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的处事为人最新章节 > 蒋介石的处事为人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1 章

  林宣布:苏联将援助那些遭受侵略而为自己祖国独立奋斗的国家。7月14日,李维诺夫接见蒋廷黻,表示苏联愿意帮助中国。7月23日,中国外长王宠惠和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会谈。8月24日,王宠惠和鲍格莫洛大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有效期五年。当时法国的《巴黎时报》评价该条约是"chā入日本蛮牛颈项中的一副火箭"。

  第一部分 36.大敌当前,化敌为友(2)

  1937年8月下旬,蒋介石派杨杰、张冲以"苏联实业考察团"的名义,实际作为中国政府特派驻苏军事代表团赴苏,专事接洽苏援。9月初,杨杰等一行到莫斯科,受到了苏联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周密细致的安排。苏联政府不仅对代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和优惠,且经斯大林、伏罗希洛夫的特许,向中国代表团展示了苏制各种武器并进行实弹演习,供中国代表团了解苏联武器种类、xìng能,评品优劣,依据中国需要和实情决定取舍。

  1937年11月,中苏签订第一次《中苏信用易货借款合同》,款项为5000万美元。合同在莫斯科签订后,苏联即将飞机、火pào及其他军用物资,经新疆运入中国,其价格普遍低于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1938年底,蒋介石派孙科前往莫斯科,当面向斯大林提出借款要求,经过磋商,中苏签订了第二次信用易货借款合同,款额为5000万美元。1939年3月,孙科再去莫斯科,谋求第三次借款,斯大林在接见孙科时,询问了中国抗日战场的情况,并答应给予1.5亿美元的借款。6月,孙科与苏联外贸人民委员米高扬签订了第三次借款合同,款项为1.5亿美元。在此期间,苏联对华的直接经济援助达到4.5亿美元。

  除借款外,苏联还以大量非战物资、军事顾问和派遣航空队等形式援助了中国的抗战。据统计,1937年至1939年,苏联派抵中国的军事顾问和专家达3380余人。

  1940年,欧洲局势紧张,6月德军攻占巴黎,法国投降,英国也处在德军强大的压力之下,岌岌可危。日本趁机在亚洲压迫英、法。在日本的压力下,法国从6月22日起完全封锁了越南与中国的jiāo通线。7月18日,英国也应日本要求,封闭了缅甸路三个月。中国南方的对外jiāo通线完全断绝。9月22日,德、意、日三国缔结轴心国协约。1941年4月,苏联为避免与日德两面作战,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6月,苏德战争bào发,苏联穷于应付德国进攻,对华援助中断。与此同时,自1941年4月起,美国与日本就中国问题开始秘密谈判,仍想以和平方式缓和美日矛盾,但由于双方矛盾不可调和,谈判终至破裂。

  1940年至1941年,蒋介石陷入了抗战以来国际环境"最暗淡的一段时期",台湾史学家称之为"黎明前的黑暗"。直至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bào发,国际形势终于改观,蒋介石也迎来了"中国抗战的一线曙光"。

  【点评】蒋介石从心底里仇视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但是在日本步步入侵,美英不出力,在苏联却频频示好的情况下,尚能化去心中芥蒂,与苏为友,与苏联接触,并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他精明的处事策略。

  因此一举,使中国受日军侵略相当长时间内得到了苏联的款项、军火和大量军用物资及人员的帮助,这对于中国人民的抗战有利,尽管蒋介石并不是真正视苏联为伙伴和朋友,但是,大敌当前尚能与宿敌示好的做法,被一些人士所称赞。并且,他在物资上也受益匪浅。

  大敌当前,与苏联化敌为友,是蒋氏处事术老道和成功的一着。

  第一部分 37.死不"后退",顽抗到底

  随着guó mín dǎng军事上的节节败退,1949年4月21日,南京被人民解放军占领。5月27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解放。5月25日,蒋氏父子乘静江号军舰逃离上海,赴台湾。6月24日,蒋介石定居于台湾台北市北部的草山。

  7月6日,蒋介石以中国guó mín dǎng总裁身份,出访菲律宾。guó mín dǎng官方声明,蒋总裁此次出访,为商谈台菲联盟。其实,这次蒋介石访问菲律宾抱有两个目的:

  (一)请菲律宾总统季里诺替他向华盛顿陈情,将台湾划入美国西太平洋的防线之内,以保障台湾未来的安全。但是,菲岛是小国,虽然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但是,杜鲁门已对蒋介石撒手不管了。季里诺有心支援,最后也只好爱莫能助。

