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奉兴王之祀9延续你们家的香火)。
这乱七八糟的事情,虽然把朱厚照跟不风流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他们怎么会答应这么奇葩的要求呢?因此五月初七,礼部尚书毛澄和文武群臣60余人,再次将此议上奏皇帝,并声称朝臣中“有异议者即jiān邪,当斩”。
对朱厚而言,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双方就产生了僵持。年方十五岁的朱厚试图优抚杨廷和,并向毛澄厚赠黄金,yù使其改变主意。但是杨廷和两人都不为所动,即便朱厚几次下诏尊加其父徽号,也被杨廷和等大臣封还了。
最后,毛澄亦终于有些松动了,他提出一个意见说,认为将来朱厚有子时,可以用第二子取代朱厚炫成为兴王,继承其父亲的王统(这也行?)。
在接连失利之后,不风流迅速稳下心神,开始用他那刚刚成型的新势力大象,统合资源绝地反击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德十六年七月初三,新科进士张璁突然上疏支持世宗,认为朱厚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
这个新科进士张璁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而且汉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预先立为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已经是过继给汉成帝和宋仁宗,“其为人后之义甚明”。
经过这好一通的讲事实摆道理,张璁建议朱厚完全可以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朱厚见此奏章后大喜,称“我父子得以保全了”。
可就在不风流自以为得计,朱厚也以为好事不远的时候,他们的政治顾问杨一清来泼冷水了。又是一番讲事实摆道理,杨一清掰开了揉碎了的给两人上了一堂具体生动的政治课,这才让不风流跟朱厚首次摸着了政治的真正衣角。
政治不是比武也不是考试,这玩意不求生死胜败,甚至是不求眼前利益立竿见影,这玩意其实求的就是一个平衡!说白了,政治其实就是一项妥协的艺术,就看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谁能审时度势,在妥协中抢占更大的利益和优势了。
因此在不风流和朱厚高兴过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这张璁一人出头确实是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审时度势唯有先行妥协。
但是政治本就是个漩涡,这玩意随时都在搅动变化,甚至是随时都在厮杀。朱厚和不风流这边刚刚妥协,这口恶气还没喘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廷和与他的文官集团再次强势进逼。
在奉迎生母蒋妃入京的礼仪上,朱厚大怒yù狂,他再次力排众议坚持行以迎皇太后之礼。而朱厚的这个反应,当然都在杨廷和的预料之中了,因此一家人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就是再次猛烈的反对。
朱厚万念俱灰痛哭流涕,直接表示愿意辞位,奉母返回安陆。这个皇帝俺不干了还不行吗,这当个皇帝连妈都当没了,这还是人干的事吗,还当个什么劲啊?!在朱厚的以退为进之下,杨廷和无奈只得让步。当年十月,朱厚以皇太后礼迎母亲入宫。
在双方犬牙jiāo错的争锋相对之中,朱厚迅速的成长起来,已经慢慢的扳回劣势,慢慢的与文官集团打成了平手。而在这其中,不风流居功甚伟,但是当朱厚想给他加官进爵,让他走到前台来的时候,唐寅唐伯虎却很委婉也很坚决的拒绝了。
三年之后,朱厚的地位已稳固,于是他就试图为父母的封号再加个“皇”字。而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的张璁,与他的同僚桂萼等人不再用不风流提点,就立刻自己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还真是下等人用棒打,中等人用话教,上等人很自觉啊,不风流觉得自己已经可以退出了。
张璁桂萼两人因此得以宣诏入京,委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朱厚此举,就是以张璁和桂萼为中心,在朝廷中形成支持自己奉迎皇帝的“议礼派”。朱厚这时已经是个熟的不能再熟的政治家了,他将议礼当作起家的政治资本,在酝酿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在这个主场挑起了议礼之争。
当初湖广总督席书曾草拟奏疏,附和张璁、霍韬的意见,称兴献帝宜定号皇考兴献帝,吏部员外郎方献夫也上疏,提出“继统不继嗣”之论。但两封奏疏都没能上呈。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世宗将席书和方献夫二人的奏疏jiāo付群臣再次集议。杨廷和见世宗有意变更前议,上疏请求致仕(退休),他眼见朱厚羽翼已丰,想及早出身以保完全这小皇帝太厉害了,我害怕了,不陪你们完了,不陪你们死了。
