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5.长大(七)
购买40可见, 三天后显示章节 田高升回到前一辆车中, 来顺也坐在车辕上,田家这次去城里看赛龙舟除了赶车的车夫, 就只有这几个下人跟着, 其他人在主家都离开后, 除了留下照顾姑娘的张妈妈两个, 都有半天假期。
除了赶回镇南甜水巷, 在那安了个家的刘厨子,其他人都欢欢欢喜喜的坐着渡船。也去镇上看这一年一次的龙舟比赛。
田高升几人乘坐马车直接进城。
马车的速度在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时渐渐降下来, 外面人声鼎沸,有扛着挑着担子的小贩的叫卖声, 孩童向父母吵闹零嘴的尖叫, 撒娇苦恼。
坐在马车里的良喜, 良玉都忍不住掀开帘角往外面看去。
两个孩子中, 只有良喜在两岁多时, 被父母带去参加镇上热闹的节日喜庆, 后来田老太太生病到去世这段时间, 再有田家还要守孝三年, 田家的大人也不会来镇上过节了。
虽说对于守孝一事,民间要求没有那么严苛, 过了百日,尽了哀思, 许多人家也不比继续茹素带孝了。
有孝心的人家尽量少食荤腥, 亲戚邻里间的喜事着意避开, 节日不大肆庆祝,就算是好好守孝。
可田家,一来有田秀才这个有些食古不化的老夫子,坚持素衣素食为妻子服丧一年
二来田高升夫妇哀痛母亲仙逝,将近三年来除非必要,都是一身素服,几乎不怎麽出门。
所以快五岁的良玉连镇上也没去过几回,更别提这样热闹的节日喜庆活动,而喜哥儿也早记不得从前来过那一次了。
两个孩子颇有些乡巴佬进城的稀罕趴在窗上,看到街道两旁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都惊讶的瞪大眼睛,玉哥儿丢掉从小有的矜持,趴到母亲怀里问杜三娘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啊?”
在他那小脑瓜里虽然有镇子的印象,可在他的理解下就是比自家,比村子更大的地方,他从来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
明明人挤人的,大家都走的好慢,车子也变得好慢,可所有人都笑盈盈的样子,居然还有人把篮子顶在头上卖东西!(玉哥儿眼尖的瞅到那人给顶篮子的人铜钱,他知道铜钱是买东西的)
杜三娘爱抚的摸摸儿子的小脸,看着他因惊奇而瞪大的眼睛和张大的嘴巴,笑道:“镇上有龙舟比赛,大家都从家里赶来看,所以才有这样多的人!”
玉哥儿迷迷糊糊的想了想,又问母亲:“人这么多,人挤人的都走的这么慢,为什么都还这样开心?”
杜三娘道:“大家都过端阳节,又有热闹的龙舟比赛看,当然开心了,玉哥儿过年是不是也很开心?”
玉哥儿点点头,又跑到窗前和哥哥一起盯着外面的人群。
他心里想:要是过年家里这样人挤人的,我才不会开心呢!
不过他还是不由和哥哥一起尖叫起来。
马车驶过城门前的拥堵人群后终于可以轻松一些,而在马车往左边的街道拐去时,两个孩子看到了一个在喷火的男人,虽然隔着人群看的不清楚,但他们肯定没看错!
这回喜哥儿也扑到杜三娘叫道:“娘,有人能喷火!”
