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进击的明帝国
先于日本之前求册封的是琉球国王尚志,其与台湾相隔极近,几乎日日覆盖在明军水师威压之下,想继续做清朝藩属不可能也不敢。明朝派遣使臣赴琉球册封,下改元令,颁科举诏,琉球重归前宗主国,启用明朝年号。不过,朱克臧借口琉球侍主不忠,褫夺其国封号,降级为琉球宣慰司,封国王为世袭罔替琉球侯,由其担任宣慰使。日后,琉球侯非但需要明朝册封,子嗣也需派去承天府受学,否则取消承袭资格。
尚志当然知道这是改土归流之策,但国力弱小,也无可反抗。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驱逐了日本岛津藩设立了几十年的在番奉行,占据了那霸港,取代日本监视琉球内政,监督琉球贸易。
琉球本身土地贫乏,没什么产出,国王和贵族才能吃米,平民前期靠苏铁果实,后期靠番薯玉米为生,主要靠转口贸易致富。16世纪末至17世纪,随着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以及萨摩入侵,琉球的转口贸易地位趋于衰落。此后,琉球的财政日益窘迫,有时甚至出现无钱接待册封使而向萨摩藩借贷的情况。
为了安抚琉球士族,朱克臧将其纳入明朝国民,登记户籍,分发身份文牒,允许其自由往来明朝属地,悬挂明旗从事贸易,那霸港的贸易税则取出一半分给琉球王族七大姓。除此之外,又替弟弟海澄公朱克爽向尚志求亲,选琉球王室女为其正妻,令琉球贵族深感荣耀。朱克爽原本正室是冯锡范的女儿,处决冯锡范后,朱克臧强迫二人离婚,将冯女赐给下级武官。今年朱克爽虚岁十五,加冠之龄,被赐爵海澄公,确实到了再定一门亲事的时候。
那霸港的唐人久米村是洪武皇帝派遣到琉球进行朝贡贸易的闽中舟工后裔,在琉球地位很高,多出任琉球王府要职,三司官辈出。但朱克臧并未重用他们,反而从承天府派遣官员过去任职宣慰司同知,副使,经历,都事,令其逐步掌控琉球朝政。
历史上,带有汉族血统的金世宗是极端反汉化的,推行女真为本的政策,保持文化上的独立性。清朝的乾隆也是一样,因为汉人血统过多,反而多次强调“国语骑射”,发动的文字狱最多,对汉人压制最重。而西夏王朝,凡是汉人主政就推动党项化,反而党项人主政时会推动汉化。美国的华人教授给华人的分数是最低的,要求是最苛刻的,反而白人教授要宽容的多。正因为自身正统性受怀疑,所以为自证清白,二鬼子往往比大鬼子凶。
皈依者狂热。历代皇帝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很多时候,皈依的外族比本族更忠诚,从汉朝到明朝,一直都喜欢用归化军。只有清朝例外,因为旗内通婚制的存在,血统和文化上的互相融合,已经使得统治阶级变成了一个独立于民人之外的族群。
被架空的久米村闽中三十六姓贵族,朱克臧安排官职让其赴承天府管理周边熟番生番。琉球原本就有番人百姓,他们精通番人语言,再合适也不过。
琉球原本要向萨摩藩,江户幕府和清朝朝贡,负担极重,王族过的也不宽裕,如今虽被架空,但日子反倒轻松了,所以对明朝反感情绪不高,加之又有联姻之谊,整个吞并过程进行的十分平稳。
科举诏一下,便有汉人和琉球士族坐船赴承天府受学,以求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
山鹿素行和伊藤静斋出了闽王府,心情复杂之极,两人商量之下,还是决定留在承天府,以解开心中疑惑。他们去户部登载姓名国籍后,便打算按照小吏的吩咐去安平城外的平民区租房子。
小吏一边用笔勾画着什么,一边喃喃道:“日本人啊,陆军第一镇就有日本大将嘛。”
伊藤静斋只听懂了“日本大将”四个字,连忙借了笔墨纸砚,写道:“什么日本大将呢?”
小吏没想到伊藤静斋听懂了,面色尴尬,写道:“我朝有位高级军官就是日本人。”
伊藤静斋顿时来了精神,又问:“是么?在下能见上一面么?”
