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伴我行
1980年10月,邓丽君第四度踏上香港“利舞台”,举行了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进军香港多年,邓丽君虽然早已练得一口流利的粤语,但在香港仅发行过国语唱片,直到1980年12月28日,邓丽君才推出了第一张粤语个人大碟《势不两立》,其中包括《忘记他》、《雪中情》、《一水隔天涯》、《浪子心声》等,主打歌为《风霜伴我行》。唱片一上市即成为“白金唱片”,并成为她隔年再开演唱会的动力。歌曲《风霜伴我行》也为邓丽君复出香港歌坛奠定了基础。
《风霜伴我行》(作词-邓伟雄、作曲-顾嘉辉):
将一生梦想,换到多少悔恨与祸殃;谁愿镜内照出孤独影,无奈往事烙心上;心中有恨难量,为报深恩我愿添祸殃;谁令怨恨似比山高,风霜伴我行;恨我心多锁缰,万千结缚住爱与恕;难斩断解不开,人世上情怀要抛到脑后,一朝我愿能偿,站到高峰暗自我回望;长路冷落百般心伤,风霜伴我行。
年底,邓丽君又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并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
这一年,邓丽君的个人专辑《邓丽君精选第一集》、《在水一方》、《势不两立》《原乡情浓》都是白金唱片。
随着经验和视野的开阔,邓丽君再出发的演艺路数也更加宽广。除了继续尝试不同风格的华语和日语歌曲外,她在首度尝试推出粤语大碟的同时,也开始于印尼灌制印尼语唱片。而在慈善表演和大型演唱会外,邓丽君则在1981年也首度尝试为雅马哈(YAMAHA)机车拍摄电视广告。
在华人圈打响名号后,邓丽君的柔美歌声也感染到其他的族群。1981年初,邓丽君将《小城故事》
、《月亮代表我的心》、《你怎么说》等脍炙人口的中文歌曲翻录成了印尼文。邓丽君是不会说印尼话的,但她凭借马来语的基础,用罗马拼音唱出了80首印尼歌曲,出版了首张印尼语专辑。这张别具意义的印尼语专辑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前些年台北经历了一场大水灾,甚至连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也没有收藏。
邓丽君在香港推出首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广受好评之后,1981年4月,她再到“伊利莎白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门票早已在两天内抢购一空,而且邓丽君一连七天唱了九场,创下了“伊利莎白体育馆”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的纪录。
邓丽君的香港之行,掀起了强劲的“邓丽君旋风”。当邓丽君这颗秀丽迷人的“东方之珠”搭机抵港的那天早上,香港警方很早就采取了维护秩序的措施,但是机场还是挤得人山人海。记者、歌迷和警察夹杂在一起,大家你推我挤,抢占最有利的位置。随着人群中传来的哗然之声,邓丽君已在护卫员的护送下步出机场禁区。这时,记者和歌迷一拥而上,闪光灯如闪烁不停的火花,献花者则猛然摇动花束,现场秩序顿时一片混乱,甚至传出有人高喊“救命”的呼救声。为避免发生意外,警察立即围成人墙,在层层的人墙和数十名保安人员的护卫下,邓丽君才勉强钻出人群。
“邓丽君旋风”旋即随着邓丽君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表演而刮过异国他乡。不仅演出盛况空前,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莫不谈论邓丽君;各种录音音响中,莫不传来邓丽君的歌声;各种报刊杂志上,莫不抢登邓丽君的消息;广告商也争相邀请邓丽君代言,街上处处可见她的广告海报;娱乐公司、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无不想方设法与邓丽君合作。
1981年内邓丽君所灌录的五张个人大碟《假如我是真的》、《爱像一首歌》、《水上人》、《难忘的眼睛》、《邓丽君福建名曲专辑》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香港历届“金唱片”纪录。为表彰邓丽君一次连获五张白金唱片、刷新历届金唱片纪录,8月邓丽君参加了“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而在返港领取白金唱片奖期间还发生了几起小风波。当邓丽君要入境香港领奖时,签证却又出了问题。可能是因为太久没有回香港,直到机场时邓丽君才发现香港签证过期,无法入境的她只好在机场等待,三个小时后,香港无线电视台为她作保,她才得以入境。事后谈及入港风波时,邓丽君承认港签过期是自己的疏忽。8月3日的金唱片颁奖典礼之前,邓丽君接受香港某电台主持人黄韵诗访问时,因触及敏感问题落泪。颁奖典礼时,制作单位安排邓丽君演唱了一首《原乡情浓》,并由成龙颁奖给邓丽君。一时又传出邓丽君由成龙手中接过奖项后泪洒舞台的说法。金奖风波让邓丽君又绯闻缠身。
在这一年,邓丽君除了在台湾各地与东南亚巡回演唱外,还于6月在台湾高雄举办了《何日君再来》
义演晚会,“台视”则播出了长达一百二十分钟的《君在前哨》特别节目,不久邓丽君就又为“台视”
录制了《千言万语》专辑。
1981到1987年是邓丽君歌唱事业的全盛时期,日本、东南亚、中国内地以及港台地区,东亚的大半个区域都是邓丽君的歌声,“十亿个掌声”就是邓丽君极高成就的最贴切形容。
“十亿个掌声”的背后是无数的困苦和磨练,更是许多的放弃和坚持。谁也无法否认,邓丽君是一位歌唱的天才。然而,好嗓子仅仅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要攀登世界演唱高峰,仅靠天生的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海外歌坛,竞争无比激烈。邓丽君为了唱好歌曲,为了能在各种条件下都能适应,她坚持天天唱歌,甚至患了感冒、发高烧时也从不间断。邓丽君的好友何俐俐说,她曾因为自己音域不够广阔而努力练歌,曾经练到喉咙出血。没有谁能比邓丽君更深刻地理解人在旅途的感觉。多少年来,她签了许多约,必须一地又一地按时赴约,履行合同。因此,她总是来去匆匆,忽东忽西,飘来荡去,行踪不定。这种马不停蹄的奔波、飞速旋转的生活,就是邓丽君的事业。
1982年大年初二晚上,邓丽君在台北狄斯角演唱。她一连唱了一个小时,台下响起了如雷掌声,还有久久不歇的喝彩声。邓丽君在观众热情喝彩中再度出场,她要再为观众唱一首《何日君再来》。前奏音乐刚响起时,邓丽君娓娓说道:“我14岁出道,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中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她的声音哽咽,满脸泪痕。台北狄斯角是邓丽君初出道时经常演唱的地方,多少年来,她已经努力将过去的创伤藏在心里。如今重新站在事业的高峰,邓丽君却触景伤情。一样的她,同样的舞台,不一样的却是她个人的成就和地位。当年的她是那个四处跑埠演唱、被老板炒鱿鱼、看尽众人脸色的小女孩,如今的她却有自己的乐团、自己的舞群、有专属的和声,还有要唱多久就唱多久的个人秀。邓丽君难以自抑,挂着泪却带着笑容唱了起来。
邓丽君再接再厉于1982年1月8日至11日在香港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地点在湾仔的伊利莎白体育馆,共举办了五场。五场演唱中的第一场是慈善演出。由于邓丽君个人演唱会卖座极佳,香港宝丽金公司随即录制了整场演唱会,并推出了《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后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10月,邓丽君与林子祥、谭咏麟合作,于香港拍摄无线电视特辑。偏好慈善表演的她也在年底参加了香港的《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
80年代的邓丽君由于接受过日本的音乐训练,她的歌唱技巧已有所突破,她也开始有自己的专属乐队,她的舞台表演就更上了一个台阶。而且自从邓丽君在美国取得成功,知音满华人圈以及歌声传奇式地席卷中国大陆后,她的身价就今非昔比了。
在星马地区,邓丽君原有的“作秀”价码和凤飞飞、欧阳菲菲、甄妮等同级,日酬约为四千美金。
但自从她的名气震惊国际后,“作秀”的价码就节节上升,在香港、台湾、日本、星马、泰国、印尼、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很快就跃升为第一位,日酬已高达美金一万以上,不仅远远超过原来与她同一级待遇的超级歌星,而且这样的高价,还不一定能够请得动她。新加坡的“阿波罗”和“香格里拉”
两家夜总会,曾经先后派专人到台北请邓丽君登台演出。两家夜总会竞相出高价,结果“阿波罗”胜出,该夜总会愿支付日酬美金一万六千,演唱十天的酬劳为十六万美金。但由于邓丽君一年后才有可能重访新加坡,所以,虽然有这样的高价行情,在当时仍还没有马上敲定赴新加坡演唱。
