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章
,因为田间的稻谷已经成熟了, 江宁县内一片忙碌。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很多绣花的姑娘也回家帮忙去了, 梁珩偶尔会下乡去,因为沈蓁蓁有了身孕,梁珩尽量每天早上给沈蓁蓁做好饭才走,下午赶在饭点回来。
沈蓁蓁有些心疼梁珩这么奔波劳累, 但梁珩却不让沈蓁蓁自己做饭, 说厨房棱棱角角太多,怕沈蓁蓁撞上了。
沈蓁蓁自从知道了自己有了身孕,平日走路都极小心了。也怕会出什么意外, 也不坚持自己做饭了。且梁珩做饭比她做的好吃多了,也难为梁珩吃了这么久沈蓁蓁做的饭, 且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 是咸是淡,从不说话。
梁珩在知道沈蓁蓁怀孕的第二天,就又去请了宝荣堂的大夫过来,亲自问了孕期该注意的事,一一记在了纸上。
县城里的百姓, 发现最近经常能在菜市场碰到提着个小竹篮买菜的县令大人。
一开始大家极为惊讶啊, 这别说官老爷家了, 就是寻常有点小钱的人家里, 都有一个两个丫鬟。这县令家不可能没有丫鬟吧?
知情人就出来说了, 还真没有。
这个消息简直惊呆了城里一众乡绅和商户, 纷纷表示愿意送两个丫鬟给县令大人。
梁珩忙不迭地拒绝了。先不说上次沈蓁蓁明确地表示了现在不买丫鬟, 就是沈蓁蓁同意, 也只能由沈蓁蓁买,而不能收这些人送的啊。否则不论这些人送丫鬟的原由,沈蓁蓁只怕也会立马炸毛。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是打着送丫鬟的旗号,给他送美婢的呢。且抛开这一切不谈,作为父母官的梁珩也不会无缘无故收别人送的东西,何况是人了。
于是梁珩整整买了十余天的菜,这项工作才由赶到的赵氏接了过去。
十余天后,赵氏才和沈宴一起,赶到了江宁。
本来能提前两天到的,主要是沈家那边一听沈蓁蓁有了身孕了,就各种准备沈蓁蓁怀孕时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采买了两天还没买齐,若不是沈宴及时阻止,沈母能将未出生的孩子可能会用到的东西准备到三岁去。
沈宴他们带来的东西,足足装了三马车。帮忙搬运东西的衙役都惊呆了,这大舅哥也来了不少次了,没哪次这么大的阵势啊。
因为怀孕前三个月不宜外人知晓,所以一众衙役们,并不知道县令夫人有孕了。
梁珩当天下乡去了,只有沈蓁蓁在家。
赵氏听到沈蓁蓁有了身孕的消息时,恨不能马上就出发去江宁,奈何亲家那边一直在准备东西。赵氏虽然心急,但也不能表现出来,亲家这是疼女儿呢,她一说话,说不得会让亲家以为她将儿媳妇看得太轻了。何况赵氏留在凉州时,亲家母怕她孤独,时常来陪伴她。赵氏更不能将自己心急表现出来了,以免亲家寒心。
沈宴在前,打开院门,就见沈蓁蓁独自坐在院中晒太阳,院中还支着几根竹竿晒着被子。
沈宴让到一边,让赵氏先进。
“蓁蓁!”
沈蓁蓁正眯眼睡着,突然就听到有人在叫她,一下惊醒过来。转过头,就见赵氏和沈宴正站在院门口。
沈蓁蓁惊喜地倏地站起身来,“娘c大哥。”
赵氏被沈蓁蓁的动作吓了一跳,忙叫道:“诶哟,慢点慢点。”
沈蓁蓁笑了笑,“没事。”
赵氏和沈宴走过来,后面搬东西的人也进来了,给沈蓁蓁问了好,又问东西放在哪。
沈蓁蓁指了左边的耳房,“放在那间房里吧。”
沈蓁蓁招呼赵氏和沈宴坐下,便进了厨房去给两人倒了水。
“娘,你们这一路来顺利吧。”
赵氏连连点头,“顺利顺利。珩儿呢?”
