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世宗朱厚熜——最是愚蠢大智慧 8、戚继光之奇门兵刃?
戚继光,著名的抗倭军事将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他——除了军事学专家之外,每个中国人都晓得。
什么叫“除了军事专家之外”呢?为什么要把军事专家给除外呢?
这个问题,不妨从戚继光手上的奇门兵刃说起。
戚继光曾经给皇帝写过一封信,详细介绍过“狼筅”这种武器的使用要领及法则。狼筅是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种兵器,该兵器甚至未能出现在现代武侠小说之中。也就是说,这种武器,它已经超出了——突破了人类的极限之想象,就连武侠小说作家蹲在小屋子里瞎琢磨,都不敢想象出这种武器。
如果一定要打个比喻来说,狼筅更类似于清洁工人手中的扫帚,此物纯系生铁铸成,巨大而沉重。有一个巨长的手柄,另一端是个生锈的铁疙瘩,铁疙瘩上还铸着倒刺和铁刃。若非是拔山举鼎之力,等闲人物是举不动这玩意儿的。就算是你费尽了吃奶的力气,把狼筅举起来了,也只能是咬牙平端着,闭着眼睛往前走。前面的倭寇杀来了,你豁出老命不要,把狼筅用力向倭寇一捣,倭寇向旁边一闪,就听“轰”的一声,你的狼筅将地壳捣出一个大洞。果然是威力惊人啊!尘土飞扬中,你还想再把狼筅举起来,继续与倭寇搏斗,可是此时你的双臂早已累得酸软如面条,不休息两个时辰,按摩个把钟头,是恢复不过来的。可是倭寇他缺德啊,他不让你恢复体力,而是趁机扑到你面前,轮起大片刀,嘁哩咔嚓……你已经为国捐躯了耶。
明摆着,狼筅这种武器,其攻击力为零,防御值也是零。没有它你还有可能从倭寇手中逃得性命,有了这东西,还没交火就已经把你累惨了,等到了战场上,连逃命的力气都没得有。
这怪兵刃不好玩,是谁发明的呢?
此乃大明工部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隆重推出的高科技产品。徜若你不幸胸怀壮志,一门心思琢磨着报效国家,那么OK,等你上了战场,长官给你这么个玩艺儿让你举着。等到了战场,看到了倭寇,你早已累得两腿绵软手抽筋,眼看着倭寇们手举雪亮的大片刀冲过来,为国捐躯,于你而言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戚继光给皇帝写信,说:“首先,感谢工部的科研人员勤奋兢业,研制出来如此先进的武器,填补了世界最缺心眼研究成果的空白,让敌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大长了我军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相信最后的胜利,铁定是属于咱们……所以呢,臣以为,就不要让每个士兵人手一柄狼筅了吧,总不能让咱们的士兵都活活累死吧?那些士兵只是一时之间缺心眼,想到边关立功,报效国家,就因为这个,拿狼筅把这些士兵累惨,然后再让人家倭寇横切竖砍,这种待遇对于士兵们来说,未免也太优厚了。所以呢,臣的意思是,咱们挑那些胳膊粗力气大的士兵,让他们举着狼筅去迎战——不举这铁疙瘩不行啊,不举的话,兵部的科研人员会发飙的,而且还会导致巨额的科研经费无法报账……总之呢,士兵一旦举了这铁疙瘩上战场,肯定是有去无回,有死无生。所以臣的意思是,就给每个举狼筅的士兵派两个保镖吧。俩保镖一家一柄长矛,如果倭寇敢来砍我们举狼筅的战士,俩保镖一人一柄长矛,戮不死你才怪……对了,敌人很坏很坏的,他们有时候不是冲上来拿大片刀砍,那伙坏蛋会冲咱们射箭的,那怎么办呢……有办法了,再给俩持矛战士也各配一个保镖吧,这俩保镖人手一柄盾牌,等上了战场,中间一个举狼筅的战士,身边站着四个保镖,两柄长矛,两柄盾牌……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看到这里,军事史研究专家就会拍案而起,曰:“妙哉,此便是戚继光创造并发明的鸳鸯阵是也。”戚继光正是靠了这神妙的阵法,从沿海一直杀到北疆,直杀得倭寇人头滚滚,直杀得奴猷落荒而逃……但如果我们的脑子进水不是太多,一眼就会瞅出这阵法的蹊跷之处。
注意戚继光的鸳鸯阵,此阵的阵中,是由一名攻击力为零,防御力也为零的狼筅战士所占据。两边各一边长矛战士,近程攻击力较高,远程攻击力为零,防御力也为零。再配两个盾牌战士,防御力有所上升,但远程攻击力,仍然是零。
也就是说,戚继光的鸳鸯阵,看着蛮来情绪,实际上是唬弄外行,在战场上是没办法运用的。
明摆着,戚继光的所谓鸳鸯阵,不过是一个仪仗队,图具其表而无丝毫的战斗价值。这种花架子,放到广场上来走走正步,让各级领导体验一下愚弄民众的乐趣,还是可以应付过去的,但如果拿到战场上去,仍然是难逃倭寇的横切竖砍。
历史的真相是,戚继光的鸳鸯阵,不过是这位军事将领与工部的科学家和兵部的战略家相互妥协的一个方案。
工部,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建设部,同时负责军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主要是负责制订详细的对敌战术策略。
工部的科研人员除了研制出了狼筅这种奇门兵刃之外,还曾经研究出了一种特大号的盾牌,此盾牌超级坚固,任什么样的强弓硬弩,也甭想透射而入。这盾牌千好万好,只有一个微小的不足,士兵们一旦套进这种铠甲里,就会“啪唧”一声,趴在地上,说什么也爬不起来——盾牌太沉重了,人穿上去后,动都动弹不得。
工部有这么多高精尖端发明创造,兵部也不甘落后,于是隆重推出了大明时代以马为本的战争理念,彻底把大明边防搞残了。
什么叫“以马为本”的战争理念呢?
