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四章请求觐见
“延翰,延均,诸位将军,孤已经决定,答应吴王的条件,向吴国纳土归降,以保全家族,并避免我福州数十万军民遭受战火之厄!”较为简陋的琅琊王府中,王审知召来福州的大小官吏以及他的几个儿子,向他们宣布着自己的决定。
“大王不可啊!”
“吴王的条件完全是让大王将手中基业拱手相让,而且吴王好没有明确说明将来准备怎么安置大王。若是大王到了金陵后他突然反悔怎么办?”
王审知的话音刚落,便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而在众多反对者当中,最为积极的自然便是王审知的次子王延钧。
在杨渥给出的条件中,其他人到了金陵后都各有各的安排,即便是那些福建的将领,去了金陵后即便不会有像现在一样的富贵日子,但也不会过得寒酸然而王延钧若是去了金陵后他要面临的却不一样。
杨渥可是明确说过会追究他杀死淮南使者张知远的责任的,虽然杨渥同时还说了会考虑到王审知的献土之功,对他从轻发落,但到底会如何从轻发落,却没有明说。
对于王延钧来说,这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他还没有为了其他人而牺牲自己的觉悟,更没有束手就擒的打算。
这几年当王审知在各种犹豫中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淮南时,王延钧却在暗中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于军中将领都有不少人暗中投靠了他。
前段时间他更是派人去温州打探消息,不想运气很好,居然和流放到温州的赵匡凝接头了。
赵匡凝如今虽然落魄,但当初也是一方藩镇,手下拥有九州之地,近十万大军,实力比起如今的福建来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一个曾经的枭雄,当初还是与淮南友好的势力,并且是主动去投靠淮南的,如今却过着近乎阶下囚的生活,这个结果自然让王延钧心中更加恐惧,更加不愿他父亲选择投降。
“父亲,吴军虽然强大,但我福建地势偏远,想必吴国也难以派遣太多兵力来攻。而我军有着地利之变,奋起一战,未必不能击退吴军啊!而且即便我军最终还是战败了,父亲也可以逃到岭南去投靠刘隐,或者直接乘船逃到海外去。天大地大,何必执迷于投降吴国以保全富贵?”王延钧大声疾呼着。
他的话还是很有蛊惑力的,许多本来就不想投降的将领,此时更是大声应喝起来。
然而王审知对这些情况早就仔细考虑过,最终才做出的决定,如今岂会听他这两句话就随便改变主意?
福建即便地势偏远,但吴军要出动个七八万禁军还是能够做到的,而七八万禁军,便是楚王马殷都抵挡不住,几个月之内就丢了岳州,若不是杨师厚救援及时,只怕连潭州也要丢了。
连实力远在福建之的马殷都抵挡不住,福建又有什么希望挡住吴军的进攻?
至于战败之后逃到岭南去,如今岭南都已经向杨渥表请降了,虽然只是名义的归顺,但刘隐也未必会欢迎他们这些兵败之后的丧家之犬。
至于说逃往海外,或许像王延钧这样的年轻人心中还没有什么落叶归根的想法,但王审知等已经了年纪的人,是绝不会接受死后埋葬异域他乡的。
所以他摆摆手制止了王延钧等人,接着又带着一丝歉意的说道:“延均,为父知道这个选择对你很不公平,当初杀那张知远的事情,虽然是你动的手,不过若是换了为父,只怕也会作出和你一样的决定。所以当初之事为父并不怪你。如今为了保全家族,为父也只能对不住你了!”
