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的作用》正文 第12章 凶嫌(上)
第五章、凶嫌
42、灵机乍现
第二天上午,刘裕和卢秀回到驿馆,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赵文雄正欲上前,问问自己能帮上什么忙,忽然门外的军士禀报进来,说前天那个谢大小姐亲自来到驿馆,接赵参军去参加王夫人的宴会!
赵文雄这才记起,自己答应了去参加王夫人的诗会,现在想来,不禁有点后悔。驿馆里事务繁杂,头绪众多,自己却跑去参加无聊妇人的什么诗会,岂不是让刘裕觉得自己拈花惹草,不务正业,关键时刻靠不住?
正待找理由拒绝,不料刘裕问明原委之后,反倒鼓励赵文雄一定要去,并交代他寻找合适的机会,私下向刘夫人询问,案发当天上午,他们三人在后罩房谈话的内容。现有的关于那次对话的内容,都是庾悦的一面之词,看来,刘裕对此不甚放心,还想听听另外一方的说法,互相印证,是否有什么破绽。
赵文雄见刘裕同意自己参加,心下稍安。一再表示自己快去快回之后,走出了驿馆大门。
门外,谢玄芝笑靥如花,等在轿旁,“我还怕赵公子不肯赏光,已经准备好再闯驿馆了呢。没想到赵公子言出必践,一点不拖泥带水,比我那个表哥痛快多啦!咱们走吧,刘夫人一早就到了。”
这姑娘跟徐灵期完全两个风格,干脆利落,快人快语,清丽的外貌配上率性自然的性格,赵文雄也颇有些动心,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王氏府邸。
京口比不得建康,这里的府邸自然规制上也相差不少,不过是个四进的院落而已。宽敞倒是比驿馆宽敞,但是论起亭台水榭、园艺设计,跟建康那个王氏府邸,真不可同日而语。
王夫人和刘夫人正在花园的亭子里喝茶,桌上放着几幅画作。见赵文雄到了,刘夫人赶紧起身相迎,把赵文雄让到桌上坐下。
几日不见,刘夫人一身缟素,未施粉黛。精神头看上去比那天好了一些,但仍然能看出双眼浮肿,眼含血丝,显见这几天休息得很不好,憔悴之态难以掩盖。
昨天谢玄芝邀请时,说是刘夫人仰慕赵文雄辞赋了得,想亲自请教请教。然而几人落座之后,刘夫人却没提什么诗词歌赋,句句不离案件的情况,看来诗会是假,打探案情是真。
反正赵文雄也想了解庾悦的情况,以及案发当天三人的对话内容,于是顺着话题,给刘夫人简单介绍了一些案件的调查进展。生怕刘夫人和王夫人担心,他特意隐去了王平之和庾悦牵扯嫌疑的情况,以免节外生枝。
庾悦过去的情况好谈,但是案发当日庾悦、刘敬亭和刘夫人的对话内容,牵涉到三人的私情,不太好当着王夫人和谢玄芝直接询问。赵文雄暗自着急,想着怎么制造个单独和刘夫人说话的机会,好完成刘裕交代的任务。
然而刘夫人自己倒是不怎么避讳,问了些案件进展之后,话题慢慢地就转到了庾悦的身上:庾悦能否自由行动了?庾悦有没有什么嫌疑?甚至旁敲侧击,想了解庾悦吃饭正常不,他从小体弱多病,别受了刺激害起病来。
貌似,刘夫人不太在意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和庾悦的事情。魏晋时代,儒家学说受到了严重打击,儒学独尊的地位大大地动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有机会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儒家规定的条条框框的压迫中抬起头来,儒家礼教在魏晋时代处于非常松弛的状况。
特别是高门士族内部,丧夫再嫶的十分常见,而且也不太受到所谓贞洁观念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过多干预。据《宋书·王景文传》记载:孙权的两个女儿,都在自己的丈夫死后,再婚嫁人。《魏书·裴骏传附询传》里面,也记载骆俊被袁术害死,其妻改嫁给华教的事。
然而毕竟当着外人的面,刘夫人如此公开的关心自己的情人,不免令在座众人有些尴尬。谢玄芝少不更事,无所顾忌,几次掩口窃笑,弄得王夫人面上难看,有点坐不住了。为了改变话题,王夫人拿起桌上一副画说道:
“赵公子,你看这幅百花仙子图,是我一个小侄画的,拿来请我题跋。我看了看,画工还算过得去,赵公子诗辞俱专,点评点评这幅画,题首诗如何?”
赵文雄不过爱读些古诗词,前几次借后人诗文充充数也就罢了,自己是从来没有做过文章的,更别提写毛笔字了。听闻王夫人让他题字,不禁大囧,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
谢玄芝看出他面色有异,插话道:
“此画号称百花仙子,却只是用墨灰的线条画了个女道士一般的人物,单手结印,似在作法,然后衬了几片绿叶,几朵红花,整个画面灰蒙蒙一片,无半点生动气象,怎么配得上百花仙子这个题目呢?”
谢玄芝几句话本是随便点评几句,替赵文雄解围。不料一席话说毕,赵文雄心头一跳,昨晚在慕文堂谈论符箓时,那个若隐若现的念头仿佛又浮现了出来!
当时只是感觉想到了对案件至关重要的什么线索,模模糊糊的念头飘荡在心里,令人放心不下。好不容易要清晰一点了,正好被闯进来报信的那几个轿夫打断,也就作罢了。现在,谢玄芝一席话,不知为什么又让赵文雄想起了那几张符箓的事。
这几张符箓,刘裕一直很重视,案发当天就当证据收了起,按他的说法,还找了不同的人问情况,可见他也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然而这么多人看过了,都没看出什么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天了,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赵文雄心里,死活想不出头绪来,脑仁都有点痛了。彻底放弃不再思索,又不甘心,总觉得好像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与案情大有关联。
人就是这样,越想不起来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想不起来,赵文雄急的抓耳挠腮: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是什么因素触发的这个念头呢
赵文雄集中精神,任自己的思绪回想刚才的情景:刚才谢玄芝在点评百花仙子图,女道士红花绿叶仙子单手结印会神堂夜里的诡异仪式太平清领书背上贴着招魂符静心符化水服用黄色镇妖符
拨云见日一般,弥漫在赵文雄心里的迷雾刷的一下散去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小说浮现出来。对!就是这么回事!
赵文雄腾的站了起来,顾不得礼貌,双手一拱说道:
“王夫人,刘夫人,非常抱歉,我忽然想到了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必须马上赶回驿馆,午宴参加不了了,实在万分抱歉,改日再来赔罪”,顿了一顿,转向刘夫人谢玄素,“刘夫人,这个线索如果证实是真的,那么庾公子的嫌疑就彻底洗脱了,您可以放心了!”说罢也没跟谢玄芝打招呼,飞奔出府回了驿馆。
到了驿馆,马不停蹄去前院去找刘裕。刘裕和卢秀正在商量搜捕桓石涵的事情,赵文雄一把拉住刘裕,附在他耳边把自己的设想对刘裕述说了一遍。
刘裕不禁瞪大了眼睛:
“还有这种事情?!你确定?”
赵文雄沉吟片刻,用力点了点头,“没错,我小时候见过这种情况。不过这件事是不是一定如此,我只是假设,还不敢打包票,最好还是找个办法测试一下,才有把握。”
刘裕思考了一下,转身交代卢秀独自去安排桓石涵的搜捕,顺便通知都督,自己在处理一个新出现的案件线索,有可能导致重大变化。卢秀不敢多问,领命而去。
然后刘裕把赵文雄叫到一边,两个人商议片刻,有了主意。
他们叫上徐灵期,在前院找仆役要了了几张黄色的符箓纸,又令军士去外面买了些颜料回来,三个人跑到东厢房,关起门来,准备制作道具,验证赵文雄的这个关键假设!
午后,仆役们伺候完午饭,都去前院候命了。慕容煊断了手指,这几天在屋里养伤,闭门不出,谁也不见。庾悦被软禁在东耳房,不得出入。殷仲亮、王侃和何穆年岁都大了,有午睡的习惯,都在屋里面休息。
院里一个人都看不到。阳光奥热起来,一丝风也没有,后院的柳树枝条笔直的垂落下来,一动不动,空气仿佛凝结了起来。刘裕赵文雄徐灵期三人,静静地坐在慕文堂靠西耳房的一侧,谁也不说话,愈发显得气氛凝重,屏息静气的氛围弥漫在慕文堂中,暗示着有什么重大的事件正在酝酿中。
几个人等了一会,西耳房响起了隐约的鼾声,里面的人睡着了。三个人站起身来,刘裕赵文雄在前,徐灵期在后,一起走到东耳房的正门口。稍稍顿了一顿,刘裕啪啪啪使劲打起门来:
“何大人,何大人,我是刘裕,我们在二公子的房间发现了新的线索,需要您帮忙来确认一下!”
一会功夫,何穆跌跌撞撞打开了门,衣服都没来得及整理好,歪歪斜斜的披在身上。惺忪的睡眼也没有完全睁开,看着门口的三人发愣。
何穆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是毕竟是刘牢之的族舅,平时跟刘敬亭和刘牢之关系甚是亲密,所以北府诸将对何穆一般都很客气。像现在这样突然打断他睡午觉来敲门的情况,以前还真没出现过。
刘裕语气恭敬:
“何大人,搅了您的清梦,真是抱歉。不过现在都督对此案催促甚急,我这也是迫不得已,还请何大人见谅。”
何穆迷迷糊糊,客气两句,把几个人往屋里让。刘裕也不多说,带着两人走进屋里,拿出一张黄色符箓纸,指着上面的文字对何穆说道:
“何大人,我们在二公子的书架上又发现了这样一张符箓,看上去颇为怪异,连徐道长都没见过这样的符箓。您与二公子相处最多,不知道认不认识这是什么符,上面写的什么符字?有没有见过二公子过去画这种符?”
何穆刚刚惊醒,脑子还有点混沌,拿起那张符箓看了一眼,脱口而出:
“符箓我懂得不多,不过这好像就是个普通的复文嘛,天地二字,没什么特别。就是这符纸被不同颜色的小方块填满了,天地二字也是用小方块拼出来的,不知何意,以前没见过二公子做这种符箓啊?”
此言一出,刘裕赵文雄相视一笑。刘裕一把抓住何穆的手,厉声说道:
“何大人,你把大家骗的好苦。当日子夜,你去往后罩房二公子住处时,二公子定是已经中毒身亡了!书案上那几个符箓,是你自己仓促写就的,目的在于迷惑大家,让人以为二公子是子夜之后才去世的,对不对!”
43、再次逆转
何穆闻听此言,打了个激灵,仿佛一下醒了过来:
“刘将军此言何意,这玩笑可开不得!哪有此事!”
刘裕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何大人,二公子书案上这几张符箓,有个奇怪的地方,你可知是什么”
“是是什么?那符箓刘将军早就收走了,我怎么知道。”何穆有些心虚。
“二公子书符,想来是为了第二日贵无之会,需要用到的镇妖符和祛病符。我也问过几个道业精深的朋友,这几张符的内容,确实是镇妖符和化符水用的祛病符。”
“对,这个我也跟刘将军你说过的。”何穆不明所以。
“稍知符箓之术的人都明白,镇妖符,应该写在黄色符纸上,贴在房子门口或墙内,可以降魔驱怪;祛病符,应该写在红色符纸上,煮化或烧成灰化水服用,可以强身健体。然而,这几张祛病符,却都是写在绿色符纸而不是红色符纸上,何大人可知是和原因呐?”刘裕盯着何穆说道。
听到这里,何穆脸色大变,“这这我怎么知道,也许是二公子搞错了呗。”
“符箓用纸的区别,是基本常识,任何一个学过符箓之术的人,都不会搞错。二公子学道多年,师从名士,怎么可能连这个都能搞错呢?所以,依我看来,之所以搞错了符纸颜色,恐怕是写符箓之人,无法分清红色和绿色的区别吧!”
