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最新章节 > 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TXT下载
错误举报

附录三 诗词常识

  <strong>乐府</strong>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strong>歌行</strong>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strong>赋得</strong>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strong>口号</strong> 古体诗之题名。“曰口号者,或四句,或八句,草成连就,达意宣情而已也。”(王昌会《诗话类编》卷一)“贵明白条畅”(马上巘《诗法火传》卷十五),不在雕琢。以口号为题的诗六朝已多见,如鲍照《还都口号》、梁简文帝《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等,唐时更多。宋时皇帝当春秋节日与生日,常举行宴会,乐工致辞,然后献诗一章以歌功颂德,亦称口号(见《宋史·乐志》一七《教坊》)。

  <strong>口占</strong>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诗人作诗,不拟草稿,略加思索便随口吟成。

  <strong>联句</strong>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又称“连句”。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连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托)。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宴饮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strong>限韵</strong>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限定用某一韵部之字作诗,古代科举考试或诗人集会唱和时常用。分为两类,一是限韵不限字,一是限韵兼限字。后者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全诗韵脚均先规定;一是限定一字,其余韵脚可在限定的韵部中任选。

  <strong>集句</strong>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又称“四体”。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strong>古风</strong>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唐人好将时人效法前代之诗而作的作品称为古风。风即歌的意思,由《诗经》“国风”引申而来。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strong>古体诗</strong> 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

  <strong>新乐府</strong> 由中唐白居易提出并积极创作而确立的一种诗体。因在精神上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而又用新题写时事,不依谱,不入乐,体制上相对于古乐府有所不同,故称。此体诗中多有反映现实关心民生的佳作,但有时不免径切直露,缺乏情韵。

  <strong>四言诗</strong>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初见于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strong>五言诗</strong>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民谣,现存最早文人五言诗当推东汉班固之《咏史》。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strong>六言诗</strong>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见《文选·左思〈咏史〉》李善注)。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唐以后更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strong>七言诗</strong>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见“柏梁体”),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

  <strong>三五七言诗</strong> 诗体名。指一篇中三、五、七言依次排列,各为两句,共六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与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谓此体起于隋人郑世翼,也有以为起于唐李白的“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因体近小词,非诗中正体。

  <strong>杂言诗</strong>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杂者为多。

  <strong>近体诗</strong> 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strong>今体诗</strong> 即“近体诗”。

  <strong>律诗</strong>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偶有六句三韵,称为“三韵律”或“小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两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strong>格律诗</strong> 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strong>排律</strong> 又称“长律”。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strong>绝句</strong>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规定。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即载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strong>应制诗</strong> 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strong>试帖诗</strong> 诗体名。也称“应试诗”、“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strong>杂体诗</strong> 诗体名。指从字形、句法、声律或押韵等方面别出心裁的那一类作品。名目颇多,据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谓:“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艳妇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他如藏头诗、神智体等亦属此类。此体多为汉魏六朝文人创制,唐人间有试作。因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故少佳什。

  <strong>诗韵</strong> 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著《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是为“平水韵”。清人又减为106韵,改称为“佩文诗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strong>押韵</strong> 亦作“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时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和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strong>近体诗押韵</strong>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strong>古体诗押韵</strong> 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strong>叶韵</strong> 又作“谐韵”、“协韵”、“协句”。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strong>通韵</strong> 诗韵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strong>换韵</strong> 亦称“转韵”。诗韵术语。指一首诗中可押两个或两个以上韵。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例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strong>折△</strong>,(九屑)

  胡天八月即飞<strong>雪△</strong>。(九屑)

  忽如一夜春风<strong>来△</strong>,(十灰)

  千树万树梨花<strong>开△</strong>。(十灰)

  散入珠帘湿罗<strong>幕△</strong>,(十药)

  狐裘不暖锦衾<strong>薄△</strong>。(十药)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strong>着△</strong>。(十药)

  瀚海阑干百丈<strong>冰△</strong>,(十蒸)

  愁云惨淡万里<strong>凝△</strong>。(十蒸)

  中军置酒饮归<strong>客△</strong>,(十一陌)

  胡琴琵琶与羌<strong>笛△</strong>。(十二锡)

  纷纷暮雪下辕<strong>门△</strong>,(十三元)

  风掣红旗冻不<strong>翻△</strong>。(十三元)

  轮台东门送君<strong>去△</strong>,(六御)

  去时雪满天山<strong>路△</strong>。(七遇)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strong>处△</strong>。(六御)

  以上“陌”与“锡”通韵,故“客”、“笛”在一联中同押;“御”与“遇”通韵,故“去”、“处”与“路”可通押。诗中“灰”、“蒸”、“元”为平声韵,“御”、“遇”为去声韵,“屑”、“药”、“陌”、“锡”为入声韵,平、去、入三声换用。