“这不是要收稻谷了吗,夫君下乡去了。”
赵氏点点头,算起来已经三个月没有见过儿子了,却丝毫没有因为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儿子而失望,看到有了身孕的儿媳妇,比看到儿子更高兴。
“如意和菱儿啊,她们进京去了。”
沈蓁蓁点点头,这个她已经知道了。
几人说了大半晌的话,几个衙役和沈家的伙计还在不停地搬东西进来,沈蓁蓁不由惊讶了。
“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娘给你准备了不少东西,有补品有衣裳布匹什么的,还让我交代你,有了身孕要少拿针,伤眼睛。孩子的衣裳和小鞋子什么的,娘和你两个嫂嫂会做的。娘她坐不了船,不然也跟着我们来了。”
沈蓁蓁连连点头,可怜天下父母心,原先沈蓁蓁就是重活了这一世,都没有很深刻透彻地明白这个道理,直到她自己怀了身孕,感觉到肚子里的孩子正慢慢长大,就想把天下最好的都给他。
赵氏见沈蓁蓁有些伤感,忙道:“没事没事,等孩子生下来了,娘陪你回家去住几天。”
沈蓁蓁又连连点头,到时候,是得回去看看。
沈宴坐了没多会就走了,上次收走的绣品早就卖完了,他得去看看这次绣出多少来了。
赵氏是真高兴啊,虽然梁珩才成亲几个月,但是前面梁珩成亲太晚了啊,别的像梁珩这么大的,孩子都不知道多大了,何况梁珩还是老梁家的独苗,赵氏早就着急了。
“蓁儿,大夫说几个月了?”
沈蓁蓁后来自己也想算算日子,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怀上的。只好按着大夫说的。
“两个多月了。”沈蓁蓁说着,低头看了看自己掩在衣衫下看不出来,但其实已经有了些微微凸起的肚子。
赵氏乐得合不拢嘴,还有八个月,她就能抱上孙子了。
梁珩回来的时候,赵氏正在厨房做饭,沈蓁蓁回房躺下了。她有了身孕后就比较嗜睡,赵氏担心沈蓁蓁在院中会受凉,便让沈蓁蓁回房躺下了。
梁珩听到厨房的动静,还以为是沈蓁蓁在做饭,慌忙进了厨房,就见是他娘正在炒菜。
“娘,您来了?”梁珩惊喜叫了一声。
正在炒菜的赵氏听到儿子的声音,抬起头来,就看到了门口的儿子。壮了些,也黑了不少。
“珩儿!”
毕竟是几个月没看到儿子了,说不想念是假的。梁珩见赵氏抹了抹眼泪,连忙走近赵氏。
梁珩轻轻搂了搂他娘,“娘,您别哭啊,您看,您现在连孙儿都有了,多好啊。”
梁珩一提到孩子,赵氏又高兴起来了。
“娘就是太高兴了。”赵氏抹了抹眼角,又连忙将梁珩推出厨房,如今梁珩和以往不一样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进厨房了,传出去别让人笑话了。
赵氏不知道的是,梁大县令已经做了快半个月的饭了。几乎全县百姓都知道了梁县令在家做饭的事。菜都买了,饭还能不做吗?
梁珩进房去看沈蓁蓁。
沈蓁蓁正熟睡着,梁珩轻轻走过去。沈蓁蓁盖着一床薄被。梁珩将沈蓁蓁露在外面的双手放进了被子。如今已经初秋了,天气渐渐凉了下来。
当天一家人吃了团圆饭。
沈蓁蓁有了身孕后就喜欢吃酸的,梁珩买了很多酸菜。赵氏炒的菜味道极好,沈蓁蓁吃了一碗后,还想再吃,赵氏却不让她吃了。
“这有了身孕啊,一顿要少吃一些,一天多吃两顿。晚上蓁蓁要是饿了,娘再给你做。”
长辈毕竟比他们有经验,沈蓁蓁也就依了赵氏的话,放下了碗。
粮食一收上来,百姓就要交粮税了,梁珩又很是忙了一阵子,不过如今他娘来了,梁珩也能放心下乡去了。
离县城最远的几个镇的百姓惊喜地知道了一个消息,今年的粮税,竟然不用自己挑进县城去了,衙门的人直接就在家门口收了。以前每逢交粮税,这些镇的百姓都要半夜就起来,全家出动,或挑或背着几百斤粮食,直走到下午才能到达县城,交一次粮下来,草鞋都要磨烂一双,更别提人累成什么样了。
这是个丰收季。除了个别,大多数百姓对官府提出的每亩多交一分税补官仓的空都没有异议。毕竟若不是当时梁县令开仓赈民,还无偿发了粮种,百姓的生活会是怎么样还不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想像现在这么好,绝无可能。不知道梁县令他们是从何处得到的粮种,今年收成比往些丰收年都多了两分。交了粮税,剩下的粮食,一家人吃一年都吃不完。
这季的粮税依然和上一季一样,该收多少是多少,再也没有什么损耗粮。
