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凤鸣
十一月的天有些阴冷彻骨,此时日头还没升起,正是一天当中最冷的时候。小雪跟在自己的素哥哥身后,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凉意。
她脑海里还是素哥哥喝汤时候的可爱模样。任是二师兄口出恶言,他的素哥哥只是不急不缓得喝着自己为他煮的汤,似乎这世间最大的事,便是吃自己为他做的饭了。
小湖不远处立着一处茅屋,在刺骨的寒风里如同赤身裸体一般。眉梢带俏的小雪跟着杨素来到了他家门前。
杨素推开虚掩着的柴门,对屋内柔声道:“娘,我回来了。”
应声走出来一位妇人,岁月虽然在她的脸上留下的痕迹比寻常人重了些,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桃羞杏让。
妇人望见杨素身后的少女,目光更显慈爱:“小雪来了啊,来,喝碗热粥暖暖身子。”
“杨婶好。”少女一点也不生分,接过杨母手里的碗自己去盛粥,嘻嘻笑道:“早上起的早,正饿着肚子呢”
杨素听到师妹的话,心中感动,也越发坚定己念。
杨母又拿起一只碗给杨素盛饭,杨素自己接过,去盛了一碗说是粥其实也没有几粒米的清汤稀饭,轻声道:“娘,我吃过了,您也喝碗暖暖身子。”
杨母看了一眼坐在简陋木凳上就着腌菜吃得津津有味的少女,轻轻叹了口气。
“娘亲为何叹气?”见母亲叹气,被人指着鼻子骂都能面不改色的杨素突然慌了。
杨母摇头笑了笑,将杨素领到背声处,压低声音对他道:“素儿,你和小雪是为娘看着长大的,如今你已加过冠,小雪也是及笄之年,正是男当婚女当嫁之时。等过完年,娘把手里的活计绣好后便出去换些银子,买只雁,托你崔伯去你师父那里问雁提亲。”
听到娘亲的话,杨素沉吟良久才道:“孩儿会去提亲,等孩儿金榜题名之时。”
杨母欲言又止,她想劝一劝自己的儿子,可看到杨素眼中闪烁的光芒后,叹了口气,拍了拍杨素的手背,最终什么也没说。
杨素笑了笑,对杨母道:“孩儿知道娘亲烦恼什么,这也正是孩儿立志考取功名的原因。师父虽然视孩儿如己出,小雪也不会在意世俗世故,可男儿既生于世,终究还是活在别人的议论声里。孩儿并不是在意流言蜚语,孩儿只是想让小雪知道,我想娶她,仅仅是想娶她。”
“可是我知道啊。”小雪不知何时来到了杨素身后,望着杨素的背影,红着眼睛道。
杨素转过身,望着有些不安的小雪,认真道:“师妹,我一定会金榜题名,你等我好吗?”
不知为何,打小就对杨素言听计从的小雪这次开始犹豫起来。她不想自己的素哥哥去为自己证明什么,她也不在乎那些他想努力去证明的东西。她只是单纯的以为,两个喜欢的人在一起,只是在一起就好了。
她不懂明明可以在一起,为何非要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去证明什么,然后再在一起?
小雪不懂,可她触到杨素满含期待的目光后,心一软,还是点了头。
杨素笑了。他转身收起碗筷,撩起衣衫前摆蹲下,熟练舀水刷洗起碗筷来。
杨母看到杨素又在那里刷碗,无奈道:“素儿,为娘说过多少次了,男儿生于世间,当立功立言立行。像你这般整日柴米油盐,哪里有读书人的样子?”
杨素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而是等洗好碗筷c又用抹布擦干净手之后才站起来,笑道:“孩儿可不懂什么圣人教诲,孩儿只知道这冰天雪地的,孩儿把这些碗洗了,娘亲就能少碰一次凉水。至于那些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c‘君子远庖厨’之类的教诲究竟出自何种语境c有没有被后人故意曲解,孩儿不想理会。”
杨母无奈摇摇头,似乎已经习惯杨素的“离经叛道”。她帮自己儿子理了理身上衣裳,柔声道:“天不早了,去书院吧。”
“嗯。”杨素笑着应了一声,带着满腹心事的小雪离开了茅屋。
凤鸣书院坐落在凤鸣山山腰,与山同名。书院建成于东奉年间,自远处看去瓦当垂纹c浑然天成。
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书院显得有些古旧,可历尽千年风霜雪雨之后,那股古朴与大气却越发扑面而来。
杨素与小雪沿着蜿蜒山路拾级而上,青石尽头便是山门了。那座以青石雕刻的山门上悬着一幅牌匾,竟是用一整块巨大的白玉雕刻而成!那块匾以玉为底c丹书铁划,上面却仅有二字——天下。
一座古老书院,山门上却挂着“天下”二字,怎么都给人以托大之嫌。可这两个字辗转两千年,就这么一直挂了下来。若是问山外的人凤鸣山究竟在哪里,估计世上没有几个人能说出来,可这块白玉牌匾却天下闻名,而且是妇孺皆知。
从大楚c两奉c大齐,再到大魏c两赵,玉匾上的这两个字早已经挂进了所有楚人的心里。
因为有资格刻这两个字的人,最终也没敢在题字末款留下自己的姓名。
此人叫刘小满。
小满是杨素师父的十四世祖为他取的小名,后来,这个小名就渐渐没人敢叫了。
因为这位刘小满布衣起家最终坐拥天下,他开创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称呼,他的正名刘寄奴被写进了《楚书》,庙号太祖!