  <strong>险韵</strong> 又称“僻韵”。诗韵术语。指诗句用艰僻字押韵,或从包含字数不多的韵部中选取韵脚,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的。唐韩愈喜用险韵。宋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strong>出韵</strong> 又称“失韵”、“落韵”、“走韵”。指作诗押韵违反格律,用了非同韵部的字。因近体诗首句可用邻韵,故凡在其他几句用邻韵,便是出韵。为作近体诗之大忌,唐人绝少犯之。但也有故意为之的,如李商隐《少年》诗第二句用“二冬”韵,就与全诗押“一东”韵不合,是谓用通韵,未可一概以出韵论。

  <strong>唱和</strong> 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⑴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⑵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⑶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⑷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后三者与“和诗”相对应,通称“和韵”。

  <strong>分韵</strong>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strong>分题</strong>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strong>进退格</strong> 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句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strong>辘轳格</strong>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详见“进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strong>葫芦格</strong> 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依郑谷、齐己与黄损所定诗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strong>蜂腰格</strong> 律诗对仗变格之一。指“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引《西清诗话》)用此格写成的诗称为“蜂腰体”。如张九龄《望月怀远》、贾岛《下第》等。

  <strong>偷春格</strong> 律诗对仗变格之一。“其法颔联虽不拘对偶,疑非声律,然破题已的对矣,谓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引《西清诗话》)指首联以对仗起,颔联反而不对。用此格写成的诗称为“偷春体”。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strong>平仄</strong> 声律专名。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调平仄。

  <strong>“一三五不论”</strong>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须依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简洁明快,但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型便不适用。

  <strong>对与粘</strong> 诗律术语。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如

  (本联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本联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相反相对

  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平仄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如:

  (前联出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后联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相同相粘

  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误,最关键位置的五言第二字,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务必分明。

  <strong>失粘</strong> 作旧体诗术语。写作律诗、绝诗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贴之谓。即应用平声而误用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俪文字,若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strong>五绝</strong> 五言绝句的省称。指五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1)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首句仄起入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3)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首句平起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平声。「仄」表示可平,「平」表示可仄,△表示韵脚。

  <strong>五律</strong> 五言律诗的省称。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1)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首句仄起入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3)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首句平起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注:参见“五绝”。

  <strong>七绝</strong> 七言绝句的省称。指七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1)首句平起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首句平起不人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首句仄起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注:参见“五绝”。

  <strong>七律</strong> 七言律诗的省称。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1)首句平起人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首句仄起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注:参见“五绝”。

  <strong>三平调</strong> 诗律术语。又称“三平切脚”、“下三连”。指诗句末连用三个平声。为近体诗的大忌,又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征之一。如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中:“长歌吟松风(平平平),曲尽河星稀(平平平)”两句,末三字均为平声。

  <strong>孤平</strong> 诗律术语。律诗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唐人律诗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绝对无法换平声字时,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strong>拗体</strong> 律、绝诗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前人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二、四、六字外,着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两联都拗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如清王轩《声调谱序》云:“韩(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体,以矫当代圆熟之弊。”

  <strong>拗救</strong> 诗律术语。在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凡“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则该仄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节音调,使其和谐,称为“拗救”。拗救大致可分为两类:(1)本句自救,即孤平拗救。在格律诗中,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犯孤平”时,则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2)对句相救。⒈大拗必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四字拗,七言“「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六字拗时,必须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⒉小拗可救可不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三字拗,七言“「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五字拗时,可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可以不救。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往往同时并用。

  <strong>古绝</strong> 诗体名。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此书收有五言四句小诗四首,题为“古绝句”,后遂用为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诗中“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strong>入律古风</strong> 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特点为:(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strong>八病</strong> 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谓作诗应当避忌的八项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宋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尾皆浊音而中一字清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纽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纽,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沈约此说,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strong>失对</strong> 律诗术语。作律诗和绝句,凡一联内上下两句平仄违反相对相反之规定,造成声韵重复雷同,谓之失对。唐人作五言律、绝,失对情况很少,七言律、绝中就更为罕见了。

  <strong>当句对</strong> 律诗术语。又称“就句对”。“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三)如杜甫《白帝》有“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联,其中“戎马”对“归马”,“千家”对“百家”,前后两句各自句中成对。唐人还有全诗皆用此成对的,如白居易之《寄韬光禅师》,惟不常见。

