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以和为美最新章节 > 以和为美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3 章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小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既是一首内容与音乐有关的诗,也是本身充满着音乐美的诗。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诗人在此是借锦瑟的弦音来描述悲欢离合的情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人的内心被琴弦的袅袅悲音所撩动,无影无踪的愁绪到处弥漫,年华似水,唯有琴弦能寄托他对过去岁月的思恋。这首诗抒写的是诗人内心的某种无限而神秘的感受,它就像优美的音乐,听后使人不觉忘情,不觉惘然,更陷入无限的遐想。这也正是李商隐的诗词的魅力所在。

  绘画美也是诗词中普遍的审美风格。唐代王维的山水诗便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著称于世。绘画讲究构图和着色,王维的写景诗也是这样。为了求得诗中画面之美,王维调动了各种手段。他善于表现景物的空间层次,常通过点睛之笔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立体感,如“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田园乐》),前者以群山连绵和数峰高耸,构成横向与纵向的配合,后者则以“孤烟”“独树”的细节,勾勒、拉开了景的距离。他还善于色彩的运用,这些色彩生动地晕染着整个画面,使之显得清新鲜润。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yù燃”(《辋川别业》)“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唐人殷说王维的诗“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正道出了他的诗特别富于绘画之美的艺术个xìng。绘画美在王维诗中表现特别突出,而在其他诗人那里同样也有精彩的表现。李白的诗句“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宛若一幅一个人高骑马背,走在危耸的高山小径的图画,它通过近景中的某个实物“人面”“马头”去衬托远景“山”“云”,从而隐含着一种透视的技巧。这些文字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用其他方法所不能获得的生动鲜明的意境。

  前文我们已经讲到,中国人对自然并不是以一副强硬征服的姿态而出现,而是和谐友好地共处,这是中国的诗歌能表现轻灵而又广博的精神世界和气象万千的浑融意境的基础。人与自然互相jiāo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诗人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这情有时是由景而生,生活中遇到某种景物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jiāo融。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fù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那闺中的少fù原来无忧无虑,高高兴兴地打扮了一番,登上翠楼去观赏春景,街头杨柳的新绿忽然使她联想到自己和夫婿的离别,这孤单的生活辜负了大好春光和自己的青春年华,后悔真不该让夫君远行。这少fù的愁是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jiāo织在一起的,这是随境生情而达到意境浑融。有时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景物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景物于是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如李白《待酒不至》中的“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诗句所写的自然景物都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主观感染了客观,统一了客观,达到意与境的融合。还有的诗人擅长体贴物情,将物与我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此境达到了物我合一、浑然一体的地步。对这种景物与人情的复杂关系,王国维也有自己的论述。他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是将人的主观感情赋予景物,使景物带有人的情感色彩;而无我之境已经超然于人与物之外,此时无所谓情、无所谓物,情与物浑然为一,和谐相融。他还进一步举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诗词中的意境是诗词艺术所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它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佳诠释。走进自然,融于自然,这是中国古人执著追求的生活理想,这种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频繁地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词艺术中,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从中不仅获取知识、陶冶情cāo,更能领悟出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意,懂得审美人生的真谛。

  第15章 园林之和(1)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计成《园冶》

  “一亭一桥见君闲,一山一石伴君乐”,每念及此,你是否想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隽永画卷?中国园林,以山水为蓝本,以诗词为主题,石求奇、廊求回、水求曲、路求幽,假山叠置,奇花异木四季更迭。它是中国古典建筑和理想化人居环境的缩影,集中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诗意生存的生活审美化追求。中国园林融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具有极强的审美xìng和观赏xìng,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审美趣味和理想是以“和”为美,这是有其深厚的哲学、美学文化根基的。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园林作为一种文化信息载体,从兴起开始,便不仅仅是物质感官层次的休憩娱乐场所,而是吸收了儒释道的哲学、美学思想精髓,是一种精神寓所和洋溢着生命律动的所在。儒家美学追求“中和”之美,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也就是要将审美与社会人生、个人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主张人与人以礼相待,和谐相处。道家美学认为,艺术美的奥秘在于人类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生机活力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禅宗美学的精神不是向“外”寻觅,而是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xìng,只要心xìng虚空自在,不固执于眼前的具体事物,无所束缚,处境不染,就可以时时得法,时时在道。无论儒家美学、道家美学还是禅宗美学,都立足于心xìng休养,都强调天人合一,以“和谐”为天地之大美。因而,中国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情趣与心灵和谐的形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正是以深邃的哲学思想,以情感、想象jiāo织于一体的审美心理,去创作情景jiāo融、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园林美境。

  中国古典园林在经历了三千年循序渐进,推陈出新的发展变革后,成为世界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成为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园林不仅向世人提供了赏玩游历之处、陶冶情cāo之地,而且以个xìng鲜明的艺术审美特质,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潜心探究园林之美的根源。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来源于“和”,以“和”为美是中国园林的核心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然而,园林之“和”具体体现在哪里呢?让我们缓慢步入中国园林山水诗画的“和美”意境中,驻足在束束清溪旁,荷池曲桥间,晓风杨柳下,幽深小径中,侧耳聆听那雨打芭蕉的滴答声、瑟瑟风声、寺院钟声,体验那光影、树影、水中斜影、溶溶月色下远近景色的朦胧美,领略一下园林和谐美的微妙之处吧。