他小脸上满是激动,一旁攥着杜三娘袖口的玉哥儿也满脸兴奋。
在杜三娘绞尽脑汁想法子,给对什么都好奇的两个儿子讲戏法不是真的时候,马车行到镇西街道上时,速度终于不是慢腾腾的了。
很快就到了坐落在河埠街中央位置的福升酒楼。
田家人下了马车,田高升领着众人熟门熟路的进去,从楼梯上了三楼,到了最西面的一间地字号房。
说是地字号房,只在门上装饰低调些,论起来比其他天字号房的面积和布置一点儿都不差。
房里没有常见的联珠花瓶,福禄寿玉石盆景,只四角摆放了花盆绿竹,一张黑漆案几上供了佛手香橙,里面的隔间还有帘幔遮住的铺好锦被的大床,显然是田高升在酒楼的休息之所。
田高升将家人带入这间外表很不起眼的房间,田秀才也很自然的坐到房内唯一一把太师椅椅上,从一旁的书架上取下一本正经的经卷读起来。田秀才从幼时读书起就是手不释卷,连父母妻子也改不了他这个一会儿不摸书就浑身难受的习惯。
田高升见了父亲又开始看书,也只能无奈一笑。
杜三娘领着两个孩子坐到房间面朝水面,设了小几凳子,围了栏杆的地方。
这是福升楼包房都有的设计。
除了并不开放给客人的这间,酒楼这一侧的三楼二楼的天字号房,特意向外凸出一块。
围栏两面都有湘色或湖绿的纱幔垂挂,隔绝了从外面窥探的可能。
上面还挂着玻璃和碎玉制成的珠帘遮挡,拉开纱幔的客人远眺江景时,也不会被远处江上船只里的人看清。
这就是福升楼的另一招牌。
河埠街道的两旁一邻青叶江,一邻玉泉河,作为镇上贯穿东西的最大最宽的街道,河埠街两旁都是镇上知名的商铺,除了福升楼,镇上最大的胭脂水粉店天香阁,绣娘最多c手艺最好锦绣坊,最大的布料店华彩堂,最大的米行顺兴隆等等,都开在这条街上,其中站据最大的是镇上唯一的金玉首饰店——恒昌记。
这家店铺如福升楼一般分设三层,除了后院,两旁还有几乎每一位手艺师傅的专门的场所。
想要定制首饰珠宝,也可专门找相熟,或喜欢的手艺的师傅。
,整个双河县一家首饰店铺,金银首饰,珠翠宝石,小件的玉石摆件等等,都没有分家可选。
恒昌记的珠宝玉石,在大穆都有名气。
作为镇上最大的酒楼福升楼,是这几家唯一临近青叶江的店铺。
街道南面的房屋价格和租金比起北面多了将近三分之一,就是因为流经双河镇的另一条河流——青叶江。
相比较滋润了双河镇更多村庄的温和的玉泉河,青叶江比玉泉河要宽上几倍,急了几倍。
双河镇只是它流经的一个小镇的,镇上的人乘船离开双河,也是要行驶在青叶江。
从福升楼的三楼,二楼,从厢房阳台处远眺江景,早晚景色各不相同,美不胜收。
江上常有的行过的装人,装货的大船,比只有小渔船,游河的花船的玉河,感触更是无可比拟。
对于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的酒楼,无疑更加吸引人气。
所以河埠街道两面,南面以各种酒楼饭铺,或是其他需要以江景吸引客人的店铺行当居多。
每年一度的龙舟大赛都是在青叶江上举行。
相比较狭窄平静下来玉泉河,在青叶江上举办龙舟大赛不仅能容纳更多的赛船,也更加的刺激。
其中福升酒楼各个房间的,每年这个时候,无疑最受欢迎。
每年镇上的大户人家都会在抢先在福升楼包下三楼,二楼的天字号房,一家人都来看热闹。
在田家人到了不久,三楼的和二楼天字号房,甚至次一等的房间,人渐渐来的更多,从房里也能感觉道那股热闹,小儿来来回回的跑楼第送上茶点,福升楼的糕点比镇上飘香园的也不差,有些特色点心,飘香园的大师傅也做不出那个味道。
田高升也让小二上了一些瓜果点心,一家人就在一起闲聊。
喜哥儿玉哥儿扭动着身体趴着看向扎着红色条幅,张灯结彩的河畔。
那里数十条龙舟正在汇聚,普通百姓和小贩聚集在那里,吵吵嚷嚷十分热闹。
两个孩子聚精会神的看着热闹的人群,又往一边想看看终点。
兴奋的看完又跑到爹娘面前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又跑去看,乐此不彼,也不觉得饥饿,还是杜三娘过一会,就把两个孩子抓回来喝杯茶,吃块点心。
她和田高升看着两个显然十分开心的儿子,嘴角也含着笑。
有锣声响起,龙舟出发处陡然一静,田高升笑道:“马上就要比赛了。”
田秀才也被惊醒,往围栏处走去,田高升夫妻站在儿子们后面,田家一家人开始等比赛的开始。
一声更加清脆的锣声“噔”的出现,并列两排的四十只龙舟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眨眼间就冲到了福升楼前面。
身穿短褐,甚至打着赤膊的壮汉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划船,船后都带起一条白线,舟后面的鼓手“咚咚”敲着大鼓为队友鼓劲,飞快掠过楼前的龙舟上只能看到船前船后绑着的大红花,一眨眼,又若隐若现。
突然,在前面的三只龙船为了抢到更前的位置在狭窄的龙舟间穿梭,一只龙舟几乎瞬间撞上前面的船身,倾斜翻船,前面龙舟上的壮汉许多都掉下水,两只龙舟都不得不停下捞人。
在楼上的众人几乎都发出了嘘声,显然都看到了这场事故,良喜良玉两个小家伙也被吓到叫出声,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现场。
田高升杜三娘连忙安抚两个孩子,田高升露出笑意,道:“快看,人全都没事了,都上来了吧!”