而此时的朱厚地位早就已经稳固了,并且他也早就厌恶杨廷和的跋扈难制了,因此嘉靖皇帝就顺水推舟,同意杨廷和致仕归里。文官集团少了杨廷和,就好像老虎没了牙,但是早就深谙政治险恶的不风流唇亡齿寒,也紧跟着请求再回山林。
文官集团这头大象没了骑象人,而朱厚又一门心思的想把他们这块肥ròu吞到嘴里,不风流岂能不知?但是朱厚想抢占别人这头大象的骑象人的位置,他首先得是自己这头大象的骑象人,所以不风流就知道自己是时候该让位了。这个小皇帝朱厚已经羽翼已丰了,他不再需要不风流这把挡在头上的yīn暗的大伞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虽然杨廷和与不风流两人都看的很清楚,其他人可就没有这样高超的眼光了。杨廷和为了能够全身而退,他甚至连儿子都没敢说的太明白了,他连儿子都留下来给他当了盾牌。
杨廷和一去,颇感群龙无首的礼部尚书汪俊,还有吏部尚书乔宇等人,竟然都不知天高地厚的想取而代之,继位这个骑象人的位置。一家人苦心经营,都在酝酿再一起集体谏诤。
适逢主事侯廷训据宗法作《大礼辨》,吏部尚书乔宇等人遂据此率群臣近两百五十人一同进言,反对朱厚以兴献王为皇考。
朱厚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他还是不悦,下令让更多的官员参与到了这场议论中来。于是,给事中张等三十有二人,御史郑本公等三十有一人,以及邹守益等,也都加入战斗抗章力论。
状元唐皋上疏说:“陛下宜考所后以别正统,隆所生以备尊称。”
这小子不愧是状元,他表面上是在调停,实际上却是倾向于反对。与此同时,那个王阳明的大弟子邹守益,虽然表面看上去光明正大,但是话里话外也觉得朱厚有点没事找事。也是的,这大明朝的国家大事皇帝不关心,却成天在这大礼议事件上加缠不清,真是有点没事找抽啊。
邹守益有王守仁的面子在,而唐皋也是前朝状元,两人在朝中都属于影响较大的文臣,朱厚因此恼羞成怒,对此次进言之人均以斥责、罚俸甚至罢黜进行惩罚。
在这场抗章力论的最后,汪俊代表文官集团只好妥协:“于兴献帝、兴国太后止各加一‘皇’字,以备尊称。”
三月,朱厚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尊封祖母邵氏(明宪宗贵妃)为寿安皇太后,孝宗皇后张氏为昭圣慈寿皇太后,武宗皇后夏氏为庄肃皇后。
第392章 难得糊涂
苍天呐,谁会在自己的老爸老妈前面再加上本生二字呀。本生者,亲生也嗨,你好,这是我亲生老爸,这是我亲生老妈!古往今来,有此奇葩称谓的,也许只有这个嘉靖皇帝一人吧。
但是如此奇耻大辱,朱厚还是忍了,政治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嘛,我在这方面甘愿受辱,就是为了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大的利益。
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朱厚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哗然。
当时正逢早朝刚结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道:“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下葬礼节,宪宗听从了,这是本朝的旧事。”
翰林院修撰杨慎(就是杨廷和的儿子)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cāo大义而死,就在今日。”
群臣汹汹如潮,朝皇帝波涛汹涌而来,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
世宗朱厚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世宗屈服。
杨廷和的儿子杨慎领着众人撼门大哭(用手晃dàng这大门大声哭喊),“声震阙庭”。
朱厚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捶打着大门大声哭喊),朱厚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
七月十六日,朱厚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朱厚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惨了,此次因廷杖而死的,竟然有十六人之多。
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事件”以朱厚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九月,世宗更定大礼,改称孝宗为皇伯考,生父为皇考,并编纂《大礼集议》和《明lún大典》。
嘉靖十七年,朱厚给明太宗上尊号为“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成祖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父亲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神主升太庙,大礼议事件至此最终结束。
嘉靖元年(1522),新登基的皇帝看到王守仁的功绩,赞叹有加,决定把他应得的荣誉还给他,还当众发了脾气:“这样的人才,为什么放在外面,即刻调他入京办事!”
