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trong>解释</strong>才:才能。斗:古代的一种量器,十斗等于一石。形容特别富有文才。
<strong>出处</strong>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曾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儿子中最有文才的一位。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背诵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诗经》《论语》以及其他的辞赋散文,同时他自己也擅长写文章。曹操有一次看完他的文章后问他:“是你请人写的吗?”曹植跪着回答说:“自己说出的话就是议论文,下笔写出来就成为文章,只需当面试验一下即可,哪里需要请人代写呢?”当时曹操在河南邺城新修的铜雀台刚刚落成,就带着所有的儿子登台游玩,让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曹植拿过笔很快就写成了,读起来也不错,曹操觉得他很不简单。曹植的才能非常出众,以至于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在自夸时还说:“假如天下的文才总量有一石的话,曹植一个人有八斗,我有一斗,天下其他人总共才有一斗。”
<strong>近义</strong>学富五车
<strong>反义</strong>才疏学浅
<strong>例句</strong>
在江南论文章,唐伯虎他才高八斗,论丹青,妙笔生花,真是不折不扣的才子。
<strong>解释</strong>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strong>出处</strong>东晋·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传说一个叫王远的神仙,有次经过吴地,暂住在一个叫蔡经的人的家里。蔡家准备了丰盛的酒食,王远于是派人请仙女麻姑赴宴。不一会儿,麻姑就来了,是个十七八岁的俏美姑娘。头顶结了一个髻,剩余的长发披垂到了腰际,穿的衣服光彩夺目。麻姑对王远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已看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少了一半,恐怕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将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蔡经看到麻姑的手像鸟爪一样,心里突然想,假如脊背发痒时,用那爪来抓背,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远马上看穿了他的心思,呵斥道:“麻姑是神仙,你怎敢想用她的手搔痒?”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笞的。”
在王远的点化下,蔡经最终也得道成仙。
<strong>解释</strong>皆:都。形容惊恐万状,疑虑重重。
<strong>出处</strong>《晋书·苻坚载记下》:“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qínɡ)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堪,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南方,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前梁等小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其后又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打算一举荡平东晋,统一中国。公元383年8月,苻坚率领近百万大军,向建康进发。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的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的侄儿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精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前秦军队连续攻下寿春、郧城等重镇后,派大将梁成等驻扎在洛涧,控制淮河,阻止晋军。11月,谢玄派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夜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刘牢之攻克梁成营垒,斩杀了梁成和他的十员大将,秦军死伤甚众。
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挥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站在寿阳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也被误认为是晋兵。他惊恐地对弟弟苻融说:“晋军也是勇猛强悍的军队啊,怎么说不行呢?”
淝水之战最终以前秦大败而告结束,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strong>近义</strong>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strong>反义</strong>镇定自若
<strong>例句</strong>
他经常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搞得周围的人都跟着担心。
<strong>解释</strong>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strong>出处</strong>《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ɡōu袖套),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东汉明帝的皇后姓马,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非常有德行。明帝去世后,章帝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
章帝即位之初,想封赏自己的几位舅舅,但皇太后不同意。第二年夏天,又有官员上疏建议封赏,于是太后下诏说:“凡是上奏说封赏外戚的大臣,都不过是想谄媚我以求取福禄罢了。我为天下之母,却身穿粗布,食不求美,左右之人也没有什么奢侈品,这都是为了以身作则、表率群臣。原以为我的亲戚们见到我这样,会惭愧而勤勉自励,不料他们只是笑话我喜欢俭朴。不久前,我路过濯龙门,看见我娘家来皇宫问候请安的人,车子来往如同流水,马匹走动如同游龙,奴仆们带着绿色的袖套,衣服的领子和袖口干净洁白。回头再看看我的车夫,他的穿戴比那些奴仆们差远了。我之所以对他们没有加以谴责怒斥,仅仅断绝了每年对他们的赏赐,是希望以此暗示他们自己反省,可他们依然懈怠,没有忧国忘家的思想。我怎能对上辜负先帝的旨意,对下亏损先人的德行,重蹈西汉因外戚专权而败家亡身的祸患呢?”这样,马皇后坚决没有同意赐给她的兄弟们爵位。
<strong>近义</strong>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strong>反义</strong>门庭冷落门可罗雀
<strong>例句</strong>
刚进入腊月,大街上已是车水马龙,一派节日的景象。