  (二)台湾一旦失守,蒋介石决心不向美国请求政治庇护,而去菲律宾或南美较为理想,此行可投石问路。

  8月4日,guó mín dǎng湖南省主席程潜及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在长沙起义,华中不保,并危及福建、广东。这对蒋介石又是个不小的打击。

  8月5日,他又遭到一个出乎意外的更加严重的打击。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严厉地指控guó mín dǎng的堕落、腐败和无能,说蒋介石是自招失败。

  对美国,蒋介石似乎完全失望了。为了挽救日益颓败的局势,8月6日,蒋介石又飞到南朝鲜,在镇海与李承晚会晤。兜售他的"东亚fǎn gòng同盟计划"。

  这时,蒋介石说,季里诺和李承晚两位总统,"都是对于共产主义的威胁痛心疾首"的。但是,由于这时美国不积极出面组织,蒋介石的这个"fǎn gòng国家联盟"计划,最后无疾而终,仅以发表一个公报,就草草收场了。

  外jiāo的困局打不开,还是以守土为要,蒋介石只好又转头部署决定"党国最后成败的战斗"了。

  【点评】蒋介石作为一代枭雄,并不是一时的挫折所能吓倒的,失败也不能使他往后退步。死不后退顽抗到底,也是他的处事风格。

  面对国军的节节败退,蒋氏政权的一再南逃,甚至到了孤岛"落草",他仍不放弃,四处活动,虽其中仍是"受打击"不断,但他与人民为敌之心仍不死,依然积极fǎn gòng,力挽败局,其"顽强"的精神确是非同一般。作为处事之术无可厚非,但是,逆历史潮流而行,最终注定了他屡战屡败的结局。

  第一部分 38.惨败反思,不"后退""大…

  在大陆惨败之后,逃到台湾的,蒋介石想起了孙中山曾改造guó mín dǎng的先例。因此,他也想东施效颦地对guó mín dǎng来一番"改造"。他对guó mín dǎng人说:"每当国家存亡,革命成败的关头,总理必致力于党的改造。在总理手上,党的名称有五次更换,党的组织亦给予五次的改革。"

  既曰"改造",总要先确定改什么,怎么改。蒋介石面临现实,总结了他在大陆失败的种种原因。他认为,guó mín dǎng的失败在于其自身的缺点:

  第一就是党的工作只在党部里面做,而不能向民众中间发展。党的工作离开了民众,就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党的组织离开了民众中间的工作,就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第二就是论派系不论政策,论地域的关系,不论工作的需要。

  进而,蒋介石认为:

  "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军'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第一,是内部不能精诚团结,因之予'jiān匪'以分化挑拨的可乘之机。

  "第二,是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取为目的。

  "第三,是丧失了革命的党德,不能以个人自由与能力,贡献于革命大业。

  "第四,是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民族道德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伟大。"

  蒋介石认为,经济的崩溃是guó mín dǎng垮台的重要原因。在这里,他把经济崩溃归于三点:

  一、长期抗战造成的创伤未能恢复。

  二、共产党的"叛乱"阻断了国家建设。

  三、宋子文擅自动用中央银行改革币制的基金。

  在guó mín dǎng七大上,蒋介石在所作的报告中说:"打破了政府改革币制的基本政策,于是经济就在通货膨胀的情势之下,游资走向投机垄断,正当的企业不能生存,中产阶级流于没落,社会心理趋浮动之中,经济崩溃的狂澜就无法挽救。这是大陆经济总崩溃最重要的环节,亦是今后经济事业最重要的教训。"

  蒋介石这样做总结,当然只是隔靴搔痒,他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就更难以服人。但是,言下之意还是指责宋子文。

  原来,蒋介石要把"国舅"宋子文推出来当罪人,大义灭亲。

  1949年初,中共把宋子文列为重要战犯,在guó mín dǎng中,内部的敌人又有理有据地说他侵吞大笔公款,要求他至少jiāo出全部财产中的一半。于是,宋子文于1949年1月24日便辞去了广东省省长职务,带着他的妻子张东怡,先走香港,5月16日到巴黎"治病"。1949年6月10日,宋子文带着外jiāo护照踏上美国,但他声称,这次完全是为了"家庭事务"。蒋宋长期以来貌合神离,在蒋介石危难之际,他不愿与他共患难。

  guó mín dǎng在大陆惨败后,宋子文携巨额资产到美国做寓公,对台湾当局若即若离,又曾经几次谢绝回台"归队",气得蒋介石甚至曾在guó mín dǎng中扬言要开除他的党籍。但是,他仍然无动于衷,在美国我行我素。以后,甚至还有消息说,宋子文企图在台湾策动政变,要求美国帮他把一批武器运入台湾。这个情报的准确xìng,虽然尚属疑问,但是,蒋介石这时已是惊弓之鸟,对大舅子也不得不防了。

