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在鲁
这一部分是孔子从出世到离开鲁国前往卫国之前的经历及言论,孔子出身贫寒,野合而生,跟母亲生活在单亲家庭。但是孔子从小好学,并且立志摆脱贫困,追求富贵。成年之后,孔子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广泛招生,并且因此而获得名声。
鲁国当时国君被架空,国家的权力和财富都在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家族手中,孔子依据周礼而反对三桓窃国。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孔子前往齐国,但是并没有成功而回到鲁国。后来孔子被鲁国国君聘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试图削弱三桓的力量,结果失败,孔子带着失望离开鲁国,前往卫国。
这段时间,孔子所竭力强调的是遵从周礼,以礼治国,将礼的作用鼓吹到了极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现极其幼稚天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我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不是(也)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strong>解析</strong>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这段话是《论语》的第一段?
关于“不亦”,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也”;另一种是把“亦”当作强调的语气助词,“不亦”译为“不正是,不就是”。两种解释都是正确,都是表示强调。
这段话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这两个字上。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其实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这样的转折词,都是反问句。那么,使用反问句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桃子不是(也)很好吃吗”,那么前面一定有一句“苹果固然很好吃”之类的话。所以,在孔子这三句话的前面,一定都还各有一句话。所以,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在辩解什么,语气中带还有一些无奈。否则,孔子应该说“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自远方来,乐;人不知而不愠,君子”。
那么,孔子在辩解什么呢?漏掉的三句话又是什么?这三句话是孔子说的,还是别人说的?
我们尝试来还原现场。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之后,叔孙武叔前来看望他。为什么是叔孙武叔?因为叔孙武叔对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孙武叔对孔子说:“孔老师,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知识,还是没能弄个一官半职,还是个教书匠,你是不是很郁闷?周游列国这么多年,像个丧家犬一样,最后灰溜溜地回来,在鲁国也没有几个朋友,你是不是很失败?你的学说没人赏识,你的主张没有人认同,是不是说明你这个人的人品很差?”
基本上,这就是漏掉的那三句话。毫无疑问,叔孙武叔是来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爱面子的人,这话当然要反驳,于是面带着笑容说:“没有啊,我没问题啊。你看,我的学问虽然没什么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是也很快乐?虽然在鲁国没几个朋友,可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虽然没什么人了解我认同我,可是我不生气不恼火,我难道不是个君子吗?”
孔子的反驳是苍白的。首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论语》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夏说了: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仕,就是为了当官当公务员,而不是拿来温习的。就像你买了电冰箱,却因为总是停电而不能用,只好用来当书柜,这不是很悲剧吗?孔子满腹经纶当不上公务员,只能不断地温习,不是很悲惨的事情吗?同样,身边没有朋友,只有远方的朋友偶尔顺道来看看,不是也很孤独吗?没有人认同你赏识你,你还怡然自得,只能说明你涵养好或者心理素质不错,不能说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当上高级公务员,把知识转化为权力;真正的快乐是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能够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乐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导的赏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至于“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都只是无奈之下的自得其乐,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自慰、无奈和自嘲,他所说的快乐都是无可奈何的快乐,都是次一级的快乐,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乐。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乐的人是子贡和冉有,尤其是子贡。《论语》中叔孙武叔崇拜子贡而贬低孔子,就是因为他认为子贡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败者。
现在我们知道,以这段话作为整个《论语》的第一段,其实是饱含深意的,因为这段话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受赏识);学,而时习之(学问没有用处,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远方来(国内没什么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失败。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张王李赵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张实力强横,进入外企当上白领;王父母给力,没毕业就内定政府公务员;李赵二人无路可去,双双考研,李考上和赵落选,待业在家。
一年后再聚,张开车,王买单,李喝酒,赵抽烟。张说:“快哉,富贵人所欲也,老子有钱。”王说:“快哉,学而优则仕,老子有权。”李犹豫半晌,弱弱而言:“我……我……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赵无言。
盖茨的同学在酒吧遇上了乔布斯的同学,酒酣,大不忿,盖茨同学怒言:“我班没毕业的家伙成了世界首富,为什么?”乔布斯同学哀叹:“我班退学的家伙改变了世界,为什么?”酒吧老板笑言:“人家是学而用之,你们是学而时习之。”
某人家,因为历史和非历史原因,街坊四邻不是冤家就是仇家,平时见面都不带打招呼。突然某日有网友跨省来访,大喜,奔走相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网友至家中,坐定,说:“大哥,收成不好,借点钱用用呗。”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strong>译文</strong>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strong>解析</strong>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这时候吴国攻打鲁国,子贡代表鲁国前去与吴国谈判。子贡口才了得,竟然和吴国太宰伯嚭成为朋友,而伯嚭是仅次于吴王夫差的权臣,在当时的权力榜上位居世界第二。由于对子贡十分赞赏,伯嚭对子贡的老师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贡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问题。
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嚭。不过孔子还是很老实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那就是自己出身贫寒。
说说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国,到春秋初期,宋国内讧,司马孔父嘉被杀,儿子逃奔鲁国。孔父嘉的后代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不过家境一般。叔梁纥五十多岁的时候与颜家女子发生一夜情(《史记》称“野合”),之后生下孔子。孔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孔子的母亲姓颜,颜姓在鲁国有两支,一支是鲁国公族,另一支是被鲁国所灭的邾国人的后代,地位高于野人,但是低于鲁国的士农工商,属于社会底层。不幸的是,孔子的母亲属于后面这个颜姓。万幸的是,叔梁纥死前承认孔子是他的儿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会地位高于母亲的族群。
随母亲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艰辛,从小就跟随邻里挣钱糊口。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孔子的邻里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社会分工,譬如助祭助丧等等,与死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不过孔子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周礼,并且成为丧葬祭祀礼仪的专家,这为他长大以后精通并且宣扬周礼打下了基础。正是因为地位低贱,为了生活,从小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够“多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出身低贱的事实,同时认为,出身高贵的人往往缺乏才能。相反,倒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处处“为圣人讳”,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太多吗?不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多的。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12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15岁父亲去世,就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姐妹。先在茶楼跑堂,之后区钟表店做学徒,再之后去五金厂当推销员。这个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父亲是非洲黑人,两岁父母离婚,随母亲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之后由外祖父外祖母抚养。这个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子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strong>译文</strong>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strong>解析</strong>子牢,一说是孔子的学生。试,通仕,出仕的意思,也就是做官。孔子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做官的。孔子所说的技艺,应当就是百姓谋生的技术。
通常,官宦子女由于生活无忧,很少回去学习谋生的技艺。而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当官,不得不多学些手艺来养家糊口,这也就是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一公务员处长已婚,与一女勾搭成奸。两人联络多靠电话,后来学会QQ,再赶时髦使用微博。一日,两人商量在酒店开房,以备行房,以为微博是QQ,发评论只能自己两人看见,于是使用手机微博商定时间地点并互递风骚,却不知暴露于网络之中。于是华夏一时震动,遂成一段佳话。
处长长叹:“吾试,故不艺。”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只要自己拿着十余块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strong>解析</strong>脩,就是干肉,基本上就是腊肉。孔子的学费就是腊肉,别以为腊肉不值钱,那年头,肉是很值钱的。
孔子长大之后,由于士的身份得到承认,孔子得到了在官办学校的六艺义务教育,六艺,就是书数礼乐射御,士以上贵族阶层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孔子学习非常刻苦,因此很有学问。二十岁之后,孔子应聘前去季孙家族担任管耕牛和管仓库的小官。到三十岁,孔子辞职回家,开设了私立学校。之所以开设私立学校,是因为孔子看到官办学校已经难以为继,大量的士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并且义务教育水平低劣。同时,大量的社会底层有学习知识的愿望。因此,孔子决定自己办学,广招学生,传授知识。
上面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说:“只要交学费,就可以入学。”为什么孔子要说这句话呢?两个原因,第一,很多人不敢来报名;第二,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
为什么很多人不敢来报名?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私立学校,按照周礼的规定,士以上阶层拥有在公立学校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同时,并没有给平民受教育的权利。那么,平民有没有资格受教育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用现代话说,这是个法律空白。所以,孔子办私校就是打政策的擦边球,可以说,打擦边球的祖师爷也是孔子。但是严格来说,孔子私校是违背周礼的。
还好,当时鲁国国君被架空,掌权的三桓家族也懒得管这样的事情,孔子的私校因此才能够开张。
孔子的擦边球虽然成功了,可是谁来报名呢?士以上阶层可能质疑孔子的水平和私校的合法性,平民则很害怕自己没有资格受教育。因此,敢来报名的并不多。
为什么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呢?因为这是孔子养家糊口的饭碗,没有人报名,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拿什么养老婆孩子?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对大家说了这样的话,意思就是:来吧,只要交学费,就可以来学知识。
孔子的学校没有设招生门槛,只要交学费,不论出身,一概招收。
因此,孔子创办学校,也就是为了生活,谈不上什么社会担当。
