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时间我们喜欢做什么
<strong>课外时间我们喜欢做什么</strong>
我们喜欢做什么时间
李开复桥牌大学
张亚勤绘画、围棋从中学到现在
刘策绘画从小学到现在
郭百宁绘画小学和中学
王坚绘画小学和中学
徐迎庆绘画中学和大学
高剑峰长跑、绘画从小学到现在
沈向洋足球、桥牌从大学到现在
凌小宁摄影、篮球、乒乓球从小学到现在
张峥写诗从大学到现在
林斌乒乓球从小学到大学
初敏篮球大学
朱文武篮球从中学到现在
张黔四百米栏、排球从中学到大学
<strong>用你的左手</strong>
体育训练不是增加了你的智商,但是它可以发挥你的潜在的能力。
——朱文武
“用你的左手。”教练冲着他发疯似的叫喊。
朱文武奔跑在篮球场上,这是他第一次试图用左手运球。
这事发生在他刚刚上大学的时候,他记不清是哪一天了,但对自己当时那副笨拙的样子还记忆犹新:“那只手好像不是自己的,伸不出去,转不回来,还抓不住球,甚至连脚下的动作也跟着扭曲起来。”
和他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朱文武不是“左撇子”,左手的笨拙似乎是天生的。他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个头儿。父亲身高一米八,母亲身高一米七。他进入大学那一年,身高一米八五。
“你这个头儿不打篮球太可惜了。”所有人都这样对他说。
他从小学到中学都很喜欢打篮球,当他进入大学篮球队的时候,篮球的基本功已相当好。
可那毕竟都是业余级别的,现在,球队的教练是从专业运动队出来的,一眼识破了他的左手问题:
“人家用两手打球,你只有一只手。能赢吗?”
教练参照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程序来训练他的左手。第一个目标是,让左手像右手一样灵活自如,一样强壮、细腻,而且富有弹性;第二个目标是,让两只手互相配合,左右开弓,彼此贯通,就像一只手一样。
训练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非常正规,而且寄托如此高的期望,不知不觉中,全身血液都集中到左手。
即便你不是生理学家,也能知道人的左边躯体是由右脑支配的。所以,训练左手的过程也就是在开发右脑。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四年。文武每天上午听课,下午训练,晚上读书,所以他形容那时的生活是“教室、图书馆和球场,三点一线”。有时候他会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他和队友们取得的最好成绩是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南赛区的冠军。
他的左手真的成长起来了,越来越像右手。“虽然没有达到右手百分之百的能力,但至少有个百分之七八十了。”他如此估量自己。
这是意料之中的。没有想到的是,大强度的训练不仅没有成为他的精神负担,反而让他觉得精力充沛,不再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就觉得很累。
无论听课、读书,还是写论文,用功时间长了,脑子里面总会有一种沉重疲倦的感觉,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经过一场篮球,他感到整个身心都在放松。
他开始相信,篮球不仅锻炼他的体力,而且也在锻炼他的脑力。
同学们惊问他何以如此精力充沛。他说:“把大脑的疲劳释放出去的最好途径,就是运动。当然你可以听听音乐什么的,也有同样效果,然后你再来学习,就会觉得全身精力又回来了。”
人脑中的能量很像电池的能量,有一种再生的特征。你连续不断地使用它,也许只用10个小时就耗尽了,但你如果把两个大脑交替使用,就可能使用20个小时还不觉得累。这也就是朱文武总是感到精力充沛的奥妙。
然而更加奇妙的是教练当初喊出的那句“用你的左手”。文武清晰地感觉到,左手日愈灵活的过程,也是右脑日愈灵活的过程。于是他开始把打篮球叫做“开发另外一半脑子”的教育,还在无意之中说出了所谓“左手理论”:
我们打篮球,左手右手对球的感觉,还有控制球的熟练程度,必须是一样的。我本来是用右手的,左手很笨,现在要让左手像右手一样聪明。一天到晚用左手,我觉得多少训练了我的右脑,所以人也聪明起来,回到课堂和图书馆的时候,也觉得越来越自信。原来上中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不是那么出色,也许以前我的智力没有那么强吧。但是上了大学以后,我觉得自己的智力明显提高,读书越来越顺。四年以后开始读研究生,真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我猜想这和打球有关。当然不是说你打球就能变得更聪明。人和人的智力是不会差太多的,体育训练也不能增加你的智商,但是它可以发挥你的潜在的能力。
<strong>让大脑冲破牢笼</strong>
“海比山大,天比海大,比天空还要大的东西是什么?”
