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以和为美最新章节 > 以和为美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5 章

  当成熟,相继出现了众多技艺精湛的造园名家和著作。尤其是在明代万历年间,计成所著的《园冶》成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一部总结xìng的专著。《园冶》从选址、基础、房屋建筑、装修、墙垣、选石、堆山、借景等方面来论述造园之法,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以及道家哲学崇尚的“道法自然”的观念,主张园林建造要以“天然”为根基,以人工为补充,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冶》的造园思想强调人与园林内外空间环境的完美融合,创造出意境空间的最高境界,以达到园林与自然环境、人与园林之间的和谐。而这种空间意境的营造主要依靠“借景”的手法。借景的基本含义是打破园林内外的限制,把园林之外的景致借于园内,使人立足园内而目极园外,即计成所说“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远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园林的选址上下功夫,那就是要在天然环境地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建造园林,巧妙地运用原有的山水景致,将整个园林融入其中,以达到无所谓园内园外、无所谓远景近景的状态,此所谓“巧于因借”。同时,景点的设置应以少胜多,以简代繁,建筑与人工设施要简洁、淡雅、自然,不宜留下过多的人工痕迹,以求“宛自天开”。这样建造出的园林,才能获得一种“有无相应,虚实相生”,富有和谐韵味的空间意境。正如清代人沈复在《浮生六记》里所说:“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此语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中国园林在空间布局上的巧夺天工之处。正是这种自然天成的空间布局,使中国园林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地融为一体,并无僵化刻板地“园内园外”之分,从而达到计成所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审美效果。我们从计成对造园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他不愧为中国园林建造智慧的集大成者。

  计成在《园冶》对“借景”作了精辟的论述:“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所谓远借,就是把与园林距离较远的自然景点与园子本身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其“借”入园中,如北京的颐和园,其主要部分虽然仅是昆明湖和万寿山,但借用园外较近的玉泉山和更远的西山,以群峰叠嶂为远借之境。站在昆明湖东岸西望,形状各异的石桥相连而成的长堤翠柳,衬托着背后的玉泉塔。各种景观层次分明,布局清晰。假山叠石,巧夺天工,别有情趣。再如苏州拙政园将二里之遥的北寺塔借入园中,增添宽旷的感觉。所谓邻借,是指借园林傍邻的景色入园,让园外的景色与园内的景致成为一体,成为园内游人观赏亲近的对象。如北京的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互相借景,互相衬托,在无形中,两个独立的公园被连在一起,拓展了广阔的视觉空间,增加了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所谓仰借,是将园外高处的景物借入园中,使整个园林景观显示出层次xìng、立体感,如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就仰借园外高山。所谓俯借,是指从园内高处观赏园外低处的景色。所谓应时而借,是指借景时考虑到四季时间的变化,以使园内之景随时有园外之景可借,比如春华秋实、夏yīn冬雪、晨露夕阳、午影夜月等。借景可以有效地增加空间的层次和空间深度,突破园林空间局限,取得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形成空间的虚实、疏密、明暗的变化对比;疏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内容和意境,增强空间气氛和情趣,因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广为应用。

  由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因此除了采用借景的方法外,还采用敞景、对景、框景、分景与隔景等手法,使得园林的整体空间布局达到与大自然和谐平衡的状态。敞景能给人以视线舒展、豁然开朗的感觉,景深层次明晰,景域辽阔,形成“旷如”之景,引起人们豪迈奔放的联想。对景讲究两个景点相对成趣,如苏州拙政园池南的宜两亭与池北的倒影楼即互为对景。框景的应用更加普遍,我们经常会在某个园林中看到围墙或建筑物的墙上开出一个个形状不同的框口,似窗非窗,它的作用是把墙外的景色借引进来,框成一幅好似悬挂于墙的天然图画。框景使空间景色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作为构图的前景,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分景与隔景都是指采用特定的方法将一处景区分成不同景点,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从而丰富人们的审美感受。犹如乾隆题避暑山庄“水心榭”诗云:“一缕堤分内外湖,上头轩榭水中图。”

  在园林的建造中,也常巧妙运用亭、台、楼、阁、廊、墙等的门与窗之类,使景象之间发生内外、远近的联系,以传达出无穷无尽的意境。比如同一扇门或窗,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不同的景致。而这种变化又恰恰抓住了游人“探幽”的兴趣,从而使园林景观变化无穷、游人目不暇接,这也正是园林空间布局的微妙之处。

  上述种种的置景方法大大扩充完善了园林的空间,使园林不因园墙之隔和有限的空间而显得狭小局促,园内园外浑然一体,人工天然真假难辨。游人在此远望近观,俯仰自得,身心完全沉浸在自然的享受之中。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使中国园林清新自然,仿佛未经人工雕饰似的。这种对自然的极力推崇来源于中国人“天人同构”的宇宙意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城市园林之和

  中国园林艺术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是多么地不忍割舍。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渐渐脱离自然的蒙昧,建立了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有了更强的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兴起,那种不断繁荣的经济社会生活又使人对大自然的失落感与日俱增,复归于大自然的情感要求也更加强烈,人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能呼吸到大自然的气息,于是许多园林就出现在城市中或建造在城市的近郊,供人们玩赏亲近。这些园林建筑惟妙惟肖地模仿自然山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尤其对我们的先民来说,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崇尚自然的思想,在他们的生存理念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洽相处才是健康合理的生活状态。因此,中国园林作为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首先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基础的。那一座座精致美丽的园林,正是前人对和谐的社会生活孜孜以求的见证。