就是兵部正式发文,命令各级指战员要爱护国家财产,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国家的战马。
兵部要求,军队中的战马,平时骑一骑还是允许的,但如果上了战场,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骑马作战。徜若敌人杀来,边关将士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将战马保护在中间,将士们高举沉重的狼筅,光着脚板,步行向着敌人走过去……可想而知,不管是沿海的倭寇,还是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战士,都是骑着快马,轮着大刀呼啸而来。这边却是一群高举无丝毫攻击力的狼筅,徒步迎战的明军。这场仗,不用打你就知道结果了。
也有的士兵不服从领导,领导让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国家的战马,他却非要骑着马迎战敌人。对这种人,该当如何处理?
杀——就一个字,绝对不客气。
很明显,在兵部的正确领导与工部的高科技武器支持下,大明的士兵,命中注定要倒霉了。替他们想一想吧,好端端的战场上,面对着敌人的铁骑,这边竟然不让骑马,甚至连正儿八经的武器都不能用,非要举着一个沉重的铁疙瘩,把自己累到半死,这种战事,是不会有丝毫悬念的。
所以沿海会有倭寇,所以北疆少数民族兄弟也跑来闹轧猛,人生于世,你能找到比大明帝国更缺心眼的对手吗?碰到如此对手再不闹腾一番,那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所以,大明时代多有离奇的战事,甚至曾发生过十几名倭寇斩关入城,再破城而出,城中数万守军束手无策的事情。
没错,倭寇只有十几个人,明军有数万之众。可是按照战术规定,你这数万人要想去打那几个倭寇,首先就要举起特大号特沉重的狼筅,还不能骑马,只能靠了两只脚板哐哐哐去追赶敌人,追不上算你运气,最多不过是累个半死。可如果追上了,人家骑马纵杀过来,你一则累得半死,二则连马都没得骑,想赢的可能,基本上来说不存在。
这种状况很糟糕。
但还不够糟。
真正要命的是,大明军事体制明确地废止了远程兵器的使用。
再回过头来看戚继光的鸳鸯阵,就会发现一件要命的事——戚继光的鸳鸯阵中,有持矛的,有操盾的,还有纯属多余的扛狼筅的,唯独没有操弓之士——为什么戚继光不将弩弓手设置于其中?要知道,戚继光是自幼长于军中,深谙战争规律的军事行家,他不可能不知道,在当时的战场上,强弓硬弩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把话说明白点,如果戚继光真的敢把他的鸳鸯阵拿到战场上去,对手只需要对方出动几个弓手,就会箭射鸳鸯,将他的阵势彻底击碎。
戚继光不设弓手,并不能证明他缺少军事思想,而只能证明他有过人的政治头脑。替大明天子想一想,天子高坐龙椅,方园千里之内禁绝铁器,这才让皇帝获得了稍微的安全感,可如果有谁扛一堆强弓硬弩跑来,你想皇帝心里会怎么想?
抄家灭门那是一定的!
谁敢用强弓硬弩来威胁皇帝,暗示皇帝说他的小命并不安全,随时随地都会“嗖”的一声,不知从什么地方射来一支翎箭,恰好结束了皇帝的小命……你想此时皇帝的心里,是何等的悲愤,不宰了这人的全家,确属皇恩浩荡了。
所以你看大明时代的军事体制古怪,但这却是一支政治正确的部队。政治上要正确,这支部队首先就不能够沾手远程兵器,另外不可以有丝毫的战斗力——你战斗力越强大,射程越远,对皇帝的人身安全威胁就越是严重。
而戚继光的历史任务,就是要达成大明军队的政治与军事的统一。
而要提升部队的战斗素质,于大明时代而言,就意味着降低军队的政治化程度——完成了这个任务,戚继光就可以留芳千古,万一没弄明白,史书上就多了一个奸佞之臣的名字。
戚继光与其说是一名军事家,莫说是一个政治家。
所以关于戚继光,军事学专家都搞不大懂他,只有政治家才能够理解他——军事学专家永远也搞不明白,你打仗就打仗,搞仪仗队花架子有什么用?而且,只要你翻开古来战史,说到战场之上,“弓马娴熟”这个技术标准,绝对是不可或少的。可是戚继光回避了实际战争的态势,而是纵情讴歌兵部及工部的伟大成就,目的只有一个,妥协!
妥协是政治家玩的花活,政治就意味着妥协,而军事则走的是极端路子,讲究一个你死我活,不死不休。在人类历史上,政治是军事的极端态势,而军事则是政治的极端态势,军事家要死趴在自己的极端位嚣不挪窝,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而政治家则以此为筹码,强迫对手让步。如果政治失败了,就把军事端上来跟敌人死磕,等到战争打得两败俱伤,玉石俱焚的时候,就轮到政治家出来收拾残局了……总之,军事是政治家的大杀器,徜若军事实力不足,政治家饶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咒可念的。
所以戚继光的主要历史任务,是通过军事上的优势把对手打得泪流满面涕泪交加,然后朝中再派出高官,把倭寇喝斥一番,勒令对方交出战犯,交给人民审判,就算是齐活了。可眼下的局势是,戚继光若然足要和敌人对打,就必须遵守工部和兵部的严格要求,高高地举蓿一块大铁疙瘩,光着两只脚板,向敌人的铁骑前进,前进,前进进,用他的血肉让倭寇剁个痛快。
然而戚继光真的不缺心眼,他一看这情形,噢,人家倭寇纵马弓刀,凌厉无匹地杀来了。你这可妒,不让我们骑马,不让我们用弓箭,还要高举一个铁疙瘩,这仗还怎么打?