读过本章内容的人一定知道答案:“是你的大脑。”
让我们来听听微软亚洲研究院里的那些人是怎么谈论大脑的。
张亚勤:习题做得越多,头脑越是被禁锢
我觉得题是要做一点,但是绝对不要做多。题做多了,思维就被禁锢住了。只用一点点习题把你的概念清晰化,然后就不要再做了。学习应该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理解最根本的定义,就是把它简单化。它本来是3个要点,可是你做了很多题,做题的时候又分分分,分出不知道多少点来。这是让大脑变得更复杂的过程,到最后,把自己弄糊涂了。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忽略了最简单的东西。其实我们该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再干别的。
张宏江:95分和85分都是A
中国的孩子也许只用50%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现在这些课程,达到现在这种水平,另外50%的时间实际上被浪费了。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都要求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必须掌握所有的细节,比如他用50%的时间就能掌握95%的细节,却要用另外50%的时间去学习最后那5%的细节。这个“最后的5%”对99%的人来说一辈子都用不上,要论“投入产出比”的话,这个“5%”最不合算。但是他在考试中决定胜负的就是这个“5%”,成败常常就在一分之差,甚至在0.1分上分高下。有多少孩子考大学差了一分就落榜!所以孩子们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只是为了提高一分两分。而在美国的学校里,95分和85分都是A,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水平。美国的孩子用不着拼尽全力去挣那几分,所以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别的事情。
高剑峰:要有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观念
在大学里听了无数的课,只有一次课的印象最深。那一次是设计课,老师对我们说:“把你的思路全都打开。”他鼓励我们用各种方法去完成设计,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不准抄袭现成的东西。我在中学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老师说过这些,所以觉得既新鲜又有意思。我和同学们当时正在传阅一本书,里面有个故事正好是老师这个思想的佐证。那故事是以一个问题开始的:请你测量一座房子有多高。这本来是一个物理实验,给一个学生一块石头和一个秒表,你可以利用自由落体的原理测量出房子高度。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这样做,但是只有一个学生另辟蹊径,他去找大楼的管理员询问楼房的高度。“这也是一个方法,做事情就要有这种观念,”老师说,“不仅是符合逻辑的观念,而且还要有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观念。”
王坚:想象天上的事情
那天沈向洋对我讲,现在推导公式都把学生给推笨了。很多东西都想不出来了。我也有这种感觉,比如天上的事情就想不出来。怎么把天上的事变成地上的事,那就更想不出来了。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教育是有关系的。仅仅让学生知道“对与错”,那不是好的教育,至少不是富有想象力的教育,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在一种“不分是非”的状态下想事情。如果你的想法肯定是对的,没有人反对,但是很平庸,那有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必要想它呢?