  除了蒋介石外,追随蒋介石到台湾的陈诚派、蒋经国派,都对宋子文不满。

  在反省、思痛中蒋介石对大舅子开了刀,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

  【点评】以亲情、血缘为基础,建立自己的蒋氏王朝,唯亲任私,是蒋氏处事术中的一大特点,但是,他的这些"亲人"们最终使他兵败大陆,逃至孤岛。痛定思痛,蒋介石拿"亲人"大舅子宋子文来"开刀",既是他对大舅子历来不满的bào发,也是一次"大义灭亲"之举。

  蒋介石对宋子文"大义灭亲",有利于内部的团结,也好证实其总结失败教训确实是"牺牲了感情与颜面",所以蒋介石这一招式一时在岛内还影响颇大。

  第一部分 39.励精图治,选定抓经济为突破口

  逃到孤岛台湾后,蒋介石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自己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的崩溃上。为了安抚民心,他决定从抓经济入手,重塑自己的形象,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

  然而,改革经济,非一朝一夕之功,只得从长计议。蒋介石为了海岛不再发生中共在大陆掀起过的土地革命,他开始在台湾实施"土地改革"政策。此举重在安定民心,励精图治。

  从1949年末开始,他首先实行"三七五减租"。此前台湾佃农要缴纳高达收获中的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七十给地主。实行"三七五减租","是从佃农的收获量中减除肥料等实际费用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余则由地主与佃农各分百分之七十五的平均分配方式"。

  1926年的大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中共都曾促使和希望guó mín dǎng政府实行孙中山的"二五减租"政策,但是都遭到蒋介石的反对。如今亡命台湾孤岛,他不得不自觉执行了。虽为时已晚,但为最后的这块栖息之地,解脱如坐在火口上的忧患,再不愿做的事情,现在他也去做了。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蒋介石被困在汪洋中的孤岛里,梦想三次世界大战不成,向大陆诉诸武力,必遭失败,退而求其次,着眼于本岛的稳固和经济发展。

  1958年至1961年的三年间,为台湾的经济恢复时期,他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

  1972年5月,蒋经国在台湾"外jiāo"上遭到彻底失败的颓势下出任行政院长。为"救亡图存",蒋经国提出"十大革新"办法。如,提倡"廉能政治"人事调整是彻底换班,阁员年龄降至61.8岁;严惩贪污受贿。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经济建设上采取所谓"自由制度,统合平衡,平等公开"的政策。

  9月,蒋经国为防止工业快速增长而引起农村劳力外流,农业衰退,宣布拨款5000万美元,作为加强农村建设之用。

  10月31日,台湾南部横贯公路竣工,正式通车。

  1973年11月29日,行政院长蒋经国作《行政工作口头报告》,宣布台湾九大工业建设计划,即,南北高速公路、台中港、北回铁路、苏澳港、石油化学工业建设、高雄大钢厂、高雄大造船厂、铁路电气化和桃园国际机场。总投资额为64亿美元。

  1974年1月26日,台湾"行政院"会议通过"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依据(一)巩固经济发展基础;(二)保持国家财政健全;(三)照顾大众生活利益;(四)增进军、公、教、福利四项原则而制定,于翌日即开始实施。

  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50周年纪念,台湾陆军军官学校举行盛大庆祝活动。蒋介石派行政院长蒋经国代表其主持大典,"勖勉"全校师生,"开启再北伐,再统一奋斗,创造60年代光辉"。一派轻言妄语吓死人!

  时至1974年年底,台湾"国民平均收入增至70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新加坡"。其中,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工业生产中,加工业占半数以上,基本上改变了台湾过去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工人、农民和职员、教员等的收入,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蒋介石在孤岛上的"励精图治"见效了,经过苦心经营,终于保住了孤岛上的小王朝。

  【点评】蒋介石这番抓经济,选中了台湾励精图治的突破口。在蒋介石的处事术中,原来只重军事而轻民生,此番转变,可以说他是动了一番脑筋,并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