还有更糟糕的,人家倭寇个个吃得脑满肠肥,身体精壮,而明军这边,自打隆庆皇帝以来,就将所有边关士卒的饷银克扣了。戚继光手下的士兵,多有三五个月没发薪水了——全靠了士兵们八仙过海,自谋生路。有的士兵改行当了小偷,有的战士兼职做了乞丐,满大街端着要饭的破碗冲老百姓磕头:“大妈大婶可怜可怜我吧,我也就是一时缺了点心眼,放着安生的日子不过,非要为国效力投笔从戎,谁料到朝廷这边工资一拖欠就是几年,大妈大婶行行好,给点吃得吧……”
这就是说,朝廷果断地切断了明军的粮草与饷银,让这支曾为朱元璋征讨天下的百战之军,彻底沦为了乞儿和小偷。而戚继光的光荣使命,就是带着这些饿到快要发疯的乞儿们去上战场。
撇开坊问对于战争的美学艺术不谈,单只是实事求是地谈及战争,古今中外,对于战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三个:
第一个是饷银和粮草!
第二个是饷银和粮草!
第三个还是饷银和粮草!
……总而言之,一支军队要想打胜仗,饿着肚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说到整体战局的配合,大抵是需要三支到五支军队相互配合的,一支要以绝对优势,去欺负数量少,兵员不足的敌人;另两支军队一支佯攻,迷惑敌人;另一支牵扯敌人的增援部队,让敌人无法会合。这种配合作战的方式,始终能够形成局部战场上的优势,才能够打败敌人。
想象一支半年没有吃过饱饭,饿着肚子,举着沉重狼筅,光着脚板的部队,你让他们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自古皇帝不差饿兵,这些当兵的肯定不会干的。再者说了,明军的敌人机动性超强,这边兵部却禁止战士骑马,所以但凡交火,百分之一百的,士兵一听说敌人来了,就端着要饭碗掉头就走。饭都不让人家吃,你凭什么要求人家乞丐浴血沙场?
所以戚继光要想打赢他的战争,就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要吃饭,二要骑马,三要张弓——只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明军才能由丐帮转型为一支战斗军团。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戚继光的这三个要求,又是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政治上不正确,仗打赢了也没用。
所以戚继光一琢磨:“咋整呢?这仗不打是个输,打也是个输,要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输到家的惨局呢?”
“要不我干脆上书吧!”戚继光想。
上书,就不能说上级领导的决策不对,你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敢说上级领导不对,嫌命长了是不是?
可也不能说上级领导正确——正确你还不快点去执?要你这些当兵的,就是替领导执行的,虽然你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死掉,可这跟领导有什么关系?领导照旧是英明神武的。
所以戚继光要上书,要纵情讴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还要不去执行领导的决定——若然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是一个灵敏的政治头脑。
如此一来,戚继光就让自己从一名军事家进阶到了政治家的行列之中。
政治家戚继光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充分肯定朝廷不发士兵饷银,不许战士骑马,不许战士用弓箭,强行让士兵高举狼筅等一系列政策的前提之下,想办法忽悠朝廷给士兵发点饷银,让士兵临战时骑马操弓,扔了缺心眼的狼筅……只要完成了这几桩历史任务,明军到了战场上,决没有输的道理。
要知道,大明时代,明军与倭寇的战斗兵员相比,是数万甚至数十万比一的比例。实际上大明是没有任何理由闹倭寇的,撂着数以百万之计的军队放在这里,谁活腻歪了敢闹什么倭寇?可是大明王朝出于稳固江山的考虑,有意地废除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数以百万之计的明军沦为乞丐,没的吃也没的穿,平时不许操弓,战时不许骑马,尤其是那要命的笨重狼筅,明摆着是大明朝廷想借助倭寇的力量,铲除自己的军事武装。此时来了个戚继光,由于他不断地纵情呕歌各级领导,歌颂领导们的丰功伟绩,让领导们一犯迷糊,就跟戚继光“妥协”了。妥协的结果是戚家军的兵饷照常发放,士兵们不用端着讨饭碗四处要饭了,只管吃饱了饭,去操场上演练。而且戚家军平时可以操弓,临上了战场还可以骑马,最重要的是戚家军的战士不用高举着狼筅——都不举狼筅也不行,领导不傻,看你戚家军一根狼筅也不举,肯定会发火的。然而戚继光技高一筹,弄出来个鸳鸯阵,硬生生地骗过各级领导,把狼筅的数量降低了五分之四。他的鸳鸯阵实际上不过是唬弄各级领导的,真正的目的是减少军队中狼筅的数量,增加长矛和盾牌的数量。
戚继光很成功,于是就活该倭寇倒霉了。
有关战争,民间有句真理性认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意思是说,战场上一旦发生对砍,双方的兵员损耗基本上是等同的,你若想砍掉对方一个兵员,自己这边肯定也要搭进去一条人命。哪怕是你数万人打人家一个,只要对主方情急拼命,你这边照样也得申报一个烈士名额。
这种战争态势,描述的正是吃饱了饭后的戚家军的作战实力。由于戚家军这边人数众多,听到倭寇杀来,大家就呜嗷怪叫着,冲上前去狂砍。而倭寇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小股流匪,今天砍掉仨,明天剁掉俩,兵员又得不到有效地补充,但凡与戚家军交手,势必要吃大亏。
