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混战(107)
假如说这个时候河堤上有敌人的暗哨或者说侦察兵,邓班长肯定就暴露了。邓班长身上骨头沙沙作响的那一瞬间,实际上老郑也竖起了自己的耳朵,紧紧的贴在雪地里,想听听周围是否有任何的异常情况,但是依然非常安静。
老郑这个人其实他是很果断的,他有一个独特的战场老兵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很自信的,他对于战场上的判断一般而言,加上他的直觉都是非常准确的,这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知识。所以老郑在邓班长活动声音发出以后一两分钟左右,老郑也动了,并且招呼周围所有的战士都动了,往河堤上靠。因为老郑也明白,再这么下去所有的战士都会直接冻僵的,到时候,根本不用敌人的子弹,大自然就能活活的把二班彻底的抹杀掉。
老郑的判断确实是极度准确的,整个战场上其实已经没有敌人的侦查部队了,相对于老郑而言,邓班长的性格是有些犹豫的,他考虑的细节会更多一点,他对于自己的信心,其实是没有老郑那么强的,这也是战场老兵,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否则以邓班长的性格而言,他是绝对做不出这种大胆的战场试探的,因为这种事他实际上就是在赌,是在拿自己和战友的命在赌。
不过,通过二班的集体运动,他们向河堤处靠得更近一点,发出来的动静却依然没有引起任何敌人的注意力,这个时候,邓班长也判断出战场上已经没有敌人的侦察部队和暗哨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没有办法解释已经南下的那支巡查部队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不仅仅是邓班长想不明白,老郑一时半会也没有想明白。实际上,这个时候不管是邓班长还是老郑都有一个思维误区,就是他们把所有的对手都当成了583纵队,但事实根本上而言,583纵队现在被困在栗子山上,他们根本没有兵力撤回巡防。而且就算是583纵队撤回了兵力进行巡防,也一定是在栗子山附近,也肯定不会有这么大规模和这么远的距离,邓班长和老郑现在还没有想到这一点而已,但是随着战场的推移,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汇总,他们一定会想到的。
其实这个时候邓班长和老郑两个人也有一个问题,他们必须要决定了,那就是继续留在原地等待还是继续向西运动,深入栗子山北侧腹地,继续执行他们敲边鼓的作战计划。
如果说仅仅从刚才整个战场的信息来判断,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执行基础的。毕竟当一支巡防部队在运动的时候,也就预示着敌人其实对这个地区的防御和警戒意识是很强烈的,巡班部队从来都是配合的警戒部队一起作战的。以敌人的巡防部队的规模来判断,对手的警戒部队也至少在一个连以上。如果敌人的警戒重点仅仅是在栗子山北侧,那么一个连的兵力密度就已经很大了,真的是水泼不出,针插不进!
但是,就算是这样邓班长依然坚持要执行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其实,邓班长并不在乎生与死,他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够完成敲边鼓的作战任务。如果自己现在就停下来了,那么敲边鼓的作战计划肯定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执行,只有自己继续向前,敲边鼓的作战计划才有可能成功,虽然说成功的几率也很低,但是毕竟有希望。军人,不就是追求着一片乌云下透露出来的那一丝胜利的希望,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要去努力追寻吗?
其实老郑这个时候是想劝邓班长放弃敲边鼓的作战计划,继续沿着枯河小道徘徊,寻找敌人可能存在的防御漏洞,再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但是邓班长非常坚持,因为邓班长意识到一件事情,现在是在深夜当中,双方的主力部队肯定都在偃旗息鼓,养精蓄锐,一旦天亮了,双方的主力部队就即将进行正面作战,如果说自己不能利用好现在的时间,打乱对手的布置,恐怕对于整个774团而言,又是一场苦战和血战,尤其是团长的性格,一旦见红,那必须是杀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结局,774团已经死了太多的人。自己今天就要做个盖世英雄,就要做774团力挽狂澜的舵手,哪怕是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何惧何悔,774团大部分人能活着,活得更好,活得更有价值。
老郑这个时候实际上他觉得邓班长有点钻牛角尖了,但是老郑也不能够完全反对,因为作为一个老兵而言,在没有班长的情况下,他的责任就是辅助班长在战场上作出正确的决定,更为关键的,能够将所有的战士紧密的团结在这个小的指挥核心上面,这才是保证一支部队作战力的根本。而且老郑听完邓班长的话以后,其实他是很佩服邓班长,老郑明白其实邓班长现在实际上是一心求死,他希望自己死的更有价值。老郑不知道邓班长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但是老郑感觉的出来,其实邓班长面对死亡的时候,他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唯一的一个小小的心愿,可能就是死的更有价值,仅此而已,这个看起来似乎很渺小的心愿,实际上却非常难以实现,绝大部分军人战死在沙场上,很多时候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牺牲,就是一种炮灰,这是一些军人的可悲,但是任何的战争都有这样军人的存在,也就是这些所谓的炮灰的牺牲才铸造了辉煌的胜利。
