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美丽的英语最新章节 > 美丽的英语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三部分:我们的金钥匙伦敦的雾去哪儿了

  WhereIstheFoggyLondon?

  伦敦的雾去哪儿了?

  我很久都没有收到朋友西川英介的信了,我也没有给他写信,但心里有时就想起他。他曾对我说,今天日本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了,就像机器人。是的,西川英介就像一个机器人,他从来都是一副急匆匆的要去赶火车的样子。过去,他有时写来的日语信就像电报那么短。比如:

  海迪桑,很久没见面了,东京的树叶开始飘落了,秋天了,真的很想念啊!你那里也一定是满树红叶如花了吧。

  这就是日本人的信,总是一张淡蓝色的薄薄的信纸,上面就这么几个字。好几次收到他轻飘飘的信,我都怀疑信封里有没有信纸。

  那一天,打开电子信箱,我却看到西川英介从英国发来的e-mail。啊,这回他破天荒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英文信。平时他给我的都是典型的日语信,彬彬有礼,客套连篇,开头几句不是说他那里刮风下雨雪花漫天,就是说樱花醉人晚霞灿烂,要不就用日语习惯的“前略”这个词省去冗长的问候。

  在这封信里西川就像变了一个人,他说,他已经到英国UyofPortsmouth(朴次茅斯大学)的LanguageandLinguisticsDivision(语言和语言学系)学习一段时间了。他还不惜笔墨给我描绘今天的英国,还发来他拍摄的一组英国的风景照片。我有点奇怪,因为此前,西川英介在日本一所大学的生物实验室工作,他的专业是生物化学。而且西川多年前还曾在美国留过学,我觉得他的英语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去语言学系学习呢?我很快就给他回了一封e-mail:

  Hello,Mr.NIXIKAWA.YourdescriptiomeknowmoreabouttheBritishpeopleandtheirtry;thebeautifultryofShakespeare,especiallythetranquilRiverAvon,thesnow-coveredhighlandsofScotland,andmuyfalseimaginationaboutthemhavebeencorrected,i.e.,IalwayshadanimpressionthatLondonisacapitaloffogasdescribedinDis’novelsandotherworksofliterature.ButyourphotosletmehaveafreshlookatLondon’sclearsky.WhereisfoggyLondon?Where’sOliver,theorphandescribedbyDis?AndhowaretheLondoners’feeliheyenjoythebeautifulserybytheRiverThames?Pleasedon’twonderwhyIhavesomanylinkedquestions.ButthequestionIreallywanttoaskis,“Whydidn’tyoustudyatthebiochemistrydepartmentoftheuy?Didyougiveupyourmajor?…”

  (西川君,你的描述让我更多地了解了英国人和这个国家的状况,莎士比亚美丽的故乡,特别是宁静的艾冯河,还有冬天白雪皑皑的苏格兰高原,我的很多错误印象也得到了纠正。过去,我总觉得伦敦是一个雾都,就像狄更斯的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里描写的那样。可是你的照片让我看到了伦敦晴朗的天空。雾中的伦敦到哪里去了?狄更斯笔下那个叫奥利弗的孤儿到哪里去了?当伦敦人在泰晤士河边享受旖旎的风光时,他们是什么感受?请不要奇怪我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连串问题,其实,我真正想问的是,你为什么不学生物化学,而学语言学,你放弃你的专业了吗?)

  西川也很快回信了,他说,海迪桑,我正想告诉你,在伦敦有很多东西是我在日本国内没有想到的,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才决定用宝贵的时间,专门进修英语。他又说,Whenlearningalanguageyoushouldatthesametimelearntoknowaboutthelanguage,thatistosay,knowwhereitinated,inwhichcultureitwasborn,howitgedwiththetime’sprogressing…Imean,youshouldnotonlyknowhowitistoday,youshouldalsoknowitspast.Justasyou’resailingalongtheriveryoushouldlookforitssource…

  (学习一门语言,你同时应当学会了解这门语言,那就是说,了解它是从什么地方起源的,它是在哪种文化里孕育的,它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我是说,你不应当仅仅了解它现在如何,还应当了解它的过去。这就像你沿着一条河流航行,去寻找它的源头……)

  看了西川的信,我找出很早以前读过的一本ABackgroundtoEnglish(byP.S.Tregidgo)。这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风俗,工农业生产,城市和乡村,还有教育、文艺、体育……我想,这是一本了解英国社会概况的好书。而且,由于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所写,它的最大特点是,详尽真实,没有主观臆测和意识形态的成分。只可惜,这本书是1962年出版,1971年重新修订的,与当今的英国社会恐怕有很大的距离了。可是,有些东西,比如风俗习惯,在英国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是不容易改变的。比如,关于英国人的性格,作者写道:

  TootherEuropeans,thebest-knownqualityoftheBritish,andinparticularoftheEnglish,is“reserve”.Areservedpersonisonewhodoesnottalkverymuchters,doesnotshowmuchemotion,andseldomgetsexcited.Itisdifficulttogettoknowareservedperson:heellsyouanythingabouthimself,andyoumayworkwithhimforyearswithouteverknowingwherehelives,howmanychildrenhehas,andwhathisisare.Englishpeopletendtobelikethat…Itisquitepossiblefortwopeopletoknoweachothercasuallyforyearswithoutknowingeachother’sname…

