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缪希雍 有一种朋友,可以生死相托
要说我们缪希雍四处云游,寻访高人,提高医术,大家可能想他这十来年就没回家,一直在外面来着,其实不是,他在江南一带云游的时候,是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因为江南就那么大的地方,哪儿到哪儿都不远。
不用我说大家也看出来了,这十来年对缪希雍简直是太重要了,由于他为人豪爽,谦虚好学,结果广阔大地到处都是他的课堂,每天他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这些内容那可都不是我们在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啊,这些知识在他那勤于思考的大脑中酝酿、激发,那可就无法估量其分量了。
在缪希雍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预想的成果,就准备结束游历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他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让他遗憾终生。
事情是这样的,缪希雍这个人博学多才,大家不要以为他只是学习医学这些内容,实际上他在好多领域都有所建树,比如,他精通水利(他和清朝的徐灵胎估计特有共同语言),对如何兴修水利有些见解;他还精通堪舆(就是现在说的风水),堪舆界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葬经翼》就是我们的缪希雍写的;前面说了,他在酿酒方面还有点绝活儿,总之,这位缪希雍大侠是个多面手,总喜欢思考点问题,关心一下国计民生。
我发现过去的医生都有这个问题,按照我们的想法,您把自个儿的病瞧好了,就算是为人民多作贡献了,可这帮古代的医生似乎总是觉得这样还不够,总是想在本职工作之外,再折腾点儿什么事儿。
这不,我们的缪希雍没事儿的时候就想了,这每年北方的粮食都不够,都要从南方通过漕运运到北方,这船夫也要吃饭,等一路运到北方,这粮食可就消耗很多了(这是实际情况,每运一石粮食,需要消耗数石船夫的口粮),应该在北方也开垦水田,这样就可以解决大问题了,南方百姓的负担也不那么重了,这岂不是大大有利于国家?
您瞧瞧,他都想到粮食部、交通部的工作领域去了,这就好比我在这里看着病呢,突然就想到京广铁路那里需要改进,这的确是精力太旺盛了。
他不但这么想了,还查阅资料,认为这非常的合理,于是就写了份报告,这份报告就交给了一个叫徐贞明的官员。
这位徐贞明是谁呢?原来,他是隆庆五年进士(和那位赵用贤是同学),中了进士后,担任浙江山阴县令,若干年后,他将成为倡导海河水利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时,缪希雍就把自己的看法和这位徐贞明聊了,徐贞明也特有责任感(其实这事儿皇上一点都不上心),认为这个想法合理。
恰巧,这位徐贞明同志工作努力,没多久就被提拔到了北京任工科给事中,他到了北京以后,详细地考察了北京周边的地理状况,他发现,北京周边驻军的军粮这样从南方运来,不但损失大,如果水路受阻,那么军粮供应就会中断,这样极其危险,应该在北京周边效仿南方,开垦水田,兴修水利,以保证粮食供给。
于是他就不断地上书给上面,后来,皇上就命令他和一些大臣一起进行实地勘测和考察。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缪希雍,于是就给缪希雍来了信,说这是个为老百姓做事的大好机会,希望你能过来帮我。
缪希雍接到信以后,心里却开始矛盾了。
为什么呢?原来,缪希雍在这次回到家乡后,发现自己的母亲明显的衰老了,自己整天在外面给人家看病,其实自己的母亲也需要照顾啊。
于是,缪希雍就决定结束这长达十年的游历,守在母亲身边,照顾母亲,不再远离。
其实,人在青年的时期都是喜欢远行的,但是一到了中年就会发现,你能够和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光就只有那么几年。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缪希雍收到了徐贞明的邀请函。
怎么办呢?缪希雍很犹豫,自己有心去做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可是,自己的母亲身体衰老了,也需要照顾啊。
就在这时,缪希雍的老母亲周氏看出了缪希雍的心思,一天,她把缪希雍叫到了面前。
她对缪希雍说:“儿子啊,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和游侠少年混在一起,为娘曾经教训过你什么吗?”