<strong>解释</strong>用车装载,用斗称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strong>出处</strong>《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赵咨为三国名士,博学多识,才思敏捷,应答机辩。一次,孙权派遣他出使曹魏,魏文帝曹丕久闻其名,于是向他发问:“你们吴王懂得学问吗?”赵咨回答说:“我们吴王江面上浮游万艘军舰,手中掌握百万雄兵,任用贤能之士,心存治国谋略,如有闲余时间,就博览群书,综合吸收,不像儒生们只会搜求摘取片断的词句。”曹丕又问:“吴国可以被征服吗?”赵咨答道:“你们大国虽有征伐的雄兵,我们小国也有牢固的防御。”曹丕又问:“吴国是否害怕我们大魏?”赵咨说:“我们拥有百万雄兵,以及长江、汉水这样的天险,有什么可怕的呢?”曹丕接着问:“吴国像你这样的士大夫有几个?”赵咨答说:“我们吴国聪敏异常的有八九十个,至于像我这样的,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数都数不过来。”赵咨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出使中,凭借自己的雄辩为吴国争了光,也得到了曹魏上下的尊敬。
<strong>近义</strong>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strong>反义</strong>凤毛麟角
<strong>例句</strong>
橘子、荔枝这些水果,在南方多得车载斗量,到北方就物以稀为贵了。
<strong>解释</strong>本指人认为美的,鱼儿鸟儿却不以为美,避之不及。现多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极其漂亮。
<strong>出处</strong>《庄子·齐物论》:“毛嫱(qiánɡ)、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古代有个叫啮(niè)缺的人,他问王倪怎样区分仁与义、是与非。王倪觉得很难解释,就先反问他说:“我还是先问问你:‘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会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五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猿猴把猵狙(piànjū,一种传说中的兽名,像猿而狗头,喜欢和雌猿交配)当作配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是鱼儿见了她们就深深地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就高高地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就撒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以我来看,仁与义的端绪,是与非的途径,都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呢?’”
<strong>近义</strong>闭月羞花
<strong>反义</strong>奇丑无比
<strong>例句</strong>
蘧公孙举眼细看,这个女子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strong>解释</strong>本指粮仓中的陈谷逐年增积。现多用来比喻因袭陈旧,缺乏创新。
<strong>出处</strong>《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高祖统一天下后,休养生息,整顿经济,重视农业,发展商业,顺从百姓的意愿,不随便滥加干扰。到汉武帝刘彻时,七十多年间,国家太平无事。如果没有大的水旱灾害,百姓就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各郡县的粮仓都装得满满当当,府库中贮存了很多用不完的财物;京城积存的钱币累积到了亿万,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以至于钱币散落,无法清点;京城粮仓里的粮食吃不完,陈粮加陈粮,满得都溢到了仓外,以至于腐烂变质不能吃了。总之,这时老百姓家家富裕,看门的人都能吃到小米和肉,做官的人很少调动。因为物质生活富裕,所以人人自爱,不轻易犯法,大家都以施行仁义为首要的事,鄙视可耻的行为。文帝、景帝时,他们奖励耕作、劝勉农桑、提倡节俭、以德化民、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把汉朝初年文帝、景帝时的盛世称为“文景之治”。
<strong>近义</strong>因循守旧
<strong>反义</strong>推陈出新
<strong>例句</strong>
一个模式,“依法炮制”,陈陈相因,“似曾于相识”那一套东西,是文艺的大忌。
<strong>解释</strong>成全他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达到目的。
<strong>出处</strong>《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是孔子的学生,学问和品行都堪称孔门第一,深得孔子喜爱,孔子称赞他说,颜渊从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误也决不会犯第二次。颜渊学习刻苦,可惜体弱多病,二十九岁时头发就白了,三十二岁时去世。他去世后,孔子悲痛不已,大声叹息说:“老天让我的理想不能传下去!”而且哭得非常伤心,弟子们劝他:“老师您太悲伤了。”孔子说:“太悲伤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说,道德高尚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道德低下的小人则相反,不促成别人的好事,专促成别人的坏事。
<strong>解释</strong>痴:呆傻。本指对傻子说胡话而傻子会信以为真。后用来比喻荒唐的人凭着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strong>出处</strong>北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和尚在江淮之地云游,形迹非常奇怪。有人问他:“你何姓(姓什么)?”他戏言:“我姓何。”又问他:“你是何国人(哪里人)?”他又说:“我是何国人。”几十年以后,唐玄宗时的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给这个和尚写墓碑时,已经不明白当时和尚说的这些话,于是信以为真地给他写传记说:“大师姓何,是何国人。”宋代的惠洪法师说,李邕为和尚作传时把和尚的戏言当真,后人再见到这篇传记更会以假为真,这正是所谓的“给傻子讲睡梦”,傻子会将假东西信以为真。
<strong>近义</strong>异想天开
<strong>反义</strong>脚踏实地
<strong>例句</strong>
“上天入地”在遥远的古代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但今天宇宙飞船、海底探险让它变成了现实。
<strong>解释</strong>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后常用来指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strong>出处</strong>《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期,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国国君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三十三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肯为他们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他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被杀却不去营救,实在可恨。您说,怎么办才好?”
