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说不尽国共情仇(国共十年) 4、谈合作不得周详
“二·七”罢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想战胜敌人,自个单练不成,必须争取同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共产党有合作的基础,共产党愿与其合作。
国民党在革命的政党里,有地盘、有军队、有政权。孙中山非常希望袁世凯死后的新一届政府恢复辛亥革命的象征——《临时约法》,没想到段祺瑞公开声称“我一不要总统、而不要国会、三不要约法”,气焰较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中山再举义旗,掀起护法运动,联合西南军阀对抗北洋军阀,结果很快失败。孙中山败走上海,随后南下广州。广州是孙中山的重要基地,也是当年革命洪流最为汹涌的地方。海军的两艘军舰宣布拥护孙中山,北京的一百多名国民党籍党员也尾而随之。1917年的广州,不够法定人数的非常国会召开,就是这个议会上,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从1921年开始,中国就存在两个政府,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广州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政府虽然建立起来,但是孙中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他需要掀起生机勃勃的革命运动,需要自己稳定的财政收入,需要有一支强大的能够支持革命且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作为国民党领袖的孙中山,革命总是没完没了地失败,孙中山痛定思痛,深感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当年革命的勇气。眼瞅着辛亥革命胜利十年,建党17年的国民党,党员们做了官,买了房子,娶了姨太太,生活安逸,也开始安于现状。国民党急需改组,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的、朝气蓬勃之人。孙中山看中了共产党——彻底革命的政党。
共产国际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开展共产主义运动,他们希望国民党能够支持工人运动,能够吸引民众参加反对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要同国民党合作。就这样,因缘聚足,时机成熟,共产国际做媒,从中撮合,国共两党有了合作的基础与意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三大”,决定同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采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政党。
共产党人的双重党籍,当两党目标一致时很好共处,一旦两党分裂,对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就凸现出来。未成年的共产党,早起容易犯下“左倾”或是“右倾”的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放弃领导权就是右倾;照搬外国经验,扩大了革命的对象就是左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是同盟军。资产阶级既不是领导,也不是敌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本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完成,指示中国资产阶级软弱、妥协,它完成不了,所以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作为国共合作另一方的中国国民党,也表现出了应有的姿态。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的重点是改组国民党。国民党本是松散的欧美式政党,1905年成立到国共合作前,刚刚召开“一大”。但是共产党告诉他,得把党员给凝聚起来,国民党组织形式向共产党靠拢。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罗、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革命要用暴力手段,暴力就得有自己的军队。孙中山当年外号叫孙大炮,他不像康梁,给皇上上书,一再上书。孙中山明白:想要朝廷听话就得推翻它。暴力革命需要有自己的军队,不能像武昌起义那样靠新军,护国运动靠西南军阀那样。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名称叫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的三年属于速成班,一共开办了六期,半年一期。1927年迁往南京,改名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一所正式的军官学校,学制三年。孙中山在黄埔6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亲临讲话,勉励学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蒋介石非常看重黄埔,他在就任黄埔军校校长之前,已经是中将军衔,粤军的参谋长,国民党的军队主要就是广东的粤军。黄埔军校校长编制是少将军衔,但是蒋介石宁可降级到黄埔军校当校长,因为他看得出来这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后来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是黄埔出身,跟蒋介石是师生之谊。
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黄埔军校不但要教会学生放枪,还让学生知道枪朝什么人放。当年的黄埔军校门口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横批是“革命者来”。黄埔声名赫赫,从东三省、内蒙古投奔而来报考的学生比比皆是,那会儿到广州,有的得走一年才到。所以,到黄埔的都是热血青年,知道为什么来流血牺牲。他们在战场上非常勇敢,以一当十,以十当百,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不少人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很多都出身于黄埔。共产党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里面共有四个出身于黄埔。就这样,两党合作,建立起革命武装,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展开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国民党在革命的政党里,有地盘、有军队、有政权。孙中山非常希望袁世凯死后的新一届政府恢复辛亥革命的象征——《临时约法》,没想到段祺瑞公开声称“我一不要总统、而不要国会、三不要约法”,气焰较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中山再举义旗,掀起护法运动,联合西南军阀对抗北洋军阀,结果很快失败。孙中山败走上海,随后南下广州。广州是孙中山的重要基地,也是当年革命洪流最为汹涌的地方。海军的两艘军舰宣布拥护孙中山,北京的一百多名国民党籍党员也尾而随之。1917年的广州,不够法定人数的非常国会召开,就是这个议会上,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从1921年开始,中国就存在两个政府,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广州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政府虽然建立起来,但是孙中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他需要掀起生机勃勃的革命运动,需要自己稳定的财政收入,需要有一支强大的能够支持革命且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作为国民党领袖的孙中山,革命总是没完没了地失败,孙中山痛定思痛,深感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当年革命的勇气。眼瞅着辛亥革命胜利十年,建党17年的国民党,党员们做了官,买了房子,娶了姨太太,生活安逸,也开始安于现状。国民党急需改组,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的、朝气蓬勃之人。孙中山看中了共产党——彻底革命的政党。
共产国际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开展共产主义运动,他们希望国民党能够支持工人运动,能够吸引民众参加反对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要同国民党合作。就这样,因缘聚足,时机成熟,共产国际做媒,从中撮合,国共两党有了合作的基础与意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三大”,决定同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采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政党。
共产党人的双重党籍,当两党目标一致时很好共处,一旦两党分裂,对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就凸现出来。未成年的共产党,早起容易犯下“左倾”或是“右倾”的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放弃领导权就是右倾;照搬外国经验,扩大了革命的对象就是左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是同盟军。资产阶级既不是领导,也不是敌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本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完成,指示中国资产阶级软弱、妥协,它完成不了,所以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作为国共合作另一方的中国国民党,也表现出了应有的姿态。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的重点是改组国民党。国民党本是松散的欧美式政党,1905年成立到国共合作前,刚刚召开“一大”。但是共产党告诉他,得把党员给凝聚起来,国民党组织形式向共产党靠拢。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罗、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革命要用暴力手段,暴力就得有自己的军队。孙中山当年外号叫孙大炮,他不像康梁,给皇上上书,一再上书。孙中山明白:想要朝廷听话就得推翻它。暴力革命需要有自己的军队,不能像武昌起义那样靠新军,护国运动靠西南军阀那样。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名称叫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的三年属于速成班,一共开办了六期,半年一期。1927年迁往南京,改名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一所正式的军官学校,学制三年。孙中山在黄埔6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亲临讲话,勉励学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蒋介石非常看重黄埔,他在就任黄埔军校校长之前,已经是中将军衔,粤军的参谋长,国民党的军队主要就是广东的粤军。黄埔军校校长编制是少将军衔,但是蒋介石宁可降级到黄埔军校当校长,因为他看得出来这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后来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是黄埔出身,跟蒋介石是师生之谊。
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黄埔军校不但要教会学生放枪,还让学生知道枪朝什么人放。当年的黄埔军校门口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横批是“革命者来”。黄埔声名赫赫,从东三省、内蒙古投奔而来报考的学生比比皆是,那会儿到广州,有的得走一年才到。所以,到黄埔的都是热血青年,知道为什么来流血牺牲。他们在战场上非常勇敢,以一当十,以十当百,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不少人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很多都出身于黄埔。共产党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里面共有四个出身于黄埔。就这样,两党合作,建立起革命武装,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展开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