杨素还知道,这位奋起寒微c气吞万里的楚太祖,称帝后拿起玉刀亲自拓刻这两个字时,却犹豫起来——他觉得落款留下正名太显疏远,有忘本之嫌;可留下“小满”二字,又怕已经逝世的恩师觉得自己轻浮,不显尊重。最后他干脆只送来了两个字,连姓名落款也没敢留。
这件事后来成了青史上的一桩美谈,后世还有人作打油诗笑曰:“气吞万里刘虎胆,丹书不敢称‘小满’”。
此举也将凤鸣书院的地位推上了巅峰,范家也因此与鲁郡子家一道,成为天下文脉的执牛耳者。
千年以降,范家诗书传家,百代留香。
大奉年间,皇族自戕,中原大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南下,视雄关大城为无物,一路攻城拔寨c涂炭生灵,史称“洪嘉之乱”。
北方动荡,楚人沦为两脚羊,纷纷背井南渡。而凤鸣书院也是自那时由中原迁至如今的天南省c那时的天南国。
后来,盖世英雄赵逖于凄风惨雨中孤舟北渡。舟行江心,赵逖中流击楫,立下山河大誓。
赵逖生逢其时却不逢其主,最终含恨而终。可北伐虽未竞,楚人却可立命。
在赵逖的铁蹄下,胡人终知楚人不可辱,再不敢对楚人肆意屠戮杀伐。
史载,赵逖见南奉朝局动荡c君臣失德,自知北伐难成,最终忧愤成疾,吐血而亡。
可杨素却知赵逖并非死于病榻。
因为,凤鸣书院还封存着一封绝笔信——
“吾师在上,学生泣血叩拜。
少年十五二十时,闻鸡而起尚嫌迟。
蒙时读史,见史载‘畜人为羊c以资军粮’,每每寒栗而不能自矜。及至故国焦土,亲见胡骑结群如蝗c呼啸而过,叩雄关如破柴门c杀楚人如屠鸡犬,方知何为‘国殇’。
学生少喜刀兵,仰名将流芳c千秋彪炳。今戎马半生,方知流芳之下,流血而已,奈何,奈何。
今年半百,不知兴衰,不知荣辱,不知骊楚。学生只知生吾者吾之父母,生吾父母者吾之列祖,生吾列祖者,吾之炎黄族!诸胡欲灭吾族,学生昼见枯骨c夜闻鬼哭,敢不提三尺剑,面北背南,以消万万野鬼之怨乎!
颠簸半生,宠辱诚如三春之水,波澜不惊。然忆骨肉胞民生不如死死不如生c老幼无别皆为豚犬,每念及此处,体血诚如三江之水倒悬,恨不能倾尽四海之兵,兴波作浪,荡覆燕然!
一生所轻唯霸王。知兵者死生存亡,唯谨唯慎,未敢逞匹夫之勇。今至此境,方知一叶江东好过,八百儿郎难回。如此,卷土重来又所为何?大丈夫俯仰世间,岂能苟且残年c老死病榻?
恨不能复我中原,残躯老马,留之何益!且看学生匹马单枪,摘狗头,黄泉路上,以血为酒,醉死酆都!”