然而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明皇帝的这道命令竟然很奇怪的迟迟没有得到执行。拖到最后,朱厚皇帝连催了好几次,吏部才搞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结果调王守仁出任大明朝兵部尚书,但是很可惜的是却是去南京当兵部尚书,如假包换的天下第一虚职。
皇帝都说要王守仁入京了,吏部吃了豹子胆,敢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吏部确实没有执行皇帝的命令,但他们也没有抗命,因为他们执行的,是另一个人的命令。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人比皇帝厉害。因为就连当时的这个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是这位仁兄一手拥立的。
此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杨廷和,这次找王守仁麻烦的人正是他。但是杨廷和又错了,他这次的错误可谓是大错特错,给别人一个机会,其实就是给自己机会。如果王守仁这时进了北京的话,凭他的能力,在加上不风流知趣的退出,朱厚也不会演变成那个不可收拾的模样。
但是当杨廷和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晚了,事后诸葛亮还不如死也不明白的话呀,杨廷和这个死不瞑目啊。
其实杨廷和大致上可以算是个好人(相对而言),虽然他也收收黑钱,徇徇私,但归根结底他还是努力干活的。当初朱厚照在外面玩的那几年,如果没有他老人家在朝廷拼死拼活地干,老朱家这笔买卖早就歇业关门了。
但是杨廷和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因为他是儒释道三家的实际掌舵人,因为他多年的无冕之王的成就,竟然让杨廷和达到了“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的地步!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这段话是《史记》里用来描述商纣王的。意思是说纣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IQ奇高,以至与他觉得别人说的都是胡说八道,纣王的口才也非常好,以至于他可以随意混淆是非,辩压群臣。而且肘王的体质和武功也很非常好,好到可以赤手空拳搏击猛兽,甚至是徒手杀人!
杨廷和不能跟商纣王相提并论,但是他的这个缺点却跟那个有名的暴君一模一样。
当然,除了这个xìng格缺陷的原因,从表面上来说,我们也可以说杨廷和是心胸狭窄,很难容人。他和王守仁的老上级王琼,也有着很深的矛盾,所以对于王守仁这样的敌人的人,自然不会手下留情的。杨廷和出招了,他面对这个实力不输与他甚至还有点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出手了,趁着三不联盟的神刀不败昏迷不醒的时候出手了。
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王守仁却并不在意。对于一个视荣华为无物,置生死于度外的人来说,这算得上什么呢?杨廷和出招后,天天都在心惊胆战的等着王守仁的反击,随时准备见招拆招。但是被摆了一道的王守仁竟然毫无反应,毫无战意,毫不在乎,压根就没想与之战斗,或者说压根就不屑与之战斗。
王守仁接到命令,收拾收拾东西,转身就去了南京,心平气和的接任了名存实亡的兵部尚书一职。
嘉靖元年(1522)二月,王守仁刚到南京,就得知他的父亲王华去世了。这位老先生前半辈子被王守仁折腾得够呛,后半辈子却为他而自豪,含笑而去,也算是死得瞑目。
但是,这件事情还是沉重地打击了王守仁,他离任回家守孝,由于过于悲痛,还大病了一场,从此落下了致命的病根。正是这次打击和那场大病,最终使他放下了所有的一切。
难得糊涂,放下更难!
