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雨季
雨季倾至,绵绵小雨细如牛毛,洗着柳叶,打着杏花,
天色总是雾蒙蒙的,熏得人也懒洋洋的,除了必要的外出,没有水泥路的时候明智的选择就是宅着。
二八月,天气时热时凉,晨起可穿棉衣,午时可穿夏衣,近来麻婶裁了布,量了尺寸,请了何大娘来帮忙做应季的衣服。
江鱼儿每日早晨教李清月认字c习字,开蒙书里的字句也会解释,但要求不高,重在认字,其次理解和书法。
重在指点了李清月拿笔和怎么写好字的诀窍,偶尔看不下去了,也会一边敲她小脑瓜火大的骂她笨,一边用力抓着她的手一笔一笔的教。
每当这时,李清月都安安分分地受教着,会用大眼睛无辜扮可怜地偷瞄江鱼儿,可不是真的觉得委屈,只是熟悉江鱼儿是头顺毛驴,毛要顺着捋,只有这样才会无声地让他松点力道免点疼,毕竟这副身子还是个小娃娃,娇嫩着呢!
江先生近来神色郁郁,偶尔通宵燃着灯宿在书房,可每日饭菜倒是照吃不误,只是话少了许多,李清月问过江鱼儿,江鱼儿只是抿着嘴沉着脸什么都不说。麻婶也只字不提,只是换着花样备饭菜。李清月也就有眼色地默默视若无睹
清明时分,整个大周举国休假七日,正扬书院自然也不例外。
假期前一日,书院大部分人都要陆陆续续收拾着要回家了,书院颇有义气,租了车马行的好几辆牛车,并着书院本有的几辆,分了几条大众路线,来回赶趟送着书院里的人归家。
平时绷得太紧,这日管他是弱冠青年还是毛头小童,皆言笑晏晏,神采飞扬。收着行李,说着乡情,自入春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个小长假回家探亲呢!
何大娘一家自然也是要回的,麻婶捡了个小篮子,装了一袋红糖块尺头小罐清明酒,吩咐李清月送去。
李清月去时,何大娘和何夫子都不在,门半掩着隐约传来断断续续的念书声,李清月心里想着,肯定是何小先生!
走到西窗口,踮起脚敲了敲,
何小先生的窗户糊的是书写过的废纸,李清月仰头看着上面的字,笔酣墨饱,清俊有力,李清月虽不太懂书法,但也看得出何小先生的字已明显透出骨风了。
一双骨节分明纤长的手推开了窗,果然是何小先生,一身半旧青衣,同色方巾系发,长的眉清目秀,嘴角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分明不是多出彩的面孔,因着这笑倒让人每每看到多有心旷神怡之感!
“何小先生,你的字真好看!”李清月眨着一双大眼睛,打量了下何小先生,又看了看糊纸上的字,食指挂着下巴快语道:“和你长的一样好看呢。”
何小先生微微红了脸,抿嘴后笑了笑:“字可不是长的,是要练的。”
李清月有点尴尬,忙拎高了篮子给何小先生看,“麻婶让我送来的,节礼哦!”
何小先生道了谢让李清月进屋,李清月正把篮子里的东西放到堂屋里的桌子上,何小先生又道了谢,笑着从抽屉里翻出一包花生糖,用油纸包了好多块塞给李清月。
李清月发现自从穿到这个孩童身上,自己变得馋嘴了好多,可能也跟这古代没几样零食有关,
看着姜糖色的花生糖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还没开口道谢手里已经拿着糖了。
辞了何小先生,刚走到院门口,碰到拎着两壶酒的文秀娘,两人说了几句,约好明天一起去割艾蒿,摘乌桕叶,折杨柳枝。
在古代的这段时间,李清月已经慢慢习惯了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入乡随俗,早睡早起。
虽说江先生家境优渥,夜里油灯可以随时点,但因是桐油,一燃黑烟缭绕,气味刺鼻,很是不舒服,大家都不爱怎么用。
至于蜡烛,这时多为白蜡和蜂蜡制成,并不像前世多为石蜡制成,而且和前世的烂白菜价截然不同,在这里,蜡烛是比较贵的,从次品到上品,约15文到30文之间。
之前听江鱼儿说过,还是因为江南如今盛行白蜡虫养殖,蜡烛的价钱这才大大降低的!李清月当时一听闻,忍不住暗暗吞了几口口水,好家伙,堪比肉价诶!
