动他带动袁术出兵,别人还真不敢贸然出手,不过刘澜也不敢再拖下去,拖久了可不是他愿看到的结果。
可是他现在这个情况,最应该的就是先猛攻,逼迫袁术加紧来援才对,这才是符合刘澜的部署,可是刘澜水军压根就没什么反应,这可就不正常了,太不正常了。
但孙策清楚归清楚,明白归明白,可是就是有点想不通,而且现在最主要的一点是袁术的情况他并不知晓,莫非是两家已经交手了?如果是这样,哪情报应该一早就送抵,或者说情报正在路上?
这样的局面是最让人头疼的,不能动不敢动,一旦错过了几乎,想要再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就难了,当然了,这样的想法可能性不大,袁术的反应也不可能那么快,可如果是刘澜一早就派出部队半路截杀呢?
刚想到这里,孙策便摇了摇头,这太冒险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刘澜就更该进攻,因为他这里最少是安全的了。
毕竟他现在算上水兵也不过三万多人,除去水军,镇守柴桑城都稍显人手不足,而刘澜这次可是号称大军压境,关羽所带来的徐州军就有五万多人,再加上张飞本部和刘澜自己率领的近卫军一万人,以及水军一万人,整整七万人,这种大兵压境的局面,莫说是他没有还手之力,就算是去攻打寿春,袁术也得慌。
者倒不是说袁术没有抵挡刘澜的实力,而是从战略战术上就差了刘澜太多,以往是靠着兵力上的优势,如今这样的优势在减少,就算能抵挡住刘澜的大举进攻,只怕袁术也要脱层皮,最少刘澜的进攻,能够扰乱破坏淮南的春耕,这也一来,今天一旦没收成,减少收成,那袁术就得啃老本,这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灾难。
更何况七万人的部队大举进攻,放眼关东,别说是袁术头疼了,就算是袁绍也够喝一壶的,这要是刘澜磨刀霍霍直指冀州,只怕现在的袁绍又得在刘澜面前委曲求全了,这一点还别不信,以为刘澜与袁绍之间的交锋,哪一次不是把他打的有苦难言?说什么都非主力,简直就是胡扯,冀州之战的时候,袁绍是不是主力,最后又如何了?还不是败了,再说了,袁绍所依仗的是谁?麴义啊,可麴义最后却与袁绍发生了极其尖锐的矛盾,导致麴义最后被杀,现在连最大的依仗都没有了,说什么能威胁到刘澜,反正孙策觉得不太可能,最多会让刘澜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是真的,不然刘澜也不会跑到秣陵,这就是再向袁绍示弱呢,而这一步棋走的也着实妙,不仅仅是示弱了,更有着避其锋芒的原因,最少刘澜和袁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什么正面摩擦。
而就算日后袁绍下青州,那时候刘澜已经早在南方布好了局,有了回旋的可能,进可攻退可守,而袁绍,却在刘澜的夹击之下,这个情况之下,其实袁绍最佳的选择是攻打辽东,保证后方的平稳,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大举南下才对,可是辽东的情况却又又写特殊,世人都道刘澜的精锐在一起在徐州现在在秣陵,其实辽东那里的才是刘澜真正的养军之地,除了极少数的步兵,骑兵几乎都是在辽东练兵,那里的生存条件比较艰苦,士兵能够最后前往徐州秣陵的无疑不是军中翘楚。
所谓猛将必拔于卒伍,这话孙策从前信,现在更信,他父亲的那几名老部下是如此,刘澜帐下又何尝不是一样?
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赵云徐晃,就连刘澜自己不都是小卒出身?现在一个个哪个不是闻名天下,统领千军万马的猛将?
袁绍选择千里跋涉奔袭辽东,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下和徐晃辽东军决战,还真没有一点胜算,不是孙策瞧不上袁绍,实在是没有了对付骑兵的大将麴义,凭什么就能赢了连胡人都恐惧的辽东军?
更何况还有在青徐的刘澜相助,到时候不管是从青州奔袭冀州还是从青州驰援辽东,可都够袁绍喝一壶的,这也是为何袁绍会选择南下而不是进入辽东,距离有些太远了,与其浪费这个精力,还真不如直接南下,只要在右北平稍加防御,等着辽东军自己前来就好了,又何必冒风险去辽东呢,不然一旦有什么闪失,部队折在辽东,那可就不是计划落空这么简单了。
袁绍的稳妥不得不让孙策佩服,审时度势,对辽东的刘澜军置之不理,就算进攻青州,你想从辽东驰援,那都是个把月之后的事情了,等你来了,早不知道是个什么局面了,而如果选择进攻辽东,刘澜的部队从青州出发,等个把月都能到邺城了,就从这一点他也不会选攻打辽东。
当然了,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指望着曹操能帮忙,可现在天下人谁不知道袁绍和曹操的矛盾十分激化了,虽然曹操在极力缓和着两人的矛盾,可有些事情上,现在可不是曹操想如何就能如何的,他现在这个身份已经让他骑虎难下,袁绍不可能在对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他继续壮大下去了,如果现在的曹操还很弱小,还在他的掌控范围之下,那一切还好说,可现在的曹操分明就已经成长为一大威胁,他怎么可能再继续把他放任下去呢。
而此时在寻阳,张勋率领着寿春大军先期五万人马已经赶来,大部队都在城外驻扎,而他则带领着亲兵驻扎在了寻县附近,虽然是为了听取关于寻县县令对九江的情报收集,但张勋并没有入城,与士兵一样驻扎在军营之内,与士兵们在一起。
中军大帐之内,张勋翻看着寻县县令以及斥候传来的消息,做着进一步的消息汇总。
张勋不时盯着情报查看,不时盯着地图久久沉思不语,尽管他没有亲临前线,但从已知的消息来源来判断,刘澜的水军已经到了九江,而刘澜则正在水军之中,只是让他有一点无法确定的是,孙策却没有传递来任何情报,甚至连紧急求援的快报也没有,好像哪里现在一切都是风平浪静,没有丝毫波澜。
这种局面可就有些古怪了,再联系到各种消息,让张勋觉得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只是他还有一些事情没有想通,他需要把思路整理清楚,以确定,这阴谋到底是冲着他和寿春军的还是单单只是冲着孙策的。
“将军。”
“进来吧。”
来者名叫梁刚,三十余岁,孔武有力,外表凶悍,乃张勋帐前大将,应诺一声之后进入中军大帐,对他躬身施礼,道:“将军,已经探听清楚了,刘澜的将旗确实出现在江东水军之中。”
张勋一直怀疑这根本就是刘澜在玩疑兵之计,水军之内根本就没有刘澜这个人,现在他可有断定刘澜根本就不在军帐之中。
“将军?”
“呃。”张勋摆摆手,让他先在一旁坐下,看着地图,沉吟了好半晌,才沉声道:“我总觉得刘澜有古怪,现在可以确定了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刘澜是步战大家,对水战一窍不通,不跟着步军怎么可能反而会跟着水军呢?现在可以证实了,这里面一定有古怪,现在刘澜啊指不定和他的步兵主力在什么地方隐藏着呢,就等着骤然一击呢。”
“将军的意思是刘澜打算伏击我军?”
“有这个可能,而我刚才也在想这一情况,可是我看遍了地图,却并没有找到一处能够容刘澜伏击绝佳之地,所以说刘澜要伏击我军我不太相信,可要说阻绝我军南下却又很多办法,但我现在最害怕的不是这个,而是刘澜在耍诡计对付孙策,甚至是设计决断他的后路,如果是这样,这件事情,可就有些麻烦了。(未完待续。)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