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春秋时期卫国甯氏家族的兴衰
“转载自甯氏全球宗亲网 ng”
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支出自姬姓,为周朝卫康叔之后。据历史文献记载,商代有宁国,在今河南获嘉县境。(此处存疑)周武王伐纣时,先扫清殷商都城外围,攻灭了宁国,勒兵于宁邑,更名曰修武。(疑现在清徐宁邑,临村小武)周成王初年,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将其弟康叔移封到殷京畿之地建立卫国,以镇抚殷商遗民,宁邑成为卫国的属邑。春秋时期,卫武公把宁邑封给他的小儿子季亹作采邑,季亹的子孙以食邑为氏,形成宁姓。今获嘉县城关一带就是古宁邑所在地,也是姬姓宁氏的发祥地。(山西太原清徐宁家营也称宁邑,世袭屯田理事。)
一支出自嬴姓。据王应麟所撰《姓氏急救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这是说,春秋时秦襄公的曾孙有功于国,死后谥曰“宁”,史称秦宁公。秦宁公的支庶子孙以祖父的谥号为氏,形成了嬴姓宁氏。据《史记》记载:秦宁公10岁即位为秦国之君,徙都平阳(陕西岐山县西),在位12年卒。
三是来源于少数民族。南北朝时期,我国西南蛮族中有宁氏。据张澍《姓氏寻源》记载:“西南蛮豪帅有宁氏,陈之宁猛力,隋之宁长真是也。”另外,清代满洲宁古塔氏c宁佳氏均改为宁姓;今蒙古族中也有宁姓。
宁姓的来源虽然较多,但在历史上,以春秋时期的卫国宁氏最为著名。该族仕卫九世为卿,地位显赫,因此后世谱家多称宁氏为卫康叔之后。当今宁氏也多尊卫康叔为远祖,以卫武公为始祖,以卫武公之子季亹为肇姓始祖。下面,本文对春秋时期卫国宁氏家族的兴衰作一介绍。
据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记载:“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弟(疑为‘生’)顷叔,生跪。跪孙速。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齐有宁戚,周有宁越。”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太叔文子之言:“今宁子(宁喜)视君不如奕棋,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由此可知,卫国宁氏自季亹至宁喜共传九代,而其族在《左传》中显名者只有六人,即:跪c速c俞c相c殖c喜。现依杜预《世族谱》及有关资料录其九代世系为:季亹——顷叔——文子跪——穆仲静——庄子速——武子俞——成子相——惠子殖——悼子喜。
卫国宁氏的祖先卫武公,名和,是卫国第十一君,周宣王十六年即位,历幽王c平王共三朝,于周平王十三年去世,在位55年。卫武公在位期间,正处于西周和东周交替之时。西周末年,幽王无道,宠幸褒姒,废掉申王后及她所生的太子宜臼,申侯不满,就联合曾侯,引来犬戎一起攻周镐京,幽王不敌,狼狈出逃,在骊山被犬戎追上杀死。这场事变,史称“犬戎之乱”。幽王被杀后,申c鲁c许等国扶立原太子宜臼为君王,宜臼就是周平王。当时,西周镐京因遭战火摧毁而残破不堪,为避戎族攻击,平王决定迁都成周。公元前770年,郑武公c秦穆公c晋文侯c卫武公等辅佐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到洛阳,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周东迁后王室衰微,号令难行于诸侯,列侯们兼并混战,各行其是,中国社会陷入长时期的动荡不安之中。卫武公因领兵保护平王东迁,成为春秋初期东方势力较强的诸侯之一。卫国宁氏的开基始祖季亹及其子顷叔的事迹,史书缺载,我们从卫武公卒年以及季亹之孙宁跪入朝为卿的时间来分析,季亹和顷叔大约是在卫庄公至卫宣公时期(公元前757~公元前699年)在朝中担任卿士。
卫庄公是卫武公长子,名扬,公元前757~公元前735年在位。庄公死后,他的儿子桓公完继位。在桓公晚年,卫国开始发生内乱。先是桓公十三年(公元前722年),郑国郑庄公的同母弟叔段谋反失败,叔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侯收留他并为之派兵攻打郑国,夺取了郑地廪延,由此卫c郑结仇,两国之间战争不断。过了三年,桓公被其弟州吁所杀。起先,卫庄公夫人姜氏无子,收养了庶妃陈氏所生的儿子完,立为太子。后来,庄公偏爱宠妾所生之子州吁,不顾执政大臣石蜡的多次劝谏,任命州吁为领军之将。桓公即位后第二年将州吁免职,州吁出奔国外。桓公十六年,州吁潜回国内,勾结石碏的儿子石厚袭杀了桓公,自立为君。卫国人对州吁弑君夺位都很怨恨,为了转移国人的注意力,州吁就联合宋c陈c蔡三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而他穷兵黩武的做法更加引了起国人的不满。石碏对州吁和石厚的作为早已看不下去,就设计让陈侯擒杀州吁于郑郊濮地,又派人将石厚处死,时人称石碏此举为“大义灭亲”。公元前718年,石碏派人到邢国迎接桓公的弟弟公子晋回国即位,公子晋就是卫宣公。
卫宣公和他父亲庄公一样,也没能选好接班人,因此再次招致国家内乱。宣公是个好色之徒。他当上国君后,把其父年轻的庶妃夷姜纳为夫人,立夷姜所生的儿子伋为太子,让右公子职辅佐他。公子职为公子伋在齐国迎娶妻子,新娘还未入室,宣公见齐女美貌,就占为己妻,称宣姜。宣姜生下了公子寿和公子朔,宣公宠爱宣姜,又让左公子泄辅佐公子寿和公子朔。不久,夷姜忧郁自杀,宣姜想让自己所生的儿子继位,就和公子朔一起诬陷太子伋。宣公因夺娶太子之妻心中有鬼,早就打算废掉太子伋,于是令太子伋打着白旗出使齐国,又暗中收买盗贼,让他们在路途刺杀持白旗者。公子寿与太子伋友善,就把宣公的阴谋告诉太子伋,劝他逃走。太子伋不同意,说:“违背父亲的命令而逃亡,那还算是儿子吗?”公子寿见他宁肯死也不愿意逃,就设宴把他灌醉,自己打着太子的白旗驱车先行,在卫国边境上被盗贼杀死。不久太子伋赶上来,对盗贼说:“你们要杀的人是我,与他无干!”盗贼又将太子伋杀死。他们死后,宣公立公子朔为太子,左c右两公子因此都怨恨公子朔。卫宣公在位十九年(公元前699年)死去,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卫惠公时,季亹的孙子宁跪在朝中担任大夫之职。从此,卫国宁氏开始显迹于政治舞台。卫惠公四年(公元前696年),在朝辅政的左c右两公子为太子伋遇害之事驱逐惠公,惠公逃奔齐国,两公子便共立太子伋的同母弟黔牟为君,他们的这一行动得到国人和宁跪的支持。黔牟登位第八年(公元前689年)的冬季,齐襄公出头帮助卫惠公,带领鲁c宋c陈c蔡四队攻打卫国。次年春天,周天子的军队前来救卫。夏天,齐军攻入卫都,杀死了左c右二公子,黔牟逃到宗周避难,齐人送卫惠公回国复位。卫惠公回国后,把支持黔牟的宁跪放逐到秦国,宁氏家族遭到重创,从而消沉不显。此后过了20年,惠公病死,其子懿公赤继位,宁跪的孙子宁速重新入朝为卿,卫国宁氏家族才再度复起。
