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种豆得瓜{三}
今天的东宫像是个乡间集市,四面八方的人早早地涌进来,并不在意有没有收获,难得有大量的人聚拢在一起,看一看热闹就很满足。太阳老高了,就轰然散去,各家都还有各家的营生要忙碌。
人都散了,作为场地提供者,既没收到税金也没收到租金。
吴远指挥者内侍收拾崇文殿一帮子勋贵子弟造就的一地狼藉,训练有素的内侍轻手轻脚,来来回回迈着小步子像是在水面上漂过。低头看书的李承乾被眼角余光里,飘来飘去的青衣鬼影扰的烦心。知道自己不是为了这些子内侍生气,夜里的好心情,早上醒来就开始被慢慢消磨,心里不痛快,不想这帮子善于察言观色小内侍被惊吓,索性在偏厅榻上睡个午觉。
皇宫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差,虽然有执扇的宫女轮流打扇,被吴远推醒,李承乾浑身都黏糊糊。才坐起来,就看见厅内多了个穿着代表三品以上官身的紫衣人。看到李承乾坐起来,来人忙走到榻前跪倒在地。“老奴刘和见过殿下。”走的近了李承乾才看出他穿的紫衣并不是昨日房玄龄长孙无忌那样的宽袍大袖,而是和吴远所穿一样圆领窄袖袍衫。
“起来说话。”大唐并不兴跪礼,需要跪礼参见的都是自家奴仆,按规矩宫里的内侍宫女都是皇家的奴仆,就像刘和身为大内副总管已经穿上了三品的紫衫,依然要守着奴仆的本分,哪怕在外臣面前再如何跋扈,对上了皇太子还是战战兢兢。唐律给皇室也有诸般限制,唯独皇室处理家事不在唐律管辖之内,整个三千内侍宫人都只不过是皇家的一个物件,处死内侍不需要什么程序,皇帝,皇后还有皇太子说一句话就可以。
“陛下召殿下去两仪殿。”站起身的刘和半弓着身说话的声音细声细气和高大的身材形成强烈反差。
装作听不见,接过刘和递过来的李世民手瑜,‘敕命太子承乾入两仪殿’熟悉的飞白。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东官都热闹的赶上集市,躲在东宫已经没什么意义。依着李承乾在二十一世纪处事风格,大事小事迎着上,事情总会过去,虽然结果不是自己能够掌控,也比搁置着总是被绊住强。
丑媳妇见公婆也要打扮一番,何况李承乾美美的俊俏少年!摇了摇榻上的铃铛,向随着铃声出现的吴远一通比划,看吴远明白了意思出了厅门,李承乾闭上眼睛将两天来发生的事情在脑子里一件件过了一遍。
等到吴远领着一群宫女端着梳洗用具和换洗衣衫进来,却见刘和半弓着身子纹丝不动。李承乾再次拿起铃铛,大力的摇了几下,随声疾步进来的吴远看着李承乾一脸的不悦伸手指着刘和,急忙上前用手搀着刘和臂弯,小声耳语道;“老祖宗,咱们到外面等候殿下。”
刘和躬身给李承乾行了个礼,随着吴远出了偏厅。
走出偏厅,刘和挺起了身板,跟在他身后的吴远身子却弓的更低,和高大的刘和站在一起,头已是将将高过刘和的屁股。
“你就是今早拿着太子的教令去内侍省换领绯袍的吴远!?”刘和的低沉话音不见起伏。
“回老祖宗话,正是小的。”
“太子殿下仁厚,你能得了太子赏识,是你的福分,以后要用心伺候好太子殿下。”话音依旧不带有一丝一毫情感,说完了也不等吴远回话,走出了殿门站在殿外。
看着刘和走了出去,吴远直起身,整个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贴在了背上。
坐在刘和带来的小撵上,刚出了东宫的大门李承乾便惊诧于横街的宽阔。后世见过最宽阔的街道,北京长安街最宽处一百米,面前这条东西向笔直的横街实实在在有着四百多米的宽度,足足有四五条长安街宽。夏日的午后街上行人稀少,越发显得横街的宽阔。配上街北边雄伟的皇宫和街南边一溜门头高大的官衙,尽显大唐煌煌天朝气派。不由得在心里嘶吼“伟哉大唐!”只一瞬,李承乾就深深爱上了大唐。
进了太极宫,刘和在前面领着路,路过门下省绕过太极殿,一路上外臣内侍看见李承乾坐着的明黄小撵,远远便都低头躬身让在路边。