所以也只有江先生偶尔炳烛夜读,夜宿书房才会点。
时日渐久,李清月在这里跟着也慢慢养成了早起生物钟,间或加一次午休,每日必能睡得很足。
第二日天竟然放晴了,李清月醒来,夜里的雨早已悄悄藏了,晨光微微,雨后的阳光淡淡的温度,不是很灼目,安静地传递着温暖。
换了麻衣的罩衫出了西屋门,看见麻婶正端着小米粥和槐花饼往先生书房里送,堂屋木桌上已摆好早饭,看来先生昨夜又宿在书房了呢,麻婶的早起依然甩过所有人诶!
看着煎的金黄纷香的槐花饼,李清月忍不住食指大动,偷偷撕了块塞嘴里,满足地嚼着转身跨出门槛便瞧见江鱼儿已蹲在墙角咬着杨柳枝揩着牙。以前李清月一直以为古人都是不刷牙或者手指沾了盐抹的,到这里后才发现,其实类似前世的洗漱工具这里都有。
只不过牙刷是用骨或者木穿了猪鬃毛或者马尾做的,因其价格不菲,多为讲究的富户或读书人才使用,繁华的兴元县大街上便有专门制作c销售牙刷的店铺。像类似牙膏的漱口膏状物也早已出现,不过因其不便保存,小户人家多用牙粉洁牙,牙粉多为药材制作,贵重如苦参末,平民如皂角青盐荷叶,连沿街叫卖日用杂货的货郎,牙粉是其货担上的常供货品之一。
猪鬃毛短硬过于粗砺,马毛虽柔软许多,但过于昂贵,使用寿命并不长,所以尽管牙刷子已出世颇久,但使用并不普及。乔迁新居购置生活用品时,麻婶只给江先生备了植了马尾毛的牙刷子,平日三人都用杨柳枝或槐枝桑枝,配上麻婶拿手秘制的药膏洁牙,头天折了细枝泡在专门留用的葫芦瓢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纤维就会支出来,像细小的木梳齿,便是人人俱得的牙刷子,大周古语晨嚼齿木便是此来源了!
李清月见了江鱼儿,便知自己是起迟了,伸了个懒腰后,赶紧也捡了根柳枝抹了药膏,拿了竹制的漱口杯洁了牙,正用新得的桂花胰子洗着脸,便听到文秀娘银铃般喊门的声音。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天色总是雾蒙蒙的,熏得人也懒洋洋的,除了必要的外出,没有水泥路的时候明智的选择就是宅着。
二八月,天气时热时凉,晨起可穿棉衣,午时可穿夏衣,近来麻婶裁了布,量了尺寸,请了何大娘来帮忙做应季的衣服。
江鱼儿每日早晨教李清月认字c习字,开蒙书里的字句也会解释,但要求不高,重在认字,其次理解和书法。
重在指点了李清月拿笔和怎么写好字的诀窍,偶尔看不下去了,也会一边敲她小脑瓜火大的骂她笨,一边用力抓着她的手一笔一笔的教。
每当这时,李清月都安安分分地受教着,会用大眼睛无辜扮可怜地偷瞄江鱼儿,可不是真的觉得委屈,只是熟悉江鱼儿是头顺毛驴,毛要顺着捋,只有这样才会无声地让他松点力道免点疼,毕竟这副身子还是个小娃娃,娇嫩着呢!
江先生近来神色郁郁,偶尔通宵燃着灯宿在书房,可每日饭菜倒是照吃不误,只是话少了许多,李清月问过江鱼儿,江鱼儿只是抿着嘴沉着脸什么都不说。麻婶也只字不提,只是换着花样备饭菜。李清月也就有眼色地默默视若无睹
清明时分,整个大周举国休假七日,正扬书院自然也不例外。
假期前一日,书院大部分人都要陆陆续续收拾着要回家了,书院颇有义气,租了车马行的好几辆牛车,并着书院本有的几辆,分了几条大众路线,来回赶趟送着书院里的人归家。
平时绷得太紧,这日管他是弱冠青年还是毛头小童,皆言笑晏晏,神采飞扬。收着行李,说着乡情,自入春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个小长假回家探亲呢!
何大娘一家自然也是要回的,麻婶捡了个小篮子,装了一袋红糖块尺头小罐清明酒,吩咐李清月送去。
李清月去时,何大娘和何夫子都不在,门半掩着隐约传来断断续续的念书声,李清月心里想着,肯定是何小先生!