宁速即宁庄子,他出任大夫时,卫国因连续内乱而实力大减,卫懿公又是个昏君,致使卫国遭受了亡国之祸。宁庄子在国家危难之时,极力支撑残局,先后辅佐三位国君,为卫国的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懿公在位期间,散居我国北方山地的狄戎部族兴盛,他们乘中原诸侯长期混战之机,不断南下侵扰周朝北部各国,与之邻近的燕c邢c卫诸国都遭到狄人的威胁。这时,位于卫c鲁东北方的齐国崛起,齐桓公任用管仲c鲍叔牙等进行改革,国力日强,他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出兵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还援救邢c卫两国,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犯,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卫懿公八年(公元前661年),狄人攻击邢国,齐桓公率领宋c曹军队前去救援,当他们赶到时,邢人已被狄人击溃,于是齐桓公把邢国遗民接回中原,安置在今山东聊城西南一个名叫夷仪的地方。第二年冬天,狄人又来攻打卫国。卫懿公本是个不顾百姓死活,只图自己享乐的无道昏君,他特别喜欢鹤,不但养了许多鹤,还把鹤封为“将军”,让鹤坐在轩车上游街,享受大夫一级的待遇。这种荒诞的行为,召致了国人的普遍不满,因而当狄人来攻时,百姓们都不愿意帮助他,说:“让鹤去吧,鹤享受官禄官位,我们哪能作战。”卫懿公无奈,就让石祁子和宁庄子负责守城,自己硬着头皮领军出去御敌,结果一战即溃,懿公丧命于乱军之中。石祁子和宁庄子得知国君败亡的消息,率领城中的人连夜撤出向东南方奔逃。狄人进入朝歌,又追击到黄河边,大肆杀戮,卫人损失惨重。后来,齐桓公让宋桓公在黄河边迎接卫国遗民,接他们渡过黄河。经事后统计,卫人活着逃过黄河的仅有730人,加上从卫国共地c滕地逃难而来的百姓,总共只有5000人。宋侯把他们暂时安置在曹邑(今滑县南白马故城),并派兵加以保护。
原先,卫懿公继位时,由于他父亲卫惠公馋杀太子伋代立为国君,卫国的百姓和大臣都不服气,常欲败之。因此,卫懿公死后,卫人改立黔牟之弟昭伯顽的儿子申为君,是为卫戴公。卫戴公即位一年便死去,卫国人又立戴公的弟弟公子燬为君,是为卫文公。卫文公即位后,奋发图强,着手重建国家。他穿着粗布衣服,亲自领着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又采取措施便利商贩,重视教化,奖励求学,向臣下传授为官之道,任用有能力的人,一年之内,就使国家的战车从30辆增加到300辆。此时,宁庄子作为先朝重臣,积极辅佐文公完成国家的复兴大业。
卫文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齐桓公带领诸侯们帮助邢国在夷仪建造了一座新都城,安置好邢人。次年春天,齐桓公又带领诸侯们帮助卫国在楚丘(今滑县东30公里)建筑了新都城,以安置卫人。《左传》记述这件事说:“由于齐桓公处置得宜,邢人好像回到原来的国土;卫人也忘记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公元前643年,也就是卫文公十七年,齐桓公去世,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继承权而火并,诸侯们没有了领袖,于是纷争四起。齐桓公死后第二年的冬天,邢国为侵夺卫国的疆土,勾结狄人包围了卫国的菟圃(今长垣县境)。卫军迎战失利,卫文公见形势危急,欲将君位推让给父兄子弟,说:“谁能治理好国家,我就让位给他。”大家都不同意。于是卫人重整部队,在訾娄(今滑县西南与长垣交界处)摆开阵势,准备与来犯者决一死战。邢c狄见卫人同仇敌忾,很难讨到便宜,就撤军而去。过了一年,卫文公打算扩充军队以报菟圃被围之仇,可是当年卫国遇到大旱,庄稼歉收,卫侯为此祭祀山川并进行占卜,卜辞显示不吉利,他很犹豫,就找宁庄子商议。宁庄子说:“从前周室发生饥荒,打败了商朝就收成丰足。现在邢君无道,诸侯们没有领袖,上天或是要让我们去替天行道吧!”于是卫文公开始征集军队,天上也下了雨。公元前640年秋,齐国与狄人在邢国会盟,一起策划对付卫国,卫文公对此感到不安,于是加紧整顿军备。四年之后,卫国准备就绪,决定攻邢。卫文公先派大夫礼至兄弟到邢国去做官,以为内应。次年(公元前635年)春,卫国出动大军进攻邢国,攻城时,礼氏兄弟正跟随邢大夫国子在城上巡逻,二人抓起国子把他扔到城外摔死,卫军乘势攻入城内,一举灭掉了邢国。卫文公灭邢一年后去世,他的儿子郑继位,是为卫成公。卫成公时,宁庄子的儿子宁俞(宁武子)开始入朝为卿。宁武子具有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处理内政的能力。他任职期间,正值晋c楚争夺中原霸权,斗争激烈。卫国弱小,内忧外患不断,饱受欺辱,卫君一度逃亡在外,甚至遭到晋侯的抓捕和囚禁,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宁武子多次出来为国君排忧解难。