小撵停在两仪殿外,李承乾刚下了撵,大殿里七八个身着紫袍的大臣也刚好走出殿门,边走还有人边高一声低一声争论着。
站在殿前石阶下的李承乾仰头看去,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长孙无忌,冷冰冰板着脸,脚下快步走着。像是要甩开身后的麻烦。看见李承乾一刻,稍一愣神,脸上冰雪消融,加快了脚步走下石阶。“臣见过太子殿下”拱了拱手。长孙无忌身后几位听见声音发现站在石阶下的太子,也慌忙走下石阶“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忙不迭拱手还礼,一群人闪在一边侧着身子。
“殿下这是是要见陛下!臣等就不耽误殿下时间,臣告退。”不想众人知道李承乾又聋又哑,长孙无忌带头告退,刚被人扯着衣袖夹在人群里的房玄龄紧跟着拱手告退。
李承乾保持一脸微笑,一一点头和众人告别。几人才走出几步,又拉扯着开始争论,看来朝堂重臣吵闹起来也和市井百姓无异。
李承乾转过身想随着刘和走进两仪殿,殿内放置了大量冰桶,从户外骄阳下走进,马上就感觉凉爽舒适。
内侍正在收拾刚刚给几位朝臣安置的坐垫矮案,李世民坐在榻上向李承乾招手。
来到榻前,李承乾恭恭敬敬给李世民深施一礼,不是为了别的,只为了这是用一世赫赫武功打造出盛唐基业的千古一帝。
“高明坐吧。殿内人等通通退出殿外百步,无朕召唤不得靠近”。
内侍躬身退出两仪殿,侍卫关闭了殿门退到百步之位围出警戒线。
“呵呵!高明能听见?”李世民眉梢带笑看着李承乾。
“是!儿臣已经能听能说。”
“那你还要装着又聋又哑?”
接到李世民手谕,李承乾就考虑要不要保守自己已经痊愈这个秘密。心里装个秘密其实是个辛苦事,若果有人可以一起分享这个秘密,压力就会被分担。在大唐李承乾最愿意和自己一起知道这个秘密的就是这一世的父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醒来就见到了李世民为自己放下帝王的威严,守在病榻前,滴进李承乾嘴角的哪滴泪水,苦苦涩涩却浇灌在李承乾心里荒芜许久属于情亲的心田里,父亲李世民播下甘霖母亲长孙舞动春风,枯萎的心田草长莺飞。
“父皇难道不觉得发生在儿臣身上的事很古怪吗!?”李承乾迎着李世民的双眼,在眼里看不到惊讶,稍稍向上挑起的眼角,笑意盈盈。
“这是王东诚留个你的信。”
抽出信纸,李承乾边看信,脑子飞快运转。整个事件前前后后被连接起来,完整展现出来。还真是被人算计,就差一点小命就没了!算计自己的应该是一股潜在势力,能无声无息控制住东宫随侍御医,将触角伸进皇宫内院,这股势力一定在长安城深扎了根子,有着惊人的能量。可是杀死自己并不会动摇李氏的统治,费尽心机又是为了什么!?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只有自己的死能够带给对方巨大的利益,才合乎情理。那么自己死了谁会是既得利益者呢!?想起历史上悲催的瘸子太子,李承乾不敢再想下去,放下手中的信纸,抬头看着父皇。
“事有凑巧,必有前因。这次王东诚能为你舍死,也是你仁厚待人的因结出的果。朕和你母后知道你并没有中毒心里的喜悦就不用说了,朕更欢喜你这两天来的应对。能稳住,不事张扬再徐图应变良策,这一点朕十二岁时可做不到。有人觊觎东宫太子的位子,朕偏不让他们如愿!昨日朕下顶着朝臣反对下了太子干政的旨意,逼着房玄龄魏征和你舅舅用了三省印。今日勋贵子弟们离开东宫,高明你聋哑一事就会传的沸沸扬扬,哈哈哈哈!朕明天就是要看看,都有谁会跳出来,反对立又聋又哑的你为皇储。”李世民说道,最后语气冷冽。
“哦!原来父皇都谋划好了,昨日的旨意也是父皇的计策。”
“不,朕要你干政理政是早就决定了,只是这次顺势逼着三省答应下来。”
刚缓了口气,见李世民说的认真李承乾急的涨红了脸。
“高明不愿理政干政?!”