孟子回答说:“灾荒之年,您的百姓,年老体弱者饿死沟壑,年轻力壮四处逃荒的有几千人,但您的谷仓中堆满了粮食,库房中装满了宝物。对这种情况,有关官吏谁也不来报告,这属于身居上位者骄横淡漠,残害百姓啊!曾子曾经说:‘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得到了报复的机会,您不要责怪他们。您如果施行仁政,您的百姓自然会爱护他们的上级,情愿为他们的长官牺牲。”
<strong>解释</strong>拔:超出。萃: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strong>出处</strong>《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希望老师孟子给自己讲一下孔子、伯夷、伊尹这三位古代圣人的异同。孟子说:“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能够以仁义治理天下,使诸侯来朝见;都不会做不合道理的事,都不会滥杀没有犯罪的人。”至于他们的相异之处,孟子并没有直接进行比较,孟子这样说:“孔门弟子中名气很大的宰我、子贡、有若三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足以了解圣人,即使他们了解得不够,也不至于偏袒哪位,因此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如何称赞孔子的。宰我说:‘我看老师比尧舜都强多了。’子贡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了解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他的德教。即使在百代以后去评价百代以来的国君,也没有谁能违离孔子之道。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谁能赶上我的老师。’有若说:‘不仅人类有高下的不同,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禽、泰山对于土堆、河海对于小溪,都属同类中的高下之别。圣人对于百姓,也是同类,但他远远地超出了同类,大大高出了同类。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谁比孔子更加伟大。’”
<strong>近义</strong>鹤立鸡群
<strong>反义</strong>滥竽充数
<strong>例句</strong>
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strong>解释</strong>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
<strong>出处</strong>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苏轼在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社会上流行奇谈怪论、不合正道的文风,主考官大文学家欧阳修希望通过主持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来挽救这种弊病,当他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就想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它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最终将其评为第二名。苏轼紧接着又以《〈春秋〉对义》夺得下一场考试的第一名。
后来苏轼给欧阳修写信,感谢他的知遇之恩。欧阳修看完信后对梅圣俞说:“我读到苏轼的来信,不觉汗出,非常痛快。我不应该挡着他,给他让开路,让他比众人高出一头。”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并不信服,但欧阳修仍然坚信自己的看法,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苏轼的文章一定会名满天下。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的文章渐渐出名,他也成为一代文豪。
<strong>近义</strong>高人一等
<strong>反义</strong>相形见绌
<strong>例句</strong>
她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早就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strong>解释</strong>原谓从出生到死去。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险,随时有死的可能。
<strong>出处</strong>《老子·德经》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老子》是老子思想的总结,其中最主要的观点之一是“无为”。老子在讲到关于人的生死时说:人出现于世上就是生,入于坟墓就是死。所有人中,长寿者占十分之三,短命者占十分之三,还有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造成最后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养生养得太过分。曾经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军队中打仗不会受到伤害;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老子在这段话中认为,有十分之六的人,他们的生死符合自然规律,还有十分之三的人,因为过分追求养生反而短命,只有最后那十分之一的人,因为讲求“无为”、善于养生,因而得以永享天年。
<strong>近义</strong>赴汤蹈火
<strong>反义</strong>贪生怕死
<strong>例句</strong>
谁也数不清,你在敌特的枪口下,曾几度出生入死。
<strong>解释</strong>处心:存心。积虑:积累思虑。形容长时间地盘算、蓄谋。
<strong>出处</strong>《穀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郑伯是春秋初期郑国的国君郑庄公。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让母亲姜氏受惊,所以姜氏非常讨厌他。三年后,庄公又有了弟弟共叔段,因为共叔段出生顺利,所以姜氏很喜欢他,就屡次向丈夫郑武公请求,日后让共叔段继承郑国王位,但郑武公没有同意。