两个孩子都探出半边身子,往外看去。果然,前面那只龙舟上剩下的人很快就把掉下去的同伴拉上来,翻掉的那只龙舟也被船员齐力翻了回来,掉在周围的壮汉都往已经爬上去了。
两个小家伙都舒了口气,喜哥儿可惜道:“前面那只龙舟都跑到第二的位置了,被这一撞现在变倒数第二了!”
玉哥儿也赞同的点点头,道:“都是后面的那只船坏,自己翻船了还连累了别人。”
田高升摸摸两个儿子的头,笑道:“谁坏还不一定,你们就这么生气了。”
喜哥儿听完不太明白,玉哥儿看了看爹,小眉毛都皱起来。
杜三娘悄悄警告了丈夫一眼,笑道:“别管这两只,快看前面谁能赢!”
田高升也不说话,一家人都继续观看着比赛的结束,果然是一直领先的那只龙舟赢了,终点处的热情欢呼几乎都听清了,可见其热烈。
两个小家伙心满意足的看完了龙舟比赛,还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谈论,至于获胜的奖励就不在他们的讨论范围内了。
田高升吩咐来顺去厨房要一桌席面,快到午时,田高升问了父亲妻子想吃的菜品,两人都道可以,喜哥儿和玉哥儿跑过来抱住爹的大腿,撒娇说了几样爱吃的菜,田高升都笑着应了。
来顺得了吩咐,急忙赶去酒楼厨房。
来顺对酒楼生意十分了解,知道这时恰是最忙的时候,不快点去点,就算是酒楼东家,恐怕也要等一会。
小梅点点头,回房禀告,很快回来道:“太太请三位。”
这三人一直都有礼的站在一旁,脸上不带一丝不耐,听了都道;,穿水红坎子那个一路上对咱家宅子颇有些瞧不起,你记得和太太说一声。”
小梅忙应了,果然找时机告诉了三娘。
杜三娘坐在榻上打量她们三人。
命看了座,和气道;“诸位都经验丰富,我家小门小户,劳驾诸位来此了。”
三人都道不敢,说话间落落大方,举止得宜,把家里的下人都比下去了。
杜三娘暗暗点头,心知这样的能干的人选双河镇也不多,自然是孙府才能找来。
三娘又让她们自述姓名经历,默默打量,
又笑道:“里面就是我女儿,如今一个多月大,诸位可以去看看。”
自称马氏的妇人脚步轻快,走在最前。
落在最后的梁氏道:“婴儿最是娇嫩,还是先净后去见小姐。”
楚氏也称是。
马氏听了停下脚步,暗中瞪了梁氏一眼,笑道:“我急着见小姐,差点忘了这样重要的事,真是该打!太太,看孩子可得小心,咱们还是舆洗打理一番吧。”
杜三娘笑道:“诸位果然都是细心人,小梅,翠儿,还不端水!”