有人会说孔子只认钱,是拜金主义。但是,拜金主义与等级制度相比,不是人性很多、公正很多了吗?钱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挣到的,可是那种基于血缘的等级制度就是拼爹,那是从娘胎里的不公正。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记得N年前我们就自诩义务教育了,不过那是家长的义务。后来好了,终于是国家的义务了。不过国家义务不是那么容易给的,要上公立学校,也就是要享受义务教育,需要很多证件的。简单罗列一下:出生证、身份证(全家的——身份证不是本地的,要暂住证或者居住证)、户口本、母亲的计划生育证、独生子女证(超生的要罚款处理书和发票)、房产证(租房的要租赁合同)、父母的社保证、非本地户籍的要在户籍地教育部门开具《就学联系函》等等。
农民工子弟要整这么多证……就算整到了,也未必能被录取。怎么办?农民工学校招生来了:只要交钱,就能上学。
农民工学校,孔子的学校,噢耶。
子曰:“有教无类。”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都可以来学知识,不分族类。”
<strong>解析</strong>这句话的翻译历来有些乱七八糟,字数越少,衍生的涵义越多,因此大家都来猜猜猜。从来没有人把这一句话与孔子私校招生联系起来,以为这就是孔子吃饱了没事干发明的名人名言。
这句话与上面的一段话是同期的,也就是孔子私校招收学生期间。
我们不妨来还原现场。
孔子私校门口来了许多人,有士有平民还有野人,大家都很好奇,但是没有人报名。孔子一看,要想办法忽悠他们入学啊。
“你们为什么不报名啊?不想学习知识?”孔子问大家。
“不是啊,我们不是士,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啊。”有人说。
“我们是士,可是不知道来这里学习合不合规定啊。”有人说。
于是孔子回答:“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加上“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孔子私校最早的招生口号。
所以,“有教无类”并不反映孔子的境界,而只是招生的策略或者说原则而已。而“有教无类”的反面依然是等级制度,以及后来的户籍制度。
事实上,孔子私校早期的招生情况很不理想,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是平民阶层,譬如颜繇、子路等等。直到后来孟孙家的南宫敬叔来投学,才为学校撑起了一点面子,学生的层次也才开始提升到士一级。
为了扩大招生,孔子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镀金术”或者“留洋术”。孔子在南宫敬叔的帮助下,从鲁国公室申请到了一笔“留学经费”,于是在南宫敬叔的陪同下前往当时的周朝伟大首都洛邑(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游学,据称曾经前往当时天下第一学者老子那里请教,两人混得关系不错。后来,孔子回到鲁国,大肆渲染老子如何高深莫测,自己与老子怎样学术切磋之类。于是,整个鲁国都知道孔子去了伟大首都留学,并且与天下第一高人老子关系非同一般,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的学问也了不得啊。于是,很多人前来报名。
不要以为这是笔者的妄断,《史记》中太史公很巧妙地说明了这件事情,这样记载: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亦稍进焉。翻译过来,就是孔子从伟大首都回来之后,很多人前来报名了。太史公为什么要提这样一句?《史记》中很多这样的记载都颇含深意,太史公看问题的深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而言语之精妙只能让后人叹为观止。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媒体前段时间猛烈抨击××市政府每年给机关幼儿园的数千万的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收费便宜、设施先进、服务周到。不过,不是人人都能上机关幼儿园,你要是公务员的子女才行。事实上,每座城市都有数量不等的享受财政补贴的机关幼儿园,而且只有公务员的子女能够享受。这就是:有教,有类。
此外,稍为大一点的城市,都会有一所学校主要面向官员子女招生。这,也是:有教,有类。
只有农民工学校例外,这里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strong>译文</strong>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为什么赞扬南宫适呢?因为南宫适的问题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才无德,才能反而会成为灭亡自己的武器。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你不去争夺,天下人都会遵从你。
羿,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传说中后羿射日,就是他干的,嫦娥是他的老婆。奡(音奥),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奡力大,善于水战。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大禹治水就是他老人家。稷,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南宫适就是南宫敬叔,是孟孙家族家长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的弟弟,鲁国的钻石王老五。孟僖子当初随鲁国国君出使楚国,因为不懂周礼而出丑,回国后就下决心让两个儿子好好学周礼,听说孔子精通周礼,就让南宫敬叔来学习。南宫敬叔就成为孔子学生中地位最尊崇的一位,也成了孔家私校的招牌。南宫敬叔虽然出身高贵,但是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学习认真并且对老师很尊重。因为家族的地位,南宫敬叔还说服鲁国国君出人出车出钱,资助孔子前往周朝伟大首都洛邑参观学习,这让孔子感念了一辈子。从历史记载看,南宫敬叔很可能早夭。
那么,对于南宫适的这个问题,孔子为什么不回答呢?为什么要在南宫适走之后赞扬南宫适呢?大致的分析,孔子是一个讲周礼又讲面子的人,从社会地位讲,南宫适是上大夫,自己不过是个士,地位相差悬殊;但是,在学校里,自己是老师,南宫适是学生。因此,孔子可能觉得这个时候措辞比较困难,居高临下不好,太谦卑了也不好,当面表扬又容易被理解为奉承。因此,索性不说话。
类似这样不好回答干脆就不回答的情况,还有其他好几例。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乱世之中,炫耀武力接近于自取灭亡。相反,韬光养晦,低调发展往往能够笑到最后。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strong>解析</strong>南容,就是南宫适,南宫适字子容,因此又叫南容。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宫适这个钻石王老五,当然是再好不过。那么有两个问题,南宫适这样的钻石王老五,为什么能看上孔子的侄女?孔子又怎么可以做侄女的主?
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作孟皮,天生腿有残疾。孔子和哥哥岁数相差较大,并且在孔子成年之前没有见过哥哥,两人之间的关系按理应该比较疏远。可是,两人的关系事实上不错,猜测可能是孟皮在孔子的身份认证上很关照弟弟。
孔子的侄女就是孟皮的女儿,出身一般,大概是长相出众,因此被南宫适看中。而按照周礼,如果家中长子有残疾,就不能担当家长。孟皮天生腿有残疾,因此孔子应该是孔家的家长,从这个角度说,孔子有权力替侄女做主。也有可能当时孟皮已经去世,孔子因此替侄女做主。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样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姻缘,孟皮全家除了欢天喜地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孔子评价南容的话,不是已经发生过的,而是按照南容的性格推算出来的。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现在我们知道,出身豪门,身家万贯,而能克勤克俭,保守家业,不容易;根正苗红,仕途顺利,而能不骄不躁,免于刑戮,也未必容易。富贵子弟,而能保持平常之心,不容易。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strong>译文</strong>南容三次执圭求婚,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注:传统所有译法,都把“三复白圭”说成三次诵读“白圭”之诗。)
<strong>解析</strong>白圭之诗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但是,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了一点。圭,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春秋时期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春秋时期,求婚时要送礼的,叫做纳彩。诸侯一级送圭,士一级送雁。孔子时期的鲁国已经礼崩乐坏,三桓的礼数都按照诸侯的级别。因此,南宫敬叔三复白圭不是三次念诗,而应当是三次执圭求婚,孔子婉拒两次之后,第三次接受,这样以显示南宫敬叔的诚意。而且,婉拒两次之后才答应,这也是当时的规则。
为什么历来的译法都要把圭玉说成“白圭”之诗呢?因为南宫敬叔执圭求婚是不符合周礼的,孔子竟然接受,岂不是有违孔子的一贯信念?岂不是给孔子脸上抹黑?所以,为圣人讳,历朝历代篡改了这句话的原意。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好礼送给丈母娘;拒绝一次不要紧,说明送礼不够勤。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strong>解析</strong>女儿嫁掉了,嫁得有点匆忙啊。为什么匆忙把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看看背景吧。
公冶长是谁?有说是孔子的学生。不过,先来看看公冶这个姓氏。
公冶,出自姬姓,为季孙氏的后代。季友有后人叫季孙冶,字公冶,季氏的始祖便是季孙冶。所以,公冶长是季孙家族的人。有记载公冶长是齐国人,这很正常,鲁国人移民齐国的非常多,就像今天移民美国一样。所以,孔子除了欣赏公冶长这个人之外,恐怕还看重他的季孙家族的背景。
侄女嫁给了孟孙家,女儿嫁给了季孙家的疏族,在攀高枝傍大款这一点上,孔子与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公冶长没有什么成就,他的家族背景也并没有能够帮上老丈人。可以说,孔子嫁女不太成功。
关于公冶长,有一段明显是后人杜撰的小故事。说是公冶长通鸟语,一天,他听到鸟叫:“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你吃肉,我吃肠。”于是公冶长认为是老虎咬死了一只羊,就赶到南山去看个究竟。谁知到了南山,竟是一个人在那里被杀。这时,恰巧官府的人赶到,把他当做杀人疑犯抓了起来。公冶长说他受了鸟骗,官府的人就命人把米用盐煮了喂给笼中的鸟吃,然后把鸟提到公冶长面前。小鸟边吃边叫,官府的人问:“这小鸟叫的是什么?”公冶长说:“小鸟说米里有盐。”官府的人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就释放了他。这段故事,就是为公冶长入狱找个好听的理由。至于公冶长究竟为了什么入狱,不详。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看过一个人,然后在他处于低谷的时候去攀亲,这相当于股市上的逢低吸纳。但是一定要看清楚,如果把垃圾股看成了潜力股,那就一辈子高度套牢了。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的话,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strong>解析</strong>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鲁庄公、庆父、叔牙和季友,鲁庄公死之后,庆父和叔牙想要篡位,结果季友先后杀死了两个哥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出于这里。但是季友出于对两个哥哥的歉意,因此决定自己三兄弟的后人世代继承职位,世袭司徒(季孙)、司马(孟孙)、司空(叔孙),共同执掌鲁国国政,因为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人,被称为“三桓”。三家团结一致,因此实力越来越强,国君反而成了摆设。原本鲁国是六卿制,三桓之后,逐渐取消了另外三个卿,只有三桓具有卿的级别。此外,三桓基本瓜分了鲁国的土地,军事和经济实力远超国君以及其他家族,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实力和地位,他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公然违背周礼。
古时一佾(音义)为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孙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当时的情况是鲁昭公祭祀鲁襄公,同时季平子祭祀季友。按照规定,鲁国可以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仪,因此祭祀鲁襄公用祭祀天子的标准。于是,鲁襄公的庙里上演祭祀舞蹈,舞蹈名称为《万舞》,一共需要六十四名演员,组成八八演出方阵,称为八佾。与此同时,季孙家的祭祀竟然也采用天子规格,也上演《万舞》。
当时三桓基本上瓜分了鲁国的地盘,鲁国国君的地盘已经非常小,国库收入越来越少,已经无力支撑国家歌舞团等机构,因此不得不解散,原本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艺人们只能自谋出路。国家有祭祀的时候,就花钱请他们来表演。这次祭祀,因为两家撞车,艺人们就必须做出选择了。一来畏于季孙家的权势,二来见钱眼开,谁出价高,就去谁家表演。结果,大家纷纷去了季孙家,于是季孙家上演正宗《万舞》,而鲁襄公的庙里只有两个上了年纪的艺人在跳《万舞》。
孔子认为季孙家做得太过分,国君不应该再容忍下去,应该采取行动了。这是典型的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好那时没有文字狱,否则因为这句话被抓起来,岂不是冤大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2001年,张治安升任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党委书记后,建造“阜阳白宫”,外形酷似美国白宫的政府办公大楼让张治安有了另外一个名字“白宫书记”。2010年2月8日,张治安因受贿罪、报复陷害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治安就属于“八佾舞于庭”,以为这还是春秋时期的鲁国?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strong>译文</strong>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strong>解析</strong>《雍》这篇诗是天子祭祀的时候唱的,结果三桓竟然拿来用了,孔子对此非常气愤。那么,天子祭祀的歌曲鲁国人怎么会呢?因为当初周公对周朝贡献巨大,因此在周公去世之后,周成王特地批准鲁国用天子之礼祭祀周公,鲁国因此才有天子之礼。
这一章紧接着上一章,都是在批判三桓违背周礼。从历史记载来看,这是孔子最早开始强调周礼。此前,孔子对周礼只是爱好,并没有看得这么重。为什么这样呢?从孔子的身世看,从小为了活命而奔波,是没有可能忧国忧民的。长大之后在季孙家打工,对周礼的了解更多了。后来自己开办私校,就开始讲解周礼。到这个时候,出于教学的需要,孔子对周礼的学习和研究都上了层次,再加上学校的收入状况越来越好,孔子才有了忧国忧民的物质基础和知识积淀。为什么要强调周礼呢?首先是孔子认为周礼是完美的制度体系,其次则是唱什么吆喝什么,自己最精通的就是周礼,不强调周礼强调什么?
事实上,孔子在此之前对周礼并不那么看重,历史有记载的违背周礼的事情,孔子做过三次半。
第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的母亲因为在孔家没有正式的名分,本身也是平民阶层,因此没有资格葬在孔家的墓地。那时候孔子才十七岁,年轻气盛胆子大,决定以暗渡陈仓的方式来葬母亲。首先,孔子将母亲的棺木运到了五父之衢,做出要下葬在这里的架势。五父之衢是什么地方?