卫成公即位那一年(公元前年634年),齐国因内乱而霸业中衰,楚c晋两国相继兴起,都想取代齐国的霸主地位。此时的卫国虽然灭掉了邢国,但本身毕竟是亡国复建,实力有限,又因连年征战,元气大伤,已沦为二等小国,为求生存,只好游离于晋c楚之间。当时楚国向北方大肆扩张,先后灭掉了玄c黄等国,打败了许国c徐国和宋国,原先与齐国结盟的宋c鲁c曹c卫等便纷纷与楚国结盟。卫成公即位后,立即着手开展外交睦邻活动,派遣宁庄子去向地与鲁僖公c莒兹丕公盟会,以重续三国去年在洮地结盟的关系。齐国不甘心失去中原盟主的地位,就发兵攻打鲁国西部边境,卫国因此出兵攻打齐国。此时,晋国的晋文公(重耳)通过整顿内部c扩充军队,国力强盛,正谋求向南方发展。宋国被楚国打败后被迫投顺,见到晋国强盛,立即背楚附晋。楚王得知宋国倒戈,当然不容,发兵攻宋,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宋人一面拼死御敌,一面向晋国告急求救。
卫成公三年(公元前632年),晋侯发兵救宋,计划先攻打亲楚的曹国,途经卫国向卫侯借道,卫成公因刚与楚国联姻,就不答应。晋军改从南河渡过黄河,攻打曹c卫,占取了卫国的敛盂(今濮阳东南),并在那里与齐国结盟。卫侯见晋c齐联合势大,便请求加盟,遭晋侯拒绝;卫侯又想请楚国出兵来援救,可是卫国的百姓都不愿意与晋为敌,就群起驱逐他,卫成公避居于襄牛。不久,晋军移师围曹,攻破曹国都城陶丘,抓获曹共公,又进军于宋国北境,形成对楚军的威慑之势。晋国攻打曹c卫,本是为解宋国之围,但楚人见曹c卫已失,就不再来援,而是集中兵力攻打宋国的都城。晋文公为调动楚军北上,采纳了中军元帅先轸离间曹c卫与楚国关系的计策,先将曹c卫的土地分给宋人,而私下里许诺让他们复国,令其与楚国断交。楚军将领子玉因宋城久攻不下,晋军又不来交战,就派大夫宛春来与晋文公谈判说:“请晋侯恢复曹c卫二国的君位,退还两国的土地,楚国就解除宋国之围。”晋文公拒绝了楚军的要求,拘禁了宛春,以激怒楚将子玉;同时,曹c卫两国都派人去子玉营中宣布与楚绝交。子玉果然发怒,愤然率军北上攻击晋军。晋侯又用“退避三舍”(90里)战术,令晋军三次后退,到达卫国的城濮驻扎下来。子玉认为晋人害怕,便孤军深入,一路追上来。晋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发起大反攻,结果楚军惨败,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子玉愧疚自杀。
卫成公得知楚国兵败,心虚害怕,逃入楚地,又逃到陈国,让他弟弟叔武回国摄政,并派大夫元咺侍奉着叔武去接受晋国的盟约。这时,有人在卫成公跟前诬告元咺,说他已经立叔武为国君,卫成公听信,派人杀了跟随他流亡的元咺的儿子角,元咺没有因此而背叛成公,还是侍奉着叔武回国摄政。后来,卫国的大臣们决定让成公回国复位,成公让宁武子到宛濮与留在国内的卫国官吏c大族们盟誓说:“上天降祸于卫国,让君c臣不和,使国家遭到忧患。没有跟随国君出走的人,留守国家,保护了人民。现在让大家放弃成见,订立盟约,迎接国君回国复位。那些随国君出走的人不要恃仗自己的辛劳而诋毁留下的人,留在国内的人也不要担心因此获罪。谁要是违背了誓言,有先君的神灵在上,举国共诛之。”留在国内的人听到这个誓约,才没有三心二意,同意让卫侯回国。
卫成公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回国,宁武子在卫侯之前入城,以公子(?)犬和华仲为前驱。当时在国内摄政的叔武正在家里洗头,听说卫侯回来,连忙握着头发跑出来迎接,却被(?)犬一箭射死。元咺见势不妙,逃往晋国去控诉卫成公的背信行为。当年冬天,卫成公派宁武子c鍼庄子c士荣到晋国与元咺争讼,晋侯认为卫侯背信无理,就下令砍掉鍼庄子的脚,杀死士荣,觉得宁武子忠诚而赦免了他,把卫成公逮了送往京师囚禁起来,让宁武子负责给他送衣食。元咺回到卫国,立公子瑕为国君。过了两年,晋侯又派医师衍去毒杀卫成公。宁武子得知,贿赂了医师衍让他减轻毒药的成分,卫成公才保住了性命。后来,鲁僖公向周天子和晋侯分别送了重贿,替卫侯求情,晋侯才同意把卫成公释放了。卫成公获释后,贿赂了在国内的大臣周颛和冶廑,让他们杀死元咺和公子瑕,回国复位。卫国遭此祸乱,更加衰弱。
卫成公六年(公元前629年)冬,狄人又来攻卫,包围了卫国都城,为避狄人攻击,卫成公迁都到帝丘(濮阳)。一天夜晚,卫成公梦见康叔说:“相夺走了我的祭品。”就下令改变卫国祭祀旧礼而祭祀相。宁武子得知后认为不妥,就去对卫成公说:“鬼神如果祭祀者不是他们的同族,就不享用那种祭品。相在卫国没有享受祭祀已经很久了,这不是卫国的罪过,我们不能违犯成王c周公所规定的祭礼,请您收回成命。”卫成公九年(公元前626年),晋襄公为维持晋国的盟主地位,以卫国不去朝见为由召集诸侯伐卫,占领了卫国的戚地,俘虏了孙昭子以示惩罚。卫国大臣孔达听信了陈共公的话,贸然率兵攻打晋国。第二年,陈侯为卫国求情,抓了孔达去向晋国解释,晋侯才允许与卫国媾和。两年之后,晋国认为孔达是卫国的突出人才,把他放回国。之后,卫侯派宁武子出访鲁国,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卫成公在位35年死,其子遬继位,是为卫穆公。
卫穆公时,宁武子已经退休,他儿子宁相(宁成子)继父职在朝为大夫。这时晋国的霸业衰落,齐国仗恃自己的力量较强,常与晋国作对。卫穆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齐国攻打亲晋的鲁国,卫国派孙良夫(孙桓子)c石稷c宁相c向禽将率兵去支援鲁国,被齐军击败,孙良夫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连国都不回就去晋国求援,鲁国也派人去晋国请求援助。晋侯出动三军来救援鲁c卫。晋军与齐军在鞌地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结果齐军惨败,齐侯也差点当了俘虏,被迫与晋c卫c鲁讲和。当年,卫穆公死,子臧继位,是为卫定公。
卫定公四年(公元前585年)三月,在晋国指使下,卫国的孙良夫c宁相率军随晋军与郑人c伊雒戎人c陆浑c蛮氏攻打(侵袭)宋国,以惩罚宋侯拒绝参加去年由晋国在虫牢主持的会盟。次年,卫国执政大臣孙林父(孙良夫之子)因与卫定公闹矛盾,逃到晋国去了。为此,卫定公去晋国向晋侯解释这件事,晋侯就把孙林父的戚地归还给卫国。此时,宁相之子宁殖入朝为卿士。宁殖又称宁惠子,是宁氏家族中突出的人物,他先后辅佐定公c献公c殇公三君,成为卫国的股肱重臣,地位仅次于卫国上卿孙林父。宁惠子有着敏锐的观察和识人能力,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此人或者其家族的命运。公元前577年,卫定公去晋国朝见晋侯,晋侯让他与孙林父见面讲和,卫定公不愿意。当年夏天,晋侯派卻犫(ch一u)把孙林父送回卫国,硬让卫侯接受他,卫定公在夫人定姜的劝说下,恢复了孙林父的官职和采邑,孙林父重新执掌国政。卫定公又设宴款待卻犫,让宁惠子作为相礼。宴席间,宁惠子见卻犫表现的很傲慢,就说:“卻犫的家族恐怕要被灭亡了。苦成叔(即卻犫)对国君都这样无礼,是取祸之道。”后来,晋国的卻氏家族果然遭到灭门之灾。不久,卫定公患病,嘱咐孔成子c宁惠子立公子衎为太子。十月,卫定公死,太子姬衎继位,是为卫献公。