“父皇,儿臣今年只有十二岁,军国大事哪里是儿臣能办好。儿臣倒是有些想法,想要和父皇说说。父皇和儿臣父子本为一体,根本就没有必要两个人干一件事。朝堂上有父皇在,管理着国家大事,儿臣就应该去到田间地头市井民间替父皇看看,看看父皇在朝堂上定下的治国方略是不是合适,能否被百姓接纳,也能够看见每一道政令各级衙门真的用心执行了吗。父皇登基前征战四方,亲自走过看过接触过百姓生活,了解的都是百姓真实的一面,如今父皇看奏折自然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为了百姓,哪些又是为了世家大族。所以,儿臣不愿介入自己没有能力帮到父皇的朝堂事中,倒是想四处走走,看一看组成我大唐的千千万万户百姓如何生活,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儿臣就觉得,只有三千万大唐子民都心向朝廷,大唐才能威仪四方,千秋万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愿背负万卷书去行万里路。”
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番话来,李世民本就非凡俗之人,能够听出儿子说得真诚。半生马上征战,也感到笼里的金丝雀变不成直上九霄的大鹏鸟,李承乾的想法倒也和他的心意。
“儿臣恳请父皇允许儿臣代父皇巡视大唐的四方疆域。”
“这个”刚刚才遇到过谋刺事件,李世民实在不放心放李承乾出外,但是儿子说的也有道理,要是硬邦邦拒绝,又恐伤了儿子进取心。
“高明要出去走走看看是件好事,但你也要证明给朕看看你有能力。朕有一事,要是你能办的妥当,朕就准你出宫。”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人都散了,作为场地提供者,既没收到税金也没收到租金。
吴远指挥者内侍收拾崇文殿一帮子勋贵子弟造就的一地狼藉,训练有素的内侍轻手轻脚,来来回回迈着小步子像是在水面上漂过。低头看书的李承乾被眼角余光里,飘来飘去的青衣鬼影扰的烦心。知道自己不是为了这些子内侍生气,夜里的好心情,早上醒来就开始被慢慢消磨,心里不痛快,不想这帮子善于察言观色小内侍被惊吓,索性在偏厅榻上睡个午觉。
皇宫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差,虽然有执扇的宫女轮流打扇,被吴远推醒,李承乾浑身都黏糊糊。才坐起来,就看见厅内多了个穿着代表三品以上官身的紫衣人。看到李承乾坐起来,来人忙走到榻前跪倒在地。“老奴刘和见过殿下。”走的近了李承乾才看出他穿的紫衣并不是昨日房玄龄长孙无忌那样的宽袍大袖,而是和吴远所穿一样圆领窄袖袍衫。
“起来说话。”大唐并不兴跪礼,需要跪礼参见的都是自家奴仆,按规矩宫里的内侍宫女都是皇家的奴仆,就像刘和身为大内副总管已经穿上了三品的紫衫,依然要守着奴仆的本分,哪怕在外臣面前再如何跋扈,对上了皇太子还是战战兢兢。唐律给皇室也有诸般限制,唯独皇室处理家事不在唐律管辖之内,整个三千内侍宫人都只不过是皇家的一个物件,处死内侍不需要什么程序,皇帝,皇后还有皇太子说一句话就可以。
“陛下召殿下去两仪殿。”站起身的刘和半弓着身说话的声音细声细气和高大的身材形成强烈反差。
装作听不见,接过刘和递过来的李世民手瑜,‘敕命太子承乾入两仪殿’熟悉的飞白。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东官都热闹的赶上集市,躲在东宫已经没什么意义。依着李承乾在二十一世纪处事风格,大事小事迎着上,事情总会过去,虽然结果不是自己能够掌控,也比搁置着总是被绊住强。