关于五父之衢是个什么所在,历来说的说法是曲阜城外某地,其实这又是为圣人讳。当初三桓瓜分公室部队,先在鲁僖公的庙门前进行盟誓,然后去五父之衢诅咒。《左传》中几次提到五父之衢诅,都是去诅咒的。古人盟誓和诅咒是很讲究地点的,特别是鲁国人。既然专门去五父之衢诅咒,说明这是一个凶地,恶鬼出没的所在。不是乱葬岗,就是刑场。而如今孔子将母亲在这里出殡,自然不是刑场这样的地方,因此一定是乱葬岗。
等到亲戚朋友们都走了之后,孔子在邻居车夫的帮助下,悄悄地将母亲的棺木运到了防地孔家的祖坟,与父亲叔梁纥合葬。按《史记》记载: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讳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这件事情,孔子的行为令人赞赏,可以说智勇双全。但是,是违背周礼的。这件事情,孔子应该是得到了异母哥哥孟皮的默许,或者在做了之后,孟皮并没有追究。后来孔子对哥哥一家很关照,与此应该有很大关系。
第二次违背周礼是在孔子服孝期间,当时季孙家大宴整个曲阜的士,有歌有舞有酒有肉。孔子听说了,穿着丧服就去了,结果被门口接客的阳虎给赶了出来。有人说这是阳虎故意羞辱孔子,甚至有人说这是阳虎设的计谋。其实,稍动脑子就知道,孔子岁数又小,家里又穷,又住在贫民窟,阳虎怎么会认识他?阳虎之所以赶他出来,是看他穿着丧服,按照周礼,服丧期间不可以参加这样的活动。按《史记》:孔子要絰(音迭,春秋时期服丧时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布带子),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这件事情,是孔子少不更事,没什么好指责的,不过确实是违背了周礼。
第三次违背周礼是孔子结婚。按照周礼,同姓不婚,也就是同姓之间不能结婚。可是孔家是宋国移民,宋国的规矩是按照商礼的,讲究的是族内婚,也就是同姓结婚。孔家虽然移民到了鲁国,可是世世代代从宋国娶亲,保持了商礼。到了孔子这一代,孔子从来没有接触过商礼,大概也不知道,所以很可能是哥哥孟皮做主,为他从宋国娶了老婆丌官氏,毫无疑问属于族内婚。
这件事情不怪孔子,也合理合法,但是确实违背了周礼。
第四次就是孔子开办私校,有教无类地招生,打了周礼的擦边球,就算是违背了半次周礼吧。
所以,孔子并不是天生就遵从和推崇鼓吹周礼的,相反,年轻的时候他还有些藐视周礼。因此,孔子正式成为儒家是在他办了私校之后,也就是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了。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国是别人的国,堂是别人的堂,诗是别人的诗,生个什么闲气?老老实实当自己的教书先生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花言巧语扰乱了理性的克制,小事不忍耐,就会败坏大的谋划。”
<strong>解析</strong>鲁昭公在对付三桓的问题上原本非常谨慎,儿子公为多次劝说父亲动手,都被鲁昭公痛斥。可是,最终在季公若、臧昭伯、郈昭伯等人的鼓动下,鲁昭公还是没有能够忍耐下去,贸然动手攻打季孙家,结果三桓联手击败鲁昭公,鲁昭公仓皇出逃齐国。
对于鲁昭公等人的贸然行动,孔子批评说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可是,此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是他说的,究竟哪一个对?事实证明,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要忍。所以,孔子的感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他也从现实中得到教训,因而得到进步。
我们常说“事后诸葛亮”,其实,还有“事后孔夫子”。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忍,还是不忍?不取决于对方无礼的程度和自己愤怒的程度,而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动手的时机。“是可忍孰不可忍”和“小不忍则乱大谋”都是孔老师说的,自相矛盾,哪一句是对的?不看广告,看疗效。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strong>解析</strong>鲁昭公仓皇出逃齐国之后,孔子一来担心自己的言论被三桓清算,但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干革命要跟对人”,他认为鲁昭公一定会回来,因此趁鲁昭公落难的时候去齐国投奔鲁昭公,一定会被鲁昭公器重,一旦鲁昭公回国,自己就能跨入仕途了。因此,孔子随后前往齐国投奔鲁昭公。
从策略上说,孔子的做法有道理,因为如果不是鲁昭公落难,自己这样出身卑微的人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近鲁昭公的,此时冒险一搏,说不定真有机会。这个道理,其实跟当初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是一样的。但是,孔子的判断出了问题,或者说实际情况比他想象得要复杂得多。随同鲁昭公出奔的鲁国贵族们因为担心三桓派人来请鲁昭公回去,因此拒绝任何鲁国来的人见鲁昭公。因此,到齐国之后,孔子并没有能够见到鲁昭公。但是,这个时候孔子又不敢回鲁国,不得已,就在齐国住下来,并且依靠朋友帮忙,在齐国世袭上卿的高昭子家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了高家的家臣,就是成了自己所说的“陪臣”。
在一个偶尔的机会听到了韶乐,孔子非常兴奋。韶乐史称舜乐,舜所作之乐。夏、商、周三代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姜太公入齐,韶乐传入齐国。而高家世为上卿,因此可以演奏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说明孔子是个音乐发烧友吗?不是的。音乐发烧友是对音乐本身痴迷,而孔子是对音乐所表达的礼情有独钟。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好音乐让人陶醉痴迷,茶饭不思。同时,烂音乐让人恶心作呕,也是茶饭不思。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strong>译文</strong>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strong>解析</strong>这是孔夫子关于用周礼治理国家的最著名言论,并且在此后的几千年里被广泛应用。
孔子的治国理念就是恢复周礼,国君按照周礼的要求去做国君,大夫依照周礼的要求去做大夫,每个人都按照周礼的要求去做自己,这样国家就治理好了。其实,孔子的说法一点没错,从理论上说这是最好的社会。问题是,时代已经不同了,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礼对于大家都没有吸引力了。
但是,君君臣臣跟忠君没什么关系。很多人以为这是孔子的“忠君”语录,大错。
后来说到三纲五常,中间有个“君为臣纲”,大家以为是孔子的发明,其实不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孔子说过什么“三纲五常”,都是汉代的马融捏造的,“三纲五常”的实际发明人是汉初的董仲舒。
再后来,又有一句话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大家也以为是孔子的发明,其实这句话到明朝才有,是一句戏词,跟孔子没有任何关系。
孔子本人对于忠君没有什么兴趣,这在后面会讲到。
借助于高昭子的引荐,孔子得以见到齐景公,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当时的齐国和当时的大多数国家一样,国君的地位岌岌可危,国内权臣的影响力和权力原来越大。齐国的陈家富可敌国,其影响力超越国君。因此,齐景公对于孔子的说法还是比较欣赏。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君臣父子的说法是永远的真理,那就是各安其位,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过,从古到今,君臣父子的关系在变化,也就是说定位在变化。如果公仆像公仆,主人像主人,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反过来,如果主人像仆人,仆人像主人,那与和谐社会就是南辕北辙,学雷锋也不管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对齐景公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乘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strong>解析</strong>旧译中都没有提到这是孔子与齐景公的对话,因此也就无法理解这段话的针对性。为什么断定这是孔子与齐景公的对话呢?首先,千乘之国是大国,当时拥有这样实力的国家只有六个国家,分别是晋楚吴秦齐鲁六国,六国中,孔子一生只去过齐国和楚国,但是只去过楚国的方城山外。而孔子见过的国君,只有鲁国、齐国和卫国三国。因此,这段话,孔子只能对鲁国国君或者齐国国君齐景公说。
当时的情况,鲁国国君有名无实,而齐景公在位,十分奢侈,大兴土木,并且不顾农时征用百姓,导致怨声载道,这在史籍中有明确记载,而孔子这番话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很明确地就是在针对齐景公的这一点。劝齐景公要节俭,不要太奢侈,同时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在农闲的时候搞工程,农忙的时候让老百姓安心种地。
所以,毫无疑问,这是孔子与齐景公的对话。对于孔子的这番说法,齐景公表示赞同。
再来看看什么叫乘,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通常出兵,只说车多少乘,不说人数。按《司马法》所说: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叫徒兵。这样的配置类似于后来的坦克和步兵的配置。所谓的甲士三人就是:战车上左面的“射”,用弓箭,作远程攻击;中间的“御”是驾驶员;战车是一车四马,可以理解为四驱车。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或“騑”;右面的“车右”,执戈盾,作近战防御。甲士三人中,“射”“御”都是经过贵族教育的,周朝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贵族的课程;而“车右”更是选孔武有力、忠诚果敢的勇士担任。“甲士三人”都是贵族精英和无敌勇士,可见车有多重要,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去舞两下的。简单地说,车就像后来的高尔夫运动,那是贵族运动。而战车后面的徒兵,就是一般战士了,也就是工农子弟甚至奴隶。
甲士三人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但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君主、主将坐在车上的时候。当此时,主将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位置不变。由于主将在该车上,所以车右更是勇士中的勇士,类似警卫团团长;而御者是偏在一侧驭马驾车的,更得技术超群。
所以《左传》中介绍战争时,基本都要说明主将的御者和车右。
那么“千乘之国”是什么意思?根据《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翻译一下:军队建制,每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军的统帅为卿;一军有五师(二千五百人),师的统帅为中大夫;每师有五旅(五百人),旅的统帅为下大夫;每旅有五卒(一百人),卒长为上士;一卒有四两(二十五人),两的头目叫司马,军衔为中士;每两有五伍(五人),头目为伍长。
不过,司马后来成为军中执法官的名称。
王室共有六军,也就是中央军,六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属于王室直属护卫部队。这个军由周王亲自指挥,比其他的军多一个师,所以这个军又称为六师,共是一万五千人。不过,到了东周时期,王室的人力财力都不足,早已经无法支撑六军,从三军、二军到最后连一军也凑不齐了。
诸侯军队的编制最多三军,依照爵位高低和国家大小确定,譬如齐国和鲁国都是三军编制,也就是说最多三万七千五百人的军队。而这些军队在战争时期必须听从王室的调动,也就是地方武警部队的意思。通常的小国,就只给一军的编制。
简单计算一下就能发现,三军的建制是五百乘战车。也就是说,齐国和鲁国的军队编制也就是五百乘。那么,千乘从哪里来?齐鲁都是大国,从建国之初开始扩张,因此,军队早就超过了三军的规模。不仅齐鲁,当时的大国的战车都在千乘以上了。
所以千乘之国,就是指当时的大国。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孔子的话并不全面。按照管子管理齐国的理论,丰年不要建宫室,灾年建。灾年秋收之后,老百姓收成差,生活困难,这个时候建宫室,正好给老百姓挣钱的机会,等于是解决就业,找个救济老百姓的机会。中国近年来采取拉动内需政策,通过国家投资,来解决就业和经济增长,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管仲就实行的了。所以,节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只要节用就是对的。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strong>译文</strong>齐景公招待孔子,对孔子说:“要像鲁国把国政完全交给季孙家那样,把齐国的国政交给你呢,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呢,你可以得到介乎季孙和孟孙家之间的那种重用。”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strong>解析</strong>其实这是不同时间说的两段话,第一段是齐景公准备重用孔子,第二段是拒绝重用孔子。第一段的意思是:要像鲁国把国家完全交给季孙家那样把国家交给孔子,那是不行的,不过呢,可以给你仅次于季孙那样的地位。
孔子君君臣臣的说法在一开始是打动了齐景公的,因此准备重用他,这才有了第一段话。可是,齐国国相晏婴一向就讨厌孔子的学说,认为孔子的学说腐朽不堪并且只讲究繁文缛节,讲究排场,完全华而不实,大而不当。此外,孔子此前曾经议论过晏婴,讽刺他先后事奉三任君主,并且此前的两任君主被杀,晏婴都没有跟着死,因此是个不忠的人。基于以上的两点原因,晏婴极力反对齐景公启用孔子。由于齐景公对晏婴言听计从,于是决定放弃孔子,这才有了后面一段话。
