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性命攸关的《逆风千里》暗夜岌岌 举步维艰
《大浪淘沙》已经被定调为“严重歪曲革命史实”的“反革命”影片和“十大毒草”影片之一,被迅速查封,不准公开放映。导演伊琳被剧组某些风派人物揭发批判,其实这部与陶铸本人丝毫没有关联的影片,却硬被说成是为陶铸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导演硬被说成是陶铸暗授机宜的内线人物,惨遭批斗。“文革”运动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开始后,身体瘦削羸弱的伊琳卧病在床,他当时受到的严重打击,使他的身体健康遭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体重还不到一百斤。可是,当权领导和造反派却全然不顾,冷酷无情地把骨瘦如柴的伊琳,还是赶到了英德劳改茶场,去接受重体力的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的秋天,伊琳才得以返回厂里,但厂里坚决拒绝接收组织关系,其档案只好暂时放在省文化厅。情形有所好转后,伊琳强烈地表示在厂工作的愿望,并亲自主抓了描写叶挺的《白马将军》和《革命母亲李丽英》、《横空出世》等剧本,都因各方面的排斥,而未能搬上银幕。但他还是壮心不已,帮助导演刘欣拍摄了根据《渔岛之子》改编的儿童故事片《小螺号》、指导于得水导演了粤剧戏曲片《沙家浜》等。1979年,蔡辉厂长传达上级的命令,任命伊琳担任珠影厂副厂长,此时,已经64岁的伊琳已在“文革”中折磨得身体难以支撑,当罗戈东副厂长前去看望重病在床的伊琳时,他激动地抓住罗厂长的手说:“我们曾经去上海找朱道南、于炳坤,修改《大浪淘沙》的剧本,现在总算有了结果,我们再来一次合作,再拍一部故事片。”这是伊琳投入工作激情的自然迸发,也是他的临终遗愿。当年11月27日,瘦弱的伊琳便告别了人世,姗姗来迟的任命,最终使伊琳抱憾而去。
一部《大浪淘沙》,一段中国电影在残酷年代中的曲折史。然而,电影艺术的步履,却永远是那么的匆忙而奋进!
荒诞岁月里的七部重拍片
在电影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凡一部相同题材、抑或是同一部影片被反复重拍,其主要原因莫过于该影片为根据传世名著改编而成,具有不衰的生命力,所以常拍常新。
然而,在我国影坛的“文革”后期,在那段不堪回首的荒诞岁月里,却有7部影片再次重拍,其咄咄怪事,前古未有,前所未闻……
早在“文革”伊始,江青为了达到个人的野心,就气势汹汹地从文艺战线开刀,一方面全盘否定“文革”前17年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取得的辉煌成绩,一方面又为了树立所谓的样板,盗名窃誉,把众多戏曲、戏剧艺术家潜心创作、早已形成并公演数年的现代京剧和芭蕾舞剧,通过严格的政审和精心挑选,不遗余力、精心炮制拍摄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5部京剧以及《红色娘子军》、《白毛女》2部芭蕾舞剧。另一个被列入第一批“样板戏”的是由交响乐《沙家浜》、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三段组成的舞台艺术片,统称为“八个样板戏”,以及“六京两舞”,即《龙江颂》、《红色娘子军》、《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红云岗》6部京剧和《沂蒙颂》、《草原儿女》2部芭蕾舞剧。
“文革”后期,“四人帮”集团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还继续出炉一些如《欢腾的小凉河》、《春苗》、《反击》、《决裂》、《一月的汽笛》、《千秋业》、《盛大的节日》、《金钟长鸣》等一批故事影片,为其政治需要进行挖空心思的人工图解,愚民说教。就在这种政治高压和恐怖笼罩下的电影界,又继续出现了7部重新拍摄的故事片,它们分别是《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万水千山》、《年轻的一代》、《青松岭》、《战洪图》,这些早在“文革”前17年就已经拍摄并公映过的影片,在“四害”横行之时又重新进行了二次拍摄,其中除了《年轻的一代》、《青松岭》、《战洪图》这三部影片为当代现实题材,而被政治气候所利用,强行与政治挂上钩之外,剩余4部均远离时代,分别为不同革命战争时期的题材。这些影片的重新拍摄,其中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编导演主创人员和摄制组被迫重复劳动、耗费心血,还有在广大观众中产生的对重复拍片的种种议论和不满,不难看出当年“四人帮”之流为了政治的需求,那种黔驴技穷的狼子野心。
提起《南征北战》,人们都知道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故事片和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这部影片以解放战争中的国共较量,热情地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和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老片的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导演成荫、汤晓丹,新版的编剧不变,导演之一的汤晓丹换成老片的副导演王炎。前者的主演中,师长由陈戈扮演,高营长由冯扮演,赵玉敏由张瑞芳扮演,敌张军长由项扮演,敌参谋长由白穆扮演。后者的主演中,师长由王尚信扮演,高营长由张勇手扮演,赵玉敏由俞平扮演,敌张军长由王培扮演,敌参谋长由葛存壮扮演。在这里所说的就是人们印象很深的敌张军长的扮演者,老版的项以扮演反派人物、国民党高级军官著称;而“北京人艺”的王培扮演新版的同类角色,给观众的直觉却是懦雅有余,凶悍不足。当然,这里面融进了“脸谱化”的创作倾向和当时观众爱憎分明的心理因素,以及朴素的阶级情感所产生的观感效应。