刘策:你是知识的主人,还是知识的奴隶
没有什么知识是不应该学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关键看你是它的奴隶还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是它的奴隶,那么这些东西就没有什么用,它总是约束着你,让你的思维受到限制。如果你是它的主人,你就可以驾御它,利用它,它就有用了。你是主人还是奴隶,其实只差一步:你是不是真的使用它。你使用它,马上就是它的主人了,如果你仅仅学习它而不使用它,你就是它的奴隶,这个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都存在的。人人都知道学英语如果只学不用,背单词就会是一个包袱,如果你要使用它,它成了你和别人交流的工具,你就不会觉得背单词是个包袱,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这样的。
<strong>新发现</strong>
1.大多数看上去不够聪明的孩子,不是“没有脑子”,而是让自己的脑子闲置着。
2.把学校的全部课程和考试加在一起,其实只开发了学生的一个大脑,导致大多数学生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只会使用一个大脑。
3.大脑的成长与知识的积累不是一回事。以公认的标准来衡量的好学生,比如考试成绩
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思维能力。
4.“E学生”几乎全都拥有广泛的兴趣,并且有意无意地全方位地训练自己的大脑。
<strong>智力的折扣</strong>
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一辈子只使用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智慧。即便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也是如此。
——李开复
我们在前面提到,李开复的“精英哲学”过去几年来一直是大学校园里的话题。到了20
03年春天,他又一次谈到这件事:“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一辈子只使用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智慧。即便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也是如此。”那天晚上他坐在北京嘉里中心的西餐厅里,手里端着一杯矿泉水,眼睛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他的这句话里有一个秘密仍未被揭示。这就是“智力的折扣”。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惊人的事实:一般人一辈子可能只使用了大脑的10%-15%,另外85%以上的脑神经元,始终在沉睡的状态中。我们还提到日本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稻田太作,他是一个对人类智能寄托崇高乐观精神的人。他相信,那些总是说“自己不行”的人,是“自己让自己变得不行”。这些事实对于那些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的人来说,一定是个福音。人的智力的差别不在于天赋的高下多寡,而在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唤醒你的天赋。
在一番精心的研究之后,稻田太作提出“头脑指数”的概念。这同“智商”的概念类似,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生疏。事实上,关于智商的话题,是所有老师和家长津津乐道的。但是教育工作者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大多数人本来拥有的智商和实际表现出来的智商并不一致。
如果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说明这种情形,那就是“实用智商指数”。在天赋智能相同的情况下,“实用智能指数”越高的人,越聪明。这个规律导致了我们的第一个公式:
实用智能指数=天赋智商×大脑使用效率
一个人对于实际问题的适应能力和解决能力,通常取决于实用智商,而不是天赋智商。比如一个人虽然具有200的智商,但是只使用了其中50%,所以他的智能指数只能是“100”。另外一个人的智商只有150,却利用了其中80%,那么他的智能指数就达到了“120”,反而比那个天生聪明的人还要聪明。这就是稻田太作所谓“头脑指数”的巨大价值。
然而是什么东西在影响人的“大脑使用效率”?是态度。
“大脑使用效率”不仅建立在智力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态度的基础上。事实上,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态度比你的天赋更重要,也比老师的强迫、父母的劝导、学校的牌子、分数、名次和其他一切更重要。你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态度是你学习过程中最无价的财富、最伟大的力量。它能引导你走向“E学生”的阶梯。
在“天赋智能”相等的情况下,提高“实用智能”的关键在于改变你的学习态度。这个规律导致了我们的第二个公式:
大脑使用效率=智力×态度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智力问题都是因为心理问题引起的。这些人虽然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但就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它。
一旦拥有较高的“大脑使用效率”,你会惊喜地发现你比过去更聪明了,你的老师开始夸奖你的表现,你的父母开始相信你的能力,而且你还有更多的时间让大脑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者像张宏江说的,去“悟”。同学们也会惊讶地问:“你是怎么回事?也没见你怎么用功,怎么就超过我们啦?”