何穆更加惊慌了,豆大的汗珠控制不住的淌了下来,“是吗,还有这种事,我从来没听说过。”
“是吗,世上有没有分不清红绿颜色之人,何大人想必心知肚明吧。不瞒您说,刚才何大人看的这张图,是徐道友提供的,葛家道流所传,是专门用来测试分辨颜色能力的符图呢。”
“此图设计精密,道法高妙。被测试的人,如果分辨不清红色,就只能看到“天地”二字的复文,如果分辨不清绿色,就只能看到“玄黄”二字的复文,如果是正常视力的人,可是能够完整的看到“天地玄黄”四个字!!”赵文雄上前一步说道,他打着徐灵期葛家道流的旗号,为的是能让时人比较容易信服,“何大人只看见“天地”二字,看来是对红色无法识别呢!”
“也有可能是二公子分不清红绿啊”,何穆负隅顽抗。
“不可能,二公子画功了得,如果红绿不分,那些红红绿绿的花草,是怎么画出来的?!”赵文雄早就想到了这点,立马堵上何穆的退路。
何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脸色已近青紫。刘裕见状,趁热打铁,进一步施加压力:
“这符箓即是分不清红绿的何大人写的,而同在屋内的二公子居然没有指出这个错误,只能说明,写符箓的时候,二公子已经死了!”
“这样看来,恐怕,就是你何大人毒杀了二公子,害怕有人看见自己进出过后罩房,于是故意写了这些符箓,假做二公子晚上书写符箓没有睡觉,子夜时分还活着的假象!”
何穆面如土色,浑身如筛糠一般抖了起来,看看刘裕,再看看赵文雄徐灵期,突然一把推开徐灵期,夺们而出,边跑边大声喊叫:
“我要面见刘都督!我没杀二公子,没杀二公子,我只是怕嫌疑落到荆州那边,所以想把时间往后拖一点而已!我要见刘都督,冤枉啊,刘都督”
何穆一边喊一边往外跑,把院子里的人都惊动了,纷纷出来查看。院门口的卫士不明所以,看见何穆往外跑,毕竟是都督的舅父,也没敢阻拦。
刘裕等人连忙追到门口,吩咐兵士把何穆拦回来。何穆近六十的老人,跑不多远就被军士们追上了。这些军士不清楚状况,也不敢太粗鲁,何穆又不顾一切的挣扎,几个军士折腾了半天,才把何穆给架回来。
刘裕吩咐把何穆关押在前院的空房里,意识到毕竟是刘都督的舅父,人物敏感,事关重大,于是简单安排了一下,骑上快马,亲自去都督府禀报了。
赵文雄回到驿馆,王侃殷仲亮被何穆的举动吓了一跳,都围上来问情况,连这几天闷在屋里养伤的慕容煊都凑了过来。
赵文雄凭借自己的推理和知识,又找到了新线索,正在得意,忍不住炫耀之心,把前因后果给大家仔细讲了一番。众人听罢,个个啧啧称奇,连呼没想到。
刘敬亭死前写的符箓,赵文雄直觉上认为定有什么蹊跷。但是这么多人看过符箓,都没发现什么破绽,所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里。
当徐灵期第一次提到,应该写在红色符箓纸上的祛病符却错误地写在了绿色符纸上时,正好触动了赵文雄的深层记忆,是年轻时候看过的一本推理小说,不朽经典,传世佳作,埃勒里奎恩的《希腊棺材之谜》!
那时候赵文雄还是高中生,刚刚开始看侦探推理小说不久,不过是几本福尔摩斯和克里斯蒂的书(主人公是大侦探波罗),还谈不上推理迷。偶然的一个机会,从同桌那里得到了《希腊棺材之谜》,还是竖版繁体字版台湾专门做侦探小说的林白出版社出的,同桌根本就看不下去,给了赵文雄。
此书一看之下,从此令赵文雄走入了推理小说侦探小说的深渊,不能自拔。从欧美侦探,到日本推理,乃至科幻推理,赵文雄至今看了不下两千本侦探推理小说,成了名副其实的推理迷。
书的作者,埃勒里奎恩,是美国纽约的弗雷德里克丹奈和曼弗里德李这对表兄弟作家合造的笔名,也是书中侦探的名字。继第一代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第二代阿加莎克里斯蒂、范达因等之后,作为第三代侦探小说作家,奎恩兄弟在20世纪20年代成名,创立了长篇侦探推理小说的新形式,与克里斯蒂和约翰·迪克森·卡尔被合称为黄金时代三巨头。
奎恩兄弟的创作模式,是典型的古典侦探小说:一桩谋杀案,一系列线索,一群嫌疑犯,一个能把一些不相关的事实串联成清晰、完整图画的天才侦探。所有这些古典式侦探小说的要素都贯穿“埃勒里·奎因”小说的始终。相形之下,对人物性格不甚重视,侦探和主角往往面目模糊,个性苍白,无血无肉,只是破案的道具罢了。
兄弟俩信奉“均等线索”的创作原则,即,所有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均要被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也能运用逻辑推理断案,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后世日本推理所谓的新本格派,也不过是对“均等线索”的再次强调而已。
这本《希腊棺材之谜》,是奎恩兄弟的代表作品,讲述的是一位著名艺术商去世,遗嘱却离奇失踪,最后发现其背后蕴藏着更大的阴谋的故事。案件在奎恩兄弟的笔下,恍如河面上笼罩着的一团团迷雾,读者跟随着笔者的设计,穿过这一团团迷雾,左冲右突,却死活走不到彼岸,被誉为“只有上帝和埃勒里奎恩才知道结局”。
书中,侦探奎恩的推理经过了三次定论,三次推翻的过程,跌宕起伏,出乎意料。前两次,都是奎恩被凶手牵着鼻子走,两次以颇为严密精彩的推理确定了凶犯,却均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全盘推翻,及时逆转,戏剧效果十足。
最后一次结论,严密的推理使得前面纷乱的头绪全数得以解决,细心的情节铺垫也让读者以为第三个结局就是最后的真相,“凶手“也已经被抓获收监了。全书到此只剩下最后两节,读者都料想不会再有什么变数了,却偏偏在这里来了一个大翻案,而且还是奎因为了欺骗凶手、抓住真凶设下的圈套,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凶手读者一起骗!
其中,第一次结论被推翻,就是由红绿色盲的因素导致的。这本书算是赵文雄的推理启蒙之作,各种情节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然而毕竟年代久远,属于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桥段。所以,当他听到红色和绿色符纸被搞反了的时候,久远的记忆只是跳动了一下,须臾又沉了下去,害的赵文雄抓耳挠腮想了半天。
等到谢玄芝所言“红花绿叶、灰蒙蒙一片”等字眼再次勾起这段回忆,让他觉察到昨天浮现的思绪,就是《希腊棺材之谜》里面的红绿色盲桥段时,赵文雄马上就意识到,何穆如果是个红绿色盲,就有可能搞错符箓纸张的颜色。而纸张颜色错了却没被人提醒,只能说明当时刘敬亭已经毒发身亡了!
赵文雄把这个假设跟刘裕说明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测试何穆是不是红绿色盲。
回忆起上学体检时用到的色盲测试用纸,赵文雄和刘裕商量之后,让徐灵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包含两部分的符箓:符箓内容是两个复文“天地玄黄”,右边“天地”这部分用浅红、浅粉色的颜料块拼成,左边“玄黄”这部分用深红、深紫色的颜料块拼成”,然后符纸其余部分用不同灰度的灰色颜料块填充起来。
按照色盲测试的原理,红绿色盲中的红色盲能够读出“天地”两个字,而绿色盲能够读出“玄黄”两个字,正常人呢,天地玄黄四个字全都能认出来,而全色盲就一个字也读不出来。
把色盲测试图案做成符箓的形式,是刘裕出的主意,为的是万一发现何穆没有嫌疑,方便遮掩过去。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留条后路,以免万一判断有误不好交代,赵文雄暗自佩服刘裕的心思缜密,进退有据,不愧是将来当皇帝的人。
三人花了一中午功夫,做出了这个色盲测试用的符箓。趁着何穆睡意朦胧,突然袭击,一测之下,果然证明何穆是红绿色盲,而且是其中分辨能力更弱的红色盲,这意味着他辨别光频谱的能力非常狭窄,红色和绿色在他眼里都是灰蒙蒙一片,完全有可能把绿纸当成红纸使用。
红绿色盲是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的,所以又被称为“道尔顿症”。魏晋时代,除了患者自己,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有分不清红色和绿色这种事情,刘裕知道红绿符纸弄混了的事情,却想不到这一节,也属正常。
赵文雄自觉又立了一大功,心下自是有些得意,把何穆红绿色盲、伪造符箓的情况跟驿馆里剩下的几个人一说,大家都啧啧称奇,对红绿色盲的事情也很好奇,纷纷赵文雄把那个测试符箓拿出来,七手八脚的自己测试了起来。
殷仲亮也跟着大家一起凑热闹,嘻嘻哈哈的测试自己是不是色盲。然而,目光深处那一丝忧虑和彷徨,还是无可置疑地显露了出来。
44、前因后果
何穆毕竟是刘牢之的族舅,如果说他有杀人嫌疑,实在事关重大。所以,下午的时候,刘牢之带着刘敬宣,亲自来到了驿馆,提审何穆。刘裕特意跟刘牢之提出,要赵文雄一起旁听。作为发现何穆说谎的人,也确实有些细节需要他来一起参详。
事态紧急,审讯就在关押何穆的空房里进行。何穆见到刘牢之,立刻扑通跪下,向刘牢之哭诉自己如何从小看着二公子长大,视如己出,不可能下手杀害二公子。刘牢之先安抚他几句,让他据实交代,将当天晚上的实际情况,统统讲出来。
据何穆交待,当天晚上临近子夜时,他想起符箓用纸的事情,赶紧去库房拿了些纸张给刘敬亭送去。哪知一进后罩房,就看见刘敬亭七窍干枯的乌黑血线,已然气绝身亡了!