由是戚家军之名,不胫而走。
尽管如此,戚家军仍然有搞不明白的时候。有一次,戚继光奉命配合友军,合围劫杀倭寇,却没有能够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这下子戚继光麻烦了,朝中百官疯了一样地上奏,强烈要求将戚继光宰了。不要以为朝廷官员好糊弄,戚继光表面上歌颂上级领导,实则却是阳奉阴违。一边拿花架子鸳鸯阵忽悠各级领导,一边偷着在战场上大肆使用战马和常规性武器,这些事儿,朝中群臣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现在大家终于逮住了机会,准备和戚继光算算总账。
危机时刻,缺心眼的倭寇突然钻了出来,四处乱烧乱杀,朝廷顿时麻爪,急忙下令戚继光去干掉倭寇,打算等这伙倭寇解决了之后,再砍戚继光的脑壳。
可是戚继光现在已经进阶成为了政治家,虽然政治手腕没法跟特大号的政治人物相比,但眼下的情形却是瞧得明明白白。所以呢,此后的战事突然变得粘糊起来。如果你打开明史,就会看到,英勇善战的戚家军,总是会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让各级领导深表欣慰。可是有一桩,这倭寇却是越打越多,越打越热闹,总是不见彻底消灭。戚继光就这样在沿海地区和倭寇们打过来打过去,终于打到朝廷忘记了那一次他没有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的事情,他这才发动一次规模性兵团大作战,一次性地将所有倭寇全都消灭了,然后他就去了北部边疆和少数民族兄弟们乱打一气。
正如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的那样,只要按照军事规律来办事,临到战场上时明军又占到了兵员上的绝对优势,这种战争,压根就没有不赢的道理。
赢则赢矣,然而戚继光的心态却已经苍老不堪。
一般来说,军人性子火爆,轻易不会怕老婆,但是成功的政治家却都有一个怕老婆的毛病。
为什么呢?
因为啊,政治家这种动物,讲究的是一个在双方的冲突之中寻找一个妥协点。妥协是违反人性的,是充满了屈辱与无奈的。尤其是下属跟领导的妥协,那更意味着心灵上的巨大创痛与屈服。就拿戚继光来说,明明朝廷出台的政策全都是混蛋到了家的,可是他为了谋求朝廷粮草与兵饷的支持,还得味着良心,硬着头皮纵情呕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这种屈辱与苟且,别人是看不到的,别人只看到戚家军纵横沙场,杀得敌军人头滚滚,而只有戚继光和他的亲人才知道,战场上的每一颗敌军首级都是用他的血泪换来的。
这种血泪,这种屈辱,尽看在戚继光妻子的眼里。
所以呢,戚继光的妻子就有点瞧不起丈夫的畏缩与苟且。
女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家,但她们却始终无法理解男人的政治艺术。这是因为,男人在政治的妥协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屈辱与忍耐,太像女人了——于戚继光的妻子而言,家里有她一个女人就够了,没想到丈夫的表现,居然也像是个娘们儿,这当然会让她极度惊讶不解了。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戚继光,不过是个臭娘们儿!
所以妻子在戚继光面前的表现,就有点凶。也就是说,留名青史的战将戚继光,有一个惧内的毛病,一见老婆就怕得全身颤抖。
白天的时候,戚继光在将士们面前威风八面,说杀就杀,说打就打。可等战事过后,回到家里,只听老婆一声怒吼,戚继光就吓得趴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这样的日子久了,戚继光心里委屈得不行,就找自己的部属哭诉,结果就发生了历史上这桩最有名的事件。
却说众部闻知戚继光每天回家之后,都会被老婆暴打,三军将士怒不可遏,齐声怒吼:“打,打,打她那个烂娘们儿,竟然敢羞辱我们的将军,这真是太不像话了……将军,这是刀,拿在手上,去把那娘们儿砍了……”
看着部属们递过来的钢刀,戚继光害怕地道:“我……我……我一见她就害怕……有刀也不敢动手啊……”
唉!你看他这个没出息劲儿!
三军将士气得瞪眼跺脚,忽然之问灵机一动,大家想到一个好法子:“将军,你怕你老婆,我们可不怕她,要不咱们这样好了,你把我们都集合起来,把她叫过来,我们冲她一吼,肯定会吓住她,以后她也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戚继光眼睛一亮:“好办法,这个办法好!”
于是戚继光传令下去,三军擂鼓集合。就听三军将士齐声虎吼,这吼声曾吓得倭寇魂飞胆裂,这吼声曾惊得北疆部族闻风丧胆。现在,戚继光就是要用这惊天动地的虎吼之声,震住自己的老婆。
听到吼叫之声,戚继光的老婆出来了,冲戚继光一瞪眼:“戚继光,你搞了这些杂碎,又擂鼓又吼叫的,想干什么?是不是皮肉痒痒了?”
就见戚继光圆瞪虎目,冲妻子哇哇哇大叫一声,扑通一声,他已经跪倒在妻子脚下,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请夫人……夫人……阅兵……”
眼见得戚继光如此懦弱,三军将士齐齐惊呆,忍不住大叫一声:“唉,戚继光,你这个没出息怕老婆的货……”
然而中国人所需要的,正是戚继光这样的怕老婆英雄,他们会在女性面前体现出最大程度的忍让与宽容,而在敌人面前,却如狮虎一般地骁勇。若非是如绅士般的铁血勇士,也无法完成大明时代的军事复兴。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什么叫“除了军事专家之外”呢?为什么要把军事专家给除外呢?
