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张爱萍按兵不动,福建炮轰金门,西方认为出现“台海危机”
毛泽东考虑台湾问题。张爱萍按兵不动,福建炮轰金门,西方认为出现“台海危机”
(宁波—厦门,1954年8月—9月)
这座院落太普通了,在宁波随处可见,灰白色的墙,青渴色的瓦,院内大大小小的庭院相互毗连贯通,青砖竖叠砌就的甬道,看上去既不华丽,也不壮观,更没有什么显眼之处。然而院里在一夜之间,竖起了天线,电键按动声及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打破了郊区院子的宁静,好些不同年岁的军人进进出出,来来往往,屋墙上挂着巨幅军用地图,报告军情,下达命令,显得热闹、紧张而又神秘。
这就是三天前刚刚组建的“浙东前指”所在地。它的全称是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其作战行动直接归中央军委指挥。可见这是一个指挥特别作战而权力很大的特殊军事机构。
这个院落的新主人就是浙东前指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浙东前指”的指挥部虽说是刚刚建立,但张爱萍承接解放浙江福建沿海岛屿重任已经不止一个年头了。
还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抗美作战已经取得关键性的胜利的时候,尽管战争还在进行,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授意当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利用朝鲜战争的有利形势,考虑解放浙江、福建沿海被国民党军所占据岛屿的问题。陈老总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张爱萍是堪当此重任的最佳人选。
张爱萍和陈毅都是当年新四军里并不多见的四川汉子。陈毅作为军长十分器重手下这位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战将老乡。以后,他又担任过第七兵团司令员、浙江军区司令员。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攻占南京国民党总统府那天,陈毅将这位当时年仅三十九岁而已久经沙场的战将从前线召下来,只拨给他二三百人,让他在江苏泰州白马庙组建一支华东海军,成为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海军。于是,他搜集国民党海军投降或丢弃的旧舰艇,成立舰队,修复造船厂,兴办海校。当年八月,他正在南京紧张地筹办海校时,忽然得电报,毛泽东召他赴京见面,还应他之邀,首次给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够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就在一九五二年夏天,经陈毅提议和国防部长彭德怀报请毛泽东批准,授权张爱萍负责指挥浙江、福建沿海的军事斗争。他从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指挥陆海空三军协同立体作战的将军。
张爱萍经过深入调查摸底并思考外军战例,考虑解放军还没有海军陆战队与大型舰艇速度慢的实际,结合解放军传统战法,提出了一个巧用现代作战原则的战役决策:空军、海军先于陆军投入战斗,在陆军进行登陆作战训练阶段,空军、海军边打边练,寻找战机,从空中和海上打击困扰敌人,千方百计给以消耗,破坏敌之心理稳定和力量平衡,使敌由强变弱,使我由弱变强,从而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中央军委很快批准了张爱萍的决策。
朝鲜停战后,一九五三年十月,毛泽东在杭州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等人,在会上听取了刚从朝鲜回国的志愿军司令员杨勇所作的关于朝鲜形势的报告,然后研究今后军事工作之重点。彭德怀建议把在东北及朝鲜的空军调入福建和浙江,夺回沿海制空权;
朱德很赞同,提出“清理门户”,把闽浙沿海被国民党军所占的岛屿夺回来,打通海峡的南北通道。陈毅则具体提出:利用在朝鲜战场胜利的形势,准备用五个军的兵力解决金门岛,并突击修建福建几个机场和鹰厦、福州铁路、厦门海堤。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当即批准了陈毅的提议,并令担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组织福建前线指挥所。
可是,一九五三年秋后,印度支那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在越南的法国军队在实施“纳尔瓦计划”,要歼灭胡志明的人民军主力。美国加紧援法,承担了侵越法军的大部分军费,美国海军进入了越南沿海,陆军人员也出现在越南战场,表现出直接介入的趋势。美国如真的直接介入,将使中国华南地区面临一九五零年秋朝鲜的那种形势,那中国将要考虑派出第二支志愿军。经历了三年朝鲜战争以后,毛泽东不愿意急需经济建设的新中国同拥有核武器作后盾的美军在越南再作较量,极大的可能性还是平局和停战。因而,毛泽东决定尽快支持胡志明的人民军打败法军,争取在美国武装直接介入前将战争结束。(后来,在中国支持下越南的莫边府战役歼灭了法军一万多精锐部队,达到了毛泽东预定的目标。)因而,从一九五三年秋天起,新中国的军事斗争注重点又放到了援越抗法上,一时还不能以闽浙沿海地区为重心。