影片《平原游击队》,早在1955年就曾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故事片,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敌后游击队与日寇的英勇作战。这部由邢野、羽山编剧,苏里、武兆堤导演的影响极大的影片,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影片中的两个一正一反的剧中人和扮演者,那就是郭振清扮演的游击队队长李向阳,方化饰演的日本鬼子松井。1974年,长影厂又秉承“文艺旗手”江青的旨意,重新拍摄这部同名的影片,编剧、导演仍是原班人马,只是老导演武兆堤又带上一个新徒弟常甄华,苏里退出,李向阳一角在全国各地广征演员,竟然候选多达96人,最后确定由山东青岛话剧团的李铁军扮演,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多了外表的英俊,少了内在的质朴。有趣的是那个松井的角色,也不知选择多少演员,最终还是无人能取代方化,使之无奈地来了个“梅开二度”。其中,新版除了正反演员是沿袭“双枪李向阳”和“鬼子王”松井之外,那便是采用老版那段由车明作曲的著名的“鬼子进村”的音乐和李向阳嘴边上的一些经典台词。
无独有偶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拍摄的黑白故事片《渡江侦察记》,在1974年又由该厂再次搬上银幕。该片撷取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之前,我军小分队进行敌后侦察的惊险故事。原编剧沈默君、原导演汤晓丹不变,后者只是又增加了三个改编者的名字“季冠武、高型、孟森辉”的名字,导演汤晓丹又带上个汤化达,其他人员都来了“大换血”,原片孙道临扮演的李连长改由王惠扮演,李玲君的刘四姐由张金玲来演,可是那个敌情报处长也是同方化演的松井异曲同工,最终还是由陈述再续前缘。其他角色均易演员。
根据陈其通的著名话剧改编的《万水千山》,原名为《红军万岁》,主要描述了我红军战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1959年、1976年曾两次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故事影片。老片的改编者为孙谦、成荫,导演为成荫、华纯,主演蓝马扮演营教导员李有国,这是这位著名影星加入总政话剧团之后,第一次扮演“兵”的形象,且演得非常成功,可见其艺术造诣的深厚。该片还被文化部列为建国十周年18部献礼片之一。在1976年6月间开始在全国上映的新版,编剧为原作者陈其通,导演改为严寄洲,巧合的是,原政委赵志方的扮演者黄凯,现演营教导员李有国。有趣的是,由于黄凯相貌酷似敬爱的周总理,许多观众自然会联想起这部影片是歌颂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的光辉事迹。后来黄凯就是由于相貌的缘故,还真的在多部影片中扮演了不同时期周总理的形象,其渊源则是由新版《万水千山》起的家。新版由原实景拍摄的故事片,改为舞台话剧艺术片,仍由总政话剧团演出,但缺少了长征的残酷性和真实感,其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但是该片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而重新拍摄,同时上映的还有舞台音乐片——《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故这部重拍片因其特殊意义之所在,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继续放映。
随着一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方”那脍炙人口的歌曲,人们的思绪自然会联想起一部影片《青松岭》。这是部描写在河北农村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广大农民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阶级敌人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65年已经拍摄的这部影片,1973年仍由长影拍摄成彩色故事片,只是在新版中更加重了阶级斗争教育的成分。根据河北承德地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改编的这部电影,编剧张仲朋,导演刘国权,主要演员李仁堂、刘晓梅、李树楠所饰演的张万有、孙秀梅、钱广不变,只是新版的导演刘国权后面,又多了个原片的副导演姜树森,剧中张万有的名字后来改为更为响亮的张万山,其中方纪云这个人物由原来的阎本安,改为曾主演过《地道战》的朱龙广担任。