这个问题,不妨从戚继光手上的奇门兵刃说起。
戚继光曾经给皇帝写过一封信,详细介绍过“狼筅”这种武器的使用要领及法则。狼筅是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种兵器,该兵器甚至未能出现在现代武侠小说之中。也就是说,这种武器,它已经超出了——突破了人类的极限之想象,就连武侠小说作家蹲在小屋子里瞎琢磨,都不敢想象出这种武器。
如果一定要打个比喻来说,狼筅更类似于清洁工人手中的扫帚,此物纯系生铁铸成,巨大而沉重。有一个巨长的手柄,另一端是个生锈的铁疙瘩,铁疙瘩上还铸着倒刺和铁刃。若非是拔山举鼎之力,等闲人物是举不动这玩意儿的。就算是你费尽了吃奶的力气,把狼筅举起来了,也只能是咬牙平端着,闭着眼睛往前走。前面的倭寇杀来了,你豁出老命不要,把狼筅用力向倭寇一捣,倭寇向旁边一闪,就听“轰”的一声,你的狼筅将地壳捣出一个大洞。果然是威力惊人啊!尘土飞扬中,你还想再把狼筅举起来,继续与倭寇搏斗,可是此时你的双臂早已累得酸软如面条,不休息两个时辰,按摩个把钟头,是恢复不过来的。可是倭寇他缺德啊,他不让你恢复体力,而是趁机扑到你面前,轮起大片刀,嘁哩咔嚓……你已经为国捐躯了耶。
明摆着,狼筅这种武器,其攻击力为零,防御值也是零。没有它你还有可能从倭寇手中逃得性命,有了这东西,还没交火就已经把你累惨了,等到了战场上,连逃命的力气都没得有。
这怪兵刃不好玩,是谁发明的呢?
此乃大明工部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隆重推出的高科技产品。徜若你不幸胸怀壮志,一门心思琢磨着报效国家,那么OK,等你上了战场,长官给你这么个玩艺儿让你举着。等到了战场,看到了倭寇,你早已累得两腿绵软手抽筋,眼看着倭寇们手举雪亮的大片刀冲过来,为国捐躯,于你而言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戚继光给皇帝写信,说:“首先,感谢工部的科研人员勤奋兢业,研制出来如此先进的武器,填补了世界最缺心眼研究成果的空白,让敌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大长了我军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相信最后的胜利,铁定是属于咱们……所以呢,臣以为,就不要让每个士兵人手一柄狼筅了吧,总不能让咱们的士兵都活活累死吧?那些士兵只是一时之间缺心眼,想到边关立功,报效国家,就因为这个,拿狼筅把这些士兵累惨,然后再让人家倭寇横切竖砍,这种待遇对于士兵们来说,未免也太优厚了。所以呢,臣的意思是,咱们挑那些胳膊粗力气大的士兵,让他们举着狼筅去迎战——不举这铁疙瘩不行啊,不举的话,兵部的科研人员会发飙的,而且还会导致巨额的科研经费无法报账……总之呢,士兵一旦举了这铁疙瘩上战场,肯定是有去无回,有死无生。所以臣的意思是,就给每个举狼筅的士兵派两个保镖吧。俩保镖一家一柄长矛,如果倭寇敢来砍我们举狼筅的战士,俩保镖一人一柄长矛,戮不死你才怪……对了,敌人很坏很坏的,他们有时候不是冲上来拿大片刀砍,那伙坏蛋会冲咱们射箭的,那怎么办呢……有办法了,再给俩持矛战士也各配一个保镖吧,这俩保镖人手一柄盾牌,等上了战场,中间一个举狼筅的战士,身边站着四个保镖,两柄长矛,两柄盾牌……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看到这里,军事史研究专家就会拍案而起,曰:“妙哉,此便是戚继光创造并发明的鸳鸯阵是也。”戚继光正是靠了这神妙的阵法,从沿海一直杀到北疆,直杀得倭寇人头滚滚,直杀得奴猷落荒而逃……但如果我们的脑子进水不是太多,一眼就会瞅出这阵法的蹊跷之处。
注意戚继光的鸳鸯阵,此阵的阵中,是由一名攻击力为零,防御力也为零的狼筅战士所占据。两边各一边长矛战士,近程攻击力较高,远程攻击力为零,防御力也为零。再配两个盾牌战士,防御力有所上升,但远程攻击力,仍然是零。
也就是说,戚继光的鸳鸯阵,看着蛮来情绪,实际上是唬弄外行,在战场上是没办法运用的。
明摆着,戚继光的所谓鸳鸯阵,不过是一个仪仗队,图具其表而无丝毫的战斗价值。这种花架子,放到广场上来走走正步,让各级领导体验一下愚弄民众的乐趣,还是可以应付过去的,但如果拿到战场上去,仍然是难逃倭寇的横切竖砍。
历史的真相是,戚继光的鸳鸯阵,不过是这位军事将领与工部的科学家和兵部的战略家相互妥协的一个方案。
工部,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建设部,同时负责军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主要是负责制订详细的对敌战术策略。
工部的科研人员除了研制出了狼筅这种奇门兵刃之外,还曾经研究出了一种特大号的盾牌,此盾牌超级坚固,任什么样的强弓硬弩,也甭想透射而入。这盾牌千好万好,只有一个微小的不足,士兵们一旦套进这种铠甲里,就会“啪唧”一声,趴在地上,说什么也爬不起来——盾牌太沉重了,人穿上去后,动都动弹不得。
工部有这么多高精尖端发明创造,兵部也不甘落后,于是隆重推出了大明时代以马为本的战争理念,彻底把大明边防搞残了。
什么叫“以马为本”的战争理念呢?