杨素初见此信之时,便从师父口中得知了赵逖的结局:
千军万马之前,一将独自冲锋。
胡酋敬其悲壮,令部下不得放箭。
赵逖匹马冲入敌阵,斩首数十,力尽,乱刀分其尸。头颅悬于营前,以壮军威;尸体弃于野,任野狗寒鸦分食。
——————————
赵逖之后,再无赵逖。
只有山脚青石两旁的碑林上,那一位位如点点寒星耀于青史之上的名字,诉说着千秋功过。
李轩辕c周鹜c冯乙c刘小满他们或睥睨天下c或救民水火c或权势滔天c或称祖作宗。可在此处,他们仅仅是一位平凡学子罢了。
桃李成蹊,刻碑成林。而凤鸣范家,只是在深山中静静避世。
天下却仰其清鸣。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她脑海里还是素哥哥喝汤时候的可爱模样。任是二师兄口出恶言,他的素哥哥只是不急不缓得喝着自己为他煮的汤,似乎这世间最大的事,便是吃自己为他做的饭了。
小湖不远处立着一处茅屋,在刺骨的寒风里如同赤身裸体一般。眉梢带俏的小雪跟着杨素来到了他家门前。
杨素推开虚掩着的柴门,对屋内柔声道:“娘,我回来了。”
应声走出来一位妇人,岁月虽然在她的脸上留下的痕迹比寻常人重了些,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桃羞杏让。
妇人望见杨素身后的少女,目光更显慈爱:“小雪来了啊,来,喝碗热粥暖暖身子。”
“杨婶好。”少女一点也不生分,接过杨母手里的碗自己去盛粥,嘻嘻笑道:“早上起的早,正饿着肚子呢”
杨素听到师妹的话,心中感动,也越发坚定己念。
杨母又拿起一只碗给杨素盛饭,杨素自己接过,去盛了一碗说是粥其实也没有几粒米的清汤稀饭,轻声道:“娘,我吃过了,您也喝碗暖暖身子。”
杨母看了一眼坐在简陋木凳上就着腌菜吃得津津有味的少女,轻轻叹了口气。
“娘亲为何叹气?”见母亲叹气,被人指着鼻子骂都能面不改色的杨素突然慌了。
杨母摇头笑了笑,将杨素领到背声处,压低声音对他道:“素儿,你和小雪是为娘看着长大的,如今你已加过冠,小雪也是及笄之年,正是男当婚女当嫁之时。等过完年,娘把手里的活计绣好后便出去换些银子,买只雁,托你崔伯去你师父那里问雁提亲。”
听到娘亲的话,杨素沉吟良久才道:“孩儿会去提亲,等孩儿金榜题名之时。”
杨母欲言又止,她想劝一劝自己的儿子,可看到杨素眼中闪烁的光芒后,叹了口气,拍了拍杨素的手背,最终什么也没说。
杨素笑了笑,对杨母道:“孩儿知道娘亲烦恼什么,这也正是孩儿立志考取功名的原因。师父虽然视孩儿如己出,小雪也不会在意世俗世故,可男儿既生于世,终究还是活在别人的议论声里。孩儿并不是在意流言蜚语,孩儿只是想让小雪知道,我想娶她,仅仅是想娶她。”
“可是我知道啊。”小雪不知何时来到了杨素身后,望着杨素的背影,红着眼睛道。
杨素转过身,望着有些不安的小雪,认真道:“师妹,我一定会金榜题名,你等我好吗?”
不知为何,打小就对杨素言听计从的小雪这次开始犹豫起来。她不想自己的素哥哥去为自己证明什么,她也不在乎那些他想努力去证明的东西。她只是单纯的以为,两个喜欢的人在一起,只是在一起就好了。
她不懂明明可以在一起,为何非要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去证明什么,然后再在一起?
小雪不懂,可她触到杨素满含期待的目光后,心一软,还是点了头。
杨素笑了。他转身收起碗筷,撩起衣衫前摆蹲下,熟练舀水刷洗起碗筷来。
杨母看到杨素又在那里刷碗,无奈道:“素儿,为娘说过多少次了,男儿生于世间,当立功立言立行。像你这般整日柴米油盐,哪里有读书人的样子?”
杨素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而是等洗好碗筷c又用抹布擦干净手之后才站起来,笑道:“孩儿可不懂什么圣人教诲,孩儿只知道这冰天雪地的,孩儿把这些碗洗了,娘亲就能少碰一次凉水。至于那些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c‘君子远庖厨’之类的教诲究竟出自何种语境c有没有被后人故意曲解,孩儿不想理会。”
杨母无奈摇摇头,似乎已经习惯杨素的“离经叛道”。她帮自己儿子理了理身上衣裳,柔声道:“天不早了,去书院吧。”
“嗯。”杨素笑着应了一声,带着满腹心事的小雪离开了茅屋。
凤鸣书院坐落在凤鸣山山腰,与山同名。书院建成于东奉年间,自远处看去瓦当垂纹c浑然天成。
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书院显得有些古旧,可历尽千年风霜雪雨之后,那股古朴与大气却越发扑面而来。
杨素与小雪沿着蜿蜒山路拾级而上,青石尽头便是山门了。那座以青石雕刻的山门上悬着一幅牌匾,竟是用一整块巨大的白玉雕刻而成!那块匾以玉为底c丹书铁划,上面却仅有二字——天下。
一座古老书院,山门上却挂着“天下”二字,怎么都给人以托大之嫌。可这两个字辗转两千年,就这么一直挂了下来。若是问山外的人凤鸣山究竟在哪里,估计世上没有几个人能说出来,可这块白玉牌匾却天下闻名,而且是妇孺皆知。
从大楚c两奉c大齐,再到大魏c两赵,玉匾上的这两个字早已经挂进了所有楚人的心里。
因为有资格刻这两个字的人,最终也没敢在题字末款留下自己的姓名。
此人叫刘小满。
小满是杨素师父的十四世祖为他取的小名,后来,这个小名就渐渐没人敢叫了。
因为这位刘小满布衣起家最终坐拥天下,他开创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称呼,他的正名刘寄奴被写进了《楚书》,庙号太祖!