如晴天霹雳一般,何穆傻在了当场,不知如何是好。除了悲痛之外,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昨晚最后跟刘敬亭接触的人,荆州殷仲亮!如果被大家怀疑是殷仲亮杀害了二公子,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刘都督倒向建康朝廷,与桓玄交恶,这是何穆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众所周知,何穆素来与荆州方面交好,认为朝廷轻视庶族,而荆州却对北府非常尊敬,双方联合,对提高北府的地位大有帮助。另外,他唯一的儿子何籍现在还在桓玄手下任重要职务,从何穆吞吞吐吐的交代中了解到,现在他儿子身在荆州,类似被软禁的状况,如果京口倒向朝廷,他儿子不光官职没有了,小命估计都难保。
所以,何穆生怕殷仲亮惹上嫌疑,生出了拖后二公子的死亡时间,降低殷仲亮嫌疑的念头。匆忙之下,何穆画了几个符箓放在书案上,妄图以此为物证,再加上自己的人证,拖后刘敬亭死亡的时间,避免大家立刻怀疑到殷仲亮。
平日里,何穆知道自己分不太清红绿颜色,这两种颜色在他眼里都是灰蒙蒙的。如果心平气和,仔细分辨灰度的轻重,可能还勉强能区分。当夜心急火燎的,根本就忘了这个因素,慌乱中弄错了纸张的颜色,露出了马脚。
何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交代完这些情况,就伏在刘牢之的脚下,反复重申自己把刘敬亭当成自己的孩子,绝不会下毒杀害他,只是一时鬼迷心窍,不想自己的儿子因京口与荆州交恶而丧命,所以才出此下策,望刘都督从轻发落。
刘牢之听着何穆的交代,一语不发,只是铁青着脸,皱着眉头沉思。何穆所言,也自有其道理。当年刘敬亭去建康读书,刘牢之军务繁忙,就是委托何穆长期跟在身边,代为照顾的。所以爷孙俩感情甚好,刘敬亭有什么事情,经常更愿意跟何穆商量。何穆说视刘敬亭为己出,确非虚言矫饰,所以刘牢之也游移不决,不知该不该相信何穆的交代。
赵文雄也感觉何穆还没有说出全部情况。
仅仅因为殷仲亮前一晚最后一个离开后罩房,就想当然地认为大家要把他当做第一嫌疑人,乃至铤而走险伪造符箓、伪证死亡时间,犯下重罪,听上去总有那么点牵强。那么多人死前公开接触过刘敬亭,为什么何穆唯独认为殷仲亮嫌疑最大,以至于必须想办法替他遮掩呢?
考虑到刘牢之在场,自己又身份低微,赵文雄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疑虑,而是附在刘裕耳边,把自己的疑惑简单说明了一下。刘裕赞许地点点头,看刘牢之还在犹豫,便扭头对何穆说道:
“何大人,你与二公子亲情素重,我们都很知道。刚才我说你下毒杀害二公子,也是为了逼你一下,好让你吐露实情。现在你的这番说法,听上去倒也不全是狡辩。不过,其中有一节,我实在想不通,这里面恐怕未必尽如你所言。”
刘裕言辞温和,何穆仿佛看到了希望,“有什么不对,刘将军尽管直言!”
“何大人进入屋中,看见二公子中毒身亡,然后立刻就担心大家会怀疑殷仲亮是杀人凶手。这个怀疑,难道仅仅是因为殷大人最后一个离开后罩房吗?好几个人死前公开接触过二公子,何大人却马上怀疑到殷大人,是不是你平时与殷大人和二公子接触甚密,发现了什么异常的端倪,才做如此假设的?”刘裕把赵文雄的疑虑想深了一步,出其不意的对何穆发起了质疑。
刘牢之听刘裕这么一问,立刻露出了赞同的表情,死死盯着何穆,观察他的反应。
何穆面上掠过一丝慌乱,迟疑了一下答道:“二公子和殷大人没有任何不和!都督你知道,二公子和我一样,都觉得朝廷蔑视北府庶族武士,我们实在不该继续效忠朝廷,做无谓的牺牲。所以,自殷大人到京口后,二公子与殷大人相处融洽,互相很有默契,不存在任何仇怨与嫌隙的!”
刘牢之看出何穆神色慌张,不由得一拍桌案,大声呵斥道:
“舅父,你伪做证据,制造障碍,这案子迟迟不破,你要负很大的责任!现在所作的交代,情理上有明显的漏洞,人人都看得出。要是还遮遮掩掩,不如实道来,纵使我做外甥的想替你说话,也没有机会了!”
何穆闻听此言,犹豫半晌,脸上神色阴晴变换了几下,最后一跺脚,下定决心似的说道:
“好吧,事已至此,我也不必隐瞒了。都怪我救子心切,铸成大错,现在不如实话实说,听天由命吧。正如刘将军所言,我之所以立刻想到殷大人嫌疑最大,不仅仅是因为殷大人前晚最后离开。更是因为,二公子是中毒而死,而我恰巧知道,殷大人前两日,正好偷偷派人买了草乌头之毒!”
刘牢之闻听此言,腾地站了起来,刘裕也脸色大变,不由得进一步追问起细节。
何穆已经彻底放下心防,不再隐瞒,把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出来。
原来,就在刘敬亭死前两天的中午,何穆陪殷仲亮去本地知名酒肆饮宴。期间,殷仲亮起身去方便,何穆并没有在意。不想过了一会,何穆也突觉腹中不适,想去后院茅厕方便,却意外发现殷仲亮不在茅厕。
心中奇怪之下,他四处找了找,无意中看见殷仲亮在后门外墙边上,鬼鬼祟祟跟一个轿夫模样的人说话,言谈话语之间,讲的是让轿夫去建康找什么人的事情,还从怀中掏了两封信交给那个轿夫。
两人要分开的时候,那个仆役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交给殷仲亮,同时不住嘴的表功,说时间紧迫,自己寻了很多人,才找到能延时一个时辰发作的草乌头之毒云云。殷仲亮夸赞了几句能干,接过毒药纸包揣进了怀里。
殷仲亮行踪诡异,私购剧毒,不禁让人怀疑他来京口,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使命?不过,现在京口刀光剑影,暗流涌动,出入的人各有目的,搞些神神秘秘的事情,联络些奇奇怪怪的暗探,在所多有。所以,何穆对殷仲亮的诡秘行径倒也没太放在心上,回到酒肆打几个哈哈,也就过去了。
待到案发当夜,何穆发现二公子脸上七窍流血,血色乌黑,死状极似草乌头之毒的症状,不由得大吃一惊:难道殷仲亮买毒药是为了暗害二公子?!不可能吧,二公子心向荆州,正是殷仲亮达成使命的重要推手,怎么会做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
慌乱之中,何穆也没发现刘敬亭的遗书,思路一直顺着殷仲亮的杀人嫌疑走了下去。如若殷仲亮惹上杀人嫌疑,被搜出身藏草乌头之毒,很可能导致刘都督一怒之下效忠朝廷,那自己的儿子可就小命难保了。
一念及此,何穆心里只剩下如何保住独子性命一个念头了。情急之下,临时想到了伪造符箓、拖后死亡时间的昏招,结果忙中出错,搞错了符箓纸的颜色,被赵文雄发现了破绽!
刘牢之听到这里,脸上又露出了熟悉的杀气:“舅父所言,可全都是实情?若再有什么隐瞒之处”
“都督放心,我之所以出此下策,无非是顾念小儿的性命,鬼迷心窍了。如今既然已经说出原委,必不会再有什么隐瞒,小儿的性命,看他自己的造化吧!”何穆正色答道。
“好!如此说来,殷仲亮定是脱不开干系!德兴,把这老贼抓起来,严加讯问,务必问出实情!还是那句话,不管幕后主使是谁,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也誓报此仇,不死不休!”刘牢之目露凶光,恶狠狠的说道。
近期姑孰前线情势微妙,司马尚之的舰船已被精通水军的桓玄一把火烧掉,现在只好布阵浦上,并派武都太守杨秋驻守横江,成掎角之势,共御桓玄的步骑。而桓玄那边也接到探报,说卢循率领孙恩的余部教众,从永嘉北上,现在已经屯兵豫章附近,似有配合建康,从后方袭击桓玄的态势,害怕腹背受敌,桓玄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两军就这样僵持在了长江两岸。
卢循的北上,恐怕是张法顺和陆纳商量的合纵之计起了作用。不过,如若当日司马元显真的是用赵文雄和王平之偷换的“乌贼墨汁”给卢循写的册封诏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诏书上的字迹很快就会消失无踪了。那时候,卢循定会认为是被司马元显欺骗了,撤围而去,形势会怎么发展,就不好说了。
所以,当前的情形,刘牢之的态度益发变得至关重要起来,基本可以说是导向哪方,哪方就能轻松取胜。刘牢之对自己的关键地位洞若观火,心中也不免得意:过去看不上自己的这些世家大族,无论是建康王谢,还是荆州桓殷,都一改过去的倨傲嘴脸,诚惶诚恐地来到京口,开出各种条件,低三下四地求自己帮忙,令受够了高门窝囊气的刘牢之扬眉吐气,前所未有地掌控了局面。
这种心态下,刘牢之骄纵之气渐生,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把握住了局势,倒向谁尽在手心手背之间,可以随意选择,所以才说出刚才那番狠话。暗含着的意思,无非是说谁暗害了他的爱子,他定会联合另外一方,为爱子报仇。
刘裕闻听此言,不禁皱起了眉头,连赵文雄都觉得这么处理问题,不甚妥当。天下大事,军政之争,怎么能完全以个人好恶情仇来贸然决定呢。做大事的人,最忌讳把个人的情绪掺杂到重大决定里。当年,袁绍因爱子生病而拒绝袭击曹操空虚的后方,错过了击败曹军的最佳机会,被天下人耻笑,现在刘牢之根据杀子凶手是谁而决定投靠哪方,岂不是同样的荒唐?!
不过现在刘牢之新丧爱子,心痛难言,正在气头上,大家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安排停当之后,刘牢之让刘敬宣留在驿馆,配合刘裕审问殷仲亮,自己带人押着何穆,回刘府去了。既然不涉及凶杀嫌疑,作为刘氏家族重要的远亲,何穆自然是交由刘氏家法处置,更为妥当。
45、抽丝剥茧
刘裕送走了刘牢之,将众人聚集在后罩房的厅堂上,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如今何穆的伪证被赵文雄揭露出来,导致案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众人都有种感觉,真相已经在渐渐接近,所以,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案情,确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捋出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首先,如果刘敬亭在子夜之前已经去世,庾悦的嫌疑基本就洗清了。赵文雄看到庾悦鬼鬼祟祟出门,是子夜过后的子时七刻(晚上12点45),而在那之前的子时左右(子夜12点),刘敬亭已经被发现死在屋里,所以下毒的动作肯定是发生在子夜之前。案发前一天下午,庾悦并没有接触过刘敬亭,晚上又一直跟赵文雄在一起,基本可以确定,他没有下毒的机会。
同样的,王平之去后罩房,是接近五更(凌晨3点),如果相信他的说辞,那么王平之同样没有杀人的机会。因为案发前一天下午和晚上,王平之也没有接触过刘敬亭。
檀道济的杀人嫌疑已经被王平之的供述洗清,何穆与刘敬亭亲如父子,下毒行凶的可能性不大,嫌疑列表上,就剩下随风道人,殷仲亮,王侃,慕容煊等几人。
随风道人已经被仔仔细细分析过好几次了,现在虽然还在嫌疑名单上,但是大家普遍觉得不是他。慕容煊呢,刘裕曾经说过对他有怀疑,但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据指向他,只能存疑。王侃也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疑点。
更重要的是,现在发现殷仲亮身藏草乌头之毒,最大的嫌疑人,恐怕是非他莫属了。
当然,还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殷仲亮晚上10点离开后罩房之后,到何穆子夜发现尸体这段期间,驿馆里有人偷偷潜入后罩房刘敬亭的房间,下毒杀人。这样的话,除了和赵文雄在一起的庾悦,其他人也还都存在杀人的可能。
然而,10点到12点的时段,已至深夜,能够与刘敬亭熟悉到深夜到访,并且不引起刘敬亭警觉的人,恐怕也就何穆、殷仲亮而已,别的人近不到这个程度。
如此看来,线索全部都指向殷仲亮。提审殷仲亮,乃当务之急。几人计议一番,派卢秀去“请”来了殷仲亮。
一进屋,刘裕不给殷仲亮任何反应时间,二话不说,将何穆交待的情况简要说明之后,单刀直入,质问殷仲亮为何私购草乌头之毒,意在给殷仲亮一个突然的冲击,观察他怎么解释。
殷仲亮到没有特别的惊慌之色。昨天上午何穆这么一闹,他也明白自己现在嫌疑不小,想必已经仔细思考过不少应对之策,所以现在刘裕查问起来,能够相当镇定地回答问题:
“刘将军,何大人所言不虚,我确实曾经托人采买草乌头之毒,那个人以轿夫的身份作掩护,其实是我们布在京口的暗桩。当天与何大人去酒肆饮宴,正是从那人手里取回毒药,并交给他几封家信,送回荆州。”
“不过,列位可知,这毒药是准备给谁用的?恐怕无论如何是难以想到的。我猜,刘将军与众位对我有些疑虑,有所误会,恐怕也是因此而来吧!”