毛泽东审时度势,很快又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要求暂缓进攻金门,首先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因为金门守军多达六万人,又修筑了要塞性的永久防御工事,非采取大规模的攻势不能奏效。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美国强烈反应,对缓和国际形势也不利。而这时在浙江以东较小的岛屿作战,在国际上引起的波动会比较小,同时投入的力量又不必很多,不会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再者,解放军还必须逐步积累陆海空三军协同和登陆作战的经验。根据上述考虑,毛泽东批准了中央军委确定的“从小到大、逐岛进攻、由北向南打”的解放华东沿海岛屿的方针。张爱萍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与运筹。一九五四年一月,在张爱萍以华东军区参谋长名义主持下,提出了陆、海、空三军攻打大陈岛的计划,报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批准后,即开始了战役准备。
浙江沿海作战以一九五四年三月的护渔战开始,舟山渔场春汛来到后,渔船出海得到了海军舰艇和航空兵飞机的掩护。刚刚参加过朝鲜上空世界最高水平空战的解放军航空兵,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歼击机,而国民党空军刚刚装备美国援助的F-84战斗机,该机性能尚不如米格15,国民党空军还从没有进行过喷气式飞机空战,因而在空战中根本无法和解放军的航空兵抗衡,只能对大陆及沿海目标采取小批次的偷袭。解放军海军与国民党海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汛期两个月,击伤国民党军舰九艘,取得了一系列的海上战斗的胜利。陆军某部一八零团还在海军掩护下,于五月十五日在东矶列岛登陆,不花多大代价即占领了该岛。舰艇与航空兵协同因暴露出问题也导致付出了一定代价。五月十七日,解放军“瑞金”号驱逐舰出巡三门湾,是日海雾茫茫,航空兵未能起飞护航,“瑞金”号遭敌机突击,中弹二枚,不幸沉没。“瑞金”号事件促使张爱萍将军在往后的海陆空协同作战中作出更高要求。
一九五四年春天过去后,达到了张爱萍预定的目标:解放军控制了浙东大陈岛以北海域的制海、制空权。张爱萍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大陈岛。
正在这时,七月二十一日,为期三个月的日内瓦会议结束,解决了印度支那停战问题。当时,朝鲜南北分裂问题未能解决,印度支那停战的结局又是越南划成南北越,美国正在纠集英、法、澳、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和巴基斯坦,准备签订以“遏制中国”为目标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同时企图把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
毛泽东在当时考虑到的就是国际形势缓和对祖国统一问题的影响。当时在全中国,于七月下旬开始掀起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浪潮;同时,中央军委亦将军事斗争的重心转到了东南沿海。按照中央军委指示,解放军发起了攻占浙东沿海岛屿的作战,同时在福建前线炮击金门。这南北配合的军事行动,一度使台湾当局和华盛顿政府都十分紧张,出现了西方舆论界所称的“台海危机”。
进入八月以来,中央军委要求华东军区加紧准备攻打大陈,同时又准备加强福建炮兵,通过大规模的炮击金门显示解放台湾的决心和力量。八月十一日,华东军区下达了攻击大陈的预先号令。八月二十七日,浙东前线指挥部宣告成立,由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
八月三十一日这天,他主持召开了浙东前线陆海空三军指挥员会议,讨论攻击大陈的具体战役计划。
从宁波机场赶来开会的空军代表,是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别看其个子矮小、像貌平平,却曾以其指挥的空战在朝鲜动摇了美国空军“空中霸王”的地位,奠定了年轻的中国空军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空军中前列位置。
从海军基地过来的指挥员,是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已经不是大江横渡时木船队的指挥,也拥有驱逐舰、登陆舰、鱼雷艇及各种大小炮艇,在与国民党海军的初步较量中战绩不俗。
还有陆军、后勤部门、政工部门,浙江军区等各方的指挥员及负责人。
他们曾在沙场上驰骋多年,患难与共,如今又要为共和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而相聚一起,戏语笑言,不绝于耳。似乎有点不像来讨论打仗,而是像来欣赏儒将张爱萍导演的一场战争戏剧演出。
会议讨论:大陈列岛十多个大小岛屿,雄峙在浙江省台州湾东南海上,北距舟山群岛一百海里,南至台湾二百二十余海里,西离大陆最近者十四海里,控制了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温州湾等海域,监视井封锁了大陆近海南北交通航线,早就该像朱老总说的“清理”了。可是关键是先打哪个岛屿?