你可以这样回答:“因为我比你们多使用了1%的脑细胞。”
现在我们就来探讨提高“大脑使用效率”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包括:
大脑集中指数。
大脑开放指数。
大脑主动指数。
<strong>大脑集中指数:提高大脑使用率的最直接的因素</strong>
我在学习中之所以比别人用的时间要少,只因为我相信,与其心不在焉地学十小时,不如集中精神学一小时。
——张亚勤
聚精会神,也可说是全神贯注,显然可以作为提高大脑使用效率的最直接的因素。它不
仅仅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能力。你要让自己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大脑,那就最大程度地把你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我们可以用“大脑集中指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聚精会神的能力有多大。它由两个因素构成:
其一,集中精力的长度;
其二,集中精力的深度。
通常情形下,你集中精力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你的大脑集中指数也就越高,所以:
大脑集中指数=集中精力的长度×集中精力的深度
大多数孩子都会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上课时不知不觉走神了,猛然醒悟过来,赶快听老师讲了什么,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又走神了。于是,课堂上的记忆成了一部断断续续不连贯的动画片。到了晚上,在爸爸妈妈的督促声中坐在桌前,摆开做作业的样子,却突然想起白天发生的一件事情,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意识到走神了,强迫自己回到作业本上来,可不一会儿,脑子又跳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他们的心里总在担心某一件事情:考试成绩好不好?妈妈会不会批评?想要买一件东西能不能得到?学习的时候老是想到时间,抬眼去看表,发现坐在桌前还不到一个小时,于是就觉得时间过得真慢,不免伸个懒腰,哈欠连天。而父母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只要看到孩子的面前堆着作业本,他们就心满意足。
其实,集中精力的深度和集中精力的长度,才是关键,这就是通常人们常说的,“别让你的脑子走神”。但是培养这种能力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让你开掘智慧的真正推动力,而且让你的智慧看上去超越常人。
我们研究“E学生”的成长经历,总有一种强烈感觉,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能够更多地使用他们的聪明。在他们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人集中精力的深度和长度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状态。
“如果你每天有6个小时不被打扰,连续做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沈向洋说,“那你一定可以做出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来。”他显然是在谈论自己的集中精力的体会。事实上,当沈向洋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上的时候,常常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这是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书时养成的习惯:“那是我迄今为止最艰苦的一段时间,但是也很激动人心。每天从晚上9点到早上3点是黄金时间,我都在学习。我现在都很羡慕那段时间。”
但是要论“大脑集中指数”的最高纪录,看来还是许峰雄和李开复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创下的。许峰雄连续12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轰动全世界的“深蓝”。李开复每天学习工作16个小时,一直持续了4年,这是“集中精力的长度”;连续下了4万盘“奥赛罗”,比较了240万种不同的走法,这是“集中精力的深度”。
我们已经叙述过,张亚勤在小学和中学期间是怎么“跳来跳去”、用6年时间读完12年的课程,由此被周围的人看作“神童”。可是如果你让他本人来解释其中奥妙,你得到的答案是另外一个。
“我是有一点小聪明。可是我觉得仅仅从天赋来说,我不可能比别人强那么多。”他说,“我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比别人用的时间要少,可能是因为我学习的效率相当高。”
要说他在童年时代养成了什么过人的能力,那就是他的善于聚精会神:
我想我一般都是在脑子比较清楚的时候,就把该做的全都做完。我的大脑经常处于发散状态。有时候太长时间的学习效果不好。我不会这么傻,学不进去的时候还坐在那里学。我就是在几个小时之内,集中精力思考,把问题全弄明白,就可以了。实际你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长,也就越累,一累精力就分散。脑子已经走神了,人还坐在那里,当然就没有效率。有时候虽然还没有走神,可是已经钻不进去了,只是在问题的表面或者外围绕来绕去,这也不行。因为你集中精力的长度和深度都不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心不在焉了。
