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看山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strong>赏析</strong>
杭州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即今名杭州湾王盘洋的一部分。海潮东来,为今名北高峰、南高峰呈扇形的西部峰山所阻,回潮挟带泥沙,久淤成陆,海湾深处,积水为湖,这便是后来的西湖。自唐以后,湖水改造成淡水,西湖便渐成生机勃发、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今天更为世界游人所瞩目。
毛泽东对于杭州湖山景色,情有独钟。自20世纪50年代始至谢世,其游憩杭州,观赏湖山,多至数十次。他对湖西半月形的群山,尤有兴趣,不止一次登上灵隐之北的北高峰,远眺西南诸峰。《看山》诗便是1955年北高峰登眺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诗中说“三上北高峰”,所谓“三上”,不必理解为三次登上北高峰,古人常以“三”表示多,这里也可以作多解。实际上他也的确多次登览。他登上高峰之巅,环视杭州,一望无际,于是次句曰:“杭州一望空。”这“空”字并非虚无之意。杭州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有“重湖叠巘”,“烟柳画桥”,真是“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怎能是“一望空”呢?可见此“空”者非“无”也。这“空”字,也不同于萨都剌所说的“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百字令·登石头城》)。其所谓“眼空无物”,非“无物”,乃指无人,即后文所说“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慨叹金陵古都的衰落,更无英雄人物,意从苏轼“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化出。50年代初,杭州人民正是鼓干劲、争上游的精神风貌,所以这“空”字,自非萨都剌的所谓“眼空”。在“一望”之后下一“空”字,是需有诗胆的,在历朝诗作中,很难找到先例。是不是为了凑韵脚,才生硬地安个“空”字呢?字是韵字,却非强凑。在旷望之后,用什么词来描述视觉中的环境和感觉中的心境呢?一般诗人可能会选用“赊”字或“遥”字之类,而不一定敢于下这个“空”字。尽管这里的“空”字,乃廓然广大之义,与“赊”字、“遥”字近似,但却显得有力度,更能表现作者的胸襟怀抱。“空”字取广大寥廓之义入诗。唐朝诗人李频《送友人游塞北》诗云:“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这里的“空”字就是辽远广阔之义,非谓沙漠空无一物。可见“一望空”这“空”字下得有据,也下得有力。
诗人把视线从旷远的天际,收回到西南诸峰,并选取几座山入诗。中间两联四句,一句写一座山,巧借山名作对,并构成诗的意境。依次写了宝石山、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飞凤对桃花,虽不甚工,却合律,也较富于动态。扇子与美人,本乃天然成对,倘若用在句首,可以不动,以美人对扇子,既粘又对。但如果山名都如颔联安在句首,会失之板滞,所以诗人在颈联将山名调到句末。但是,移于句末扇字与美字却落在第四字,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声律要诀,山名首字皆仄,便失协了,所以作者又巧妙地将“美人”改成“佳人”,使之合律。
毛泽东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在这首诗里正是采取形象比兴的手法,将山名加以形象化,构成诗的意境,由虚而实,实中见虚。四座山名,原是形象化的抽象,在诗中则将抽象还原于形象,并稍加点染,便成了有景有人的诗境:在湖西宝石山飞凤亭之侧,绿树成荫,一派天然好景;桃花岭上的桃花,虽然已经凋谢,但从那里吹来的风,似乎还带着花香,令人精神为之一爽;夏日炎天,使人想起扇子岭,要是寻来这一面大扇子,一定可以驱除溽暑烦热;佳人、美人,在古典诗歌中往往是理想的象征,在追求理想,对待佳人时,既要有饱满的热情,又要持冷静的态度。颈联中“热来”“冷去”,“来”和“去”都是语助词,无义。这里只剩下一“热”一“冷”,其义并非指气候的炎热寒冷,而是含有遥深的寄兴。诗人是政治家,诗意也常带有政治色彩。中间二联实中之虚,便是包含着对形势的看法,颔联以好景喻大好形势,颈联以冷热喻审慎态度。这是切合当时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