另据当时媒体报道,吉隆坡夜总会曾经以每场五千美元的价码和来回十张机票的天价和邓丽君签下一纸演出合约。这样的价钱当然是值得的,因为邓丽君演出前歌迷抢购门票、将夜总会挤到寸步难移的情景,在大马是前所未有的。邓丽君有一次在日本“作秀”,由一个经纪人包下了一百五十天,每天的酬劳高达三万美金。然后这位经纪人再把具体的时间安排到各个歌厅和夜总会,从中抽取相当可观的一笔利润。台湾地区从北到南的歌厅和夜总会更是把邓丽君视为财神,只要她答应演唱,那就等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邓丽君已经进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当时没有一位亚洲歌星可与她匹敌。据说,当时在中国大陆,几乎每一个喜欢听流行歌曲的人都知道邓丽君的名字,听过她的一些歌曲。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邓丽君的录音带也极为畅销。普通的市价是一盒12元,黑市则卖到一盒20元。这种价格对于当时的物价而言确是不菲,但尽管这样贵,仍然不愁没有人要。
邓丽君的录音带在当时非常畅销,以至于在某些地方,男女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的录音带是被列为聘礼的。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现了专卖港台歌星影星的照片的生意,邓丽君的玉照也在畅销之列,当时每张卖到1元。香港那时印制月历的时候,第一张“月历女郎”就是邓丽君。据香港北角的书报摊贩说,这些月历主要是销往大陆的,所以大多印上邓丽君的照片,因为香港没有任何一个明星比得上她。
《淡淡幽情》
《淡淡幽情》被许多人认为是邓丽君歌唱生涯中最优秀的唱片。
80年代初时,邓丽君开始筹划《淡淡幽情》专辑的发行与制作事宜。《淡淡幽情》专辑中收录的首歌曲的歌词都是根据中国古代诗词大家的作品谱曲而成的。为实现传承中华文化的志业,邓丽君特地寻找了当时中国大陆和港台最前卫、最权威的制作人为这个专辑谱曲。八位作曲家的倾情谱曲和邓丽君极佳的诠释能力,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为中国古典诗词塑造出新的存在形态。
这张国语流行乐坛惟一以唐诗宋词为主轴的概念性专辑把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张专辑推出后就成为了白金唱片,并荣获1983年年度最佳专辑奖,负责制作这张专辑的邓锡泉也获得了年度最佳制作人奖。
《淡淡幽情》专辑的设想是由香港企业家谢宏中所提出的,费时约两年半完成。关于此事,谢宏中说:“两年前的某夜,我在宴会上遇见了邓丽君。我将长期酝酿成熟的构想告诉她,其反应相当激烈。
……当时我们的观点很接近,那就是如何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典诗词用现代音乐表现,如何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何保存逐渐被遗忘的中国文化……”
《淡淡幽情》专辑的设计充分让古诗词典雅的传统重现于现代社会中,再现出了后无来者的唐宋风致。1983年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出品的第一版CD,这张碟附送了一本印制精美的歌词,每首词后都有意译和解说,在精美的解说里还附有符合每首诗词意境的画或照片,诗词书画融为一体。诗画出自名家单栢钦之手,以邓丽君为主题拍摄的一辑照片则由香港的名摄影家林伟拍摄。而为表达出那种诗画如一的古典意境,外景队曾经到新加坡取景。12张照片中有三张是穿旗袍的邓丽君,在鲜绿、粉橘、枣红色的服装的衬托下,邓丽君给人一种多愁善感之上的静谧美感。这张专辑非但大卖,而且邓丽君幽雅的气质与她的旗袍装扮的完美结合,打造出如空谷幽兰般的中国古典美女、才女形象,让邓丽君的艺术成就更上一层楼。
那时候的邓丽君,正如邓锡泉所说的:“邓丽君真的很美,光芒万丈,这段时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而且制作唱片时,还传出她与新加坡富商的绯闻……”
《淡淡幽情》专辑的八位作曲者当中,台湾与香港的比例是六比二,台湾的作曲家较多。谈及原因,邓锡泉说:“当时台湾的作曲家比较习惯国语歌曲的创作,因此我觉得他们应该比较容易理解这种古词。”而且,他们所策划的专辑的名称就已将唐宋诗词那种淡泊、深渺的意境充分表达了出来。这些作曲家中有以往为邓丽君写过不少歌曲的大导演刘家昌,他谱曲的作品是《独上西楼》([南唐]李煜《乌夜啼》词)、《胭脂泪》([南唐]李煜《相见欢》词)和《万叶千声》([宋]欧阳修《玉楼春》词);还有古月,他谱曲的作品是《清夜悠悠》([宋]秦观《桃源忆故人》词)和《相看泪眼》([宋]柳永《雨霖铃》词);以及黄霑的《有谁知我此时情》([宋]聂胜琼《鹧鸪天》词)。另外有钟肇峰的《芳草无情》([宋]范仲淹《苏幕遮》词)和《欲说还休》([宋]辛弃疾《丑奴儿》词)、翁清溪的《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词)、陈扬的《思君》([宋]李之仪《卜算子》词)、谭健常的《几多愁-虞美人》([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除了这些老牌作曲家外,还有当时年仅19岁的民歌作者梁弘志,他为《但愿人长久》([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担纲作曲。
目前为台湾代表性畅销金曲作者的梁弘志,二十几年前只不过是一个新音乐的创作型歌手而已。决定起用他的是邓丽君和香港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员。邓丽君已在自己的专辑中唱过梁弘志就读于高中时所创作的《恰似你的温柔》,于是邓丽君主动向梁弘志邀曲。那时的梁弘志还是个带有学生气息的年轻人,他说:“邓锡泉突然打电话拜托我写歌。要我以自己的感觉谱曲即可,他的要求只有如此而已。小时候家父曾带领我进入古典文学的世界,因此苏轼的词拿到手上并未手足无措。耳熟能详的词句,觉得更有亲切感。”
梁弘志为表现出苏轼词的优雅美感,有意避开了演歌式的旋律,针对邓丽君的音质特色从事谱曲工作。“由于不同于现代歌词,因此,曲子如何搭配段落、如何以现代的方式展现词句的优美,这两点令我最为伤神。”谱曲后的《但愿人长久》是一首叙事曲,钢琴与弦乐的演奏将邓丽君怡然自得的声音衬托得非常完美,而且把美丽的月色、时光的悠远与人生一瞬间的绚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当喜爱这首曲子的邓丽君很希望再度与梁弘志合作。邓丽君在1985年参加NHK红白歌合战时还邀请梁弘志前往,请他观看日本音乐节目,并向他多方请教。梁弘志在回忆他们相处的日子的时候说:“她对年纪较轻的我也非常谦虚。我告诉她她的声音很美,的确很适合唱民谣,不过还是应该多方发挥,尝试更新的节奏与风格。譬如我提议为她写Reggae(瑞格舞,西印度群岛的一种舞蹈及舞曲)节奏的新曲时,她非常高兴,宣称这是个好提案,改天一定要尝试。1987或1988年,再度将古诗词的曲子交给唱片公司,然而不知为何一直毫无下文……她定居巴黎后我们就未曾联络,然而工作人员告诉我她在演唱会或各项活动中唱起《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时都会提到我,所以我想她大概没忘了我们的约定。我相信等她身体状况、对歌曲的热忱等条件完全齐备时,一定会再回来。直到今天,没实现那个约定仍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淡淡幽情》
邓锡泉在谈及这一点时也说:“我很后悔,自己当初应该作更多方面一点的尝试。我们可能都把邓丽君的形象塑造得过于固定。由于歌声甜美,所以总是让她唱情歌。其实她本人很想尝试别种挑战……”
《淡淡幽情》是邓丽君努力尝试的另一种演唱方式,一种不同于艺术性歌曲的方式,其中寄托了她对艺术的新感悟和期望。这张唱片的特殊之处在于,邓丽君以一种独特而前卫的手法,诠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脉动,让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感受到古老中华民族的温柔情怀,让世人明白再现传统艺术的精华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中;同时这种以概念贯穿整体的制作风格、这种刻意忘却流行、把商业放在其次的大胆尝试、这种古今结合、重点借助古典树立新乐风的手法,都表明这张专辑是试验性作品和前卫之作。而在娱乐和商业上,邓丽君又完全成功地把这张唱片塑造成了台湾流行音乐上的里程碑。邓丽君对这张力作的期冀和厚望、她旺盛的创作力也充分表现了出来。
邓丽君能够试验性地创作出《淡淡幽情》这张传统与流行两者融合无间的作品,也是由于她在通俗乐坛努力多年、深谙中国词曲的转音与变换方法的缘故。邓丽君个人是成长于中国传统歌曲、民谣、小调盛行的时代,因此从小就熏陶出相当完整的传统唱腔与演绎方式,所以,她能够熟练地驾驭传统音乐,同时轻松地游刃于传统和现代之间。
但令人欢欣鼓舞却又无比悲哀的是,在这张梦幻专辑之后,包括邓丽君在内,国语歌坛从此再也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与高度,创作出这种传统与流行有机结合的作品。另外,虽然这张专辑中的歌曲备受肯定,但由于需要极高的演唱技巧,因此后继歌手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来翻唱这张概念性专辑的也是寥若晨星。在邓丽君之后,由于再也没有歌手有她那样的成长背景,像她那样在传统乐风背景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自身的流行乐风导向,然后在成熟的歌唱技巧、极强的歌唱实力和一定的高度上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邓丽君创造出的这种流行趋势,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只不过空谷佳人回音优美如昔,邓丽君毕竟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记忆和怀念的痕迹。