小吏笑着写道:“孙将军是正二品的金吾将军,哪是想见就能见的。”他查了查,写了一个地址给伊藤静斋:“这是他的住处,你想见,先递拜帖。孙将军才从少保城练兵回来,二位先生运气不错。”
二人心想,此处人生地不熟,先去找那位日本武官打听打听也好。按照地址所写,日本武官住在安平城第二层,显然已是位高权重。
安平城是荷兰人筑造,现在扩建的更大。分为三层,顶上面一层是万延皇帝的行宫,还有朝廷内阁六部的办公处,第二层是闽王府和高阶官员的住处,第三层是勋戚子弟和烈士家眷,老百姓都被迁徙到城外。城内有京卫指挥司五百余士兵,王府仪卫五百余,炮兵预备营部分学员,城外还有陆军第一镇,陆军第三镇互相牵制。
他二人不知具体兵力,但见三层城楼上无数火炮,不禁啧啧称奇,光是一个安平城的火炮便顶的上半个日本。在安平城外的隔离地带,军械局周围还有炮兵预备营的另一部分学员。炮兵需要数学知识,要会代入公式计算,要能弄懂铳尺铳规的原理,时间紧迫时,炮兵只是简单训练,但无仗可打的时候就要回预备营学习,由考试合格的熟练炮手代替其工作。这样的话,随着时间流逝,明帝国的炮兵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炮兵,那时即使和英法起冲突,明帝国也无所畏惧。
军械局正在进行另一项任务:利用燧发装置制造可靠的反步兵地雷。戚继光就利用发条钢轮原理制造过原始地雷,只是引爆率不高,安全性差。如果研制成功的话,朱克臧允诺主要参与工匠都记上一等功,这么算的话,韩金童能成为轻车都尉。此时这个没读过几年私塾的熟练炮匠正没日没夜的钻研试验,想为子孙谋一个世袭爵位。
明帝国为了鼓励各行各业的百姓,将二十二等勋爵向所有行业开放,文武勋有十二等,从六品到正一品,只能世袭三代,往上是公侯伯子男,又分为世袭罔替的特典爵位和代次递减的普通爵位。越往上越难,极少有人能吃老本。吃老本的为保持家族影响力,不被边缘化,也要不断为帝国建功立业。毛兴的靖宁伯就是家族战死五六个才换来的,还得再立一次大功才能升为世袭罔替的伯爵。
如今科举年年都有,不再三年一试,韩金童的长子韩漳很争气,小小年纪已经通过了州试,正在准备府试,府试之后是院试,院试之后他韩家就算出了个秀才,正儿八经的太学生,也称国子监生。国子监生不许捐监,不限国籍,只凭成绩录取,毕业后可为县丞或小吏或教谕(县学教学官)。若继续求学,还有会试和殿试,会试通过的称为贡士,殿试通过的称为进士。
若韩漳通过殿试,有了进士出身,再继承爵位,以后定是前途远大。即使韩漳没有通过殿试,只要考试成绩中等,仍然可以赐进士出身,这是有爵位的贵族特权,而平民子弟要挤进前10才是进士,这还是明朝如今急需人才扩额之后的录取率,崇祯之前大概不到5。所以民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明帝国的五等爵位制,类似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华族,作为明帝国的核心统治阶层,享有政治经济上的特权。阶级是一定存在的,贵族特权也一定要有的,否则就是虚爵,但一定要保留良好的向上流通渠道,粉碎贵族阶级对于特权的垄断,控制贵族数量,使之成为维护国家的屏藩而不是累赘。让普通人有机会成为贵族,让损害国家利益的贵族得到惩罚,这才是现实且优秀的制度。
严格来说,中国除了衍圣公没有贵族,贵族是靠姓氏吃饭的,而中国是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国家,很早就破坏了贵族神圣性,有学阀有军阀有财阀,保住地位靠的是实力手腕阴谋阳谋,而不是姓氏。
“说不能还能三公三孤呢。”韩金童看着刚刚关上的热处理炉,心情愉快。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要出嫁的女儿,新纳的两个番人小妾正怀着身孕,不知是男是女。韩金童决定,这次不管生男生女都送去学堂念书。一来他不愁钱财了;二来他地位不低,官宦人家的女儿理应读书,这是中原传统,否则会被人笑话;三来女孩儿上学的话,学堂供应两顿饭菜,能省不少。