就是兵部正式发文,命令各级指战员要爱护国家财产,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国家的战马。
兵部要求,军队中的战马,平时骑一骑还是允许的,但如果上了战场,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骑马作战。徜若敌人杀来,边关将士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将战马保护在中间,将士们高举沉重的狼筅,光着脚板,步行向着敌人走过去……可想而知,不管是沿海的倭寇,还是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战士,都是骑着快马,轮着大刀呼啸而来。这边却是一群高举无丝毫攻击力的狼筅,徒步迎战的明军。这场仗,不用打你就知道结果了。
也有的士兵不服从领导,领导让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国家的战马,他却非要骑着马迎战敌人。对这种人,该当如何处理?
杀——就一个字,绝对不客气。
很明显,在兵部的正确领导与工部的高科技武器支持下,大明的士兵,命中注定要倒霉了。替他们想一想吧,好端端的战场上,面对着敌人的铁骑,这边竟然不让骑马,甚至连正儿八经的武器都不能用,非要举着一个沉重的铁疙瘩,把自己累到半死,这种战事,是不会有丝毫悬念的。
所以沿海会有倭寇,所以北疆少数民族兄弟也跑来闹轧猛,人生于世,你能找到比大明帝国更缺心眼的对手吗?碰到如此对手再不闹腾一番,那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所以,大明时代多有离奇的战事,甚至曾发生过十几名倭寇斩关入城,再破城而出,城中数万守军束手无策的事情。
没错,倭寇只有十几个人,明军有数万之众。可是按照战术规定,你这数万人要想去打那几个倭寇,首先就要举起特大号特沉重的狼筅,还不能骑马,只能靠了两只脚板哐哐哐去追赶敌人,追不上算你运气,最多不过是累个半死。可如果追上了,人家骑马纵杀过来,你一则累得半死,二则连马都没得骑,想赢的可能,基本上来说不存在。
这种状况很糟糕。
但还不够糟。
真正要命的是,大明军事体制明确地废止了远程兵器的使用。
再回过头来看戚继光的鸳鸯阵,就会发现一件要命的事——戚继光的鸳鸯阵中,有持矛的,有操盾的,还有纯属多余的扛狼筅的,唯独没有操弓之士——为什么戚继光不将弩弓手设置于其中?要知道,戚继光是自幼长于军中,深谙战争规律的军事行家,他不可能不知道,在当时的战场上,强弓硬弩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把话说明白点,如果戚继光真的敢把他的鸳鸯阵拿到战场上去,对手只需要对方出动几个弓手,就会箭射鸳鸯,将他的阵势彻底击碎。
戚继光不设弓手,并不能证明他缺少军事思想,而只能证明他有过人的政治头脑。替大明天子想一想,天子高坐龙椅,方园千里之内禁绝铁器,这才让皇帝获得了稍微的安全感,可如果有谁扛一堆强弓硬弩跑来,你想皇帝心里会怎么想?
抄家灭门那是一定的!
谁敢用强弓硬弩来威胁皇帝,暗示皇帝说他的小命并不安全,随时随地都会“嗖”的一声,不知从什么地方射来一支翎箭,恰好结束了皇帝的小命……你想此时皇帝的心里,是何等的悲愤,不宰了这人的全家,确属皇恩浩荡了。
所以你看大明时代的军事体制古怪,但这却是一支政治正确的部队。政治上要正确,这支部队首先就不能够沾手远程兵器,另外不可以有丝毫的战斗力——你战斗力越强大,射程越远,对皇帝的人身安全威胁就越是严重。
而戚继光的历史任务,就是要达成大明军队的政治与军事的统一。
而要提升部队的战斗素质,于大明时代而言,就意味着降低军队的政治化程度——完成了这个任务,戚继光就可以留芳千古,万一没弄明白,史书上就多了一个奸佞之臣的名字。
戚继光与其说是一名军事家,莫说是一个政治家。
所以关于戚继光,军事学专家都搞不大懂他,只有政治家才能够理解他——军事学专家永远也搞不明白,你打仗就打仗,搞仪仗队花架子有什么用?而且,只要你翻开古来战史,说到战场之上,“弓马娴熟”这个技术标准,绝对是不可或少的。可是戚继光回避了实际战争的态势,而是纵情讴歌兵部及工部的伟大成就,目的只有一个,妥协!
妥协是政治家玩的花活,政治就意味着妥协,而军事则走的是极端路子,讲究一个你死我活,不死不休。在人类历史上,政治是军事的极端态势,而军事则是政治的极端态势,军事家要死趴在自己的极端位嚣不挪窝,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而政治家则以此为筹码,强迫对手让步。如果政治失败了,就把军事端上来跟敌人死磕,等到战争打得两败俱伤,玉石俱焚的时候,就轮到政治家出来收拾残局了……总之,军事是政治家的大杀器,徜若军事实力不足,政治家饶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咒可念的。
所以戚继光的主要历史任务,是通过军事上的优势把对手打得泪流满面涕泪交加,然后朝中再派出高官,把倭寇喝斥一番,勒令对方交出战犯,交给人民审判,就算是齐活了。可眼下的局势是,戚继光若然足要和敌人对打,就必须遵守工部和兵部的严格要求,高高地举蓿一块大铁疙瘩,光着两只脚板,向敌人的铁骑前进,前进,前进进,用他的血肉让倭寇剁个痛快。
然而戚继光真的不缺心眼,他一看这情形,噢,人家倭寇纵马弓刀,凌厉无匹地杀来了。你这可妒,不让我们骑马,不让我们用弓箭,还要高举一个铁疙瘩,这仗还怎么打?