卫献公是个既缺德又不讲信誉的人,父亲死时,他临丧不哀,定公夫人定姜曾断定他早晚会败坏卫国。献公即位时,楚国的国势强盛,经常北上与晋国争锋,双方战事连年,卫国作为晋的盟国,一直听从晋侯驱使。卫献公十二年(公元前565年)五月,晋侯召集郑c齐c宋c鲁c卫c邾等国在邢丘盟会,宁惠子代表卫国前往参加了会盟。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的一天,献公约孙文子(孙林父)和宁惠子吃饭,二人穿着朝服早早来到朝廷上等待,但直到太阳快下山了也不见献公踪影,后来得知他在园林里射鸿雁,就找到园林,献公见他们来到,连猎服都不脱就跟他们说话,而且只字不提约他们吃饭的事,两人都很恼怒。孙林父一气之下回到他的封邑戚城去了,让儿子孙蒯替他上朝。献公设宴招待孙蒯,令乐师演唱《巧言》的最后一章,因章辞中含有讽喻权臣跋扈无能的内容,乐师便辞谢不唱。这时,宫中另一名叫曹的乐师主动出来请求演唱这一章。先前,献公曾让师曹教他的宠妾弹琴,谁知这位宫妾太笨,老是学不会,师曹就鞭打她。宠妾向献公哭诉,献公便令人鞭打了师曹三百下,师曹因此怨恨献公,就愿意演唱章辞以激怒孙蒯。孙蒯听了他的演唱后果然害怕,回去告诉父亲。孙林父知道献公忌恨他了,决心先发制人,于是集合族人进入国都攻打献公。献公恐惧,派公子蟜c公子伯c公子皮去与孙林父讲和,孙林父把他们全杀了,献公又派庶子行去,也被孙氏所杀,献公只好出逃到齐国,被齐君安置在郲地。孙林父和宁惠子共立定公的弟弟秋(公孙剽)为卫国君,是为卫殇公。孙氏强行赶走国君的做法遭到诸侯们和国人的非议,但是由于孙林父有晋侯撑腰,况且卫献公也确实不得人心,因此没人去过问卫国的事。
卫殇公二年(公元前557年),晋国召集齐c鲁c宋c卫c郑c小邾子国的大夫们在温地宴会,卫国派宁惠子出席。席间,晋国的荀偃让大夫们舞蹈唱诗,齐国的高厚不配和,荀偃认为他有二心,就让大夫们与高厚结盟,高厚不干,逃回国去了,荀偃便与鲁国叔孙豹c宋国向戌c卫国宁殖c郑国公孙虿(chai)等一起盟誓说:“一起讨伐不敬盟主的人。”卫殇公七年(公元前553年),宁惠子病危,他对献公被赶走之事一直感到不安,就嘱咐儿子宁喜说:“我得罪了国君,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诸侯们已经把我的名字记在简册上加以收藏,说:‘孙林父c宁殖赶走了他们的国君。’将来如果国君回国,你一定要设法替我掩盖这件事。如果能掩盖住,你就是我的儿子;如果办不到,我死后就是做了鬼,宁肯挨饿也不来享受你的祭品。”宁喜答应了。惠子病死,宁喜接替父职为卿士。
卫殇公十二年(公元前548年),殇公对孙林父专横跋扈不满,指使宁喜攻打孙氏,孙林父逃往晋国,鼓动晋侯让卫献公回国复位。后来,卫献公被晋人从齐国接到卫国的夷仪,派人来找宁喜商谈复位的事,宁喜为了实现父亲的临终遗言,就同意帮他,但先决条件是,双方谈条件约时一定要有献公的弟弟叔鲜在场做担保,因为叔鲜是个重承诺c讲信用的人。第二年春季,卫献公让子鲜去与宁喜谈判,叔鲜不愿意去,说:“国君向来说话不算数,我怕因此会遭到祸难。”他母亲敬姒劝他说:“尽管这样,就是为了我,你也一定要去。”鲜叔只好去卫国见宁喜,转达献公的话说:“如果让寡人回国复位,政事将由宁氏作主,祭祀由寡人主持。”宁喜去征求籧伯玉的意见,籧伯玉圆滑地说:“我没能听到国君的出走,岂敢听到他的进入。”然后逃亡到国外去了。宁喜又去找右宰谷谋划,右宰谷说:“不行。你得罪了两位国君,天下谁还能容纳你?。”宁喜说:“我在先父那里接受了命令,怎能三心二意。”右宰谷说“那先让我去见见献公再说。”于是他到夷仪去见卫献公,回来向宁喜报告说:“国君流亡在外十二年,看不出一丝悔改的意思,还是老样子。如果不停止原计划,我们离死就没有几天了。”宁喜说:“尽管这样,计划也不能停止了。”当时孙氏家族的孙林父住在戚城,孙襄在都城内的家中留守,宁喜和右宰谷就领兵去攻打孙襄,孙襄击退了宁喜,却因受伤夜里死去。宁喜得知,再次攻打孙家,获胜,又杀了卫殇公剽和太子角,孙林父带着戚地投靠晋国,卫献公终于回国复位。不久,卫献公派兵攻打戚地东境,被晋侯派来帮助孙氏守卫茅氏的军队击败。六月,晋国为了帮助孙氏,召集诸侯们进攻卫国,划定戚地疆域,夺取了卫国西部边境懿氏六十邑交给孙氏。七月,晋国诱使卫献公和宁喜来澶渊结盟,抓住二人送回国囚禁起来。后来,齐c郑两国替卫献公求情,卫国人又把卫姬送给晋侯做妾,晋侯才把卫献公和宁喜放回去。卫献公回国第二年(公元前546年),终因不能容忍宁喜专权,授意公孙免余等攻杀了宁喜和右宰谷;又派人追杀宁氏的亲族石恶,石氏逃亡到晋国,宁氏家族从此败亡。
卫国宁氏灭亡前后,其族人还有在晋国c齐国为官者。如齐有大夫宁戚,赵有谋士宁越等,他们的子孙后代,成为宁氏家族发展的余续。另外,据《左传》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记载:“秋七月,齐陈乞c玄施c卫宁跪救范氏。”这是卫国又有一宁跪(与200多年前被卫惠公放逐的宁跪重名),但其来历不详,可能是宁氏的支裔。这说明卫国宁氏并未被彻底铲除,后来又有人复出,重振家业。湖南衡阳市回雁峰三阳《宁氏族谱宁氏姓氏考》云:“宁之先本姬姓,文王幼子康叔封于卫,传至武公第四子季亹,食采于宁,以邑为氏。其他在今之河南获嘉县c修武县等处。厥后子孙在卫或居荥阳,或徙南阳。自季至喜九世皆为卫卿,故卫为宁之宗国。惟(宁)戚c(宁)越自卫仕齐,拜为上卿,子孙在齐者,或留北海,或迁河东,世称望族。故齐为宁之群望。”正可谓宁氏家族延续发展的历史回声。
