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娱篇 第一节 绚丽多彩的地方戏剧
台湾是戏剧之乡,远在荷兰殖民时期,戏剧就已从中国大陆传入,此后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大陆艺人也纷纷渡台演出,使各种形式的戏剧得以在台湾流传,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台湾戏”。
台湾戏剧种类繁多,争奇斗艳,主要剧种有福建传入的梨园戏、高甲戏、福州戏和广东传入的大戏等;另有纯粹从民歌基础上吸收大陆各剧种的唱工、音乐、行头、道具等而产生的地方戏剧,如歌仔戏、采茶戏、车鼓戏、大人戏、童子戏、子弟戏、查某戏<spanclass=""data-note="台语“查某”即“女人”之意,“查某戏”专由女性演出,类似大陆的越剧,但音乐为闽、台风格。"></span>。此外还有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等。台湾光复特别是1949年后,京剧(台湾称“平剧”或“国剧”)、沪剧、越剧、昆曲、苏州弹词、粤剧、川剧、汉剧、江淮戏、扬州戏、湖南花鼓戏、吕剧、黄梅戏以及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陕西梆子等,也随着各省移民的迁台而纷纷传到台湾,使台湾的戏剧舞台愈加绚丽多彩,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台湾流行的戏剧种类虽多,但最受民间欢迎和喜爱的,还得数歌仔戏和布袋戏。
歌仔戏是台湾地方戏的后起之秀,但它又是乡土气息最浓、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戏剧。相传明清之际闽南移民渡台时,把漳州芗〔xiang乡〕江一带的“锦歌”、“采茶”和“车鼓”等各种民歌带到台湾,很受台民欢迎,渐渐流传开来,群众自发组织了演唱“锦歌”的“乐社”和“歌仔阵”。以后又糅合了台湾民间的“七字四言”小曲,并吸收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而逐渐形成一种以闽南语演唱的古装歌唱剧即“歌仔戏”。
初期的歌仔戏是以男女对答清唱为主的小戏,质朴无华。后来演变为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吟唱。以后才又变为演唱民间故事和地方传统戏为主。再吸收从大陆传入台湾的京剧、南北管、潮州白字戏等舞台艺术,终于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歌剧。
台湾歌仔戏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受大陆京剧的影响至深。据说民国初年以后,大陆以豪派武戏为号召的福州戏班和上海的京剧班常应邀赴台演出,颇受欢迎。歌仔戏乃从京剧中吸收行头、道具、场面、音乐、剧本等特色,慢慢发展成另一种戏剧模式。如今从歌仔戏的文武场、脸谱、服装及身段上,仍可清楚地看出大陆京剧对它的影响。
台湾歌仔戏依其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戏、“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由于不同类型的歌仔戏各自具有不同的演出风貌,因而深受民众的喜爱。20年代末,台湾歌仔戏传回闽南,并很快在闽南地区风行,由于它流行于芗江流域,所以在闽南一带又称之为“芗剧”。
歌仔戏的剧目大都源自中国历史或民间故事,如《陈三五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等。内容多强调忠孝节义,多无固定剧本,由老演员传授或演员自己揣摩出来。主要乐器有穀〔gu谷〕仔弦、大筒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铙钹、锣等。
20年代至30年代中是台湾歌仔戏的“黄金时期”,当时歌仔戏风靡全台,全省各地都有专供其演出的戏院,职业戏班数以百计,盛况空前。“七七”事变后,日本殖民当局加紧推行“皇民化运动”,千方百计控制歌仔戏班,毒化戏剧内容,并强迫演员穿日本和服演出,否则就被强行禁演。但许多演员或转入地下、遁入乡间偷偷演出,或将歌仔戏改头换面,继续演出。如演出时改穿时装,皇帝改称“董事长”,宰相称“经理”,文武百官称“职员”,以留声机代替文武场,而动作、台词、唱腔则一律照旧,“换汤不换药”,大受台民欢迎,日本殖民者也无可奈何,这样歌仔戏才幸未失传。台湾光复后,歌仔戏和其它许多被禁演的地方戏剧一样迅速复苏,蓬勃发展。50年代是歌仔戏最辉煌鼎盛的时期,当时剧院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可见台胞对歌仔戏喜爱的程度了。
布袋戏又叫“掌中戏”,起源于福建泉州。相传明末泉州城里有位潦倒书生叫梁炳麟,才学过人但屡试不中。一次在上京赶考途中,梦见一白发老翁执其手掌,写下“功名归掌上”五字,梁书生醒后大喜,心想:“此番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有望。”岂料放榜之日,仍是名落孙山。回到家中,他无心读书,郁郁寡欢,无聊之余,做些木偶玩于掌中,借以解闷。尔后又编些戏文,在乡里间“义务演出”,一来炫耀自己的满腹经纶,二来借以讽刺人情世故,抒发胸中之块垒。由于构思奇特,演技别出一格,很快便名闻遐迩。这时梁书生才领悟到“功名归掌上”这句话的真义。后来许多失意书生竞相效尤,并吸收福州雕刻(戏台、木偶头)、泉州刺绣(戏服)以及民间音乐(南管),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地方戏剧,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因为演出使用的木偶,除头、手掌和脚的下半段以外,手肢和腿部都是用布缝制而成,形状酷似布袋,故民间称之为“布袋戏”