  自然环境之和

  中国文化追求素朴淡远的山水田园,这是诸如陶渊明一样的古代隐逸之士的理想空间。他们借山水解忧,以花木怡情,在对自然的感悟中,品味个体生命的意义。在园林的构筑中,这种闲适淡泊的思想也被融入其中。一株绿草、一杯香茗、一声鸟啼、一帘花影、一池清水、一座奇山都凝聚着园林艺术对于自然的诠释。园林利用自然条件,把建筑和山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把无限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艺术载体,从而使游人在身临其境时,感受莺歌燕舞、流水潺潺、花木丛生、绿树婀娜的大自然的奇幻景致,触摸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聆听大自然的华美乐章,正像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所传达出的那种陶然于自然的和谐意境。

  基于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中国园林尽量地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凭山临水,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园林的基调,山与水的相得益彰体现出园林的动感之美。古典园林除了追求自然天成之美外,也强调人文景观美与自然景观美的和谐统一,它融合了建筑、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类型,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审美形态。不同的艺术类型、不同的美感达到和谐统一、相映成趣,使园林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饱满。在一座园林中,人工建筑往往并非主体,相反只是起到装饰与装点自然山水的作用,人工造物决不会压倒自然气势,人决不会大于自然,这表现出古人对自然的礼让。比如位于武汉长江边上的著名的黄鹤楼,最初是建在蛇山山脚下,只是在后来的重建中,它才出现在山顶。这不难看出现代人与古代人对待自然态度的差异。现代人拥有了更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使人把自身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人类的过分自信,却往往导致自然生态的破坏,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难以维系,这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应当反思的,也是我们应当重视古典“和谐文化”的原因。

  山、水、建筑、花木被称为造园“四要素”,这一观点由来已久。其中的“建筑”,可谓集中国古典建筑之大成,均为人工营造,自不用说。“山水”和“花木”从自然的山水园逐步转向人工的山水园,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园林是由“囿”“苑”“台”发展而来。中国关于园林的最早记载见于《穆天子传》,其中有“春山之泽,水清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先王之所谓‘县圃’”的记述。所谓“县圃”,便可视为一种原始的、自然形态的山水园林,它是在自然山林中划出一定范围而成,尚无过多的人为痕迹,表现出人类为生存而生成的圈地意识。人们在此依存固有的山水森林而耕作、狩猎、游乐,有着较强的功利实用色彩。但历史上记载较早且更为确切的园林建筑是夏朝桀帝所筑玉台,周文王所建灵台、灵沼、灵圃,它们大体上已具备了造园“四要素”。另据记载,吴王夫差修建的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为主,功能完备的园林了。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宫苑。汉武帝修建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的皇家园林,山、水、花木、建筑齐备。随后,文人园林在西汉时期出现,使园林的艺术趣味得以增强。经东汉至魏晋时代,造园技法更趋成熟,人工营造山水渐至审美阶段,文人借助“四要素”,开始寄情山水,雅好自然,在园林中寻找超凡脱俗、缥缈空虚的纯美意境,以宣泄内心的忧患。文人造园,应运而生。中唐前后,诗歌艺术与山水画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园林的建造手法与理念,园林意境逐渐向诗情画意迈进,加之这一时期禅宗哲学思潮所采取的泛神论的亲近立场,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获得了悟,来摆脱人世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这种思想也逐步渗透到古典园林的建造中,使得园林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始重表现、重写意,成为兼容诗情画意的独立的空间表现艺术,它的技术xìng与园林空间创造所激发的审美xìng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至明清,园林建造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达到鼎盛,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完全定型,造园“四要素”的运用已趋成熟。“山水”和“花木”也成为文人移情寄兴的对象,自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以北方大型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的私家园林为代表。其中北方皇家园林以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最为著名;江南私家园林则有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上海的豫园等。至此,造园“四要素”被成功运用到园林建造中,并延续至今。

  综观造园四要素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园林绝非简单的模仿这些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加工,从而表现出精练概括的自然和典型化的风景。中国园林艺术追求自然,强调泯灭人工色彩,尽量遮掩斧凿的痕迹。通过对大自然的巧妙模仿,以及空间的裁减和遮挡、层次的对比和衬托,中国园林形成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这在人工山水园林的筑山、理水、花木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营造方法,使得自然界的奇山秀水浓缩在园林之内,大自然的“天光云影”融于“半亩方塘”之中。

  在筑山时,匠师们广泛采用各种不同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不同的堆叠风格形成许多假山,并通过对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和提炼,创造出峰、峦、岭、峋、洞、谷、岩、壁等的形象写照。园林假山虽“假”,但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真实缩影,从而可在很小的地段空间来凸现山林的局面和千岩万壑的气势。小庭院中的奇石则采用“瘦、漏、透、皱”的原则,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意蕴。比如苏州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