还有更糟糕的,人家倭寇个个吃得脑满肠肥,身体精壮,而明军这边,自打隆庆皇帝以来,就将所有边关士卒的饷银克扣了。戚继光手下的士兵,多有三五个月没发薪水了——全靠了士兵们八仙过海,自谋生路。有的士兵改行当了小偷,有的战士兼职做了乞丐,满大街端着要饭的破碗冲老百姓磕头:“大妈大婶可怜可怜我吧,我也就是一时缺了点心眼,放着安生的日子不过,非要为国效力投笔从戎,谁料到朝廷这边工资一拖欠就是几年,大妈大婶行行好,给点吃得吧……”
这就是说,朝廷果断地切断了明军的粮草与饷银,让这支曾为朱元璋征讨天下的百战之军,彻底沦为了乞儿和小偷。而戚继光的光荣使命,就是带着这些饿到快要发疯的乞儿们去上战场。
撇开坊问对于战争的美学艺术不谈,单只是实事求是地谈及战争,古今中外,对于战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三个:
第一个是饷银和粮草!
第二个是饷银和粮草!
第三个还是饷银和粮草!
……总而言之,一支军队要想打胜仗,饿着肚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说到整体战局的配合,大抵是需要三支到五支军队相互配合的,一支要以绝对优势,去欺负数量少,兵员不足的敌人;另两支军队一支佯攻,迷惑敌人;另一支牵扯敌人的增援部队,让敌人无法会合。这种配合作战的方式,始终能够形成局部战场上的优势,才能够打败敌人。
想象一支半年没有吃过饱饭,饿着肚子,举着沉重狼筅,光着脚板的部队,你让他们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自古皇帝不差饿兵,这些当兵的肯定不会干的。再者说了,明军的敌人机动性超强,这边兵部却禁止战士骑马,所以但凡交火,百分之一百的,士兵一听说敌人来了,就端着要饭碗掉头就走。饭都不让人家吃,你凭什么要求人家乞丐浴血沙场?
所以戚继光要想打赢他的战争,就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要吃饭,二要骑马,三要张弓——只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明军才能由丐帮转型为一支战斗军团。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戚继光的这三个要求,又是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政治上不正确,仗打赢了也没用。
所以戚继光一琢磨:“咋整呢?这仗不打是个输,打也是个输,要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输到家的惨局呢?”
“要不我干脆上书吧!”戚继光想。
上书,就不能说上级领导的决策不对,你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敢说上级领导不对,嫌命长了是不是?
可也不能说上级领导正确——正确你还不快点去执?要你这些当兵的,就是替领导执行的,虽然你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死掉,可这跟领导有什么关系?领导照旧是英明神武的。
所以戚继光要上书,要纵情讴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还要不去执行领导的决定——若然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是一个灵敏的政治头脑。
如此一来,戚继光就让自己从一名军事家进阶到了政治家的行列之中。
政治家戚继光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充分肯定朝廷不发士兵饷银,不许战士骑马,不许战士用弓箭,强行让士兵高举狼筅等一系列政策的前提之下,想办法忽悠朝廷给士兵发点饷银,让士兵临战时骑马操弓,扔了缺心眼的狼筅……只要完成了这几桩历史任务,明军到了战场上,决没有输的道理。
要知道,大明时代,明军与倭寇的战斗兵员相比,是数万甚至数十万比一的比例。实际上大明是没有任何理由闹倭寇的,撂着数以百万之计的军队放在这里,谁活腻歪了敢闹什么倭寇?可是大明王朝出于稳固江山的考虑,有意地废除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数以百万之计的明军沦为乞丐,没的吃也没的穿,平时不许操弓,战时不许骑马,尤其是那要命的笨重狼筅,明摆着是大明朝廷想借助倭寇的力量,铲除自己的军事武装。此时来了个戚继光,由于他不断地纵情呕歌各级领导,歌颂领导们的丰功伟绩,让领导们一犯迷糊,就跟戚继光“妥协”了。妥协的结果是戚家军的兵饷照常发放,士兵们不用端着讨饭碗四处要饭了,只管吃饱了饭,去操场上演练。而且戚家军平时可以操弓,临上了战场还可以骑马,最重要的是戚家军的战士不用高举着狼筅——都不举狼筅也不行,领导不傻,看你戚家军一根狼筅也不举,肯定会发火的。然而戚继光技高一筹,弄出来个鸳鸯阵,硬生生地骗过各级领导,把狼筅的数量降低了五分之四。他的鸳鸯阵实际上不过是唬弄各级领导的,真正的目的是减少军队中狼筅的数量,增加长矛和盾牌的数量。
戚继光很成功,于是就活该倭寇倒霉了。
有关战争,民间有句真理性认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意思是说,战场上一旦发生对砍,双方的兵员损耗基本上是等同的,你若想砍掉对方一个兵员,自己这边肯定也要搭进去一条人命。哪怕是你数万人打人家一个,只要对主方情急拼命,你这边照样也得申报一个烈士名额。
这种战争态势,描述的正是吃饱了饭后的戚家军的作战实力。由于戚家军这边人数众多,听到倭寇杀来,大家就呜嗷怪叫着,冲上前去狂砍。而倭寇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小股流匪,今天砍掉仨,明天剁掉俩,兵员又得不到有效地补充,但凡与戚家军交手,势必要吃大亏。