这会殷仲亮言谈举止,一点没有了前几日的猥琐和谄媚。事关自己的小命,殷仲亮仿佛褪去了伪装,透出一股精明干练的劲头,话说的不卑不亢,目光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换了个人一般。
刘裕没想到殷仲亮并没有慌乱,反而也单刀直入,拿话反将了回来。他不想在气势上输给他,于是并不答话,森严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殷仲亮看。
殷仲亮见气势上没压住刘裕,依旧不慌不忙,保持镇静,接着前面的话茬继续说了下去:
“二公子中草乌头之毒身亡,我却在两天前,从别人手里取回草乌头之毒,各位怀疑我是杀人凶犯,倒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诸位,你们有所不知,这毒药要用到的地方,颇为令人不齿,还涉及二公子的声誉,所以没有特别的情况,我本不会对任何人提起。现在弄巧成拙,引火烧身,我也顾不得许多了。此事虽属各为其主,但是牵涉的龌龊勾当,我也算参与其中,若有任何得罪之处,在下先赔罪了”,说罢深深一揖,然后继续说道:
“在下去买这草乌头之毒,不为别个,正是受二公子之托,给王平之王公子准备的!这能够延时发作的草乌头之毒,是准备下给随风道人的,我拿到毒药就转交给二公子了。若有怀疑,王公子已经回到了驿馆,此事是真是假,刘将军一问便知!”
殷仲亮此番说辞,确实出乎在座诸人的意料。本来听何穆指证殷仲亮私藏草乌头之毒,大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刘敬亭之死,谁也没有想起刘敬亭答应王平之找毒药的事情。现在殷仲亮如此一说,知道内情的人,都觉得也合情合理:刘敬亭与殷仲亮过从甚密,给王平之找毒药的事,交给他办,也在意料之中。
殷仲亮娓娓道来,前后情况与王平之的说法丝丝入扣。王平之为什么要杀随风道人,看来刘敬亭并没有详细告诉殷仲亮。但是刘敬亭得知此事后,与殷仲亮连夜商议,并设下计策,欲利用王平之之手毒杀随风道人,从而搅乱建康使团,破坏建康与京口的关系的阴谋。如今殷仲亮把这歌毒计和盘托出,逻辑清晰,事实清楚,不由得大家不信。看来这刘二公子为了促成北府军投靠荆州桓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呢。
刘裕赵文雄对视一眼,有点想不好下一步的讯问怎么展开。殷仲亮所言与王平之的说法互相印证,能够很好的解释殷仲亮为何持有草乌头之毒。这样一来,殷仲亮即使还是有嫌疑,但程度无疑大大降低了,并不明显了。
正犹豫间,旁边刘敬宣拍案而起,用手指着殷仲亮,勃然大怒道:
“老贼,你身为使臣,竟然敢行此大逆不道、下毒害命之事,还怂恿二弟跟你一起肆意妄为,惹祸上身,落得个中毒身亡的下场。仅此一件,治你个预谋杀人的罪名,一点都不冤。更何况,毒药虽是二弟所要,但是他却自己中毒身亡,煞是蹊跷。是不是你另计,临时改弦更张毒杀了二弟,也未可知。总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关节和隐情,不仔细审问,怎么能明了?来人,将这老贼与我拿下,押入大牢,严加审问之后,再做定夺!”
刘敬宣素来忠于朝廷,厌恶荆州桓玄,因此与弟弟刘敬亭关系也并不融洽。现在听得二弟与殷仲亮居然暗中密谋毒杀朝廷使团的人,自然更加怒不可遏。他借着当前的情势,强行抓捕殷仲亮,意图通过严刑拷问,获得对荆州不利的证据。虽然殷仲亮对毒药的解释合情合理,但之前刘牢之也说过要捉拿殷仲亮审问,其他人也不好反对。
几个军士走了进来,一左一右抓住殷仲亮的两臂,绳捆索绑,准备押往京口衙署的大牢。殷仲亮也不挣扎,只是不住地口称冤枉,要求速报悬镜司派人,洗刷冤情。
刘裕并不似刘敬宣那般笃定,皱着眉头默不作声,好像在思索什么事情的样子。当然他也没有表示反对,由着刘敬宣安排抓捕的事。刘敬宣老实不客气,指挥军士把殷仲亮押付大牢,并亲自回府禀报抓捕殷仲亮的情况。
刘敬宣走后,刘裕和赵文雄亲自去庾悦居住的东耳房,把最新的进展情况对他大致说了一遍,并撤去门口的看守,允许他自由活动。然而庾悦对他为什么持有草乌头之毒,依旧三缄其口,不肯解释,弄得两人不明所以,觉得庾悦实在是个怪人。
王平之这边,自然也撤去了门口的守卫。但是考虑到他和刘敬亭当天有秘密约会,尚不能完全排除晚上10点至12点期间去找刘敬亭的可能,还是要求他留在驿馆,暂时不能回王府。
今日又折腾了一天,众人都疲惫不堪,吃过晚饭,大家又聊了一会案情,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刘敬宣来到驿馆,宣布殷仲亮作为重要疑犯,已经正式看押了起来,快马飞报悬镜司定夺。由于涉及谋害朝廷使团成员、谋害刘牢之亲子等恶性案件,特别申请在京口就地审理。
殷仲亮是荆州派来的使者,虽然也是上三品的士族,理论上应该由悬镜司亲审。不过现在朝廷与桓玄鏖战正酣,想必司马元显巴不得京口把殷仲亮审成杀人凶手,定会指示悬镜司同意京口的要求。这样的话,待到悬镜司同意的公文回来,殷仲亮的皮肉之苦,恐怕就要开始了。
之前的各个疑犯,不是建康朝廷相关的使臣或亲贵,就是北府军的自己人,这回的嫌疑落到了荆州殷仲亮的头上,刘敬宣明显的积极了起来。刘裕、卢秀和赵文雄都明白,刘敬宣急欲把凶手定为荆州殷仲亮,以便刘牢之下定决心,对抗桓玄,效忠朝廷。
所以,虽然刘裕和赵文雄都觉得,现有证据还不能确认殷仲亮就是凶手,尚需进一步的调查。但是,毕竟这是刘牢之的长子,刘裕还是知趣地把审讯大权移交给了刘敬宣,声称自己要继续寻找证据,落实案件的各个环节,争取能够把案子办的滴水不漏,挑不出毛病。
刘敬宣对刘裕的主动退让很是满意,毫不客气的接过了审讯殷仲亮的任务,每日提审好几次。虽然现在悬镜司的批复还没到,不敢动大刑,但是偷偷摸摸治人的种种法子,也把殷仲亮折腾的够呛。
而刘裕自这天开始,就不怎么在驿馆出现了,每天在京口城各处寻访查探,毒药的来源,殷仲亮在京口还接触过什么人,京口各方势力的暗桩与坐探的情况,一副全面撒网,搜索证据的态势。
卢秀是京口本地庶族出身,对京口地面上的事情比较熟悉,前几天的访查,刘裕只带着卢秀。赵文雄不禁心中嘀咕,看来刘裕还是把卢秀看成自己的第一心腹,关键的事情不让我参与了。
一个人待在驿馆,甚是无聊,赵文雄只好与徐灵期和王平之侃侃大山。这期间,那个谢玄芝谢大小姐来了驿馆好几次,上次赵文雄半路逃席后,她也听说了赵文雄灵机乍现、回来又发现重大线索的情况,于是整天缠着赵文雄,让他从头到尾讲侦破的过程。
这个案子,赵文雄自觉多次在关键节点发挥了高超的推理能力,扭转局势,本来就甚为得意,于是每天就聚几个人在在慕文堂,给大家讲些推理技巧,推理故事,就这么过了几天说书似的生活,相比前一段时间天天紧张的日子,倒也快活。
到第四天头上,刘裕好像派卢秀去外地办什么事情了,吩咐赵文雄跟着去执行各种调查任务。赵文雄见刘裕信任自己,颇为高兴,卖十分的力气,跟着刘裕到处跑。
调查进行了一两天,跟刘裕朝夕相处了几日,赵文雄对刘裕的崇拜程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身为堂堂建武将军,为了案子亲力亲为不说,做事情认真细致的程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为了调查那名给殷仲亮提供毒药的伪装成轿夫的暗探,他跑遍了京口周边所有训练轿夫的地方,甚至把几个制作轿子的作坊都跑遍了,各种轿子如何制作都顺带了解了一遍,最后真的找到了那个暗探的详细情况与住处;然后,为了调查毒药的来源,跑遍了京口乃至周边几十处药铺、医馆和道观,一遍一遍描述暗探的长相和特征,居然又发现了那个暗探是在一个道观搞到的草乌头之毒,并取得了毒药的样本;最后,又到处打探殷仲亮在京口分别还去过那些酒肆、茶楼,在这些场所把伙计叫过来一个一个讯问,希望了解殷仲亮是否接触过其他什么人。
既然审案大权已经交给了刘敬宣,何必还要如此细致?赵文雄忍不住直接问了出来。刘裕笑了笑,“文雄,这个案子发生在敏感时刻,牵涉的人物不是朝廷大员就是荆州使者,我们如果草草定案,没有过硬的证据和附和逻辑的判断,定会授人以柄,引发连锁反应。前此随风道人的嫌疑,我都尚且要你们去建康再做搜索,何况现在要审的是殷仲亮,陈郡殷氏后人,荆州桓玄的密使呢”
几天的查访之后,殷仲亮在京口与暗桩何时、何处接触过,那个暗桩大概去过哪些场所寻找毒药等等,基本已经搞清楚了。证据的细致程度,证据链的完整,比起现代警察来讲,都不遑多让。赵文雄心中暗挑大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听了好多年,终于在刘裕身上体会到了,看来能当皇帝的人,真得是雄才大略与心细如发都具备才行呢!
卢秀不知去执行什么重要任务了,说来奇怪,这几天一直踪迹皆无,人间蒸发了一般。赵文雄侧面问了几次,刘裕也不明说,弄得赵文雄心中些许失落,感到自己毕竟是不如卢秀受信任。看来,今后还要跟卢秀好好相处,他是刘裕最信任的属下,自己要是想跟着刘裕,必须跟卢秀把关系处理好。
正嘀咕着呢,忽然外面传来消息,去建康的使者,拿到了悬镜司批准就地审讯的公文,马不停蹄,已经连夜赶回了京口。
(本章完)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42、灵机乍现
第二天上午,刘裕和卢秀回到驿馆,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赵文雄正欲上前,问问自己能帮上什么忙,忽然门外的军士禀报进来,说前天那个谢大小姐亲自来到驿馆,接赵参军去参加王夫人的宴会!