三位奶娘都仔细清理一番,才去里间的小床边。
杜三娘在一旁听了小梅的禀告,面色不变。瞧了穿着水红绣着碧波纹坎子,头戴金簪,比另两位更贤精明能干的马氏一眼,又看穿着青石褂子,打扮素朴的梁氏与楚氏。
梁氏只站在床边一步距离,间或阻止马氏触碰孩子的动作,不过颇为克制。
楚氏更显沉默寡言,细心地床上的将拨浪鼓这几个小玩具收好。
张妈妈在一旁看着三人的动作。
三人又在杜三娘称赞了满娘许多好话。
马氏说的最多,妙语连珠,连赞满娘以后是个美人坯子。
楚梁二人只在开头插了几句。
三人又介绍了孩子的一些照顾小窍门,
杜三娘笑道:“三位都是照顾孩子的好手,我恨不得都留下来,只我家实在家小业小,只好割爱两位了。”
杜三娘又扫了一眼,笑道:“马乳娘,楚乳娘,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白跑一趟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除了赶回镇南甜水巷, 在那安了个家的刘厨子,其他人都欢欢欢喜喜的坐着渡船。也去镇上看这一年一次的龙舟比赛。
田高升几人乘坐马车直接进城。
马车的速度在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时渐渐降下来, 外面人声鼎沸,有扛着挑着担子的小贩的叫卖声, 孩童向父母吵闹零嘴的尖叫, 撒娇苦恼。
坐在马车里的良喜, 良玉都忍不住掀开帘角往外面看去。
两个孩子中, 只有良喜在两岁多时, 被父母带去参加镇上热闹的节日喜庆, 后来田老太太生病到去世这段时间, 再有田家还要守孝三年, 田家的大人也不会来镇上过节了。
虽说对于守孝一事,民间要求没有那么严苛, 过了百日,尽了哀思, 许多人家也不比继续茹素带孝了。
有孝心的人家尽量少食荤腥, 亲戚邻里间的喜事着意避开, 节日不大肆庆祝,就算是好好守孝。
可田家,一来有田秀才这个有些食古不化的老夫子,坚持素衣素食为妻子服丧一年
二来田高升夫妇哀痛母亲仙逝,将近三年来除非必要,都是一身素服,几乎不怎麽出门。
所以快五岁的良玉连镇上也没去过几回,更别提这样热闹的节日喜庆活动,而喜哥儿也早记不得从前来过那一次了。
两个孩子颇有些乡巴佬进城的稀罕趴在窗上,看到街道两旁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都惊讶的瞪大眼睛,玉哥儿丢掉从小有的矜持,趴到母亲怀里问杜三娘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啊?”
在他那小脑瓜里虽然有镇子的印象,可在他的理解下就是比自家,比村子更大的地方,他从来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
明明人挤人的,大家都走的好慢,车子也变得好慢,可所有人都笑盈盈的样子,居然还有人把篮子顶在头上卖东西!(玉哥儿眼尖的瞅到那人给顶篮子的人铜钱,他知道铜钱是买东西的)
杜三娘爱抚的摸摸儿子的小脸,看着他因惊奇而瞪大的眼睛和张大的嘴巴,笑道:“镇上有龙舟比赛,大家都从家里赶来看,所以才有这样多的人!”
玉哥儿迷迷糊糊的想了想,又问母亲:“人这么多,人挤人的都走的这么慢,为什么都还这样开心?”
杜三娘道:“大家都过端阳节,又有热闹的龙舟比赛看,当然开心了,玉哥儿过年是不是也很开心?”
玉哥儿点点头,又跑到窗前和哥哥一起盯着外面的人群。
他心里想:要是过年家里这样人挤人的,我才不会开心呢!
不过他还是不由和哥哥一起尖叫起来。
马车驶过城门前的拥堵人群后终于可以轻松一些,而在马车往左边的街道拐去时,两个孩子看到了一个在喷火的男人,虽然隔着人群看的不清楚,但他们肯定没看错!
这回喜哥儿也扑到杜三娘叫道:“娘,有人能喷火!”
