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最新章节 >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4、大战前夜聊“孙子”

  兵学先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率军打仗的将领都明白,战争是瞬息万变、你死我活的竞斗,两军对垒如若没有十分把握,也要有八九分胜算才能一搏,否则对方反扑,敌强我弱,后果不堪设想。只有为数不多、智勇双全的将领,才能把握战机运筹,险中取胜。

  吕正操深谙孙子兵法的核心是以智谋取胜,对其“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用兵战略,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怎样善用“权诈之兵”,更是得心应手,自出机杼。

  对此,时任冀中军区参谋、后为炮兵司令的李健将军印象甚深。他不仅聆听过吕正操细致分析用兵要略,而且还在实战中成功运用过这些战略战术。

  李健清楚地记得,那是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前的一个夜晚,他在作战室值班,吕正操来了解完情况后,与他聊起孙子兵法,问他“权诈之兵”的精髓。

  李健回答说:“权诈之兵”的精髓,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吕正操随即又问,为什么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何去实现这个目的。李健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吕正操对他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它包含着古代兵法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作为参谋,要懂得并联系实际运用。接着,他又进一步解释说,“权诈之兵”,多见于奇袭,实质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意,就是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突然打击敌人;不备,就是要在敌人思想上、部署上、工事上,甚至战役战术手段上都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攻,比如,东晋的淝水之战。这不仅要善于利用敌人思想上的麻痹、指挥上的错误、决心上的犹豫失误等,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制造敌人的错觉。

  李健听得津津有味,一一记在心上。

  吕正操还举例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的“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声东击西”的方法,都是出其不意而制胜的范例。甚至主张,有时可以在“光天化日下”越过封锁线,这样反而会更安全些。不过,运用时要灵活机动,视具体情况而定。

  吕正操运用军事辩证法的智慧,把握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的时机,指挥冀中部队吕司令过淀。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