赵文雄这才记起,自己答应了去参加王夫人的诗会,现在想来,不禁有点后悔。驿馆里事务繁杂,头绪众多,自己却跑去参加无聊妇人的什么诗会,岂不是让刘裕觉得自己拈花惹草,不务正业,关键时刻靠不住?
正待找理由拒绝,不料刘裕问明原委之后,反倒鼓励赵文雄一定要去,并交代他寻找合适的机会,私下向刘夫人询问,案发当天上午,他们三人在后罩房谈话的内容。现有的关于那次对话的内容,都是庾悦的一面之词,看来,刘裕对此不甚放心,还想听听另外一方的说法,互相印证,是否有什么破绽。
赵文雄见刘裕同意自己参加,心下稍安。一再表示自己快去快回之后,走出了驿馆大门。
门外,谢玄芝笑靥如花,等在轿旁,“我还怕赵公子不肯赏光,已经准备好再闯驿馆了呢。没想到赵公子言出必践,一点不拖泥带水,比我那个表哥痛快多啦!咱们走吧,刘夫人一早就到了。”
这姑娘跟徐灵期完全两个风格,干脆利落,快人快语,清丽的外貌配上率性自然的性格,赵文雄也颇有些动心,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王氏府邸。
京口比不得建康,这里的府邸自然规制上也相差不少,不过是个四进的院落而已。宽敞倒是比驿馆宽敞,但是论起亭台水榭、园艺设计,跟建康那个王氏府邸,真不可同日而语。
王夫人和刘夫人正在花园的亭子里喝茶,桌上放着几幅画作。见赵文雄到了,刘夫人赶紧起身相迎,把赵文雄让到桌上坐下。
几日不见,刘夫人一身缟素,未施粉黛。精神头看上去比那天好了一些,但仍然能看出双眼浮肿,眼含血丝,显见这几天休息得很不好,憔悴之态难以掩盖。
昨天谢玄芝邀请时,说是刘夫人仰慕赵文雄辞赋了得,想亲自请教请教。然而几人落座之后,刘夫人却没提什么诗词歌赋,句句不离案件的情况,看来诗会是假,打探案情是真。
反正赵文雄也想了解庾悦的情况,以及案发当天三人的对话内容,于是顺着话题,给刘夫人简单介绍了一些案件的调查进展。生怕刘夫人和王夫人担心,他特意隐去了王平之和庾悦牵扯嫌疑的情况,以免节外生枝。
庾悦过去的情况好谈,但是案发当日庾悦、刘敬亭和刘夫人的对话内容,牵涉到三人的私情,不太好当着王夫人和谢玄芝直接询问。赵文雄暗自着急,想着怎么制造个单独和刘夫人说话的机会,好完成刘裕交代的任务。
然而刘夫人自己倒是不怎么避讳,问了些案件进展之后,话题慢慢地就转到了庾悦的身上:庾悦能否自由行动了?庾悦有没有什么嫌疑?甚至旁敲侧击,想了解庾悦吃饭正常不,他从小体弱多病,别受了刺激害起病来。
貌似,刘夫人不太在意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和庾悦的事情。魏晋时代,儒家学说受到了严重打击,儒学独尊的地位大大地动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有机会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儒家规定的条条框框的压迫中抬起头来,儒家礼教在魏晋时代处于非常松弛的状况。
特别是高门士族内部,丧夫再嫶的十分常见,而且也不太受到所谓贞洁观念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过多干预。据《宋书·王景文传》记载:孙权的两个女儿,都在自己的丈夫死后,再婚嫁人。《魏书·裴骏传附询传》里面,也记载骆俊被袁术害死,其妻改嫁给华教的事。
然而毕竟当着外人的面,刘夫人如此公开的关心自己的情人,不免令在座众人有些尴尬。谢玄芝少不更事,无所顾忌,几次掩口窃笑,弄得王夫人面上难看,有点坐不住了。为了改变话题,王夫人拿起桌上一副画说道:
“赵公子,你看这幅百花仙子图,是我一个小侄画的,拿来请我题跋。我看了看,画工还算过得去,赵公子诗辞俱专,点评点评这幅画,题首诗如何?”
赵文雄不过爱读些古诗词,前几次借后人诗文充充数也就罢了,自己是从来没有做过文章的,更别提写毛笔字了。听闻王夫人让他题字,不禁大囧,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
谢玄芝看出他面色有异,插话道:
“此画号称百花仙子,却只是用墨灰的线条画了个女道士一般的人物,单手结印,似在作法,然后衬了几片绿叶,几朵红花,整个画面灰蒙蒙一片,无半点生动气象,怎么配得上百花仙子这个题目呢?”
谢玄芝几句话本是随便点评几句,替赵文雄解围。不料一席话说毕,赵文雄心头一跳,昨晚在慕文堂谈论符箓时,那个若隐若现的念头仿佛又浮现了出来!
当时只是感觉想到了对案件至关重要的什么线索,模模糊糊的念头飘荡在心里,令人放心不下。好不容易要清晰一点了,正好被闯进来报信的那几个轿夫打断,也就作罢了。现在,谢玄芝一席话,不知为什么又让赵文雄想起了那几张符箓的事。
这几张符箓,刘裕一直很重视,案发当天就当证据收了起,按他的说法,还找了不同的人问情况,可见他也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然而这么多人看过了,都没看出什么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天了,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赵文雄心里,死活想不出头绪来,脑仁都有点痛了。彻底放弃不再思索,又不甘心,总觉得好像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与案情大有关联。
人就是这样,越想不起来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想不起来,赵文雄急的抓耳挠腮: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是什么因素触发的这个念头呢
赵文雄集中精神,任自己的思绪回想刚才的情景:刚才谢玄芝在点评百花仙子图,女道士红花绿叶仙子单手结印会神堂夜里的诡异仪式太平清领书背上贴着招魂符静心符化水服用黄色镇妖符
拨云见日一般,弥漫在赵文雄心里的迷雾刷的一下散去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小说浮现出来。对!就是这么回事!
赵文雄腾的站了起来,顾不得礼貌,双手一拱说道:
“王夫人,刘夫人,非常抱歉,我忽然想到了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必须马上赶回驿馆,午宴参加不了了,实在万分抱歉,改日再来赔罪”,顿了一顿,转向刘夫人谢玄素,“刘夫人,这个线索如果证实是真的,那么庾公子的嫌疑就彻底洗脱了,您可以放心了!”说罢也没跟谢玄芝打招呼,飞奔出府回了驿馆。
到了驿馆,马不停蹄去前院去找刘裕。刘裕和卢秀正在商量搜捕桓石涵的事情,赵文雄一把拉住刘裕,附在他耳边把自己的设想对刘裕述说了一遍。
刘裕不禁瞪大了眼睛:
“还有这种事情?!你确定?”
赵文雄沉吟片刻,用力点了点头,“没错,我小时候见过这种情况。不过这件事是不是一定如此,我只是假设,还不敢打包票,最好还是找个办法测试一下,才有把握。”
刘裕思考了一下,转身交代卢秀独自去安排桓石涵的搜捕,顺便通知都督,自己在处理一个新出现的案件线索,有可能导致重大变化。卢秀不敢多问,领命而去。
然后刘裕把赵文雄叫到一边,两个人商议片刻,有了主意。
他们叫上徐灵期,在前院找仆役要了了几张黄色的符箓纸,又令军士去外面买了些颜料回来,三个人跑到东厢房,关起门来,准备制作道具,验证赵文雄的这个关键假设!
午后,仆役们伺候完午饭,都去前院候命了。慕容煊断了手指,这几天在屋里养伤,闭门不出,谁也不见。庾悦被软禁在东耳房,不得出入。殷仲亮、王侃和何穆年岁都大了,有午睡的习惯,都在屋里面休息。
院里一个人都看不到。阳光奥热起来,一丝风也没有,后院的柳树枝条笔直的垂落下来,一动不动,空气仿佛凝结了起来。刘裕赵文雄徐灵期三人,静静地坐在慕文堂靠西耳房的一侧,谁也不说话,愈发显得气氛凝重,屏息静气的氛围弥漫在慕文堂中,暗示着有什么重大的事件正在酝酿中。
几个人等了一会,西耳房响起了隐约的鼾声,里面的人睡着了。三个人站起身来,刘裕赵文雄在前,徐灵期在后,一起走到东耳房的正门口。稍稍顿了一顿,刘裕啪啪啪使劲打起门来:
“何大人,何大人,我是刘裕,我们在二公子的房间发现了新的线索,需要您帮忙来确认一下!”
一会功夫,何穆跌跌撞撞打开了门,衣服都没来得及整理好,歪歪斜斜的披在身上。惺忪的睡眼也没有完全睁开,看着门口的三人发愣。
何穆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是毕竟是刘牢之的族舅,平时跟刘敬亭和刘牢之关系甚是亲密,所以北府诸将对何穆一般都很客气。像现在这样突然打断他睡午觉来敲门的情况,以前还真没出现过。
刘裕语气恭敬:
“何大人,搅了您的清梦,真是抱歉。不过现在都督对此案催促甚急,我这也是迫不得已,还请何大人见谅。”
何穆迷迷糊糊,客气两句,把几个人往屋里让。刘裕也不多说,带着两人走进屋里,拿出一张黄色符箓纸,指着上面的文字对何穆说道:
“何大人,我们在二公子的书架上又发现了这样一张符箓,看上去颇为怪异,连徐道长都没见过这样的符箓。您与二公子相处最多,不知道认不认识这是什么符,上面写的什么符字?有没有见过二公子过去画这种符?”
何穆刚刚惊醒,脑子还有点混沌,拿起那张符箓看了一眼,脱口而出:
“符箓我懂得不多,不过这好像就是个普通的复文嘛,天地二字,没什么特别。就是这符纸被不同颜色的小方块填满了,天地二字也是用小方块拼出来的,不知何意,以前没见过二公子做这种符箓啊?”
此言一出,刘裕赵文雄相视一笑。刘裕一把抓住何穆的手,厉声说道:
“何大人,你把大家骗的好苦。当日子夜,你去往后罩房二公子住处时,二公子定是已经中毒身亡了!书案上那几个符箓,是你自己仓促写就的,目的在于迷惑大家,让人以为二公子是子夜之后才去世的,对不对!”
43、再次逆转
何穆闻听此言,打了个激灵,仿佛一下醒了过来:
“刘将军此言何意,这玩笑可开不得!哪有此事!”
刘裕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何大人,二公子书案上这几张符箓,有个奇怪的地方,你可知是什么”
“是是什么?那符箓刘将军早就收走了,我怎么知道。”何穆有些心虚。
“二公子书符,想来是为了第二日贵无之会,需要用到的镇妖符和祛病符。我也问过几个道业精深的朋友,这几张符的内容,确实是镇妖符和化符水用的祛病符。”
“对,这个我也跟刘将军你说过的。”何穆不明所以。
“稍知符箓之术的人都明白,镇妖符,应该写在黄色符纸上,贴在房子门口或墙内,可以降魔驱怪;祛病符,应该写在红色符纸上,煮化或烧成灰化水服用,可以强身健体。然而,这几张祛病符,却都是写在绿色符纸而不是红色符纸上,何大人可知是和原因呐?”刘裕盯着何穆说道。
听到这里,何穆脸色大变,“这这我怎么知道,也许是二公子搞错了呗。”
“符箓用纸的区别,是基本常识,任何一个学过符箓之术的人,都不会搞错。二公子学道多年,师从名士,怎么可能连这个都能搞错呢?所以,依我看来,之所以搞错了符纸颜色,恐怕是写符箓之人,无法分清红色和绿色的区别吧!”
