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最新章节 >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二篇 艰难的转折 26、孤寂雪山的来客

  红军渡过大渡河,终于甩掉了国民党的追兵,他们在泸定作了短暂的休整。毛泽东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师。

  长征初期,红一、四方面军断断续续地有一些联系,但是他们互通消息的时候很少。1935年1月22日,张国焘曾经收到中央关于遵义会议决议的电报,中央要求红四方面军采取行动,帮助红一方面军渡过长江。后面的情形我们都知道,红一方面军未能靠近长江上的任何一个渡口,而是被迫绕道贵州、云南,从金沙江、大渡河渡江北上。此后几个月中,两支军队都处在不停运动的状态之中,联系非常困难。他们极少联系还有一个解释:红四方面军曾经丢失过一个电报密码本,担心它已落入蒋介石手里。毛泽东和张国焘了解到彼此的一些情况,有时候是通过老百姓的传闻,有时候是通过国民党报纸上关于“剿匪”的报道,当然,这样的消息总是不十分确切。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在贵州兜圈子的时候,张国焘挥师西北的时候,他们之间更没有消息往来。毛泽东的行动机动多变,不断使用迷惑敌人的计谋,不光张国焘不了解其行踪,就连追着中央红军跑的蒋介石,也会在某些时候找不到他们。

  但是,到了5月上旬,张国焘得到了红一方面军渡过了金沙江的消息。他们在江油附近召开会议,讨论和中央红军会师的问题。6月2号这一天,毛泽东率部进入了泸定,也是这一天,红军先头部队突然接到了红四方面军的电报。

  之后的几天内,红四方面军派出的迎接部队占领了懋功,李先念在懋功设立指挥部,等候毛泽东等人率中央红军的到来。但是李先念并不知道中央红军什么时候到达懋功,也不知道他们的确切位置。

  而红一方面军面临着一种选择:走哪条路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是最合适的。

  北上的路线有三条。一是左边的道路,从泸定沿着马帮的山路取道丹巴,这条路最近,却要经过民风彪悍的藏区。藏区群众向来对军队充满敌意,红军通过有一定困难。二是右路,沿着邛崃山和四川盆地边缘北上松潘,这条路最好走,但沿途容易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攻击。三是走中间的道路,翻越夹金雪山到达懋功,这是条偏僻的道路,很少有人行走,但当地有人曾经走过这条路。

  毛泽东经过仔细考虑,他没有把握能够通过左右两边的道路,因而选择了自然条件最为艰难的中间道路,带领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脉连绵不断,从小金县纵贯至天全县,长约200多公里,其主峰海拔4900多米,是青衣江的源头。红军准备翻越的是宝兴硗碛与小金懋功(达维)分界处的王母寨,海拔将近4000米,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王母寨上白雪皑皑,云雾缭绕,被当地老百姓尊奉为神仙山——顾名思义,除了神仙,连鸟也飞不过去。红军许多战士都是南方人,觉得6月天还有这么多雪,在自己的家乡简直是奇观。他们对雪山一无所知,也不知道翻越雪山将要遇到的危险。

  山脚下的老百姓告诉红军,神仙山上上下下有70多里地,必须在上午9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通过,其他时间风雪交加,看不清道路,还可能遇上雪崩。出发前要喝白酒、辣椒汤,使身体暖和些;要穿上厚实的衣服,准备好拐杖,防止跌倒。据说当地有人上山后,爬到一半给冰雹砸死了,也有遇见瘴气再也没回来的。他们看见红军衣裳单薄,更是对他们能否爬过雪山产生怀疑,说这样,即使不饿死、累死,也会冻死。大多数红军的冬衣早在云南丢下了,这会儿也找不到足够御寒的衣服,甚至连白酒、辣椒一类的东西也很缺乏。

  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红军翻越雪山的决心。6月12日,先头部队红四团开始翻越雪山。在过雪山之前,所有的战士作了出发前的准备,他们得到了一些关于雪山的知识:寒冷、冰雪以及雪盲(需要用布条遮一下眼睛),要吃饱,穿上所有的衣服……并且,他们被要求互相帮助,“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的扶着走,扶不行的抬着走”,一定要让每一个战士安全地越过大雪山。

