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与蛇同眠
那天夜里的雨啊,在雷鸣电闪中噼哩啪啦地下个不停,一直持续到鸡快叫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就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在参加完为银鱼先生葬礼之后,便病倒了。当然,我不是昏死在了那一片我从来没有去过的森林里,而是病倒在了自家的炕头上。
天亮以后,雨还在轰轰烈烈地下着,可我却浑身发着高烧,满头冒着热汗,身上烧的像火炭一样。那时的乡下,尤其是在这大山深处,没有测量体温的仪表,不能准确地测定我高烧的程度,但有一点可以考量我高烧的严重性,这就是我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我猜测,大概就是银鱼先生下葬的时候我开始发烧的。我难受的蹬了被子,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无疑,是我娘最先发现了我的异样,在充满惊恐的同时,开始用有限的常识为我退烧。先是用热毛巾为我热敷,但无济于事。然后,又让我三叔把谷朵大娘从睡梦中请来,强硬地往我嘴里灌一种用香灰配制的药,用针刺破我的手指头,往外挤出黑色的血液。
谷朵大娘把所有经验都用遍了,都没有起到任何丁点儿效果。谷朵大娘急的满脸流汗,焦急地说:“要是这样一直烧下去,这孩子恐怕是要烧坏的。我算是没有法子了,还是去请太奶奶来吧。只有她老人家,才可能挽救这孩子的一条性命。”
于是,我娘便立即决定让我三叔背着我过河,前去找太奶奶看病。可遭到了谷朵大娘的坚决反对。谷朵大娘说:“,他病的这样重,又下着这么大的雨,要是这孩子再让雨淋一下,这小命肯定就更保不住了。”
既然大雨阻隔了我过河去看病的路,那么我娘只好让我三叔继续发挥长腿跑得快的特长,过河去把太奶奶背来。尽管大家都知道,太奶奶从来没有离家看病的先例,但也只好抱着希望试一试。
我三叔是最听我娘话的,何况他对我又是那样的亲。听说要让他过河去背太奶奶过来,转身就往门外跑去,消失在茫茫的大雨中。
可还没有吸袋烟的功夫,我三叔便又跑了回来,满脸淌着水,分不清是流的汗还是挂着的雨。喘着气说:“河水涨了,连过河的搭脚石都冲走了,根本就过不了河!”
谷朵大娘叹了一口气,无奈地道:“这可咋办啊?看来,这是老天爷,是非要这孩子的命啊!”
我娘紧紧地抱着我,急得只是流眼泪,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这时我的爷爷将烟袋锅子在老鞋底子上磕了磕,说:“要不牵上咱家那头牛试试?”
这个办法也许有用。当时虽然我发着高烧,意识模糊,可另一个我却骑在我家的房梁上,看着这些人着急的样子,还觉得好笑呢。是的,那一天我带着苏先生去黑龙潭,苏先生怕过河,也是用牛驮过去的。不过,那一天的牛是个抿角牛,可比我家那头小黄牛大多了。
于是,我三叔便去牵牛,再一次消失在雨幕中。然而,我家的那头小黄牛根本就不想救我,说什么也不肯过河。大约过了吃一顿饭的功夫,我三叔又无功而返。他那垂头丧气的样子,好像一个做错了事儿的孩子。
这真是没有法子了。谷朵大娘说:“这孩子真是多灾多难啊,刚刚治好了背上的疮,又害上了这样的病。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是不是去了什么不应该去的地方?看到了什么不应该看的东西?”