何穆更加惊慌了,豆大的汗珠控制不住的淌了下来,“是吗,还有这种事,我从来没听说过。”
“是吗,世上有没有分不清红绿颜色之人,何大人想必心知肚明吧。不瞒您说,刚才何大人看的这张图,是徐道友提供的,葛家道流所传,是专门用来测试分辨颜色能力的符图呢。”
“此图设计精密,道法高妙。被测试的人,如果分辨不清红色,就只能看到“天地”二字的复文,如果分辨不清绿色,就只能看到“玄黄”二字的复文,如果是正常视力的人,可是能够完整的看到“天地玄黄”四个字!!”赵文雄上前一步说道,他打着徐灵期葛家道流的旗号,为的是能让时人比较容易信服,“何大人只看见“天地”二字,看来是对红色无法识别呢!”
“也有可能是二公子分不清红绿啊”,何穆负隅顽抗。
“不可能,二公子画功了得,如果红绿不分,那些红红绿绿的花草,是怎么画出来的?!”赵文雄早就想到了这点,立马堵上何穆的退路。
何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脸色已近青紫。刘裕见状,趁热打铁,进一步施加压力:
“这符箓即是分不清红绿的何大人写的,而同在屋内的二公子居然没有指出这个错误,只能说明,写符箓的时候,二公子已经死了!”
“这样看来,恐怕,就是你何大人毒杀了二公子,害怕有人看见自己进出过后罩房,于是故意写了这些符箓,假做二公子晚上书写符箓没有睡觉,子夜时分还活着的假象!”
何穆面如土色,浑身如筛糠一般抖了起来,看看刘裕,再看看赵文雄徐灵期,突然一把推开徐灵期,夺们而出,边跑边大声喊叫:
“我要面见刘都督!我没杀二公子,没杀二公子,我只是怕嫌疑落到荆州那边,所以想把时间往后拖一点而已!我要见刘都督,冤枉啊,刘都督”
何穆一边喊一边往外跑,把院子里的人都惊动了,纷纷出来查看。院门口的卫士不明所以,看见何穆往外跑,毕竟是都督的舅父,也没敢阻拦。
刘裕等人连忙追到门口,吩咐兵士把何穆拦回来。何穆近六十的老人,跑不多远就被军士们追上了。这些军士不清楚状况,也不敢太粗鲁,何穆又不顾一切的挣扎,几个军士折腾了半天,才把何穆给架回来。
刘裕吩咐把何穆关押在前院的空房里,意识到毕竟是刘都督的舅父,人物敏感,事关重大,于是简单安排了一下,骑上快马,亲自去都督府禀报了。
赵文雄回到驿馆,王侃殷仲亮被何穆的举动吓了一跳,都围上来问情况,连这几天闷在屋里养伤的慕容煊都凑了过来。
赵文雄凭借自己的推理和知识,又找到了新线索,正在得意,忍不住炫耀之心,把前因后果给大家仔细讲了一番。众人听罢,个个啧啧称奇,连呼没想到。
刘敬亭死前写的符箓,赵文雄直觉上认为定有什么蹊跷。但是这么多人看过符箓,都没发现什么破绽,所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里。
当徐灵期第一次提到,应该写在红色符箓纸上的祛病符却错误地写在了绿色符纸上时,正好触动了赵文雄的深层记忆,是年轻时候看过的一本推理小说,不朽经典,传世佳作,埃勒里奎恩的《希腊棺材之谜》!
那时候赵文雄还是高中生,刚刚开始看侦探推理小说不久,不过是几本福尔摩斯和克里斯蒂的书(主人公是大侦探波罗),还谈不上推理迷。偶然的一个机会,从同桌那里得到了《希腊棺材之谜》,还是竖版繁体字版台湾专门做侦探小说的林白出版社出的,同桌根本就看不下去,给了赵文雄。
此书一看之下,从此令赵文雄走入了推理小说侦探小说的深渊,不能自拔。从欧美侦探,到日本推理,乃至科幻推理,赵文雄至今看了不下两千本侦探推理小说,成了名副其实的推理迷。
书的作者,埃勒里奎恩,是美国纽约的弗雷德里克丹奈和曼弗里德李这对表兄弟作家合造的笔名,也是书中侦探的名字。继第一代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第二代阿加莎克里斯蒂、范达因等之后,作为第三代侦探小说作家,奎恩兄弟在20世纪20年代成名,创立了长篇侦探推理小说的新形式,与克里斯蒂和约翰·迪克森·卡尔被合称为黄金时代三巨头。
奎恩兄弟的创作模式,是典型的古典侦探小说:一桩谋杀案,一系列线索,一群嫌疑犯,一个能把一些不相关的事实串联成清晰、完整图画的天才侦探。所有这些古典式侦探小说的要素都贯穿“埃勒里·奎因”小说的始终。相形之下,对人物性格不甚重视,侦探和主角往往面目模糊,个性苍白,无血无肉,只是破案的道具罢了。
兄弟俩信奉“均等线索”的创作原则,即,所有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均要被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也能运用逻辑推理断案,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后世日本推理所谓的新本格派,也不过是对“均等线索”的再次强调而已。
这本《希腊棺材之谜》,是奎恩兄弟的代表作品,讲述的是一位著名艺术商去世,遗嘱却离奇失踪,最后发现其背后蕴藏着更大的阴谋的故事。案件在奎恩兄弟的笔下,恍如河面上笼罩着的一团团迷雾,读者跟随着笔者的设计,穿过这一团团迷雾,左冲右突,却死活走不到彼岸,被誉为“只有上帝和埃勒里奎恩才知道结局”。
书中,侦探奎恩的推理经过了三次定论,三次推翻的过程,跌宕起伏,出乎意料。前两次,都是奎恩被凶手牵着鼻子走,两次以颇为严密精彩的推理确定了凶犯,却均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全盘推翻,及时逆转,戏剧效果十足。
最后一次结论,严密的推理使得前面纷乱的头绪全数得以解决,细心的情节铺垫也让读者以为第三个结局就是最后的真相,“凶手“也已经被抓获收监了。全书到此只剩下最后两节,读者都料想不会再有什么变数了,却偏偏在这里来了一个大翻案,而且还是奎因为了欺骗凶手、抓住真凶设下的圈套,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凶手读者一起骗!
其中,第一次结论被推翻,就是由红绿色盲的因素导致的。这本书算是赵文雄的推理启蒙之作,各种情节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然而毕竟年代久远,属于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桥段。所以,当他听到红色和绿色符纸被搞反了的时候,久远的记忆只是跳动了一下,须臾又沉了下去,害的赵文雄抓耳挠腮想了半天。
等到谢玄芝所言“红花绿叶、灰蒙蒙一片”等字眼再次勾起这段回忆,让他觉察到昨天浮现的思绪,就是《希腊棺材之谜》里面的红绿色盲桥段时,赵文雄马上就意识到,何穆如果是个红绿色盲,就有可能搞错符箓纸张的颜色。而纸张颜色错了却没被人提醒,只能说明当时刘敬亭已经毒发身亡了!
赵文雄把这个假设跟刘裕说明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测试何穆是不是红绿色盲。
回忆起上学体检时用到的色盲测试用纸,赵文雄和刘裕商量之后,让徐灵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包含两部分的符箓:符箓内容是两个复文“天地玄黄”,右边“天地”这部分用浅红、浅粉色的颜料块拼成,左边“玄黄”这部分用深红、深紫色的颜料块拼成”,然后符纸其余部分用不同灰度的灰色颜料块填充起来。
按照色盲测试的原理,红绿色盲中的红色盲能够读出“天地”两个字,而绿色盲能够读出“玄黄”两个字,正常人呢,天地玄黄四个字全都能认出来,而全色盲就一个字也读不出来。
把色盲测试图案做成符箓的形式,是刘裕出的主意,为的是万一发现何穆没有嫌疑,方便遮掩过去。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留条后路,以免万一判断有误不好交代,赵文雄暗自佩服刘裕的心思缜密,进退有据,不愧是将来当皇帝的人。
三人花了一中午功夫,做出了这个色盲测试用的符箓。趁着何穆睡意朦胧,突然袭击,一测之下,果然证明何穆是红绿色盲,而且是其中分辨能力更弱的红色盲,这意味着他辨别光频谱的能力非常狭窄,红色和绿色在他眼里都是灰蒙蒙一片,完全有可能把绿纸当成红纸使用。
红绿色盲是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的,所以又被称为“道尔顿症”。魏晋时代,除了患者自己,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有分不清红色和绿色这种事情,刘裕知道红绿符纸弄混了的事情,却想不到这一节,也属正常。
赵文雄自觉又立了一大功,心下自是有些得意,把何穆红绿色盲、伪造符箓的情况跟驿馆里剩下的几个人一说,大家都啧啧称奇,对红绿色盲的事情也很好奇,纷纷赵文雄把那个测试符箓拿出来,七手八脚的自己测试了起来。
殷仲亮也跟着大家一起凑热闹,嘻嘻哈哈的测试自己是不是色盲。然而,目光深处那一丝忧虑和彷徨,还是无可置疑地显露了出来。
44、前因后果
何穆毕竟是刘牢之的族舅,如果说他有杀人嫌疑,实在事关重大。所以,下午的时候,刘牢之带着刘敬宣,亲自来到了驿馆,提审何穆。刘裕特意跟刘牢之提出,要赵文雄一起旁听。作为发现何穆说谎的人,也确实有些细节需要他来一起参详。
事态紧急,审讯就在关押何穆的空房里进行。何穆见到刘牢之,立刻扑通跪下,向刘牢之哭诉自己如何从小看着二公子长大,视如己出,不可能下手杀害二公子。刘牢之先安抚他几句,让他据实交代,将当天晚上的实际情况,统统讲出来。
据何穆交待,当天晚上临近子夜时,他想起符箓用纸的事情,赶紧去库房拿了些纸张给刘敬亭送去。哪知一进后罩房,就看见刘敬亭七窍干枯的乌黑血线,已然气绝身亡了!