丑媳妇见公婆也要打扮一番,何况李承乾美美的俊俏少年!摇了摇榻上的铃铛,向随着铃声出现的吴远一通比划,看吴远明白了意思出了厅门,李承乾闭上眼睛将两天来发生的事情在脑子里一件件过了一遍。
等到吴远领着一群宫女端着梳洗用具和换洗衣衫进来,却见刘和半弓着身子纹丝不动。李承乾再次拿起铃铛,大力的摇了几下,随声疾步进来的吴远看着李承乾一脸的不悦伸手指着刘和,急忙上前用手搀着刘和臂弯,小声耳语道;“老祖宗,咱们到外面等候殿下。”
刘和躬身给李承乾行了个礼,随着吴远出了偏厅。
走出偏厅,刘和挺起了身板,跟在他身后的吴远身子却弓的更低,和高大的刘和站在一起,头已是将将高过刘和的屁股。
“你就是今早拿着太子的教令去内侍省换领绯袍的吴远!?”刘和的低沉话音不见起伏。
“回老祖宗话,正是小的。”
“太子殿下仁厚,你能得了太子赏识,是你的福分,以后要用心伺候好太子殿下。”话音依旧不带有一丝一毫情感,说完了也不等吴远回话,走出了殿门站在殿外。
看着刘和走了出去,吴远直起身,整个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贴在了背上。
坐在刘和带来的小撵上,刚出了东宫的大门李承乾便惊诧于横街的宽阔。后世见过最宽阔的街道,北京长安街最宽处一百米,面前这条东西向笔直的横街实实在在有着四百多米的宽度,足足有四五条长安街宽。夏日的午后街上行人稀少,越发显得横街的宽阔。配上街北边雄伟的皇宫和街南边一溜门头高大的官衙,尽显大唐煌煌天朝气派。不由得在心里嘶吼“伟哉大唐!”只一瞬,李承乾就深深爱上了大唐。
进了太极宫,刘和在前面领着路,路过门下省绕过太极殿,一路上外臣内侍看见李承乾坐着的明黄小撵,远远便都低头躬身让在路边。
小撵停在两仪殿外,李承乾刚下了撵,大殿里七八个身着紫袍的大臣也刚好走出殿门,边走还有人边高一声低一声争论着。
站在殿前石阶下的李承乾仰头看去,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长孙无忌,冷冰冰板着脸,脚下快步走着。像是要甩开身后的麻烦。看见李承乾一刻,稍一愣神,脸上冰雪消融,加快了脚步走下石阶。“臣见过太子殿下”拱了拱手。长孙无忌身后几位听见声音发现站在石阶下的太子,也慌忙走下石阶“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忙不迭拱手还礼,一群人闪在一边侧着身子。
“殿下这是是要见陛下!臣等就不耽误殿下时间,臣告退。”不想众人知道李承乾又聋又哑,长孙无忌带头告退,刚被人扯着衣袖夹在人群里的房玄龄紧跟着拱手告退。
李承乾保持一脸微笑,一一点头和众人告别。几人才走出几步,又拉扯着开始争论,看来朝堂重臣吵闹起来也和市井百姓无异。
李承乾转过身想随着刘和走进两仪殿,殿内放置了大量冰桶,从户外骄阳下走进,马上就感觉凉爽舒适。
内侍正在收拾刚刚给几位朝臣安置的坐垫矮案,李世民坐在榻上向李承乾招手。
来到榻前,李承乾恭恭敬敬给李世民深施一礼,不是为了别的,只为了这是用一世赫赫武功打造出盛唐基业的千古一帝。
“高明坐吧。殿内人等通通退出殿外百步,无朕召唤不得靠近”。
内侍躬身退出两仪殿,侍卫关闭了殿门退到百步之位围出警戒线。
“呵呵!高明能听见?”李世民眉梢带笑看着李承乾。
“是!儿臣已经能听能说。”
“那你还要装着又聋又哑?”