邓丽君在这张专辑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演唱会和日本通俗歌曲的表演上,而结合中国传统要素进行新创作的歌唱实践也被取消了,再加上时代的迅速变化,美式乐风与消费形态已经以更快的速度与动力主导了流行乐坛,《淡淡幽情》也就成了绝响。后来,邓丽君也曾经计划进一步制作《淡淡幽情》的续辑,她花了五年的时间向自己创作的古诗词曲挑战,但由于大陆和台湾的社会变迁、歌坛环境的剧变、个人心境的变化、身体状况的恶化以及心力交瘁,她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个未完的续辑也成了音乐人梁弘志和歌迷心中永远的遗憾。
《淡淡幽情》专辑以《独上西楼》为开端,邓丽君开篇即唱出了贯穿整张唱片的幽雅气氛: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邓丽君以行板的速度演唱这首如真似幻而且全是高音的作品,在真音与假音之间自由转换的情况下,把这首歌的寂寥气氛演绎得十足,既兼顾了艺术歌曲的技巧,又不失流行的气氛。这种独特的唱工,贯穿了整张唱片,营造出邓丽君风格的特殊情调,并表现在随后的《水调歌头》这首歌上。
当邓丽君以略微轻快的节奏,唱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歌曲呈现出一番清平的景象。
邓丽君淡淡的唱法,把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气氛营造得相当闲淡。但随着“何似在人间”的歌声一落,邓丽君又以突出孤高、节劲的快板登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邓丽君在高低歌声中婉转自如,以转音充分表现出天上人间的瞬间与无常。同时以拉高长音的曲调为这一段收尾,表现出对人世间万事无常的无奈。在结尾部分,邓丽君重新又以行板唱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平稳的节奏、舒缓的曲调,唱出了千古悠远与乐观豁达的感觉。相对于大诗人苏轼的多情与潇洒,邓丽君的演绎方式却带有几许婉约与柔弱,把一股思古怀世的幽情,转换为对情人、爱情的憧憬与怀念,明显有歌者邓丽君个人的心情折射。
《淡淡幽情》
邓丽君一生倾情演绎过那么多给人愉悦遐想的歌曲,那都是给别人听的。只有《淡淡幽情》中的歌,邓丽君是唱给自己的。创作《淡淡幽情》期间,正是邓丽君生死绝恋的时候,她遇到了足以托付终身的人,她的感情有了归宿。然而,推出这张专辑的同时,那只爱情鸟也就飞离了她。很早以来她就全力以赴于歌唱事业,在这之后,她更是将全部感情贯注于工作。她刻骨铭心的爱恋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了,她的个人体验也都体现在这张唱片中了。邓丽君借着传唱高度含蕴的歌词,间接地表达出了面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个人只能无奈地接受、体验的悲剧。因此,《淡淡幽情》反映的是邓丽君的孤寂、缺憾,以及一种封闭在中国情怀中的无奈,反映出了邓丽君始终坎坷、流离,却又期待完美恋情的不完美人生。《淡淡幽情》中所体现的才是真实的孤独而忧伤的邓丽君。
《淡淡幽情》面世至今已二十多年,岁月的滚滚红尘并未能遮掩它美丽的光华,反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显出非凡的魅力。
邓丽君是20世纪最令人怀念的华人歌手,也是国际公认的最成功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歌星。她在二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出版专辑唱片过百张,唱过的歌曲上千首;她在80年代前后近二十年的辉煌岁月正是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而《淡淡幽情》则是她个人演艺事业处于颠峰时期的经典之作,也是她亲身参与策划的第一张唱片。与其它专辑不同,这张碟中的文学精品,配上现代流行音乐后,由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这是一张最具邓氏特色的专辑,充分彰显出邓丽君情歌演唱的绝代才情和旷世才华,专辑中的歌曲除了《但愿人长久》这首较为中性的歌有歌星能够翻唱外,迄今尚未发现有过得去的翻唱版本。多年来,这张唱片一直被发烧友们作为完美人声的试音碟。从音效上看,整张碟以人声为主,配乐的音量较低,乐队的位置也明显靠后,《独上西楼》出场时的清唱如真似幻,具有极好的表现力和空间感,歌者的身高、姿势和口型仿佛历历在目;人声如水晶般纯净,音色温暖清丽;配乐方面亦表现不俗,民乐和管弦伴奏音质平滑而有光泽,那两段不疾不徐富有节奏的梆子声带有清亮的回音,周围空气似乎都在流动。而这张唱片从作词到作曲、演唱,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凝聚着十几代文艺人杰的超卓才华。
《淡淡幽情》专辑目前共有八个版本:香港宝丽金一家就出了四个版本:黑胶(LP、磁带)版、普通CD、88极品和XRCD版。相比之下,以黑胶和普通版为首选,因为它们附送了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套以邓丽君本人为主题的黑白照以及第一策划人谢弘中手写的该专辑的整个策划过程,从而更具收藏价值。其次有台湾和德国宝丽金出版的黑胶版(LP)。这大概是邓丽君的唱片得以进入台湾百佳唱片的主要原因(因为自从70年代初邓丽君走出台湾以后,她的专辑唱片均由台湾以外的唱片制作)。第三是日本金牛宫(TAURUS)出版的两个版本:1995年7月出版了普通版CD,基本上与香港宝丽金的初版CD相同,但是又有重要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歌词本上的照片是彩色的、蝶面上印有彩色的邓丽君图片!歌词及翻译解说部分采用中日对照,除增加了日本评论家的乐论外,还将宝记初版中谢宏中有些模糊的手写小楷也全部变成了印刷体的日文。2001年,该公司出版了XRCD版,售价高达人民币400元以上。
另外,该专辑推出后,还催生了《淡淡幽情》的电视版——《淡淡幽情》电视特辑,而且是香港、台湾两个版本!在香港版中,邓丽君以蓝色古装亮相,登山临水、挥毫弄墨,仿如飘飘欲仙的天上佳人;台湾版则是主持兼演员,穿着现代时装作讲解,然后以大红的古裙边演边唱。该特辑被邓迷们誉为邓丽君影像之“后”(“影像之王”为1985年日本NHK演唱会),可惜一直没有出正版!
2002年8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发表了邓丽君从未发表过的歌曲《问世间情是何物》。《问世间情是何物》是《春梦秋云》中收录的一首歌,由音乐人小虫重新编曲。邓丽君专辑之一《淡淡幽情》,曾经策划第二集,名称是《春梦秋云》,当时词曲一切都已完备,但邓丽君却觉得,这些歌曲的总和不过是第一集的延续,没有超越,所以这张专辑也就没有发表。为了歌迷听歌声思人,基金会还特地将邓丽君在1983年新年时,为《淡淡幽情》拍摄的MTV画面重新剪辑成新的《问世间情是何物》MTV。
年1983年,邓丽君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她的事业已经迈向了巅峰。
1983年1月,邓丽君在香港富豪酒店开设生日派对,与歌迷同庆30岁生日。这一年是邓丽君正式踏入演艺圈第15年。
1983年2月,邓丽君应邀前往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最大的凯撒皇宫酒店演唱,成为第一位在此签约演唱的中国歌星。
邓丽君的巨幅彩照早已悬挂在闻名遐迩的凯撒皇宫的大门口,在法兰克辛那屈和汤姆·琼斯的照片中间。她那自信的微笑、传神的黑眼睛、微微上扬的嘴角,展示着东方古老而神秘的美丽。这次演出与上次巡美演唱很不同,因为赌城不是纽约,这里是冒险和娱乐的天堂,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所以,邓丽君这次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观众,这些外国人根本就不会华语,甚至也不会英语。这也就成了表现歌手真正实力的关键时刻。
19、20日两天是邓丽君的演唱会,并且只演出两场,可是1月底票已售完。凯撒皇宫原本只有1100个座位,后来千方百计加座,加到1500个,连两旁的走道、中间的阶梯,都卖了站票。然而仍有许多听众被挡在门外。为了亲眼看一看邓丽君的风采,现场听一听她的歌曲,这些人有身居美国的,也有从香港、日本、新加坡特意赶来的。凯撒皇宫的警卫从未见过这样的盛况,他们忙得一团糟。到演出那天,有些人干脆贿赂带坐员,塞给一百美元、一百五十美元的钞票,硬挤进去。见此情形,凯撒皇宫的警卫说:“这里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这简直使人不可置信!”八点钟才演出,六点半人已爆满。