总之,卫国自庄公之后,历任国君多为昏庸无能之辈,一代不如一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卫国内讧频发,外患不断,在卫懿公时,还一度亡国,卫国逐渐由强变弱。这一时期,宁氏作为卫国贵族,九世担任卫卿,一度执掌朝政,地位显赫达200余年,成为卫国三大强族(石c孙c宁)之一。但是,宁氏在卫国江河日下的情况下苦苦支撑局面,始终也没能挽回国家走向衰败的趋势,最后,他们自己也在国内大族权利争斗中失败,走向灭亡。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支出自姬姓,为周朝卫康叔之后。据历史文献记载,商代有宁国,在今河南获嘉县境。(此处存疑)周武王伐纣时,先扫清殷商都城外围,攻灭了宁国,勒兵于宁邑,更名曰修武。(疑现在清徐宁邑,临村小武)周成王初年,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将其弟康叔移封到殷京畿之地建立卫国,以镇抚殷商遗民,宁邑成为卫国的属邑。春秋时期,卫武公把宁邑封给他的小儿子季亹作采邑,季亹的子孙以食邑为氏,形成宁姓。今获嘉县城关一带就是古宁邑所在地,也是姬姓宁氏的发祥地。(山西太原清徐宁家营也称宁邑,世袭屯田理事。)
一支出自嬴姓。据王应麟所撰《姓氏急救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这是说,春秋时秦襄公的曾孙有功于国,死后谥曰“宁”,史称秦宁公。秦宁公的支庶子孙以祖父的谥号为氏,形成了嬴姓宁氏。据《史记》记载:秦宁公10岁即位为秦国之君,徙都平阳(陕西岐山县西),在位12年卒。
三是来源于少数民族。南北朝时期,我国西南蛮族中有宁氏。据张澍《姓氏寻源》记载:“西南蛮豪帅有宁氏,陈之宁猛力,隋之宁长真是也。”另外,清代满洲宁古塔氏c宁佳氏均改为宁姓;今蒙古族中也有宁姓。
宁姓的来源虽然较多,但在历史上,以春秋时期的卫国宁氏最为著名。该族仕卫九世为卿,地位显赫,因此后世谱家多称宁氏为卫康叔之后。当今宁氏也多尊卫康叔为远祖,以卫武公为始祖,以卫武公之子季亹为肇姓始祖。下面,本文对春秋时期卫国宁氏家族的兴衰作一介绍。
据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记载:“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弟(疑为‘生’)顷叔,生跪。跪孙速。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齐有宁戚,周有宁越。”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太叔文子之言:“今宁子(宁喜)视君不如奕棋,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由此可知,卫国宁氏自季亹至宁喜共传九代,而其族在《左传》中显名者只有六人,即:跪c速c俞c相c殖c喜。现依杜预《世族谱》及有关资料录其九代世系为:季亹——顷叔——文子跪——穆仲静——庄子速——武子俞——成子相——惠子殖——悼子喜。
卫国宁氏的祖先卫武公,名和,是卫国第十一君,周宣王十六年即位,历幽王c平王共三朝,于周平王十三年去世,在位55年。卫武公在位期间,正处于西周和东周交替之时。西周末年,幽王无道,宠幸褒姒,废掉申王后及她所生的太子宜臼,申侯不满,就联合曾侯,引来犬戎一起攻周镐京,幽王不敌,狼狈出逃,在骊山被犬戎追上杀死。这场事变,史称“犬戎之乱”。幽王被杀后,申c鲁c许等国扶立原太子宜臼为君王,宜臼就是周平王。当时,西周镐京因遭战火摧毁而残破不堪,为避戎族攻击,平王决定迁都成周。公元前770年,郑武公c秦穆公c晋文侯c卫武公等辅佐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到洛阳,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周东迁后王室衰微,号令难行于诸侯,列侯们兼并混战,各行其是,中国社会陷入长时期的动荡不安之中。卫武公因领兵保护平王东迁,成为春秋初期东方势力较强的诸侯之一。卫国宁氏的开基始祖季亹及其子顷叔的事迹,史书缺载,我们从卫武公卒年以及季亹之孙宁跪入朝为卿的时间来分析,季亹和顷叔大约是在卫庄公至卫宣公时期(公元前757~公元前699年)在朝中担任卿士。
卫庄公是卫武公长子,名扬,公元前757~公元前735年在位。庄公死后,他的儿子桓公完继位。在桓公晚年,卫国开始发生内乱。先是桓公十三年(公元前722年),郑国郑庄公的同母弟叔段谋反失败,叔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侯收留他并为之派兵攻打郑国,夺取了郑地廪延,由此卫c郑结仇,两国之间战争不断。过了三年,桓公被其弟州吁所杀。起先,卫庄公夫人姜氏无子,收养了庶妃陈氏所生的儿子完,立为太子。后来,庄公偏爱宠妾所生之子州吁,不顾执政大臣石蜡的多次劝谏,任命州吁为领军之将。桓公即位后第二年将州吁免职,州吁出奔国外。桓公十六年,州吁潜回国内,勾结石碏的儿子石厚袭杀了桓公,自立为君。卫国人对州吁弑君夺位都很怨恨,为了转移国人的注意力,州吁就联合宋c陈c蔡三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而他穷兵黩武的做法更加引了起国人的不满。石碏对州吁和石厚的作为早已看不下去,就设计让陈侯擒杀州吁于郑郊濮地,又派人将石厚处死,时人称石碏此举为“大义灭亲”。公元前718年,石碏派人到邢国迎接桓公的弟弟公子晋回国即位,公子晋就是卫宣公。
卫宣公和他父亲庄公一样,也没能选好接班人,因此再次招致国家内乱。宣公是个好色之徒。他当上国君后,把其父年轻的庶妃夷姜纳为夫人,立夷姜所生的儿子伋为太子,让右公子职辅佐他。公子职为公子伋在齐国迎娶妻子,新娘还未入室,宣公见齐女美貌,就占为己妻,称宣姜。宣姜生下了公子寿和公子朔,宣公宠爱宣姜,又让左公子泄辅佐公子寿和公子朔。不久,夷姜忧郁自杀,宣姜想让自己所生的儿子继位,就和公子朔一起诬陷太子伋。宣公因夺娶太子之妻心中有鬼,早就打算废掉太子伋,于是令太子伋打着白旗出使齐国,又暗中收买盗贼,让他们在路途刺杀持白旗者。公子寿与太子伋友善,就把宣公的阴谋告诉太子伋,劝他逃走。太子伋不同意,说:“违背父亲的命令而逃亡,那还算是儿子吗?”公子寿见他宁肯死也不愿意逃,就设宴把他灌醉,自己打着太子的白旗驱车先行,在卫国边境上被盗贼杀死。不久太子伋赶上来,对盗贼说:“你们要杀的人是我,与他无干!”盗贼又将太子伋杀死。他们死后,宣公立公子朔为太子,左c右两公子因此都怨恨公子朔。卫宣公在位十九年(公元前699年)死去,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卫惠公时,季亹的孙子宁跪在朝中担任大夫之职。从此,卫国宁氏开始显迹于政治舞台。卫惠公四年(公元前696年),在朝辅政的左c右两公子为太子伋遇害之事驱逐惠公,惠公逃奔齐国,两公子便共立太子伋的同母弟黔牟为君,他们的这一行动得到国人和宁跪的支持。黔牟登位第八年(公元前689年)的冬季,齐襄公出头帮助卫惠公,带领鲁c宋c陈c蔡四队攻打卫国。次年春天,周天子的军队前来救卫。夏天,齐军攻入卫都,杀死了左c右二公子,黔牟逃到宗周避难,齐人送卫惠公回国复位。卫惠公回国后,把支持黔牟的宁跪放逐到秦国,宁氏家族遭到重创,从而消沉不显。此后过了20年,惠公病死,其子懿公赤继位,宁跪的孙子宁速重新入朝为卿,卫国宁氏家族才再度复起。
