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阏与之战:秦军最惨痛的大败 楚国引火烧身
当时楚国的统治者楚顷襄王,是一位谨小慎微的君主。当年秦昭王发动诸侯攻齐,以及后来秦国攻魏,都曾与楚顷襄王会晤。而楚顷襄王对秦国的行动,虽然不是亦步亦趋,但总是给予理解,没有给秦国添任何麻烦。可以说,在楚顷襄王的统治下,楚国基本上是偏安一隅,不问世事。
然而,公元前281年,有一个人打破了楚顷襄王内心的平静。
据《史记》记载,当时楚国有位猎人,善于射鸟,每射必中,斩获颇丰。楚顷襄王听说,便将他召进宫,问他有什么诀窍。
猎人说:“我不过是用小弓射几只归雁,不足为大王道。以楚国之大,大王之贤,应该关心射天下的大事才对,要不我给您讲讲如何射天下?”
楚顷襄王吓了一跳:好嘛!遇到高人了,且听他怎么说。
猎人便说:“古代圣贤射的是道德,五霸射的是诸侯。当今天下,群鸟飞翔,秦、魏、燕、赵是鶀(qí)雁(大鸟),齐、鲁、韩、卫是青首(中等大小的鸟),驺、费、郯、邳是罗鸗(lóng,小鸟),除此之外的就不值一提了。这天上飞着的六双鸟,敢问大王打算用什么来射取呢?”
楚顷襄王摇摇头,表示没想过。确实没想过,自从楚怀王的悲剧之后,楚国一直韬光养晦,逆来顺受。连当年宋王偃侵占淮北之地,楚顷襄王都没吭一声,哪里曾做过什么弯弓射大雕的美梦?
“那么,大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箭,看准时机张弓而射?”猎人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大王早上张弓搭箭去射魏国大梁的南部,再猎取魏国西部,顺带捎上韩国,则中原的道路由此控制在楚国手里,上蔡也就不攻自破。回过头来再射魏国东部,攻占定陶,便可获得大宋、方与两郡。魏国丧失东西两部,大梁就没有屏障了。大王在兰台收起弓箭,饮马西河,平定魏都,这是一射之乐啊!您如果觉得还不过瘾的话,那就再取出宝弓,到东海去射那长着钩嘴的大鸟。早上射东莒,晚上获顿丘,夜里得即墨,回头占领午道,威慑齐、赵、燕三国,这是二射之乐!至于泗上十二诸侯,更不在话下,您左右开弓,不用一个早上就可全部得到,这是三射之乐也!”
猎人说得牛逼哄哄,楚顷襄王听得如痴如醉,竟然产生了一种长缨在手、欲缚苍龙的豪情。但问题是,秦国呢?秦国怎么对付?
关于这一点,猎人早有准备。他这样说道:“秦国雄踞海内,东面而立,左臂按着赵国的西南,右臂遥指楚国的鄢、郢(鄢即今天的湖北省宜城,在郢都以北约两百里处,鄢、郢之间的地域是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利爪膺击韩魏,垂头俯视中原,高举羽翼,遮天蔽日,可达方圆三千里。这样的大鸟,是不能够举着蜡烛在夜里偷偷射下来的。但是,这些年来,秦国打败韩国却不能据守其城池,数次讨伐魏国却没有获得成功,连年进攻赵国却成就甚微,其实已经十分疲惫了。大王只要慰劳百姓,休养生息,抓住有利时机,联合天下诸侯合纵攻秦,南面称王不是难事。再说了,先君怀王被秦人欺骗客死他乡,现在楚国百姓还不能放下这个仇恨,都发誓要为先君报仇。您现在坐拥国土五千里,带甲百万,足以称霸中原,现在却反而坐以待毙,这样做对得起先君吗?”
楚顷襄王完全被打动了,于是“遣使于诸侯,复为纵,欲以伐秦”。他没有想到,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箭射出,非但没有射到秦国这只大鸟,反而惹火烧身,将大鸟的注意力转移到南方来了。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派司马错征发陇西之兵十万,从蜀地出发,顺流而下,一举攻克楚国的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汉水以北的土地。
渑池之会后,秦、赵两国关系趋于平和,秦昭襄王命令白起挥师南下,于公元前279年向楚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秦军进攻的首要目标就是楚国的鄢城。鄢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再加上楚顷襄王征发大军进驻,守城军民多达数十万人,可谓固若金汤。白起没有强攻,而是采用水攻的办法,引鄢城西北的沔水浇灌城池。据《水经》记载,大水从城西灌到城东,几乎将全城守军百姓全部淹死,以至于“城东皆臭”,从此被称为臭池。
白起经此一战,军威大震,又乘胜进攻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并于公元前278年攻克郢都,迫使楚顷襄王将国都迁到陈(今河南省淮阳)。秦国遂在鄢、郢之间的富庶地区设置了南郡,而白起因此大功被封为武安君。
值得一提的是,白起所率攻楚的秦军部队,最多不到十万人,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便向西攻到了夷陵(今湖北省宜昌),焚烧了楚国先王的陵墓;向南攻到了洞庭湖以南;向东攻到竟陵(今湖北省潜江),再转向东北,攻至安陵(今湖北省云梦)、西陵(今湖北省新洲),为秦国扩地数百里。后来白起分析这一段战事,认为秦军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战绩,主要是因为楚国人心涣散,城池破败,既无良臣,又无守备。秦军素以斩首为功,白起更是杀人成性,但是在这两年攻楚的战争中,攻占了数十座城池,除了水淹鄢城数十万军民外,竟无一斩首记录。解释只有一个,这些城池基本上是主动开城投降的,以至于白起都找不到理由来杀人。
三年前,楚顷襄王雄心勃勃弯弓射大雕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吧!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然而,公元前281年,有一个人打破了楚顷襄王内心的平静。
据《史记》记载,当时楚国有位猎人,善于射鸟,每射必中,斩获颇丰。楚顷襄王听说,便将他召进宫,问他有什么诀窍。
猎人说:“我不过是用小弓射几只归雁,不足为大王道。以楚国之大,大王之贤,应该关心射天下的大事才对,要不我给您讲讲如何射天下?”