在确定在齐国没有政治前途之后,此时已经在齐国待了一年的孔子失望地回到鲁国,继续开他的私立学校去了。
这里孔子有一个教训,那就是无论到了哪里,千万不要随便议论当地的权贵。想在哪里发财,首先要跟当地的老大搞好关系。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孔子的政治智商大有欠缺,既然想移民齐国,怎么能批评齐国首相呢?就算在鲁国的时候批评了,到了齐国,也该换个嘴脸去拍马屁啊。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做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做主决定。由诸侯做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如果是大夫的家臣执掌国家,超不过三代就要垮台。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的论断是有道理的,政令出自中央,国家就不会乱。相反,如果政令出不了中央,地方各自为政,国家想不乱都不行。为什么说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十代之后就不行了呢?因为上行下效,地方不听中央的,所以春秋后期各国都出现家族割据,就是这个原因。
鲁国的情况,自从三桓掌握政权,国君就被架空。到孔子时期,三桓本身被家臣架空,于是鲁国成了家臣的天下。当时,是季孙家的管家阳虎呼风唤雨,三桓都要听他的。孔子认为这严重违背周礼,因此阳虎蹦跶不了多久。因为瞧不起阳虎,孔子蔑称他为“陪臣”,意思相当于马仔或者跟班。
回到鲁国,孔子看不惯家臣执掌国家的现状,继续议论鲁国的国是。能够这样直截了当地批评甚至诅咒当权者却没有被文字狱,当时鲁国的言论环境看来是相当的好。
身为一个私立学校的校长,如此议论国政,可见,孔子确实是个愤青。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话在今天并不全面,即便天下有道,庶人也会议,因为任何事情要让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但是,天下有道,就不怕庶人议,就鼓励庶人议。反之,天下无道,就不敢让庶人议,就要千方百计阻止庶人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鲁国国君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指三桓)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也不得不听命于家臣了。”
<strong>解析</strong>这一句紧接着上一句,意思是说三桓快完蛋了。这样的说法,换了别的朝代,是要被判颠覆政府或者诽谤罪的,自己被杀还在次要,灭九族都有可能。由此,再次赞扬鲁国统治者的开明和豁达。
从鲁宣公开始,经历了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到当时的鲁定公,鲁国国君已经有五代不能执掌国政了。而季孙家从季文子开始,经历了季武子、季平子,到现在是季桓子(季孙斯),已经四代执掌鲁国国政了。季桓子此时被家臣阳虎胁迫,反而成了阳虎的傀儡。因此,孔子大胆预言三桓家族将会衰微。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不要担心世袭,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抱怨。”
<strong>解析</strong>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晰,就是孔子在说女人和小人不好养的。我们要弄清楚的是孔子怎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有助于判断孔子是不是歧视妇女。孔子瞧不起小人是没问题的,因为小人都是下层阶级,不能把孔子怎么样。可是,女人并不是如此,至少国君的老娘你就惹不起,况且国君还有老婆和姐妹。从孔子的其他言论中,我们看不到他歧视妇女的迹象。那么,为什么孔子要说女子难养呢?
孔子接触到的小人比较多,很多学生就都是出身于小人,孔子尽管瞧不起他们,看在学费的分上,也还是招了他们并且努力把他们变成君子。不过,从这段话在原著中的位置来看,这里所说的小人,孔子很可能是指宰我。在孔子看来,宰我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说女子难养,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他养了几个女子。算一算很清楚,老娘没有让他养,他养的就是老婆丌官氏和女儿而已,女儿不存在无礼和抱怨的问题,因此孔子所说的这个女子,实际上就是特指自己的老婆了。孔子跟老婆之间的关系一向不好,大致就是老婆对孔子不满,嫌他挣钱少或者不够浪漫之类,总之,就是无礼和抱怨。最终,孔子一怒之下,把老婆休掉了,赶回了宋国老家,再也没有见她。
所以,这段话可以说是孔子因宰我而推及小人,由老婆而推及女人。
其实,孔子的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那时候女人不能出去工作,只能由男人养着,而有些女人确实挑三拣四,抱怨不断。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即便到了现在,仍然有些女人是难养的,哪些女人?二奶。二奶基本上符合孔子所说的“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特点。所以,孔子的话可以改成“唯二奶与二爷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strong>译文</strong>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做好的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strong>解析</strong>阳货就是阳虎,本是孟孙家的疏族,在季孙家打工,结果混到了总管家的位置上,等到季平子死后,阳虎绑架了季康子,胁迫季康子听从自己指挥。从此,鲁国政权其实就在阳虎手中,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政”就是指阳虎。阳虎想对付三桓,知道孔子很有学问并且对三桓不满,因此想拉拢他来帮助自己。
孔子很想做官,可是如果投靠阳虎,有两个心理障碍;第一,自己公开批评和讽刺过阳虎,如果投靠他,很没面子,并且这与自己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第二,孔子和阳虎之间有过节。当初季孙家大宴曲阜所有的士,孔子也去混顿酒肉,那时候母亲刚去世,孔子穿着孝服就去了,结果被当时负责接待客人的阳虎给赶了出来,还说“我们请士吃饭,不是请你这样的人”。孔子的自尊心大受打击,对阳虎一直满怀怨恨。再后来,孔子在季孙家打工,阳虎则是他的上司,这个时候,阳虎倒没有刁难他。
正因为心底矛盾,孔子在接到礼物后,还是犹犹豫豫前去还礼,碰上阳虎,孔子习惯性地有些畏惧。被阳虎一通说,孔子实际上已经准备出仕了。遗憾的是,随后发生的巨变让孔子的当官梦破灭了。
孔子想当官,又要面子,怕别人说他是两面派。对阳货,既心有怨恨,又抱有期望。所以,行事说话难免自相矛盾。骨子里,还是想当官,不过想有面子地当官。后世很多腐儒就是这样,一边议论国事,可是请他当官又故意推阻,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一样被礼请而去,像诸葛亮一样要三顾才肯出茅庐。整来整去,错过了时机,一辈子遗憾。许多所谓高士,就是这样。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仁”这个字,怎么解释“仁”?处世,做人。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又想当官,又要面子,这是不行的。看来,在脸皮上,孔子与徒子徒孙们相比差得太远。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strong>译文</strong>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等待阳虎来礼请自己做官,可是阳虎实在顾不过来了,因为他与三桓的斗争激烈化了。最终,双方刀兵相见,阳虎战败,逃亡齐国,之后又投奔了晋国的赵家。阳虎的同盟好友公山弗扰占据了季孙家的根据地费邑,对抗三桓,派人来招请孔子前去。孔子动摇了,他太想做官了。子路劝阻他,孔子还为自己辩解。不过,孔子的内心知道,这个官不能当。为了面子,孔子说了上面的话。实际上,孔子那时候已经决定不去了。
有的说法,孔子之所以拒绝阳虎而不拒绝公山弗扰,是因为阳虎对抗三桓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公山弗扰叛乱是为了驱逐三桓,恢复公室。这样的说法没有道理,不过是为了替孔子圆场。后来孔子隳三都,公山弗扰公然出兵攻打三桓和鲁定公,并且和叔孙辄商定消灭三桓之后,自己取代季孙家、叔孙辄取代叔孙家族,请在晋国流亡的阳虎来接替孟孙家。至于后来公山弗扰流亡到吴国之后劝阻吴国不要讨伐鲁国,并不足以说明他早年有志于恢复鲁国公室。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当一个人太想做某件事情或者实现某个理想的时候,往往在判断上出现错误。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strong>译文</strong>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strong>解析</strong>晋国六卿内战,赵魏韩智四家联手击垮了范家和中行家,中行家的家臣佛肸死守中牟,对抗赵简子的精兵。地球人都知道,佛肸是守不住的,赵简子拿下中牟只是时间问题。孔子虽然想做官,可是在子路的棒喝之下,还是悬崖勒马了。
上述两个地方,孔子去了其中任何一家的话,整个历史就要重写了。
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这句话,是说自己意志坚定,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即便去了佛肸那里,也会坚持自己的做人底线,不会做坏事。“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则是说自己学了这么多本事,不能只用来说,不拿来用啊。
我们常说“要跟对人”,在这方面,孔子的判断力不是太好。从去齐国追随鲁昭公,到后来三次差点站错队,都反映出孔子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孔子实在还是太渴望当官了,明知不对,也想去,简直就是“朝当官而夕死可也”。不管怎么说,孔子应该庆幸自己有子路这样一个忠诚而直率的弟子。
对某种目标的迫切追求往往让人丧失判断力,陷入当局者迷的糟糕状况。虽然孔子这几次站错队都被子路阻止,可是孔子一生就没有站对过队,说明他压根不是玩政治这块料。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不仅是人,国家也存在站队的问题。譬如鲁国,就站在晋国这一队里。譬如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对了队,结果是战胜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站错了队,结果就成了战败国。如今的世界仍然在考验每个国家站队的智商,在吃不准的情况下,尽量站人多的队。就像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尽量去客人多的饭店吃饭。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strong>译文</strong>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用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在侥幸抵御住两次诱惑之后,终于盼来了春天。鲁定公听说这么多人看重孔子(不排除孔子和他的学生故意放风出去的可能性),觉得这个人可能确实是个人才,于是接见了他,向他请教治国策略。孔子依然搬出周礼那一套,深受鲁定公认可。
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希望鲁定公能够重新定位鲁国的君臣关系,换言之就是将国君与三桓之间的关系回到周礼的范畴内。
看上去,这段话的意思与“君君臣臣”相同,实际上有些微妙的区别,因为这里有一个模糊的因果关系或者条件关系,也就是“如果国君对大臣以礼相待,大臣就应该忠于国君”。孔子在齐国期间,受到管仲、晏婴思想的影响,原先的思想大大改变,不再强调无原则忠于国君,而是开始赞同晏婴的“忠于国家和人民,不等于忠于国君”的思想。
后世儒家以“无条件忠君”为核心价值理念,可是孔子其实不是这样,忠君是有条件的。只有统治阶级尊重老百姓,才能要求老百姓为他们卖命。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含义是相同的。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定公问:“若君不使臣以礼,臣怎样事君?”孔子对曰:“君不使臣以礼,臣就去他妈的君。”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strong>译文</strong>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鲁国当时国君被架空,国家的权力和财富都在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家族手中,孔子依据周礼而反对三桓窃国。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孔子前往齐国,但是并没有成功而回到鲁国。后来孔子被鲁国国君聘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试图削弱三桓的力量,结果失败,孔子带着失望离开鲁国,前往卫国。
这段时间,孔子所竭力强调的是遵从周礼,以礼治国,将礼的作用鼓吹到了极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现极其幼稚天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我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不是(也)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strong>解析</strong>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这段话是《论语》的第一段?