父亲的训斥,格竹子的执着,刘瑾的廷杖,龙场的悲凉,悟道的喜悦,悲愤的逃亡,平叛的奋战,如此多的官场风波,刀光剑影,几起几落,世上再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扰乱他的心弦。
他终于可以静下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这乱七八糟的事情,虽然把朱厚照跟不风流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他们怎么会答应这么奇葩的要求呢?因此五月初七,礼部尚书毛澄和文武群臣60余人,再次将此议上奏皇帝,并声称朝臣中“有异议者即jiān邪,当斩”。
对朱厚而言,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双方就产生了僵持。年方十五岁的朱厚试图优抚杨廷和,并向毛澄厚赠黄金,yù使其改变主意。但是杨廷和两人都不为所动,即便朱厚几次下诏尊加其父徽号,也被杨廷和等大臣封还了。
最后,毛澄亦终于有些松动了,他提出一个意见说,认为将来朱厚有子时,可以用第二子取代朱厚炫成为兴王,继承其父亲的王统(这也行?)。
在接连失利之后,不风流迅速稳下心神,开始用他那刚刚成型的新势力大象,统合资源绝地反击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德十六年七月初三,新科进士张璁突然上疏支持世宗,认为朱厚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
这个新科进士张璁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而且汉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预先立为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已经是过继给汉成帝和宋仁宗,“其为人后之义甚明”。
经过这好一通的讲事实摆道理,张璁建议朱厚完全可以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朱厚见此奏章后大喜,称“我父子得以保全了”。
可就在不风流自以为得计,朱厚也以为好事不远的时候,他们的政治顾问杨一清来泼冷水了。又是一番讲事实摆道理,杨一清掰开了揉碎了的给两人上了一堂具体生动的政治课,这才让不风流跟朱厚首次摸着了政治的真正衣角。
政治不是比武也不是考试,这玩意不求生死胜败,甚至是不求眼前利益立竿见影,这玩意其实求的就是一个平衡!说白了,政治其实就是一项妥协的艺术,就看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谁能审时度势,在妥协中抢占更大的利益和优势了。
因此在不风流和朱厚高兴过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这张璁一人出头确实是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审时度势唯有先行妥协。
但是政治本就是个漩涡,这玩意随时都在搅动变化,甚至是随时都在厮杀。朱厚和不风流这边刚刚妥协,这口恶气还没喘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廷和与他的文官集团再次强势进逼。
在奉迎生母蒋妃入京的礼仪上,朱厚大怒yù狂,他再次力排众议坚持行以迎皇太后之礼。而朱厚的这个反应,当然都在杨廷和的预料之中了,因此一家人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就是再次猛烈的反对。
朱厚万念俱灰痛哭流涕,直接表示愿意辞位,奉母返回安陆。这个皇帝俺不干了还不行吗,这当个皇帝连妈都当没了,这还是人干的事吗,还当个什么劲啊?!在朱厚的以退为进之下,杨廷和无奈只得让步。当年十月,朱厚以皇太后礼迎母亲入宫。
在双方犬牙jiāo错的争锋相对之中,朱厚迅速的成长起来,已经慢慢的扳回劣势,慢慢的与文官集团打成了平手。而在这其中,不风流居功甚伟,但是当朱厚想给他加官进爵,让他走到前台来的时候,唐寅唐伯虎却很委婉也很坚决的拒绝了。
三年之后,朱厚的地位已稳固,于是他就试图为父母的封号再加个“皇”字。而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的张璁,与他的同僚桂萼等人不再用不风流提点,就立刻自己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还真是下等人用棒打,中等人用话教,上等人很自觉啊,不风流觉得自己已经可以退出了。
张璁桂萼两人因此得以宣诏入京,委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朱厚此举,就是以张璁和桂萼为中心,在朝廷中形成支持自己奉迎皇帝的“议礼派”。朱厚这时已经是个熟的不能再熟的政治家了,他将议礼当作起家的政治资本,在酝酿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在这个主场挑起了议礼之争。
当初湖广总督席书曾草拟奏疏,附和张璁、霍韬的意见,称兴献帝宜定号皇考兴献帝,吏部员外郎方献夫也上疏,提出“继统不继嗣”之论。但两封奏疏都没能上呈。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世宗将席书和方献夫二人的奏疏jiāo付群臣再次集议。杨廷和见世宗有意变更前议,上疏请求致仕(退休),他眼见朱厚羽翼已丰,想及早出身以保完全这小皇帝太厉害了,我害怕了,不陪你们完了,不陪你们死了。