郑武公去世后,庄公即位。姜氏多次替共叔段讨要重要的城市作为封地,共叔段也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争取民众、扩充地盘,准备发动政变。面对姜氏和共叔段的做法,一些大臣多次建议郑庄公及时惩戒,但郑庄公没有采纳这些意见。
在共叔段做好了叛乱的一切准备后,姜氏也积极响应,打算到时候打开首都城门接应叛军。郑庄公探明叛乱的日期,在叛乱发动的前夕征调全国兵力大举进攻。叛军仓促应战,节节败退郑庄公穷追猛打。共叔段最终战败,逃亡到了国外,姜氏随后也被郑庄公囚禁了起来。
《春秋》在记载这事时说:“郑伯克段于鄢。”《穀梁传》解释说:“《春秋》为什么不按惯例把郑国国君称为郑庄公,而称为郑伯呢?因为作者认为郑伯没有尽到做哥哥的义务,他对弟弟没有尽到防微杜渐,对错误早早教育的职责。而是费尽心机一步步地培养弟弟的过错,让这种错误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再一举消灭。”《春秋》就是这样,常常在简单的称呼和言辞中寄寓了深刻的褒贬之意。
<strong>近义</strong>费尽心机
<strong>例句</strong>
少数日本人处心积虑地要篡改历史,否认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为,妄图蒙蔽后代。
<strong>解释</strong>疵:毛病。本指吹开毛,寻找里面的毛病。现多用来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
<strong>出处</strong>《韩非子·大体》:“古之全大体者……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韩非子·大体》论述了办事应该着眼于大体,应当把握全局。文章说到,古代能保全大体的人,不以智巧干扰心境,不因私利拖累自身,把国家的治乱寄托在法律上,把是非的分辨寄托在赏罚上,把物体轻重的辨别寄托在秤具上。不违背天然的常理,不伤害人的真实感情,不吹开毛来挑剔里面的小毛病,不苛刻地考察难以知晓的隐秘。如果依照自然的规律,保全国家的法度,就会君子安乐太平而坏人停止作恶。淡泊少欲,安闲清静,顺应自然的法则,把握事物的大局,就能使人不去触犯法律,这样人们就没有像鱼儿失去水一样的灾祸,天下就很少有行不通的事情。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思维敏捷,才学超人,他的文章经常被人们竟相传诵。有一次,他的《说难》《孤愤》被传到了秦国,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看了后说:“哎呀!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并和他来往交游,死而无憾!”秦国于是发兵攻韩,韩国赶紧把韩非交给了秦国。秦国丞相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他嫉妒韩非的才能,就屡次中伤韩非,韩非就被关进了监狱。李斯随后又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杀了。后人把他的文章编集在一起,就成了《韩非子》一书。
<strong>近义</strong>求全责备
<strong>反义</strong>宽宏大量
<strong>例句</strong>
他总喜欢吹毛求疵,与别人对着干。
<strong>解释</strong>嘴唇缺失的话门牙就会寒冷。后用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strong>出处</strong>《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wàn轻视)。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晋国要去攻打虢国,但虢国和晋国中间隔着一个小国虞国。晋国的大臣荀息建议用名马和美玉为代价向虞国借路。晋献公有点舍不得,荀息说:“假如从虞国借到去虢国的路,那么那些宝物放在虞国就如同放在晋国自己的仓库一样。”后来,晋国借路成功,虞国配合晋国攻打虢国,占领了虢国的城市下阳。
过了两年,鲁僖公五年秋天,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说:“虢国是虞国的外表,一旦虢国灭亡,虞国也必然跟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之路不可再开启,外敌也不可轻视疏忽。借一次路已经很过分,难道还可以借第二次吗?俗话说:‘牙床和腮帮相互依赖,没有嘴唇的话门牙就会寒冷。’这大概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关系。”虞国国君不听劝告,第二次借路给晋国。到了这年冬天十二月,晋军灭掉了虢国。晋军在回军途中住在虞国,就顺便袭击虞国,也灭掉了它。
<strong>近义</strong>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strong>反义</strong>势不两立袖手旁观
<strong>例句</strong>
许多在地理上一衣带水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上也是唇亡齿寒。
<strong>解释</strong>听从正确的意见,如同水从高处流下那样迅速和顺当。
<strong>出处</strong>《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栾书是春秋中期晋国的著名将领。鲁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楚国攻打郑国,晋国派栾书率军救郑,两国军队在绕角相遇。尚未战斗,楚军撤回,晋军于是顺便侵袭蔡国。楚国的公子申、公子成率领申、息两县的军队救援蔡国。栾书的两名副将向他请求想要迎战,栾书正打算答应,另外三名手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劝谏说:“不行。我们前来救援郑国,尚未战斗楚军即离开了我们,我们于是来到这里。这样做,等于是把杀戮搬到了别人头上。杀戮尚未完结,又激怒楚军,初战一定不能取胜。即使战胜,也不是好事。我们大军出征,结果只打败了楚国两个县的力量,又有什么光荣的呢?假如不能打败对方,受到的耻辱就太重了,不如回去的好。”于是晋军就撤退回国。
当时晋军将领中想作战的人很多,有人对栾书说:“您掌握军权,应该斟酌民心办事。现在您的副将十一人,不想交战的只不过三个罢了,想战的是大多数,您应该听从多数人的主张。”栾书说:“好的主张才是大众的主张。现在三位将领的意见一致,是大众的好主张,听从他们的,不也行吗?”晋军退军后,楚军也撤退回国。晋军又趁机侵袭了沈国,俘获了沈国的国君揖初,这也是采纳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建议的结果。当时的有识之士评论说:“栾书听从好的意见就像水流一样和顺迅速,真是合宜啊!”