1965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了根据河北省话剧院在“华北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大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的话剧改编而成的《战洪图》,这部故事片反映的是1963年夏天海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以气吞山河的革命气势战胜这场特大洪水。这一由来源于真实故事的抗洪题材的大型话剧《风雨同舟》改编而来的电影《战洪图》,编剧鲁速、袁乃晨,导演苏里,主要演员丁震洪由鲁速扮演,刘大勇由村里扮演,李志根由蔡松龄扮演,绣华由孙国露扮演,王茂由孙树林扮演。都是河北省话剧院演出话剧的“原汁原味”。影片在完成送审的时候,正碰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全面爆发的“节骨眼”上,影片没有得到公映,便被锁进了片库。直到六年之后的1972年10月,《战洪图》又被“意外”重新提起,因原片被指责“缺少阶级斗争”的主线,并指令进行重拍。1974年年初,由原班人马重新拍摄的《战洪图》,却仍然遭到了江青之流的强烈不满和彻底否定,而再次遭到“封杀”。后在周总理的亲切关爱下,1974年春节该片才得以公映。在当时艺术荒芜的年代,许多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不知晓这部《战洪图》也是一部重新拍摄的影片,因为它的老版从来没有公开露过面。
烙上时代印记的《年青的一代》,诞生于“文革”爆发前的1965年,影片主要通过由上海到边远地区从事地质工作的几个青年人对待生活和事业不同的态度,引发出该怎样去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争做贡献的主题。编剧陈耘、赵明,导演赵明,主要演员由杨在葆、达式常、曹雷、朱曼芳、温锡莹、赵抒音、沙莉担任。在相隔十年之后的1976年,同样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气候,上影厂又将此片进行了重拍,编剧陈耘、石方禹、导演凌之浩、张惠均,原片的导演赵明成了艺术顾问,主要演员有毕鉴昌、达式常、李秀明、洪融、李炎、肖弛、张瑞芳等。其中达式常饰演的林育生一角,是继方化、陈述、李仁堂、鲁速之后的两次扮演同一影片同一角色、同一主演的第5人。
这里值得注明的是,虽然取材相同,但是,芭蕾舞剧《沂蒙颂》(1974年拍摄)与现代京剧《红云岗》(1976年拍摄),由于片种不同,不能称为“重拍片”,这正如著名的“八个样板戏”、“六京两舞”中,有许多在“文革”前17年都已有故事片、相同的或其他的剧种,但依此改编成的京剧、芭蕾舞剧,由于片种不同,也不能称为“重拍片”一样。比如京剧《红灯记》改编自故事影片《自有后来人》,京剧《沙家浜》来源于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智取威虎山》取自于电影《林海雪原》,芭蕾舞剧和京剧《红色娘子军》、还有芭蕾舞剧《白毛女》均改编自同名的故事影片,京剧《海港》由京剧《海港的早晨》演变而来,京剧《龙江颂》、《杜鹃山》都是从同名话剧移植而来,芭蕾舞剧《沂蒙颂》也是从话剧《红嫂》中脱胎而出。此外,芭蕾舞剧《草原儿女》则来源于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京剧《奇袭白虎团》有故事片《奇袭》中的某一情节的影子,京剧《平原作战》是综合了诸如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等许多抗日题材的老电影的“主干”,京剧《磐石湾》则是与话剧《南海长城》的故事框架一脉相承……
纵观以上7部重拍影片,可以系统地总结出如下突出特点:
其一:原片拍摄年代较早(50年代初中期3部,50年代末期1部,60年代中期3部),重拍新版则较为集中(1974年到1976年),而且是黑白片改为彩色片(《万水千山》除外);
其二:原片重拍新版均为同一厂摄制出品(《南征北战》除外);一部分影片又由同片的同一导演担任(《南征北战》、《万水千山》、《年青的一代》除外),其中又由某一演员在同一影片中再度扮演了某个同一角色(《南征北战》、《万水千山》除外);
其三:鉴于“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以上7部重拍片除片种(黑白改彩色)之外,再加上在荒诞年代强制推行的“三突出”、“高大全”的模式,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艺术创作规律,故从各方面均未超过老片(《青松岭》除外)。
总之,重复拍片弊大于利,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却。在荒诞年代中出现的荒诞产物,结果无疑包裹着明显的、符合当时某种政治需求的创作倾向,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更不会留存于电影史册之中。这种惨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那些对重复拍片、乐此不疲的电影工作者们深思。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一部《大浪淘沙》,一段中国电影在残酷年代中的曲折史。然而,电影艺术的步履,却永远是那么的匆忙而奋进!