缪希雍回答:“记得啊,孩儿一辈子都记得,娘告诉我,要像父亲那样,一心为百姓做事。”
周氏:“是啊,现在在北京开垦田地,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啊,有多少老百姓将会受益,你一定要去啊,为娘的身体不要紧,但是,如果你丧失了这次机会,却是为娘一辈子都会内疚的事啊。”
缪希雍:“这……”
周氏:“不要再犹豫了,为娘命你,即刻启程!”
周氏老太太早年就失去父母,成为孤儿,但是,她却深明大义,就是在这么大岁数上,还不忘记教育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母亲,实在是缪希雍的幸运啊。
就这样,缪希雍在母亲的叮嘱下,出发去了京城。
在离开前,他不放心自己的母亲一人生活,就把母亲托付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康孟修,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缪希雍和王肯堂一起给治病的那位。
康孟修此时已经是缪希雍的知心好友了,他对缪希雍保证:“缪兄,你的母亲住在我这里,我对自己的母亲有多孝顺,就一定对缪兄的母亲多孝顺,我只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请你放心吧!”
后来,他果然兑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承诺。
缪希雍感激地握着朋友的手,久久不能放开。
最后,他踏上了赴京之路。
在北京,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由于缪希雍精于考察地理山川(估计是看风水练的),他们绘制了大量京郊的山水地理图,然后在经过周密的设计后,开始开垦水田,兴修水利。他们夜不安寝,呕心沥血,在这种艰苦的努力下,不到半年,就在平谷、三河、密云、蓟州、遵化、丰润、玉田等地,开垦出水田近四万亩。
今天,北京周边的许多良田仍然是当初他们所开垦的。
然而,就在徐贞明缪希雍他们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皇帝却一道圣旨,废止了开垦。原来,他们的开垦政策是哪个百姓开垦,地就归谁,可朝中一班阉人、贵族在京郊占有大量闲地,如果都被开垦为水田,谁开垦归谁所有,他们的损失太大了。于是,他们一有机会,就在皇帝面前进谗言,皇帝当然也是个糊涂蛋(不知道脑袋是怎么长得),也觉得垦水田、兴水利之举不妥。于是众人的一腔爱国热血,终于被皇帝给彻底地浇凉了。
就在这个时候,缪希雍的家里也出事了。
原来,缪希雍的母亲在康孟修的家里住得好好的,却突然一不留神,患了痢疾,把老太太给泻的,真是太痛苦了。
康孟修夫妇也确实做到了对朋友的承诺,文献记载,他们对缪希雍的母亲,百般照顾,朝夕伺奉,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孟修夫妇百方周旋,晨夕供奉,如子媳)
但是,他们都不是医生啊,王肯堂此时也不在此地,请了些其他医生,都毫无效果。
在最后,周氏老太太把康孟修叫到面前,与孟修绝别曰:“吾儿虽北游,有公在,如吾子,吾目瞑矣!”
说完以后,老太太就去世了。
康孟修痛哭流涕,冲着北方跪下,心中祈求着朋友的原谅。
若干天以后,远在北京的缪希雍接到了康孟修的信,读了以后,知道母亲已经离开了自己,他没有想到,自己与母亲那天的对话竟然是最后一次了。
作为一个医生,一生救人无数,最后却连自己的母亲病了,都未能挽救,这是何等的痛心啊!
此时,缪希雍望着开垦了一半的田地,悲从中生。
向南方跪下,叩拜,然后放声大哭。
在经过长途奔波之后,缪希雍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康孟修。
康孟修感到无比的自责,他给缪希雍跪下,说自己没有脸面再见朋友了。
缪希雍流着眼泪上前扶起康孟修,说:“我的好朋友,人生都有生老病死,你已经尽到一个挚友的职责了,我怎能怪你呢?!”