宁速即宁庄子,他出任大夫时,卫国因连续内乱而实力大减,卫懿公又是个昏君,致使卫国遭受了亡国之祸。宁庄子在国家危难之时,极力支撑残局,先后辅佐三位国君,为卫国的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懿公在位期间,散居我国北方山地的狄戎部族兴盛,他们乘中原诸侯长期混战之机,不断南下侵扰周朝北部各国,与之邻近的燕c邢c卫诸国都遭到狄人的威胁。这时,位于卫c鲁东北方的齐国崛起,齐桓公任用管仲c鲍叔牙等进行改革,国力日强,他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出兵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还援救邢c卫两国,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犯,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卫懿公八年(公元前661年),狄人攻击邢国,齐桓公率领宋c曹军队前去救援,当他们赶到时,邢人已被狄人击溃,于是齐桓公把邢国遗民接回中原,安置在今山东聊城西南一个名叫夷仪的地方。第二年冬天,狄人又来攻打卫国。卫懿公本是个不顾百姓死活,只图自己享乐的无道昏君,他特别喜欢鹤,不但养了许多鹤,还把鹤封为“将军”,让鹤坐在轩车上游街,享受大夫一级的待遇。这种荒诞的行为,召致了国人的普遍不满,因而当狄人来攻时,百姓们都不愿意帮助他,说:“让鹤去吧,鹤享受官禄官位,我们哪能作战。”卫懿公无奈,就让石祁子和宁庄子负责守城,自己硬着头皮领军出去御敌,结果一战即溃,懿公丧命于乱军之中。石祁子和宁庄子得知国君败亡的消息,率领城中的人连夜撤出向东南方奔逃。狄人进入朝歌,又追击到黄河边,大肆杀戮,卫人损失惨重。后来,齐桓公让宋桓公在黄河边迎接卫国遗民,接他们渡过黄河。经事后统计,卫人活着逃过黄河的仅有730人,加上从卫国共地c滕地逃难而来的百姓,总共只有5000人。宋侯把他们暂时安置在曹邑(今滑县南白马故城),并派兵加以保护。
原先,卫懿公继位时,由于他父亲卫惠公馋杀太子伋代立为国君,卫国的百姓和大臣都不服气,常欲败之。因此,卫懿公死后,卫人改立黔牟之弟昭伯顽的儿子申为君,是为卫戴公。卫戴公即位一年便死去,卫国人又立戴公的弟弟公子燬为君,是为卫文公。卫文公即位后,奋发图强,着手重建国家。他穿着粗布衣服,亲自领着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又采取措施便利商贩,重视教化,奖励求学,向臣下传授为官之道,任用有能力的人,一年之内,就使国家的战车从30辆增加到300辆。此时,宁庄子作为先朝重臣,积极辅佐文公完成国家的复兴大业。
卫文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齐桓公带领诸侯们帮助邢国在夷仪建造了一座新都城,安置好邢人。次年春天,齐桓公又带领诸侯们帮助卫国在楚丘(今滑县东30公里)建筑了新都城,以安置卫人。《左传》记述这件事说:“由于齐桓公处置得宜,邢人好像回到原来的国土;卫人也忘记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公元前643年,也就是卫文公十七年,齐桓公去世,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继承权而火并,诸侯们没有了领袖,于是纷争四起。齐桓公死后第二年的冬天,邢国为侵夺卫国的疆土,勾结狄人包围了卫国的菟圃(今长垣县境)。卫军迎战失利,卫文公见形势危急,欲将君位推让给父兄子弟,说:“谁能治理好国家,我就让位给他。”大家都不同意。于是卫人重整部队,在訾娄(今滑县西南与长垣交界处)摆开阵势,准备与来犯者决一死战。邢c狄见卫人同仇敌忾,很难讨到便宜,就撤军而去。过了一年,卫文公打算扩充军队以报菟圃被围之仇,可是当年卫国遇到大旱,庄稼歉收,卫侯为此祭祀山川并进行占卜,卜辞显示不吉利,他很犹豫,就找宁庄子商议。宁庄子说:“从前周室发生饥荒,打败了商朝就收成丰足。现在邢君无道,诸侯们没有领袖,上天或是要让我们去替天行道吧!”于是卫文公开始征集军队,天上也下了雨。公元前640年秋,齐国与狄人在邢国会盟,一起策划对付卫国,卫文公对此感到不安,于是加紧整顿军备。四年之后,卫国准备就绪,决定攻邢。卫文公先派大夫礼至兄弟到邢国去做官,以为内应。次年(公元前635年)春,卫国出动大军进攻邢国,攻城时,礼氏兄弟正跟随邢大夫国子在城上巡逻,二人抓起国子把他扔到城外摔死,卫军乘势攻入城内,一举灭掉了邢国。卫文公灭邢一年后去世,他的儿子郑继位,是为卫成公。卫成公时,宁庄子的儿子宁俞(宁武子)开始入朝为卿。宁武子具有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处理内政的能力。他任职期间,正值晋c楚争夺中原霸权,斗争激烈。卫国弱小,内忧外患不断,饱受欺辱,卫君一度逃亡在外,甚至遭到晋侯的抓捕和囚禁,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宁武子多次出来为国君排忧解难。
卫成公即位那一年(公元前年634年),齐国因内乱而霸业中衰,楚c晋两国相继兴起,都想取代齐国的霸主地位。此时的卫国虽然灭掉了邢国,但本身毕竟是亡国复建,实力有限,又因连年征战,元气大伤,已沦为二等小国,为求生存,只好游离于晋c楚之间。当时楚国向北方大肆扩张,先后灭掉了玄c黄等国,打败了许国c徐国和宋国,原先与齐国结盟的宋c鲁c曹c卫等便纷纷与楚国结盟。卫成公即位后,立即着手开展外交睦邻活动,派遣宁庄子去向地与鲁僖公c莒兹丕公盟会,以重续三国去年在洮地结盟的关系。齐国不甘心失去中原盟主的地位,就发兵攻打鲁国西部边境,卫国因此出兵攻打齐国。此时,晋国的晋文公(重耳)通过整顿内部c扩充军队,国力强盛,正谋求向南方发展。宋国被楚国打败后被迫投顺,见到晋国强盛,立即背楚附晋。楚王得知宋国倒戈,当然不容,发兵攻宋,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宋人一面拼死御敌,一面向晋国告急求救。