连日来,张爱萍亲自带着参谋人员,按现代化立体作战要求,乘飞机、登军舰、爬山头、涉险滩,对浙东地区沿海岸及岛屿实地勘察,涉及地形、岸势、天气、水流、潮汐等各方面,都作了十分仔细的考察研究;还组织空军、海军对大陈外围岛屿进行空中、海上侦察,还派侦察兵越海捕俘、抵近拍照,全面掌握了战区地形和敌情。
他对作战方案胸有成竹,但还是主持会议先让大家各抒己见拿主意。
多数人主张:先攻核心岛屿大陈,只要攻陷主岛,其它周遭岛屿便可唾手而得。
部分人提出:先拿下防守力量薄弱的披山岛,首战告捷再逐岛进攻。
少数人建议:先夺取最北面的一江山岛,该岛是大门,大门一攻陷,里面的岛就好攻啦。
大家说罢,都将目光集中在张爱萍身上。
他说话调门不高,却充满着信心——
—江山岛位置处于我军前沿基地至大陈航线的中间,为必经之路,亦可称大陈列岛的门户。要是我们绕过门户迂回先攻大陈岛,势必会增加航程,我登陆部队在航渡途中会遭敌军海空军及岛上炮兵截击,有可能导致初战受挫。因而,攻占大陈岛必须首攻一江山岛。该岛兵力仅1100人,离我头门山岛仅五海里,中间还有大小茶花岛等,可设炮兵阵地,只要我们周密部署,取胜是完全有把握的。攻下一江山岛后,即可将岸炮拉上岛去,使大陈岛在我炮火有效射程以内,可给守敌以极大心理压力。大陈守敌有可能慑于我三军威慑之势而像舟山一样不战而弃,龟缩而退,从而一举解决整个浙东沿海敌占岛屿的问题,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沉寂片刻之后,掌声骤起。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张爱萍的方案。
电波接通北京。中央军委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会后,张爱萍即奉命部署:九月二日开始,与南面炮击金门呼应,浙东前线以空军为主,协同海军鱼雷快艇、海岸炮兵集中大陈港内或出巡的敌舰,并轰击大陈敌军地面重要军事目标,从海中空中围困打击据守之敌。
九月二日,浙东前线海空军已完成了轰击大陈的准备。这时,阿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预定要途经上海、杭州,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线指挥部暂缓行动,只由福建方面单独炮轰金门。
那时,福建前线的炮兵力量并不强大,只增加了一个炮兵师,而这个师原来就是驻闽的,以后支援越南战争,奠边府大捷以后才归建福建前线。
根据以往规律,每隔一天,台湾便向金门开来一至二艘“中字”号运输舰。每次运输舰到来,三艘驱逐舰都到外海去接。我们根据当时这个情况,一九五四年九月三日下午一时五十分,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发动炮击,各炮群同时发射,大、小金门上顿时腾起一团团灰褐色的硝烟。
大、小金门的国民党军被突然的炮袭打闷了。一下子就摧毁敌炮兵阵地七个,击沉炮艇、拖轮各一艘,击伤驱逐舰三艘,击毁水上活动码头一个。
以上是“九三炮轰”的指挥员叶飞所作的回忆。从一九五四年九月三日开始的炮轰金门,因为当时解放军空军尚未入闽,还没有制空权,而是采取事前炮兵各部队秘密集结,隐蔽进入阵地,攻其不备,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行的。每次炮击只能持续一个多小时,打了就转移,以避免国民党空军报复。从军事意义上讲,早期这种炮轰只不过是规模很有限的地面炮火急而已。
但是,当时在政治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式揭开了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帷幕。
金门的炮声刺激了台北和华盛顿的神经,双方反应很不相同。国民党军立即用炮火还击,并抓住大陆福建前线防空力量差的弱点,从台湾派出飞机轮番轰炸福州、厦门及前沿炮兵阵地,出现舰艇攻击梧屿白石炮台,还在上海、广州等地空投宣传弹。当时,福州的民房大多是木结构,被炸得多处起火燃烧。陈诚、俞大维、黄杰等台湾当局军政要员匆忙赶到金门视察。这次炮击中,在国民党军阵地上有两名美军中校被炸死,引起了美国朝野一片喧哗。艾森豪威尔总统以后曾说,这是他执政最新十八个月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这次金门炮击从九月三日到二十二日,持续了好几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宁波—厦门,1954年8月—9月)
这座院落太普通了,在宁波随处可见,灰白色的墙,青渴色的瓦,院内大大小小的庭院相互毗连贯通,青砖竖叠砌就的甬道,看上去既不华丽,也不壮观,更没有什么显眼之处。然而院里在一夜之间,竖起了天线,电键按动声及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打破了郊区院子的宁静,好些不同年岁的军人进进出出,来来往往,屋墙上挂着巨幅军用地图,报告军情,下达命令,显得热闹、紧张而又神秘。