“父亲!”王延钧脸满是绝望之色。
不管他这几年如何在军中发展势力,但相比于王审知,他的威信都是远远不足的。
当王审知下定了决心要向吴国投降时,他再怎么反对也是徒劳无功,根本不能改变王审知的决定。
相比于王延钧的坚决反对,他的兄长王延翰的态度就难以言明了。
从本心来说,他自然也是反对投降的,若是福建能够继续由王家掌控下去,将来等到王审知不在了,他王延翰作为长子极有可能就是继承人,就是新的福建之主。
所以王审知决定投降,这间接也是将他将来的东西拱手送了出去,他自然感到不满。
不过与王延均不同的是,王延翰因为没有杀张知远的事情夹在在其中,所以他能够更加理智的看问题,更加明白他父亲的决定才是最好选择。
而对于那些普通将领来说,是选择打一仗之后见情况不妙再投降,还是现在就投降,这对他们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最终受到的待遇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若是他们运气好,能够在战争中击退吴军的进攻,那么他们就能继续享受富贵。
这种没什么坏处却可能获得好处的事情,他们自然更加愿意去选择。
当然,就和王延均一般,当王审知真的做出了决定时,他们也没人敢跳出来坚决反对。
王审知统领福建已经有十年时间,再加他的手段很强,在福建拥有极大的掌控力,一般人自然不敢反对。
在王审知的强力弹压之下,最终投降的决议得到通过。
王审知迅速派人将吴国的使者请来,向他通报自己的投降决议。
“大王深明大义,以福建五州数十万军民的安危为重,此乃百姓之大幸!在下深表佩服!”吴国这次派来的使者乃是礼部侍郎皮光业。
他比起次出使福州的张知远来自然是谦逊有礼多了,即便听说了王审知准备归降,但他还是没有任何轻视之意,更没有任何高高在的姿态。
这让王审知心中不由得感叹,若是次淮南派来的使者也是如此的谦逊有礼之人,双方的关系何至于闹成现在这种样子?
即便杨渥依旧会要求他彻底的纳土归降,但因为双方的关系没有如今这么紧张对立,想必杨渥开出的条件也会更加优厚。
而王审知在少了许多顾虑之后,做出决定也不会这么艰难了。
在心中感叹了几句后,王审知向皮光业道:“贵使,孤既然已经决定请降了,那就还请贵使迅速将消息传回金陵去,好让吴王殿下尽快得知此消息!”
“这个自然,在下回去之后就会派人回金陵向大王汇报这个好消息的!”皮光业微笑说着。
他来到福州也有很多天了,虽然王审知一直都态度都倾向于归降,不过始终未能下定决心,一直都在就投降的条件与皮光业纠缠交涉。
没想到今天竟然突然做出了决定,这也是意外之喜。
当然,他也知道王审知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最近吴军调动更加频繁的缘故。
前段时间有消息传来说,温州c处州c吉州c抚州等与福建相连的地区,都有吴军在大规模调动,显然若是王审知再不作出决定,还想继续拖延的话,吴军有可能就要展开行动了。
王审知的心情显然极为复杂,他还没有适应归降之后心态的改变,所以在与皮光业说了几句话后,他低下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皮光业见状自然明白他的心情,当即与他谈论了一些金陵的风土人情,安慰他们到了金陵后一定会过得舒服愉快的。
王审知勉强笑了笑,过了一会儿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突然说道:“贵使,老夫虽然已经决定归降大王了,但老夫却还没觐见过大王,不知老夫能否在最近亲自去金陵觐见大王一次?也好表明老夫归降的诚意?”
“去金陵觐见大王?”皮光业有些惊讶,不过随之他又明白过来,王审知显然心中还有些顾虑。
他这是想在彻底归降之前,先去金陵与杨渥见一见,至少也要亲眼看看杨渥是个怎样的人。
而在这期间,王审知自然会留下他的儿子执掌福建大权,这样既能向杨渥表明自己的投降诚意,同时万一他到了金陵后觉得不如意,那么他留在福建的儿子还可以另寻出路。
这种做法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新鲜,所以皮光业没有感到奇怪。
他想了一下答道:“大王的这个要求,在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禀报我家大王才行。”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王审知连连说着,接着又道:“对了,既然老夫已经归降吴国了,那么这大王的称呼还是免了吧!贵使若是客气,不妨称在下本名吧!”
皮光业微一犹豫,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在下称呼您为国公吧!在此在下还要恭喜国公,日后咱们就是同朝为官了!还请受下官一拜,日后在朝中也要相互照看啊!”