布袋戏于明末清初传入台湾,它在民间流传也十分广泛。以乐调、词调、戏路来划分,台湾布袋戏可分为南管、北管、潮调三种不同的流派。这三派各具特色,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不断创新发展,演技日臻完善成熟,逐渐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十分精美的民间艺术,备受台湾人民的喜爱。
布袋戏演出时,戏台下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手艺”高超的演师(称“头手”)躲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的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时而还插入一些幽默风趣的俚语。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戏台虽小,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真善美丑。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欣慰,时而叹息,时而愤懑,时而悲切,台上台下,浑然融为一体。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奇,就这样通过布袋戏的表演,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歌仔戏、布袋戏等许多传统的台湾地方戏剧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有过它们各自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60年代以后,这些古朴的民间艺术已日趋式微,面临薪火传承的危机。近些年来,台湾文艺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正在采取措施对它们进行革新改造,并加强与大陆的文化艺术交流,以期使这些曾深受台胞喜爱的民间艺术,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重新放出异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台湾戏剧种类繁多,争奇斗艳,主要剧种有福建传入的梨园戏、高甲戏、福州戏和广东传入的大戏等;另有纯粹从民歌基础上吸收大陆各剧种的唱工、音乐、行头、道具等而产生的地方戏剧,如歌仔戏、采茶戏、车鼓戏、大人戏、童子戏、子弟戏、查某戏<spanclass=""data-note="台语“查某”即“女人”之意,“查某戏”专由女性演出,类似大陆的越剧,但音乐为闽、台风格。"></span>。此外还有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等。台湾光复特别是1949年后,京剧(台湾称“平剧”或“国剧”)、沪剧、越剧、昆曲、苏州弹词、粤剧、川剧、汉剧、江淮戏、扬州戏、湖南花鼓戏、吕剧、黄梅戏以及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陕西梆子等,也随着各省移民的迁台而纷纷传到台湾,使台湾的戏剧舞台愈加绚丽多彩,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台湾流行的戏剧种类虽多,但最受民间欢迎和喜爱的,还得数歌仔戏和布袋戏。
歌仔戏是台湾地方戏的后起之秀,但它又是乡土气息最浓、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戏剧。相传明清之际闽南移民渡台时,把漳州芗〔xiang乡〕江一带的“锦歌”、“采茶”和“车鼓”等各种民歌带到台湾,很受台民欢迎,渐渐流传开来,群众自发组织了演唱“锦歌”的“乐社”和“歌仔阵”。以后又糅合了台湾民间的“七字四言”小曲,并吸收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而逐渐形成一种以闽南语演唱的古装歌唱剧即“歌仔戏”。
初期的歌仔戏是以男女对答清唱为主的小戏,质朴无华。后来演变为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吟唱。以后才又变为演唱民间故事和地方传统戏为主。再吸收从大陆传入台湾的京剧、南北管、潮州白字戏等舞台艺术,终于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歌剧。
台湾歌仔戏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受大陆京剧的影响至深。据说民国初年以后,大陆以豪派武戏为号召的福州戏班和上海的京剧班常应邀赴台演出,颇受欢迎。歌仔戏乃从京剧中吸收行头、道具、场面、音乐、剧本等特色,慢慢发展成另一种戏剧模式。如今从歌仔戏的文武场、脸谱、服装及身段上,仍可清楚地看出大陆京剧对它的影响。