这就是三天前刚刚组建的“浙东前指”所在地。它的全称是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其作战行动直接归中央军委指挥。可见这是一个指挥特别作战而权力很大的特殊军事机构。
这个院落的新主人就是浙东前指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浙东前指”的指挥部虽说是刚刚建立,但张爱萍承接解放浙江福建沿海岛屿重任已经不止一个年头了。
还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抗美作战已经取得关键性的胜利的时候,尽管战争还在进行,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授意当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利用朝鲜战争的有利形势,考虑解放浙江、福建沿海被国民党军所占据岛屿的问题。陈老总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张爱萍是堪当此重任的最佳人选。
张爱萍和陈毅都是当年新四军里并不多见的四川汉子。陈毅作为军长十分器重手下这位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战将老乡。以后,他又担任过第七兵团司令员、浙江军区司令员。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攻占南京国民党总统府那天,陈毅将这位当时年仅三十九岁而已久经沙场的战将从前线召下来,只拨给他二三百人,让他在江苏泰州白马庙组建一支华东海军,成为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海军。于是,他搜集国民党海军投降或丢弃的旧舰艇,成立舰队,修复造船厂,兴办海校。当年八月,他正在南京紧张地筹办海校时,忽然得电报,毛泽东召他赴京见面,还应他之邀,首次给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够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就在一九五二年夏天,经陈毅提议和国防部长彭德怀报请毛泽东批准,授权张爱萍负责指挥浙江、福建沿海的军事斗争。他从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指挥陆海空三军协同立体作战的将军。
张爱萍经过深入调查摸底并思考外军战例,考虑解放军还没有海军陆战队与大型舰艇速度慢的实际,结合解放军传统战法,提出了一个巧用现代作战原则的战役决策:空军、海军先于陆军投入战斗,在陆军进行登陆作战训练阶段,空军、海军边打边练,寻找战机,从空中和海上打击困扰敌人,千方百计给以消耗,破坏敌之心理稳定和力量平衡,使敌由强变弱,使我由弱变强,从而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中央军委很快批准了张爱萍的决策。
朝鲜停战后,一九五三年十月,毛泽东在杭州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等人,在会上听取了刚从朝鲜回国的志愿军司令员杨勇所作的关于朝鲜形势的报告,然后研究今后军事工作之重点。彭德怀建议把在东北及朝鲜的空军调入福建和浙江,夺回沿海制空权;
朱德很赞同,提出“清理门户”,把闽浙沿海被国民党军所占的岛屿夺回来,打通海峡的南北通道。陈毅则具体提出:利用在朝鲜战场胜利的形势,准备用五个军的兵力解决金门岛,并突击修建福建几个机场和鹰厦、福州铁路、厦门海堤。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当即批准了陈毅的提议,并令担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组织福建前线指挥所。
可是,一九五三年秋后,印度支那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在越南的法国军队在实施“纳尔瓦计划”,要歼灭胡志明的人民军主力。美国加紧援法,承担了侵越法军的大部分军费,美国海军进入了越南沿海,陆军人员也出现在越南战场,表现出直接介入的趋势。美国如真的直接介入,将使中国华南地区面临一九五零年秋朝鲜的那种形势,那中国将要考虑派出第二支志愿军。经历了三年朝鲜战争以后,毛泽东不愿意急需经济建设的新中国同拥有核武器作后盾的美军在越南再作较量,极大的可能性还是平局和停战。因而,毛泽东决定尽快支持胡志明的人民军打败法军,争取在美国武装直接介入前将战争结束。(后来,在中国支持下越南的莫边府战役歼灭了法军一万多精锐部队,达到了毛泽东预定的目标。)因而,从一九五三年秋天起,新中国的军事斗争注重点又放到了援越抗法上,一时还不能以闽浙沿海地区为重心。