老郑的心里确实是有担心的,他不知道邓班长的坚持是不是对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支持邓班长的行为是不是对的。这个对错不是指二班的生与死,还是指二班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但是团里的整体战局到底是怎么样的?二班这一个环节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实现的?实际上老郑心里也没有把握。但是老郑明白一件事情,就大局观而言,就整体战略眼光而言,邓班长是有过人之处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在以往的战斗过程当中已经被证明了很多次了。虽然邓班长是副班长,但是在二班的战术行动方向上,实际上还是邓班长一直在做决定,杨班长的重点实际上是战术执行的过程。
在邓班长说服老郑的这段时间里,实际上他不是对着老郑一个人说,而是对着二班所有的人说的,邓班长成功的说服了二班所有的战士,二班的战士这个时候的心其实是真的拧成了一条麻绳,他们被同一个战术目标,同一个战术意义,所统一,他们已经明白,当他们深入敌人的腹地的时候,其实退路已经没有了,生路也是非常渺茫的,反正是一死,不如一搏,至少也许他们能够在774团的战史上名垂千古。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一个英雄梦,当邓班长对着全班的人说:我们就要做774团的舵手,我们就是774团的盖世英雄,这场战争的胜负就是由我们来主宰的时候。实际上所有的人都被邓班长的话给点燃了,点燃了心里的那股英雄梦,这种时候,二班的战斗力基本上是爆棚的。正不正确,这个时候对于二班其他的战士而言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坚信邓班长是对的,他们坚信在邓班长的引导下,他们一定能够力挽狂澜,能够以一个点撬动整个战场,能够成为774团制胜的关键所在,他们是774团的英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英雄。如果死亡是必须的,所有的军人都希望带着带着英雄的影子壮烈的离开。
这个短暂的停留,实际上反而成为了二班团结一心,走向战场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二班坚定的执行自己作战计划的关键节点,这个时候,对手的声音消失的时间其实已经有七八分钟了,二班开始慢慢的越过河堤,向西面继续进发。虽然说二班现在所有的人都被点燃了,但是并不代表这个时候的二班的战士是冲动的,相反每一个人都更加理智了,对于战场他们都更加谨慎,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自己活着才能够完成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如果现在自己就死了,那么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就彻底失败了,那么自己真是死的毫无价值。所以每个人都很清楚一件事情,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牺牲的地方,那么,自己实现自我英雄价值的的梦就彻底破碎了,自己生命价值升华的地点也许距离这里只有三四百米,这么多年,这么多路都走过来了,如果在最后这一刻自己没有坚持住,那真是一场人生的遗憾。战士可以死!但绝不能带着遗憾去见阎罗王!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老郑这个人其实他是很果断的,他有一个独特的战场老兵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很自信的,他对于战场上的判断一般而言,加上他的直觉都是非常准确的,这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知识。所以老郑在邓班长活动声音发出以后一两分钟左右,老郑也动了,并且招呼周围所有的战士都动了,往河堤上靠。因为老郑也明白,再这么下去所有的战士都会直接冻僵的,到时候,根本不用敌人的子弹,大自然就能活活的把二班彻底的抹杀掉。
老郑的判断确实是极度准确的,整个战场上其实已经没有敌人的侦查部队了,相对于老郑而言,邓班长的性格是有些犹豫的,他考虑的细节会更多一点,他对于自己的信心,其实是没有老郑那么强的,这也是战场老兵,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否则以邓班长的性格而言,他是绝对做不出这种大胆的战场试探的,因为这种事他实际上就是在赌,是在拿自己和战友的命在赌。
不过,通过二班的集体运动,他们向河堤处靠得更近一点,发出来的动静却依然没有引起任何敌人的注意力,这个时候,邓班长也判断出战场上已经没有敌人的侦察部队和暗哨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没有办法解释已经南下的那支巡查部队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不仅仅是邓班长想不明白,老郑一时半会也没有想明白。实际上,这个时候不管是邓班长还是老郑都有一个思维误区,就是他们把所有的对手都当成了583纵队,但事实根本上而言,583纵队现在被困在栗子山上,他们根本没有兵力撤回巡防。而且就算是583纵队撤回了兵力进行巡防,也一定是在栗子山附近,也肯定不会有这么大规模和这么远的距离,邓班长和老郑现在还没有想到这一点而已,但是随着战场的推移,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汇总,他们一定会想到的。
其实这个时候邓班长和老郑两个人也有一个问题,他们必须要决定了,那就是继续留在原地等待还是继续向西运动,深入栗子山北侧腹地,继续执行他们敲边鼓的作战计划。
如果说仅仅从刚才整个战场的信息来判断,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执行基础的。毕竟当一支巡防部队在运动的时候,也就预示着敌人其实对这个地区的防御和警戒意识是很强烈的,巡班部队从来都是配合的警戒部队一起作战的。以敌人的巡防部队的规模来判断,对手的警戒部队也至少在一个连以上。如果敌人的警戒重点仅仅是在栗子山北侧,那么一个连的兵力密度就已经很大了,真的是水泼不出,针插不进!