我自然想到了刚刚参加的那一场森林里的葬礼。可是,我断定我得的病应该与其无关,因为那些精灵们肯定不会害我的。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也并没有伤害过它们,而且那大猫老人还在我身上寄托着它们子孙后代的希望呢。
我骑在我家的房梁上,看着躺在炕头上的我。那时的我爬在一张光席子上,浑身裸露着,是那样的瘦小。几根黄黄的头发,一张有些苍白的小脸,小小的脊背,小小的屁股,就像是一只睡着了的小狗。
骑在房梁上的我,看着躺在炕头上的小人儿,不禁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思考。这个可怜的小人人儿啊,和同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灵们又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呢?每天也就是三餐饭,用几片布裹住那小小的身体,晚上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能够慢慢地长大。可如果要是这场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小命也就结束,重新再化作一杯黄土。仅只是维持生命来说,并不需要多少物质上的支持。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谁又能仅仅满足于吃饱喝足度过一生呢?于没有多大志向的人来说,会把多余的财富积累起来,以求更大的富有。而如果一个人要是有了野心,则会绞尽脑汁钻营更高的社会地位,争取对同类更多的统治。于是,这个世界便不再有原始的安宁,而会无休无止地相互争斗。难道人类就不能协力同心,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为什么人类总是要相互争斗,并且还要在自身争斗的同时,殃及同一个世界上的其他生灵呢?这个问题越想越复杂,想的我有些头疼。
既然想不明白,就不再去想。骑在房梁上的我,看到躺在炕头上的那个小人儿,烧得身上像是涂上了一层红油彩。头上冒着热气,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我还这么小,难道这一次就真得要死了?死了也好,死了之后就化作了一股青烟,融进大气之中,虽然不再有人生的精彩,但肯定也告别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可看着我娘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又实在是于心不忍。看来,当一个人死去时,痛苦的不是死者,而是活着的人。
就在这时,我的三叔来请示我的爷爷,问:“看来咱家桂桂是闯不过去这一关了,是不是继续做上一次没有做成的小棺材?”
我爷爷摸着稀稀的胡须,沉吟半天,像是一个决策不定的将军,半天没有表态。
谷朵大娘说:“准备出来也好,这孩子的病怕是没治了。”
就在这紧要时刻,门帘一闪,太奶奶被一个人背了进来。大家看到太奶奶来了,真是又惊又喜,一时都泥塑木雕似的呆住了。以至于是谁把太奶奶背来的,都没有看清。
太奶奶说:“这孩子命大着呢,怎么会死呢?来,我给他看看。”说着,太奶奶迈着那一双小小的三寸金莲,移到了炕头前,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谷朵大娘说:“我以为是这孩子去了不应该去的地方,看了不应该看的东西。”
我娘说:“这孩子昨天早早就睡了,哪儿也没有去啊!”
谷朵大娘说:“你肉眼凡胎的,哪能知道他去了哪里?”
太奶奶又摸了摸我的手,说:“咱家的桂桂,纯的就像春天里的一根小葱子,有哪些地方不能去,又有哪些东西不能看呢?这孩子生病,说到底还是怪大人不操心。昨天前半夜特别的热,后半夜里的雨又来得急,不过是着了凉罢了。也没啥大病,就是心肺有些发烧罢了。”
在太奶奶面前,谷朵大娘向来谦卑的像是一个小丫环。听太奶奶这样说,她长舒了一口气,道:“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是啊,咱桂桂这么的纯,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又有什么东西不能看呢?”
谷朵大娘重复了一遍太奶奶的话,才试探着问,“可这桂桂的病咋治啊?”
太奶奶不慌不忙地,说:“只要是对了症,没有什么病是治不好的。”
谷朵大娘还是心慌,叹了口气,说:“什么药也没有,能有什么妙法呢?”
太奶奶看了众人一眼,说:“你们都出去吧,我给桂桂治病用的法子有点邪,不要吓着你们。”
于是,众人便相继向屋外走去。我娘也从炕头上下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看我。
谷朵大娘也要往外走,被太奶奶叫住了。说:“大谷,你不用出去。你也学一手,等我不在了,你也好给人治病。”
谷朵大娘惊慌地说:“太奶奶怎么会不在呢?您老与天齐寿。”
太奶奶冷笑一声,说:“天底下哪有不死的人呢?只不过多活一年少活一年罢了。”
太奶奶上了炕,把我放平,让我的脸朝上躺着。她的眼睛闭上了,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什么。
这时,好长时候不见的蓝灵灵,突然也骑在了梁上,看着我嘻嘻地笑。我埋怨她说:“我都快要死了,你跑到哪儿去了?”