荒诞岁月里的七部重拍片
在电影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凡一部相同题材、抑或是同一部影片被反复重拍,其主要原因莫过于该影片为根据传世名著改编而成,具有不衰的生命力,所以常拍常新。
然而,在我国影坛的“文革”后期,在那段不堪回首的荒诞岁月里,却有7部影片再次重拍,其咄咄怪事,前古未有,前所未闻……
早在“文革”伊始,江青为了达到个人的野心,就气势汹汹地从文艺战线开刀,一方面全盘否定“文革”前17年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取得的辉煌成绩,一方面又为了树立所谓的样板,盗名窃誉,把众多戏曲、戏剧艺术家潜心创作、早已形成并公演数年的现代京剧和芭蕾舞剧,通过严格的政审和精心挑选,不遗余力、精心炮制拍摄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5部京剧以及《红色娘子军》、《白毛女》2部芭蕾舞剧。另一个被列入第一批“样板戏”的是由交响乐《沙家浜》、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三段组成的舞台艺术片,统称为“八个样板戏”,以及“六京两舞”,即《龙江颂》、《红色娘子军》、《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红云岗》6部京剧和《沂蒙颂》、《草原儿女》2部芭蕾舞剧。
“文革”后期,“四人帮”集团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还继续出炉一些如《欢腾的小凉河》、《春苗》、《反击》、《决裂》、《一月的汽笛》、《千秋业》、《盛大的节日》、《金钟长鸣》等一批故事影片,为其政治需要进行挖空心思的人工图解,愚民说教。就在这种政治高压和恐怖笼罩下的电影界,又继续出现了7部重新拍摄的故事片,它们分别是《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万水千山》、《年轻的一代》、《青松岭》、《战洪图》,这些早在“文革”前17年就已经拍摄并公映过的影片,在“四害”横行之时又重新进行了二次拍摄,其中除了《年轻的一代》、《青松岭》、《战洪图》这三部影片为当代现实题材,而被政治气候所利用,强行与政治挂上钩之外,剩余4部均远离时代,分别为不同革命战争时期的题材。这些影片的重新拍摄,其中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编导演主创人员和摄制组被迫重复劳动、耗费心血,还有在广大观众中产生的对重复拍片的种种议论和不满,不难看出当年“四人帮”之流为了政治的需求,那种黔驴技穷的狼子野心。
提起《南征北战》,人们都知道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故事片和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这部影片以解放战争中的国共较量,热情地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和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老片的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导演成荫、汤晓丹,新版的编剧不变,导演之一的汤晓丹换成老片的副导演王炎。前者的主演中,师长由陈戈扮演,高营长由冯扮演,赵玉敏由张瑞芳扮演,敌张军长由项扮演,敌参谋长由白穆扮演。后者的主演中,师长由王尚信扮演,高营长由张勇手扮演,赵玉敏由俞平扮演,敌张军长由王培扮演,敌参谋长由葛存壮扮演。在这里所说的就是人们印象很深的敌张军长的扮演者,老版的项以扮演反派人物、国民党高级军官著称;而“北京人艺”的王培扮演新版的同类角色,给观众的直觉却是懦雅有余,凶悍不足。当然,这里面融进了“脸谱化”的创作倾向和当时观众爱憎分明的心理因素,以及朴素的阶级情感所产生的观感效应。
影片《平原游击队》,早在1955年就曾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故事片,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敌后游击队与日寇的英勇作战。这部由邢野、羽山编剧,苏里、武兆堤导演的影响极大的影片,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影片中的两个一正一反的剧中人和扮演者,那就是郭振清扮演的游击队队长李向阳,方化饰演的日本鬼子松井。1974年,长影厂又秉承“文艺旗手”江青的旨意,重新拍摄这部同名的影片,编剧、导演仍是原班人马,只是老导演武兆堤又带上一个新徒弟常甄华,苏里退出,李向阳一角在全国各地广征演员,竟然候选多达96人,最后确定由山东青岛话剧团的李铁军扮演,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多了外表的英俊,少了内在的质朴。有趣的是那个松井的角色,也不知选择多少演员,最终还是无人能取代方化,使之无奈地来了个“梅开二度”。其中,新版除了正反演员是沿袭“双枪李向阳”和“鬼子王”松井之外,那便是采用老版那段由车明作曲的著名的“鬼子进村”的音乐和李向阳嘴边上的一些经典台词。