粮食进了仓,生活有了保障,百姓也终于欢欣鼓舞了起来,断了三年的丰收庆祝会也举办了起来。一时间,全县百姓皆是喜气洋洋。
因为今年远镇的粮税是衙门驾车上村去收,人不够,还雇了些人帮忙拉粮,所以足足半月,才收完粮税。
今年的稻谷颗粒十分饱满,粒粒金黄色的谷粒看着十分喜人。
江宁周边的县,却因为受天旱的影响,收成比江宁差远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刘致靖所任的赤县。
刘致靖选择外放就是想来给百姓造福的,赤县的情况却并没有比他没来之前改善什么。虽说收成不大好但也饿不死人,刘致靖还是不由沮丧。
一得到梁珩所在的江宁县丰收后,刘致靖就想去讨讨经验的。但是一想到那件事,又犹豫了,最后还是没有亲自去江宁,只是写了一封信去请教经验。
而江宁刺绣在外面也卖得极火,沈宴便和沈蓁蓁商量着,给江宁刺绣取个名字。因为江宁属于淮南,便取名为淮绣。
而淮绣,迅速席卷了全国的刺绣市场。从来没有一种刺绣会如此细腻,色彩如此明艳,很快就成了贵门夫人小姐的新宠,都以能拥有一张淮绣手帕或一条抹额或一件衣裳为荣。一时间,各地沈家玉坊里,只要淮绣有货,很快就能被抢购一空。
沈宴琢磨着,这淮绣最重要的就是江宁特有的丝线和染坊,这两样要是流传出去了,别人可就很快就能绣出另一个淮绣啊。这可不行。沈宴便找到了那家丝线坊,花了重金收购了。
不得不说,沈宴经商的头脑绝对是个中翘楚。手机用户浏览23x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喜欢看都市乡村 家庭伦理的请 nbsp; ll 精彩的佳人公众号点击书城首页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沈蓁蓁有些心疼梁珩这么奔波劳累, 但梁珩却不让沈蓁蓁自己做饭, 说厨房棱棱角角太多,怕沈蓁蓁撞上了。
沈蓁蓁自从知道了自己有了身孕,平日走路都极小心了。也怕会出什么意外, 也不坚持自己做饭了。且梁珩做饭比她做的好吃多了,也难为梁珩吃了这么久沈蓁蓁做的饭, 且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 是咸是淡,从不说话。
梁珩在知道沈蓁蓁怀孕的第二天,就又去请了宝荣堂的大夫过来,亲自问了孕期该注意的事,一一记在了纸上。
县城里的百姓, 发现最近经常能在菜市场碰到提着个小竹篮买菜的县令大人。
一开始大家极为惊讶啊, 这别说官老爷家了, 就是寻常有点小钱的人家里, 都有一个两个丫鬟。这县令家不可能没有丫鬟吧?
知情人就出来说了, 还真没有。
这个消息简直惊呆了城里一众乡绅和商户, 纷纷表示愿意送两个丫鬟给县令大人。
梁珩忙不迭地拒绝了。先不说上次沈蓁蓁明确地表示了现在不买丫鬟, 就是沈蓁蓁同意, 也只能由沈蓁蓁买,而不能收这些人送的啊。否则不论这些人送丫鬟的原由,沈蓁蓁只怕也会立马炸毛。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是打着送丫鬟的旗号,给他送美婢的呢。且抛开这一切不谈,作为父母官的梁珩也不会无缘无故收别人送的东西,何况是人了。
于是梁珩整整买了十余天的菜,这项工作才由赶到的赵氏接了过去。
十余天后,赵氏才和沈宴一起,赶到了江宁。
本来能提前两天到的,主要是沈家那边一听沈蓁蓁有了身孕了,就各种准备沈蓁蓁怀孕时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采买了两天还没买齐,若不是沈宴及时阻止,沈母能将未出生的孩子可能会用到的东西准备到三岁去。
沈宴他们带来的东西,足足装了三马车。帮忙搬运东西的衙役都惊呆了,这大舅哥也来了不少次了,没哪次这么大的阵势啊。
因为怀孕前三个月不宜外人知晓,所以一众衙役们,并不知道县令夫人有孕了。
梁珩当天下乡去了,只有沈蓁蓁在家。
赵氏听到沈蓁蓁有了身孕的消息时,恨不能马上就出发去江宁,奈何亲家那边一直在准备东西。赵氏虽然心急,但也不能表现出来,亲家这是疼女儿呢,她一说话,说不得会让亲家以为她将儿媳妇看得太轻了。何况赵氏留在凉州时,亲家母怕她孤独,时常来陪伴她。赵氏更不能将自己心急表现出来了,以免亲家寒心。
沈宴在前,打开院门,就见沈蓁蓁独自坐在院中晒太阳,院中还支着几根竹竿晒着被子。
沈宴让到一边,让赵氏先进。
“蓁蓁!”
