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六章
之后不久,著名的事件,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电视里除了对神舟五号的报道使人振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值得人高兴的事情发生。
大家一时间变得格外怕死惜命,药店的白醋一类严重脱销,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各处限制人口流动,大街上冷冷清清。
除了各地医护人员抗战在第一线,普通民众能不出门绝不出门。
至于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情情爱爱,得得失失,此刻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哂。
身处大东北的刘莲,过得孤独而忐忑,担心家里,担心陶华安,无论是给家里打电话,还是给陶华安留言,全是各种要注意防范的方方面面。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她该做的事还是得去完成,每天不停的学习,就是她的日常。
时间匆匆,年底的时候刘莲终于忙过了初试,不负众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立刻又开始忙复试,忙的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头发越来越长,也奇异的越来越柔软,但她总是混沌扎个马尾了事,非常不注重仪表。
2004年的新年,中国人大多都是在一片惶惶不安中度过的,但凡哪家有人头疼脑热,立刻就紧张的不得了。
年后,刘莲返回学校后,大巴火车飞机各交通部门突然开始严控,刘莲的复试行程受阻,她给心仪院校打了几个电话,效果并不理想。
刘莲一边准备考研复试,一边开始心急如焚。但她哪也去不了,只能每天在自己能活动的方寸之地焦灼的学习。
她给刘梅打电话,刘梅让她赶紧调剂。
她又找杜丽出主意,杜丽也劝刘莲不要固执,闹得轰轰烈烈,迅速蔓延全国,杜丽建议她就近考虑,尽快找系主任和校领导,争取留在本校读研,凭刘莲的考试成绩和本校生的这层关系,杜丽觉得应该是困难不大。
可是刘莲自己却拿不定主意,日复一日,眼看着复试日期日益临近,大脑里的那根弦绷得紧紧的,时刻关注各方面消息。
然而尽管有报到说已经查清病因找出病原体,各地限制人员流动的情况却有增无减。
刘莲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这天中午刘莲没赶上饭点儿,正在用电锅在宿舍煮面条,这种原来在宿舍里严禁的事情,也因为的到来,食堂人员的流逝造成大部分窗口关闭,而变得松散。
窗外有人在叫自己,刘莲不用看都知道是那位美国交换生:夏白先生。
也就是当初骑自行车撞了自己的洋小子,俩人两个月前在校园里偶遇,夏白正端着饭盒到处觅食,看见刘莲立刻两眼放光跟了上来。
夏白性格直爽对刘莲又有着天然的热情,于是攀谈中,刘莲很快明白了夏白所面临的窘况。
原来,夏白因为对中国太过热爱,爆发的又太过突然,导致没能赶上回国的飞机,如今是独自飘零异乡,好不孤单。
现在困在这校园里,特殊时期食堂经营失去规律,且饭点儿是过时不候,夏白这样的小伙子,肚子咕噜噜每天要吃要喝,这段时间他的人生真是灰暗惨淡的很!
而刘莲好巧不巧,正拎了一捆挂面要回宿舍,于是贴在身边怎么也送不走的夏白先生,亦步亦趋就这样跟到了女生宿舍楼,甚至一路顺利的跟进了刘莲所在的304室。
从此以后,只要夏白赶不上饭点,就会跑到刘莲宿舍楼下对着窗户呼唤,然后由刘莲下楼领人。
宿管老师一边登记,一边说:“食堂又没饭了?”
夏白轻轻的“嗯”了一声,跟在刘莲后面往里走。
留下宿管老师在后面摇头叹息,老外在中国也不容易,也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学生停课,食堂又停饭,这种特殊时刻,能照顾就照顾吧!
刘莲带夏白回宿舍,俩人摘下厚厚的口罩,刘莲又用开水烫过碗,给夏白捞了一碗面条,加一勺卤。
国际友人夏白吃的津津有味,刘莲开始下第二碗面。
夏白问:“其他人哪去了?”
刘莲说:“三个本地的,前两天回家就被隔离了,剩下俩今天全副武装,冒着枪林弹雨出门领学习资料了。”
夏白滋溜完最后一口面条,直直的看着锅子,刘莲叹口气接过碗又给他盛面。
夏白大概觉得太安静,于是一边吃面条一边拐着洋腔调问:“你考研究生怎么样了?”