而此时的朱厚地位早就已经稳固了,并且他也早就厌恶杨廷和的跋扈难制了,因此嘉靖皇帝就顺水推舟,同意杨廷和致仕归里。文官集团少了杨廷和,就好像老虎没了牙,但是早就深谙政治险恶的不风流唇亡齿寒,也紧跟着请求再回山林。
文官集团这头大象没了骑象人,而朱厚又一门心思的想把他们这块肥ròu吞到嘴里,不风流岂能不知?但是朱厚想抢占别人这头大象的骑象人的位置,他首先得是自己这头大象的骑象人,所以不风流就知道自己是时候该让位了。这个小皇帝朱厚已经羽翼已丰了,他不再需要不风流这把挡在头上的yīn暗的大伞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虽然杨廷和与不风流两人都看的很清楚,其他人可就没有这样高超的眼光了。杨廷和为了能够全身而退,他甚至连儿子都没敢说的太明白了,他连儿子都留下来给他当了盾牌。
杨廷和一去,颇感群龙无首的礼部尚书汪俊,还有吏部尚书乔宇等人,竟然都不知天高地厚的想取而代之,继位这个骑象人的位置。一家人苦心经营,都在酝酿再一起集体谏诤。
适逢主事侯廷训据宗法作《大礼辨》,吏部尚书乔宇等人遂据此率群臣近两百五十人一同进言,反对朱厚以兴献王为皇考。
朱厚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他还是不悦,下令让更多的官员参与到了这场议论中来。于是,给事中张等三十有二人,御史郑本公等三十有一人,以及邹守益等,也都加入战斗抗章力论。
状元唐皋上疏说:“陛下宜考所后以别正统,隆所生以备尊称。”
这小子不愧是状元,他表面上是在调停,实际上却是倾向于反对。与此同时,那个王阳明的大弟子邹守益,虽然表面看上去光明正大,但是话里话外也觉得朱厚有点没事找事。也是的,这大明朝的国家大事皇帝不关心,却成天在这大礼议事件上加缠不清,真是有点没事找抽啊。
邹守益有王守仁的面子在,而唐皋也是前朝状元,两人在朝中都属于影响较大的文臣,朱厚因此恼羞成怒,对此次进言之人均以斥责、罚俸甚至罢黜进行惩罚。
在这场抗章力论的最后,汪俊代表文官集团只好妥协:“于兴献帝、兴国太后止各加一‘皇’字,以备尊称。”
三月,朱厚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尊封祖母邵氏(明宪宗贵妃)为寿安皇太后,孝宗皇后张氏为昭圣慈寿皇太后,武宗皇后夏氏为庄肃皇后。
第392章 难得糊涂
苍天呐,谁会在自己的老爸老妈前面再加上本生二字呀。本生者,亲生也嗨,你好,这是我亲生老爸,这是我亲生老妈!古往今来,有此奇葩称谓的,也许只有这个嘉靖皇帝一人吧。
但是如此奇耻大辱,朱厚还是忍了,政治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嘛,我在这方面甘愿受辱,就是为了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大的利益。
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朱厚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哗然。
当时正逢早朝刚结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道:“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下葬礼节,宪宗听从了,这是本朝的旧事。”
翰林院修撰杨慎(就是杨廷和的儿子)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cāo大义而死,就在今日。”
群臣汹汹如潮,朝皇帝波涛汹涌而来,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
世宗朱厚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世宗屈服。
杨廷和的儿子杨慎领着众人撼门大哭(用手晃dàng这大门大声哭喊),“声震阙庭”。
朱厚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捶打着大门大声哭喊),朱厚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
七月十六日,朱厚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朱厚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惨了,此次因廷杖而死的,竟然有十六人之多。
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事件”以朱厚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九月,世宗更定大礼,改称孝宗为皇伯考,生父为皇考,并编纂《大礼集议》和《明lún大典》。
嘉靖十七年,朱厚给明太宗上尊号为“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成祖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父亲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神主升太庙,大礼议事件至此最终结束。
嘉靖元年(1522),新登基的皇帝看到王守仁的功绩,赞叹有加,决定把他应得的荣誉还给他,还当众发了脾气:“这样的人才,为什么放在外面,即刻调他入京办事!”