<strong>例句</strong>
曹操和袁绍相比,一个从善如流,一个刚愎自用,结果袁绍失去了民心和人才,最终兵败人亡。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strong>出处</strong>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曾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儿子中最有文才的一位。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背诵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诗经》《论语》以及其他的辞赋散文,同时他自己也擅长写文章。曹操有一次看完他的文章后问他:“是你请人写的吗?”曹植跪着回答说:“自己说出的话就是议论文,下笔写出来就成为文章,只需当面试验一下即可,哪里需要请人代写呢?”当时曹操在河南邺城新修的铜雀台刚刚落成,就带着所有的儿子登台游玩,让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曹植拿过笔很快就写成了,读起来也不错,曹操觉得他很不简单。曹植的才能非常出众,以至于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在自夸时还说:“假如天下的文才总量有一石的话,曹植一个人有八斗,我有一斗,天下其他人总共才有一斗。”
<strong>近义</strong>学富五车
<strong>反义</strong>才疏学浅
<strong>例句</strong>
在江南论文章,唐伯虎他才高八斗,论丹青,妙笔生花,真是不折不扣的才子。
<strong>解释</strong>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strong>出处</strong>东晋·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传说一个叫王远的神仙,有次经过吴地,暂住在一个叫蔡经的人的家里。蔡家准备了丰盛的酒食,王远于是派人请仙女麻姑赴宴。不一会儿,麻姑就来了,是个十七八岁的俏美姑娘。头顶结了一个髻,剩余的长发披垂到了腰际,穿的衣服光彩夺目。麻姑对王远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已看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少了一半,恐怕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将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蔡经看到麻姑的手像鸟爪一样,心里突然想,假如脊背发痒时,用那爪来抓背,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远马上看穿了他的心思,呵斥道:“麻姑是神仙,你怎敢想用她的手搔痒?”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笞的。”
在王远的点化下,蔡经最终也得道成仙。
<strong>解释</strong>皆:都。形容惊恐万状,疑虑重重。
<strong>出处</strong>《晋书·苻坚载记下》:“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qínɡ)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堪,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南方,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前梁等小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其后又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打算一举荡平东晋,统一中国。公元383年8月,苻坚率领近百万大军,向建康进发。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的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的侄儿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精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前秦军队连续攻下寿春、郧城等重镇后,派大将梁成等驻扎在洛涧,控制淮河,阻止晋军。11月,谢玄派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夜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刘牢之攻克梁成营垒,斩杀了梁成和他的十员大将,秦军死伤甚众。
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挥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站在寿阳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也被误认为是晋兵。他惊恐地对弟弟苻融说:“晋军也是勇猛强悍的军队啊,怎么说不行呢?”
淝水之战最终以前秦大败而告结束,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strong>近义</strong>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strong>反义</strong>镇定自若
<strong>例句</strong>
他经常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搞得周围的人都跟着担心。
<strong>解释</strong>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strong>出处</strong>《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ɡōu袖套),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东汉明帝的皇后姓马,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非常有德行。明帝去世后,章帝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
章帝即位之初,想封赏自己的几位舅舅,但皇太后不同意。第二年夏天,又有官员上疏建议封赏,于是太后下诏说:“凡是上奏说封赏外戚的大臣,都不过是想谄媚我以求取福禄罢了。我为天下之母,却身穿粗布,食不求美,左右之人也没有什么奢侈品,这都是为了以身作则、表率群臣。原以为我的亲戚们见到我这样,会惭愧而勤勉自励,不料他们只是笑话我喜欢俭朴。不久前,我路过濯龙门,看见我娘家来皇宫问候请安的人,车子来往如同流水,马匹走动如同游龙,奴仆们带着绿色的袖套,衣服的领子和袖口干净洁白。回头再看看我的车夫,他的穿戴比那些奴仆们差远了。我之所以对他们没有加以谴责怒斥,仅仅断绝了每年对他们的赏赐,是希望以此暗示他们自己反省,可他们依然懈怠,没有忧国忘家的思想。我怎能对上辜负先帝的旨意,对下亏损先人的德行,重蹈西汉因外戚专权而败家亡身的祸患呢?”这样,马皇后坚决没有同意赐给她的兄弟们爵位。
<strong>近义</strong>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strong>反义</strong>门庭冷落门可罗雀
<strong>例句</strong>
刚进入腊月,大街上已是车水马龙,一派节日的景象。