关于“不亦”,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也”;另一种是把“亦”当作强调的语气助词,“不亦”译为“不正是,不就是”。两种解释都是正确,都是表示强调。
这段话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这两个字上。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其实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这样的转折词,都是反问句。那么,使用反问句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桃子不是(也)很好吃吗”,那么前面一定有一句“苹果固然很好吃”之类的话。所以,在孔子这三句话的前面,一定都还各有一句话。所以,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在辩解什么,语气中带还有一些无奈。否则,孔子应该说“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自远方来,乐;人不知而不愠,君子”。
那么,孔子在辩解什么呢?漏掉的三句话又是什么?这三句话是孔子说的,还是别人说的?
我们尝试来还原现场。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之后,叔孙武叔前来看望他。为什么是叔孙武叔?因为叔孙武叔对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孙武叔对孔子说:“孔老师,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知识,还是没能弄个一官半职,还是个教书匠,你是不是很郁闷?周游列国这么多年,像个丧家犬一样,最后灰溜溜地回来,在鲁国也没有几个朋友,你是不是很失败?你的学说没人赏识,你的主张没有人认同,是不是说明你这个人的人品很差?”
基本上,这就是漏掉的那三句话。毫无疑问,叔孙武叔是来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爱面子的人,这话当然要反驳,于是面带着笑容说:“没有啊,我没问题啊。你看,我的学问虽然没什么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是也很快乐?虽然在鲁国没几个朋友,可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虽然没什么人了解我认同我,可是我不生气不恼火,我难道不是个君子吗?”
孔子的反驳是苍白的。首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论语》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夏说了: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仕,就是为了当官当公务员,而不是拿来温习的。就像你买了电冰箱,却因为总是停电而不能用,只好用来当书柜,这不是很悲剧吗?孔子满腹经纶当不上公务员,只能不断地温习,不是很悲惨的事情吗?同样,身边没有朋友,只有远方的朋友偶尔顺道来看看,不是也很孤独吗?没有人认同你赏识你,你还怡然自得,只能说明你涵养好或者心理素质不错,不能说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当上高级公务员,把知识转化为权力;真正的快乐是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能够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乐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导的赏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至于“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都只是无奈之下的自得其乐,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自慰、无奈和自嘲,他所说的快乐都是无可奈何的快乐,都是次一级的快乐,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乐。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乐的人是子贡和冉有,尤其是子贡。《论语》中叔孙武叔崇拜子贡而贬低孔子,就是因为他认为子贡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败者。
现在我们知道,以这段话作为整个《论语》的第一段,其实是饱含深意的,因为这段话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受赏识);学,而时习之(学问没有用处,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远方来(国内没什么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失败。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张王李赵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张实力强横,进入外企当上白领;王父母给力,没毕业就内定政府公务员;李赵二人无路可去,双双考研,李考上和赵落选,待业在家。
一年后再聚,张开车,王买单,李喝酒,赵抽烟。张说:“快哉,富贵人所欲也,老子有钱。”王说:“快哉,学而优则仕,老子有权。”李犹豫半晌,弱弱而言:“我……我……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赵无言。
盖茨的同学在酒吧遇上了乔布斯的同学,酒酣,大不忿,盖茨同学怒言:“我班没毕业的家伙成了世界首富,为什么?”乔布斯同学哀叹:“我班退学的家伙改变了世界,为什么?”酒吧老板笑言:“人家是学而用之,你们是学而时习之。”
某人家,因为历史和非历史原因,街坊四邻不是冤家就是仇家,平时见面都不带打招呼。突然某日有网友跨省来访,大喜,奔走相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网友至家中,坐定,说:“大哥,收成不好,借点钱用用呗。”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strong>译文</strong>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strong>解析</strong>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这时候吴国攻打鲁国,子贡代表鲁国前去与吴国谈判。子贡口才了得,竟然和吴国太宰伯嚭成为朋友,而伯嚭是仅次于吴王夫差的权臣,在当时的权力榜上位居世界第二。由于对子贡十分赞赏,伯嚭对子贡的老师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贡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问题。
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嚭。不过孔子还是很老实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那就是自己出身贫寒。
说说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国,到春秋初期,宋国内讧,司马孔父嘉被杀,儿子逃奔鲁国。孔父嘉的后代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不过家境一般。叔梁纥五十多岁的时候与颜家女子发生一夜情(《史记》称“野合”),之后生下孔子。孔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孔子的母亲姓颜,颜姓在鲁国有两支,一支是鲁国公族,另一支是被鲁国所灭的邾国人的后代,地位高于野人,但是低于鲁国的士农工商,属于社会底层。不幸的是,孔子的母亲属于后面这个颜姓。万幸的是,叔梁纥死前承认孔子是他的儿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会地位高于母亲的族群。
随母亲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艰辛,从小就跟随邻里挣钱糊口。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孔子的邻里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社会分工,譬如助祭助丧等等,与死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不过孔子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周礼,并且成为丧葬祭祀礼仪的专家,这为他长大以后精通并且宣扬周礼打下了基础。正是因为地位低贱,为了生活,从小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够“多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出身低贱的事实,同时认为,出身高贵的人往往缺乏才能。相反,倒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处处“为圣人讳”,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太多吗?不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多的。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12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15岁父亲去世,就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姐妹。先在茶楼跑堂,之后区钟表店做学徒,再之后去五金厂当推销员。这个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父亲是非洲黑人,两岁父母离婚,随母亲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之后由外祖父外祖母抚养。这个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子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strong>译文</strong>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strong>解析</strong>子牢,一说是孔子的学生。试,通仕,出仕的意思,也就是做官。孔子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做官的。孔子所说的技艺,应当就是百姓谋生的技术。
通常,官宦子女由于生活无忧,很少回去学习谋生的技艺。而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当官,不得不多学些手艺来养家糊口,这也就是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一公务员处长已婚,与一女勾搭成奸。两人联络多靠电话,后来学会QQ,再赶时髦使用微博。一日,两人商量在酒店开房,以备行房,以为微博是QQ,发评论只能自己两人看见,于是使用手机微博商定时间地点并互递风骚,却不知暴露于网络之中。于是华夏一时震动,遂成一段佳话。
处长长叹:“吾试,故不艺。”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只要自己拿着十余块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strong>解析</strong>脩,就是干肉,基本上就是腊肉。孔子的学费就是腊肉,别以为腊肉不值钱,那年头,肉是很值钱的。
孔子长大之后,由于士的身份得到承认,孔子得到了在官办学校的六艺义务教育,六艺,就是书数礼乐射御,士以上贵族阶层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孔子学习非常刻苦,因此很有学问。二十岁之后,孔子应聘前去季孙家族担任管耕牛和管仓库的小官。到三十岁,孔子辞职回家,开设了私立学校。之所以开设私立学校,是因为孔子看到官办学校已经难以为继,大量的士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并且义务教育水平低劣。同时,大量的社会底层有学习知识的愿望。因此,孔子决定自己办学,广招学生,传授知识。
上面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说:“只要交学费,就可以入学。”为什么孔子要说这句话呢?两个原因,第一,很多人不敢来报名;第二,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
为什么很多人不敢来报名?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私立学校,按照周礼的规定,士以上阶层拥有在公立学校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同时,并没有给平民受教育的权利。那么,平民有没有资格受教育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用现代话说,这是个法律空白。所以,孔子办私校就是打政策的擦边球,可以说,打擦边球的祖师爷也是孔子。但是严格来说,孔子私校是违背周礼的。
还好,当时鲁国国君被架空,掌权的三桓家族也懒得管这样的事情,孔子的私校因此才能够开张。
孔子的擦边球虽然成功了,可是谁来报名呢?士以上阶层可能质疑孔子的水平和私校的合法性,平民则很害怕自己没有资格受教育。因此,敢来报名的并不多。
为什么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呢?因为这是孔子养家糊口的饭碗,没有人报名,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拿什么养老婆孩子?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对大家说了这样的话,意思就是:来吧,只要交学费,就可以来学知识。
孔子的学校没有设招生门槛,只要交学费,不论出身,一概招收。
因此,孔子创办学校,也就是为了生活,谈不上什么社会担当。
有人会说孔子只认钱,是拜金主义。但是,拜金主义与等级制度相比,不是人性很多、公正很多了吗?钱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挣到的,可是那种基于血缘的等级制度就是拼爹,那是从娘胎里的不公正。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记得N年前我们就自诩义务教育了,不过那是家长的义务。后来好了,终于是国家的义务了。不过国家义务不是那么容易给的,要上公立学校,也就是要享受义务教育,需要很多证件的。简单罗列一下:出生证、身份证(全家的——身份证不是本地的,要暂住证或者居住证)、户口本、母亲的计划生育证、独生子女证(超生的要罚款处理书和发票)、房产证(租房的要租赁合同)、父母的社保证、非本地户籍的要在户籍地教育部门开具《就学联系函》等等。
农民工子弟要整这么多证……就算整到了,也未必能被录取。怎么办?农民工学校招生来了:只要交钱,就能上学。
农民工学校,孔子的学校,噢耶。
子曰:“有教无类。”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都可以来学知识,不分族类。”
<strong>解析</strong>这句话的翻译历来有些乱七八糟,字数越少,衍生的涵义越多,因此大家都来猜猜猜。从来没有人把这一句话与孔子私校招生联系起来,以为这就是孔子吃饱了没事干发明的名人名言。
这句话与上面的一段话是同期的,也就是孔子私校招收学生期间。
我们不妨来还原现场。
孔子私校门口来了许多人,有士有平民还有野人,大家都很好奇,但是没有人报名。孔子一看,要想办法忽悠他们入学啊。
“你们为什么不报名啊?不想学习知识?”孔子问大家。
“不是啊,我们不是士,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啊。”有人说。
“我们是士,可是不知道来这里学习合不合规定啊。”有人说。
于是孔子回答:“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加上“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孔子私校最早的招生口号。
所以,“有教无类”并不反映孔子的境界,而只是招生的策略或者说原则而已。而“有教无类”的反面依然是等级制度,以及后来的户籍制度。
事实上,孔子私校早期的招生情况很不理想,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是平民阶层,譬如颜繇、子路等等。直到后来孟孙家的南宫敬叔来投学,才为学校撑起了一点面子,学生的层次也才开始提升到士一级。
为了扩大招生,孔子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镀金术”或者“留洋术”。孔子在南宫敬叔的帮助下,从鲁国公室申请到了一笔“留学经费”,于是在南宫敬叔的陪同下前往当时的周朝伟大首都洛邑(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游学,据称曾经前往当时天下第一学者老子那里请教,两人混得关系不错。后来,孔子回到鲁国,大肆渲染老子如何高深莫测,自己与老子怎样学术切磋之类。于是,整个鲁国都知道孔子去了伟大首都留学,并且与天下第一高人老子关系非同一般,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的学问也了不得啊。于是,很多人前来报名。
不要以为这是笔者的妄断,《史记》中太史公很巧妙地说明了这件事情,这样记载: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亦稍进焉。翻译过来,就是孔子从伟大首都回来之后,很多人前来报名了。太史公为什么要提这样一句?《史记》中很多这样的记载都颇含深意,太史公看问题的深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而言语之精妙只能让后人叹为观止。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媒体前段时间猛烈抨击××市政府每年给机关幼儿园的数千万的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收费便宜、设施先进、服务周到。不过,不是人人都能上机关幼儿园,你要是公务员的子女才行。事实上,每座城市都有数量不等的享受财政补贴的机关幼儿园,而且只有公务员的子女能够享受。这就是:有教,有类。
此外,稍为大一点的城市,都会有一所学校主要面向官员子女招生。这,也是:有教,有类。
只有农民工学校例外,这里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strong>译文</strong>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为什么赞扬南宫适呢?因为南宫适的问题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才无德,才能反而会成为灭亡自己的武器。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你不去争夺,天下人都会遵从你。
羿,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传说中后羿射日,就是他干的,嫦娥是他的老婆。奡(音奥),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奡力大,善于水战。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大禹治水就是他老人家。稷,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南宫适就是南宫敬叔,是孟孙家族家长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的弟弟,鲁国的钻石王老五。孟僖子当初随鲁国国君出使楚国,因为不懂周礼而出丑,回国后就下决心让两个儿子好好学周礼,听说孔子精通周礼,就让南宫敬叔来学习。南宫敬叔就成为孔子学生中地位最尊崇的一位,也成了孔家私校的招牌。南宫敬叔虽然出身高贵,但是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学习认真并且对老师很尊重。因为家族的地位,南宫敬叔还说服鲁国国君出人出车出钱,资助孔子前往周朝伟大首都洛邑参观学习,这让孔子感念了一辈子。从历史记载看,南宫敬叔很可能早夭。
那么,对于南宫适的这个问题,孔子为什么不回答呢?为什么要在南宫适走之后赞扬南宫适呢?大致的分析,孔子是一个讲周礼又讲面子的人,从社会地位讲,南宫适是上大夫,自己不过是个士,地位相差悬殊;但是,在学校里,自己是老师,南宫适是学生。因此,孔子可能觉得这个时候措辞比较困难,居高临下不好,太谦卑了也不好,当面表扬又容易被理解为奉承。因此,索性不说话。
类似这样不好回答干脆就不回答的情况,还有其他好几例。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乱世之中,炫耀武力接近于自取灭亡。相反,韬光养晦,低调发展往往能够笑到最后。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strong>解析</strong>南容,就是南宫适,南宫适字子容,因此又叫南容。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宫适这个钻石王老五,当然是再好不过。那么有两个问题,南宫适这样的钻石王老五,为什么能看上孔子的侄女?孔子又怎么可以做侄女的主?