无独有偶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拍摄的黑白故事片《渡江侦察记》,在1974年又由该厂再次搬上银幕。该片撷取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之前,我军小分队进行敌后侦察的惊险故事。原编剧沈默君、原导演汤晓丹不变,后者只是又增加了三个改编者的名字“季冠武、高型、孟森辉”的名字,导演汤晓丹又带上个汤化达,其他人员都来了“大换血”,原片孙道临扮演的李连长改由王惠扮演,李玲君的刘四姐由张金玲来演,可是那个敌情报处长也是同方化演的松井异曲同工,最终还是由陈述再续前缘。其他角色均易演员。
根据陈其通的著名话剧改编的《万水千山》,原名为《红军万岁》,主要描述了我红军战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1959年、1976年曾两次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故事影片。老片的改编者为孙谦、成荫,导演为成荫、华纯,主演蓝马扮演营教导员李有国,这是这位著名影星加入总政话剧团之后,第一次扮演“兵”的形象,且演得非常成功,可见其艺术造诣的深厚。该片还被文化部列为建国十周年18部献礼片之一。在1976年6月间开始在全国上映的新版,编剧为原作者陈其通,导演改为严寄洲,巧合的是,原政委赵志方的扮演者黄凯,现演营教导员李有国。有趣的是,由于黄凯相貌酷似敬爱的周总理,许多观众自然会联想起这部影片是歌颂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的光辉事迹。后来黄凯就是由于相貌的缘故,还真的在多部影片中扮演了不同时期周总理的形象,其渊源则是由新版《万水千山》起的家。新版由原实景拍摄的故事片,改为舞台话剧艺术片,仍由总政话剧团演出,但缺少了长征的残酷性和真实感,其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但是该片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而重新拍摄,同时上映的还有舞台音乐片——《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故这部重拍片因其特殊意义之所在,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继续放映。
随着一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方”那脍炙人口的歌曲,人们的思绪自然会联想起一部影片《青松岭》。这是部描写在河北农村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广大农民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阶级敌人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65年已经拍摄的这部影片,1973年仍由长影拍摄成彩色故事片,只是在新版中更加重了阶级斗争教育的成分。根据河北承德地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改编的这部电影,编剧张仲朋,导演刘国权,主要演员李仁堂、刘晓梅、李树楠所饰演的张万有、孙秀梅、钱广不变,只是新版的导演刘国权后面,又多了个原片的副导演姜树森,剧中张万有的名字后来改为更为响亮的张万山,其中方纪云这个人物由原来的阎本安,改为曾主演过《地道战》的朱龙广担任。