为这次演出,邓丽君专门带来了一个17人的乐队,2名合音,4名伴唱,还有灯光、舞台美术设计等一共三十多人。
灯光明灭,邓丽君身着粉红色的旗袍出现在乐台中央,剧场里旋即爆发出疯狂的热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曲《几多愁-虞美人》,观众已是如痴如醉。美国是个开放的国度,对艺术有着多元的接受和欣赏。那些听惯了乡村音乐,跳惯了爵士舞的人们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仿佛聆听着另一个世界的声音,那样的柔肠百转、清新悠然、灵动俏皮。她跟着乐曲和歌词要表达的感情自歌唱,是那样的自然和真实。
她的人已经融入她的歌声,现场的人已经完全为邓丽君的风采和歌声陶醉。在袅袅婷婷和余音缭绕中,他们得到了从未有过的享受。
久久不息的喝彩声将邓丽君的演出频频推向高潮。现场的人们情绪激昂,场外的数百人还是硬往里挤,他们情愿以高出门票数十倍的价钱来买得一张可以进入的站票。于是,守门和卖票的工作人员,也就意外地发了一笔小财。当这场演唱会将近尾声的时候,富丽堂皇的凯撒皇宫大厅的后面,已经组成了数百人站着听歌的人墙。
那些在后台工作的人员,演出过程中,不断夸赞邓丽君唱得甜美、亲切。而90分钟的演唱会,他们一直站着欣赏。这些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挑剔的眼神中对邓丽君有的只是赞叹和惊讶。当有人问他们:“你们总是这样致函仔后台,欣赏台上艺人的表演吗?”他们说:“从来没有这样从开始看到结束,我们实在对这位中国女孩,充满好奇和兴趣,实在喜欢她的歌。虽然我们不懂中文,但听她唱歌,实在让人舒服。”
赌城演唱会的高潮是那首百唱不厌的《何日君再来》。轻柔的音乐,轻柔的歌声,坐中的华人已经不约而同地和着她大声唱了起来。那种难舍、那份痴迷,全都在“何日君再来”的歌声里了。一曲终了,该是谢幕的时候了,邓丽君先后三次向观众道别,但观众的狂热情绪久久无法平静下来,他们拼命地向邓丽君鼓掌,“再来一个”的呼声不断。谢到最后,她自己已是泪眼朦胧。
演出一结束,据说,首先拥过来的就是凯撒皇宫的工作人员。第一个是警卫,他拥抱着邓丽君,连说:“好极了!好极了!”而仅这两场演出,凯撒皇宫的工作人员得的小费,就比他们四星期工作的工资还多。凯撒皇宫的经理也一再要求邓丽君要挤时间再到凯撒皇宫来。
第二天,美国《内华达州报》上报道:“谁也没有想到一位年纪轻轻的中国女孩,她在世界上有名的拉斯维加斯竟然能够掀起一股以她为中心的旋风!可是这件事却真正地在赌城里发生了,昨天夜里是凯撒宫有史以来没有过的一场演出,那么多听不懂中国话的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和一些来自非洲大陆的旅行者,他们来到凯撒宫的门前请求入场。可是门票早已经在1月中旬就卖完了,一千余张坐席上早已坐满了当地的邓丽君崇拜者,后来的人又怎么可以进入凯撒宫听这位中国小姐的演唱呢?凯撒宫的守门人增加了一倍,售票员忍不住惊呼:邓丽君是谁呀?她怎么有如此神力把那些来此玩赌的人们,从赌场里拉到这儿来呢?有些人为了得到入场券,不得不在凯撒宫的门前出高价去买退票。也有人情愿得到一张站票,不惜向售票人和守门人塞昂贵的小费,使得一些凯撒宫的工作人员大饱私囊,据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非洲人说,守门人昨夜发了横财。而该宫的一位工作人员竟然以无法掩饰的喜悦口气对记者说:‘真希望这位中国小姐今后多来几次凯撒宫!’从他的口气里不难听出普通凯撒宫工作人员因邓丽君的演出给他们意外收获的一种喜悦!”
年从台湾的小歌厅到香港的大舞台,从日本的养乐多到美国的凯撒宫,邓丽君已经成为真正的巨星。
她能够流利地使用国语、粤语、日语、英语、法语唱歌,而且能用这些语言到位地阐释每首歌的意境,这使邓丽君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歌星。从70年代到80年代,邓丽君的录音带和CD的销售量都是非常大的,在亚洲各国的销售量达到百万张的唱片至少超过三十张。往往邓丽君的一张录音带或CD刚发行,几天之内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就能卖到一百五十万张。从1976年到1984年这八年间,邓丽君发行的唱片,张张都是发烧强片。“第一位以中文歌曲连系全世界华人社会的歌星”,这是对邓丽君的极高赞赏。然而,她早已超越这一评价,成为了有影响力的国际巨星。
3月,邓丽君连续第二年受邀主持金钟奖颁奖典礼,成为报纸娱乐版热门话题,这次的搭档是在台湾素有“急智歌王”之称的张帝。台湾“金钟奖”的评选对象涵盖电视戏剧、综艺节目和流行音乐唱片,是台湾演艺界的年度盛事,与电影界的“金马奖”并列为台湾演艺界的两大奖项。正因为“金钟奖”和“金马奖”地位这么崇高,获选为颁奖典礼主持人,不仅是荣耀,更代表在演艺圈的成就与辈分。而且能够二度、三度执主持棒的艺人很少,只有台湾综艺界的“大姐大”张小燕曾经有此殊荣。
与此同时,邓丽君推出了粤语大碟《漫步人生路》,这是她在港台推出的第109张专辑(不包括日本)。香港宝丽金统计邓丽君八年来唱片总销量达五百万张,创华语歌坛纪录。
《漫步人生路》(作词-郑国江、作曲-中岛美雪在你身边路虽远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运在前面;路纵崎岖亦不帕受磨练,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愉快悲哀在身边转又转,风中赏雪雾里赏花快乐回旋;毋庸计较,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还愿确信美景良辰在脚边,愿将欢笑声盖掩苦痛那一面;悲也好喜也好,每天找到新发现;让疾风吹呀吹,尽管给我俩考验;小雨点放心洒,早就决心向着前。
为纪念出道十五周年,邓丽君举行了大型巡回纪念演唱会。1983年底邓丽君以香港为起点举办15周年巡回演唱会,第二年又一路唱到东南亚。“15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是邓丽君演唱史上最重要的演出纪录,更是邓丽君歌唱事业巅峰期的里程碑。
“15周年巡回演唱会”的第一站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为期六天的门票早已销售一空。邓丽君的这次演唱会创四项新纪录,总计观众达十万人。
12月29日是演唱会首演当天。香港红勘体育馆是香港最大的舞台,可容纳一万三千人。它的舞台在中央,设有三百六十度的观众席,分为前坐席、大堂、二楼席和三楼席,而观众席最后方特设的座位竟然高达25米。巨型会场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从开演前就热闹非凡。灯光还未亮起的时候,观众席上就一片欢声笑语。大家都以兴奋的心情,翘首以盼他们心目中“永远的情人”邓丽君的出场。
演唱会延后一小时才开始。舞台上的灯光由暗淡转为璀璨。邓丽君一出场,观众就爆发出一阵热情的欢呼。白色丝绸晚礼服、金光闪闪的旗袍……秀服一件接一件,伴随着舞群演唱的邓丽君,充满自信的光芒。
接着,邓丽君换上了镶满珍珠的迷你洋装,除了麦可·杰克“Fire”、“FlashDance”之外,她还表演了多首音乐剧的戏码。
邓丽君再度回到中文歌曲,并在间奏时以广东话、潮州话、台语、福州话分别向来自香港、新加坡、台湾、泰国、加拿大以及澳洲等世界各地的华人歌迷问候。“还有来自大陆的各位来宾!”当她以国语在会场打招呼时,无数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一万多观众中居然有三千名是专程从大陆来的,他们利用年终的春节假期,到香港来一圆近距离接触邓丽君的梦想。
在不绝于耳的掌声中,乐队开始演奏前奏,《独上西楼》一曲的旋律流入会场。邓丽君优雅的唱腔,诠释着这首寂寥的作品,跨越千年时空的古诗词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的强烈共鸣。
让人特别耳目一新的是,邓丽君还以节奏强劲、载歌载舞的流行曲代替以往的民歌小调,为观众倾情奉献她个人的新风格。每唱完一首,台下都是掌声雷动。
后来,邓丽君接受观众的点唱,她清唱起来。刚才雷鸣般的掌声,令人难以置信地完全消失了,场内一片寂静。静默中,响起了邓丽君那水晶般清亮的声音。
压轴的曲子仍然是那首《何日君再来》,全场观众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掌声像起伏的波浪在体育馆内流动。由于欢呼声实在太大,使得邓丽君的歌声几乎难以听到,耳边只剩下乐队演奏的声音。唱毕,邓丽君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谢谢”,然后消失于舞台。
1984年1月邓丽君到新加坡和吉隆坡举行“15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从当时物价来看,尽管新币元至80元的票价不便宜,但歌迷们还是争相购票,甚至有歌迷每场必到,观众反应异常热烈。走红亚洲的邓丽君在80年代多次到东南亚各国巡回演出,最令东南亚华侨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这次演唱会。
邓丽君的“15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由宝丽金发行的“邓丽君15周年纪念演唱会”专辑(白金唱片)一时成为众人争购的对象,时至今日仍不断有人选购。不久她就又在日本稳坐巨星宝座,在商业性歌唱世界和流行歌坛,她已经登峰造极。
