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1最新章节 > 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1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七章 百年恩仇 一、乐浪风云

  汉魏时期,朝鲜半岛北部一直都是隶属于中原政权管辖的,其直接行政机构,我称之为“外三郡”——玄菟、乐浪、带方。为什么叫外三郡,是因为它们都处在辽东外围,由北往南依次控制着:长白山、鸭绿江、清川江、大同江及汉江以北地区。

  高句丽壮大后,逐步蚕食了长白山区和鸭绿江中上游地区,实质上占领了玄菟郡故地,所以东汉就把玄菟郡迁到了辽东北部,之后数百年间都没能从高句丽手中夺回玄菟郡故地。高句丽占领玄菟郡后,就使得辽东与半岛北部的乐浪、带方二郡之间只剩下狭窄的鸭绿江下游地区相连。

  居住在乐浪、带方二郡的汉人,大多数是从中原地区移民或流放过去的,在当地所占的人口比重并不大,他们或许能够在经济、文化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面对北方逐渐强大起来的高句丽,和南方逐渐发展起来的三韩部落联盟(甚至已经出现了百济这样初具雏形的国家),他们的处境是很不利的。一旦汉族势力在辽东地区消退,高句丽趁机占据鸭绿江口,乐浪、带方二郡就会成为孤悬海外的一片飞地。

  也有人觉得,从山东半岛走海路前往朝鲜半岛是比较容易的,技术上也完全能保证。话虽不错,但这个容易,也要分开说:和平时期,走海路做做买卖,进行少量移民活动,自然没有问题;可一旦打仗,陆路被封,中原地区自顾不暇,哪里还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军队和物资渡海前去支援二郡?

  在交通和通讯并不发达的冷兵器时代,孤悬海外,得不到国家支援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当年韩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愿意把上党送给赵国;一千年后的毛文龙,虽然把东江经济开发区搞得红红火火,但他的核心地盘,其实就只有一个小小的皮岛。

  公元313年,对高句丽而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中原大地,匈奴汉国皇帝刘聪杀死晋怀帝司马炽,生擒晋愍帝司马邺。

  这一年,长江之上,祖逖带着百余家部曲中流击楫,发动北伐。

  当时的中原,战火连绵;当时的辽东,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犬牙交错,纷争不休。

  高句丽人的机会来了。当时在位的,是高句丽的美川王,就是后来被慕容翰从墓地里拖出来,押在大军前面当挡箭牌的那位老兄。美川王见中原动乱,西晋政权鞭长莫及,便在两年前夺取了西安平县(位于今鸭绿江口北岸),切断了乐浪、带方二郡与辽东的陆上联系,还虏获了二千多名老百姓。

  切断辽东与乐浪、带方二郡的联系后,美川王见西晋和盘踞在辽东的各族势力都没有反应,于是就打起了乐浪、带方二郡的主意,不断派兵南下蚕食乐浪郡边境。与此同时,在半岛的南部,百济也对位于汉江北岸的带方郡虎视眈眈,经常骚扰带方郡边境。

  这样一来,乐浪、带方二郡的日子就非常难过了,而且基本得不到山东半岛来的援助。

  公元313年初,高句丽斥候飞报,有一支数万人的队伍,正从乐浪、带方二郡浩浩荡荡向北进发,目标鸭绿江。美川王吓了一跳,难道是盘踞在二郡的张统带着大军杀过来要夺取西安平县?美川王连忙集结军队,然后又派斥候前去打探。

  很快,斥候回报,说是队伍里有男有女,不像是军队,倒像是一支庞大的迁徙队伍。美川王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之前得到的消息都是真的——占据乐浪、带方二郡的汉人终于要撤走了!

  这些汉人,就是秦汉魏晋数百年来迁居朝鲜半岛的移民后裔,他们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济作战,不想因为得不到祖国的帮助而被高句丽和百济人欺凌,亡命异乡,这才不得不放弃了百余年来耕耘的土地。

  他们无法渡海回国,只能从陆路前往辽东。

  在中国乃至东北亚的历史上,这次迁徙是微不足道,甚至是被人忽视的,但它的意义,却堪与乾隆时期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相比——他们的离开,标志着中原汉族势力正式撤出朝鲜半岛,表示着汉人对半岛长达数个世纪主导地位的结束。中原汉族政权控制东北亚的据点,从原本的两个——辽东、朝鲜半岛北部,减少到了只有辽东一个。