“原来报的学校去不了了,可能得调剂。”刘莲回答。
“什么调剂?怎么调剂?”夏白又问。
“就是往别的学校转,比如留在哈商大继续读研究生。”刘莲给锅子蓄水皱着眉头回答。
夏白一听很高兴,但他不傻,看刘莲皱着眉头,赶紧宽慰说:“挺好啊,我早就说你留在这读研究生很好。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想去别处?哈商大很好,我来到这里非常的喜欢。”
其实这个问题,俩人刚认识那会儿,夏白知道刘莲在考研就有过讨论。
夏白来中国留学也相当于是一种进修,叫法不同而已,不过夏白是国际贸易组的,和刘莲有些差异,他刚来中国不久,对很多事也还不是很了解。
考研的问题刘莲曾经解释过,现在懒得再说,可是冷落国际友人好像也不好,于是刘莲说:“哈商大是很好,可是我已经在这里呆了四年了。”刘莲看着夏白比划着说:“你明白吗?四年,我对这里太熟悉了,所以想换个地方看看。就像你从美国来中国一样。”
夏白笑了,他想了想说:“我还回美国,可是你不会回这里了。你以后会想这里的。不如就在留下来继续学习,这里还有认识的朋友。”
“我会想这里,但我也想去南方,那边我也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我想过去见见他们。”刘莲说着有些怅然,她和艳艳已经没有联系了,和陶华安只能通过qq,对面不相识的偶尔说两句而已。
锅子里的水开始翻滚,夏白不再说话,他赶紧吃碗里的面条,然后递碗过去,刘莲默默接过,给他继续盛面,有些心疼的想: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当初陶华安也是这么能吃,怎么没见自己有半分舍不得呢?
夏白吃了三碗面终于饱了,轮到刘莲吃饭。
夏白无事可做,于是直勾勾的看着刘莲吃饭的样子,刘莲心里很别扭,觉得外国人真是太直白了,她只好闷头安静的小口快速吃着,整顿饭吃的拘谨放不开,吃像倒是显得很秀气。
吃完饭,夏白还不走,刘莲不会赶人,只好自己默默整理书桌。
“刘莲”夏白叫刘莲的名字,音调很奇怪,‘莲’字拖着长长的尾音,居然很好听,也仿佛给这样简单的一个名字,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刘莲“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然后她听见夏白说:“面条真好吃。”
“你还没吃饱吗?”刘莲诧异的问。
“我吃饱了。”夏白笑着说:“就是好吃。我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了,我很好,身边没有,还有人给做饭吃,他们都很放心,他们说中国人真好!”
刘莲听完哭笑不得,自己难道是无意中为外交事业添了一笔吗?
于是刘莲说:“中国好吃的多着呢!你来这么长时间了,没尝尝?”
夏白认真的边想边回答:“吃了,都好吃,那个饺子,馅儿饼,都好吃。”夏白努力发出儿化音说着:“就是陷儿有点少,如果肉多些,一定更好吃。”
刘莲想起食堂馅饼里薄薄的一层陷,确实不够饱满。只好说:“那是根据个人口味来的,什么馅的都有,想多放馅就多放馅,想多放肉就多放肉,每个人做饭的手法不同,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的。”
“可是,我不会做呀!”夏白摊手表示无奈的问:“你会做吗?”