接到李世民手谕,李承乾就考虑要不要保守自己已经痊愈这个秘密。心里装个秘密其实是个辛苦事,若果有人可以一起分享这个秘密,压力就会被分担。在大唐李承乾最愿意和自己一起知道这个秘密的就是这一世的父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醒来就见到了李世民为自己放下帝王的威严,守在病榻前,滴进李承乾嘴角的哪滴泪水,苦苦涩涩却浇灌在李承乾心里荒芜许久属于情亲的心田里,父亲李世民播下甘霖母亲长孙舞动春风,枯萎的心田草长莺飞。
“父皇难道不觉得发生在儿臣身上的事很古怪吗!?”李承乾迎着李世民的双眼,在眼里看不到惊讶,稍稍向上挑起的眼角,笑意盈盈。
“这是王东诚留个你的信。”
抽出信纸,李承乾边看信,脑子飞快运转。整个事件前前后后被连接起来,完整展现出来。还真是被人算计,就差一点小命就没了!算计自己的应该是一股潜在势力,能无声无息控制住东宫随侍御医,将触角伸进皇宫内院,这股势力一定在长安城深扎了根子,有着惊人的能量。可是杀死自己并不会动摇李氏的统治,费尽心机又是为了什么!?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只有自己的死能够带给对方巨大的利益,才合乎情理。那么自己死了谁会是既得利益者呢!?想起历史上悲催的瘸子太子,李承乾不敢再想下去,放下手中的信纸,抬头看着父皇。
“事有凑巧,必有前因。这次王东诚能为你舍死,也是你仁厚待人的因结出的果。朕和你母后知道你并没有中毒心里的喜悦就不用说了,朕更欢喜你这两天来的应对。能稳住,不事张扬再徐图应变良策,这一点朕十二岁时可做不到。有人觊觎东宫太子的位子,朕偏不让他们如愿!昨日朕下顶着朝臣反对下了太子干政的旨意,逼着房玄龄魏征和你舅舅用了三省印。今日勋贵子弟们离开东宫,高明你聋哑一事就会传的沸沸扬扬,哈哈哈哈!朕明天就是要看看,都有谁会跳出来,反对立又聋又哑的你为皇储。”李世民说道,最后语气冷冽。
“哦!原来父皇都谋划好了,昨日的旨意也是父皇的计策。”
“不,朕要你干政理政是早就决定了,只是这次顺势逼着三省答应下来。”
刚缓了口气,见李世民说的认真李承乾急的涨红了脸。
“高明不愿理政干政?!”
“父皇,儿臣今年只有十二岁,军国大事哪里是儿臣能办好。儿臣倒是有些想法,想要和父皇说说。父皇和儿臣父子本为一体,根本就没有必要两个人干一件事。朝堂上有父皇在,管理着国家大事,儿臣就应该去到田间地头市井民间替父皇看看,看看父皇在朝堂上定下的治国方略是不是合适,能否被百姓接纳,也能够看见每一道政令各级衙门真的用心执行了吗。父皇登基前征战四方,亲自走过看过接触过百姓生活,了解的都是百姓真实的一面,如今父皇看奏折自然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为了百姓,哪些又是为了世家大族。所以,儿臣不愿介入自己没有能力帮到父皇的朝堂事中,倒是想四处走走,看一看组成我大唐的千千万万户百姓如何生活,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儿臣就觉得,只有三千万大唐子民都心向朝廷,大唐才能威仪四方,千秋万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愿背负万卷书去行万里路。”
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番话来,李世民本就非凡俗之人,能够听出儿子说得真诚。半生马上征战,也感到笼里的金丝雀变不成直上九霄的大鹏鸟,李承乾的想法倒也和他的心意。
“儿臣恳请父皇允许儿臣代父皇巡视大唐的四方疆域。”
“这个”刚刚才遇到过谋刺事件,李世民实在不放心放李承乾出外,但是儿子说的也有道理,要是硬邦邦拒绝,又恐伤了儿子进取心。
“高明要出去走走看看是件好事,但你也要证明给朕看看你有能力。朕有一事,要是你能办的妥当,朕就准你出宫。”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