  这,是中原政权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汉人在汉魏数百年间不断迁往辽东、乐浪、带方等地,不但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也让汉族先进的文化在朝鲜半岛得以传播。汉魏对朝鲜半岛的移民开发,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原地区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加速了朝鲜半岛的开化。

  由于乐浪、带方郡特殊的海陆位置,数百年间,除了任职的官吏、驻守的士兵和大量的移民外,还有很多商人与农民也纷纷渡海前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乐浪文化。

  近年来,考古人员在朝鲜半岛汉四郡遗址中发掘出了大量汉朝的官印和各种质地不同、形状各异的器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于今朝鲜平壤市乐浪区土城南面,总数达2000余座的乐浪墓葬群。乐浪汉墓主要分布在平壤市、平安南道、黄海北道和黄海南道境内,在平安北道和咸镜北道境内也有零星发现。

  乐浪墓葬大多呈方台形封土外形,是中国汉代墓葬的典型形制。其墓葬结构主要有木椁墓和砖室墓两种,其具体造法、式样,乃至细微到砖上花纹,都与汉代墓葬极为如出一辙。墓中随葬品的种类也很丰富,其中还出土了一件十分精美的漆器,被命名为“乐浪漆器”,呈现出鲜明的汉文化特色。

  所以,乐浪和带方二郡无疑是当时朝鲜半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先进文化自身的巨大吸引力,汉文化不但影响着乐浪、带方二郡军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样也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吸引着北面的高句丽和半岛南部少数民族自觉的、主动的向乐浪文化靠拢,并与汉四郡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韩部落的首领仰慕乐浪文化,继而对汉魏政权产生了巨大的憧憬。他们不远千里前往中原,向汉魏称臣朝贡。同时,乐浪文化也带动了朝鲜半岛南北往来——北方的高句丽人、扶余人南下,南方的三韩人北上,实现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南部一些部落甚至直接就是北部居民南迁后与当地土著杂居而成的混血部族。

  尽管汉文化仍然巨大的影响着东北亚的各个民族,但是从那一刻起,朝鲜半岛,在行政意义上,离开了中土的怀抱。不论是高句丽还是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其它土著民族,从那时起,就不再认为汉人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这支迁徙的队伍,最后来到了辽西,为慕容部首领慕容廆所接纳,最后成为燕国的子民。慕容廆还特地在辽西侨置乐浪郡,用来安置陆续从乐浪、带方二郡迁回辽东的百姓。不过,依然有一部分汉人没有迁回辽东,而是顽强的留在了半岛北部,继续奉东晋为正统。

  美川王没有阻止汉民回国,而是网开一面,悉数放行。他深知,从今往后,朝鲜半岛就是高句丽的后院,南边的那些小国,早晚都要臣服于高句丽。

  占领了鸭绿江口,没有了汉族军民的抵抗,高句丽的势力控制范围一下子从长白山区拓展到了鸭绿江两岸和富饶的大同江流域。从此之后,高句丽一边以玄菟郡故土为大本营,步步蚕食辽东,一边经营半岛北部,开始向半岛南部推进,逐步完成了从内陆国家向半岛国家的转变。

  就在高句丽转移战略重心的同时,原本就生存繁衍在半岛南部的三韩部族联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发展一方面是受到了乐浪文化的影响,从汉人移民那里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制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高句丽充当屏障,替它们挡住了辽东政权的南下。

  因此,朝鲜半岛的发展顺序,应当是中部(直接的汉文化移植)——北部(高句丽文化为主)——南部(受乐浪文化影响而缓慢发展)。这跟当今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并不是要贬低韩国,而是觉得,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正视自己,而非颠倒是非,王婆卖瓜。

  随着三韩的发展,半岛南部逐渐形成了三个较大的小国(较大,是相对于半岛南部其它部族而言;但就面积和国力来看,依旧是小国级别),分别是:百济——吞并马韩而来;新罗——由辰韩发展而来;任那——东北亚最早的殖民地。在三个小国之间,还存在着伽耶等大大小小的城邦(韩国现在就有伽耶大学),构成彼此之间的缓冲地带。

