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秋收起义
这首词最早非正式地发表在《中学生》一九五六年八月号,是由谢觉哉在题为《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的文章中提供的。
<strong>赏析</strong>
1927年春夏之交,继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血腥镇压工农运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葬送。“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南、江西策划秋收起义。这首词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他所领导的湘赣两省工农和一部分北伐军举行暴动,以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那一段光辉历史。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开宗明义,庄严自豪。以对仗的形式写出,给人以声势赫赫、威风凛凛、红旗招展、阵容严整之感。9月9日后,起义军从破坏粤汉铁路开始,分别从江西西部的几个集结地出发,扑向湖南长沙。“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两句点明行军方向,语气急促而斩截明快。“不停留”与“直进”连用,渲染出行军者昂扬的斗志、急迫的心情、加速的步伐和时不我待、日夜兼程的紧张气氛。读者似能看见一队队手持梭镖、身背大刀、肩扛土铳洋枪的革命军战士们行进在湘赣交界处的崇山峻岭、田间水边,白天红旗引路,夜晚火把照明……似能听到嘹亮的军号声,急促的马蹄声和不停的脚步声。由于工农革命军由赣入湘,目的是会合平江、浏阳的起义农民,协同攻打长沙,于是下片词的表现空间,也由上片的“匡庐一带”转入“潇湘”亦即湖南境内。
湖南一度是农民运动最发达的省份,北伐军进入湖南后,农民运动由秘密转为公开。到1927年4月,湖南农民协会会员已达五百多万,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也由广东转向湖南。5月21日,国民党长沙驻军团长许克祥在蒋介石、何键的秘密指使下发动反革命政变。党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英勇反击,计划攻打长沙,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态度,下令停止反击,致使各县农军被敌人各个击破,湖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被打倒的土豪劣绅卷土重来,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残酷屠杀农协会员,制造白色恐怖。“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下片开头也以对句形式,表现当时空前激化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为秋收起义勾勒出了政治背景。面对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除了同心协力进行反抗之外,别无选择。“秋收时节暮云愁”一句,展现了一幅黑云翻墨、阴暗惨淡、天地变色的极具象征性的黄昏图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愁”字,给人以沉闷、滞重、抑郁之感。这正是农民运动处于低潮并酝酿着再度爆发的那个特定时期的湖南农村现实的艺术写照。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个个同仇”的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忍受“重重压迫”,仇恨在增长,力量在蓄积,当这一切达到极限时,终于迸裂喷发,“霹雳一声暴动”。以“霹雳”喻暴动,笔力千钧,写出了工农起义迅猛神速、惊天动地的气势。这结尾两句,先抑后扬,卒章显志,戛然而止,但那划破云空的道道电光和震撼山岳的隆隆雷声仍在闪耀、回荡……
在毛泽东诗词所展现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壮丽历史画卷中,《西江月·秋收起义》当属开篇之作。这首与秋收起义几乎同步的纪实性作品,是八十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斗争的艺术实录。作者因情造文,无暇精雕细琢、刻意求工,有些地方以口语入词并采用湖南方音押韵,作品因此显得简括遒劲、犷悍豪壮;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以诗人兼战士而置身于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战争环境中的挥洒笔墨、叱咤风云的真情实态。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strong>赏析</strong>
1927年春夏之交,继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血腥镇压工农运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葬送。“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南、江西策划秋收起义。这首词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他所领导的湘赣两省工农和一部分北伐军举行暴动,以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那一段光辉历史。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开宗明义,庄严自豪。以对仗的形式写出,给人以声势赫赫、威风凛凛、红旗招展、阵容严整之感。9月9日后,起义军从破坏粤汉铁路开始,分别从江西西部的几个集结地出发,扑向湖南长沙。“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两句点明行军方向,语气急促而斩截明快。“不停留”与“直进”连用,渲染出行军者昂扬的斗志、急迫的心情、加速的步伐和时不我待、日夜兼程的紧张气氛。读者似能看见一队队手持梭镖、身背大刀、肩扛土铳洋枪的革命军战士们行进在湘赣交界处的崇山峻岭、田间水边,白天红旗引路,夜晚火把照明……似能听到嘹亮的军号声,急促的马蹄声和不停的脚步声。由于工农革命军由赣入湘,目的是会合平江、浏阳的起义农民,协同攻打长沙,于是下片词的表现空间,也由上片的“匡庐一带”转入“潇湘”亦即湖南境内。
湖南一度是农民运动最发达的省份,北伐军进入湖南后,农民运动由秘密转为公开。到1927年4月,湖南农民协会会员已达五百多万,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也由广东转向湖南。5月21日,国民党长沙驻军团长许克祥在蒋介石、何键的秘密指使下发动反革命政变。党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英勇反击,计划攻打长沙,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态度,下令停止反击,致使各县农军被敌人各个击破,湖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被打倒的土豪劣绅卷土重来,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残酷屠杀农协会员,制造白色恐怖。“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下片开头也以对句形式,表现当时空前激化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为秋收起义勾勒出了政治背景。面对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除了同心协力进行反抗之外,别无选择。“秋收时节暮云愁”一句,展现了一幅黑云翻墨、阴暗惨淡、天地变色的极具象征性的黄昏图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愁”字,给人以沉闷、滞重、抑郁之感。这正是农民运动处于低潮并酝酿着再度爆发的那个特定时期的湖南农村现实的艺术写照。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个个同仇”的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忍受“重重压迫”,仇恨在增长,力量在蓄积,当这一切达到极限时,终于迸裂喷发,“霹雳一声暴动”。以“霹雳”喻暴动,笔力千钧,写出了工农起义迅猛神速、惊天动地的气势。这结尾两句,先抑后扬,卒章显志,戛然而止,但那划破云空的道道电光和震撼山岳的隆隆雷声仍在闪耀、回荡……
在毛泽东诗词所展现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壮丽历史画卷中,《西江月·秋收起义》当属开篇之作。这首与秋收起义几乎同步的纪实性作品,是八十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斗争的艺术实录。作者因情造文,无暇精雕细琢、刻意求工,有些地方以口语入词并采用湖南方音押韵,作品因此显得简括遒劲、犷悍豪壮;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以诗人兼战士而置身于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战争环境中的挥洒笔墨、叱咤风云的真情实态。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