亚勤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同学,都说他不是那种刻苦用功的学生。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还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老是不上课。“有时候是我忘了,有时候是早上爱睡懒觉。”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他在生活方面很放纵,随心所欲,像所有男孩子一样贪玩淘气。他和他们的不同之处不在这里,而在于他有一种把精力迅速集中起来的能力,而且非常专注。
“我一旦坐下来做事,就很认真。”他说,这从他现在的工作状况也可以看出。比如他打算写一篇20页的英文文章。旁人会看到他一会看电视,一会上网,似乎什么也没干,实际上他的脑子里一直在想这文章怎么写,想得连眼睛看什么都不知道了。想好以后,他就坐在桌前,精力很集中,用一个晚上,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与其心不在焉地学十小时,不如集中精神学一小时。”他总结道,“无论学习还是做事,大脑一定要连贯,就好像激光,放射出来之前一直是在集中,集中好了以后一下把它放出去,这个杀伤力是最强的。”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我们喜欢做什么时间
李开复桥牌大学
张亚勤绘画、围棋从中学到现在
刘策绘画从小学到现在
郭百宁绘画小学和中学
王坚绘画小学和中学
徐迎庆绘画中学和大学
高剑峰长跑、绘画从小学到现在
沈向洋足球、桥牌从大学到现在
凌小宁摄影、篮球、乒乓球从小学到现在
张峥写诗从大学到现在
林斌乒乓球从小学到大学
初敏篮球大学
朱文武篮球从中学到现在
张黔四百米栏、排球从中学到大学
<strong>用你的左手</strong>
体育训练不是增加了你的智商,但是它可以发挥你的潜在的能力。
——朱文武
“用你的左手。”教练冲着他发疯似的叫喊。
朱文武奔跑在篮球场上,这是他第一次试图用左手运球。
这事发生在他刚刚上大学的时候,他记不清是哪一天了,但对自己当时那副笨拙的样子还记忆犹新:“那只手好像不是自己的,伸不出去,转不回来,还抓不住球,甚至连脚下的动作也跟着扭曲起来。”
和他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朱文武不是“左撇子”,左手的笨拙似乎是天生的。他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个头儿。父亲身高一米八,母亲身高一米七。他进入大学那一年,身高一米八五。
“你这个头儿不打篮球太可惜了。”所有人都这样对他说。
他从小学到中学都很喜欢打篮球,当他进入大学篮球队的时候,篮球的基本功已相当好。
可那毕竟都是业余级别的,现在,球队的教练是从专业运动队出来的,一眼识破了他的左手问题:
“人家用两手打球,你只有一只手。能赢吗?”
教练参照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程序来训练他的左手。第一个目标是,让左手像右手一样灵活自如,一样强壮、细腻,而且富有弹性;第二个目标是,让两只手互相配合,左右开弓,彼此贯通,就像一只手一样。
训练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非常正规,而且寄托如此高的期望,不知不觉中,全身血液都集中到左手。
即便你不是生理学家,也能知道人的左边躯体是由右脑支配的。所以,训练左手的过程也就是在开发右脑。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四年。文武每天上午听课,下午训练,晚上读书,所以他形容那时的生活是“教室、图书馆和球场,三点一线”。有时候他会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他和队友们取得的最好成绩是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南赛区的冠军。
他的左手真的成长起来了,越来越像右手。“虽然没有达到右手百分之百的能力,但至少有个百分之七八十了。”他如此估量自己。
这是意料之中的。没有想到的是,大强度的训练不仅没有成为他的精神负担,反而让他觉得精力充沛,不再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就觉得很累。
无论听课、读书,还是写论文,用功时间长了,脑子里面总会有一种沉重疲倦的感觉,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经过一场篮球,他感到整个身心都在放松。
他开始相信,篮球不仅锻炼他的体力,而且也在锻炼他的脑力。
同学们惊问他何以如此精力充沛。他说:“把大脑的疲劳释放出去的最好途径,就是运动。当然你可以听听音乐什么的,也有同样效果,然后你再来学习,就会觉得全身精力又回来了。”
人脑中的能量很像电池的能量,有一种再生的特征。你连续不断地使用它,也许只用10个小时就耗尽了,但你如果把两个大脑交替使用,就可能使用20个小时还不觉得累。这也就是朱文武总是感到精力充沛的奥妙。
然而更加奇妙的是教练当初喊出的那句“用你的左手”。文武清晰地感觉到,左手日愈灵活的过程,也是右脑日愈灵活的过程。于是他开始把打篮球叫做“开发另外一半脑子”的教育,还在无意之中说出了所谓“左手理论”:
我们打篮球,左手右手对球的感觉,还有控制球的熟练程度,必须是一样的。我本来是用右手的,左手很笨,现在要让左手像右手一样聪明。一天到晚用左手,我觉得多少训练了我的右脑,所以人也聪明起来,回到课堂和图书馆的时候,也觉得越来越自信。原来上中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不是那么出色,也许以前我的智力没有那么强吧。但是上了大学以后,我觉得自己的智力明显提高,读书越来越顺。四年以后开始读研究生,真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我猜想这和打球有关。当然不是说你打球就能变得更聪明。人和人的智力是不会差太多的,体育训练也不能增加你的智商,但是它可以发挥你的潜在的能力。
<strong>让大脑冲破牢笼</strong>
“海比山大,天比海大,比天空还要大的东西是什么?”