王审知笑着点点头,之前的尴尬减轻了不少,与皮光业也逐渐闲谈开了。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的是,下方的王延均在听说他准备亲自去往金陵之后,眼神却是越来越亮,似乎想到了什么绝好的主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大王不可啊!”
“吴王的条件完全是让大王将手中基业拱手相让,而且吴王好没有明确说明将来准备怎么安置大王。若是大王到了金陵后他突然反悔怎么办?”
王审知的话音刚落,便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而在众多反对者当中,最为积极的自然便是王审知的次子王延钧。
在杨渥给出的条件中,其他人到了金陵后都各有各的安排,即便是那些福建的将领,去了金陵后即便不会有像现在一样的富贵日子,但也不会过得寒酸然而王延钧若是去了金陵后他要面临的却不一样。
杨渥可是明确说过会追究他杀死淮南使者张知远的责任的,虽然杨渥同时还说了会考虑到王审知的献土之功,对他从轻发落,但到底会如何从轻发落,却没有明说。
对于王延钧来说,这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他还没有为了其他人而牺牲自己的觉悟,更没有束手就擒的打算。
这几年当王审知在各种犹豫中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淮南时,王延钧却在暗中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于军中将领都有不少人暗中投靠了他。
前段时间他更是派人去温州打探消息,不想运气很好,居然和流放到温州的赵匡凝接头了。
赵匡凝如今虽然落魄,但当初也是一方藩镇,手下拥有九州之地,近十万大军,实力比起如今的福建来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一个曾经的枭雄,当初还是与淮南友好的势力,并且是主动去投靠淮南的,如今却过着近乎阶下囚的生活,这个结果自然让王延钧心中更加恐惧,更加不愿他父亲选择投降。
“父亲,吴军虽然强大,但我福建地势偏远,想必吴国也难以派遣太多兵力来攻。而我军有着地利之变,奋起一战,未必不能击退吴军啊!而且即便我军最终还是战败了,父亲也可以逃到岭南去投靠刘隐,或者直接乘船逃到海外去。天大地大,何必执迷于投降吴国以保全富贵?”王延钧大声疾呼着。
他的话还是很有蛊惑力的,许多本来就不想投降的将领,此时更是大声应喝起来。
然而王审知对这些情况早就仔细考虑过,最终才做出的决定,如今岂会听他这两句话就随便改变主意?
福建即便地势偏远,但吴军要出动个七八万禁军还是能够做到的,而七八万禁军,便是楚王马殷都抵挡不住,几个月之内就丢了岳州,若不是杨师厚救援及时,只怕连潭州也要丢了。
连实力远在福建之的马殷都抵挡不住,福建又有什么希望挡住吴军的进攻?
至于战败之后逃到岭南去,如今岭南都已经向杨渥表请降了,虽然只是名义的归顺,但刘隐也未必会欢迎他们这些兵败之后的丧家之犬。
至于说逃往海外,或许像王延钧这样的年轻人心中还没有什么落叶归根的想法,但王审知等已经了年纪的人,是绝不会接受死后埋葬异域他乡的。
所以他摆摆手制止了王延钧等人,接着又带着一丝歉意的说道:“延均,为父知道这个选择对你很不公平,当初杀那张知远的事情,虽然是你动的手,不过若是换了为父,只怕也会作出和你一样的决定。所以当初之事为父并不怪你。如今为了保全家族,为父也只能对不住你了!”