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作孟皮,天生腿有残疾。孔子和哥哥岁数相差较大,并且在孔子成年之前没有见过哥哥,两人之间的关系按理应该比较疏远。可是,两人的关系事实上不错,猜测可能是孟皮在孔子的身份认证上很关照弟弟。
孔子的侄女就是孟皮的女儿,出身一般,大概是长相出众,因此被南宫适看中。而按照周礼,如果家中长子有残疾,就不能担当家长。孟皮天生腿有残疾,因此孔子应该是孔家的家长,从这个角度说,孔子有权力替侄女做主。也有可能当时孟皮已经去世,孔子因此替侄女做主。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样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姻缘,孟皮全家除了欢天喜地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孔子评价南容的话,不是已经发生过的,而是按照南容的性格推算出来的。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现在我们知道,出身豪门,身家万贯,而能克勤克俭,保守家业,不容易;根正苗红,仕途顺利,而能不骄不躁,免于刑戮,也未必容易。富贵子弟,而能保持平常之心,不容易。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strong>译文</strong>南容三次执圭求婚,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注:传统所有译法,都把“三复白圭”说成三次诵读“白圭”之诗。)
<strong>解析</strong>白圭之诗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但是,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了一点。圭,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春秋时期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春秋时期,求婚时要送礼的,叫做纳彩。诸侯一级送圭,士一级送雁。孔子时期的鲁国已经礼崩乐坏,三桓的礼数都按照诸侯的级别。因此,南宫敬叔三复白圭不是三次念诗,而应当是三次执圭求婚,孔子婉拒两次之后,第三次接受,这样以显示南宫敬叔的诚意。而且,婉拒两次之后才答应,这也是当时的规则。
为什么历来的译法都要把圭玉说成“白圭”之诗呢?因为南宫敬叔执圭求婚是不符合周礼的,孔子竟然接受,岂不是有违孔子的一贯信念?岂不是给孔子脸上抹黑?所以,为圣人讳,历朝历代篡改了这句话的原意。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好礼送给丈母娘;拒绝一次不要紧,说明送礼不够勤。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strong>解析</strong>女儿嫁掉了,嫁得有点匆忙啊。为什么匆忙把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看看背景吧。
公冶长是谁?有说是孔子的学生。不过,先来看看公冶这个姓氏。
公冶,出自姬姓,为季孙氏的后代。季友有后人叫季孙冶,字公冶,季氏的始祖便是季孙冶。所以,公冶长是季孙家族的人。有记载公冶长是齐国人,这很正常,鲁国人移民齐国的非常多,就像今天移民美国一样。所以,孔子除了欣赏公冶长这个人之外,恐怕还看重他的季孙家族的背景。
侄女嫁给了孟孙家,女儿嫁给了季孙家的疏族,在攀高枝傍大款这一点上,孔子与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公冶长没有什么成就,他的家族背景也并没有能够帮上老丈人。可以说,孔子嫁女不太成功。
关于公冶长,有一段明显是后人杜撰的小故事。说是公冶长通鸟语,一天,他听到鸟叫:“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你吃肉,我吃肠。”于是公冶长认为是老虎咬死了一只羊,就赶到南山去看个究竟。谁知到了南山,竟是一个人在那里被杀。这时,恰巧官府的人赶到,把他当做杀人疑犯抓了起来。公冶长说他受了鸟骗,官府的人就命人把米用盐煮了喂给笼中的鸟吃,然后把鸟提到公冶长面前。小鸟边吃边叫,官府的人问:“这小鸟叫的是什么?”公冶长说:“小鸟说米里有盐。”官府的人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就释放了他。这段故事,就是为公冶长入狱找个好听的理由。至于公冶长究竟为了什么入狱,不详。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看过一个人,然后在他处于低谷的时候去攀亲,这相当于股市上的逢低吸纳。但是一定要看清楚,如果把垃圾股看成了潜力股,那就一辈子高度套牢了。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的话,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strong>解析</strong>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鲁庄公、庆父、叔牙和季友,鲁庄公死之后,庆父和叔牙想要篡位,结果季友先后杀死了两个哥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出于这里。但是季友出于对两个哥哥的歉意,因此决定自己三兄弟的后人世代继承职位,世袭司徒(季孙)、司马(孟孙)、司空(叔孙),共同执掌鲁国国政,因为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人,被称为“三桓”。三家团结一致,因此实力越来越强,国君反而成了摆设。原本鲁国是六卿制,三桓之后,逐渐取消了另外三个卿,只有三桓具有卿的级别。此外,三桓基本瓜分了鲁国的土地,军事和经济实力远超国君以及其他家族,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实力和地位,他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公然违背周礼。
古时一佾(音义)为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孙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当时的情况是鲁昭公祭祀鲁襄公,同时季平子祭祀季友。按照规定,鲁国可以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仪,因此祭祀鲁襄公用祭祀天子的标准。于是,鲁襄公的庙里上演祭祀舞蹈,舞蹈名称为《万舞》,一共需要六十四名演员,组成八八演出方阵,称为八佾。与此同时,季孙家的祭祀竟然也采用天子规格,也上演《万舞》。
当时三桓基本上瓜分了鲁国的地盘,鲁国国君的地盘已经非常小,国库收入越来越少,已经无力支撑国家歌舞团等机构,因此不得不解散,原本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艺人们只能自谋出路。国家有祭祀的时候,就花钱请他们来表演。这次祭祀,因为两家撞车,艺人们就必须做出选择了。一来畏于季孙家的权势,二来见钱眼开,谁出价高,就去谁家表演。结果,大家纷纷去了季孙家,于是季孙家上演正宗《万舞》,而鲁襄公的庙里只有两个上了年纪的艺人在跳《万舞》。
孔子认为季孙家做得太过分,国君不应该再容忍下去,应该采取行动了。这是典型的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好那时没有文字狱,否则因为这句话被抓起来,岂不是冤大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2001年,张治安升任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党委书记后,建造“阜阳白宫”,外形酷似美国白宫的政府办公大楼让张治安有了另外一个名字“白宫书记”。2010年2月8日,张治安因受贿罪、报复陷害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治安就属于“八佾舞于庭”,以为这还是春秋时期的鲁国?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strong>译文</strong>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strong>解析</strong>《雍》这篇诗是天子祭祀的时候唱的,结果三桓竟然拿来用了,孔子对此非常气愤。那么,天子祭祀的歌曲鲁国人怎么会呢?因为当初周公对周朝贡献巨大,因此在周公去世之后,周成王特地批准鲁国用天子之礼祭祀周公,鲁国因此才有天子之礼。
这一章紧接着上一章,都是在批判三桓违背周礼。从历史记载来看,这是孔子最早开始强调周礼。此前,孔子对周礼只是爱好,并没有看得这么重。为什么这样呢?从孔子的身世看,从小为了活命而奔波,是没有可能忧国忧民的。长大之后在季孙家打工,对周礼的了解更多了。后来自己开办私校,就开始讲解周礼。到这个时候,出于教学的需要,孔子对周礼的学习和研究都上了层次,再加上学校的收入状况越来越好,孔子才有了忧国忧民的物质基础和知识积淀。为什么要强调周礼呢?首先是孔子认为周礼是完美的制度体系,其次则是唱什么吆喝什么,自己最精通的就是周礼,不强调周礼强调什么?
事实上,孔子在此之前对周礼并不那么看重,历史有记载的违背周礼的事情,孔子做过三次半。
第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的母亲因为在孔家没有正式的名分,本身也是平民阶层,因此没有资格葬在孔家的墓地。那时候孔子才十七岁,年轻气盛胆子大,决定以暗渡陈仓的方式来葬母亲。首先,孔子将母亲的棺木运到了五父之衢,做出要下葬在这里的架势。五父之衢是什么地方?