  据《三国遗事》记载,伽耶是公元3世纪末由弁韩部落发展起来以金官伽耶为中心的6个部落联盟。南朝齐书称其为“加罗国,三韩种也。”许多古书将伽耶联盟分成几个部分。《高丽史略》将伽耶分成金官伽耶,古宁伽耶,非火伽耶,阿罗伽耶和星山伽耶。这些伽耶部落围绕金官伽耶的中心今韩国金海市构成一个联邦式的政治实体。

  伽耶位於富庶的洛东江流域,与大海相连并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伽耶人主要以农业,渔业,铸铁和贸易为生。伽耶与弁韩都已铁器闻名。伽耶向百济和日本出口大量的铁矿石,铁盔和铁制兵器,是当时对日本技术和文化的主要输出者,并与百济和日本保持著良好的关系。

  公元391年至412年之间,伽耶联盟在高句丽的压力下瓦解。不过伽耶联盟的剩余仍保持著政治上的独立。伽耶联盟以大伽耶为中心(今韩国高灵郡),取得了一定的复兴。由于伽耶与百济联合攻打新罗,出于报复,新罗于公元562年吞并了伽耶剩余的城邦。一部分伽耶遗民逃到日本。

  伽耶与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被认为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20世纪,一些日本人利用颇有争议的《日本书纪》宣称伽耶是日本大和时代在朝鲜半岛的军事驻地。但那个时期的日本显然不具备占领伽耶以及朝鲜半岛任何地方的能力,所以这一观点在日本国内都被普遍否认。不过,日本媒体依然用这种说法来为日本在二战期间吞并朝鲜半岛做辩护。

  此后,高句丽和百济之间为了争夺半岛的控制权,开始了近百年的拉锯战。

  公元342年,燕军攻破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山城,掘了美川王的尸,掳了故国原王的妈,不过燕国并没有恢对玄菟郡故地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控制,只能接受高句丽的臣服。而故国原王为了减轻燕国对国都的威胁,就把都城迁都到了平壤。可以说,燕国的强悍,也是逼迫高句丽向半岛南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元371年,也就是前秦攻灭前燕的第二年,百济倾全国之力(三万大军)发兵北上,围困了平壤城。高句丽故国原王在守城战时中箭身亡,其子小兽林王即位。百济由此从高句丽手中夺得了乐浪、带方故地,占据了半岛最为发达的地区。

  公元378年,百济再次发兵北上,一路打到平壤城下。

  这两次战斗,都是国力较弱的百济主动向高句丽发起进攻。从表面上看,百济北伐是为了阻止高句丽向朝鲜半岛南部扩张;但实际上,百济是为了争夺半岛经济文化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乐浪、带方故地才发动的战争。这都表明,公元4世纪初,高句丽已经控制了大同江流域。

  公元388年,即位四年的高句丽好太王发兵南下,与百济军在大同江上决战。重新从百济手中夺回大同江的控制权。

  公元396年,好太王率大军亲征百济,攻陷了百济众多城池。百济王被逼无奈,不得不献出男女奴隶各一千人,细布千匹,然后向高句丽臣服。然而,这只不过是百济的权宜之计,高句丽大军一走,百济又故技重施,开始蚕食乐浪、带方故地。

  高句丽好太王和长寿王父子两代曾多次率军大败百济,把百济势力彻底赶出了大同江流域,稳固高句丽在乐浪、带方故地的统治。此后,高句丽和百济争夺的重心便转移到了半岛中部的汉江流域。

  乐浪和带方并不能算是殖民地,因为汉代四郡原本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存在殖民地一说。真正创造出东北亚第一个殖民地的,不是中国,而是海峡对面日本。

  两晋时之前,中国对日本列岛有一个统一而模糊的称呼——倭。直到十六国时,日本列岛上才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名叫大和国。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经济文化不发达,这个大和国稍稍强大一些,就开始渡过海峡进攻新罗。据高句丽好太王碑记载,大和国于公元391年渡海进攻百济和新罗,占据了弁韩(今庆尚南道)故地,将其改名为“任那”,还建了一个“日本府”加以统治。

  同时,取代马韩占据半岛西南部的百济为了对抗北方的高句丽和东部不怎么听话的新罗,便主动与大和国结盟,成为大和国的朝贡国。

  至此,以中原王朝为主导的旧有东北亚格局已经被打破,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全新格局已具雏形。朝鲜半岛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霸权争夺的焦点。这个雏形,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唐高宗时期才再次被打破,这是后话。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