  <strong>隔句对</strong> 律诗术语。又称“扇对”、“扇面对”。指律诗第三句与第一句、第四句与第二句分别相对。如白居易《夜闻弹筝潇湘送神曲感旧》:“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袖,留在十三弦。”

  <strong>交股对</strong> 律诗术语。又称“磋对”、“错综对”、“犄角对”。指上下两句相对之字(或词)颠倒错综,不在相当的位置上。如李群玉《杜丞相宴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鬟耸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湘江”与“巫山”交叉错综,构成对仗。

  <strong>互文对</strong> 律诗术语。指两句意思交互通用而成对。如杜甫《客至》诗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联,谓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为君扫;蓬门不曾为人开,而今为君开,互文见义,是为互文对。

  <strong>巧对</strong> 律诗术语。律诗对仗因运思精妙而使诗义折进一层,谓之巧对。如杜甫《秦州杂诗》中“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一联,以“水落”对“山空”,“鱼龙”对“鸟鼠”,“夜”对“秋”,均极稳帖,已称工对。而作者更于此联中,隐括鱼龙川、鸟鼠谷两处秦州地名,遂使全诗更加切合题意,其意义亦更折进一层,是为巧对。

  <strong>对仗</strong> 诗律术语。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自对。对仗一般用同类句型和词性。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间两联须对仗,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对仗,或尾联用对仗;首联对仗的较少见。绝句不用对仗,但时有作偶句者。

  <strong>工对</strong> 诗律术语。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旧时把名词又分成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好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工对,又称“严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又是天文类词对天文类词。又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是名词中的时令类词对时令类词。

  <strong>宽对</strong> 诗律术语。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马”、“鱼”、“水”和“花”、“露”、“衣”,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strong>借对</strong> 诗律术语。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时,又称“假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借“沧”为“苍”,与“蓝”相对,是为“声对”。

  <strong>流水对</strong> 诗律术语。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水顺流而下,故称。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strong>合掌</strong> 诗病的一种。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家大忌。

  (马君骅、周海、杜超、汪涌豪编写)

  词是合乐的诗体。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其实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也。”词作者初依曲谱填词,曲名即是词调名,或称“词牌”。也偶有部分先作词后谱曲者,其词调按作词情事、词中情意或字句等命名。唐宋词调的来源,据今人归纳,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民间曲子。

  二、来自边地或域外。

  三、创自教坊、大晟府等国家乐府机构。

  四、创自乐工歌妓。

  五、词人自度曲。

  六、摘自大曲、法曲。

  此外尚有少数来自琴曲、佛教道教音乐曲调等。其中一、二两类即所谓“胡夷里巷之曲”,为词调的主要来源。以后词的音谱散亡,词乐失传,作词者只能依据前人作品的句读、平仄斟酌下笔,词的调名就只成为文字格律的标志了。

  至于词调命名之由来,据近人詹安泰《词学论稿》,大约有下列各种:

  一、以词中所咏之事物为调名。如《醉公子》咏公子醉、《采莲子》咏采莲等。

  二、以词中之情意为调名。如《长相思》写久别之情,《更漏子》写夜长难寐等。唐五代词,多咏调名本意,一、二类多属此情况。

  三、以词中之字句为调名。或用起句,如韩翃之《章台柳》等;或用末句,如吕岩之《梧桐影》等;或摘句中之字,如毛文锡之《纱窗恨》等。

  四、以句举词,因而名调。此类与创始之词取词中字句命名之例微有不同,乃就旧有词调易以新名,如后人因苏轼之《念奴娇》而别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因晁补之之《摸鱼儿》而别名《买陂塘》等。至若贺铸、张辑之取自作词中语以改易调名,又与前者同中有异。由此而调名愈益繁复。

  五、以全篇之字数为调名。如《十六字令》、《百字令》。

  六、以篇中各句之字数为调名。如《三字令》。

  七、以句法名调。如《字字双》,以句句皆有双字“斑复斑”、“山复山”等。

  八、取古人诗语以为调名。此例甚多,如杨慎《词品》及都穆《南濠诗话》所举《蝶恋花》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满庭芳》取柳宗元“满庭芳草积”等。后人对此一说法也有不同意见,不能以其有偶合者即认为是其调名所自出。

  九、以非所咏事物为调名。此类盖就其时随所触发之事物以名词,而词之内容不必与调名相应。如唐明皇自潞州还京师,夜半举兵诛韦后,民间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宋教坊家人买盐,于纸角中得一曲谱,翻成曲调,遂名此曲为《双调盐角儿令》等是。