然后,缪希雍将母亲葬在了阳羡山中,距离自己的父亲和大老婆孙夫人的墓地几里地远的地方。然后,在旁边也给自己擗出了一个位置。
这一年,缪希雍已经四十岁了,在四十一年以后,这里将是他永远陪伴母亲的地方。
那位和缪希雍一起为北京开垦了四万亩良田的徐贞明先生,极度失望之余,愤然辞官归家,四年后,抑郁而死。
今天,北京周边水库密布,河道纵横,良田无数,粮食产量已经直超江南。
但是,我们无法忘记,那些质朴的先人,为了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曾经做过的努力。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不用我说大家也看出来了,这十来年对缪希雍简直是太重要了,由于他为人豪爽,谦虚好学,结果广阔大地到处都是他的课堂,每天他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这些内容那可都不是我们在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啊,这些知识在他那勤于思考的大脑中酝酿、激发,那可就无法估量其分量了。
在缪希雍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预想的成果,就准备结束游历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他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让他遗憾终生。
事情是这样的,缪希雍这个人博学多才,大家不要以为他只是学习医学这些内容,实际上他在好多领域都有所建树,比如,他精通水利(他和清朝的徐灵胎估计特有共同语言),对如何兴修水利有些见解;他还精通堪舆(就是现在说的风水),堪舆界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葬经翼》就是我们的缪希雍写的;前面说了,他在酿酒方面还有点绝活儿,总之,这位缪希雍大侠是个多面手,总喜欢思考点问题,关心一下国计民生。
我发现过去的医生都有这个问题,按照我们的想法,您把自个儿的病瞧好了,就算是为人民多作贡献了,可这帮古代的医生似乎总是觉得这样还不够,总是想在本职工作之外,再折腾点儿什么事儿。
这不,我们的缪希雍没事儿的时候就想了,这每年北方的粮食都不够,都要从南方通过漕运运到北方,这船夫也要吃饭,等一路运到北方,这粮食可就消耗很多了(这是实际情况,每运一石粮食,需要消耗数石船夫的口粮),应该在北方也开垦水田,这样就可以解决大问题了,南方百姓的负担也不那么重了,这岂不是大大有利于国家?
您瞧瞧,他都想到粮食部、交通部的工作领域去了,这就好比我在这里看着病呢,突然就想到京广铁路那里需要改进,这的确是精力太旺盛了。
他不但这么想了,还查阅资料,认为这非常的合理,于是就写了份报告,这份报告就交给了一个叫徐贞明的官员。
这位徐贞明是谁呢?原来,他是隆庆五年进士(和那位赵用贤是同学),中了进士后,担任浙江山阴县令,若干年后,他将成为倡导海河水利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时,缪希雍就把自己的看法和这位徐贞明聊了,徐贞明也特有责任感(其实这事儿皇上一点都不上心),认为这个想法合理。
恰巧,这位徐贞明同志工作努力,没多久就被提拔到了北京任工科给事中,他到了北京以后,详细地考察了北京周边的地理状况,他发现,北京周边驻军的军粮这样从南方运来,不但损失大,如果水路受阻,那么军粮供应就会中断,这样极其危险,应该在北京周边效仿南方,开垦水田,兴修水利,以保证粮食供给。
于是他就不断地上书给上面,后来,皇上就命令他和一些大臣一起进行实地勘测和考察。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缪希雍,于是就给缪希雍来了信,说这是个为老百姓做事的大好机会,希望你能过来帮我。
缪希雍接到信以后,心里却开始矛盾了。
为什么呢?原来,缪希雍在这次回到家乡后,发现自己的母亲明显的衰老了,自己整天在外面给人家看病,其实自己的母亲也需要照顾啊。
于是,缪希雍就决定结束这长达十年的游历,守在母亲身边,照顾母亲,不再远离。
其实,人在青年的时期都是喜欢远行的,但是一到了中年就会发现,你能够和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光就只有那么几年。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缪希雍收到了徐贞明的邀请函。
怎么办呢?缪希雍很犹豫,自己有心去做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可是,自己的母亲身体衰老了,也需要照顾啊。
就在这时,缪希雍的老母亲周氏看出了缪希雍的心思,一天,她把缪希雍叫到了面前。
她对缪希雍说:“儿子啊,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和游侠少年混在一起,为娘曾经教训过你什么吗?”
缪希雍回答:“记得啊,孩儿一辈子都记得,娘告诉我,要像父亲那样,一心为百姓做事。”
周氏:“是啊,现在在北京开垦田地,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啊,有多少老百姓将会受益,你一定要去啊,为娘的身体不要紧,但是,如果你丧失了这次机会,却是为娘一辈子都会内疚的事啊。”
缪希雍:“这……”
周氏:“不要再犹豫了,为娘命你,即刻启程!”