然而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明皇帝的这道命令竟然很奇怪的迟迟没有得到执行。拖到最后,朱厚皇帝连催了好几次,吏部才搞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结果调王守仁出任大明朝兵部尚书,但是很可惜的是却是去南京当兵部尚书,如假包换的天下第一虚职。
皇帝都说要王守仁入京了,吏部吃了豹子胆,敢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吏部确实没有执行皇帝的命令,但他们也没有抗命,因为他们执行的,是另一个人的命令。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人比皇帝厉害。因为就连当时的这个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是这位仁兄一手拥立的。
此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杨廷和,这次找王守仁麻烦的人正是他。但是杨廷和又错了,他这次的错误可谓是大错特错,给别人一个机会,其实就是给自己机会。如果王守仁这时进了北京的话,凭他的能力,在加上不风流知趣的退出,朱厚也不会演变成那个不可收拾的模样。
但是当杨廷和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晚了,事后诸葛亮还不如死也不明白的话呀,杨廷和这个死不瞑目啊。
其实杨廷和大致上可以算是个好人(相对而言),虽然他也收收黑钱,徇徇私,但归根结底他还是努力干活的。当初朱厚照在外面玩的那几年,如果没有他老人家在朝廷拼死拼活地干,老朱家这笔买卖早就歇业关门了。
但是杨廷和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因为他是儒释道三家的实际掌舵人,因为他多年的无冕之王的成就,竟然让杨廷和达到了“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的地步!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这段话是《史记》里用来描述商纣王的。意思是说纣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IQ奇高,以至与他觉得别人说的都是胡说八道,纣王的口才也非常好,以至于他可以随意混淆是非,辩压群臣。而且肘王的体质和武功也很非常好,好到可以赤手空拳搏击猛兽,甚至是徒手杀人!
杨廷和不能跟商纣王相提并论,但是他的这个缺点却跟那个有名的暴君一模一样。
当然,除了这个xìng格缺陷的原因,从表面上来说,我们也可以说杨廷和是心胸狭窄,很难容人。他和王守仁的老上级王琼,也有着很深的矛盾,所以对于王守仁这样的敌人的人,自然不会手下留情的。杨廷和出招了,他面对这个实力不输与他甚至还有点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出手了,趁着三不联盟的神刀不败昏迷不醒的时候出手了。
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王守仁却并不在意。对于一个视荣华为无物,置生死于度外的人来说,这算得上什么呢?杨廷和出招后,天天都在心惊胆战的等着王守仁的反击,随时准备见招拆招。但是被摆了一道的王守仁竟然毫无反应,毫无战意,毫不在乎,压根就没想与之战斗,或者说压根就不屑与之战斗。
王守仁接到命令,收拾收拾东西,转身就去了南京,心平气和的接任了名存实亡的兵部尚书一职。
嘉靖元年(1522)二月,王守仁刚到南京,就得知他的父亲王华去世了。这位老先生前半辈子被王守仁折腾得够呛,后半辈子却为他而自豪,含笑而去,也算是死得瞑目。
但是,这件事情还是沉重地打击了王守仁,他离任回家守孝,由于过于悲痛,还大病了一场,从此落下了致命的病根。正是这次打击和那场大病,最终使他放下了所有的一切。
难得糊涂,放下更难!
父亲的训斥,格竹子的执着,刘瑾的廷杖,龙场的悲凉,悟道的喜悦,悲愤的逃亡,平叛的奋战,如此多的官场风波,刀光剑影,几起几落,世上再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扰乱他的心弦。
他终于可以静下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