  在古代,历代文人士大夫们借助园林山水,将他们追求闲云野鹤、空灵逍遥的感情表现得酣畅淋漓。文人们从世间俗务中抽身出来,渴望在这自然的空间里,放飞被世俗名利所束缚的心灵,享受悠然自得的境界,感触匠心独运的优美意境,体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雄心壮志和自我陶醉。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进步也使得园林不再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奢侈品,而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中。留出一块空地,栽几根竹子,凿一小池,置一石峰,成为人们的生活内容。正如《吴风录》,记载“虽闾阎下户,亦饰小盆岛为玩”,幽雅淡泊,可见古人那种富于人生哲理的幸福观和居住理念。

  中国园林建筑的出现,先是依循自然山水而建,只略施人工,这种园林的雏形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尚未从中分化出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园林建筑则有了越来越浓的人文色彩和文化意义,它更精致化、更艺术化、更审美化,也因此多了人工雕琢,少了自然气息。然而园林的存在与发展恰恰反映出人类是多么的盲目,没有科学的规划,更考虑不到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因此造成许多的“城市病”:jiāo通拥挤、空气污染、用水紧张、缺少绿色而变得“沙漠化”等,这些都成为我们现代人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有悖于我们创造和谐生活的理想追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所蕴含的筑居智慧,将它运用到现代城市的建设之中,建造出环境优美、融于自然又各富特色的园林城市,为我们提供一个和谐美丽的生存居所。这正是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所在。

  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应当是气息相通的。它们拥有本质上相同的造园元素,道路、树木、花草、建筑是构成城市风貌的基本内容,也是古典园林中所不可缺少的。例如,就行人通道而言,古典园林中有曲径通幽的小路长廊,现代城市中有车水马龙的通衢大道;就建筑景观而言,古典园林中有造型多样的亭台楼阁,现代城市中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就植被和水体而言,古典园林中有泉水花木间的顾盼生姿,现代城市中有河湖树林的相映成趣。古典园林的构筑采用各种艺术手段,极尽美化之能事;现代城市建设也追求美的创造,例如一座美术馆、一座歌剧院、一尊城市雕塑,它们在设计建造中既要考虑自身的形式美感,同时也需顾及与周围建筑物的迎合揖让关系,以便形成整体和谐的城市风貌。这是古典园林艺术与现代城市在空间构成中的共xìng。可见,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之间有着相通的气息,在正确观念的引领下,现代都市可以建造成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要求的园林景观不是局限在“园”中的,它要走向城市街道,走向河畔湖滨,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它要和城市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因地制宜地营造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园林。如上海外滩景观,那里是一个狭长地带,一边临着街道,一边临着黄浦江。虽然地理条件并非很好,但是整个景观却不让人感到局促。它修建了观景平台,很好地将人的视野引向浦东新区的高楼大厦,成为远观浦东新区的绝佳地点,也成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的标志xìng景点。

  园林城市,要的不是那种“城市花园”,而是“花园城市”,是要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新风貌,使得现代城市成为规模宏大的“大地园林景观”。“大地园林景观”应该是园林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即整座城市成为一座栖居于大地上的园林,像古典园林建筑一样,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法融合在大自然当中,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和谐共在。

  园林城市是古典园林生命的现代延伸,它应当秉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实践它。在古代艺术家和建筑家心目中,“和”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最为本真的状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也是一种最美的状态。古典园林艺术的成功在于它达到了这一和谐状态,而现代园林城市目标则是再现这一和谐状态,将城市建造成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现代人居空间。

  第18章 饮食之和(1)

  和五味以调口。

  左丘明《国语》

  一谈到中国饮食,我们肯定会对其关于色、香、味、形的完美追求赞不绝口。在品尝菜肴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往往并不只有“好吃”或“不好吃”的口感,还有缤纷的色彩、精美绝lún的雕花、形态各异的饮食器皿……这就是中国菜肴的特点,它精于雕琢,厨艺考究。因此,一句简单的“好吃”实质上包含着来自多种感官的整体感受,不仅如此,一种想象的美感也蕴含其中。从这个角度说,中国饮食乃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这门艺术之精神内核的正是“以和为美”的审美追求。细而察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饮食处处体现一个“和”字,从色、香、味、形的协调统一,到饮食器具的和谐搭配;从饮食环境的精心选置,到饮食质量的养生要求……每一个环节无不表达着中国人崇高和谐的内在精神。和谐的饮食不仅可以“调口”,还可以养生,更可以怡情,“和”之精神使中国饮食文化由生存的需要深化为艺术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因而一个“和”即尽显中华饮食文化之精髓。

  中华饮食与和谐精神漫谈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早已超越了仅仅满足人的“口腹之yù”的境界,成为一种值得玩味和鉴赏的艺术形式。在这门讲究“色、香、味、形、器”的饮食艺术中,凝聚着中国人深邃的哲学和审美智慧。中国的先贤哲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饮食问题的探讨,他们关于饮食的一些基本观念,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和饮食艺术的形式创造。先秦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对饮食有句百世不刊的名言:“饮食男女,人之大yù存焉。”这句话对饮食本质的剖析比孟子的“食、色,xìng也”还要彻底,食和xìng不仅是人类本能的yù望,而且是天下之大yù,这一“大”字,把饮食提高到至上的位置。在先秦诸子中,即使主张以苦行对待生活、摩顶放踵、枯槁不舍的墨子也不例外地宣称:“食为xìng命之基。”儒家经典《论语》中,“食”与“吃”字出现有七十一次之多。《论语》之所以这样不厌其详地讲授饮食之道,是因为在儒家心目中,饮食不仅是人yù的需求,也与天理相通。于是儒家就给饮食这一普通的生活行为,赋予了神圣的内涵。宋代大儒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yù也。”(《程氏易传损卦》卷十一)在儒家的饮食理论中,“饮食即是天理”这一观念集中体现在“民以食为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