“父亲!”王延钧脸满是绝望之色。
不管他这几年如何在军中发展势力,但相比于王审知,他的威信都是远远不足的。
当王审知下定了决心要向吴国投降时,他再怎么反对也是徒劳无功,根本不能改变王审知的决定。
相比于王延钧的坚决反对,他的兄长王延翰的态度就难以言明了。
从本心来说,他自然也是反对投降的,若是福建能够继续由王家掌控下去,将来等到王审知不在了,他王延翰作为长子极有可能就是继承人,就是新的福建之主。
所以王审知决定投降,这间接也是将他将来的东西拱手送了出去,他自然感到不满。
不过与王延均不同的是,王延翰因为没有杀张知远的事情夹在在其中,所以他能够更加理智的看问题,更加明白他父亲的决定才是最好选择。
而对于那些普通将领来说,是选择打一仗之后见情况不妙再投降,还是现在就投降,这对他们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最终受到的待遇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若是他们运气好,能够在战争中击退吴军的进攻,那么他们就能继续享受富贵。
这种没什么坏处却可能获得好处的事情,他们自然更加愿意去选择。
当然,就和王延均一般,当王审知真的做出了决定时,他们也没人敢跳出来坚决反对。
王审知统领福建已经有十年时间,再加他的手段很强,在福建拥有极大的掌控力,一般人自然不敢反对。
在王审知的强力弹压之下,最终投降的决议得到通过。
王审知迅速派人将吴国的使者请来,向他通报自己的投降决议。
“大王深明大义,以福建五州数十万军民的安危为重,此乃百姓之大幸!在下深表佩服!”吴国这次派来的使者乃是礼部侍郎皮光业。
他比起次出使福州的张知远来自然是谦逊有礼多了,即便听说了王审知准备归降,但他还是没有任何轻视之意,更没有任何高高在的姿态。
这让王审知心中不由得感叹,若是次淮南派来的使者也是如此的谦逊有礼之人,双方的关系何至于闹成现在这种样子?
即便杨渥依旧会要求他彻底的纳土归降,但因为双方的关系没有如今这么紧张对立,想必杨渥开出的条件也会更加优厚。
而王审知在少了许多顾虑之后,做出决定也不会这么艰难了。
在心中感叹了几句后,王审知向皮光业道:“贵使,孤既然已经决定请降了,那就还请贵使迅速将消息传回金陵去,好让吴王殿下尽快得知此消息!”
“这个自然,在下回去之后就会派人回金陵向大王汇报这个好消息的!”皮光业微笑说着。
他来到福州也有很多天了,虽然王审知一直都态度都倾向于归降,不过始终未能下定决心,一直都在就投降的条件与皮光业纠缠交涉。
没想到今天竟然突然做出了决定,这也是意外之喜。
当然,他也知道王审知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最近吴军调动更加频繁的缘故。
前段时间有消息传来说,温州c处州c吉州c抚州等与福建相连的地区,都有吴军在大规模调动,显然若是王审知再不作出决定,还想继续拖延的话,吴军有可能就要展开行动了。
王审知的心情显然极为复杂,他还没有适应归降之后心态的改变,所以在与皮光业说了几句话后,他低下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皮光业见状自然明白他的心情,当即与他谈论了一些金陵的风土人情,安慰他们到了金陵后一定会过得舒服愉快的。
王审知勉强笑了笑,过了一会儿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突然说道:“贵使,老夫虽然已经决定归降大王了,但老夫却还没觐见过大王,不知老夫能否在最近亲自去金陵觐见大王一次?也好表明老夫归降的诚意?”
“去金陵觐见大王?”皮光业有些惊讶,不过随之他又明白过来,王审知显然心中还有些顾虑。
他这是想在彻底归降之前,先去金陵与杨渥见一见,至少也要亲眼看看杨渥是个怎样的人。
而在这期间,王审知自然会留下他的儿子执掌福建大权,这样既能向杨渥表明自己的投降诚意,同时万一他到了金陵后觉得不如意,那么他留在福建的儿子还可以另寻出路。
这种做法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新鲜,所以皮光业没有感到奇怪。
他想了一下答道:“大王的这个要求,在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禀报我家大王才行。”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王审知连连说着,接着又道:“对了,既然老夫已经归降吴国了,那么这大王的称呼还是免了吧!贵使若是客气,不妨称在下本名吧!”
皮光业微一犹豫,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在下称呼您为国公吧!在此在下还要恭喜国公,日后咱们就是同朝为官了!还请受下官一拜,日后在朝中也要相互照看啊!”
王审知笑着点点头,之前的尴尬减轻了不少,与皮光业也逐渐闲谈开了。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的是,下方的王延均在听说他准备亲自去往金陵之后,眼神却是越来越亮,似乎想到了什么绝好的主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