末联写晚鹰飘飖而下,表示欢迎。晚鹰何所指?诗题曰“看山”,其前所写诸景皆山,紧扣着山,十分切题。以此推断,晚鹰应当指山,或即指灵鹫峰。灵鹫峰又名飞来峰,在北高峰南,灵隐寺前。相传天竺(今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道:“此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灵鹫,鹰属,为了押韵,目为晚鹰,自在情理之中。作者登北高峰,傍晚下山,取道灵隐寺前,正有飞来峰迎于路侧,应正合当时看山实际。况且毛泽东最反对胶柱鼓瑟,呆板地以山名原封不动地入诗。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把滇池周遭的山写入联中,灵活地将山名化为形象化的语言,如“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朔缟素”,十分形象,所以毛泽东对长联批曰:“从古未有,别创一格。”阮元将长联妄改一遍,这几句改为“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毛泽东批曰:“死对,点金成铁。”阮元将孙髯翁由山名加以形象化的词语,回归于世人俗称的山名,所以成了“死对”,不够活脱,也缺少诗意。此诗中颔、颈二联之点化山名和末联以“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写灵鹫峰,也都类似大观楼长联之写山,活脱而富于诗意。
这首诗的体裁,本文开头就称之为“五律”,为何称为五律,还得稍加说明。律诗要求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二联之间平仄相粘;中间二联不仅要求声对,还要求意对,即要求对仗;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从平仄、对仗、押韵这三要素看,这首诗基本符合五律要求。之所以说基本合律,是因为还存在两个小问题,一是首联与颔联之间平仄失粘,二是押韵稍宽,即传统所说“出韵”。
关于平仄失粘问题,即在唐人大家中,或偶犯之,以不害意为要。倘若将此诗头两句前后易位,作“杭州一望空,三上北高峰”,它非全然粘合,但却有伤于诗意。是否偶一失粘即可指其非五律?不可。但凡作古风,非于声调求节奏,而于语意求节奏,即非重外节奏,而重内节奏,所以常有意回避平仄相间与相对,有时则于押韵之句犯三连平,以示区别,或求取一种律外的舒缓感。如本篇,仅一处失粘,余皆合律,岂可视为“古风”?偶犯失粘,仍视为律诗,古有先例。如陈子昂《晚次乐乡县》首二联云:“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其失粘处,正与本篇同。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指陈子昂此篇前四句、卢照邻《春晚山庄》前四句,王勃《春日还郊》后四句,皆失粘,说“初学不可不知”。然而从来无人否认这些诗为律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前六句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联之中两处失粘,然仍不失为七律之佼佼者,与崔颢《黄鹤楼》诗并誉为唐律压卷之作。由此观之,本篇虽偶犯失粘,仍可称为五律。
关于押韵,律诗要求押平韵,且一韵到底,不可换韵。此诗协平韵,自不成问题,问题在是否一韵到底。如果以平水韵按之,自然非出一韵。依顺序而下,“峰”属冬韵,“空”、“风”属东韵,“人”属真韵,“鹰”属蒸韵。若绳之以古法,首句可韵可不韵,韵则用邻韵,冬部为东部之邻,故首句协“峰”,非出韵,正合古法。惟“人”、“鹰”,当以出韵论。然律诗之所以为律诗,平仄、对仗是决定性的要素,用韵的宽严尚不至影响其为律或非律。自宋以后,中古音逐渐发生变化,入声字派入平、上、去三声,韵部亦由多而趋少。由于韵部减少,韵域扩宽,邻韵通押,自宋以来,在非科举应试场合,时有发生,而且愈到后来,有愈多的趋势,亦即用韵愈来愈宽。我国方言各地有异,作诗者时有以方言入诗者,故方音为韵屡见不鲜。虽非正格,却照样流行。本篇之“人”、“鹰”,在湖南方言中,与“空”、“东”同韵,读法皆如“庚”(en)韵。依古今音变视之,以方言为韵按之,也是平声“一韵”,所以本篇不出五律范围。