蓝灵灵用食指按住了嘴唇,嘘了一声,让我不要作声。小声地对我说:“我给你找药去了。你放心,你不会死的。”说着,从身后抓出一条碗口般粗的一条青蛇,啪得一声扔到了太奶奶面前。
太奶奶睁天眼,抓住了那条青蛇,对谷朵大娘说:“这就是给咱桂桂治病的药。”
谷朵大娘看着那条青蛇,一时惊得发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就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在参加完为银鱼先生葬礼之后,便病倒了。当然,我不是昏死在了那一片我从来没有去过的森林里,而是病倒在了自家的炕头上。
天亮以后,雨还在轰轰烈烈地下着,可我却浑身发着高烧,满头冒着热汗,身上烧的像火炭一样。那时的乡下,尤其是在这大山深处,没有测量体温的仪表,不能准确地测定我高烧的程度,但有一点可以考量我高烧的严重性,这就是我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我猜测,大概就是银鱼先生下葬的时候我开始发烧的。我难受的蹬了被子,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无疑,是我娘最先发现了我的异样,在充满惊恐的同时,开始用有限的常识为我退烧。先是用热毛巾为我热敷,但无济于事。然后,又让我三叔把谷朵大娘从睡梦中请来,强硬地往我嘴里灌一种用香灰配制的药,用针刺破我的手指头,往外挤出黑色的血液。
谷朵大娘把所有经验都用遍了,都没有起到任何丁点儿效果。谷朵大娘急的满脸流汗,焦急地说:“要是这样一直烧下去,这孩子恐怕是要烧坏的。我算是没有法子了,还是去请太奶奶来吧。只有她老人家,才可能挽救这孩子的一条性命。”
于是,我娘便立即决定让我三叔背着我过河,前去找太奶奶看病。可遭到了谷朵大娘的坚决反对。谷朵大娘说:“,他病的这样重,又下着这么大的雨,要是这孩子再让雨淋一下,这小命肯定就更保不住了。”
既然大雨阻隔了我过河去看病的路,那么我娘只好让我三叔继续发挥长腿跑得快的特长,过河去把太奶奶背来。尽管大家都知道,太奶奶从来没有离家看病的先例,但也只好抱着希望试一试。
我三叔是最听我娘话的,何况他对我又是那样的亲。听说要让他过河去背太奶奶过来,转身就往门外跑去,消失在茫茫的大雨中。
可还没有吸袋烟的功夫,我三叔便又跑了回来,满脸淌着水,分不清是流的汗还是挂着的雨。喘着气说:“河水涨了,连过河的搭脚石都冲走了,根本就过不了河!”
谷朵大娘叹了一口气,无奈地道:“这可咋办啊?看来,这是老天爷,是非要这孩子的命啊!”
我娘紧紧地抱着我,急得只是流眼泪,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这时我的爷爷将烟袋锅子在老鞋底子上磕了磕,说:“要不牵上咱家那头牛试试?”
这个办法也许有用。当时虽然我发着高烧,意识模糊,可另一个我却骑在我家的房梁上,看着这些人着急的样子,还觉得好笑呢。是的,那一天我带着苏先生去黑龙潭,苏先生怕过河,也是用牛驮过去的。不过,那一天的牛是个抿角牛,可比我家那头小黄牛大多了。
于是,我三叔便去牵牛,再一次消失在雨幕中。然而,我家的那头小黄牛根本就不想救我,说什么也不肯过河。大约过了吃一顿饭的功夫,我三叔又无功而返。他那垂头丧气的样子,好像一个做错了事儿的孩子。
这真是没有法子了。谷朵大娘说:“这孩子真是多灾多难啊,刚刚治好了背上的疮,又害上了这样的病。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是不是去了什么不应该去的地方?看到了什么不应该看的东西?”