<strong>解释</strong>用车装载,用斗称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strong>出处</strong>《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赵咨为三国名士,博学多识,才思敏捷,应答机辩。一次,孙权派遣他出使曹魏,魏文帝曹丕久闻其名,于是向他发问:“你们吴王懂得学问吗?”赵咨回答说:“我们吴王江面上浮游万艘军舰,手中掌握百万雄兵,任用贤能之士,心存治国谋略,如有闲余时间,就博览群书,综合吸收,不像儒生们只会搜求摘取片断的词句。”曹丕又问:“吴国可以被征服吗?”赵咨答道:“你们大国虽有征伐的雄兵,我们小国也有牢固的防御。”曹丕又问:“吴国是否害怕我们大魏?”赵咨说:“我们拥有百万雄兵,以及长江、汉水这样的天险,有什么可怕的呢?”曹丕接着问:“吴国像你这样的士大夫有几个?”赵咨答说:“我们吴国聪敏异常的有八九十个,至于像我这样的,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数都数不过来。”赵咨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出使中,凭借自己的雄辩为吴国争了光,也得到了曹魏上下的尊敬。
<strong>近义</strong>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strong>反义</strong>凤毛麟角
<strong>例句</strong>
橘子、荔枝这些水果,在南方多得车载斗量,到北方就物以稀为贵了。
<strong>解释</strong>本指人认为美的,鱼儿鸟儿却不以为美,避之不及。现多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极其漂亮。
<strong>出处</strong>《庄子·齐物论》:“毛嫱(qiánɡ)、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古代有个叫啮(niè)缺的人,他问王倪怎样区分仁与义、是与非。王倪觉得很难解释,就先反问他说:“我还是先问问你:‘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会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五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猿猴把猵狙(piànjū,一种传说中的兽名,像猿而狗头,喜欢和雌猿交配)当作配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是鱼儿见了她们就深深地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就高高地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就撒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以我来看,仁与义的端绪,是与非的途径,都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呢?’”
<strong>近义</strong>闭月羞花
<strong>反义</strong>奇丑无比
<strong>例句</strong>
蘧公孙举眼细看,这个女子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strong>解释</strong>本指粮仓中的陈谷逐年增积。现多用来比喻因袭陈旧,缺乏创新。
<strong>出处</strong>《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高祖统一天下后,休养生息,整顿经济,重视农业,发展商业,顺从百姓的意愿,不随便滥加干扰。到汉武帝刘彻时,七十多年间,国家太平无事。如果没有大的水旱灾害,百姓就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各郡县的粮仓都装得满满当当,府库中贮存了很多用不完的财物;京城积存的钱币累积到了亿万,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以至于钱币散落,无法清点;京城粮仓里的粮食吃不完,陈粮加陈粮,满得都溢到了仓外,以至于腐烂变质不能吃了。总之,这时老百姓家家富裕,看门的人都能吃到小米和肉,做官的人很少调动。因为物质生活富裕,所以人人自爱,不轻易犯法,大家都以施行仁义为首要的事,鄙视可耻的行为。文帝、景帝时,他们奖励耕作、劝勉农桑、提倡节俭、以德化民、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把汉朝初年文帝、景帝时的盛世称为“文景之治”。
<strong>近义</strong>因循守旧
<strong>反义</strong>推陈出新
<strong>例句</strong>
一个模式,“依法炮制”,陈陈相因,“似曾于相识”那一套东西,是文艺的大忌。
<strong>解释</strong>成全他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达到目的。
<strong>出处</strong>《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是孔子的学生,学问和品行都堪称孔门第一,深得孔子喜爱,孔子称赞他说,颜渊从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误也决不会犯第二次。颜渊学习刻苦,可惜体弱多病,二十九岁时头发就白了,三十二岁时去世。他去世后,孔子悲痛不已,大声叹息说:“老天让我的理想不能传下去!”而且哭得非常伤心,弟子们劝他:“老师您太悲伤了。”孔子说:“太悲伤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说,道德高尚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道德低下的小人则相反,不促成别人的好事,专促成别人的坏事。
<strong>解释</strong>痴:呆傻。本指对傻子说胡话而傻子会信以为真。后用来比喻荒唐的人凭着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strong>出处</strong>北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和尚在江淮之地云游,形迹非常奇怪。有人问他:“你何姓(姓什么)?”他戏言:“我姓何。”又问他:“你是何国人(哪里人)?”他又说:“我是何国人。”几十年以后,唐玄宗时的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给这个和尚写墓碑时,已经不明白当时和尚说的这些话,于是信以为真地给他写传记说:“大师姓何,是何国人。”宋代的惠洪法师说,李邕为和尚作传时把和尚的戏言当真,后人再见到这篇传记更会以假为真,这正是所谓的“给傻子讲睡梦”,傻子会将假东西信以为真。
<strong>近义</strong>异想天开
<strong>反义</strong>脚踏实地
<strong>例句</strong>
“上天入地”在遥远的古代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但今天宇宙飞船、海底探险让它变成了现实。
<strong>解释</strong>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后常用来指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strong>出处</strong>《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期,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国国君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三十三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肯为他们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他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被杀却不去营救,实在可恨。您说,怎么办才好?”