毛泽东审时度势,很快又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要求暂缓进攻金门,首先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因为金门守军多达六万人,又修筑了要塞性的永久防御工事,非采取大规模的攻势不能奏效。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美国强烈反应,对缓和国际形势也不利。而这时在浙江以东较小的岛屿作战,在国际上引起的波动会比较小,同时投入的力量又不必很多,不会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再者,解放军还必须逐步积累陆海空三军协同和登陆作战的经验。根据上述考虑,毛泽东批准了中央军委确定的“从小到大、逐岛进攻、由北向南打”的解放华东沿海岛屿的方针。张爱萍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与运筹。一九五四年一月,在张爱萍以华东军区参谋长名义主持下,提出了陆、海、空三军攻打大陈岛的计划,报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批准后,即开始了战役准备。
浙江沿海作战以一九五四年三月的护渔战开始,舟山渔场春汛来到后,渔船出海得到了海军舰艇和航空兵飞机的掩护。刚刚参加过朝鲜上空世界最高水平空战的解放军航空兵,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歼击机,而国民党空军刚刚装备美国援助的F-84战斗机,该机性能尚不如米格15,国民党空军还从没有进行过喷气式飞机空战,因而在空战中根本无法和解放军的航空兵抗衡,只能对大陆及沿海目标采取小批次的偷袭。解放军海军与国民党海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汛期两个月,击伤国民党军舰九艘,取得了一系列的海上战斗的胜利。陆军某部一八零团还在海军掩护下,于五月十五日在东矶列岛登陆,不花多大代价即占领了该岛。舰艇与航空兵协同因暴露出问题也导致付出了一定代价。五月十七日,解放军“瑞金”号驱逐舰出巡三门湾,是日海雾茫茫,航空兵未能起飞护航,“瑞金”号遭敌机突击,中弹二枚,不幸沉没。“瑞金”号事件促使张爱萍将军在往后的海陆空协同作战中作出更高要求。
一九五四年春天过去后,达到了张爱萍预定的目标:解放军控制了浙东大陈岛以北海域的制海、制空权。张爱萍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大陈岛。
正在这时,七月二十一日,为期三个月的日内瓦会议结束,解决了印度支那停战问题。当时,朝鲜南北分裂问题未能解决,印度支那停战的结局又是越南划成南北越,美国正在纠集英、法、澳、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和巴基斯坦,准备签订以“遏制中国”为目标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同时企图把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
毛泽东在当时考虑到的就是国际形势缓和对祖国统一问题的影响。当时在全中国,于七月下旬开始掀起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浪潮;同时,中央军委亦将军事斗争的重心转到了东南沿海。按照中央军委指示,解放军发起了攻占浙东沿海岛屿的作战,同时在福建前线炮击金门。这南北配合的军事行动,一度使台湾当局和华盛顿政府都十分紧张,出现了西方舆论界所称的“台海危机”。
进入八月以来,中央军委要求华东军区加紧准备攻打大陈,同时又准备加强福建炮兵,通过大规模的炮击金门显示解放台湾的决心和力量。八月十一日,华东军区下达了攻击大陈的预先号令。八月二十七日,浙东前线指挥部宣告成立,由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
八月三十一日这天,他主持召开了浙东前线陆海空三军指挥员会议,讨论攻击大陈的具体战役计划。
从宁波机场赶来开会的空军代表,是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别看其个子矮小、像貌平平,却曾以其指挥的空战在朝鲜动摇了美国空军“空中霸王”的地位,奠定了年轻的中国空军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空军中前列位置。
从海军基地过来的指挥员,是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已经不是大江横渡时木船队的指挥,也拥有驱逐舰、登陆舰、鱼雷艇及各种大小炮艇,在与国民党海军的初步较量中战绩不俗。
还有陆军、后勤部门、政工部门,浙江军区等各方的指挥员及负责人。
他们曾在沙场上驰骋多年,患难与共,如今又要为共和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而相聚一起,戏语笑言,不绝于耳。似乎有点不像来讨论打仗,而是像来欣赏儒将张爱萍导演的一场战争戏剧演出。
会议讨论:大陈列岛十多个大小岛屿,雄峙在浙江省台州湾东南海上,北距舟山群岛一百海里,南至台湾二百二十余海里,西离大陆最近者十四海里,控制了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温州湾等海域,监视井封锁了大陆近海南北交通航线,早就该像朱老总说的“清理”了。可是关键是先打哪个岛屿?