关于五父之衢是个什么所在,历来说的说法是曲阜城外某地,其实这又是为圣人讳。当初三桓瓜分公室部队,先在鲁僖公的庙门前进行盟誓,然后去五父之衢诅咒。《左传》中几次提到五父之衢诅,都是去诅咒的。古人盟誓和诅咒是很讲究地点的,特别是鲁国人。既然专门去五父之衢诅咒,说明这是一个凶地,恶鬼出没的所在。不是乱葬岗,就是刑场。而如今孔子将母亲在这里出殡,自然不是刑场这样的地方,因此一定是乱葬岗。
等到亲戚朋友们都走了之后,孔子在邻居车夫的帮助下,悄悄地将母亲的棺木运到了防地孔家的祖坟,与父亲叔梁纥合葬。按《史记》记载: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讳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这件事情,孔子的行为令人赞赏,可以说智勇双全。但是,是违背周礼的。这件事情,孔子应该是得到了异母哥哥孟皮的默许,或者在做了之后,孟皮并没有追究。后来孔子对哥哥一家很关照,与此应该有很大关系。
第二次违背周礼是在孔子服孝期间,当时季孙家大宴整个曲阜的士,有歌有舞有酒有肉。孔子听说了,穿着丧服就去了,结果被门口接客的阳虎给赶了出来。有人说这是阳虎故意羞辱孔子,甚至有人说这是阳虎设的计谋。其实,稍动脑子就知道,孔子岁数又小,家里又穷,又住在贫民窟,阳虎怎么会认识他?阳虎之所以赶他出来,是看他穿着丧服,按照周礼,服丧期间不可以参加这样的活动。按《史记》:孔子要絰(音迭,春秋时期服丧时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布带子),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这件事情,是孔子少不更事,没什么好指责的,不过确实是违背了周礼。
第三次违背周礼是孔子结婚。按照周礼,同姓不婚,也就是同姓之间不能结婚。可是孔家是宋国移民,宋国的规矩是按照商礼的,讲究的是族内婚,也就是同姓结婚。孔家虽然移民到了鲁国,可是世世代代从宋国娶亲,保持了商礼。到了孔子这一代,孔子从来没有接触过商礼,大概也不知道,所以很可能是哥哥孟皮做主,为他从宋国娶了老婆丌官氏,毫无疑问属于族内婚。
这件事情不怪孔子,也合理合法,但是确实违背了周礼。
第四次就是孔子开办私校,有教无类地招生,打了周礼的擦边球,就算是违背了半次周礼吧。
所以,孔子并不是天生就遵从和推崇鼓吹周礼的,相反,年轻的时候他还有些藐视周礼。因此,孔子正式成为儒家是在他办了私校之后,也就是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了。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国是别人的国,堂是别人的堂,诗是别人的诗,生个什么闲气?老老实实当自己的教书先生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花言巧语扰乱了理性的克制,小事不忍耐,就会败坏大的谋划。”
<strong>解析</strong>鲁昭公在对付三桓的问题上原本非常谨慎,儿子公为多次劝说父亲动手,都被鲁昭公痛斥。可是,最终在季公若、臧昭伯、郈昭伯等人的鼓动下,鲁昭公还是没有能够忍耐下去,贸然动手攻打季孙家,结果三桓联手击败鲁昭公,鲁昭公仓皇出逃齐国。
对于鲁昭公等人的贸然行动,孔子批评说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可是,此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是他说的,究竟哪一个对?事实证明,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要忍。所以,孔子的感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他也从现实中得到教训,因而得到进步。
我们常说“事后诸葛亮”,其实,还有“事后孔夫子”。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忍,还是不忍?不取决于对方无礼的程度和自己愤怒的程度,而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动手的时机。“是可忍孰不可忍”和“小不忍则乱大谋”都是孔老师说的,自相矛盾,哪一句是对的?不看广告,看疗效。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strong>解析</strong>鲁昭公仓皇出逃齐国之后,孔子一来担心自己的言论被三桓清算,但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干革命要跟对人”,他认为鲁昭公一定会回来,因此趁鲁昭公落难的时候去齐国投奔鲁昭公,一定会被鲁昭公器重,一旦鲁昭公回国,自己就能跨入仕途了。因此,孔子随后前往齐国投奔鲁昭公。
从策略上说,孔子的做法有道理,因为如果不是鲁昭公落难,自己这样出身卑微的人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近鲁昭公的,此时冒险一搏,说不定真有机会。这个道理,其实跟当初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是一样的。但是,孔子的判断出了问题,或者说实际情况比他想象得要复杂得多。随同鲁昭公出奔的鲁国贵族们因为担心三桓派人来请鲁昭公回去,因此拒绝任何鲁国来的人见鲁昭公。因此,到齐国之后,孔子并没有能够见到鲁昭公。但是,这个时候孔子又不敢回鲁国,不得已,就在齐国住下来,并且依靠朋友帮忙,在齐国世袭上卿的高昭子家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了高家的家臣,就是成了自己所说的“陪臣”。
在一个偶尔的机会听到了韶乐,孔子非常兴奋。韶乐史称舜乐,舜所作之乐。夏、商、周三代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姜太公入齐,韶乐传入齐国。而高家世为上卿,因此可以演奏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说明孔子是个音乐发烧友吗?不是的。音乐发烧友是对音乐本身痴迷,而孔子是对音乐所表达的礼情有独钟。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好音乐让人陶醉痴迷,茶饭不思。同时,烂音乐让人恶心作呕,也是茶饭不思。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strong>译文</strong>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strong>解析</strong>这是孔夫子关于用周礼治理国家的最著名言论,并且在此后的几千年里被广泛应用。
孔子的治国理念就是恢复周礼,国君按照周礼的要求去做国君,大夫依照周礼的要求去做大夫,每个人都按照周礼的要求去做自己,这样国家就治理好了。其实,孔子的说法一点没错,从理论上说这是最好的社会。问题是,时代已经不同了,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礼对于大家都没有吸引力了。
但是,君君臣臣跟忠君没什么关系。很多人以为这是孔子的“忠君”语录,大错。
后来说到三纲五常,中间有个“君为臣纲”,大家以为是孔子的发明,其实不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孔子说过什么“三纲五常”,都是汉代的马融捏造的,“三纲五常”的实际发明人是汉初的董仲舒。
再后来,又有一句话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大家也以为是孔子的发明,其实这句话到明朝才有,是一句戏词,跟孔子没有任何关系。
孔子本人对于忠君没有什么兴趣,这在后面会讲到。
借助于高昭子的引荐,孔子得以见到齐景公,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当时的齐国和当时的大多数国家一样,国君的地位岌岌可危,国内权臣的影响力和权力原来越大。齐国的陈家富可敌国,其影响力超越国君。因此,齐景公对于孔子的说法还是比较欣赏。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君臣父子的说法是永远的真理,那就是各安其位,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过,从古到今,君臣父子的关系在变化,也就是说定位在变化。如果公仆像公仆,主人像主人,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反过来,如果主人像仆人,仆人像主人,那与和谐社会就是南辕北辙,学雷锋也不管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对齐景公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乘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strong>解析</strong>旧译中都没有提到这是孔子与齐景公的对话,因此也就无法理解这段话的针对性。为什么断定这是孔子与齐景公的对话呢?首先,千乘之国是大国,当时拥有这样实力的国家只有六个国家,分别是晋楚吴秦齐鲁六国,六国中,孔子一生只去过齐国和楚国,但是只去过楚国的方城山外。而孔子见过的国君,只有鲁国、齐国和卫国三国。因此,这段话,孔子只能对鲁国国君或者齐国国君齐景公说。
当时的情况,鲁国国君有名无实,而齐景公在位,十分奢侈,大兴土木,并且不顾农时征用百姓,导致怨声载道,这在史籍中有明确记载,而孔子这番话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很明确地就是在针对齐景公的这一点。劝齐景公要节俭,不要太奢侈,同时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在农闲的时候搞工程,农忙的时候让老百姓安心种地。
所以,毫无疑问,这是孔子与齐景公的对话。对于孔子的这番说法,齐景公表示赞同。
再来看看什么叫乘,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通常出兵,只说车多少乘,不说人数。按《司马法》所说: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叫徒兵。这样的配置类似于后来的坦克和步兵的配置。所谓的甲士三人就是:战车上左面的“射”,用弓箭,作远程攻击;中间的“御”是驾驶员;战车是一车四马,可以理解为四驱车。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或“騑”;右面的“车右”,执戈盾,作近战防御。甲士三人中,“射”“御”都是经过贵族教育的,周朝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贵族的课程;而“车右”更是选孔武有力、忠诚果敢的勇士担任。“甲士三人”都是贵族精英和无敌勇士,可见车有多重要,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去舞两下的。简单地说,车就像后来的高尔夫运动,那是贵族运动。而战车后面的徒兵,就是一般战士了,也就是工农子弟甚至奴隶。
甲士三人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但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君主、主将坐在车上的时候。当此时,主将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位置不变。由于主将在该车上,所以车右更是勇士中的勇士,类似警卫团团长;而御者是偏在一侧驭马驾车的,更得技术超群。
所以《左传》中介绍战争时,基本都要说明主将的御者和车右。
那么“千乘之国”是什么意思?根据《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翻译一下:军队建制,每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军的统帅为卿;一军有五师(二千五百人),师的统帅为中大夫;每师有五旅(五百人),旅的统帅为下大夫;每旅有五卒(一百人),卒长为上士;一卒有四两(二十五人),两的头目叫司马,军衔为中士;每两有五伍(五人),头目为伍长。
不过,司马后来成为军中执法官的名称。
王室共有六军,也就是中央军,六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属于王室直属护卫部队。这个军由周王亲自指挥,比其他的军多一个师,所以这个军又称为六师,共是一万五千人。不过,到了东周时期,王室的人力财力都不足,早已经无法支撑六军,从三军、二军到最后连一军也凑不齐了。
诸侯军队的编制最多三军,依照爵位高低和国家大小确定,譬如齐国和鲁国都是三军编制,也就是说最多三万七千五百人的军队。而这些军队在战争时期必须听从王室的调动,也就是地方武警部队的意思。通常的小国,就只给一军的编制。
简单计算一下就能发现,三军的建制是五百乘战车。也就是说,齐国和鲁国的军队编制也就是五百乘。那么,千乘从哪里来?齐鲁都是大国,从建国之初开始扩张,因此,军队早就超过了三军的规模。不仅齐鲁,当时的大国的战车都在千乘以上了。
所以千乘之国,就是指当时的大国。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孔子的话并不全面。按照管子管理齐国的理论,丰年不要建宫室,灾年建。灾年秋收之后,老百姓收成差,生活困难,这个时候建宫室,正好给老百姓挣钱的机会,等于是解决就业,找个救济老百姓的机会。中国近年来采取拉动内需政策,通过国家投资,来解决就业和经济增长,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管仲就实行的了。所以,节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只要节用就是对的。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strong>译文</strong>齐景公招待孔子,对孔子说:“要像鲁国把国政完全交给季孙家那样,把齐国的国政交给你呢,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呢,你可以得到介乎季孙和孟孙家之间的那种重用。”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strong>解析</strong>其实这是不同时间说的两段话,第一段是齐景公准备重用孔子,第二段是拒绝重用孔子。第一段的意思是:要像鲁国把国家完全交给季孙家那样把国家交给孔子,那是不行的,不过呢,可以给你仅次于季孙那样的地位。