刘莲会包饺子,馅饼没做过,不过原理相通,看的多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夏白为人随和,丝毫没有攻击性,刘莲与他认识久了,也不在意继续为外交事业添砖加瓦。
她干脆的说:“我会包饺子,馅饼应该也能做出来,但是没有工具和材料,等以后有机会的话,我给你做一次,肉大的馅多的。”
“耶”夏白先生听了很高兴,整张脸都透着欢喜,开始眉飞色舞,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刘莲。
刘莲表示吃不消,赶紧咬着重音解释:“我说的是有机会,我现在做不出来。”
夏白听了仍然很高兴,他一直等刘莲洗好锅和碗,在刘莲的目送下才离开。
夏白一走,刘莲立刻松了口气,觉得和老外相处实在太累,而且挂面还剩不多了,她开始担心夏白晚饭再来蹭吃。
看看时间,刘莲为了和夏白错开,特意等了半个小时才拿着钱包离开宿舍,到学校附近超市采购口粮。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大家一时间变得格外怕死惜命,药店的白醋一类严重脱销,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各处限制人口流动,大街上冷冷清清。
除了各地医护人员抗战在第一线,普通民众能不出门绝不出门。
至于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情情爱爱,得得失失,此刻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哂。
身处大东北的刘莲,过得孤独而忐忑,担心家里,担心陶华安,无论是给家里打电话,还是给陶华安留言,全是各种要注意防范的方方面面。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她该做的事还是得去完成,每天不停的学习,就是她的日常。
时间匆匆,年底的时候刘莲终于忙过了初试,不负众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立刻又开始忙复试,忙的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头发越来越长,也奇异的越来越柔软,但她总是混沌扎个马尾了事,非常不注重仪表。
2004年的新年,中国人大多都是在一片惶惶不安中度过的,但凡哪家有人头疼脑热,立刻就紧张的不得了。
年后,刘莲返回学校后,大巴火车飞机各交通部门突然开始严控,刘莲的复试行程受阻,她给心仪院校打了几个电话,效果并不理想。
刘莲一边准备考研复试,一边开始心急如焚。但她哪也去不了,只能每天在自己能活动的方寸之地焦灼的学习。
她给刘梅打电话,刘梅让她赶紧调剂。
她又找杜丽出主意,杜丽也劝刘莲不要固执,闹得轰轰烈烈,迅速蔓延全国,杜丽建议她就近考虑,尽快找系主任和校领导,争取留在本校读研,凭刘莲的考试成绩和本校生的这层关系,杜丽觉得应该是困难不大。
可是刘莲自己却拿不定主意,日复一日,眼看着复试日期日益临近,大脑里的那根弦绷得紧紧的,时刻关注各方面消息。
然而尽管有报到说已经查清病因找出病原体,各地限制人员流动的情况却有增无减。
刘莲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这天中午刘莲没赶上饭点儿,正在用电锅在宿舍煮面条,这种原来在宿舍里严禁的事情,也因为的到来,食堂人员的流逝造成大部分窗口关闭,而变得松散。
窗外有人在叫自己,刘莲不用看都知道是那位美国交换生:夏白先生。
也就是当初骑自行车撞了自己的洋小子,俩人两个月前在校园里偶遇,夏白正端着饭盒到处觅食,看见刘莲立刻两眼放光跟了上来。
夏白性格直爽对刘莲又有着天然的热情,于是攀谈中,刘莲很快明白了夏白所面临的窘况。
原来,夏白因为对中国太过热爱,爆发的又太过突然,导致没能赶上回国的飞机,如今是独自飘零异乡,好不孤单。
现在困在这校园里,特殊时期食堂经营失去规律,且饭点儿是过时不候,夏白这样的小伙子,肚子咕噜噜每天要吃要喝,这段时间他的人生真是灰暗惨淡的很!
而刘莲好巧不巧,正拎了一捆挂面要回宿舍,于是贴在身边怎么也送不走的夏白先生,亦步亦趋就这样跟到了女生宿舍楼,甚至一路顺利的跟进了刘莲所在的304室。
从此以后,只要夏白赶不上饭点,就会跑到刘莲宿舍楼下对着窗户呼唤,然后由刘莲下楼领人。
宿管老师一边登记,一边说:“食堂又没饭了?”
夏白轻轻的“嗯”了一声,跟在刘莲后面往里走。
留下宿管老师在后面摇头叹息,老外在中国也不容易,也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学生停课,食堂又停饭,这种特殊时刻,能照顾就照顾吧!
刘莲带夏白回宿舍,俩人摘下厚厚的口罩,刘莲又用开水烫过碗,给夏白捞了一碗面条,加一勺卤。
国际友人夏白吃的津津有味,刘莲开始下第二碗面。
夏白问:“其他人哪去了?”
刘莲说:“三个本地的,前两天回家就被隔离了,剩下俩今天全副武装,冒着枪林弹雨出门领学习资料了。”
夏白滋溜完最后一口面条,直直的看着锅子,刘莲叹口气接过碗又给他盛面。
夏白大概觉得太安静,于是一边吃面条一边拐着洋腔调问:“你考研究生怎么样了?”