1984年3月,邓丽君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的殊荣,为历届十大杰出女青年中难得一见的艺人。另外,她还获选台湾十大金嗓奖。同时她的15周年演唱会也首度对大陆直播。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风霜伴我行》(作词-邓伟雄、作曲-顾嘉辉):
将一生梦想,换到多少悔恨与祸殃;谁愿镜内照出孤独影,无奈往事烙心上;心中有恨难量,为报深恩我愿添祸殃;谁令怨恨似比山高,风霜伴我行;恨我心多锁缰,万千结缚住爱与恕;难斩断解不开,人世上情怀要抛到脑后,一朝我愿能偿,站到高峰暗自我回望;长路冷落百般心伤,风霜伴我行。
年底,邓丽君又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并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
这一年,邓丽君的个人专辑《邓丽君精选第一集》、《在水一方》、《势不两立》《原乡情浓》都是白金唱片。
随着经验和视野的开阔,邓丽君再出发的演艺路数也更加宽广。除了继续尝试不同风格的华语和日语歌曲外,她在首度尝试推出粤语大碟的同时,也开始于印尼灌制印尼语唱片。而在慈善表演和大型演唱会外,邓丽君则在1981年也首度尝试为雅马哈(YAMAHA)机车拍摄电视广告。
在华人圈打响名号后,邓丽君的柔美歌声也感染到其他的族群。1981年初,邓丽君将《小城故事》
、《月亮代表我的心》、《你怎么说》等脍炙人口的中文歌曲翻录成了印尼文。邓丽君是不会说印尼话的,但她凭借马来语的基础,用罗马拼音唱出了80首印尼歌曲,出版了首张印尼语专辑。这张别具意义的印尼语专辑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前些年台北经历了一场大水灾,甚至连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也没有收藏。
邓丽君在香港推出首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广受好评之后,1981年4月,她再到“伊利莎白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门票早已在两天内抢购一空,而且邓丽君一连七天唱了九场,创下了“伊利莎白体育馆”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的纪录。
邓丽君的香港之行,掀起了强劲的“邓丽君旋风”。当邓丽君这颗秀丽迷人的“东方之珠”搭机抵港的那天早上,香港警方很早就采取了维护秩序的措施,但是机场还是挤得人山人海。记者、歌迷和警察夹杂在一起,大家你推我挤,抢占最有利的位置。随着人群中传来的哗然之声,邓丽君已在护卫员的护送下步出机场禁区。这时,记者和歌迷一拥而上,闪光灯如闪烁不停的火花,献花者则猛然摇动花束,现场秩序顿时一片混乱,甚至传出有人高喊“救命”的呼救声。为避免发生意外,警察立即围成人墙,在层层的人墙和数十名保安人员的护卫下,邓丽君才勉强钻出人群。
“邓丽君旋风”旋即随着邓丽君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表演而刮过异国他乡。不仅演出盛况空前,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莫不谈论邓丽君;各种录音音响中,莫不传来邓丽君的歌声;各种报刊杂志上,莫不抢登邓丽君的消息;广告商也争相邀请邓丽君代言,街上处处可见她的广告海报;娱乐公司、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无不想方设法与邓丽君合作。
1981年内邓丽君所灌录的五张个人大碟《假如我是真的》、《爱像一首歌》、《水上人》、《难忘的眼睛》、《邓丽君福建名曲专辑》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香港历届“金唱片”纪录。为表彰邓丽君一次连获五张白金唱片、刷新历届金唱片纪录,8月邓丽君参加了“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而在返港领取白金唱片奖期间还发生了几起小风波。当邓丽君要入境香港领奖时,签证却又出了问题。可能是因为太久没有回香港,直到机场时邓丽君才发现香港签证过期,无法入境的她只好在机场等待,三个小时后,香港无线电视台为她作保,她才得以入境。事后谈及入港风波时,邓丽君承认港签过期是自己的疏忽。8月3日的金唱片颁奖典礼之前,邓丽君接受香港某电台主持人黄韵诗访问时,因触及敏感问题落泪。颁奖典礼时,制作单位安排邓丽君演唱了一首《原乡情浓》,并由成龙颁奖给邓丽君。一时又传出邓丽君由成龙手中接过奖项后泪洒舞台的说法。金奖风波让邓丽君又绯闻缠身。
在这一年,邓丽君除了在台湾各地与东南亚巡回演唱外,还于6月在台湾高雄举办了《何日君再来》
义演晚会,“台视”则播出了长达一百二十分钟的《君在前哨》特别节目,不久邓丽君就又为“台视”
录制了《千言万语》专辑。
1981到1987年是邓丽君歌唱事业的全盛时期,日本、东南亚、中国内地以及港台地区,东亚的大半个区域都是邓丽君的歌声,“十亿个掌声”就是邓丽君极高成就的最贴切形容。
“十亿个掌声”的背后是无数的困苦和磨练,更是许多的放弃和坚持。谁也无法否认,邓丽君是一位歌唱的天才。然而,好嗓子仅仅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要攀登世界演唱高峰,仅靠天生的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海外歌坛,竞争无比激烈。邓丽君为了唱好歌曲,为了能在各种条件下都能适应,她坚持天天唱歌,甚至患了感冒、发高烧时也从不间断。邓丽君的好友何俐俐说,她曾因为自己音域不够广阔而努力练歌,曾经练到喉咙出血。没有谁能比邓丽君更深刻地理解人在旅途的感觉。多少年来,她签了许多约,必须一地又一地按时赴约,履行合同。因此,她总是来去匆匆,忽东忽西,飘来荡去,行踪不定。这种马不停蹄的奔波、飞速旋转的生活,就是邓丽君的事业。
1982年大年初二晚上,邓丽君在台北狄斯角演唱。她一连唱了一个小时,台下响起了如雷掌声,还有久久不歇的喝彩声。邓丽君在观众热情喝彩中再度出场,她要再为观众唱一首《何日君再来》。前奏音乐刚响起时,邓丽君娓娓说道:“我14岁出道,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中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她的声音哽咽,满脸泪痕。台北狄斯角是邓丽君初出道时经常演唱的地方,多少年来,她已经努力将过去的创伤藏在心里。如今重新站在事业的高峰,邓丽君却触景伤情。一样的她,同样的舞台,不一样的却是她个人的成就和地位。当年的她是那个四处跑埠演唱、被老板炒鱿鱼、看尽众人脸色的小女孩,如今的她却有自己的乐团、自己的舞群、有专属的和声,还有要唱多久就唱多久的个人秀。邓丽君难以自抑,挂着泪却带着笑容唱了起来。
邓丽君再接再厉于1982年1月8日至11日在香港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地点在湾仔的伊利莎白体育馆,共举办了五场。五场演唱中的第一场是慈善演出。由于邓丽君个人演唱会卖座极佳,香港宝丽金公司随即录制了整场演唱会,并推出了《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后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10月,邓丽君与林子祥、谭咏麟合作,于香港拍摄无线电视特辑。偏好慈善表演的她也在年底参加了香港的《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
80年代的邓丽君由于接受过日本的音乐训练,她的歌唱技巧已有所突破,她也开始有自己的专属乐队,她的舞台表演就更上了一个台阶。而且自从邓丽君在美国取得成功,知音满华人圈以及歌声传奇式地席卷中国大陆后,她的身价就今非昔比了。
在星马地区,邓丽君原有的“作秀”价码和凤飞飞、欧阳菲菲、甄妮等同级,日酬约为四千美金。
但自从她的名气震惊国际后,“作秀”的价码就节节上升,在香港、台湾、日本、星马、泰国、印尼、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很快就跃升为第一位,日酬已高达美金一万以上,不仅远远超过原来与她同一级待遇的超级歌星,而且这样的高价,还不一定能够请得动她。新加坡的“阿波罗”和“香格里拉”
两家夜总会,曾经先后派专人到台北请邓丽君登台演出。两家夜总会竞相出高价,结果“阿波罗”胜出,该夜总会愿支付日酬美金一万六千,演唱十天的酬劳为十六万美金。但由于邓丽君一年后才有可能重访新加坡,所以,虽然有这样的高价行情,在当时仍还没有马上敲定赴新加坡演唱。
另据当时媒体报道,吉隆坡夜总会曾经以每场五千美元的价码和来回十张机票的天价和邓丽君签下一纸演出合约。这样的价钱当然是值得的,因为邓丽君演出前歌迷抢购门票、将夜总会挤到寸步难移的情景,在大马是前所未有的。邓丽君有一次在日本“作秀”,由一个经纪人包下了一百五十天,每天的酬劳高达三万美金。然后这位经纪人再把具体的时间安排到各个歌厅和夜总会,从中抽取相当可观的一笔利润。台湾地区从北到南的歌厅和夜总会更是把邓丽君视为财神,只要她答应演唱,那就等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邓丽君已经进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当时没有一位亚洲歌星可与她匹敌。据说,当时在中国大陆,几乎每一个喜欢听流行歌曲的人都知道邓丽君的名字,听过她的一些歌曲。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邓丽君的录音带也极为畅销。普通的市价是一盒12元,黑市则卖到一盒20元。这种价格对于当时的物价而言确是不菲,但尽管这样贵,仍然不愁没有人要。