我自然想到了刚刚参加的那一场森林里的葬礼。可是,我断定我得的病应该与其无关,因为那些精灵们肯定不会害我的。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也并没有伤害过它们,而且那大猫老人还在我身上寄托着它们子孙后代的希望呢。
我骑在我家的房梁上,看着躺在炕头上的我。那时的我爬在一张光席子上,浑身裸露着,是那样的瘦小。几根黄黄的头发,一张有些苍白的小脸,小小的脊背,小小的屁股,就像是一只睡着了的小狗。
骑在房梁上的我,看着躺在炕头上的小人儿,不禁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思考。这个可怜的小人人儿啊,和同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灵们又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呢?每天也就是三餐饭,用几片布裹住那小小的身体,晚上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能够慢慢地长大。可如果要是这场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小命也就结束,重新再化作一杯黄土。仅只是维持生命来说,并不需要多少物质上的支持。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谁又能仅仅满足于吃饱喝足度过一生呢?于没有多大志向的人来说,会把多余的财富积累起来,以求更大的富有。而如果一个人要是有了野心,则会绞尽脑汁钻营更高的社会地位,争取对同类更多的统治。于是,这个世界便不再有原始的安宁,而会无休无止地相互争斗。难道人类就不能协力同心,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为什么人类总是要相互争斗,并且还要在自身争斗的同时,殃及同一个世界上的其他生灵呢?这个问题越想越复杂,想的我有些头疼。
既然想不明白,就不再去想。骑在房梁上的我,看到躺在炕头上的那个小人儿,烧得身上像是涂上了一层红油彩。头上冒着热气,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我还这么小,难道这一次就真得要死了?死了也好,死了之后就化作了一股青烟,融进大气之中,虽然不再有人生的精彩,但肯定也告别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可看着我娘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又实在是于心不忍。看来,当一个人死去时,痛苦的不是死者,而是活着的人。
就在这时,我的三叔来请示我的爷爷,问:“看来咱家桂桂是闯不过去这一关了,是不是继续做上一次没有做成的小棺材?”
我爷爷摸着稀稀的胡须,沉吟半天,像是一个决策不定的将军,半天没有表态。
谷朵大娘说:“准备出来也好,这孩子的病怕是没治了。”
就在这紧要时刻,门帘一闪,太奶奶被一个人背了进来。大家看到太奶奶来了,真是又惊又喜,一时都泥塑木雕似的呆住了。以至于是谁把太奶奶背来的,都没有看清。
太奶奶说:“这孩子命大着呢,怎么会死呢?来,我给他看看。”说着,太奶奶迈着那一双小小的三寸金莲,移到了炕头前,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谷朵大娘说:“我以为是这孩子去了不应该去的地方,看了不应该看的东西。”
我娘说:“这孩子昨天早早就睡了,哪儿也没有去啊!”
谷朵大娘说:“你肉眼凡胎的,哪能知道他去了哪里?”
太奶奶又摸了摸我的手,说:“咱家的桂桂,纯的就像春天里的一根小葱子,有哪些地方不能去,又有哪些东西不能看呢?这孩子生病,说到底还是怪大人不操心。昨天前半夜特别的热,后半夜里的雨又来得急,不过是着了凉罢了。也没啥大病,就是心肺有些发烧罢了。”
在太奶奶面前,谷朵大娘向来谦卑的像是一个小丫环。听太奶奶这样说,她长舒了一口气,道:“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是啊,咱桂桂这么的纯,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又有什么东西不能看呢?”
谷朵大娘重复了一遍太奶奶的话,才试探着问,“可这桂桂的病咋治啊?”
太奶奶不慌不忙地,说:“只要是对了症,没有什么病是治不好的。”
谷朵大娘还是心慌,叹了口气,说:“什么药也没有,能有什么妙法呢?”
太奶奶看了众人一眼,说:“你们都出去吧,我给桂桂治病用的法子有点邪,不要吓着你们。”
于是,众人便相继向屋外走去。我娘也从炕头上下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看我。
谷朵大娘也要往外走,被太奶奶叫住了。说:“大谷,你不用出去。你也学一手,等我不在了,你也好给人治病。”
谷朵大娘惊慌地说:“太奶奶怎么会不在呢?您老与天齐寿。”
太奶奶冷笑一声,说:“天底下哪有不死的人呢?只不过多活一年少活一年罢了。”
太奶奶上了炕,把我放平,让我的脸朝上躺着。她的眼睛闭上了,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什么。
这时,好长时候不见的蓝灵灵,突然也骑在了梁上,看着我嘻嘻地笑。我埋怨她说:“我都快要死了,你跑到哪儿去了?”
蓝灵灵用食指按住了嘴唇,嘘了一声,让我不要作声。小声地对我说:“我给你找药去了。你放心,你不会死的。”说着,从身后抓出一条碗口般粗的一条青蛇,啪得一声扔到了太奶奶面前。
太奶奶睁天眼,抓住了那条青蛇,对谷朵大娘说:“这就是给咱桂桂治病的药。”
谷朵大娘看着那条青蛇,一时惊得发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