读过本章内容的人一定知道答案:“是你的大脑。”
让我们来听听微软亚洲研究院里的那些人是怎么谈论大脑的。
张亚勤:习题做得越多,头脑越是被禁锢
我觉得题是要做一点,但是绝对不要做多。题做多了,思维就被禁锢住了。只用一点点习题把你的概念清晰化,然后就不要再做了。学习应该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理解最根本的定义,就是把它简单化。它本来是3个要点,可是你做了很多题,做题的时候又分分分,分出不知道多少点来。这是让大脑变得更复杂的过程,到最后,把自己弄糊涂了。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忽略了最简单的东西。其实我们该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再干别的。
张宏江:95分和85分都是A
中国的孩子也许只用50%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现在这些课程,达到现在这种水平,另外50%的时间实际上被浪费了。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都要求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必须掌握所有的细节,比如他用50%的时间就能掌握95%的细节,却要用另外50%的时间去学习最后那5%的细节。这个“最后的5%”对99%的人来说一辈子都用不上,要论“投入产出比”的话,这个“5%”最不合算。但是他在考试中决定胜负的就是这个“5%”,成败常常就在一分之差,甚至在0.1分上分高下。有多少孩子考大学差了一分就落榜!所以孩子们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只是为了提高一分两分。而在美国的学校里,95分和85分都是A,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水平。美国的孩子用不着拼尽全力去挣那几分,所以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别的事情。
高剑峰:要有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观念
在大学里听了无数的课,只有一次课的印象最深。那一次是设计课,老师对我们说:“把你的思路全都打开。”他鼓励我们用各种方法去完成设计,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不准抄袭现成的东西。我在中学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老师说过这些,所以觉得既新鲜又有意思。我和同学们当时正在传阅一本书,里面有个故事正好是老师这个思想的佐证。那故事是以一个问题开始的:请你测量一座房子有多高。这本来是一个物理实验,给一个学生一块石头和一个秒表,你可以利用自由落体的原理测量出房子高度。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这样做,但是只有一个学生另辟蹊径,他去找大楼的管理员询问楼房的高度。“这也是一个方法,做事情就要有这种观念,”老师说,“不仅是符合逻辑的观念,而且还要有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观念。”
王坚:想象天上的事情
那天沈向洋对我讲,现在推导公式都把学生给推笨了。很多东西都想不出来了。我也有这种感觉,比如天上的事情就想不出来。怎么把天上的事变成地上的事,那就更想不出来了。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教育是有关系的。仅仅让学生知道“对与错”,那不是好的教育,至少不是富有想象力的教育,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在一种“不分是非”的状态下想事情。如果你的想法肯定是对的,没有人反对,但是很平庸,那有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必要想它呢?