走到西窗口,踮起脚敲了敲,
何小先生的窗户糊的是书写过的废纸,李清月仰头看着上面的字,笔酣墨饱,清俊有力,李清月虽不太懂书法,但也看得出何小先生的字已明显透出骨风了。
一双骨节分明纤长的手推开了窗,果然是何小先生,一身半旧青衣,同色方巾系发,长的眉清目秀,嘴角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分明不是多出彩的面孔,因着这笑倒让人每每看到多有心旷神怡之感!
“何小先生,你的字真好看!”李清月眨着一双大眼睛,打量了下何小先生,又看了看糊纸上的字,食指挂着下巴快语道:“和你长的一样好看呢。”
何小先生微微红了脸,抿嘴后笑了笑:“字可不是长的,是要练的。”
李清月有点尴尬,忙拎高了篮子给何小先生看,“麻婶让我送来的,节礼哦!”
何小先生道了谢让李清月进屋,李清月正把篮子里的东西放到堂屋里的桌子上,何小先生又道了谢,笑着从抽屉里翻出一包花生糖,用油纸包了好多块塞给李清月。
李清月发现自从穿到这个孩童身上,自己变得馋嘴了好多,可能也跟这古代没几样零食有关,
看着姜糖色的花生糖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还没开口道谢手里已经拿着糖了。
辞了何小先生,刚走到院门口,碰到拎着两壶酒的文秀娘,两人说了几句,约好明天一起去割艾蒿,摘乌桕叶,折杨柳枝。
在古代的这段时间,李清月已经慢慢习惯了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入乡随俗,早睡早起。
虽说江先生家境优渥,夜里油灯可以随时点,但因是桐油,一燃黑烟缭绕,气味刺鼻,很是不舒服,大家都不爱怎么用。
至于蜡烛,这时多为白蜡和蜂蜡制成,并不像前世多为石蜡制成,而且和前世的烂白菜价截然不同,在这里,蜡烛是比较贵的,从次品到上品,约15文到30文之间。
之前听江鱼儿说过,还是因为江南如今盛行白蜡虫养殖,蜡烛的价钱这才大大降低的!李清月当时一听闻,忍不住暗暗吞了几口口水,好家伙,堪比肉价诶!
所以也只有江先生偶尔炳烛夜读,夜宿书房才会点。
时日渐久,李清月在这里跟着也慢慢养成了早起生物钟,间或加一次午休,每日必能睡得很足。
第二日天竟然放晴了,李清月醒来,夜里的雨早已悄悄藏了,晨光微微,雨后的阳光淡淡的温度,不是很灼目,安静地传递着温暖。
换了麻衣的罩衫出了西屋门,看见麻婶正端着小米粥和槐花饼往先生书房里送,堂屋木桌上已摆好早饭,看来先生昨夜又宿在书房了呢,麻婶的早起依然甩过所有人诶!
看着煎的金黄纷香的槐花饼,李清月忍不住食指大动,偷偷撕了块塞嘴里,满足地嚼着转身跨出门槛便瞧见江鱼儿已蹲在墙角咬着杨柳枝揩着牙。以前李清月一直以为古人都是不刷牙或者手指沾了盐抹的,到这里后才发现,其实类似前世的洗漱工具这里都有。
只不过牙刷是用骨或者木穿了猪鬃毛或者马尾做的,因其价格不菲,多为讲究的富户或读书人才使用,繁华的兴元县大街上便有专门制作c销售牙刷的店铺。像类似牙膏的漱口膏状物也早已出现,不过因其不便保存,小户人家多用牙粉洁牙,牙粉多为药材制作,贵重如苦参末,平民如皂角青盐荷叶,连沿街叫卖日用杂货的货郎,牙粉是其货担上的常供货品之一。
猪鬃毛短硬过于粗砺,马毛虽柔软许多,但过于昂贵,使用寿命并不长,所以尽管牙刷子已出世颇久,但使用并不普及。乔迁新居购置生活用品时,麻婶只给江先生备了植了马尾毛的牙刷子,平日三人都用杨柳枝或槐枝桑枝,配上麻婶拿手秘制的药膏洁牙,头天折了细枝泡在专门留用的葫芦瓢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纤维就会支出来,像细小的木梳齿,便是人人俱得的牙刷子,大周古语晨嚼齿木便是此来源了!
李清月见了江鱼儿,便知自己是起迟了,伸了个懒腰后,赶紧也捡了根柳枝抹了药膏,拿了竹制的漱口杯洁了牙,正用新得的桂花胰子洗着脸,便听到文秀娘银铃般喊门的声音。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