如晴天霹雳一般,何穆傻在了当场,不知如何是好。除了悲痛之外,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昨晚最后跟刘敬亭接触的人,荆州殷仲亮!如果被大家怀疑是殷仲亮杀害了二公子,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刘都督倒向建康朝廷,与桓玄交恶,这是何穆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众所周知,何穆素来与荆州方面交好,认为朝廷轻视庶族,而荆州却对北府非常尊敬,双方联合,对提高北府的地位大有帮助。另外,他唯一的儿子何籍现在还在桓玄手下任重要职务,从何穆吞吞吐吐的交代中了解到,现在他儿子身在荆州,类似被软禁的状况,如果京口倒向朝廷,他儿子不光官职没有了,小命估计都难保。
所以,何穆生怕殷仲亮惹上嫌疑,生出了拖后二公子的死亡时间,降低殷仲亮嫌疑的念头。匆忙之下,何穆画了几个符箓放在书案上,妄图以此为物证,再加上自己的人证,拖后刘敬亭死亡的时间,避免大家立刻怀疑到殷仲亮。
平日里,何穆知道自己分不太清红绿颜色,这两种颜色在他眼里都是灰蒙蒙的。如果心平气和,仔细分辨灰度的轻重,可能还勉强能区分。当夜心急火燎的,根本就忘了这个因素,慌乱中弄错了纸张的颜色,露出了马脚。
何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交代完这些情况,就伏在刘牢之的脚下,反复重申自己把刘敬亭当成自己的孩子,绝不会下毒杀害他,只是一时鬼迷心窍,不想自己的儿子因京口与荆州交恶而丧命,所以才出此下策,望刘都督从轻发落。
刘牢之听着何穆的交代,一语不发,只是铁青着脸,皱着眉头沉思。何穆所言,也自有其道理。当年刘敬亭去建康读书,刘牢之军务繁忙,就是委托何穆长期跟在身边,代为照顾的。所以爷孙俩感情甚好,刘敬亭有什么事情,经常更愿意跟何穆商量。何穆说视刘敬亭为己出,确非虚言矫饰,所以刘牢之也游移不决,不知该不该相信何穆的交代。
赵文雄也感觉何穆还没有说出全部情况。
仅仅因为殷仲亮前一晚最后一个离开后罩房,就想当然地认为大家要把他当做第一嫌疑人,乃至铤而走险伪造符箓、伪证死亡时间,犯下重罪,听上去总有那么点牵强。那么多人死前公开接触过刘敬亭,为什么何穆唯独认为殷仲亮嫌疑最大,以至于必须想办法替他遮掩呢?
考虑到刘牢之在场,自己又身份低微,赵文雄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疑虑,而是附在刘裕耳边,把自己的疑惑简单说明了一下。刘裕赞许地点点头,看刘牢之还在犹豫,便扭头对何穆说道:
“何大人,你与二公子亲情素重,我们都很知道。刚才我说你下毒杀害二公子,也是为了逼你一下,好让你吐露实情。现在你的这番说法,听上去倒也不全是狡辩。不过,其中有一节,我实在想不通,这里面恐怕未必尽如你所言。”
刘裕言辞温和,何穆仿佛看到了希望,“有什么不对,刘将军尽管直言!”
“何大人进入屋中,看见二公子中毒身亡,然后立刻就担心大家会怀疑殷仲亮是杀人凶手。这个怀疑,难道仅仅是因为殷大人最后一个离开后罩房吗?好几个人死前公开接触过二公子,何大人却马上怀疑到殷大人,是不是你平时与殷大人和二公子接触甚密,发现了什么异常的端倪,才做如此假设的?”刘裕把赵文雄的疑虑想深了一步,出其不意的对何穆发起了质疑。
刘牢之听刘裕这么一问,立刻露出了赞同的表情,死死盯着何穆,观察他的反应。
何穆面上掠过一丝慌乱,迟疑了一下答道:“二公子和殷大人没有任何不和!都督你知道,二公子和我一样,都觉得朝廷蔑视北府庶族武士,我们实在不该继续效忠朝廷,做无谓的牺牲。所以,自殷大人到京口后,二公子与殷大人相处融洽,互相很有默契,不存在任何仇怨与嫌隙的!”
刘牢之看出何穆神色慌张,不由得一拍桌案,大声呵斥道:
“舅父,你伪做证据,制造障碍,这案子迟迟不破,你要负很大的责任!现在所作的交代,情理上有明显的漏洞,人人都看得出。要是还遮遮掩掩,不如实道来,纵使我做外甥的想替你说话,也没有机会了!”
何穆闻听此言,犹豫半晌,脸上神色阴晴变换了几下,最后一跺脚,下定决心似的说道:
“好吧,事已至此,我也不必隐瞒了。都怪我救子心切,铸成大错,现在不如实话实说,听天由命吧。正如刘将军所言,我之所以立刻想到殷大人嫌疑最大,不仅仅是因为殷大人前晚最后离开。更是因为,二公子是中毒而死,而我恰巧知道,殷大人前两日,正好偷偷派人买了草乌头之毒!”
刘牢之闻听此言,腾地站了起来,刘裕也脸色大变,不由得进一步追问起细节。
何穆已经彻底放下心防,不再隐瞒,把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出来。
原来,就在刘敬亭死前两天的中午,何穆陪殷仲亮去本地知名酒肆饮宴。期间,殷仲亮起身去方便,何穆并没有在意。不想过了一会,何穆也突觉腹中不适,想去后院茅厕方便,却意外发现殷仲亮不在茅厕。
心中奇怪之下,他四处找了找,无意中看见殷仲亮在后门外墙边上,鬼鬼祟祟跟一个轿夫模样的人说话,言谈话语之间,讲的是让轿夫去建康找什么人的事情,还从怀中掏了两封信交给那个轿夫。
两人要分开的时候,那个仆役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交给殷仲亮,同时不住嘴的表功,说时间紧迫,自己寻了很多人,才找到能延时一个时辰发作的草乌头之毒云云。殷仲亮夸赞了几句能干,接过毒药纸包揣进了怀里。
殷仲亮行踪诡异,私购剧毒,不禁让人怀疑他来京口,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使命?不过,现在京口刀光剑影,暗流涌动,出入的人各有目的,搞些神神秘秘的事情,联络些奇奇怪怪的暗探,在所多有。所以,何穆对殷仲亮的诡秘行径倒也没太放在心上,回到酒肆打几个哈哈,也就过去了。
待到案发当夜,何穆发现二公子脸上七窍流血,血色乌黑,死状极似草乌头之毒的症状,不由得大吃一惊:难道殷仲亮买毒药是为了暗害二公子?!不可能吧,二公子心向荆州,正是殷仲亮达成使命的重要推手,怎么会做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
慌乱之中,何穆也没发现刘敬亭的遗书,思路一直顺着殷仲亮的杀人嫌疑走了下去。如若殷仲亮惹上杀人嫌疑,被搜出身藏草乌头之毒,很可能导致刘都督一怒之下效忠朝廷,那自己的儿子可就小命难保了。
一念及此,何穆心里只剩下如何保住独子性命一个念头了。情急之下,临时想到了伪造符箓、拖后死亡时间的昏招,结果忙中出错,搞错了符箓纸的颜色,被赵文雄发现了破绽!
刘牢之听到这里,脸上又露出了熟悉的杀气:“舅父所言,可全都是实情?若再有什么隐瞒之处”
“都督放心,我之所以出此下策,无非是顾念小儿的性命,鬼迷心窍了。如今既然已经说出原委,必不会再有什么隐瞒,小儿的性命,看他自己的造化吧!”何穆正色答道。
“好!如此说来,殷仲亮定是脱不开干系!德兴,把这老贼抓起来,严加讯问,务必问出实情!还是那句话,不管幕后主使是谁,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也誓报此仇,不死不休!”刘牢之目露凶光,恶狠狠的说道。
近期姑孰前线情势微妙,司马尚之的舰船已被精通水军的桓玄一把火烧掉,现在只好布阵浦上,并派武都太守杨秋驻守横江,成掎角之势,共御桓玄的步骑。而桓玄那边也接到探报,说卢循率领孙恩的余部教众,从永嘉北上,现在已经屯兵豫章附近,似有配合建康,从后方袭击桓玄的态势,害怕腹背受敌,桓玄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两军就这样僵持在了长江两岸。
卢循的北上,恐怕是张法顺和陆纳商量的合纵之计起了作用。不过,如若当日司马元显真的是用赵文雄和王平之偷换的“乌贼墨汁”给卢循写的册封诏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诏书上的字迹很快就会消失无踪了。那时候,卢循定会认为是被司马元显欺骗了,撤围而去,形势会怎么发展,就不好说了。
所以,当前的情形,刘牢之的态度益发变得至关重要起来,基本可以说是导向哪方,哪方就能轻松取胜。刘牢之对自己的关键地位洞若观火,心中也不免得意:过去看不上自己的这些世家大族,无论是建康王谢,还是荆州桓殷,都一改过去的倨傲嘴脸,诚惶诚恐地来到京口,开出各种条件,低三下四地求自己帮忙,令受够了高门窝囊气的刘牢之扬眉吐气,前所未有地掌控了局面。
这种心态下,刘牢之骄纵之气渐生,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把握住了局势,倒向谁尽在手心手背之间,可以随意选择,所以才说出刚才那番狠话。暗含着的意思,无非是说谁暗害了他的爱子,他定会联合另外一方,为爱子报仇。
刘裕闻听此言,不禁皱起了眉头,连赵文雄都觉得这么处理问题,不甚妥当。天下大事,军政之争,怎么能完全以个人好恶情仇来贸然决定呢。做大事的人,最忌讳把个人的情绪掺杂到重大决定里。当年,袁绍因爱子生病而拒绝袭击曹操空虚的后方,错过了击败曹军的最佳机会,被天下人耻笑,现在刘牢之根据杀子凶手是谁而决定投靠哪方,岂不是同样的荒唐?!
不过现在刘牢之新丧爱子,心痛难言,正在气头上,大家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安排停当之后,刘牢之让刘敬宣留在驿馆,配合刘裕审问殷仲亮,自己带人押着何穆,回刘府去了。既然不涉及凶杀嫌疑,作为刘氏家族重要的远亲,何穆自然是交由刘氏家法处置,更为妥当。
45、抽丝剥茧
刘裕送走了刘牢之,将众人聚集在后罩房的厅堂上,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如今何穆的伪证被赵文雄揭露出来,导致案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众人都有种感觉,真相已经在渐渐接近,所以,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案情,确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捋出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首先,如果刘敬亭在子夜之前已经去世,庾悦的嫌疑基本就洗清了。赵文雄看到庾悦鬼鬼祟祟出门,是子夜过后的子时七刻(晚上12点45),而在那之前的子时左右(子夜12点),刘敬亭已经被发现死在屋里,所以下毒的动作肯定是发生在子夜之前。案发前一天下午,庾悦并没有接触过刘敬亭,晚上又一直跟赵文雄在一起,基本可以确定,他没有下毒的机会。
同样的,王平之去后罩房,是接近五更(凌晨3点),如果相信他的说辞,那么王平之同样没有杀人的机会。因为案发前一天下午和晚上,王平之也没有接触过刘敬亭。
檀道济的杀人嫌疑已经被王平之的供述洗清,何穆与刘敬亭亲如父子,下毒行凶的可能性不大,嫌疑列表上,就剩下随风道人,殷仲亮,王侃,慕容煊等几人。
随风道人已经被仔仔细细分析过好几次了,现在虽然还在嫌疑名单上,但是大家普遍觉得不是他。慕容煊呢,刘裕曾经说过对他有怀疑,但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据指向他,只能存疑。王侃也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疑点。
更重要的是,现在发现殷仲亮身藏草乌头之毒,最大的嫌疑人,恐怕是非他莫属了。
当然,还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殷仲亮晚上10点离开后罩房之后,到何穆子夜发现尸体这段期间,驿馆里有人偷偷潜入后罩房刘敬亭的房间,下毒杀人。这样的话,除了和赵文雄在一起的庾悦,其他人也还都存在杀人的可能。
然而,10点到12点的时段,已至深夜,能够与刘敬亭熟悉到深夜到访,并且不引起刘敬亭警觉的人,恐怕也就何穆、殷仲亮而已,别的人近不到这个程度。
如此看来,线索全部都指向殷仲亮。提审殷仲亮,乃当务之急。几人计议一番,派卢秀去“请”来了殷仲亮。
一进屋,刘裕不给殷仲亮任何反应时间,二话不说,将何穆交待的情况简要说明之后,单刀直入,质问殷仲亮为何私购草乌头之毒,意在给殷仲亮一个突然的冲击,观察他怎么解释。
殷仲亮到没有特别的惊慌之色。昨天上午何穆这么一闹,他也明白自己现在嫌疑不小,想必已经仔细思考过不少应对之策,所以现在刘裕查问起来,能够相当镇定地回答问题:
“刘将军,何大人所言不虚,我确实曾经托人采买草乌头之毒,那个人以轿夫的身份作掩护,其实是我们布在京口的暗桩。当天与何大人去酒肆饮宴,正是从那人手里取回毒药,并交给他几封家信,送回荆州。”
“不过,列位可知,这毒药是准备给谁用的?恐怕无论如何是难以想到的。我猜,刘将军与众位对我有些疑虑,有所误会,恐怕也是因此而来吧!”