刘策:你是知识的主人,还是知识的奴隶
没有什么知识是不应该学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关键看你是它的奴隶还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是它的奴隶,那么这些东西就没有什么用,它总是约束着你,让你的思维受到限制。如果你是它的主人,你就可以驾御它,利用它,它就有用了。你是主人还是奴隶,其实只差一步:你是不是真的使用它。你使用它,马上就是它的主人了,如果你仅仅学习它而不使用它,你就是它的奴隶,这个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都存在的。人人都知道学英语如果只学不用,背单词就会是一个包袱,如果你要使用它,它成了你和别人交流的工具,你就不会觉得背单词是个包袱,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这样的。
<strong>新发现</strong>
1.大多数看上去不够聪明的孩子,不是“没有脑子”,而是让自己的脑子闲置着。
2.把学校的全部课程和考试加在一起,其实只开发了学生的一个大脑,导致大多数学生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只会使用一个大脑。
3.大脑的成长与知识的积累不是一回事。以公认的标准来衡量的好学生,比如考试成绩
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思维能力。
4.“E学生”几乎全都拥有广泛的兴趣,并且有意无意地全方位地训练自己的大脑。
<strong>智力的折扣</strong>
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一辈子只使用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智慧。即便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也是如此。
——李开复
我们在前面提到,李开复的“精英哲学”过去几年来一直是大学校园里的话题。到了20
03年春天,他又一次谈到这件事:“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一辈子只使用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智慧。即便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也是如此。”那天晚上他坐在北京嘉里中心的西餐厅里,手里端着一杯矿泉水,眼睛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他的这句话里有一个秘密仍未被揭示。这就是“智力的折扣”。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惊人的事实:一般人一辈子可能只使用了大脑的10%-15%,另外85%以上的脑神经元,始终在沉睡的状态中。我们还提到日本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稻田太作,他是一个对人类智能寄托崇高乐观精神的人。他相信,那些总是说“自己不行”的人,是“自己让自己变得不行”。这些事实对于那些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的人来说,一定是个福音。人的智力的差别不在于天赋的高下多寡,而在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唤醒你的天赋。
在一番精心的研究之后,稻田太作提出“头脑指数”的概念。这同“智商”的概念类似,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生疏。事实上,关于智商的话题,是所有老师和家长津津乐道的。但是教育工作者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大多数人本来拥有的智商和实际表现出来的智商并不一致。
如果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说明这种情形,那就是“实用智商指数”。在天赋智能相同的情况下,“实用智能指数”越高的人,越聪明。这个规律导致了我们的第一个公式:
实用智能指数=天赋智商×大脑使用效率
一个人对于实际问题的适应能力和解决能力,通常取决于实用智商,而不是天赋智商。比如一个人虽然具有200的智商,但是只使用了其中50%,所以他的智能指数只能是“100”。另外一个人的智商只有150,却利用了其中80%,那么他的智能指数就达到了“120”,反而比那个天生聪明的人还要聪明。这就是稻田太作所谓“头脑指数”的巨大价值。
然而是什么东西在影响人的“大脑使用效率”?是态度。
“大脑使用效率”不仅建立在智力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态度的基础上。事实上,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态度比你的天赋更重要,也比老师的强迫、父母的劝导、学校的牌子、分数、名次和其他一切更重要。你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态度是你学习过程中最无价的财富、最伟大的力量。它能引导你走向“E学生”的阶梯。
在“天赋智能”相等的情况下,提高“实用智能”的关键在于改变你的学习态度。这个规律导致了我们的第二个公式:
大脑使用效率=智力×态度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智力问题都是因为心理问题引起的。这些人虽然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但就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它。
一旦拥有较高的“大脑使用效率”,你会惊喜地发现你比过去更聪明了,你的老师开始夸奖你的表现,你的父母开始相信你的能力,而且你还有更多的时间让大脑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者像张宏江说的,去“悟”。同学们也会惊讶地问:“你是怎么回事?也没见你怎么用功,怎么就超过我们啦?”
