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宗华最新章节 > 宗华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九章 记忆

  第九章记忆

  时间跨越几千年。

  从空中向地面看去,一块巨大的盆地被繁茂的森林所覆盖。密布的河流如同人体经络穿插其中,为这片土地带来充沛的雨水,在一条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零星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人为建造的村庄,村子外围是成片的被水沟分割整齐的田地,此时正值春季,天刚亮便有人在田野上劳作。

  华昊抬起头,摸了把额头的汉水。稍微喘口气。接着继续手中的事情。

  华昊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身材健壮结实,只在腰间披着兽裙,上身是结实有力的肌肉。从外表上看,他与同在这片田地上劳作的并无多大区别。但华昊知道自己有多与众不同。

  准确的讲,他不止活了二十几年,这个‘他’指的是记忆或者高深一点是灵魂。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华昊就有这具身体不曾经历的事情的记忆。那个记忆清楚记得自己叫风宗,然后穿越到了原始社会,并渡过了几十年的人生。

  这个记忆不是一下子,而是慢慢的无所察觉的与自己合二为一。就像一个人重活了一般。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风宗死后并没有碰到什么孟婆之类的神明,现在华昊也不觉得自己就是风宗,只是多出了一部分记忆而已。

  再看现实环境,华昊发现自己所生存的村庄有很多与风宗生存的村庄的相似之处。比如语言,这个村庄居住的正是风宗所分出的风姓华氏。而村里也流传着自己是被天人氏带着从北方迁下来,又如何分为九个部分的,本村庄的祖先就是天人氏等等传说。

  华昊大致可以推断,自己和风宗生活的地方一样,处于地球上。但从社会形式没太大变化上来看,时间上两者可能距离近千年。

  而为什么会有风宗的记忆存在,华昊觉得应该是穿越那个虫洞时,自身基因发生了某种无法理解的变化。使基因能携带记忆遗传到下面几或几十代。

  但为什么华昊的上面几代没能继承这记忆?

  华昊不得而知。

  只能解释为到华昊这就某种基因突变,觉醒了这种记忆。

  但为什么看小说电影上的基因突变,不是飞天遁地,就是吐丝隐身。而到自己身上就只是遗传一些一个普通人的记忆呢?

  华昊毕竟心理年龄快一百的人,只是随便吐槽两句,不会过于计较这种事情。

  再说了,一个普通人的记忆可能对风宗穿越前的现代人没有多重要,但对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的重要性却是言语无法形容的。

  比如现在华昊脚下的水稻和田地。

  华昊所处的村庄叫有华氏,有五千多人,可以说已经是个小城市了,大部分人都从事农业种植和畜牧训养,稳定的农业导致劳动剩余产品的增加,促使村内专业性人才的增加与技术的提高,如制陶业,纺织业,磨石,制革,等手工业人才。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自然发生偏移,因此,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技能的积累,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和奴隶制的产生。

  华昊就处于父系氏族萌芽,但还是女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晚期。

  首先是婚姻制度,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的是对偶婚。

  到母系氏族社会的晚期,由于男子在生产中的作用增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他们迫切需要与婚配的女子保持长久稳定的关系,以确认自己的亲生子女。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改变从妻居的不利处境。采取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武力抢婚,另一种则是交换婚。

  华昊的母亲就是华昊父亲利用部落间发生战争的机会,掠夺敌对部落的妇女,作为自己的妻子。而类似的事情在村子内并不稀奇。

  每个氏族都有一定的地域。氏族成员共同占有,并集体耕种土地。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个体家庭虽然已经开始积蓄粮食c牲畜等私有财产,但是对于集体劳动所获的产品,基本上还是平均分配。氏族的财产由集体继承。氏族成员彼此有互相救助的义务。男女择偶均实行族外婚。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公共墓地。

  华昊与父母亲已经组成一个家庭,必然导致私有财产的增加或减少,父亲肯定会把自己的一部分私有财产,转移到子女身上,所以在氏族内贫富差距只会随着时间而增大。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华昊小时还不太注意,长大后某一天才发现自己吃的是大米,人就有手里拿着手机然后到处找手机的情况。华昊可能也是由于风宗的记忆才能联想到大米是什么。

  而随机想来的是本氏族肯定是什么时候竟栽培了稻子。因为之前风宗可是种粟谷的。

  水稻比粟谷更高产也就导致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也更导致劳动剩余产品的增加。结果就是现在比风宗那时代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

  但水稻的种植方式就有点简单,是把种子随便往水田里一撒,平时就除草防虫,有简单的灌溉系统,水多了排掉,水少了又引进的各个沟渠。

  这个时候风宗记忆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华昊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种后,然后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可以进行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并制作使用了秧绳c秧标,来在稻田中做记号。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最后又想起更为便利的抛秧。

  水稻抛秧增产的原因是发根快,成苗率高,抛身苗带有土坨,抛秧是把秧苗全根移动到本田里,一般成活率达100%。只有个别秧苗抛后因落在稻茬上等原因,根部没有扎进泥土,成活率才受到影响。

  稻草也是另一个相当有特色的经济副产品,用途相当多。除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以稻草编成的草绳c草鞋与簑衣,是许多农人的必备品。现在就有房子是以稻草做屋顶。利用稻草编织出的工艺产品,也相当常见,如草席,草帽等。在稻田中最常见的还有戴着帽子,用来吓阻鸟群的稻草人。

  由于土地等生产资料是属于氏族共同财产,新的农业技术又事关整个氏族生死,所以刚开始几乎没人同意。

  华昊的父亲叫华辛,因为身强力壮,能力出众,在氏族内算说得上话的人,在华昊百般哀求下,才开口让族人同意,但是让华昊自己开垦一块土地,一次不成功就必须放弃。

  第一年虽然辛苦,族人本来当笑话看,但当华昊按自己新方法所种的稻谷收获时,其结果让大家目瞪口呆,老方法种植一亩只能得二十公斤,而华昊的精耕细种竟有四十公斤,翻出来一半。

  华昊的成功也让众人纷纷改变种植方法,农民最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事情,再加上华昊又改良各个农具,虽然都是石片磨成,但形状都是风宗记忆里那些被改良了多次的,直到近代社会依然使用的农具。

  如镰刀,锄头,并首次使用畜力犁,耙,耖,脱粒工具稻桶,梿枷等等。

  还花了较大力气做出一座简易的筒车也就是水车,还有两台风扇车。

  生产技术的提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产力的体现。

  说是首次使用,在这个世界就是发明创造。其中很多工具如畜力梨的出现,为大面积的开垦荒地,解放生产力创造条件。

  一次性发明出前世几千年归纳总结的农具,其中抛秧技术甚至是1958才出现的。

  这些东西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华昊的生命长度所感受不到,当然也不是一点都感受不到。至少现在在族人心目中,华昊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