明帝国鼓励生育,鼓励娶夷人,夷人所生子女按照国人看待,甚至鼓励驻外地士兵在当地找临时妾室。禁止杀害婴儿,违者贬为奴隶,妻妾另许,子女国养,处罚极重。孩子超过三个的称为国生子,顾名思义,各地官府出米油面抚养。
韩金童读私塾的时候听过,越王勾践要灭吴国复仇时,也是这么干的,可见朝廷征讨鞑虏缺少人丁。身为明帝国的勋戚,韩金童觉得责无旁贷,要多生几个,这个贡献特别重大,一定要夜夜操劳,尽量为国分忧。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尚志当然知道这是改土归流之策,但国力弱小,也无可反抗。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驱逐了日本岛津藩设立了几十年的在番奉行,占据了那霸港,取代日本监视琉球内政,监督琉球贸易。
琉球本身土地贫乏,没什么产出,国王和贵族才能吃米,平民前期靠苏铁果实,后期靠番薯玉米为生,主要靠转口贸易致富。16世纪末至17世纪,随着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以及萨摩入侵,琉球的转口贸易地位趋于衰落。此后,琉球的财政日益窘迫,有时甚至出现无钱接待册封使而向萨摩藩借贷的情况。
为了安抚琉球士族,朱克臧将其纳入明朝国民,登记户籍,分发身份文牒,允许其自由往来明朝属地,悬挂明旗从事贸易,那霸港的贸易税则取出一半分给琉球王族七大姓。除此之外,又替弟弟海澄公朱克爽向尚志求亲,选琉球王室女为其正妻,令琉球贵族深感荣耀。朱克爽原本正室是冯锡范的女儿,处决冯锡范后,朱克臧强迫二人离婚,将冯女赐给下级武官。今年朱克爽虚岁十五,加冠之龄,被赐爵海澄公,确实到了再定一门亲事的时候。
那霸港的唐人久米村是洪武皇帝派遣到琉球进行朝贡贸易的闽中舟工后裔,在琉球地位很高,多出任琉球王府要职,三司官辈出。但朱克臧并未重用他们,反而从承天府派遣官员过去任职宣慰司同知,副使,经历,都事,令其逐步掌控琉球朝政。
历史上,带有汉族血统的金世宗是极端反汉化的,推行女真为本的政策,保持文化上的独立性。清朝的乾隆也是一样,因为汉人血统过多,反而多次强调“国语骑射”,发动的文字狱最多,对汉人压制最重。而西夏王朝,凡是汉人主政就推动党项化,反而党项人主政时会推动汉化。美国的华人教授给华人的分数是最低的,要求是最苛刻的,反而白人教授要宽容的多。正因为自身正统性受怀疑,所以为自证清白,二鬼子往往比大鬼子凶。
皈依者狂热。历代皇帝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很多时候,皈依的外族比本族更忠诚,从汉朝到明朝,一直都喜欢用归化军。只有清朝例外,因为旗内通婚制的存在,血统和文化上的互相融合,已经使得统治阶级变成了一个独立于民人之外的族群。
被架空的久米村闽中三十六姓贵族,朱克臧安排官职让其赴承天府管理周边熟番生番。琉球原本就有番人百姓,他们精通番人语言,再合适也不过。
琉球原本要向萨摩藩,江户幕府和清朝朝贡,负担极重,王族过的也不宽裕,如今虽被架空,但日子反倒轻松了,所以对明朝反感情绪不高,加之又有联姻之谊,整个吞并过程进行的十分平稳。
科举诏一下,便有汉人和琉球士族坐船赴承天府受学,以求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
山鹿素行和伊藤静斋出了闽王府,心情复杂之极,两人商量之下,还是决定留在承天府,以解开心中疑惑。他们去户部登载姓名国籍后,便打算按照小吏的吩咐去安平城外的平民区租房子。
小吏一边用笔勾画着什么,一边喃喃道:“日本人啊,陆军第一镇就有日本大将嘛。”
伊藤静斋只听懂了“日本大将”四个字,连忙借了笔墨纸砚,写道:“什么日本大将呢?”
小吏没想到伊藤静斋听懂了,面色尴尬,写道:“我朝有位高级军官就是日本人。”
伊藤静斋顿时来了精神,又问:“是么?在下能见上一面么?”