楚顷襄王吓了一跳:好嘛!遇到高人了,且听他怎么说。
猎人便说:“古代圣贤射的是道德,五霸射的是诸侯。当今天下,群鸟飞翔,秦、魏、燕、赵是鶀(qí)雁(大鸟),齐、鲁、韩、卫是青首(中等大小的鸟),驺、费、郯、邳是罗鸗(lóng,小鸟),除此之外的就不值一提了。这天上飞着的六双鸟,敢问大王打算用什么来射取呢?”
楚顷襄王摇摇头,表示没想过。确实没想过,自从楚怀王的悲剧之后,楚国一直韬光养晦,逆来顺受。连当年宋王偃侵占淮北之地,楚顷襄王都没吭一声,哪里曾做过什么弯弓射大雕的美梦?
“那么,大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箭,看准时机张弓而射?”猎人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大王早上张弓搭箭去射魏国大梁的南部,再猎取魏国西部,顺带捎上韩国,则中原的道路由此控制在楚国手里,上蔡也就不攻自破。回过头来再射魏国东部,攻占定陶,便可获得大宋、方与两郡。魏国丧失东西两部,大梁就没有屏障了。大王在兰台收起弓箭,饮马西河,平定魏都,这是一射之乐啊!您如果觉得还不过瘾的话,那就再取出宝弓,到东海去射那长着钩嘴的大鸟。早上射东莒,晚上获顿丘,夜里得即墨,回头占领午道,威慑齐、赵、燕三国,这是二射之乐!至于泗上十二诸侯,更不在话下,您左右开弓,不用一个早上就可全部得到,这是三射之乐也!”
猎人说得牛逼哄哄,楚顷襄王听得如痴如醉,竟然产生了一种长缨在手、欲缚苍龙的豪情。但问题是,秦国呢?秦国怎么对付?
关于这一点,猎人早有准备。他这样说道:“秦国雄踞海内,东面而立,左臂按着赵国的西南,右臂遥指楚国的鄢、郢(鄢即今天的湖北省宜城,在郢都以北约两百里处,鄢、郢之间的地域是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利爪膺击韩魏,垂头俯视中原,高举羽翼,遮天蔽日,可达方圆三千里。这样的大鸟,是不能够举着蜡烛在夜里偷偷射下来的。但是,这些年来,秦国打败韩国却不能据守其城池,数次讨伐魏国却没有获得成功,连年进攻赵国却成就甚微,其实已经十分疲惫了。大王只要慰劳百姓,休养生息,抓住有利时机,联合天下诸侯合纵攻秦,南面称王不是难事。再说了,先君怀王被秦人欺骗客死他乡,现在楚国百姓还不能放下这个仇恨,都发誓要为先君报仇。您现在坐拥国土五千里,带甲百万,足以称霸中原,现在却反而坐以待毙,这样做对得起先君吗?”
楚顷襄王完全被打动了,于是“遣使于诸侯,复为纵,欲以伐秦”。他没有想到,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箭射出,非但没有射到秦国这只大鸟,反而惹火烧身,将大鸟的注意力转移到南方来了。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派司马错征发陇西之兵十万,从蜀地出发,顺流而下,一举攻克楚国的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汉水以北的土地。
渑池之会后,秦、赵两国关系趋于平和,秦昭襄王命令白起挥师南下,于公元前279年向楚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秦军进攻的首要目标就是楚国的鄢城。鄢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再加上楚顷襄王征发大军进驻,守城军民多达数十万人,可谓固若金汤。白起没有强攻,而是采用水攻的办法,引鄢城西北的沔水浇灌城池。据《水经》记载,大水从城西灌到城东,几乎将全城守军百姓全部淹死,以至于“城东皆臭”,从此被称为臭池。
白起经此一战,军威大震,又乘胜进攻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并于公元前278年攻克郢都,迫使楚顷襄王将国都迁到陈(今河南省淮阳)。秦国遂在鄢、郢之间的富庶地区设置了南郡,而白起因此大功被封为武安君。
值得一提的是,白起所率攻楚的秦军部队,最多不到十万人,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便向西攻到了夷陵(今湖北省宜昌),焚烧了楚国先王的陵墓;向南攻到了洞庭湖以南;向东攻到竟陵(今湖北省潜江),再转向东北,攻至安陵(今湖北省云梦)、西陵(今湖北省新洲),为秦国扩地数百里。后来白起分析这一段战事,认为秦军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战绩,主要是因为楚国人心涣散,城池破败,既无良臣,又无守备。秦军素以斩首为功,白起更是杀人成性,但是在这两年攻楚的战争中,攻占了数十座城池,除了水淹鄢城数十万军民外,竟无一斩首记录。解释只有一个,这些城池基本上是主动开城投降的,以至于白起都找不到理由来杀人。
三年前,楚顷襄王雄心勃勃弯弓射大雕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吧!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