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御虚传最新章节 > 御虚传TXT下载
错误举报

《御虚传》正文 第八回 《皇帝之志》

  皇帝刚要开口,却被韩德昌截住道:

  “大于越,切莫担心!皇帝天生龙体威武,骑马射箭,当然不在话下!陛下又喜欢汉人的文字和艺术,如今学问满腹,不比他南朝翰林院任何一个大学士。但大于越一片赤诚,天地可鉴,令德昌甚感佩服!”

  说着那韩德昌微微颔首礼敬,而后满目自信地说道: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根本,无根无实便无成,自不必多言。各属国和部族,虽然表面上臣服于我大契丹,可实则各怀鬼胎。这就是为什么陛下派出皇太妃和萧大督军于年前镇守西北的原因。阻卜、乌古、敌烈八部阳奉阴违,北边的黠戛斯、梅里急都不是真心顺服。昨晚驸马都尉做得非常漂亮,就该震慑震慑他们的胆魄。”

  皇帝听了也点点头,却想着他们刚才不是意见相左怎么又合一了呢,眉眼一翻,深沉如他母亲的脸色微微一笑,这才又枕着右手,悉心再听。

  “自从我太祖皇帝创业以来,六代帝王南征北战,先后降伏了大草原上百部族,使他们岁岁纳贡,时时来朝。北到千里之遥,居住在剑河翰海地区的黠戛斯。西到游牧于金山地带的粘八葛部。东北的室韦和女真,西南的回鹄各部,东南的高丽,无不臣服于陛下的皇皇隆威之下。我大契丹国土之大,乃是南朝人的两倍还多。就连西方万里之国都称我大契丹为中国,百年的统一开拓,我大契丹已经成为天下霸主。这无不是陛下和太后的英明神武所致。但是……”

  那大于越不等韩德昌说完,略略仰首一笑,“但是什么,但是我们依然有不足,依然有缺点,依然还要继续努力,是不是?”

  “大于越高明!”

  韩德昌一拜,微微一笑,知道他想说什么,大于越也知道他想说什么。彼此心知肚明,却还是要惊天地泣鬼神地在群臣面前论个究竟,论个明白。唱完这出双簧戏,太后的雄才大略才能势如破竹地实施。

  契丹高层一方面要不忘根本,一方面要推行汉制,怎样平衡偌大的复杂的各部族势力,让守旧派和革新派同舟共济,继续朝辉煌的明天迈进,萧太后和她的大于越、大宰相们不得不慎之又慎,而又勇往直前。

  几十年来,在民族意识和治国理政上,契丹民族已经高度觉醒,但觉醒得还不够。

  “我朝以武立国,开疆拓土,才有今天的局面。就像大于越说的,铁骑驱驰,刀箭纵横,是我们从来都不可以稍稍松懈的立国根本!但同时,我们也要朝着更远的将来想一想。”

  “有多远?”

  年轻的天子又倾着身子问了一句,习惯性的倾听和沉默,他已经保持了十五年,可现在他好像不愿再紧闭其口。

  “陛下问得好!”

  韩德昌赞美了一句,心思连皇帝都来捧场了,那自己一定要再卖力一点。

  他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年轻的耶律隆绪跟他学《周易》,已然明白“潜龙勿用”的道理,可韩德昌还是没能从他儒雅的举止中看出皇帝的心志。

  “千秋万代!”

  大于越大喊一声,只眉眼一挑,看向他们的皇帝,“老臣要让太祖的基业永续不败!我相信,众位大臣们也是如此。”

  “可炎黄以来,哪有永续不败的王朝?”

  皇帝本不想问,因为这次的御前会议,太后和辅臣并没有知会他。

  太后是要考察一下他的应断能力。

  可他这一发问听得群臣们怔怔相觑,却听得韩德昌微微一笑,“陛下问得好!”

  韩德昌围着大臣们开始走动起来,“诸位可曾想过,草原部族几千年来都想吞噬掉南方那广袤而又肥沃的疆土,可结果呢?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回鹄人……一波波去了,一波波又跑了。大家可曾想过,这么一群柔弱的南朝人,依靠着读书和种地,居然能抵抗得了我们草原民族迅疾的战马和锋利的弯刀,太祖爷当年想知道为什么,就问了我的爷爷,后来陛下也曾问过我,我想大家也一定想知道为什么。”

  “对啊,为什么呢?”

  一个武将回了句。

  “大家想不想知道我爷爷当初是怎么回答太祖爷的?”