  十、以地名作调名。如《氐州第一》、《石州慢》、《扬州慢》、《荆州亭》等是。

  十一、以人名作调名。如《念奴娇》、《何满子》等。

  调名缘起,大略如此。词调至繁,异名亦多,命名情况颇为复杂,只能说其大概,亦不必一一推求其原始。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汪伋《词名集解》,可以参看,但其中穿凿附会处亦不一而足,不必过信其说。

  这里仅对本书涉及词牌加以简介。

  <strong>虞美人</strong> 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忆柳曲》、《巫山十二峰》、《一江春水》。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本意为咏项羽宠姬虞美人事,调名取此。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八字,以上下片仄韵转平韵为正体,亦有全押平韵或上片全押平韵者。

  <strong>贺新郎</strong> 又名《乳燕飞》、《贺新凉》、《风敲竹》、《金缕歌》、《金缕词》、《金缕曲》、《貂裘换酒》。为宋人常用长调之一。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谓此调为宋苏轼首创。因苏词中有“晚凉新俗”句,故名为《贺新凉》。后误“凉”为“郎”。双调一百十六、一百五十、一百十七或一百十三字,仄韵。

  <strong>沁园春</strong> 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载,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由此得名。双调一百十四字,另有一百十六、一百十三、一百十二字诸体,平韵。

  <strong>菩萨蛮</strong> 又名《菩萨鬘》、《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梅花句》、《花溪碧》、《巫山一片云》、《晚云烘日》。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唐苏鹗《杜阳杂编》云:“大中(唐宣宗年号)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效其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strong>西江月</strong> 又名《江月令》、《步虚词》、《白苹香》等。本唐教坊曲名。相传因唐李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得名。双调五十字,亦有五十一字或五十二字。以宋柳永词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每片两平韵一仄韵为正体。

  <strong>清平乐</strong>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等。本唐教坊曲名。宋王灼《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借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乐调名称为词调名。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四句四仄韵,下片四句三平韵,亦有全用仄韵。

  <strong>采桑子</strong>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丑奴儿》、《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采桑》,后截取一“遍”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又有《添字采桑子》,双调四十八或五十四字,平韵;《摊破采桑子》,双调六十字,平韵。

  <strong>如梦令</strong> 又名《宴桃源》、《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相传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制,初名《忆仙姿》,后苏轼嫌其名不雅,以李词中“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句改此名。有单、双调二体,单调三十三字,仄韵,亦有押平韵者;双调为单调复加一叠而成,六十六字,仄韵。

  <strong>减字木兰花</strong> 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strong>蝶恋花</strong> 又名《黄金缕》、《卷珠帘》、《明月生南浦》、《鹊踏枝》、《凤栖梧》等。本唐教坊曲,名《鹊踏枝》,后用作词牌,取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句而改此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仄韵。

  <strong>渔家傲</strong> 又名《荆溪咏》、《吴门柳》、《游仙咏》等。《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亦有上下阕各用二平韵三仄韵之作。

  <strong>十六字令</strong>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因全词共十六字,故名。单调,三平韵。

  <strong>忆秦娥</strong> 又名《秦楼月》、《双荷叶》、《蓬莱阁》、《碧云深》、《花深深》。相传因唐李白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句得名。双调四十六字,另有三十七、三十八、四十、四十一字等。分平、仄韵二体。

  <strong>念奴娇</strong> 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百字令》、《百字谣》、《赤壁词》、《壶中天》、《壶中天慢》等。念奴为唐天宝中名歌女,因以为名。双调一百、一百零一或一百零二字,有平、仄韵二体。

  <strong>临江仙</strong>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庭院深深》、《采莲回》等。本唐教坊曲名。原曲多咏水仙,故名。双调,有五十四、五十六、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二字等,皆平韵。宋柳永演为《临江仙引》,七十四字或九十三字,平韵。

  <strong>浣溪沙</strong> 也作《浣溪纱》或《浣沙溪》。又名《小庭花》、《减字浣溪沙》、《霜菊黄》、《广寒枝》等。本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二、四十四或四十六字,有平、仄韵两体。

  <strong>浪淘沙</strong> 本唐教坊曲名。因唐白居易词有“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句得名。为二十八字、平韵七言绝句体。与五代、宋时之《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

  <strong>水调歌头</strong>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以截其歌头(中序第一章)另倚新声,故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四至九十七字,平韵。

  <strong>卜算子</strong> 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黄鹤洞中仙》等。清万树《词律》云:唐骆宾王诗用数目名,人谓之卜算子。宋黄庭坚词有“似挟着,卖卜算”句,盖取以为词调名。双调,有四十四至四十六字诸体,仄韵。

  <strong>满江红</strong> 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有仄、平韵二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双调九十三字,另有八十九、九十一、九十二、九十四、九十七诸体,仄韵,南宋姜夔改用平韵。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