周氏老太太早年就失去父母,成为孤儿,但是,她却深明大义,就是在这么大岁数上,还不忘记教育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母亲,实在是缪希雍的幸运啊。
就这样,缪希雍在母亲的叮嘱下,出发去了京城。
在离开前,他不放心自己的母亲一人生活,就把母亲托付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康孟修,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缪希雍和王肯堂一起给治病的那位。
康孟修此时已经是缪希雍的知心好友了,他对缪希雍保证:“缪兄,你的母亲住在我这里,我对自己的母亲有多孝顺,就一定对缪兄的母亲多孝顺,我只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请你放心吧!”
后来,他果然兑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承诺。
缪希雍感激地握着朋友的手,久久不能放开。
最后,他踏上了赴京之路。
在北京,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由于缪希雍精于考察地理山川(估计是看风水练的),他们绘制了大量京郊的山水地理图,然后在经过周密的设计后,开始开垦水田,兴修水利。他们夜不安寝,呕心沥血,在这种艰苦的努力下,不到半年,就在平谷、三河、密云、蓟州、遵化、丰润、玉田等地,开垦出水田近四万亩。
今天,北京周边的许多良田仍然是当初他们所开垦的。
然而,就在徐贞明缪希雍他们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皇帝却一道圣旨,废止了开垦。原来,他们的开垦政策是哪个百姓开垦,地就归谁,可朝中一班阉人、贵族在京郊占有大量闲地,如果都被开垦为水田,谁开垦归谁所有,他们的损失太大了。于是,他们一有机会,就在皇帝面前进谗言,皇帝当然也是个糊涂蛋(不知道脑袋是怎么长得),也觉得垦水田、兴水利之举不妥。于是众人的一腔爱国热血,终于被皇帝给彻底地浇凉了。
就在这个时候,缪希雍的家里也出事了。
原来,缪希雍的母亲在康孟修的家里住得好好的,却突然一不留神,患了痢疾,把老太太给泻的,真是太痛苦了。
康孟修夫妇也确实做到了对朋友的承诺,文献记载,他们对缪希雍的母亲,百般照顾,朝夕伺奉,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孟修夫妇百方周旋,晨夕供奉,如子媳)
但是,他们都不是医生啊,王肯堂此时也不在此地,请了些其他医生,都毫无效果。
在最后,周氏老太太把康孟修叫到面前,与孟修绝别曰:“吾儿虽北游,有公在,如吾子,吾目瞑矣!”
说完以后,老太太就去世了。
康孟修痛哭流涕,冲着北方跪下,心中祈求着朋友的原谅。
若干天以后,远在北京的缪希雍接到了康孟修的信,读了以后,知道母亲已经离开了自己,他没有想到,自己与母亲那天的对话竟然是最后一次了。
作为一个医生,一生救人无数,最后却连自己的母亲病了,都未能挽救,这是何等的痛心啊!
此时,缪希雍望着开垦了一半的田地,悲从中生。
向南方跪下,叩拜,然后放声大哭。
在经过长途奔波之后,缪希雍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康孟修。
康孟修感到无比的自责,他给缪希雍跪下,说自己没有脸面再见朋友了。
缪希雍流着眼泪上前扶起康孟修,说:“我的好朋友,人生都有生老病死,你已经尽到一个挚友的职责了,我怎能怪你呢?!”
然后,缪希雍将母亲葬在了阳羡山中,距离自己的父亲和大老婆孙夫人的墓地几里地远的地方。然后,在旁边也给自己擗出了一个位置。
这一年,缪希雍已经四十岁了,在四十一年以后,这里将是他永远陪伴母亲的地方。
那位和缪希雍一起为北京开垦了四万亩良田的徐贞明先生,极度失望之余,愤然辞官归家,四年后,抑郁而死。
今天,北京周边水库密布,河道纵横,良田无数,粮食产量已经直超江南。
但是,我们无法忘记,那些质朴的先人,为了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曾经做过的努力。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