这会殷仲亮言谈举止,一点没有了前几日的猥琐和谄媚。事关自己的小命,殷仲亮仿佛褪去了伪装,透出一股精明干练的劲头,话说的不卑不亢,目光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换了个人一般。
刘裕没想到殷仲亮并没有慌乱,反而也单刀直入,拿话反将了回来。他不想在气势上输给他,于是并不答话,森严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殷仲亮看。
殷仲亮见气势上没压住刘裕,依旧不慌不忙,保持镇静,接着前面的话茬继续说了下去:
“二公子中草乌头之毒身亡,我却在两天前,从别人手里取回草乌头之毒,各位怀疑我是杀人凶犯,倒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诸位,你们有所不知,这毒药要用到的地方,颇为令人不齿,还涉及二公子的声誉,所以没有特别的情况,我本不会对任何人提起。现在弄巧成拙,引火烧身,我也顾不得许多了。此事虽属各为其主,但是牵涉的龌龊勾当,我也算参与其中,若有任何得罪之处,在下先赔罪了”,说罢深深一揖,然后继续说道:
“在下去买这草乌头之毒,不为别个,正是受二公子之托,给王平之王公子准备的!这能够延时发作的草乌头之毒,是准备下给随风道人的,我拿到毒药就转交给二公子了。若有怀疑,王公子已经回到了驿馆,此事是真是假,刘将军一问便知!”
殷仲亮此番说辞,确实出乎在座诸人的意料。本来听何穆指证殷仲亮私藏草乌头之毒,大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刘敬亭之死,谁也没有想起刘敬亭答应王平之找毒药的事情。现在殷仲亮如此一说,知道内情的人,都觉得也合情合理:刘敬亭与殷仲亮过从甚密,给王平之找毒药的事,交给他办,也在意料之中。
殷仲亮娓娓道来,前后情况与王平之的说法丝丝入扣。王平之为什么要杀随风道人,看来刘敬亭并没有详细告诉殷仲亮。但是刘敬亭得知此事后,与殷仲亮连夜商议,并设下计策,欲利用王平之之手毒杀随风道人,从而搅乱建康使团,破坏建康与京口的关系的阴谋。如今殷仲亮把这歌毒计和盘托出,逻辑清晰,事实清楚,不由得大家不信。看来这刘二公子为了促成北府军投靠荆州桓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呢。
刘裕赵文雄对视一眼,有点想不好下一步的讯问怎么展开。殷仲亮所言与王平之的说法互相印证,能够很好的解释殷仲亮为何持有草乌头之毒。这样一来,殷仲亮即使还是有嫌疑,但程度无疑大大降低了,并不明显了。
正犹豫间,旁边刘敬宣拍案而起,用手指着殷仲亮,勃然大怒道:
“老贼,你身为使臣,竟然敢行此大逆不道、下毒害命之事,还怂恿二弟跟你一起肆意妄为,惹祸上身,落得个中毒身亡的下场。仅此一件,治你个预谋杀人的罪名,一点都不冤。更何况,毒药虽是二弟所要,但是他却自己中毒身亡,煞是蹊跷。是不是你另计,临时改弦更张毒杀了二弟,也未可知。总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关节和隐情,不仔细审问,怎么能明了?来人,将这老贼与我拿下,押入大牢,严加审问之后,再做定夺!”
刘敬宣素来忠于朝廷,厌恶荆州桓玄,因此与弟弟刘敬亭关系也并不融洽。现在听得二弟与殷仲亮居然暗中密谋毒杀朝廷使团的人,自然更加怒不可遏。他借着当前的情势,强行抓捕殷仲亮,意图通过严刑拷问,获得对荆州不利的证据。虽然殷仲亮对毒药的解释合情合理,但之前刘牢之也说过要捉拿殷仲亮审问,其他人也不好反对。
几个军士走了进来,一左一右抓住殷仲亮的两臂,绳捆索绑,准备押往京口衙署的大牢。殷仲亮也不挣扎,只是不住地口称冤枉,要求速报悬镜司派人,洗刷冤情。
刘裕并不似刘敬宣那般笃定,皱着眉头默不作声,好像在思索什么事情的样子。当然他也没有表示反对,由着刘敬宣安排抓捕的事。刘敬宣老实不客气,指挥军士把殷仲亮押付大牢,并亲自回府禀报抓捕殷仲亮的情况。
刘敬宣走后,刘裕和赵文雄亲自去庾悦居住的东耳房,把最新的进展情况对他大致说了一遍,并撤去门口的看守,允许他自由活动。然而庾悦对他为什么持有草乌头之毒,依旧三缄其口,不肯解释,弄得两人不明所以,觉得庾悦实在是个怪人。
王平之这边,自然也撤去了门口的守卫。但是考虑到他和刘敬亭当天有秘密约会,尚不能完全排除晚上10点至12点期间去找刘敬亭的可能,还是要求他留在驿馆,暂时不能回王府。
今日又折腾了一天,众人都疲惫不堪,吃过晚饭,大家又聊了一会案情,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刘敬宣来到驿馆,宣布殷仲亮作为重要疑犯,已经正式看押了起来,快马飞报悬镜司定夺。由于涉及谋害朝廷使团成员、谋害刘牢之亲子等恶性案件,特别申请在京口就地审理。
殷仲亮是荆州派来的使者,虽然也是上三品的士族,理论上应该由悬镜司亲审。不过现在朝廷与桓玄鏖战正酣,想必司马元显巴不得京口把殷仲亮审成杀人凶手,定会指示悬镜司同意京口的要求。这样的话,待到悬镜司同意的公文回来,殷仲亮的皮肉之苦,恐怕就要开始了。
之前的各个疑犯,不是建康朝廷相关的使臣或亲贵,就是北府军的自己人,这回的嫌疑落到了荆州殷仲亮的头上,刘敬宣明显的积极了起来。刘裕、卢秀和赵文雄都明白,刘敬宣急欲把凶手定为荆州殷仲亮,以便刘牢之下定决心,对抗桓玄,效忠朝廷。
所以,虽然刘裕和赵文雄都觉得,现有证据还不能确认殷仲亮就是凶手,尚需进一步的调查。但是,毕竟这是刘牢之的长子,刘裕还是知趣地把审讯大权移交给了刘敬宣,声称自己要继续寻找证据,落实案件的各个环节,争取能够把案子办的滴水不漏,挑不出毛病。
刘敬宣对刘裕的主动退让很是满意,毫不客气的接过了审讯殷仲亮的任务,每日提审好几次。虽然现在悬镜司的批复还没到,不敢动大刑,但是偷偷摸摸治人的种种法子,也把殷仲亮折腾的够呛。
而刘裕自这天开始,就不怎么在驿馆出现了,每天在京口城各处寻访查探,毒药的来源,殷仲亮在京口还接触过什么人,京口各方势力的暗桩与坐探的情况,一副全面撒网,搜索证据的态势。
卢秀是京口本地庶族出身,对京口地面上的事情比较熟悉,前几天的访查,刘裕只带着卢秀。赵文雄不禁心中嘀咕,看来刘裕还是把卢秀看成自己的第一心腹,关键的事情不让我参与了。
一个人待在驿馆,甚是无聊,赵文雄只好与徐灵期和王平之侃侃大山。这期间,那个谢玄芝谢大小姐来了驿馆好几次,上次赵文雄半路逃席后,她也听说了赵文雄灵机乍现、回来又发现重大线索的情况,于是整天缠着赵文雄,让他从头到尾讲侦破的过程。
这个案子,赵文雄自觉多次在关键节点发挥了高超的推理能力,扭转局势,本来就甚为得意,于是每天就聚几个人在在慕文堂,给大家讲些推理技巧,推理故事,就这么过了几天说书似的生活,相比前一段时间天天紧张的日子,倒也快活。
到第四天头上,刘裕好像派卢秀去外地办什么事情了,吩咐赵文雄跟着去执行各种调查任务。赵文雄见刘裕信任自己,颇为高兴,卖十分的力气,跟着刘裕到处跑。
调查进行了一两天,跟刘裕朝夕相处了几日,赵文雄对刘裕的崇拜程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身为堂堂建武将军,为了案子亲力亲为不说,做事情认真细致的程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为了调查那名给殷仲亮提供毒药的伪装成轿夫的暗探,他跑遍了京口周边所有训练轿夫的地方,甚至把几个制作轿子的作坊都跑遍了,各种轿子如何制作都顺带了解了一遍,最后真的找到了那个暗探的详细情况与住处;然后,为了调查毒药的来源,跑遍了京口乃至周边几十处药铺、医馆和道观,一遍一遍描述暗探的长相和特征,居然又发现了那个暗探是在一个道观搞到的草乌头之毒,并取得了毒药的样本;最后,又到处打探殷仲亮在京口分别还去过那些酒肆、茶楼,在这些场所把伙计叫过来一个一个讯问,希望了解殷仲亮是否接触过其他什么人。
既然审案大权已经交给了刘敬宣,何必还要如此细致?赵文雄忍不住直接问了出来。刘裕笑了笑,“文雄,这个案子发生在敏感时刻,牵涉的人物不是朝廷大员就是荆州使者,我们如果草草定案,没有过硬的证据和附和逻辑的判断,定会授人以柄,引发连锁反应。前此随风道人的嫌疑,我都尚且要你们去建康再做搜索,何况现在要审的是殷仲亮,陈郡殷氏后人,荆州桓玄的密使呢”
几天的查访之后,殷仲亮在京口与暗桩何时、何处接触过,那个暗桩大概去过哪些场所寻找毒药等等,基本已经搞清楚了。证据的细致程度,证据链的完整,比起现代警察来讲,都不遑多让。赵文雄心中暗挑大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听了好多年,终于在刘裕身上体会到了,看来能当皇帝的人,真得是雄才大略与心细如发都具备才行呢!
卢秀不知去执行什么重要任务了,说来奇怪,这几天一直踪迹皆无,人间蒸发了一般。赵文雄侧面问了几次,刘裕也不明说,弄得赵文雄心中些许失落,感到自己毕竟是不如卢秀受信任。看来,今后还要跟卢秀好好相处,他是刘裕最信任的属下,自己要是想跟着刘裕,必须跟卢秀把关系处理好。
正嘀咕着呢,忽然外面传来消息,去建康的使者,拿到了悬镜司批准就地审讯的公文,马不停蹄,已经连夜赶回了京口。
(本章完)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