由是戚家军之名,不胫而走。
尽管如此,戚家军仍然有搞不明白的时候。有一次,戚继光奉命配合友军,合围劫杀倭寇,却没有能够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这下子戚继光麻烦了,朝中百官疯了一样地上奏,强烈要求将戚继光宰了。不要以为朝廷官员好糊弄,戚继光表面上歌颂上级领导,实则却是阳奉阴违。一边拿花架子鸳鸯阵忽悠各级领导,一边偷着在战场上大肆使用战马和常规性武器,这些事儿,朝中群臣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现在大家终于逮住了机会,准备和戚继光算算总账。
危机时刻,缺心眼的倭寇突然钻了出来,四处乱烧乱杀,朝廷顿时麻爪,急忙下令戚继光去干掉倭寇,打算等这伙倭寇解决了之后,再砍戚继光的脑壳。
可是戚继光现在已经进阶成为了政治家,虽然政治手腕没法跟特大号的政治人物相比,但眼下的情形却是瞧得明明白白。所以呢,此后的战事突然变得粘糊起来。如果你打开明史,就会看到,英勇善战的戚家军,总是会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让各级领导深表欣慰。可是有一桩,这倭寇却是越打越多,越打越热闹,总是不见彻底消灭。戚继光就这样在沿海地区和倭寇们打过来打过去,终于打到朝廷忘记了那一次他没有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的事情,他这才发动一次规模性兵团大作战,一次性地将所有倭寇全都消灭了,然后他就去了北部边疆和少数民族兄弟们乱打一气。
正如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的那样,只要按照军事规律来办事,临到战场上时明军又占到了兵员上的绝对优势,这种战争,压根就没有不赢的道理。
赢则赢矣,然而戚继光的心态却已经苍老不堪。
一般来说,军人性子火爆,轻易不会怕老婆,但是成功的政治家却都有一个怕老婆的毛病。
为什么呢?
因为啊,政治家这种动物,讲究的是一个在双方的冲突之中寻找一个妥协点。妥协是违反人性的,是充满了屈辱与无奈的。尤其是下属跟领导的妥协,那更意味着心灵上的巨大创痛与屈服。就拿戚继光来说,明明朝廷出台的政策全都是混蛋到了家的,可是他为了谋求朝廷粮草与兵饷的支持,还得味着良心,硬着头皮纵情呕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这种屈辱与苟且,别人是看不到的,别人只看到戚家军纵横沙场,杀得敌军人头滚滚,而只有戚继光和他的亲人才知道,战场上的每一颗敌军首级都是用他的血泪换来的。
这种血泪,这种屈辱,尽看在戚继光妻子的眼里。
所以呢,戚继光的妻子就有点瞧不起丈夫的畏缩与苟且。
女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家,但她们却始终无法理解男人的政治艺术。这是因为,男人在政治的妥协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屈辱与忍耐,太像女人了——于戚继光的妻子而言,家里有她一个女人就够了,没想到丈夫的表现,居然也像是个娘们儿,这当然会让她极度惊讶不解了。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戚继光,不过是个臭娘们儿!
所以妻子在戚继光面前的表现,就有点凶。也就是说,留名青史的战将戚继光,有一个惧内的毛病,一见老婆就怕得全身颤抖。
白天的时候,戚继光在将士们面前威风八面,说杀就杀,说打就打。可等战事过后,回到家里,只听老婆一声怒吼,戚继光就吓得趴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这样的日子久了,戚继光心里委屈得不行,就找自己的部属哭诉,结果就发生了历史上这桩最有名的事件。
却说众部闻知戚继光每天回家之后,都会被老婆暴打,三军将士怒不可遏,齐声怒吼:“打,打,打她那个烂娘们儿,竟然敢羞辱我们的将军,这真是太不像话了……将军,这是刀,拿在手上,去把那娘们儿砍了……”
看着部属们递过来的钢刀,戚继光害怕地道:“我……我……我一见她就害怕……有刀也不敢动手啊……”
唉!你看他这个没出息劲儿!
三军将士气得瞪眼跺脚,忽然之问灵机一动,大家想到一个好法子:“将军,你怕你老婆,我们可不怕她,要不咱们这样好了,你把我们都集合起来,把她叫过来,我们冲她一吼,肯定会吓住她,以后她也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戚继光眼睛一亮:“好办法,这个办法好!”
于是戚继光传令下去,三军擂鼓集合。就听三军将士齐声虎吼,这吼声曾吓得倭寇魂飞胆裂,这吼声曾惊得北疆部族闻风丧胆。现在,戚继光就是要用这惊天动地的虎吼之声,震住自己的老婆。
听到吼叫之声,戚继光的老婆出来了,冲戚继光一瞪眼:“戚继光,你搞了这些杂碎,又擂鼓又吼叫的,想干什么?是不是皮肉痒痒了?”
就见戚继光圆瞪虎目,冲妻子哇哇哇大叫一声,扑通一声,他已经跪倒在妻子脚下,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请夫人……夫人……阅兵……”
眼见得戚继光如此懦弱,三军将士齐齐惊呆,忍不住大叫一声:“唉,戚继光,你这个没出息怕老婆的货……”
然而中国人所需要的,正是戚继光这样的怕老婆英雄,他们会在女性面前体现出最大程度的忍让与宽容,而在敌人面前,却如狮虎一般地骁勇。若非是如绅士般的铁血勇士,也无法完成大明时代的军事复兴。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