连日来,张爱萍亲自带着参谋人员,按现代化立体作战要求,乘飞机、登军舰、爬山头、涉险滩,对浙东地区沿海岸及岛屿实地勘察,涉及地形、岸势、天气、水流、潮汐等各方面,都作了十分仔细的考察研究;还组织空军、海军对大陈外围岛屿进行空中、海上侦察,还派侦察兵越海捕俘、抵近拍照,全面掌握了战区地形和敌情。
他对作战方案胸有成竹,但还是主持会议先让大家各抒己见拿主意。
多数人主张:先攻核心岛屿大陈,只要攻陷主岛,其它周遭岛屿便可唾手而得。
部分人提出:先拿下防守力量薄弱的披山岛,首战告捷再逐岛进攻。
少数人建议:先夺取最北面的一江山岛,该岛是大门,大门一攻陷,里面的岛就好攻啦。
大家说罢,都将目光集中在张爱萍身上。
他说话调门不高,却充满着信心——
—江山岛位置处于我军前沿基地至大陈航线的中间,为必经之路,亦可称大陈列岛的门户。要是我们绕过门户迂回先攻大陈岛,势必会增加航程,我登陆部队在航渡途中会遭敌军海空军及岛上炮兵截击,有可能导致初战受挫。因而,攻占大陈岛必须首攻一江山岛。该岛兵力仅1100人,离我头门山岛仅五海里,中间还有大小茶花岛等,可设炮兵阵地,只要我们周密部署,取胜是完全有把握的。攻下一江山岛后,即可将岸炮拉上岛去,使大陈岛在我炮火有效射程以内,可给守敌以极大心理压力。大陈守敌有可能慑于我三军威慑之势而像舟山一样不战而弃,龟缩而退,从而一举解决整个浙东沿海敌占岛屿的问题,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沉寂片刻之后,掌声骤起。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张爱萍的方案。
电波接通北京。中央军委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会后,张爱萍即奉命部署:九月二日开始,与南面炮击金门呼应,浙东前线以空军为主,协同海军鱼雷快艇、海岸炮兵集中大陈港内或出巡的敌舰,并轰击大陈敌军地面重要军事目标,从海中空中围困打击据守之敌。
九月二日,浙东前线海空军已完成了轰击大陈的准备。这时,阿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预定要途经上海、杭州,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线指挥部暂缓行动,只由福建方面单独炮轰金门。
那时,福建前线的炮兵力量并不强大,只增加了一个炮兵师,而这个师原来就是驻闽的,以后支援越南战争,奠边府大捷以后才归建福建前线。
根据以往规律,每隔一天,台湾便向金门开来一至二艘“中字”号运输舰。每次运输舰到来,三艘驱逐舰都到外海去接。我们根据当时这个情况,一九五四年九月三日下午一时五十分,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发动炮击,各炮群同时发射,大、小金门上顿时腾起一团团灰褐色的硝烟。
大、小金门的国民党军被突然的炮袭打闷了。一下子就摧毁敌炮兵阵地七个,击沉炮艇、拖轮各一艘,击伤驱逐舰三艘,击毁水上活动码头一个。
以上是“九三炮轰”的指挥员叶飞所作的回忆。从一九五四年九月三日开始的炮轰金门,因为当时解放军空军尚未入闽,还没有制空权,而是采取事前炮兵各部队秘密集结,隐蔽进入阵地,攻其不备,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行的。每次炮击只能持续一个多小时,打了就转移,以避免国民党空军报复。从军事意义上讲,早期这种炮轰只不过是规模很有限的地面炮火急而已。
但是,当时在政治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式揭开了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帷幕。
金门的炮声刺激了台北和华盛顿的神经,双方反应很不相同。国民党军立即用炮火还击,并抓住大陆福建前线防空力量差的弱点,从台湾派出飞机轮番轰炸福州、厦门及前沿炮兵阵地,出现舰艇攻击梧屿白石炮台,还在上海、广州等地空投宣传弹。当时,福州的民房大多是木结构,被炸得多处起火燃烧。陈诚、俞大维、黄杰等台湾当局军政要员匆忙赶到金门视察。这次炮击中,在国民党军阵地上有两名美军中校被炸死,引起了美国朝野一片喧哗。艾森豪威尔总统以后曾说,这是他执政最新十八个月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这次金门炮击从九月三日到二十二日,持续了好几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