  早上9点,红四团沿着硗碛村边的小溪,向神仙山迈进。山底下天气炎热,爬不多久,大家都大汗淋淋,抬头能看见白茫茫的山尖在白云里浮动。越往上爬,气温越低,脚下的路已经被冻得坚硬。到了半山腰,四周便都是白皑皑一片,除了前进的队伍,再见不到任何颜色,也见不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

  雪花在漫天飞舞,空气渐渐地稀薄起来,许多人感觉到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牙齿战栗。绝大部分红军并不知道会有这样的高原反应,他们没想到会死,也没想到山上空气如此的稀薄。

  将近山顶,突然下起了冰雹,身上被砸中的地方立即肿了起来。大家都有失去了知觉的感受,肌肉麻木得好像胳膊和腿早已不存在似的。坚持上到山顶后,却不能多停留一会,因为就是那么一小会,缺氧、寒冷就会让人长眠于此。

  下山的路比上山好走多了,下至半山腰,进入一条山谷,就有了春天般的温暖。到了山脚下的达维村时,红四团遇见了红四方面军派出的会合中央红军的一支队伍。在经历过数不清的磨难后,中央红军终于看到了新的希望。

  两天后,6月14日,毛泽东率领大部队开始翻越雪山。当他们走到夹金山最高也是最长的五道拐时,太阳突然消失了,霎时大雪纷飞,天气变得异常恶劣。毛泽东走得十分吃力,他没有穿棉袄,棉布裤子和布鞋全湿透了。他和贴身警卫员陈昌奉相互鼓励、扶持着越过了雪山。红一军团司令林彪在山顶几次昏厥了过去,靠着警卫员的帮助才下到山脚。

  下山和上山一样,并没有路。许多人体力不支,为了尽快下到山脚,红军战士坐在冰上往下滑行,有的人摔断了骨头,有的人摔下了悬崖,但这仍旧是一个有效的好办法。

  尽管在当时条件下,红军做了尽可能的准备,伤亡人数还是很多。特别是对于体弱和有病的人来说,空气稀薄尤其让人难受。吃辣椒水对身体强健的人会起到一些作用,对体弱的人则没有效果。有的人冷得牙齿不停地磕响,像放机关枪一样,停也停不住;有的人脸被冻成了黝黑的颜色;有的人坚持不住,坐下来休息,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沿途都有收容队,期望能够救活那些掉队的战士,往往,掉队的人早就成了冰雪下的僵硬躯体。有些体弱的人,在山上无法照顾他们,只能尽快把他们送到山脚。经常还没送下去,这些人就牺牲了,死在同伴把他们从雪地上拉起来的时候。

  不断有人看着自己的战友死去,周恩来的警卫员魏国禄眼睁睁看着一个战友倒下去,等到他们走到这个战士身旁,他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尸体被放在山缝里,用雪掩埋了。

  御寒的衣物奇缺,上山后,有的战士把毯子都拿出来披在身上。棉衣和厚实一点的衣物,则被分配给那些年老和瘦弱的战士。有一个年老的红军战士,被发现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死了,他衣服单薄破旧,身上落满积雪,右手则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烟火早被雪给打灭了。带领这支队伍的首长非常生气,他埋怨军需处长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但是,当他询问军需处长的下落,有人告诉他:雪地上的年老长者就是军需处长。红军中很多的战士都是这样,宁愿自己牺牲,也不让同伴死在雪山上。红三军团的两个炊事员在山顶为战士们做辣椒汤取暖,他们把热汤端给别人,自己却倒下去再也没有起来。

  对大多数红军来说,过雪山是长征最艰苦的一关。它的艰难程度,超过了湘江战役,超过了翻越五岭,也超过了四渡赤水。爬过雪山后,红军非战斗减员达400多人。

  夹金山脉的神仙山并非红军爬过的唯一一座雪山,此后,中央红军又翻越了四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梦笔山、亚克夏山、昌德山和打古山。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