卫成公三年(公元前632年),晋侯发兵救宋,计划先攻打亲楚的曹国,途经卫国向卫侯借道,卫成公因刚与楚国联姻,就不答应。晋军改从南河渡过黄河,攻打曹c卫,占取了卫国的敛盂(今濮阳东南),并在那里与齐国结盟。卫侯见晋c齐联合势大,便请求加盟,遭晋侯拒绝;卫侯又想请楚国出兵来援救,可是卫国的百姓都不愿意与晋为敌,就群起驱逐他,卫成公避居于襄牛。不久,晋军移师围曹,攻破曹国都城陶丘,抓获曹共公,又进军于宋国北境,形成对楚军的威慑之势。晋国攻打曹c卫,本是为解宋国之围,但楚人见曹c卫已失,就不再来援,而是集中兵力攻打宋国的都城。晋文公为调动楚军北上,采纳了中军元帅先轸离间曹c卫与楚国关系的计策,先将曹c卫的土地分给宋人,而私下里许诺让他们复国,令其与楚国断交。楚军将领子玉因宋城久攻不下,晋军又不来交战,就派大夫宛春来与晋文公谈判说:“请晋侯恢复曹c卫二国的君位,退还两国的土地,楚国就解除宋国之围。”晋文公拒绝了楚军的要求,拘禁了宛春,以激怒楚将子玉;同时,曹c卫两国都派人去子玉营中宣布与楚绝交。子玉果然发怒,愤然率军北上攻击晋军。晋侯又用“退避三舍”(90里)战术,令晋军三次后退,到达卫国的城濮驻扎下来。子玉认为晋人害怕,便孤军深入,一路追上来。晋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发起大反攻,结果楚军惨败,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子玉愧疚自杀。
卫成公得知楚国兵败,心虚害怕,逃入楚地,又逃到陈国,让他弟弟叔武回国摄政,并派大夫元咺侍奉着叔武去接受晋国的盟约。这时,有人在卫成公跟前诬告元咺,说他已经立叔武为国君,卫成公听信,派人杀了跟随他流亡的元咺的儿子角,元咺没有因此而背叛成公,还是侍奉着叔武回国摄政。后来,卫国的大臣们决定让成公回国复位,成公让宁武子到宛濮与留在国内的卫国官吏c大族们盟誓说:“上天降祸于卫国,让君c臣不和,使国家遭到忧患。没有跟随国君出走的人,留守国家,保护了人民。现在让大家放弃成见,订立盟约,迎接国君回国复位。那些随国君出走的人不要恃仗自己的辛劳而诋毁留下的人,留在国内的人也不要担心因此获罪。谁要是违背了誓言,有先君的神灵在上,举国共诛之。”留在国内的人听到这个誓约,才没有三心二意,同意让卫侯回国。
卫成公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回国,宁武子在卫侯之前入城,以公子(?)犬和华仲为前驱。当时在国内摄政的叔武正在家里洗头,听说卫侯回来,连忙握着头发跑出来迎接,却被(?)犬一箭射死。元咺见势不妙,逃往晋国去控诉卫成公的背信行为。当年冬天,卫成公派宁武子c鍼庄子c士荣到晋国与元咺争讼,晋侯认为卫侯背信无理,就下令砍掉鍼庄子的脚,杀死士荣,觉得宁武子忠诚而赦免了他,把卫成公逮了送往京师囚禁起来,让宁武子负责给他送衣食。元咺回到卫国,立公子瑕为国君。过了两年,晋侯又派医师衍去毒杀卫成公。宁武子得知,贿赂了医师衍让他减轻毒药的成分,卫成公才保住了性命。后来,鲁僖公向周天子和晋侯分别送了重贿,替卫侯求情,晋侯才同意把卫成公释放了。卫成公获释后,贿赂了在国内的大臣周颛和冶廑,让他们杀死元咺和公子瑕,回国复位。卫国遭此祸乱,更加衰弱。
卫成公六年(公元前629年)冬,狄人又来攻卫,包围了卫国都城,为避狄人攻击,卫成公迁都到帝丘(濮阳)。一天夜晚,卫成公梦见康叔说:“相夺走了我的祭品。”就下令改变卫国祭祀旧礼而祭祀相。宁武子得知后认为不妥,就去对卫成公说:“鬼神如果祭祀者不是他们的同族,就不享用那种祭品。相在卫国没有享受祭祀已经很久了,这不是卫国的罪过,我们不能违犯成王c周公所规定的祭礼,请您收回成命。”卫成公九年(公元前626年),晋襄公为维持晋国的盟主地位,以卫国不去朝见为由召集诸侯伐卫,占领了卫国的戚地,俘虏了孙昭子以示惩罚。卫国大臣孔达听信了陈共公的话,贸然率兵攻打晋国。第二年,陈侯为卫国求情,抓了孔达去向晋国解释,晋侯才允许与卫国媾和。两年之后,晋国认为孔达是卫国的突出人才,把他放回国。之后,卫侯派宁武子出访鲁国,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卫成公在位35年死,其子遬继位,是为卫穆公。
卫穆公时,宁武子已经退休,他儿子宁相(宁成子)继父职在朝为大夫。这时晋国的霸业衰落,齐国仗恃自己的力量较强,常与晋国作对。卫穆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齐国攻打亲晋的鲁国,卫国派孙良夫(孙桓子)c石稷c宁相c向禽将率兵去支援鲁国,被齐军击败,孙良夫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连国都不回就去晋国求援,鲁国也派人去晋国请求援助。晋侯出动三军来救援鲁c卫。晋军与齐军在鞌地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结果齐军惨败,齐侯也差点当了俘虏,被迫与晋c卫c鲁讲和。当年,卫穆公死,子臧继位,是为卫定公。
卫定公四年(公元前585年)三月,在晋国指使下,卫国的孙良夫c宁相率军随晋军与郑人c伊雒戎人c陆浑c蛮氏攻打(侵袭)宋国,以惩罚宋侯拒绝参加去年由晋国在虫牢主持的会盟。次年,卫国执政大臣孙林父(孙良夫之子)因与卫定公闹矛盾,逃到晋国去了。为此,卫定公去晋国向晋侯解释这件事,晋侯就把孙林父的戚地归还给卫国。此时,宁相之子宁殖入朝为卿士。宁殖又称宁惠子,是宁氏家族中突出的人物,他先后辅佐定公c献公c殇公三君,成为卫国的股肱重臣,地位仅次于卫国上卿孙林父。宁惠子有着敏锐的观察和识人能力,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此人或者其家族的命运。公元前577年,卫定公去晋国朝见晋侯,晋侯让他与孙林父见面讲和,卫定公不愿意。当年夏天,晋侯派卻犫(ch一u)把孙林父送回卫国,硬让卫侯接受他,卫定公在夫人定姜的劝说下,恢复了孙林父的官职和采邑,孙林父重新执掌国政。卫定公又设宴款待卻犫,让宁惠子作为相礼。宴席间,宁惠子见卻犫表现的很傲慢,就说:“卻犫的家族恐怕要被灭亡了。苦成叔(即卻犫)对国君都这样无礼,是取祸之道。”后来,晋国的卻氏家族果然遭到灭门之灾。不久,卫定公患病,嘱咐孔成子c宁惠子立公子衎为太子。十月,卫定公死,太子姬衎继位,是为卫献公。