  “宰相大人就快点说吧,我们都急死了。”

  “‘陛下取耶律之氏,便是其因!’我爷爷回答得是那么干脆,果断。”

  说完韩德昌便想起了他父亲跟他讲过的旧事。

  “朕,崇拜汉高祖刘邦,是以刘氏为本族姓氏,耶律就是汉人的刘姓。然汉人历史久远,制度复杂,凭朕一人之力,远远不够。朕相信后世子孙定能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但要守得住,仅仅依靠铁骑,则亦远远不够,所以,朕愿意实行汉制,为后世子孙谋,为万里疆土谋,还请中书令万万教我。”

  当初耶律阿保机这番肺腑之言,感动了韩知古,后来他的儿子韩匡嗣,孙子韩德昌,便三代倾尽智囊辅佐天子,一步步推行汉制。

  然而,契丹虽实施汉制,却仍是“一国两制”,建国九十年,而其鲜卑族的特征仍旧格外明鲜,马背上出生,马背上战死,为其部族民众之绝大光荣,这种光荣使得他们马背上建立光辉伟业。使得帝国铁骑,从东亚渤海一直横扫到西域,疆土超过南朝远甚。

  然而现在的皇帝耶律隆绪,却不是这样,甚至迥异于契丹贵族。只看他寻日的衣着打扮,爱好玩乐,便可以看出:

  契丹皇帝,是多么地热爱汉族文化啊!

  “自汉人的祖先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尤其是秦始皇帝统一中原以来,他们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用一整套完备的秩序,将国家绑成一个整体,帝王乃天子神授,宰相大臣辅弼左右,万千黎民耕织不息,下对上绝对顺从,上对下绝对负责,官称父母,民称子民,上下一体,千年来,至今还让南朝运用得得心应手,我们的铁骑,我们的强弩,并没有让他们屈服,反而有时候吃了不少的亏。我们不反省,就会一直吃着亏,早晚有一天也会像我说的那几个族群一样,逃得远远的,试问我们大家愿意吗?”

  韩德昌问着大家,眼睛却直瞅着皇帝。

  “不愿意!不愿意!不愿意!”

  众人一呐喊,立刻把大于越喊醒了,他居然站着还能打个盹。

  “哦,不愿意什么?”

  他刚问了句就被两个内侍官搀扶着坐了下去。

  “不用,不用不用!我身体好着呢!”

  大于越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看着他硬撑着疼痛的脸色,皇帝忽的笑了,“大于越还是坐下吧,朕请你坐下。”

  “谢陛下!”

  皇帝终于明白两个辅国忠臣,为何一开始便有火药味了,然而这些治国理政的玄机,在他通读汉人百家书籍时,已然明白了其中的关隘,尤其是他读到《周易》《道德经》和汉唐历史以后,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史,战争史,他梳理得分外清晰。

  只差打通那些关隘。

  众人以为他天天在书画的世界里徜徉肆恣,都快变成汉人的大学士了。

  现在,驸马虽然不能全部明白大臣们的最终目的,可他听到了一句话,汉人之所以能抵御得了草原民族的进攻长达数千年,这其中依靠的可不仅仅是他们的机巧心思。

  “钱!还是一个‘钱’字!”

  高瘦的皇帝,打扮得甚为简单,虽是契丹民族的彪悍血统,却透着汉人雍容儒雅的气质。

  他悠悠地理了理身上的绸缎,左右稍稍拍了拍,“这些箱子里头,装的不仅仅是南朝人的珍宝,它装的是南朝人的智慧和国力!”

  一句话说得韩德昌两目一瞠,继而微微一笑。

  说罢,皇帝看了看几位大臣,“汉人有句古话,不知各位熟悉否?‘治大国如烹小鲜’。”

  “此句出自《道德经》。”

  皇帝一顿首,“宰相大人好学问。”

  两人都作揖施礼,看得驸马撇了撇嘴,“竟学这些没用的礼数。”

  “驸马,好好听着!”

  太后看他心不在焉了,扬声就送了句,听得驸马立刻站直身子,“是!儿臣遵旨!”

  “这大国跟小鲜,没什么区别。”

  驸马一愣,“怎么没区别!一个是国家,一个是小鲜肉!”

  还没说完,太后就训他道:“听人讲话,都不让人家说完,一点规矩都没有,成何体统,跪着听,皇帝,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驸马即刻跪了下去。

  他们知道,像驸马这样的心思,在大契丹国不在少数,单想一面,不虑多面,只顾一角,不顾全局,不是智力问题,是没有学到汉人的精髓。

  “烹小鲜,细腻,治大国,缜密。”

  皇帝第一次在辅国重臣跟前如此放松而又顺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他昨晚看到了大于越耶律休哥睡着了。

  这顿时让他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那时他没有想多少,可回寝帐再一想,“老了!”