邓丽君的录音带在当时非常畅销,以至于在某些地方,男女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的录音带是被列为聘礼的。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现了专卖港台歌星影星的照片的生意,邓丽君的玉照也在畅销之列,当时每张卖到1元。香港那时印制月历的时候,第一张“月历女郎”就是邓丽君。据香港北角的书报摊贩说,这些月历主要是销往大陆的,所以大多印上邓丽君的照片,因为香港没有任何一个明星比得上她。
《淡淡幽情》
《淡淡幽情》被许多人认为是邓丽君歌唱生涯中最优秀的唱片。
80年代初时,邓丽君开始筹划《淡淡幽情》专辑的发行与制作事宜。《淡淡幽情》专辑中收录的首歌曲的歌词都是根据中国古代诗词大家的作品谱曲而成的。为实现传承中华文化的志业,邓丽君特地寻找了当时中国大陆和港台最前卫、最权威的制作人为这个专辑谱曲。八位作曲家的倾情谱曲和邓丽君极佳的诠释能力,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为中国古典诗词塑造出新的存在形态。
这张国语流行乐坛惟一以唐诗宋词为主轴的概念性专辑把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张专辑推出后就成为了白金唱片,并荣获1983年年度最佳专辑奖,负责制作这张专辑的邓锡泉也获得了年度最佳制作人奖。
《淡淡幽情》专辑的设想是由香港企业家谢宏中所提出的,费时约两年半完成。关于此事,谢宏中说:“两年前的某夜,我在宴会上遇见了邓丽君。我将长期酝酿成熟的构想告诉她,其反应相当激烈。
……当时我们的观点很接近,那就是如何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典诗词用现代音乐表现,如何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何保存逐渐被遗忘的中国文化……”
《淡淡幽情》专辑的设计充分让古诗词典雅的传统重现于现代社会中,再现出了后无来者的唐宋风致。1983年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出品的第一版CD,这张碟附送了一本印制精美的歌词,每首词后都有意译和解说,在精美的解说里还附有符合每首诗词意境的画或照片,诗词书画融为一体。诗画出自名家单栢钦之手,以邓丽君为主题拍摄的一辑照片则由香港的名摄影家林伟拍摄。而为表达出那种诗画如一的古典意境,外景队曾经到新加坡取景。12张照片中有三张是穿旗袍的邓丽君,在鲜绿、粉橘、枣红色的服装的衬托下,邓丽君给人一种多愁善感之上的静谧美感。这张专辑非但大卖,而且邓丽君幽雅的气质与她的旗袍装扮的完美结合,打造出如空谷幽兰般的中国古典美女、才女形象,让邓丽君的艺术成就更上一层楼。
那时候的邓丽君,正如邓锡泉所说的:“邓丽君真的很美,光芒万丈,这段时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而且制作唱片时,还传出她与新加坡富商的绯闻……”
《淡淡幽情》专辑的八位作曲者当中,台湾与香港的比例是六比二,台湾的作曲家较多。谈及原因,邓锡泉说:“当时台湾的作曲家比较习惯国语歌曲的创作,因此我觉得他们应该比较容易理解这种古词。”而且,他们所策划的专辑的名称就已将唐宋诗词那种淡泊、深渺的意境充分表达了出来。这些作曲家中有以往为邓丽君写过不少歌曲的大导演刘家昌,他谱曲的作品是《独上西楼》([南唐]李煜《乌夜啼》词)、《胭脂泪》([南唐]李煜《相见欢》词)和《万叶千声》([宋]欧阳修《玉楼春》词);还有古月,他谱曲的作品是《清夜悠悠》([宋]秦观《桃源忆故人》词)和《相看泪眼》([宋]柳永《雨霖铃》词);以及黄霑的《有谁知我此时情》([宋]聂胜琼《鹧鸪天》词)。另外有钟肇峰的《芳草无情》([宋]范仲淹《苏幕遮》词)和《欲说还休》([宋]辛弃疾《丑奴儿》词)、翁清溪的《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词)、陈扬的《思君》([宋]李之仪《卜算子》词)、谭健常的《几多愁-虞美人》([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除了这些老牌作曲家外,还有当时年仅19岁的民歌作者梁弘志,他为《但愿人长久》([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担纲作曲。
目前为台湾代表性畅销金曲作者的梁弘志,二十几年前只不过是一个新音乐的创作型歌手而已。决定起用他的是邓丽君和香港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员。邓丽君已在自己的专辑中唱过梁弘志就读于高中时所创作的《恰似你的温柔》,于是邓丽君主动向梁弘志邀曲。那时的梁弘志还是个带有学生气息的年轻人,他说:“邓锡泉突然打电话拜托我写歌。要我以自己的感觉谱曲即可,他的要求只有如此而已。小时候家父曾带领我进入古典文学的世界,因此苏轼的词拿到手上并未手足无措。耳熟能详的词句,觉得更有亲切感。”
梁弘志为表现出苏轼词的优雅美感,有意避开了演歌式的旋律,针对邓丽君的音质特色从事谱曲工作。“由于不同于现代歌词,因此,曲子如何搭配段落、如何以现代的方式展现词句的优美,这两点令我最为伤神。”谱曲后的《但愿人长久》是一首叙事曲,钢琴与弦乐的演奏将邓丽君怡然自得的声音衬托得非常完美,而且把美丽的月色、时光的悠远与人生一瞬间的绚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当喜爱这首曲子的邓丽君很希望再度与梁弘志合作。邓丽君在1985年参加NHK红白歌合战时还邀请梁弘志前往,请他观看日本音乐节目,并向他多方请教。梁弘志在回忆他们相处的日子的时候说:“她对年纪较轻的我也非常谦虚。我告诉她她的声音很美,的确很适合唱民谣,不过还是应该多方发挥,尝试更新的节奏与风格。譬如我提议为她写Reggae(瑞格舞,西印度群岛的一种舞蹈及舞曲)节奏的新曲时,她非常高兴,宣称这是个好提案,改天一定要尝试。1987或1988年,再度将古诗词的曲子交给唱片公司,然而不知为何一直毫无下文……她定居巴黎后我们就未曾联络,然而工作人员告诉我她在演唱会或各项活动中唱起《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时都会提到我,所以我想她大概没忘了我们的约定。我相信等她身体状况、对歌曲的热忱等条件完全齐备时,一定会再回来。直到今天,没实现那个约定仍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淡淡幽情》
邓锡泉在谈及这一点时也说:“我很后悔,自己当初应该作更多方面一点的尝试。我们可能都把邓丽君的形象塑造得过于固定。由于歌声甜美,所以总是让她唱情歌。其实她本人很想尝试别种挑战……”
《淡淡幽情》是邓丽君努力尝试的另一种演唱方式,一种不同于艺术性歌曲的方式,其中寄托了她对艺术的新感悟和期望。这张唱片的特殊之处在于,邓丽君以一种独特而前卫的手法,诠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脉动,让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感受到古老中华民族的温柔情怀,让世人明白再现传统艺术的精华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中;同时这种以概念贯穿整体的制作风格、这种刻意忘却流行、把商业放在其次的大胆尝试、这种古今结合、重点借助古典树立新乐风的手法,都表明这张专辑是试验性作品和前卫之作。而在娱乐和商业上,邓丽君又完全成功地把这张唱片塑造成了台湾流行音乐上的里程碑。邓丽君对这张力作的期冀和厚望、她旺盛的创作力也充分表现了出来。
邓丽君能够试验性地创作出《淡淡幽情》这张传统与流行两者融合无间的作品,也是由于她在通俗乐坛努力多年、深谙中国词曲的转音与变换方法的缘故。邓丽君个人是成长于中国传统歌曲、民谣、小调盛行的时代,因此从小就熏陶出相当完整的传统唱腔与演绎方式,所以,她能够熟练地驾驭传统音乐,同时轻松地游刃于传统和现代之间。
但令人欢欣鼓舞却又无比悲哀的是,在这张梦幻专辑之后,包括邓丽君在内,国语歌坛从此再也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与高度,创作出这种传统与流行有机结合的作品。另外,虽然这张专辑中的歌曲备受肯定,但由于需要极高的演唱技巧,因此后继歌手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来翻唱这张概念性专辑的也是寥若晨星。在邓丽君之后,由于再也没有歌手有她那样的成长背景,像她那样在传统乐风背景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自身的流行乐风导向,然后在成熟的歌唱技巧、极强的歌唱实力和一定的高度上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邓丽君创造出的这种流行趋势,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只不过空谷佳人回音优美如昔,邓丽君毕竟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记忆和怀念的痕迹。