沈蓁蓁正眯眼睡着,突然就听到有人在叫她,一下惊醒过来。转过头,就见赵氏和沈宴正站在院门口。
沈蓁蓁惊喜地倏地站起身来,“娘c大哥。”
赵氏被沈蓁蓁的动作吓了一跳,忙叫道:“诶哟,慢点慢点。”
沈蓁蓁笑了笑,“没事。”
赵氏和沈宴走过来,后面搬东西的人也进来了,给沈蓁蓁问了好,又问东西放在哪。
沈蓁蓁指了左边的耳房,“放在那间房里吧。”
沈蓁蓁招呼赵氏和沈宴坐下,便进了厨房去给两人倒了水。
“娘,你们这一路来顺利吧。”
赵氏连连点头,“顺利顺利。珩儿呢?”
“这不是要收稻谷了吗,夫君下乡去了。”
赵氏点点头,算起来已经三个月没有见过儿子了,却丝毫没有因为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儿子而失望,看到有了身孕的儿媳妇,比看到儿子更高兴。
“如意和菱儿啊,她们进京去了。”
沈蓁蓁点点头,这个她已经知道了。
几人说了大半晌的话,几个衙役和沈家的伙计还在不停地搬东西进来,沈蓁蓁不由惊讶了。
“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娘给你准备了不少东西,有补品有衣裳布匹什么的,还让我交代你,有了身孕要少拿针,伤眼睛。孩子的衣裳和小鞋子什么的,娘和你两个嫂嫂会做的。娘她坐不了船,不然也跟着我们来了。”
沈蓁蓁连连点头,可怜天下父母心,原先沈蓁蓁就是重活了这一世,都没有很深刻透彻地明白这个道理,直到她自己怀了身孕,感觉到肚子里的孩子正慢慢长大,就想把天下最好的都给他。
赵氏见沈蓁蓁有些伤感,忙道:“没事没事,等孩子生下来了,娘陪你回家去住几天。”
沈蓁蓁又连连点头,到时候,是得回去看看。
沈宴坐了没多会就走了,上次收走的绣品早就卖完了,他得去看看这次绣出多少来了。
赵氏是真高兴啊,虽然梁珩才成亲几个月,但是前面梁珩成亲太晚了啊,别的像梁珩这么大的,孩子都不知道多大了,何况梁珩还是老梁家的独苗,赵氏早就着急了。
“蓁儿,大夫说几个月了?”
沈蓁蓁后来自己也想算算日子,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怀上的。只好按着大夫说的。
“两个多月了。”沈蓁蓁说着,低头看了看自己掩在衣衫下看不出来,但其实已经有了些微微凸起的肚子。
赵氏乐得合不拢嘴,还有八个月,她就能抱上孙子了。
梁珩回来的时候,赵氏正在厨房做饭,沈蓁蓁回房躺下了。她有了身孕后就比较嗜睡,赵氏担心沈蓁蓁在院中会受凉,便让沈蓁蓁回房躺下了。
梁珩听到厨房的动静,还以为是沈蓁蓁在做饭,慌忙进了厨房,就见是他娘正在炒菜。
“娘,您来了?”梁珩惊喜叫了一声。
正在炒菜的赵氏听到儿子的声音,抬起头来,就看到了门口的儿子。壮了些,也黑了不少。
“珩儿!”