  契丹人不是不尊老,他们逐水草游牧,对待老的东西,向来就是一个“丢”字,而对人,“丢”虽然不好听,却事实上必须丢掉,不在后方“丢”人,就在前线丢人,他们必须舍弃,老了就是老了。

  所以,昨晚一夜,不光驸马没睡好,皇帝也没睡好,他脑袋里想的比宰辅们还要多得多,所以今天他才决定,该是时候亮出自己的认知了。

  “他们都讲究一个火候,火候不到,小鲜作废,大国生乱,历史从来如此,现在也是一样,比方说这这南朝人应对战争一事。他们打一仗,需要从东京派禁军到达前线,而禁军如何调遣都由枢密院报告给皇帝来决定,可是那些边关将领们,在作战时才能收到自己的任务,平时轮番换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啧啧……所以,南朝人打一仗,这上上下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难以预算!连他们的三司使都搞不清,这从东南数省运到东京的钱粮,究竟能撑到什么时候,赵光义两次兴兵来犯,为什么都败了?”

  皇帝瞅了瞅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愿闻皇叔高见。”

  两位无数次地分析过原因,也深知其由,却依旧俯身谦虚道:“仰赖陛下的天威及太后英明神武的决断!”

  一句说得驸马噗嗤一声笑了,心思,“真他妈虚伪!”

  皇帝听了笑了笑,“这南朝人的智慧还没学完,就学着人家溜须拍马啦?”

  “臣惶恐!”

  “说说看。”

  耶律休哥给耶律斜珍递个眼色,可老头又还了回去,两人递了两个来回,忽被一个响亮的声音截断。

  “臣有话说!”

  皇帝一看,顿时笑道:“请宰相大人赐教。”

  “臣不敢,臣虽愚钝,却以为,南朝两次败于我方,不光因为依赖陛下的天威及太后英明神武的决断!”

  “哈哈哈!”

  驸马跪着笑完两手一捂嘴巴,看得皇帝眉眼一挑,故意问道:“怎么了?难道不对吗?”

  驸马一头磕在地上,“臣惶恐!”

  “好了驸马!”

  太后坐正了身子,生气了,“平日里让你读书,你不读,现在看看你自己,都什么样子,回去把《汉书》给我抄一遍。”

  “这……是!儿臣知道了。”

  “继续好好的地给我听着。”

  “是!”

  韩德昌这才又说起来,分析到最后,他就点出了根本原由,在对方的军事部署和后援补给线,也即军事制度本身。

  “宰相说得对!朕也这么认为,然而,他们虽然败了,我方却不能乘着兵机继续前进,为什么?就在一个‘力’字。他们战死十万兵卒,却有五十万之兵力补上,花完一百万军费,却有五百万之财力补上,用完一百万物资,却有一千万又来补上,源源不断,以至于把我们都拖垮了,他们还能补上去,简直是天赐之力!就像大河里的鱼,逮了一网又一网,烹小鲜如此,治大国,不该也是如此吗?”

  一段话说得皇帝自己龙颜大惊。

  “难道这样,我们就不打了吗?”

  驸马两手一摊,气愤道。

  “打!”

  耶律休哥,耶律斜珍,韩德昌三人几乎同时说出来。

  “对!打,一定要打!”

  皇帝说得叉了腰,“还要不停地打!”

  “打到什时候?”

  太后兀自品着龙团凤饼的茶水,好似不经意地问了句。

  众人齐齐转过身来,可没有人作声。

  “当年这句话,我问也过先帝,他也没有答出来,还是我回答了他。”

  “太后圣明!”

  众人齐齐看去。

  “皇帝?”

  太后朝耶律隆绪看着,“陛下是皇帝,陛下来决定。”

  第一次。

  自从耶律隆绪十二岁继承皇位以来,太后第一次在朝堂上当着重臣的面,让他决定一件事。

  皇帝忽的一愣,继而看了看周围。

  “陛下别看别人,就你自己决定,一国之君,难道连个决定都下不了吗?”

  驸马一乐,心思让我来说啊,“要我说,打到他们投降为止,不臣服于我们大契丹,绝不罢休!”

  皇帝还是略微想了想,看了看头顶的帐篷,两目犀利的眼光终于露出了草原民族的锐利和野心。

  “打到他们乖乖给朕纳贡为止!”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