此诗在毛泽东的诗作中,虽非上乘之作,但仍属基本合于五律的富于形象的佳作。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strong>赏析</strong>
杭州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即今名杭州湾王盘洋的一部分。海潮东来,为今名北高峰、南高峰呈扇形的西部峰山所阻,回潮挟带泥沙,久淤成陆,海湾深处,积水为湖,这便是后来的西湖。自唐以后,湖水改造成淡水,西湖便渐成生机勃发、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今天更为世界游人所瞩目。
毛泽东对于杭州湖山景色,情有独钟。自20世纪50年代始至谢世,其游憩杭州,观赏湖山,多至数十次。他对湖西半月形的群山,尤有兴趣,不止一次登上灵隐之北的北高峰,远眺西南诸峰。《看山》诗便是1955年北高峰登眺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诗中说“三上北高峰”,所谓“三上”,不必理解为三次登上北高峰,古人常以“三”表示多,这里也可以作多解。实际上他也的确多次登览。他登上高峰之巅,环视杭州,一望无际,于是次句曰:“杭州一望空。”这“空”字并非虚无之意。杭州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有“重湖叠巘”,“烟柳画桥”,真是“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怎能是“一望空”呢?可见此“空”者非“无”也。这“空”字,也不同于萨都剌所说的“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百字令·登石头城》)。其所谓“眼空无物”,非“无物”,乃指无人,即后文所说“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慨叹金陵古都的衰落,更无英雄人物,意从苏轼“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化出。50年代初,杭州人民正是鼓干劲、争上游的精神风貌,所以这“空”字,自非萨都剌的所谓“眼空”。在“一望”之后下一“空”字,是需有诗胆的,在历朝诗作中,很难找到先例。是不是为了凑韵脚,才生硬地安个“空”字呢?字是韵字,却非强凑。在旷望之后,用什么词来描述视觉中的环境和感觉中的心境呢?一般诗人可能会选用“赊”字或“遥”字之类,而不一定敢于下这个“空”字。尽管这里的“空”字,乃廓然广大之义,与“赊”字、“遥”字近似,但却显得有力度,更能表现作者的胸襟怀抱。“空”字取广大寥廓之义入诗。唐朝诗人李频《送友人游塞北》诗云:“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这里的“空”字就是辽远广阔之义,非谓沙漠空无一物。可见“一望空”这“空”字下得有据,也下得有力。
诗人把视线从旷远的天际,收回到西南诸峰,并选取几座山入诗。中间两联四句,一句写一座山,巧借山名作对,并构成诗的意境。依次写了宝石山、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飞凤对桃花,虽不甚工,却合律,也较富于动态。扇子与美人,本乃天然成对,倘若用在句首,可以不动,以美人对扇子,既粘又对。但如果山名都如颔联安在句首,会失之板滞,所以诗人在颈联将山名调到句末。但是,移于句末扇字与美字却落在第四字,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声律要诀,山名首字皆仄,便失协了,所以作者又巧妙地将“美人”改成“佳人”,使之合律。
毛泽东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在这首诗里正是采取形象比兴的手法,将山名加以形象化,构成诗的意境,由虚而实,实中见虚。四座山名,原是形象化的抽象,在诗中则将抽象还原于形象,并稍加点染,便成了有景有人的诗境:在湖西宝石山飞凤亭之侧,绿树成荫,一派天然好景;桃花岭上的桃花,虽然已经凋谢,但从那里吹来的风,似乎还带着花香,令人精神为之一爽;夏日炎天,使人想起扇子岭,要是寻来这一面大扇子,一定可以驱除溽暑烦热;佳人、美人,在古典诗歌中往往是理想的象征,在追求理想,对待佳人时,既要有饱满的热情,又要持冷静的态度。颈联中“热来”“冷去”,“来”和“去”都是语助词,无义。这里只剩下一“热”一“冷”,其义并非指气候的炎热寒冷,而是含有遥深的寄兴。诗人是政治家,诗意也常带有政治色彩。中间二联实中之虚,便是包含着对形势的看法,颔联以好景喻大好形势,颈联以冷热喻审慎态度。这是切合当时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