邓丽君在这张专辑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演唱会和日本通俗歌曲的表演上,而结合中国传统要素进行新创作的歌唱实践也被取消了,再加上时代的迅速变化,美式乐风与消费形态已经以更快的速度与动力主导了流行乐坛,《淡淡幽情》也就成了绝响。后来,邓丽君也曾经计划进一步制作《淡淡幽情》的续辑,她花了五年的时间向自己创作的古诗词曲挑战,但由于大陆和台湾的社会变迁、歌坛环境的剧变、个人心境的变化、身体状况的恶化以及心力交瘁,她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个未完的续辑也成了音乐人梁弘志和歌迷心中永远的遗憾。
《淡淡幽情》专辑以《独上西楼》为开端,邓丽君开篇即唱出了贯穿整张唱片的幽雅气氛: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邓丽君以行板的速度演唱这首如真似幻而且全是高音的作品,在真音与假音之间自由转换的情况下,把这首歌的寂寥气氛演绎得十足,既兼顾了艺术歌曲的技巧,又不失流行的气氛。这种独特的唱工,贯穿了整张唱片,营造出邓丽君风格的特殊情调,并表现在随后的《水调歌头》这首歌上。
当邓丽君以略微轻快的节奏,唱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歌曲呈现出一番清平的景象。
邓丽君淡淡的唱法,把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气氛营造得相当闲淡。但随着“何似在人间”的歌声一落,邓丽君又以突出孤高、节劲的快板登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邓丽君在高低歌声中婉转自如,以转音充分表现出天上人间的瞬间与无常。同时以拉高长音的曲调为这一段收尾,表现出对人世间万事无常的无奈。在结尾部分,邓丽君重新又以行板唱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平稳的节奏、舒缓的曲调,唱出了千古悠远与乐观豁达的感觉。相对于大诗人苏轼的多情与潇洒,邓丽君的演绎方式却带有几许婉约与柔弱,把一股思古怀世的幽情,转换为对情人、爱情的憧憬与怀念,明显有歌者邓丽君个人的心情折射。
《淡淡幽情》
邓丽君一生倾情演绎过那么多给人愉悦遐想的歌曲,那都是给别人听的。只有《淡淡幽情》中的歌,邓丽君是唱给自己的。创作《淡淡幽情》期间,正是邓丽君生死绝恋的时候,她遇到了足以托付终身的人,她的感情有了归宿。然而,推出这张专辑的同时,那只爱情鸟也就飞离了她。很早以来她就全力以赴于歌唱事业,在这之后,她更是将全部感情贯注于工作。她刻骨铭心的爱恋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了,她的个人体验也都体现在这张唱片中了。邓丽君借着传唱高度含蕴的歌词,间接地表达出了面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个人只能无奈地接受、体验的悲剧。因此,《淡淡幽情》反映的是邓丽君的孤寂、缺憾,以及一种封闭在中国情怀中的无奈,反映出了邓丽君始终坎坷、流离,却又期待完美恋情的不完美人生。《淡淡幽情》中所体现的才是真实的孤独而忧伤的邓丽君。
《淡淡幽情》面世至今已二十多年,岁月的滚滚红尘并未能遮掩它美丽的光华,反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显出非凡的魅力。
邓丽君是20世纪最令人怀念的华人歌手,也是国际公认的最成功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歌星。她在二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出版专辑唱片过百张,唱过的歌曲上千首;她在80年代前后近二十年的辉煌岁月正是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而《淡淡幽情》则是她个人演艺事业处于颠峰时期的经典之作,也是她亲身参与策划的第一张唱片。与其它专辑不同,这张碟中的文学精品,配上现代流行音乐后,由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这是一张最具邓氏特色的专辑,充分彰显出邓丽君情歌演唱的绝代才情和旷世才华,专辑中的歌曲除了《但愿人长久》这首较为中性的歌有歌星能够翻唱外,迄今尚未发现有过得去的翻唱版本。多年来,这张唱片一直被发烧友们作为完美人声的试音碟。从音效上看,整张碟以人声为主,配乐的音量较低,乐队的位置也明显靠后,《独上西楼》出场时的清唱如真似幻,具有极好的表现力和空间感,歌者的身高、姿势和口型仿佛历历在目;人声如水晶般纯净,音色温暖清丽;配乐方面亦表现不俗,民乐和管弦伴奏音质平滑而有光泽,那两段不疾不徐富有节奏的梆子声带有清亮的回音,周围空气似乎都在流动。而这张唱片从作词到作曲、演唱,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凝聚着十几代文艺人杰的超卓才华。
《淡淡幽情》专辑目前共有八个版本:香港宝丽金一家就出了四个版本:黑胶(LP、磁带)版、普通CD、88极品和XRCD版。相比之下,以黑胶和普通版为首选,因为它们附送了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套以邓丽君本人为主题的黑白照以及第一策划人谢弘中手写的该专辑的整个策划过程,从而更具收藏价值。其次有台湾和德国宝丽金出版的黑胶版(LP)。这大概是邓丽君的唱片得以进入台湾百佳唱片的主要原因(因为自从70年代初邓丽君走出台湾以后,她的专辑唱片均由台湾以外的唱片制作)。第三是日本金牛宫(TAURUS)出版的两个版本:1995年7月出版了普通版CD,基本上与香港宝丽金的初版CD相同,但是又有重要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歌词本上的照片是彩色的、蝶面上印有彩色的邓丽君图片!歌词及翻译解说部分采用中日对照,除增加了日本评论家的乐论外,还将宝记初版中谢宏中有些模糊的手写小楷也全部变成了印刷体的日文。2001年,该公司出版了XRCD版,售价高达人民币400元以上。
另外,该专辑推出后,还催生了《淡淡幽情》的电视版——《淡淡幽情》电视特辑,而且是香港、台湾两个版本!在香港版中,邓丽君以蓝色古装亮相,登山临水、挥毫弄墨,仿如飘飘欲仙的天上佳人;台湾版则是主持兼演员,穿着现代时装作讲解,然后以大红的古裙边演边唱。该特辑被邓迷们誉为邓丽君影像之“后”(“影像之王”为1985年日本NHK演唱会),可惜一直没有出正版!
2002年8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发表了邓丽君从未发表过的歌曲《问世间情是何物》。《问世间情是何物》是《春梦秋云》中收录的一首歌,由音乐人小虫重新编曲。邓丽君专辑之一《淡淡幽情》,曾经策划第二集,名称是《春梦秋云》,当时词曲一切都已完备,但邓丽君却觉得,这些歌曲的总和不过是第一集的延续,没有超越,所以这张专辑也就没有发表。为了歌迷听歌声思人,基金会还特地将邓丽君在1983年新年时,为《淡淡幽情》拍摄的MTV画面重新剪辑成新的《问世间情是何物》MTV。
年1983年,邓丽君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她的事业已经迈向了巅峰。
1983年1月,邓丽君在香港富豪酒店开设生日派对,与歌迷同庆30岁生日。这一年是邓丽君正式踏入演艺圈第15年。
1983年2月,邓丽君应邀前往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最大的凯撒皇宫酒店演唱,成为第一位在此签约演唱的中国歌星。
邓丽君的巨幅彩照早已悬挂在闻名遐迩的凯撒皇宫的大门口,在法兰克辛那屈和汤姆·琼斯的照片中间。她那自信的微笑、传神的黑眼睛、微微上扬的嘴角,展示着东方古老而神秘的美丽。这次演出与上次巡美演唱很不同,因为赌城不是纽约,这里是冒险和娱乐的天堂,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所以,邓丽君这次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观众,这些外国人根本就不会华语,甚至也不会英语。这也就成了表现歌手真正实力的关键时刻。
19、20日两天是邓丽君的演唱会,并且只演出两场,可是1月底票已售完。凯撒皇宫原本只有1100个座位,后来千方百计加座,加到1500个,连两旁的走道、中间的阶梯,都卖了站票。然而仍有许多听众被挡在门外。为了亲眼看一看邓丽君的风采,现场听一听她的歌曲,这些人有身居美国的,也有从香港、日本、新加坡特意赶来的。凯撒皇宫的警卫从未见过这样的盛况,他们忙得一团糟。到演出那天,有些人干脆贿赂带坐员,塞给一百美元、一百五十美元的钞票,硬挤进去。见此情形,凯撒皇宫的警卫说:“这里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这简直使人不可置信!”八点钟才演出,六点半人已爆满。
为这次演出,邓丽君专门带来了一个17人的乐队,2名合音,4名伴唱,还有灯光、舞台美术设计等一共三十多人。