毕竟是几个月没看到儿子了,说不想念是假的。梁珩见赵氏抹了抹眼泪,连忙走近赵氏。
梁珩轻轻搂了搂他娘,“娘,您别哭啊,您看,您现在连孙儿都有了,多好啊。”
梁珩一提到孩子,赵氏又高兴起来了。
“娘就是太高兴了。”赵氏抹了抹眼角,又连忙将梁珩推出厨房,如今梁珩和以往不一样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进厨房了,传出去别让人笑话了。
赵氏不知道的是,梁大县令已经做了快半个月的饭了。几乎全县百姓都知道了梁县令在家做饭的事。菜都买了,饭还能不做吗?
梁珩进房去看沈蓁蓁。
沈蓁蓁正熟睡着,梁珩轻轻走过去。沈蓁蓁盖着一床薄被。梁珩将沈蓁蓁露在外面的双手放进了被子。如今已经初秋了,天气渐渐凉了下来。
当天一家人吃了团圆饭。
沈蓁蓁有了身孕后就喜欢吃酸的,梁珩买了很多酸菜。赵氏炒的菜味道极好,沈蓁蓁吃了一碗后,还想再吃,赵氏却不让她吃了。
“这有了身孕啊,一顿要少吃一些,一天多吃两顿。晚上蓁蓁要是饿了,娘再给你做。”
长辈毕竟比他们有经验,沈蓁蓁也就依了赵氏的话,放下了碗。
粮食一收上来,百姓就要交粮税了,梁珩又很是忙了一阵子,不过如今他娘来了,梁珩也能放心下乡去了。
离县城最远的几个镇的百姓惊喜地知道了一个消息,今年的粮税,竟然不用自己挑进县城去了,衙门的人直接就在家门口收了。以前每逢交粮税,这些镇的百姓都要半夜就起来,全家出动,或挑或背着几百斤粮食,直走到下午才能到达县城,交一次粮下来,草鞋都要磨烂一双,更别提人累成什么样了。
这是个丰收季。除了个别,大多数百姓对官府提出的每亩多交一分税补官仓的空都没有异议。毕竟若不是当时梁县令开仓赈民,还无偿发了粮种,百姓的生活会是怎么样还不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想像现在这么好,绝无可能。不知道梁县令他们是从何处得到的粮种,今年收成比往些丰收年都多了两分。交了粮税,剩下的粮食,一家人吃一年都吃不完。
这季的粮税依然和上一季一样,该收多少是多少,再也没有什么损耗粮。
粮食进了仓,生活有了保障,百姓也终于欢欣鼓舞了起来,断了三年的丰收庆祝会也举办了起来。一时间,全县百姓皆是喜气洋洋。
因为今年远镇的粮税是衙门驾车上村去收,人不够,还雇了些人帮忙拉粮,所以足足半月,才收完粮税。
今年的稻谷颗粒十分饱满,粒粒金黄色的谷粒看着十分喜人。
江宁周边的县,却因为受天旱的影响,收成比江宁差远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刘致靖所任的赤县。
刘致靖选择外放就是想来给百姓造福的,赤县的情况却并没有比他没来之前改善什么。虽说收成不大好但也饿不死人,刘致靖还是不由沮丧。
一得到梁珩所在的江宁县丰收后,刘致靖就想去讨讨经验的。但是一想到那件事,又犹豫了,最后还是没有亲自去江宁,只是写了一封信去请教经验。
而江宁刺绣在外面也卖得极火,沈宴便和沈蓁蓁商量着,给江宁刺绣取个名字。因为江宁属于淮南,便取名为淮绣。
而淮绣,迅速席卷了全国的刺绣市场。从来没有一种刺绣会如此细腻,色彩如此明艳,很快就成了贵门夫人小姐的新宠,都以能拥有一张淮绣手帕或一条抹额或一件衣裳为荣。一时间,各地沈家玉坊里,只要淮绣有货,很快就能被抢购一空。
沈宴琢磨着,这淮绣最重要的就是江宁特有的丝线和染坊,这两样要是流传出去了,别人可就很快就能绣出另一个淮绣啊。这可不行。沈宴便找到了那家丝线坊,花了重金收购了。
不得不说,沈宴经商的头脑绝对是个中翘楚。手机用户浏览23x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喜欢看都市乡村 家庭伦理的请 nbsp; ll 精彩的佳人公众号点击书城首页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