“原来报的学校去不了了,可能得调剂。”刘莲回答。
“什么调剂?怎么调剂?”夏白又问。
“就是往别的学校转,比如留在哈商大继续读研究生。”刘莲给锅子蓄水皱着眉头回答。
夏白一听很高兴,但他不傻,看刘莲皱着眉头,赶紧宽慰说:“挺好啊,我早就说你留在这读研究生很好。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想去别处?哈商大很好,我来到这里非常的喜欢。”
其实这个问题,俩人刚认识那会儿,夏白知道刘莲在考研就有过讨论。
夏白来中国留学也相当于是一种进修,叫法不同而已,不过夏白是国际贸易组的,和刘莲有些差异,他刚来中国不久,对很多事也还不是很了解。
考研的问题刘莲曾经解释过,现在懒得再说,可是冷落国际友人好像也不好,于是刘莲说:“哈商大是很好,可是我已经在这里呆了四年了。”刘莲看着夏白比划着说:“你明白吗?四年,我对这里太熟悉了,所以想换个地方看看。就像你从美国来中国一样。”
夏白笑了,他想了想说:“我还回美国,可是你不会回这里了。你以后会想这里的。不如就在留下来继续学习,这里还有认识的朋友。”
“我会想这里,但我也想去南方,那边我也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我想过去见见他们。”刘莲说着有些怅然,她和艳艳已经没有联系了,和陶华安只能通过qq,对面不相识的偶尔说两句而已。
锅子里的水开始翻滚,夏白不再说话,他赶紧吃碗里的面条,然后递碗过去,刘莲默默接过,给他继续盛面,有些心疼的想: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当初陶华安也是这么能吃,怎么没见自己有半分舍不得呢?
夏白吃了三碗面终于饱了,轮到刘莲吃饭。
夏白无事可做,于是直勾勾的看着刘莲吃饭的样子,刘莲心里很别扭,觉得外国人真是太直白了,她只好闷头安静的小口快速吃着,整顿饭吃的拘谨放不开,吃像倒是显得很秀气。
吃完饭,夏白还不走,刘莲不会赶人,只好自己默默整理书桌。
“刘莲”夏白叫刘莲的名字,音调很奇怪,‘莲’字拖着长长的尾音,居然很好听,也仿佛给这样简单的一个名字,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刘莲“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然后她听见夏白说:“面条真好吃。”
“你还没吃饱吗?”刘莲诧异的问。
“我吃饱了。”夏白笑着说:“就是好吃。我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了,我很好,身边没有,还有人给做饭吃,他们都很放心,他们说中国人真好!”
刘莲听完哭笑不得,自己难道是无意中为外交事业添了一笔吗?
于是刘莲说:“中国好吃的多着呢!你来这么长时间了,没尝尝?”
夏白认真的边想边回答:“吃了,都好吃,那个饺子,馅儿饼,都好吃。”夏白努力发出儿化音说着:“就是陷儿有点少,如果肉多些,一定更好吃。”
刘莲想起食堂馅饼里薄薄的一层陷,确实不够饱满。只好说:“那是根据个人口味来的,什么馅的都有,想多放馅就多放馅,想多放肉就多放肉,每个人做饭的手法不同,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的。”
“可是,我不会做呀!”夏白摊手表示无奈的问:“你会做吗?”
刘莲会包饺子,馅饼没做过,不过原理相通,看的多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夏白为人随和,丝毫没有攻击性,刘莲与他认识久了,也不在意继续为外交事业添砖加瓦。
她干脆的说:“我会包饺子,馅饼应该也能做出来,但是没有工具和材料,等以后有机会的话,我给你做一次,肉大的馅多的。”
“耶”夏白先生听了很高兴,整张脸都透着欢喜,开始眉飞色舞,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刘莲。
刘莲表示吃不消,赶紧咬着重音解释:“我说的是有机会,我现在做不出来。”
夏白听了仍然很高兴,他一直等刘莲洗好锅和碗,在刘莲的目送下才离开。
夏白一走,刘莲立刻松了口气,觉得和老外相处实在太累,而且挂面还剩不多了,她开始担心夏白晚饭再来蹭吃。
看看时间,刘莲为了和夏白错开,特意等了半个小时才拿着钱包离开宿舍,到学校附近超市采购口粮。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