1965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了根据河北省话剧院在“华北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大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的话剧改编而成的《战洪图》,这部故事片反映的是1963年夏天海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以气吞山河的革命气势战胜这场特大洪水。这一由来源于真实故事的抗洪题材的大型话剧《风雨同舟》改编而来的电影《战洪图》,编剧鲁速、袁乃晨,导演苏里,主要演员丁震洪由鲁速扮演,刘大勇由村里扮演,李志根由蔡松龄扮演,绣华由孙国露扮演,王茂由孙树林扮演。都是河北省话剧院演出话剧的“原汁原味”。影片在完成送审的时候,正碰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全面爆发的“节骨眼”上,影片没有得到公映,便被锁进了片库。直到六年之后的1972年10月,《战洪图》又被“意外”重新提起,因原片被指责“缺少阶级斗争”的主线,并指令进行重拍。1974年年初,由原班人马重新拍摄的《战洪图》,却仍然遭到了江青之流的强烈不满和彻底否定,而再次遭到“封杀”。后在周总理的亲切关爱下,1974年春节该片才得以公映。在当时艺术荒芜的年代,许多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不知晓这部《战洪图》也是一部重新拍摄的影片,因为它的老版从来没有公开露过面。
烙上时代印记的《年青的一代》,诞生于“文革”爆发前的1965年,影片主要通过由上海到边远地区从事地质工作的几个青年人对待生活和事业不同的态度,引发出该怎样去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争做贡献的主题。编剧陈耘、赵明,导演赵明,主要演员由杨在葆、达式常、曹雷、朱曼芳、温锡莹、赵抒音、沙莉担任。在相隔十年之后的1976年,同样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气候,上影厂又将此片进行了重拍,编剧陈耘、石方禹、导演凌之浩、张惠均,原片的导演赵明成了艺术顾问,主要演员有毕鉴昌、达式常、李秀明、洪融、李炎、肖弛、张瑞芳等。其中达式常饰演的林育生一角,是继方化、陈述、李仁堂、鲁速之后的两次扮演同一影片同一角色、同一主演的第5人。
这里值得注明的是,虽然取材相同,但是,芭蕾舞剧《沂蒙颂》(1974年拍摄)与现代京剧《红云岗》(1976年拍摄),由于片种不同,不能称为“重拍片”,这正如著名的“八个样板戏”、“六京两舞”中,有许多在“文革”前17年都已有故事片、相同的或其他的剧种,但依此改编成的京剧、芭蕾舞剧,由于片种不同,也不能称为“重拍片”一样。比如京剧《红灯记》改编自故事影片《自有后来人》,京剧《沙家浜》来源于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智取威虎山》取自于电影《林海雪原》,芭蕾舞剧和京剧《红色娘子军》、还有芭蕾舞剧《白毛女》均改编自同名的故事影片,京剧《海港》由京剧《海港的早晨》演变而来,京剧《龙江颂》、《杜鹃山》都是从同名话剧移植而来,芭蕾舞剧《沂蒙颂》也是从话剧《红嫂》中脱胎而出。此外,芭蕾舞剧《草原儿女》则来源于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京剧《奇袭白虎团》有故事片《奇袭》中的某一情节的影子,京剧《平原作战》是综合了诸如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等许多抗日题材的老电影的“主干”,京剧《磐石湾》则是与话剧《南海长城》的故事框架一脉相承……
纵观以上7部重拍影片,可以系统地总结出如下突出特点:
其一:原片拍摄年代较早(50年代初中期3部,50年代末期1部,60年代中期3部),重拍新版则较为集中(1974年到1976年),而且是黑白片改为彩色片(《万水千山》除外);
其二:原片重拍新版均为同一厂摄制出品(《南征北战》除外);一部分影片又由同片的同一导演担任(《南征北战》、《万水千山》、《年青的一代》除外),其中又由某一演员在同一影片中再度扮演了某个同一角色(《南征北战》、《万水千山》除外);
其三:鉴于“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以上7部重拍片除片种(黑白改彩色)之外,再加上在荒诞年代强制推行的“三突出”、“高大全”的模式,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艺术创作规律,故从各方面均未超过老片(《青松岭》除外)。
总之,重复拍片弊大于利,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却。在荒诞年代中出现的荒诞产物,结果无疑包裹着明显的、符合当时某种政治需求的创作倾向,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更不会留存于电影史册之中。这种惨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那些对重复拍片、乐此不疲的电影工作者们深思。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