杨素还知道,这位奋起寒微c气吞万里的楚太祖,称帝后拿起玉刀亲自拓刻这两个字时,却犹豫起来——他觉得落款留下正名太显疏远,有忘本之嫌;可留下“小满”二字,又怕已经逝世的恩师觉得自己轻浮,不显尊重。最后他干脆只送来了两个字,连姓名落款也没敢留。
这件事后来成了青史上的一桩美谈,后世还有人作打油诗笑曰:“气吞万里刘虎胆,丹书不敢称‘小满’”。
此举也将凤鸣书院的地位推上了巅峰,范家也因此与鲁郡子家一道,成为天下文脉的执牛耳者。
千年以降,范家诗书传家,百代留香。
大奉年间,皇族自戕,中原大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南下,视雄关大城为无物,一路攻城拔寨c涂炭生灵,史称“洪嘉之乱”。
北方动荡,楚人沦为两脚羊,纷纷背井南渡。而凤鸣书院也是自那时由中原迁至如今的天南省c那时的天南国。
后来,盖世英雄赵逖于凄风惨雨中孤舟北渡。舟行江心,赵逖中流击楫,立下山河大誓。
赵逖生逢其时却不逢其主,最终含恨而终。可北伐虽未竞,楚人却可立命。
在赵逖的铁蹄下,胡人终知楚人不可辱,再不敢对楚人肆意屠戮杀伐。
史载,赵逖见南奉朝局动荡c君臣失德,自知北伐难成,最终忧愤成疾,吐血而亡。
可杨素却知赵逖并非死于病榻。
因为,凤鸣书院还封存着一封绝笔信——
“吾师在上,学生泣血叩拜。
少年十五二十时,闻鸡而起尚嫌迟。
蒙时读史,见史载‘畜人为羊c以资军粮’,每每寒栗而不能自矜。及至故国焦土,亲见胡骑结群如蝗c呼啸而过,叩雄关如破柴门c杀楚人如屠鸡犬,方知何为‘国殇’。
学生少喜刀兵,仰名将流芳c千秋彪炳。今戎马半生,方知流芳之下,流血而已,奈何,奈何。
今年半百,不知兴衰,不知荣辱,不知骊楚。学生只知生吾者吾之父母,生吾父母者吾之列祖,生吾列祖者,吾之炎黄族!诸胡欲灭吾族,学生昼见枯骨c夜闻鬼哭,敢不提三尺剑,面北背南,以消万万野鬼之怨乎!
颠簸半生,宠辱诚如三春之水,波澜不惊。然忆骨肉胞民生不如死死不如生c老幼无别皆为豚犬,每念及此处,体血诚如三江之水倒悬,恨不能倾尽四海之兵,兴波作浪,荡覆燕然!
一生所轻唯霸王。知兵者死生存亡,唯谨唯慎,未敢逞匹夫之勇。今至此境,方知一叶江东好过,八百儿郎难回。如此,卷土重来又所为何?大丈夫俯仰世间,岂能苟且残年c老死病榻?
恨不能复我中原,残躯老马,留之何益!且看学生匹马单枪,摘狗头,黄泉路上,以血为酒,醉死酆都!”
杨素初见此信之时,便从师父口中得知了赵逖的结局:
千军万马之前,一将独自冲锋。
胡酋敬其悲壮,令部下不得放箭。
赵逖匹马冲入敌阵,斩首数十,力尽,乱刀分其尸。头颅悬于营前,以壮军威;尸体弃于野,任野狗寒鸦分食。
——————————
赵逖之后,再无赵逖。
只有山脚青石两旁的碑林上,那一位位如点点寒星耀于青史之上的名字,诉说着千秋功过。
李轩辕c周鹜c冯乙c刘小满他们或睥睨天下c或救民水火c或权势滔天c或称祖作宗。可在此处,他们仅仅是一位平凡学子罢了。
桃李成蹊,刻碑成林。而凤鸣范家,只是在深山中静静避世。
天下却仰其清鸣。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