孟子回答说:“灾荒之年,您的百姓,年老体弱者饿死沟壑,年轻力壮四处逃荒的有几千人,但您的谷仓中堆满了粮食,库房中装满了宝物。对这种情况,有关官吏谁也不来报告,这属于身居上位者骄横淡漠,残害百姓啊!曾子曾经说:‘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得到了报复的机会,您不要责怪他们。您如果施行仁政,您的百姓自然会爱护他们的上级,情愿为他们的长官牺牲。”
<strong>解释</strong>拔:超出。萃: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strong>出处</strong>《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希望老师孟子给自己讲一下孔子、伯夷、伊尹这三位古代圣人的异同。孟子说:“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能够以仁义治理天下,使诸侯来朝见;都不会做不合道理的事,都不会滥杀没有犯罪的人。”至于他们的相异之处,孟子并没有直接进行比较,孟子这样说:“孔门弟子中名气很大的宰我、子贡、有若三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足以了解圣人,即使他们了解得不够,也不至于偏袒哪位,因此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如何称赞孔子的。宰我说:‘我看老师比尧舜都强多了。’子贡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了解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他的德教。即使在百代以后去评价百代以来的国君,也没有谁能违离孔子之道。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谁能赶上我的老师。’有若说:‘不仅人类有高下的不同,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禽、泰山对于土堆、河海对于小溪,都属同类中的高下之别。圣人对于百姓,也是同类,但他远远地超出了同类,大大高出了同类。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谁比孔子更加伟大。’”
<strong>近义</strong>鹤立鸡群
<strong>反义</strong>滥竽充数
<strong>例句</strong>
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strong>解释</strong>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
<strong>出处</strong>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苏轼在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社会上流行奇谈怪论、不合正道的文风,主考官大文学家欧阳修希望通过主持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来挽救这种弊病,当他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就想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它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最终将其评为第二名。苏轼紧接着又以《〈春秋〉对义》夺得下一场考试的第一名。
后来苏轼给欧阳修写信,感谢他的知遇之恩。欧阳修看完信后对梅圣俞说:“我读到苏轼的来信,不觉汗出,非常痛快。我不应该挡着他,给他让开路,让他比众人高出一头。”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并不信服,但欧阳修仍然坚信自己的看法,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苏轼的文章一定会名满天下。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的文章渐渐出名,他也成为一代文豪。
<strong>近义</strong>高人一等
<strong>反义</strong>相形见绌
<strong>例句</strong>
她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早就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strong>解释</strong>原谓从出生到死去。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险,随时有死的可能。
<strong>出处</strong>《老子·德经》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老子》是老子思想的总结,其中最主要的观点之一是“无为”。老子在讲到关于人的生死时说:人出现于世上就是生,入于坟墓就是死。所有人中,长寿者占十分之三,短命者占十分之三,还有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造成最后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养生养得太过分。曾经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军队中打仗不会受到伤害;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老子在这段话中认为,有十分之六的人,他们的生死符合自然规律,还有十分之三的人,因为过分追求养生反而短命,只有最后那十分之一的人,因为讲求“无为”、善于养生,因而得以永享天年。
<strong>近义</strong>赴汤蹈火
<strong>反义</strong>贪生怕死
<strong>例句</strong>
谁也数不清,你在敌特的枪口下,曾几度出生入死。
<strong>解释</strong>处心:存心。积虑:积累思虑。形容长时间地盘算、蓄谋。
<strong>出处</strong>《穀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郑伯是春秋初期郑国的国君郑庄公。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让母亲姜氏受惊,所以姜氏非常讨厌他。三年后,庄公又有了弟弟共叔段,因为共叔段出生顺利,所以姜氏很喜欢他,就屡次向丈夫郑武公请求,日后让共叔段继承郑国王位,但郑武公没有同意。
郑武公去世后,庄公即位。姜氏多次替共叔段讨要重要的城市作为封地,共叔段也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争取民众、扩充地盘,准备发动政变。面对姜氏和共叔段的做法,一些大臣多次建议郑庄公及时惩戒,但郑庄公没有采纳这些意见。
