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新宋Ⅱ·权柄4最新章节 > 新宋Ⅱ·权柄4TXT下载
错误举报

附录 攻战志

  严格来说,我们今天所讲的,应当叫“阵战术”才对。因为宋军在传统上,是非常重视结阵而战的军队。明白了这个,我们才能理解当年正统派出身的宗泽将军见到草根出身的岳飞将军这位军事天才时,为什么要特意传授他阵战术,并且认为只有懂得阵战之术,岳飞将军才能进入一流将领的行列。

  其实宋军中也有一些兵法家与将军们对重视阵战的传统很不以为然,他们相信阵战术是才智平庸的将领才需要使用的。但在枢密院的军事典籍中,对这种意见进行了反驳:诸葛亮靠着对八阵图的重新理解与改进,以巴蜀数万弱卒,让司马懿这样的出色将军,统率着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也只能坚壁不出;马隆将军凭借三千步兵与八阵图,转战千里,击破数万骑兵,收复凉州!这的确是很有说服力的案例,无论如何,将诸葛亮和马隆视为用兵庸才的人,也只会是那些只懂得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人而已。不过,到宋军的时代,诸葛亮和马隆的阵法早已经没有人会用,宋军真正继承的,是唐代名将李靖的阵战术。

  了解了这些历史,在开始进入介绍宋军的阵战术前,我们还必须要先澄清一个误会,很多人一听到宋军的阵战术,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想起著名的“平戎万全阵”,想起所谓的“授阵图”与“将从中御”……

  但显然这只是一个影响极大的误会而已。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是,由宋太宗皇帝在雍熙年间御制的“戎万全阵”,需要十四万九百三十人布阵,而且主要是针对河朔地区对契丹的防御。但是,从雍熙开始,一直到宋太宗逝世,宋军的战史上就从来没有发生过十四万余人集结在一个地方作战的事件!在宋军的战史上,惟一一次有可能使用到“平戎万全阵”的事件,发生在宋真宗皇帝整顿边防之时,当时宋军曾经聚集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大军,在定州布起一个半永久性的大阵,构筑第一道重兵防线。不过这次整顿河朔边防的行动,在档案中只记载是出于宋真宗与他的谋臣们之手,因此它采用的是“平戎万全阵”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所谓的“平戎万全阵”,也许把它当成一种从未应用于实战的战术研究成果来看待,可能更加符合事实。

  而所谓的“授阵图”与“将从中御”,则的确是曾经发生过的僵硬教条主义事件。不过,必须明白两点:

  首先,“授阵图”主要只是一种在防御时部署兵力的手段——皇帝(也许还包括他不为人知的高级参谋)在战争前,下令某位将军与他的军队在某个地区建筑某种半永久性的阵地工事来防御敌人的进攻——这才是“授阵图”的本质,它最主要的问题是,宋军的地图测绘水平还不够先进,所以常常出现阵图不符合实际地理情况的问题,但因为是皇帝亲自颁布的,所以不是每位将领都会有勇气要求皇帝修改错误。

  而所谓的“将从中御”实际主要是指,皇帝与枢密院可以随时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战报,修改、变更前线将领的作战任务。必须说,这种理念其实相当的先进,问题是,它太先进了,而配套的通信设施与情报搜集能力,却远远没能跟上。

  其次,这二者从中后期开始,便逐渐被修改、完善,乃至于取消。

  所以,这两件事,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宋军超前的作战理念所导致的历史悲剧,但它们指向的,其实正是历史发展的方向。如果我们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宋军的话,将此当成一次失败的新式战术实践便可以。“授阵图”与“将从中御”的确在宋太宗时代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如果有人用这个来作为宋仁宗时代宋军失败的原因,那就会显得相当的可笑。

  但很荒谬的是,这样可笑的事情却一直在发生着。

  不过,必须承认,相比其他方面的战术能力而言,宋军在野战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在前期的宋太宗时代,主要是由于指挥体系的僵硬造成的,不仅仅是“将从中御”,还包括那种不顾实际,要求数路大军分进合击、准确会师的“无理战术”——要知道,在通信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之前,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军曾经以严酷的军法成功做到要求各路军队按时在作战区的某地集结的先例,即使这样,汉军也经常会有名将因为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结而下狱受审,甚至于被迫自杀——至于要求“分进合击”后,各路大军还能配合得丝丝相扣的作战构想,那只能出现在神话当中。因此,只能说前期的宋军过高地估计了他们的战术执行能力与技术水平。