他小脸上满是激动,一旁攥着杜三娘袖口的玉哥儿也满脸兴奋。
在杜三娘绞尽脑汁想法子,给对什么都好奇的两个儿子讲戏法不是真的时候,马车行到镇西街道上时,速度终于不是慢腾腾的了。
很快就到了坐落在河埠街中央位置的福升酒楼。
田家人下了马车,田高升领着众人熟门熟路的进去,从楼梯上了三楼,到了最西面的一间地字号房。
说是地字号房,只在门上装饰低调些,论起来比其他天字号房的面积和布置一点儿都不差。
房里没有常见的联珠花瓶,福禄寿玉石盆景,只四角摆放了花盆绿竹,一张黑漆案几上供了佛手香橙,里面的隔间还有帘幔遮住的铺好锦被的大床,显然是田高升在酒楼的休息之所。
田高升将家人带入这间外表很不起眼的房间,田秀才也很自然的坐到房内唯一一把太师椅椅上,从一旁的书架上取下一本正经的经卷读起来。田秀才从幼时读书起就是手不释卷,连父母妻子也改不了他这个一会儿不摸书就浑身难受的习惯。
田高升见了父亲又开始看书,也只能无奈一笑。
杜三娘领着两个孩子坐到房间面朝水面,设了小几凳子,围了栏杆的地方。
这是福升楼包房都有的设计。
除了并不开放给客人的这间,酒楼这一侧的三楼二楼的天字号房,特意向外凸出一块。
围栏两面都有湘色或湖绿的纱幔垂挂,隔绝了从外面窥探的可能。
上面还挂着玻璃和碎玉制成的珠帘遮挡,拉开纱幔的客人远眺江景时,也不会被远处江上船只里的人看清。
这就是福升楼的另一招牌。
河埠街道的两旁一邻青叶江,一邻玉泉河,作为镇上贯穿东西的最大最宽的街道,河埠街两旁都是镇上知名的商铺,除了福升楼,镇上最大的胭脂水粉店天香阁,绣娘最多c手艺最好锦绣坊,最大的布料店华彩堂,最大的米行顺兴隆等等,都开在这条街上,其中站据最大的是镇上唯一的金玉首饰店——恒昌记。
这家店铺如福升楼一般分设三层,除了后院,两旁还有几乎每一位手艺师傅的专门的场所。
想要定制首饰珠宝,也可专门找相熟,或喜欢的手艺的师傅。
,整个双河县一家首饰店铺,金银首饰,珠翠宝石,小件的玉石摆件等等,都没有分家可选。
恒昌记的珠宝玉石,在大穆都有名气。
作为镇上最大的酒楼福升楼,是这几家唯一临近青叶江的店铺。
街道南面的房屋价格和租金比起北面多了将近三分之一,就是因为流经双河镇的另一条河流——青叶江。
相比较滋润了双河镇更多村庄的温和的玉泉河,青叶江比玉泉河要宽上几倍,急了几倍。
双河镇只是它流经的一个小镇的,镇上的人乘船离开双河,也是要行驶在青叶江。
从福升楼的三楼,二楼,从厢房阳台处远眺江景,早晚景色各不相同,美不胜收。
江上常有的行过的装人,装货的大船,比只有小渔船,游河的花船的玉河,感触更是无可比拟。
对于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的酒楼,无疑更加吸引人气。
所以河埠街道两面,南面以各种酒楼饭铺,或是其他需要以江景吸引客人的店铺行当居多。
每年一度的龙舟大赛都是在青叶江上举行。
相比较狭窄平静下来玉泉河,在青叶江上举办龙舟大赛不仅能容纳更多的赛船,也更加的刺激。
其中福升酒楼各个房间的,每年这个时候,无疑最受欢迎。
每年镇上的大户人家都会在抢先在福升楼包下三楼,二楼的天字号房,一家人都来看热闹。
在田家人到了不久,三楼的和二楼天字号房,甚至次一等的房间,人渐渐来的更多,从房里也能感觉道那股热闹,小儿来来回回的跑楼第送上茶点,福升楼的糕点比镇上飘香园的也不差,有些特色点心,飘香园的大师傅也做不出那个味道。
田高升也让小二上了一些瓜果点心,一家人就在一起闲聊。
喜哥儿玉哥儿扭动着身体趴着看向扎着红色条幅,张灯结彩的河畔。
那里数十条龙舟正在汇聚,普通百姓和小贩聚集在那里,吵吵嚷嚷十分热闹。
两个孩子聚精会神的看着热闹的人群,又往一边想看看终点。
兴奋的看完又跑到爹娘面前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又跑去看,乐此不彼,也不觉得饥饿,还是杜三娘过一会,就把两个孩子抓回来喝杯茶,吃块点心。
她和田高升看着两个显然十分开心的儿子,嘴角也含着笑。
有锣声响起,龙舟出发处陡然一静,田高升笑道:“马上就要比赛了。”
田秀才也被惊醒,往围栏处走去,田高升夫妻站在儿子们后面,田家一家人开始等比赛的开始。
一声更加清脆的锣声“噔”的出现,并列两排的四十只龙舟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眨眼间就冲到了福升楼前面。
身穿短褐,甚至打着赤膊的壮汉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划船,船后都带起一条白线,舟后面的鼓手“咚咚”敲着大鼓为队友鼓劲,飞快掠过楼前的龙舟上只能看到船前船后绑着的大红花,一眨眼,又若隐若现。
突然,在前面的三只龙船为了抢到更前的位置在狭窄的龙舟间穿梭,一只龙舟几乎瞬间撞上前面的船身,倾斜翻船,前面龙舟上的壮汉许多都掉下水,两只龙舟都不得不停下捞人。
在楼上的众人几乎都发出了嘘声,显然都看到了这场事故,良喜良玉两个小家伙也被吓到叫出声,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现场。
田高升杜三娘连忙安抚两个孩子,田高升露出笑意,道:“快看,人全都没事了,都上来了吧!”