卫献公是个既缺德又不讲信誉的人,父亲死时,他临丧不哀,定公夫人定姜曾断定他早晚会败坏卫国。献公即位时,楚国的国势强盛,经常北上与晋国争锋,双方战事连年,卫国作为晋的盟国,一直听从晋侯驱使。卫献公十二年(公元前565年)五月,晋侯召集郑c齐c宋c鲁c卫c邾等国在邢丘盟会,宁惠子代表卫国前往参加了会盟。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的一天,献公约孙文子(孙林父)和宁惠子吃饭,二人穿着朝服早早来到朝廷上等待,但直到太阳快下山了也不见献公踪影,后来得知他在园林里射鸿雁,就找到园林,献公见他们来到,连猎服都不脱就跟他们说话,而且只字不提约他们吃饭的事,两人都很恼怒。孙林父一气之下回到他的封邑戚城去了,让儿子孙蒯替他上朝。献公设宴招待孙蒯,令乐师演唱《巧言》的最后一章,因章辞中含有讽喻权臣跋扈无能的内容,乐师便辞谢不唱。这时,宫中另一名叫曹的乐师主动出来请求演唱这一章。先前,献公曾让师曹教他的宠妾弹琴,谁知这位宫妾太笨,老是学不会,师曹就鞭打她。宠妾向献公哭诉,献公便令人鞭打了师曹三百下,师曹因此怨恨献公,就愿意演唱章辞以激怒孙蒯。孙蒯听了他的演唱后果然害怕,回去告诉父亲。孙林父知道献公忌恨他了,决心先发制人,于是集合族人进入国都攻打献公。献公恐惧,派公子蟜c公子伯c公子皮去与孙林父讲和,孙林父把他们全杀了,献公又派庶子行去,也被孙氏所杀,献公只好出逃到齐国,被齐君安置在郲地。孙林父和宁惠子共立定公的弟弟秋(公孙剽)为卫国君,是为卫殇公。孙氏强行赶走国君的做法遭到诸侯们和国人的非议,但是由于孙林父有晋侯撑腰,况且卫献公也确实不得人心,因此没人去过问卫国的事。
卫殇公二年(公元前557年),晋国召集齐c鲁c宋c卫c郑c小邾子国的大夫们在温地宴会,卫国派宁惠子出席。席间,晋国的荀偃让大夫们舞蹈唱诗,齐国的高厚不配和,荀偃认为他有二心,就让大夫们与高厚结盟,高厚不干,逃回国去了,荀偃便与鲁国叔孙豹c宋国向戌c卫国宁殖c郑国公孙虿(chai)等一起盟誓说:“一起讨伐不敬盟主的人。”卫殇公七年(公元前553年),宁惠子病危,他对献公被赶走之事一直感到不安,就嘱咐儿子宁喜说:“我得罪了国君,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诸侯们已经把我的名字记在简册上加以收藏,说:‘孙林父c宁殖赶走了他们的国君。’将来如果国君回国,你一定要设法替我掩盖这件事。如果能掩盖住,你就是我的儿子;如果办不到,我死后就是做了鬼,宁肯挨饿也不来享受你的祭品。”宁喜答应了。惠子病死,宁喜接替父职为卿士。
卫殇公十二年(公元前548年),殇公对孙林父专横跋扈不满,指使宁喜攻打孙氏,孙林父逃往晋国,鼓动晋侯让卫献公回国复位。后来,卫献公被晋人从齐国接到卫国的夷仪,派人来找宁喜商谈复位的事,宁喜为了实现父亲的临终遗言,就同意帮他,但先决条件是,双方谈条件约时一定要有献公的弟弟叔鲜在场做担保,因为叔鲜是个重承诺c讲信用的人。第二年春季,卫献公让子鲜去与宁喜谈判,叔鲜不愿意去,说:“国君向来说话不算数,我怕因此会遭到祸难。”他母亲敬姒劝他说:“尽管这样,就是为了我,你也一定要去。”鲜叔只好去卫国见宁喜,转达献公的话说:“如果让寡人回国复位,政事将由宁氏作主,祭祀由寡人主持。”宁喜去征求籧伯玉的意见,籧伯玉圆滑地说:“我没能听到国君的出走,岂敢听到他的进入。”然后逃亡到国外去了。宁喜又去找右宰谷谋划,右宰谷说:“不行。你得罪了两位国君,天下谁还能容纳你?。”宁喜说:“我在先父那里接受了命令,怎能三心二意。”右宰谷说“那先让我去见见献公再说。”于是他到夷仪去见卫献公,回来向宁喜报告说:“国君流亡在外十二年,看不出一丝悔改的意思,还是老样子。如果不停止原计划,我们离死就没有几天了。”宁喜说:“尽管这样,计划也不能停止了。”当时孙氏家族的孙林父住在戚城,孙襄在都城内的家中留守,宁喜和右宰谷就领兵去攻打孙襄,孙襄击退了宁喜,却因受伤夜里死去。宁喜得知,再次攻打孙家,获胜,又杀了卫殇公剽和太子角,孙林父带着戚地投靠晋国,卫献公终于回国复位。不久,卫献公派兵攻打戚地东境,被晋侯派来帮助孙氏守卫茅氏的军队击败。六月,晋国为了帮助孙氏,召集诸侯们进攻卫国,划定戚地疆域,夺取了卫国西部边境懿氏六十邑交给孙氏。七月,晋国诱使卫献公和宁喜来澶渊结盟,抓住二人送回国囚禁起来。后来,齐c郑两国替卫献公求情,卫国人又把卫姬送给晋侯做妾,晋侯才把卫献公和宁喜放回去。卫献公回国第二年(公元前546年),终因不能容忍宁喜专权,授意公孙免余等攻杀了宁喜和右宰谷;又派人追杀宁氏的亲族石恶,石氏逃亡到晋国,宁氏家族从此败亡。
卫国宁氏灭亡前后,其族人还有在晋国c齐国为官者。如齐有大夫宁戚,赵有谋士宁越等,他们的子孙后代,成为宁氏家族发展的余续。另外,据《左传》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记载:“秋七月,齐陈乞c玄施c卫宁跪救范氏。”这是卫国又有一宁跪(与200多年前被卫惠公放逐的宁跪重名),但其来历不详,可能是宁氏的支裔。这说明卫国宁氏并未被彻底铲除,后来又有人复出,重振家业。湖南衡阳市回雁峰三阳《宁氏族谱宁氏姓氏考》云:“宁之先本姬姓,文王幼子康叔封于卫,传至武公第四子季亹,食采于宁,以邑为氏。其他在今之河南获嘉县c修武县等处。厥后子孙在卫或居荥阳,或徙南阳。自季至喜九世皆为卫卿,故卫为宁之宗国。惟(宁)戚c(宁)越自卫仕齐,拜为上卿,子孙在齐者,或留北海,或迁河东,世称望族。故齐为宁之群望。”正可谓宁氏家族延续发展的历史回声。
总之,卫国自庄公之后,历任国君多为昏庸无能之辈,一代不如一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卫国内讧频发,外患不断,在卫懿公时,还一度亡国,卫国逐渐由强变弱。这一时期,宁氏作为卫国贵族,九世担任卫卿,一度执掌朝政,地位显赫达200余年,成为卫国三大强族(石c孙c宁)之一。但是,宁氏在卫国江河日下的情况下苦苦支撑局面,始终也没能挽回国家走向衰败的趋势,最后,他们自己也在国内大族权利争斗中失败,走向灭亡。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