孔子君君臣臣的说法在一开始是打动了齐景公的,因此准备重用他,这才有了第一段话。可是,齐国国相晏婴一向就讨厌孔子的学说,认为孔子的学说腐朽不堪并且只讲究繁文缛节,讲究排场,完全华而不实,大而不当。此外,孔子此前曾经议论过晏婴,讽刺他先后事奉三任君主,并且此前的两任君主被杀,晏婴都没有跟着死,因此是个不忠的人。基于以上的两点原因,晏婴极力反对齐景公启用孔子。由于齐景公对晏婴言听计从,于是决定放弃孔子,这才有了后面一段话。
在确定在齐国没有政治前途之后,此时已经在齐国待了一年的孔子失望地回到鲁国,继续开他的私立学校去了。
这里孔子有一个教训,那就是无论到了哪里,千万不要随便议论当地的权贵。想在哪里发财,首先要跟当地的老大搞好关系。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孔子的政治智商大有欠缺,既然想移民齐国,怎么能批评齐国首相呢?就算在鲁国的时候批评了,到了齐国,也该换个嘴脸去拍马屁啊。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做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做主决定。由诸侯做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如果是大夫的家臣执掌国家,超不过三代就要垮台。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的论断是有道理的,政令出自中央,国家就不会乱。相反,如果政令出不了中央,地方各自为政,国家想不乱都不行。为什么说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十代之后就不行了呢?因为上行下效,地方不听中央的,所以春秋后期各国都出现家族割据,就是这个原因。
鲁国的情况,自从三桓掌握政权,国君就被架空。到孔子时期,三桓本身被家臣架空,于是鲁国成了家臣的天下。当时,是季孙家的管家阳虎呼风唤雨,三桓都要听他的。孔子认为这严重违背周礼,因此阳虎蹦跶不了多久。因为瞧不起阳虎,孔子蔑称他为“陪臣”,意思相当于马仔或者跟班。
回到鲁国,孔子看不惯家臣执掌国家的现状,继续议论鲁国的国是。能够这样直截了当地批评甚至诅咒当权者却没有被文字狱,当时鲁国的言论环境看来是相当的好。
身为一个私立学校的校长,如此议论国政,可见,孔子确实是个愤青。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话在今天并不全面,即便天下有道,庶人也会议,因为任何事情要让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但是,天下有道,就不怕庶人议,就鼓励庶人议。反之,天下无道,就不敢让庶人议,就要千方百计阻止庶人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鲁国国君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指三桓)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也不得不听命于家臣了。”
<strong>解析</strong>这一句紧接着上一句,意思是说三桓快完蛋了。这样的说法,换了别的朝代,是要被判颠覆政府或者诽谤罪的,自己被杀还在次要,灭九族都有可能。由此,再次赞扬鲁国统治者的开明和豁达。
从鲁宣公开始,经历了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到当时的鲁定公,鲁国国君已经有五代不能执掌国政了。而季孙家从季文子开始,经历了季武子、季平子,到现在是季桓子(季孙斯),已经四代执掌鲁国国政了。季桓子此时被家臣阳虎胁迫,反而成了阳虎的傀儡。因此,孔子大胆预言三桓家族将会衰微。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不要担心世袭,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strong>译文</strong>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抱怨。”
<strong>解析</strong>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晰,就是孔子在说女人和小人不好养的。我们要弄清楚的是孔子怎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有助于判断孔子是不是歧视妇女。孔子瞧不起小人是没问题的,因为小人都是下层阶级,不能把孔子怎么样。可是,女人并不是如此,至少国君的老娘你就惹不起,况且国君还有老婆和姐妹。从孔子的其他言论中,我们看不到他歧视妇女的迹象。那么,为什么孔子要说女子难养呢?
孔子接触到的小人比较多,很多学生就都是出身于小人,孔子尽管瞧不起他们,看在学费的分上,也还是招了他们并且努力把他们变成君子。不过,从这段话在原著中的位置来看,这里所说的小人,孔子很可能是指宰我。在孔子看来,宰我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说女子难养,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他养了几个女子。算一算很清楚,老娘没有让他养,他养的就是老婆丌官氏和女儿而已,女儿不存在无礼和抱怨的问题,因此孔子所说的这个女子,实际上就是特指自己的老婆了。孔子跟老婆之间的关系一向不好,大致就是老婆对孔子不满,嫌他挣钱少或者不够浪漫之类,总之,就是无礼和抱怨。最终,孔子一怒之下,把老婆休掉了,赶回了宋国老家,再也没有见她。
所以,这段话可以说是孔子因宰我而推及小人,由老婆而推及女人。
其实,孔子的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那时候女人不能出去工作,只能由男人养着,而有些女人确实挑三拣四,抱怨不断。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即便到了现在,仍然有些女人是难养的,哪些女人?二奶。二奶基本上符合孔子所说的“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特点。所以,孔子的话可以改成“唯二奶与二爷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strong>译文</strong>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做好的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strong>解析</strong>阳货就是阳虎,本是孟孙家的疏族,在季孙家打工,结果混到了总管家的位置上,等到季平子死后,阳虎绑架了季康子,胁迫季康子听从自己指挥。从此,鲁国政权其实就在阳虎手中,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政”就是指阳虎。阳虎想对付三桓,知道孔子很有学问并且对三桓不满,因此想拉拢他来帮助自己。
孔子很想做官,可是如果投靠阳虎,有两个心理障碍;第一,自己公开批评和讽刺过阳虎,如果投靠他,很没面子,并且这与自己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第二,孔子和阳虎之间有过节。当初季孙家大宴曲阜所有的士,孔子也去混顿酒肉,那时候母亲刚去世,孔子穿着孝服就去了,结果被当时负责接待客人的阳虎给赶了出来,还说“我们请士吃饭,不是请你这样的人”。孔子的自尊心大受打击,对阳虎一直满怀怨恨。再后来,孔子在季孙家打工,阳虎则是他的上司,这个时候,阳虎倒没有刁难他。
正因为心底矛盾,孔子在接到礼物后,还是犹犹豫豫前去还礼,碰上阳虎,孔子习惯性地有些畏惧。被阳虎一通说,孔子实际上已经准备出仕了。遗憾的是,随后发生的巨变让孔子的当官梦破灭了。
孔子想当官,又要面子,怕别人说他是两面派。对阳货,既心有怨恨,又抱有期望。所以,行事说话难免自相矛盾。骨子里,还是想当官,不过想有面子地当官。后世很多腐儒就是这样,一边议论国事,可是请他当官又故意推阻,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一样被礼请而去,像诸葛亮一样要三顾才肯出茅庐。整来整去,错过了时机,一辈子遗憾。许多所谓高士,就是这样。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仁”这个字,怎么解释“仁”?处世,做人。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又想当官,又要面子,这是不行的。看来,在脸皮上,孔子与徒子徒孙们相比差得太远。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strong>译文</strong>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等待阳虎来礼请自己做官,可是阳虎实在顾不过来了,因为他与三桓的斗争激烈化了。最终,双方刀兵相见,阳虎战败,逃亡齐国,之后又投奔了晋国的赵家。阳虎的同盟好友公山弗扰占据了季孙家的根据地费邑,对抗三桓,派人来招请孔子前去。孔子动摇了,他太想做官了。子路劝阻他,孔子还为自己辩解。不过,孔子的内心知道,这个官不能当。为了面子,孔子说了上面的话。实际上,孔子那时候已经决定不去了。
有的说法,孔子之所以拒绝阳虎而不拒绝公山弗扰,是因为阳虎对抗三桓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公山弗扰叛乱是为了驱逐三桓,恢复公室。这样的说法没有道理,不过是为了替孔子圆场。后来孔子隳三都,公山弗扰公然出兵攻打三桓和鲁定公,并且和叔孙辄商定消灭三桓之后,自己取代季孙家、叔孙辄取代叔孙家族,请在晋国流亡的阳虎来接替孟孙家。至于后来公山弗扰流亡到吴国之后劝阻吴国不要讨伐鲁国,并不足以说明他早年有志于恢复鲁国公室。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当一个人太想做某件事情或者实现某个理想的时候,往往在判断上出现错误。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strong>译文</strong>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strong>解析</strong>晋国六卿内战,赵魏韩智四家联手击垮了范家和中行家,中行家的家臣佛肸死守中牟,对抗赵简子的精兵。地球人都知道,佛肸是守不住的,赵简子拿下中牟只是时间问题。孔子虽然想做官,可是在子路的棒喝之下,还是悬崖勒马了。
上述两个地方,孔子去了其中任何一家的话,整个历史就要重写了。
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这句话,是说自己意志坚定,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即便去了佛肸那里,也会坚持自己的做人底线,不会做坏事。“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则是说自己学了这么多本事,不能只用来说,不拿来用啊。
我们常说“要跟对人”,在这方面,孔子的判断力不是太好。从去齐国追随鲁昭公,到后来三次差点站错队,都反映出孔子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孔子实在还是太渴望当官了,明知不对,也想去,简直就是“朝当官而夕死可也”。不管怎么说,孔子应该庆幸自己有子路这样一个忠诚而直率的弟子。
对某种目标的迫切追求往往让人丧失判断力,陷入当局者迷的糟糕状况。虽然孔子这几次站错队都被子路阻止,可是孔子一生就没有站对过队,说明他压根不是玩政治这块料。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不仅是人,国家也存在站队的问题。譬如鲁国,就站在晋国这一队里。譬如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对了队,结果是战胜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站错了队,结果就成了战败国。如今的世界仍然在考验每个国家站队的智商,在吃不准的情况下,尽量站人多的队。就像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尽量去客人多的饭店吃饭。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strong>译文</strong>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用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
<strong>解析</strong>孔子在侥幸抵御住两次诱惑之后,终于盼来了春天。鲁定公听说这么多人看重孔子(不排除孔子和他的学生故意放风出去的可能性),觉得这个人可能确实是个人才,于是接见了他,向他请教治国策略。孔子依然搬出周礼那一套,深受鲁定公认可。
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希望鲁定公能够重新定位鲁国的君臣关系,换言之就是将国君与三桓之间的关系回到周礼的范畴内。
看上去,这段话的意思与“君君臣臣”相同,实际上有些微妙的区别,因为这里有一个模糊的因果关系或者条件关系,也就是“如果国君对大臣以礼相待,大臣就应该忠于国君”。孔子在齐国期间,受到管仲、晏婴思想的影响,原先的思想大大改变,不再强调无原则忠于国君,而是开始赞同晏婴的“忠于国家和人民,不等于忠于国君”的思想。
后世儒家以“无条件忠君”为核心价值理念,可是孔子其实不是这样,忠君是有条件的。只有统治阶级尊重老百姓,才能要求老百姓为他们卖命。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含义是相同的。
<strong>现实解说</strong>定公问:“若君不使臣以礼,臣怎样事君?”孔子对曰:“君不使臣以礼,臣就去他妈的君。”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strong>译文</strong>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