末联写晚鹰飘飖而下,表示欢迎。晚鹰何所指?诗题曰“看山”,其前所写诸景皆山,紧扣着山,十分切题。以此推断,晚鹰应当指山,或即指灵鹫峰。灵鹫峰又名飞来峰,在北高峰南,灵隐寺前。相传天竺(今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道:“此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灵鹫,鹰属,为了押韵,目为晚鹰,自在情理之中。作者登北高峰,傍晚下山,取道灵隐寺前,正有飞来峰迎于路侧,应正合当时看山实际。况且毛泽东最反对胶柱鼓瑟,呆板地以山名原封不动地入诗。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把滇池周遭的山写入联中,灵活地将山名化为形象化的语言,如“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朔缟素”,十分形象,所以毛泽东对长联批曰:“从古未有,别创一格。”阮元将长联妄改一遍,这几句改为“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毛泽东批曰:“死对,点金成铁。”阮元将孙髯翁由山名加以形象化的词语,回归于世人俗称的山名,所以成了“死对”,不够活脱,也缺少诗意。此诗中颔、颈二联之点化山名和末联以“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写灵鹫峰,也都类似大观楼长联之写山,活脱而富于诗意。
这首诗的体裁,本文开头就称之为“五律”,为何称为五律,还得稍加说明。律诗要求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二联之间平仄相粘;中间二联不仅要求声对,还要求意对,即要求对仗;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从平仄、对仗、押韵这三要素看,这首诗基本符合五律要求。之所以说基本合律,是因为还存在两个小问题,一是首联与颔联之间平仄失粘,二是押韵稍宽,即传统所说“出韵”。
关于平仄失粘问题,即在唐人大家中,或偶犯之,以不害意为要。倘若将此诗头两句前后易位,作“杭州一望空,三上北高峰”,它非全然粘合,但却有伤于诗意。是否偶一失粘即可指其非五律?不可。但凡作古风,非于声调求节奏,而于语意求节奏,即非重外节奏,而重内节奏,所以常有意回避平仄相间与相对,有时则于押韵之句犯三连平,以示区别,或求取一种律外的舒缓感。如本篇,仅一处失粘,余皆合律,岂可视为“古风”?偶犯失粘,仍视为律诗,古有先例。如陈子昂《晚次乐乡县》首二联云:“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其失粘处,正与本篇同。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指陈子昂此篇前四句、卢照邻《春晚山庄》前四句,王勃《春日还郊》后四句,皆失粘,说“初学不可不知”。然而从来无人否认这些诗为律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前六句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联之中两处失粘,然仍不失为七律之佼佼者,与崔颢《黄鹤楼》诗并誉为唐律压卷之作。由此观之,本篇虽偶犯失粘,仍可称为五律。
关于押韵,律诗要求押平韵,且一韵到底,不可换韵。此诗协平韵,自不成问题,问题在是否一韵到底。如果以平水韵按之,自然非出一韵。依顺序而下,“峰”属冬韵,“空”、“风”属东韵,“人”属真韵,“鹰”属蒸韵。若绳之以古法,首句可韵可不韵,韵则用邻韵,冬部为东部之邻,故首句协“峰”,非出韵,正合古法。惟“人”、“鹰”,当以出韵论。然律诗之所以为律诗,平仄、对仗是决定性的要素,用韵的宽严尚不至影响其为律或非律。自宋以后,中古音逐渐发生变化,入声字派入平、上、去三声,韵部亦由多而趋少。由于韵部减少,韵域扩宽,邻韵通押,自宋以来,在非科举应试场合,时有发生,而且愈到后来,有愈多的趋势,亦即用韵愈来愈宽。我国方言各地有异,作诗者时有以方言入诗者,故方音为韵屡见不鲜。虽非正格,却照样流行。本篇之“人”、“鹰”,在湖南方言中,与“空”、“东”同韵,读法皆如“庚”(en)韵。依古今音变视之,以方言为韵按之,也是平声“一韵”,所以本篇不出五律范围。
此诗在毛泽东的诗作中,虽非上乘之作,但仍属基本合于五律的富于形象的佳作。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