  而从中期开始,宋军在野战方面的劣势,则主要是由于缺马而造成的。军队机动力的落后,让宋军陷入了先天的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任何指挥上的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带来惨痛的后果——这是非常悲惨的事实,因为实际上的战争与许多文学作品的描写往往相差甚远。战争在实际上,常常是由一连串的失误组成的,获胜的一方,只是失误较少的一方。

  这也是宋军中期以后越发地重视阵战术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我们后面将介绍到的宋军阵战术上的缺陷的主要原因。

  请绝对不要怀疑宋军重兵集团的作战实力。著名的君子馆之战,宋军犯下一系列的指挥失误,最终让自己陷入重围,并且还是在缺少冬衣的情况下,在严寒的天气中与辽军正面对决——在这种占尽劣势的情况,虽然数万宋军最后全军覆没,但辽军的伤亡人数竟然也大体相当,连辽军名将耶律休哥也受了重伤!最初可能谁也想不到,耶律休哥几近完美的谋略,换来的,竟然是一个接近两败俱伤的结局!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当年如果不是因为恶劣的天气条件让宋军几乎无法张弩拉弓,耶律休哥的这种轻率举动,也许真的会弄巧成拙。

  所以,辽军“成列不战”的战术传统,其中也是有血的教训的。

  不过,“结阵而战的宋军不惧怕任何敢于正面交锋的敌人”虽然是事实,但意义有限。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要求敌人堂堂正正地对决,是非常荒谬的。如果宋军成功地引诱到敌军与自己的大阵正面对决,那是宋军将领的本事,但责怪敌人不肯配合,就未免太天真了。

  那么,宋军在野战方面的看家本领“阵战术”,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枢密院的官僚们一厢情愿地相信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自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阵战术,但实际上,宋军只有两种阵战术,那就是方阵和圆阵。其中主要是方阵。

  让我们先来看看宋军最基本的战斗阵形——“常阵”。宋军的常阵由中军阵、东西拐子马阵、前阵、先锋阵、策先锋阵、拒后阵、无地分阵组成。

  其中最核心的部位,是由“车营”组成的中军阵,俗称“大阵”。中军阵往往根据地形,布成长阵或者方阵。如果是方阵的话,那就在最外围布置拒马、大车,然后便是步兵的陌刀手、枪手、盾牌手、标枪手,一般来说,每十个士兵里面,必须有四个枪手,一个陌刀手。这些被称为“阵脚兵”。在阵脚兵的后面,就是弓弩手与双弓床子弩搭配排列。而阵中间,往往布置的是骑兵与中军大将的旗鼓。骑兵(如果有的话)之意义相当于预备部队,分成“战队”与“驻队”在战斗中,他们可以通过中军阵的四个门轮流出阵与敌人作战。而最核心的当然是中军阵中大将的旗鼓,在战斗中,各阵之间的配合作战,便全由中军旗鼓指挥调动。

  而在中军阵的左右,又有所谓的“东西拐子马阵”。宋军的敌人最常用的战术,就是集结重兵,从侧面攻击大阵,所以宋军在布阵时,会根据中军阵的兵力,临时抽调兵力,组成拐子阵,保护中军的两翼。

  前阵则在中军阵的前面,它的兵力约相当于中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有关前阵,曾经发生过一件很壮观的事情——辽军在与宋军作战的时候,有一次,竟然布成十几万军队的大阵,而单单在前阵中,便聚集了三万骑兵!

  我们知道,在当时一般情况下,布阵时每个骑兵占地面积至少是纵横两步,我们简单地将这三万骑兵摆成一个正正方方的大方阵,占地面积就多达7平方宋里!而事实上,这样的编队是不可能发生的,单单一个前阵中,最后一列的骑兵与最前一列的骑兵,距离竟然达到7宋里之遥,这实在是太过于荒唐了。而且,在布阵的时候,也不可能采用正方形的平均分布态势,而一般是用5/3的比例排布前列与后列的兵力。而且为了保证战斗力,一般也会以50人分为10列,组成一队,每队正面宽度50到65步,各队之间至少相隔10步左右。如果是以这样的标准布阵的话,即使辽军的纵深长达20队即100排,辽军的这个前阵的正面宽度,也将长达8宋里!而实际上,100排的纵深,也是极不可能的,要知道,宋军骑兵的纵深,一般不过10排而已。所以,辽军这三万骑兵的前军,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的正面宽度一定超过了10宋里!