灯光明灭,邓丽君身着粉红色的旗袍出现在乐台中央,剧场里旋即爆发出疯狂的热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曲《几多愁-虞美人》,观众已是如痴如醉。美国是个开放的国度,对艺术有着多元的接受和欣赏。那些听惯了乡村音乐,跳惯了爵士舞的人们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仿佛聆听着另一个世界的声音,那样的柔肠百转、清新悠然、灵动俏皮。她跟着乐曲和歌词要表达的感情自歌唱,是那样的自然和真实。
她的人已经融入她的歌声,现场的人已经完全为邓丽君的风采和歌声陶醉。在袅袅婷婷和余音缭绕中,他们得到了从未有过的享受。
久久不息的喝彩声将邓丽君的演出频频推向高潮。现场的人们情绪激昂,场外的数百人还是硬往里挤,他们情愿以高出门票数十倍的价钱来买得一张可以进入的站票。于是,守门和卖票的工作人员,也就意外地发了一笔小财。当这场演唱会将近尾声的时候,富丽堂皇的凯撒皇宫大厅的后面,已经组成了数百人站着听歌的人墙。
那些在后台工作的人员,演出过程中,不断夸赞邓丽君唱得甜美、亲切。而90分钟的演唱会,他们一直站着欣赏。这些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挑剔的眼神中对邓丽君有的只是赞叹和惊讶。当有人问他们:“你们总是这样致函仔后台,欣赏台上艺人的表演吗?”他们说:“从来没有这样从开始看到结束,我们实在对这位中国女孩,充满好奇和兴趣,实在喜欢她的歌。虽然我们不懂中文,但听她唱歌,实在让人舒服。”
赌城演唱会的高潮是那首百唱不厌的《何日君再来》。轻柔的音乐,轻柔的歌声,坐中的华人已经不约而同地和着她大声唱了起来。那种难舍、那份痴迷,全都在“何日君再来”的歌声里了。一曲终了,该是谢幕的时候了,邓丽君先后三次向观众道别,但观众的狂热情绪久久无法平静下来,他们拼命地向邓丽君鼓掌,“再来一个”的呼声不断。谢到最后,她自己已是泪眼朦胧。
演出一结束,据说,首先拥过来的就是凯撒皇宫的工作人员。第一个是警卫,他拥抱着邓丽君,连说:“好极了!好极了!”而仅这两场演出,凯撒皇宫的工作人员得的小费,就比他们四星期工作的工资还多。凯撒皇宫的经理也一再要求邓丽君要挤时间再到凯撒皇宫来。
第二天,美国《内华达州报》上报道:“谁也没有想到一位年纪轻轻的中国女孩,她在世界上有名的拉斯维加斯竟然能够掀起一股以她为中心的旋风!可是这件事却真正地在赌城里发生了,昨天夜里是凯撒宫有史以来没有过的一场演出,那么多听不懂中国话的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和一些来自非洲大陆的旅行者,他们来到凯撒宫的门前请求入场。可是门票早已经在1月中旬就卖完了,一千余张坐席上早已坐满了当地的邓丽君崇拜者,后来的人又怎么可以进入凯撒宫听这位中国小姐的演唱呢?凯撒宫的守门人增加了一倍,售票员忍不住惊呼:邓丽君是谁呀?她怎么有如此神力把那些来此玩赌的人们,从赌场里拉到这儿来呢?有些人为了得到入场券,不得不在凯撒宫的门前出高价去买退票。也有人情愿得到一张站票,不惜向售票人和守门人塞昂贵的小费,使得一些凯撒宫的工作人员大饱私囊,据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非洲人说,守门人昨夜发了横财。而该宫的一位工作人员竟然以无法掩饰的喜悦口气对记者说:‘真希望这位中国小姐今后多来几次凯撒宫!’从他的口气里不难听出普通凯撒宫工作人员因邓丽君的演出给他们意外收获的一种喜悦!”
年从台湾的小歌厅到香港的大舞台,从日本的养乐多到美国的凯撒宫,邓丽君已经成为真正的巨星。
她能够流利地使用国语、粤语、日语、英语、法语唱歌,而且能用这些语言到位地阐释每首歌的意境,这使邓丽君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歌星。从70年代到80年代,邓丽君的录音带和CD的销售量都是非常大的,在亚洲各国的销售量达到百万张的唱片至少超过三十张。往往邓丽君的一张录音带或CD刚发行,几天之内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就能卖到一百五十万张。从1976年到1984年这八年间,邓丽君发行的唱片,张张都是发烧强片。“第一位以中文歌曲连系全世界华人社会的歌星”,这是对邓丽君的极高赞赏。然而,她早已超越这一评价,成为了有影响力的国际巨星。
3月,邓丽君连续第二年受邀主持金钟奖颁奖典礼,成为报纸娱乐版热门话题,这次的搭档是在台湾素有“急智歌王”之称的张帝。台湾“金钟奖”的评选对象涵盖电视戏剧、综艺节目和流行音乐唱片,是台湾演艺界的年度盛事,与电影界的“金马奖”并列为台湾演艺界的两大奖项。正因为“金钟奖”和“金马奖”地位这么崇高,获选为颁奖典礼主持人,不仅是荣耀,更代表在演艺圈的成就与辈分。而且能够二度、三度执主持棒的艺人很少,只有台湾综艺界的“大姐大”张小燕曾经有此殊荣。
与此同时,邓丽君推出了粤语大碟《漫步人生路》,这是她在港台推出的第109张专辑(不包括日本)。香港宝丽金统计邓丽君八年来唱片总销量达五百万张,创华语歌坛纪录。
《漫步人生路》(作词-郑国江、作曲-中岛美雪在你身边路虽远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运在前面;路纵崎岖亦不帕受磨练,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愉快悲哀在身边转又转,风中赏雪雾里赏花快乐回旋;毋庸计较,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还愿确信美景良辰在脚边,愿将欢笑声盖掩苦痛那一面;悲也好喜也好,每天找到新发现;让疾风吹呀吹,尽管给我俩考验;小雨点放心洒,早就决心向着前。
为纪念出道十五周年,邓丽君举行了大型巡回纪念演唱会。1983年底邓丽君以香港为起点举办15周年巡回演唱会,第二年又一路唱到东南亚。“15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是邓丽君演唱史上最重要的演出纪录,更是邓丽君歌唱事业巅峰期的里程碑。
“15周年巡回演唱会”的第一站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为期六天的门票早已销售一空。邓丽君的这次演唱会创四项新纪录,总计观众达十万人。
12月29日是演唱会首演当天。香港红勘体育馆是香港最大的舞台,可容纳一万三千人。它的舞台在中央,设有三百六十度的观众席,分为前坐席、大堂、二楼席和三楼席,而观众席最后方特设的座位竟然高达25米。巨型会场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从开演前就热闹非凡。灯光还未亮起的时候,观众席上就一片欢声笑语。大家都以兴奋的心情,翘首以盼他们心目中“永远的情人”邓丽君的出场。
演唱会延后一小时才开始。舞台上的灯光由暗淡转为璀璨。邓丽君一出场,观众就爆发出一阵热情的欢呼。白色丝绸晚礼服、金光闪闪的旗袍……秀服一件接一件,伴随着舞群演唱的邓丽君,充满自信的光芒。
接着,邓丽君换上了镶满珍珠的迷你洋装,除了麦可·杰克“Fire”、“FlashDance”之外,她还表演了多首音乐剧的戏码。
邓丽君再度回到中文歌曲,并在间奏时以广东话、潮州话、台语、福州话分别向来自香港、新加坡、台湾、泰国、加拿大以及澳洲等世界各地的华人歌迷问候。“还有来自大陆的各位来宾!”当她以国语在会场打招呼时,无数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一万多观众中居然有三千名是专程从大陆来的,他们利用年终的春节假期,到香港来一圆近距离接触邓丽君的梦想。
在不绝于耳的掌声中,乐队开始演奏前奏,《独上西楼》一曲的旋律流入会场。邓丽君优雅的唱腔,诠释着这首寂寥的作品,跨越千年时空的古诗词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的强烈共鸣。
让人特别耳目一新的是,邓丽君还以节奏强劲、载歌载舞的流行曲代替以往的民歌小调,为观众倾情奉献她个人的新风格。每唱完一首,台下都是掌声雷动。
后来,邓丽君接受观众的点唱,她清唱起来。刚才雷鸣般的掌声,令人难以置信地完全消失了,场内一片寂静。静默中,响起了邓丽君那水晶般清亮的声音。
压轴的曲子仍然是那首《何日君再来》,全场观众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掌声像起伏的波浪在体育馆内流动。由于欢呼声实在太大,使得邓丽君的歌声几乎难以听到,耳边只剩下乐队演奏的声音。唱毕,邓丽君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谢谢”,然后消失于舞台。
1984年1月邓丽君到新加坡和吉隆坡举行“15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从当时物价来看,尽管新币元至80元的票价不便宜,但歌迷们还是争相购票,甚至有歌迷每场必到,观众反应异常热烈。走红亚洲的邓丽君在80年代多次到东南亚各国巡回演出,最令东南亚华侨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这次演唱会。
邓丽君的“15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由宝丽金发行的“邓丽君15周年纪念演唱会”专辑(白金唱片)一时成为众人争购的对象,时至今日仍不断有人选购。不久她就又在日本稳坐巨星宝座,在商业性歌唱世界和流行歌坛,她已经登峰造极。
1984年3月,邓丽君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的殊荣,为历届十大杰出女青年中难得一见的艺人。另外,她还获选台湾十大金嗓奖。同时她的15周年演唱会也首度对大陆直播。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