你可以这样回答:“因为我比你们多使用了1%的脑细胞。”
现在我们就来探讨提高“大脑使用效率”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包括:
大脑集中指数。
大脑开放指数。
大脑主动指数。
<strong>大脑集中指数:提高大脑使用率的最直接的因素</strong>
我在学习中之所以比别人用的时间要少,只因为我相信,与其心不在焉地学十小时,不如集中精神学一小时。
——张亚勤
聚精会神,也可说是全神贯注,显然可以作为提高大脑使用效率的最直接的因素。它不
仅仅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能力。你要让自己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大脑,那就最大程度地把你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我们可以用“大脑集中指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聚精会神的能力有多大。它由两个因素构成:
其一,集中精力的长度;
其二,集中精力的深度。
通常情形下,你集中精力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你的大脑集中指数也就越高,所以:
大脑集中指数=集中精力的长度×集中精力的深度
大多数孩子都会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上课时不知不觉走神了,猛然醒悟过来,赶快听老师讲了什么,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又走神了。于是,课堂上的记忆成了一部断断续续不连贯的动画片。到了晚上,在爸爸妈妈的督促声中坐在桌前,摆开做作业的样子,却突然想起白天发生的一件事情,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意识到走神了,强迫自己回到作业本上来,可不一会儿,脑子又跳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他们的心里总在担心某一件事情:考试成绩好不好?妈妈会不会批评?想要买一件东西能不能得到?学习的时候老是想到时间,抬眼去看表,发现坐在桌前还不到一个小时,于是就觉得时间过得真慢,不免伸个懒腰,哈欠连天。而父母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只要看到孩子的面前堆着作业本,他们就心满意足。
其实,集中精力的深度和集中精力的长度,才是关键,这就是通常人们常说的,“别让你的脑子走神”。但是培养这种能力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让你开掘智慧的真正推动力,而且让你的智慧看上去超越常人。
我们研究“E学生”的成长经历,总有一种强烈感觉,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能够更多地使用他们的聪明。在他们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人集中精力的深度和长度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状态。
“如果你每天有6个小时不被打扰,连续做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沈向洋说,“那你一定可以做出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来。”他显然是在谈论自己的集中精力的体会。事实上,当沈向洋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上的时候,常常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这是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书时养成的习惯:“那是我迄今为止最艰苦的一段时间,但是也很激动人心。每天从晚上9点到早上3点是黄金时间,我都在学习。我现在都很羡慕那段时间。”
但是要论“大脑集中指数”的最高纪录,看来还是许峰雄和李开复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创下的。许峰雄连续12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轰动全世界的“深蓝”。李开复每天学习工作16个小时,一直持续了4年,这是“集中精力的长度”;连续下了4万盘“奥赛罗”,比较了240万种不同的走法,这是“集中精力的深度”。
我们已经叙述过,张亚勤在小学和中学期间是怎么“跳来跳去”、用6年时间读完12年的课程,由此被周围的人看作“神童”。可是如果你让他本人来解释其中奥妙,你得到的答案是另外一个。
“我是有一点小聪明。可是我觉得仅仅从天赋来说,我不可能比别人强那么多。”他说,“我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比别人用的时间要少,可能是因为我学习的效率相当高。”
要说他在童年时代养成了什么过人的能力,那就是他的善于聚精会神:
我想我一般都是在脑子比较清楚的时候,就把该做的全都做完。我的大脑经常处于发散状态。有时候太长时间的学习效果不好。我不会这么傻,学不进去的时候还坐在那里学。我就是在几个小时之内,集中精力思考,把问题全弄明白,就可以了。实际你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长,也就越累,一累精力就分散。脑子已经走神了,人还坐在那里,当然就没有效率。有时候虽然还没有走神,可是已经钻不进去了,只是在问题的表面或者外围绕来绕去,这也不行。因为你集中精力的长度和深度都不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心不在焉了。
亚勤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同学,都说他不是那种刻苦用功的学生。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还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老是不上课。“有时候是我忘了,有时候是早上爱睡懒觉。”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他在生活方面很放纵,随心所欲,像所有男孩子一样贪玩淘气。他和他们的不同之处不在这里,而在于他有一种把精力迅速集中起来的能力,而且非常专注。
“我一旦坐下来做事,就很认真。”他说,这从他现在的工作状况也可以看出。比如他打算写一篇20页的英文文章。旁人会看到他一会看电视,一会上网,似乎什么也没干,实际上他的脑子里一直在想这文章怎么写,想得连眼睛看什么都不知道了。想好以后,他就坐在桌前,精力很集中,用一个晚上,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与其心不在焉地学十小时,不如集中精神学一小时。”他总结道,“无论学习还是做事,大脑一定要连贯,就好像激光,放射出来之前一直是在集中,集中好了以后一下把它放出去,这个杀伤力是最强的。”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