  这样的阵容,看起来的确是旌旗密布,声势惊人,如果我们再考虑到他们背后还有一个十万兵力的中军阵,那种场面上的震撼,实在是任何大片都无法比拟的。不过很不幸的是,这样的布阵,实际效果往往是难以指挥,首尾不能呼应。

  对中国古代战争缺乏深入了解的人,是很难理解当年韩信对刘邦说“陛下能将十万众”是拍了一个多大的马屁!实际上,在古代,真正能够有效地指挥十万大军作战的将军,无一不是一时名将。所以,宋军中不乏有很多将军,带着几千人几万人,就打得风生水起,屡战屡胜,一旦给他十万兵力,反而就只会结阵自保了。辽军当年敢如此布阵,实在是有点欺宋军无人。

  不过这种排场,在当时也只有辽军摆得出来。前期的宋军集结三万骑兵倒也并不难,但没有人敢这么摆排场。太宗皇帝御制的“平戎万全阵”,在当时来说,至少在设想上也算是大手笔,但太宗皇帝就算是纸上谈兵地想想,这里“平戎万全阵”里骑兵的总兵力也不过三万多点……

  在前阵的前面,还有先锋阵与策先锋阵。

  先锋阵类似于今日的前卫部队,一般由最精锐的士兵组成,由两到三名悍将统率,担负全军最重要的攻坚任务。策先锋阵是策应先锋阵的部队,一般由骑兵组成。

  而在中军阵的后面,又有拒后阵。拒后阵的任务,是防止敌人抄掠粮道。拒马河之战,君子馆之战,望都之战,宋军都在粮道上吃了辽军的大亏,真是刻骨铭心。所以后来在拒后阵的基础上,又加了“策殿后阵”,来接应殿后部队。

  除此以外,还有所谓的“无地分马阵”,这是由中军大阵直接控制的轻锐机动部队,布置在中军大阵的四周,供随时调动。

  以上就是宋军所谓“常阵”的构成了。这个结构看起来似乎还不错,面面俱到,攻守兼备,有正有奇。在兵力上,少到一万多,多到五六万甚至上十万,都可以使用。不过,这个常阵的最大缺点,就是有点不切实际。因为中后期以后,宋军的骑兵已经比较少,所以,常阵中很多原本要用到骑兵的地方,就不得不为步兵所代替。而在思想上,常阵上所有骑兵的运用,目的都不是为了打击敌人的队形,扰乱敌军,追杀敌军,其目的都只是为了在关键点上抵御对方骑兵的冲击。

  换句话说,方阵原本是一种进攻阵形,但不幸的是,在宋军手里,竟变成了防守阵型。而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宋军的“本朝八阵”(实际只有七阵,车轮阵即是圆阵,以下按相克顺序排列)——牝阵(却月阵)、牡阵(鸟翔阵)、冲方阵(直阵)、车轮阵(圆阵)、罘置阵(鱼丽阵)、雁行阵、方阵——很不幸的,除了车轮阵以外,在本质上,都变成了方阵,而且,全部是防御性的方阵!比如说,冲方阵,是一种窄正面、大纵深,适合在狭窄地形作战的阵形,但到了宋军手里,竟然变成了正方形!幸好宋军还没把它变成四面防御的正方形……

  不过,我们前面也说了,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宋军。所谓的“常阵”也好,所谓的“本朝八阵”也好,在《新宋》所描写的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的熙宁、元丰年间,都已经被取代了。早在熙宁二年的时候,在赵顼的领导下,宋朝君臣掀起了一场有关阵法的大讨论,赵顼练兵的决心不容忽视,于是,当时所有的“帅臣”,都被要求说明自己对阵法的看法,然后由汴京进行总结,完善阵法,先在京师选兵操练,然后向各地推广。后来征求意见的范围又扩展到全国军民。大致上,宋朝君臣恢复了李靖的阵法。最初被试验的,是李靖的六花阵法,但六花阵只是圆阵,赵顼对此并不满足,他对于六花阵主要只适用于平原宽阔地带作战尤其不满,下诏说敌人不可能特意将就宋军来选择平原作战,于是又下令在李靖阵法的基础上,研究、恢复方阵,此后逐渐定下了修改版的方、圆、曲、直,锐五阵法。

  元丰五阵法在赵顼去世前一年才全面在军中普及,它对宋军战斗力的影响,是在赵顼去世以后才展现出来的。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宋军能一直保持对西夏的战略攻势,我们相信有三个原因,第一个自然是赵顼在位时付出惨重代价才夺来的对横山地区的部分控制权;第二个可以归功于著名的“浅攻战术”;第三个,就应当归功于五阵法的持续推行。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阵法对宋军究竟有多重要!

  宋军的阵战术,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了。我们的《攻战志》还剩下最后一章,在最后这一章里,我们将要了解的是宋军的行军,扎营、情报战等等细节,请各位不要迟到才好。

  (权柄卷·肆完)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