两个孩子都探出半边身子,往外看去。果然,前面那只龙舟上剩下的人很快就把掉下去的同伴拉上来,翻掉的那只龙舟也被船员齐力翻了回来,掉在周围的壮汉都往已经爬上去了。
两个小家伙都舒了口气,喜哥儿可惜道:“前面那只龙舟都跑到第二的位置了,被这一撞现在变倒数第二了!”
玉哥儿也赞同的点点头,道:“都是后面的那只船坏,自己翻船了还连累了别人。”
田高升摸摸两个儿子的头,笑道:“谁坏还不一定,你们就这么生气了。”
喜哥儿听完不太明白,玉哥儿看了看爹,小眉毛都皱起来。
杜三娘悄悄警告了丈夫一眼,笑道:“别管这两只,快看前面谁能赢!”
田高升也不说话,一家人都继续观看着比赛的结束,果然是一直领先的那只龙舟赢了,终点处的热情欢呼几乎都听清了,可见其热烈。
两个小家伙心满意足的看完了龙舟比赛,还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谈论,至于获胜的奖励就不在他们的讨论范围内了。
田高升吩咐来顺去厨房要一桌席面,快到午时,田高升问了父亲妻子想吃的菜品,两人都道可以,喜哥儿和玉哥儿跑过来抱住爹的大腿,撒娇说了几样爱吃的菜,田高升都笑着应了。
来顺得了吩咐,急忙赶去酒楼厨房。
来顺对酒楼生意十分了解,知道这时恰是最忙的时候,不快点去点,就算是酒楼东家,恐怕也要等一会。
小梅点点头,回房禀告,很快回来道:“太太请三位。”
这三人一直都有礼的站在一旁,脸上不带一丝不耐,听了都道;,穿水红坎子那个一路上对咱家宅子颇有些瞧不起,你记得和太太说一声。”
小梅忙应了,果然找时机告诉了三娘。
杜三娘坐在榻上打量她们三人。
命看了座,和气道;“诸位都经验丰富,我家小门小户,劳驾诸位来此了。”
三人都道不敢,说话间落落大方,举止得宜,把家里的下人都比下去了。
杜三娘暗暗点头,心知这样的能干的人选双河镇也不多,自然是孙府才能找来。
三娘又让她们自述姓名经历,默默打量,
又笑道:“里面就是我女儿,如今一个多月大,诸位可以去看看。”
自称马氏的妇人脚步轻快,走在最前。
落在最后的梁氏道:“婴儿最是娇嫩,还是先净后去见小姐。”
楚氏也称是。
马氏听了停下脚步,暗中瞪了梁氏一眼,笑道:“我急着见小姐,差点忘了这样重要的事,真是该打!太太,看孩子可得小心,咱们还是舆洗打理一番吧。”
杜三娘笑道:“诸位果然都是细心人,小梅,翠儿,还不端水!”
三位奶娘都仔细清理一番,才去里间的小床边。
杜三娘在一旁听了小梅的禀告,面色不变。瞧了穿着水红绣着碧波纹坎子,头戴金簪,比另两位更贤精明能干的马氏一眼,又看穿着青石褂子,打扮素朴的梁氏与楚氏。
梁氏只站在床边一步距离,间或阻止马氏触碰孩子的动作,不过颇为克制。
楚氏更显沉默寡言,细心地床上的将拨浪鼓这几个小玩具收好。
张妈妈在一旁看着三人的动作。
三人又在杜三娘称赞了满娘许多好话。
马氏说的最多,妙语连珠,连赞满娘以后是个美人坯子。
楚梁二人只在开头插了几句。
三人又介绍了孩子的一些照顾小窍门,
杜三娘笑道:“三位都是照顾孩子的好手,我恨不得都留下来,只我家实在家小业小,只好割爱两位了。”
杜三娘又扫了一眼,笑道:“马乳娘,楚乳娘,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白跑一趟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