在共叔段做好了叛乱的一切准备后,姜氏也积极响应,打算到时候打开首都城门接应叛军。郑庄公探明叛乱的日期,在叛乱发动的前夕征调全国兵力大举进攻。叛军仓促应战,节节败退郑庄公穷追猛打。共叔段最终战败,逃亡到了国外,姜氏随后也被郑庄公囚禁了起来。
《春秋》在记载这事时说:“郑伯克段于鄢。”《穀梁传》解释说:“《春秋》为什么不按惯例把郑国国君称为郑庄公,而称为郑伯呢?因为作者认为郑伯没有尽到做哥哥的义务,他对弟弟没有尽到防微杜渐,对错误早早教育的职责。而是费尽心机一步步地培养弟弟的过错,让这种错误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再一举消灭。”《春秋》就是这样,常常在简单的称呼和言辞中寄寓了深刻的褒贬之意。
<strong>近义</strong>费尽心机
<strong>例句</strong>
少数日本人处心积虑地要篡改历史,否认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为,妄图蒙蔽后代。
<strong>解释</strong>疵:毛病。本指吹开毛,寻找里面的毛病。现多用来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
<strong>出处</strong>《韩非子·大体》:“古之全大体者……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韩非子·大体》论述了办事应该着眼于大体,应当把握全局。文章说到,古代能保全大体的人,不以智巧干扰心境,不因私利拖累自身,把国家的治乱寄托在法律上,把是非的分辨寄托在赏罚上,把物体轻重的辨别寄托在秤具上。不违背天然的常理,不伤害人的真实感情,不吹开毛来挑剔里面的小毛病,不苛刻地考察难以知晓的隐秘。如果依照自然的规律,保全国家的法度,就会君子安乐太平而坏人停止作恶。淡泊少欲,安闲清静,顺应自然的法则,把握事物的大局,就能使人不去触犯法律,这样人们就没有像鱼儿失去水一样的灾祸,天下就很少有行不通的事情。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思维敏捷,才学超人,他的文章经常被人们竟相传诵。有一次,他的《说难》《孤愤》被传到了秦国,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看了后说:“哎呀!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并和他来往交游,死而无憾!”秦国于是发兵攻韩,韩国赶紧把韩非交给了秦国。秦国丞相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他嫉妒韩非的才能,就屡次中伤韩非,韩非就被关进了监狱。李斯随后又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杀了。后人把他的文章编集在一起,就成了《韩非子》一书。
<strong>近义</strong>求全责备
<strong>反义</strong>宽宏大量
<strong>例句</strong>
他总喜欢吹毛求疵,与别人对着干。
<strong>解释</strong>嘴唇缺失的话门牙就会寒冷。后用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strong>出处</strong>《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wàn轻视)。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晋国要去攻打虢国,但虢国和晋国中间隔着一个小国虞国。晋国的大臣荀息建议用名马和美玉为代价向虞国借路。晋献公有点舍不得,荀息说:“假如从虞国借到去虢国的路,那么那些宝物放在虞国就如同放在晋国自己的仓库一样。”后来,晋国借路成功,虞国配合晋国攻打虢国,占领了虢国的城市下阳。
过了两年,鲁僖公五年秋天,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说:“虢国是虞国的外表,一旦虢国灭亡,虞国也必然跟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之路不可再开启,外敌也不可轻视疏忽。借一次路已经很过分,难道还可以借第二次吗?俗话说:‘牙床和腮帮相互依赖,没有嘴唇的话门牙就会寒冷。’这大概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关系。”虞国国君不听劝告,第二次借路给晋国。到了这年冬天十二月,晋军灭掉了虢国。晋军在回军途中住在虞国,就顺便袭击虞国,也灭掉了它。
<strong>近义</strong>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strong>反义</strong>势不两立袖手旁观
<strong>例句</strong>
许多在地理上一衣带水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上也是唇亡齿寒。
<strong>解释</strong>听从正确的意见,如同水从高处流下那样迅速和顺当。
<strong>出处</strong>《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栾书是春秋中期晋国的著名将领。鲁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楚国攻打郑国,晋国派栾书率军救郑,两国军队在绕角相遇。尚未战斗,楚军撤回,晋军于是顺便侵袭蔡国。楚国的公子申、公子成率领申、息两县的军队救援蔡国。栾书的两名副将向他请求想要迎战,栾书正打算答应,另外三名手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劝谏说:“不行。我们前来救援郑国,尚未战斗楚军即离开了我们,我们于是来到这里。这样做,等于是把杀戮搬到了别人头上。杀戮尚未完结,又激怒楚军,初战一定不能取胜。即使战胜,也不是好事。我们大军出征,结果只打败了楚国两个县的力量,又有什么光荣的呢?假如不能打败对方,受到的耻辱就太重了,不如回去的好。”于是晋军就撤退回国。
当时晋军将领中想作战的人很多,有人对栾书说:“您掌握军权,应该斟酌民心办事。现在您的副将十一人,不想交战的只不过三个罢了,想战的是大多数,您应该听从多数人的主张。”栾书说:“好的主张才是大众的主张。现在三位将领的意见一致,是大众的好主张,听从他们的,不也行吗?”晋军退军后,楚军也撤退回国。晋军又趁机侵袭了沈国,俘获了沈国的国君揖初,这也是采纳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建议的结果。当时的有识之士评论说:“栾书听从好的意见就像水流一样和顺迅速,真是合宜啊!”
<strong>例句</strong>
曹操和袁绍相比,一个从善如流,一个刚愎自用,结果袁绍失去了民心和人才,最终兵败人亡。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