但是,就算是这样邓班长依然坚持要执行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其实,邓班长并不在乎生与死,他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够完成敲边鼓的作战任务。如果自己现在就停下来了,那么敲边鼓的作战计划肯定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执行,只有自己继续向前,敲边鼓的作战计划才有可能成功,虽然说成功的几率也很低,但是毕竟有希望。军人,不就是追求着一片乌云下透露出来的那一丝胜利的希望,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要去努力追寻吗?
其实老郑这个时候是想劝邓班长放弃敲边鼓的作战计划,继续沿着枯河小道徘徊,寻找敌人可能存在的防御漏洞,再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但是邓班长非常坚持,因为邓班长意识到一件事情,现在是在深夜当中,双方的主力部队肯定都在偃旗息鼓,养精蓄锐,一旦天亮了,双方的主力部队就即将进行正面作战,如果说自己不能利用好现在的时间,打乱对手的布置,恐怕对于整个774团而言,又是一场苦战和血战,尤其是团长的性格,一旦见红,那必须是杀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结局,774团已经死了太多的人。自己今天就要做个盖世英雄,就要做774团力挽狂澜的舵手,哪怕是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何惧何悔,774团大部分人能活着,活得更好,活得更有价值。
老郑这个时候实际上他觉得邓班长有点钻牛角尖了,但是老郑也不能够完全反对,因为作为一个老兵而言,在没有班长的情况下,他的责任就是辅助班长在战场上作出正确的决定,更为关键的,能够将所有的战士紧密的团结在这个小的指挥核心上面,这才是保证一支部队作战力的根本。而且老郑听完邓班长的话以后,其实他是很佩服邓班长,老郑明白其实邓班长现在实际上是一心求死,他希望自己死的更有价值。老郑不知道邓班长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但是老郑感觉的出来,其实邓班长面对死亡的时候,他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唯一的一个小小的心愿,可能就是死的更有价值,仅此而已,这个看起来似乎很渺小的心愿,实际上却非常难以实现,绝大部分军人战死在沙场上,很多时候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牺牲,就是一种炮灰,这是一些军人的可悲,但是任何的战争都有这样军人的存在,也就是这些所谓的炮灰的牺牲才铸造了辉煌的胜利。
老郑的心里确实是有担心的,他不知道邓班长的坚持是不是对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支持邓班长的行为是不是对的。这个对错不是指二班的生与死,还是指二班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但是团里的整体战局到底是怎么样的?二班这一个环节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实现的?实际上老郑心里也没有把握。但是老郑明白一件事情,就大局观而言,就整体战略眼光而言,邓班长是有过人之处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在以往的战斗过程当中已经被证明了很多次了。虽然邓班长是副班长,但是在二班的战术行动方向上,实际上还是邓班长一直在做决定,杨班长的重点实际上是战术执行的过程。
在邓班长说服老郑的这段时间里,实际上他不是对着老郑一个人说,而是对着二班所有的人说的,邓班长成功的说服了二班所有的战士,二班的战士这个时候的心其实是真的拧成了一条麻绳,他们被同一个战术目标,同一个战术意义,所统一,他们已经明白,当他们深入敌人的腹地的时候,其实退路已经没有了,生路也是非常渺茫的,反正是一死,不如一搏,至少也许他们能够在774团的战史上名垂千古。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一个英雄梦,当邓班长对着全班的人说:我们就要做774团的舵手,我们就是774团的盖世英雄,这场战争的胜负就是由我们来主宰的时候。实际上所有的人都被邓班长的话给点燃了,点燃了心里的那股英雄梦,这种时候,二班的战斗力基本上是爆棚的。正不正确,这个时候对于二班其他的战士而言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坚信邓班长是对的,他们坚信在邓班长的引导下,他们一定能够力挽狂澜,能够以一个点撬动整个战场,能够成为774团制胜的关键所在,他们是774团的英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英雄。如果死亡是必须的,所有的军人都希望带着带着英雄的影子壮烈的离开。
这个短暂的停留,实际上反而成为了二班团结一心,走向战场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二班坚定的执行自己作战计划的关键节点,这个时候,对手的声音消失的时间其实已经有七八分钟了,二班开始慢慢的越过河堤,向西面继续进发。虽然说二班现在所有的人都被点燃了,但是并不代表这个时候的二班的战士是冲动的,相反每一个人都更加理智了,对于战场他们都更加谨慎,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自己活着才能够完成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如果现在自己就死了,那么敲边鼓的作战计划就彻底失败了,那么自己真是死的毫无价值。所以每个人都很清楚一件事情,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牺牲的地方,那么,自己实现自我英雄价值的的梦就彻底破碎了,自己生命价值升华的地点也许距离这里只有三四百米,这么多年,这么多路都走过来了,如果在最后这一刻自己没有坚持住,那真是一场人生的遗憾。战士可以死!但绝不能带着遗憾去见阎罗王!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