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夏衍
夏衍同志:昨看《早春二月》后,曾述鄙见,归途在车中又反复思之,兹走笔再渎,供诸同志参考。
一、如何看待萧涧秋、陶岚两个人物?我以为萧与陶有同又有不同。两人都有反抗旧社会的气骨,是其相同处;但萧则湖海飘零多年,有徘徊莫知所从之概,陶则与世隔绝、骤接新思潮,故多勇往直前之气。萧之追求真理,已有年所,故托尔斯泰主义已先入为主,当票与陶岚相遇时(亦即与文嫂相遇时),表面上或主观上虽似一徘徊歧途者,然而潜意识中,托尔斯泰主义实占上风。陶则猛一觉醒,正值大革命前夜,风云澎湃,陶只有被卷入之可能,而无彷徨徘徊之余地。然而陶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还不到能侃侃而谈,折服萧之地步。现在我没时间取柔石原作分析此两个人物之精神状态,或许原作对萧、陶之性格描写,未如此明朗,然我们不妨在影譬如此发展他们。何则?因为如此发展了他们,虽与原作有出入,但对当时现实,固无抵牾也。
二、如果我们肯定了上面的论点,于是:A、强调萧之思以个人力量挽救人间苦难之思想而又自怀疑(择一适当镜头加几句简炼的话语,或对陶倾诉,或独白);B、如何处理文嫂?文嫂是一个善良的家庭妇女,负着旧礼教的包袱。镇中的谣言使她痛苦,然而温顺的性格和生活的穷困又使她不忍也不能毅然拒绝萧的照顾和温情。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文嫂,则在阿宝病死,萧来探望时的一段对话,可以略加修改为:萧劝文嫂再嫁,而且暗示有人会牺牲自行接受她,文嫂暗示“此人”另有意中人,她何必损人(破坏了陶岚的恋爱)而不利己?(怀疑萧未必能终爱,而自己将为社会所笑骂)文嫂表示了将一死结束漫长的苦痛,嘱萧善视采莲,并谓陶小姐一定也能善视采莲。C、然而文嫂此种适合于她本人境遇的暗示并未能使萧正视现实,却反而激起了他潜意识中的托尔斯泰主义,故在昏夜彷徨时,对陶小姐直白了自己的打算,(此可用影平原来对话,但可稍稍修改,于激昂中带阴悒,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可考虑萧独吟此句,以加强气氛)。陶始而惊愕,继而沉默深思,终乃平静,谓之曰:“此乃从井救人,她将来不会幸福,你也不会幸福,而我……没有说完,她就跑走了。D、文嫂自杀后,原有镜头,大体可以保留,但萧之留书出走,似可改为萧正在写信,未完,而陶至,陶夺书读之,冷冷地问萧欲往何处去,萧不答,表示绝望的困惑。陶以坚决声调说:我也要走。萧惊问:何处?陶答:革命风暴的中心。萧睁大了眼睛,陶厉声说:你现在还是徘徊么?还是幻想个人力量可以使不幸者幸福么?陶说完,奋然即走,萧似大梦初醒,大呼追之。全剧结束。
以上的想法,在批判了萧,同时又不至于离原作太远。把萧处理为逃避斗争的人,似乎也不妥;萧只是受了托尔斯泰主义的毒害较深,误认为此乃反抗旧势力、感动人心的法门,故对于共产党指示的道路,长时期徘徊不决而已。
昨日大家曾谈剪去萧拟娶文嫂一段,但我后来反复考虑,觉得如此一剪,则后面的镜头有不少都得改动,补拍太多而且剧情也缺少回荡曲折之势,所以我现在作如上之设想。请你们参考。
顺颂健康
雁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日上午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一、如何看待萧涧秋、陶岚两个人物?我以为萧与陶有同又有不同。两人都有反抗旧社会的气骨,是其相同处;但萧则湖海飘零多年,有徘徊莫知所从之概,陶则与世隔绝、骤接新思潮,故多勇往直前之气。萧之追求真理,已有年所,故托尔斯泰主义已先入为主,当票与陶岚相遇时(亦即与文嫂相遇时),表面上或主观上虽似一徘徊歧途者,然而潜意识中,托尔斯泰主义实占上风。陶则猛一觉醒,正值大革命前夜,风云澎湃,陶只有被卷入之可能,而无彷徨徘徊之余地。然而陶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还不到能侃侃而谈,折服萧之地步。现在我没时间取柔石原作分析此两个人物之精神状态,或许原作对萧、陶之性格描写,未如此明朗,然我们不妨在影譬如此发展他们。何则?因为如此发展了他们,虽与原作有出入,但对当时现实,固无抵牾也。
二、如果我们肯定了上面的论点,于是:A、强调萧之思以个人力量挽救人间苦难之思想而又自怀疑(择一适当镜头加几句简炼的话语,或对陶倾诉,或独白);B、如何处理文嫂?文嫂是一个善良的家庭妇女,负着旧礼教的包袱。镇中的谣言使她痛苦,然而温顺的性格和生活的穷困又使她不忍也不能毅然拒绝萧的照顾和温情。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文嫂,则在阿宝病死,萧来探望时的一段对话,可以略加修改为:萧劝文嫂再嫁,而且暗示有人会牺牲自行接受她,文嫂暗示“此人”另有意中人,她何必损人(破坏了陶岚的恋爱)而不利己?(怀疑萧未必能终爱,而自己将为社会所笑骂)文嫂表示了将一死结束漫长的苦痛,嘱萧善视采莲,并谓陶小姐一定也能善视采莲。C、然而文嫂此种适合于她本人境遇的暗示并未能使萧正视现实,却反而激起了他潜意识中的托尔斯泰主义,故在昏夜彷徨时,对陶小姐直白了自己的打算,(此可用影平原来对话,但可稍稍修改,于激昂中带阴悒,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可考虑萧独吟此句,以加强气氛)。陶始而惊愕,继而沉默深思,终乃平静,谓之曰:“此乃从井救人,她将来不会幸福,你也不会幸福,而我……没有说完,她就跑走了。D、文嫂自杀后,原有镜头,大体可以保留,但萧之留书出走,似可改为萧正在写信,未完,而陶至,陶夺书读之,冷冷地问萧欲往何处去,萧不答,表示绝望的困惑。陶以坚决声调说:我也要走。萧惊问:何处?陶答:革命风暴的中心。萧睁大了眼睛,陶厉声说:你现在还是徘徊么?还是幻想个人力量可以使不幸者幸福么?陶说完,奋然即走,萧似大梦初醒,大呼追之。全剧结束。
以上的想法,在批判了萧,同时又不至于离原作太远。把萧处理为逃避斗争的人,似乎也不妥;萧只是受了托尔斯泰主义的毒害较深,误认为此乃反抗旧势力、感动人心的法门,故对于共产党指示的道路,长时期徘徊不决而已。
昨日大家曾谈剪去萧拟娶文嫂一段,但我后来反复考虑,觉得如此一剪,则后面的镜头有不少都得改动,补拍太多而且剧情也缺少回荡曲折之势,所以我现在作如上之设想。请你们参考。
顺颂健康
雁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日上午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