台湾歌仔戏依其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戏、“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由于不同类型的歌仔戏各自具有不同的演出风貌,因而深受民众的喜爱。20年代末,台湾歌仔戏传回闽南,并很快在闽南地区风行,由于它流行于芗江流域,所以在闽南一带又称之为“芗剧”。
歌仔戏的剧目大都源自中国历史或民间故事,如《陈三五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等。内容多强调忠孝节义,多无固定剧本,由老演员传授或演员自己揣摩出来。主要乐器有穀〔gu谷〕仔弦、大筒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铙钹、锣等。
20年代至30年代中是台湾歌仔戏的“黄金时期”,当时歌仔戏风靡全台,全省各地都有专供其演出的戏院,职业戏班数以百计,盛况空前。“七七”事变后,日本殖民当局加紧推行“皇民化运动”,千方百计控制歌仔戏班,毒化戏剧内容,并强迫演员穿日本和服演出,否则就被强行禁演。但许多演员或转入地下、遁入乡间偷偷演出,或将歌仔戏改头换面,继续演出。如演出时改穿时装,皇帝改称“董事长”,宰相称“经理”,文武百官称“职员”,以留声机代替文武场,而动作、台词、唱腔则一律照旧,“换汤不换药”,大受台民欢迎,日本殖民者也无可奈何,这样歌仔戏才幸未失传。台湾光复后,歌仔戏和其它许多被禁演的地方戏剧一样迅速复苏,蓬勃发展。50年代是歌仔戏最辉煌鼎盛的时期,当时剧院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可见台胞对歌仔戏喜爱的程度了。
布袋戏又叫“掌中戏”,起源于福建泉州。相传明末泉州城里有位潦倒书生叫梁炳麟,才学过人但屡试不中。一次在上京赶考途中,梦见一白发老翁执其手掌,写下“功名归掌上”五字,梁书生醒后大喜,心想:“此番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有望。”岂料放榜之日,仍是名落孙山。回到家中,他无心读书,郁郁寡欢,无聊之余,做些木偶玩于掌中,借以解闷。尔后又编些戏文,在乡里间“义务演出”,一来炫耀自己的满腹经纶,二来借以讽刺人情世故,抒发胸中之块垒。由于构思奇特,演技别出一格,很快便名闻遐迩。这时梁书生才领悟到“功名归掌上”这句话的真义。后来许多失意书生竞相效尤,并吸收福州雕刻(戏台、木偶头)、泉州刺绣(戏服)以及民间音乐(南管),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地方戏剧,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因为演出使用的木偶,除头、手掌和脚的下半段以外,手肢和腿部都是用布缝制而成,形状酷似布袋,故民间称之为“布袋戏”
布袋戏于明末清初传入台湾,它在民间流传也十分广泛。以乐调、词调、戏路来划分,台湾布袋戏可分为南管、北管、潮调三种不同的流派。这三派各具特色,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不断创新发展,演技日臻完善成熟,逐渐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十分精美的民间艺术,备受台湾人民的喜爱。
布袋戏演出时,戏台下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手艺”高超的演师(称“头手”)躲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的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时而还插入一些幽默风趣的俚语。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戏台虽小,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真善美丑。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欣慰,时而叹息,时而愤懑,时而悲切,台上台下,浑然融为一体。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奇,就这样通过布袋戏的表演,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歌仔戏、布袋戏等许多传统的台湾地方戏剧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有过它们各自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60年代以后,这些古朴的民间艺术已日趋式微,面临薪火传承的危机。近些年来,台湾文艺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正在采取措施对它们进行革新改造,并加强与大陆的文化艺术交流,以期使这些曾深受台胞喜爱的民间艺术,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重新放出异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