小吏笑着写道:“孙将军是正二品的金吾将军,哪是想见就能见的。”他查了查,写了一个地址给伊藤静斋:“这是他的住处,你想见,先递拜帖。孙将军才从少保城练兵回来,二位先生运气不错。”
二人心想,此处人生地不熟,先去找那位日本武官打听打听也好。按照地址所写,日本武官住在安平城第二层,显然已是位高权重。
安平城是荷兰人筑造,现在扩建的更大。分为三层,顶上面一层是万延皇帝的行宫,还有朝廷内阁六部的办公处,第二层是闽王府和高阶官员的住处,第三层是勋戚子弟和烈士家眷,老百姓都被迁徙到城外。城内有京卫指挥司五百余士兵,王府仪卫五百余,炮兵预备营部分学员,城外还有陆军第一镇,陆军第三镇互相牵制。
他二人不知具体兵力,但见三层城楼上无数火炮,不禁啧啧称奇,光是一个安平城的火炮便顶的上半个日本。在安平城外的隔离地带,军械局周围还有炮兵预备营的另一部分学员。炮兵需要数学知识,要会代入公式计算,要能弄懂铳尺铳规的原理,时间紧迫时,炮兵只是简单训练,但无仗可打的时候就要回预备营学习,由考试合格的熟练炮手代替其工作。这样的话,随着时间流逝,明帝国的炮兵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炮兵,那时即使和英法起冲突,明帝国也无所畏惧。
军械局正在进行另一项任务:利用燧发装置制造可靠的反步兵地雷。戚继光就利用发条钢轮原理制造过原始地雷,只是引爆率不高,安全性差。如果研制成功的话,朱克臧允诺主要参与工匠都记上一等功,这么算的话,韩金童能成为轻车都尉。此时这个没读过几年私塾的熟练炮匠正没日没夜的钻研试验,想为子孙谋一个世袭爵位。
明帝国为了鼓励各行各业的百姓,将二十二等勋爵向所有行业开放,文武勋有十二等,从六品到正一品,只能世袭三代,往上是公侯伯子男,又分为世袭罔替的特典爵位和代次递减的普通爵位。越往上越难,极少有人能吃老本。吃老本的为保持家族影响力,不被边缘化,也要不断为帝国建功立业。毛兴的靖宁伯就是家族战死五六个才换来的,还得再立一次大功才能升为世袭罔替的伯爵。
如今科举年年都有,不再三年一试,韩金童的长子韩漳很争气,小小年纪已经通过了州试,正在准备府试,府试之后是院试,院试之后他韩家就算出了个秀才,正儿八经的太学生,也称国子监生。国子监生不许捐监,不限国籍,只凭成绩录取,毕业后可为县丞或小吏或教谕(县学教学官)。若继续求学,还有会试和殿试,会试通过的称为贡士,殿试通过的称为进士。
若韩漳通过殿试,有了进士出身,再继承爵位,以后定是前途远大。即使韩漳没有通过殿试,只要考试成绩中等,仍然可以赐进士出身,这是有爵位的贵族特权,而平民子弟要挤进前10才是进士,这还是明朝如今急需人才扩额之后的录取率,崇祯之前大概不到5。所以民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明帝国的五等爵位制,类似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华族,作为明帝国的核心统治阶层,享有政治经济上的特权。阶级是一定存在的,贵族特权也一定要有的,否则就是虚爵,但一定要保留良好的向上流通渠道,粉碎贵族阶级对于特权的垄断,控制贵族数量,使之成为维护国家的屏藩而不是累赘。让普通人有机会成为贵族,让损害国家利益的贵族得到惩罚,这才是现实且优秀的制度。
严格来说,中国除了衍圣公没有贵族,贵族是靠姓氏吃饭的,而中国是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国家,很早就破坏了贵族神圣性,有学阀有军阀有财阀,保住地位靠的是实力手腕阴谋阳谋,而不是姓氏。
“说不能还能三公三孤呢。”韩金童看着刚刚关上的热处理炉,心情愉快。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要出嫁的女儿,新纳的两个番人小妾正怀着身孕,不知是男是女。韩金童决定,这次不管生男生女都送去学堂念书。一来他不愁钱财了;二来他地位不低,官宦人家的女儿理应读书,这是中原传统,否则会被人笑话;三来女孩儿上学的话,学堂供应两顿饭菜,能省不少。
明帝国鼓励生育,鼓励娶夷人,夷人所生子女按照国人看待,甚至鼓励驻外地士兵在当地找临时妾室。禁止杀害婴儿,违者贬为奴隶,妻妾另许,子女国养,处罚极重。孩子超过三个的称为国生子,顾名思义,各地官府出米油面抚养。
韩金童读私塾的时候听过,越王勾践要灭吴国复仇时,也是这么干的,可见朝廷征讨鞑虏缺少人丁。身为明帝国的勋戚,韩金童觉得责无旁贷,要多生几个,这个贡献特别重大,一定要夜夜操劳,尽量为国分忧。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