  (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说,不列颠人,特别是英格兰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一个含蓄的人,就意味着,他很少跟陌生人说话,不怎么表露情感,也很少显得激动。要认识一个含蓄的人是很困难的,因为他绝不会告诉你任何有关他自己的事,可能你和他一起工作了好几年,却不知道他住在哪儿,他有几个孩子,他有什么兴趣爱好。英格兰人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很可能两个人很随和地认识了好几年,却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啊,真是不苟言笑的英国绅士!看来要适应英国的生活,特别是要适应那些古怪的英国绅士们,还真的要学点background。比如,有一个问题一定要先问清楚,就是那些British,English,Irish,Welsh,Scottish,NorthernIreland,UK,等等,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要真正弄清楚这些东西,还要到英国的历史中去寻找,就像要知道中国最大的民族为什么叫汉族,就得从中国的历史说起一样。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不落帝国的光辉日益暗淡,并且最终成为一个“小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语),英国似乎不那么引人注目了,不过,英国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它的特点,比如,英国没有成文的宪法,只有共同法(onlaw),它是由几个世纪以来法官的判决组合而成的,因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都有各自独立的司法体系。英国女王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Theoh)在1995年还有51个成员国,英国是不加入欧元区的欧共体成员国。我还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事,就是英国的法律规定与有些国家不一样,比如,十六岁的男孩儿和女孩儿就可以结婚。书里这样说:

  Nochildmarryuheageofsixteeherwithorwithouttheparents’sent;overtheageofeighteen,theparents’sentisunnecessary;betweensixteeeen,theparents’sentisnecessary,butifitiswithheldtheyoungcoupleappealforacourtjudgment,andtheparentsbeoverruledbythecourtifcircumstancesjustifyit.

  (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都不能结婚,不管父母同意不同意都不行;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不需要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在十六岁和十八岁之间,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结婚。如果父母不同意,年青的伴侣可以要求法院裁定。如果法院裁定可以结婚,父母的决定将无效。)

  这就是说,他们在完成了五岁到十五岁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就要进入成人和独立(grown-upandindepe)阶段了。当然,和七十年代初的情况相比,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我看过一本介绍英国的手册Britain1995,AnOfficialHandbook,上面有这样的介绍:

  About65pertofpupilschoosetotinueineducationafter16…Andtheproportionofyoungpeopleenteringhighereducationinuiesandcollegeshasrisenfromoin1980tomorethanoneinfourin1994andisexpectedtoreaeiheyear2000.

  (大约百分之六十五的学生选择在16岁以后继续受教育……而年轻人进入大学和学院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每八个人中有一个,上升到1994年的每四个人中有一个多,而这个数字在2000年有望达到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

  2000年的时候,三个英国的年轻人当中就有一个接受高等教育,除此之外,英国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tinuouseducationandadulteducation)也在快速发展。所以,十六岁就结婚,对英国今天的一些年轻人恐怕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在学习中度过自己青春的人越来越多。

  于是,我在给西川的e-mail中说:

  Afterreadingyouremail,Irevisedmyreadingplan;oneisonBritish,theother,onAmeri.I’vepreparedalonglistofbooks,includingpolitics,geography,literature,sdteology,evenenviroalprote,etoneword,awidereadingprogram.

  Sihen,Iimmersedmyselfintoreading,ofcourseinthesparetimeafterwork.Asthebookswerepiledhigherandhigherbesidemypillow,IreceivedanemailfromanotherfriendwhowasinAmerica.ShetoldmethatthereisnogeneralbackgroundtoEnglishlanguage,becauseallthepeopleI’vemetagreedthattheEnglishlanguageisagloballanguage,butinfactthereisAmeriglish,BritishEnglish,adianEnglish,AustralianEnglish,andevenanEnglishinHongKongandinSingapore.Theyallhavetheirownbackgrounds.HowcouldyoulearnEnglishonlytoknowohesedifferentbackgrounds?

  Iagreewithher.AlthoughIspentmuchtimeonthebackgroundofEnglish,Ithinkitbesmealot.IalwaysbelievethatlearningEnglish,inesseolearnhowtounicatewiththeEnglish-speakingpeople.Imustknowmoreaboutthem,theirmanners,atitudestowardothers,andtheirwayoflife.

  (读了你的电子邮件,我修改了我的读书计划,其中一个是阅读不列颠,另一个是阅读美国。我准备了一份很长的书单,包括政治,地理,文学,科技,甚至环保,等等。一句话,这是一个很广泛的阅读计划。从那以后,我把自己浸没在阅读中,当然是在业余时间。不过,有一次,我的美国朋友莫瑞斯告诉我,英语没有一个总的背景,因为我见到过的所有的人都认为,英语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可是实际上,有美国英语,英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甚至还有香港和新加坡的英语,等等。它们都有自己的背景。学习英语,怎么能只了解这么多不同背景中的一种呢?……

  我同意她的说法。我学习英语背景花费了一些时间,还是有收获啊。我相信,学习英语,从本质上说,就是学习怎样和讲英语的人交流。因此,必须更多的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行为举止,他们对别人的态度,他们的生活方式……)

  后来,西川又回日本了。他告诉我,他在一家国际知名的生物技术公司担任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主管。他说,他的很多同事都来自美国和英国,都是讲英语的,但无论上司还是下级,他们相处得都很好,因为他了解他们的语言和种种背景。因此,他很快就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在信中谈到这些时,西川感慨地说,YouhaveagoodandofEnglishonlyifyoukhebackgroundtoEnglishlanguage.(只有熟悉了英语的背景,你才算真正学好了英语。)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