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关于我(2)
我一生酷爱写作,常常是在笔尖下品味酸甜苦辣,在章节中寻求悲欢离合;在这字里行间中,凝聚着鱼与水的深情,爱与憎的冷暖,苦与乐的艰辛。我对这种写作感觉良好,虽然是在爬格子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它不仅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而且也是收获上的一种追求和幸福。
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妈妈一直很支持我写作。虽然我有几篇小块文章见报,但我很羡慕著作等身c大笔如椽的作家。他们能把自己的经历c思念c忧愁c欢乐写出来,让人们分享他们多姿多彩c有滋有味的人生,无不是一件好事快事。
当初,我“胃口”很大,一上手就是长篇,有种如痴如醉c好大喜功的幻想和竭力。尽管我也有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经历,但由于我生活阅历浅,文字修养贫乏以失败而告终。
那时,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院校学习。他利用休息时间上街给我买了写作丛书和当时盛行的长篇小说《李自成》,托人带给我。这是一种形影相随的感情,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鼓励,充盈着父亲真挚殷切的希望和祝愿。
俗话说:今日要想明天,春暖要思冬寒。妈妈见我费力不小,却无所收获,再三告诉我:“你现在还没有驾驭写长篇小说的能力,不妨写些短篇试试。”这话是诚恳召唤,是开门见山,在我心里波涛汹涌,引起不小的震动。说句不好听的话,仿佛十二月吃冰淇淋——透心凉。
若要说起我的写作,有个人很关键,起到牵线搭桥c推波助澜的作用,她就是我的大姨牟晓岚,在山东省潍坊市工人文化宫工作,是一位文艺细胞很浓郁c办事很认真c很扎实的文艺工作者。听妈妈说,大姨的上进心很强,还是文化宫的副主任,只要她一出场抓工作,风韵翩跹的舞蹈,声音芬芳的歌声,生动活泼的快板书,说学逗唱的相声等,都会有新起色c新气象。
那年,大姨正好来开封玩,妈妈把我爱写作的事告诉了她。大姨驾轻就熟,满腔热情,领我到开封《工人文艺》编辑部找到张老师,请张老师多指点我的写作。张老师个头不高,瘦瘦的,有四十来岁,面容沉稳,话语精简,是位很有责任心c使命感的师长。后来,我得到张老师的指点,陆续有特写c散文c短篇小说在报刊上发表。尤其是小小说是我的最爱:一个点个画面个对比声赞叹个瞬间,都是小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开封日报》复刊后,我去开封日报社当了新闻记者,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仿佛漫山遍野的绿树c碧草c繁花在春风里掀起波浪,拍击着生机勃发的渴望彼岸。可在当时,父亲虽然平日里支持我写作,图我有个一技之长的业余爱好,但见我真成了专职记者,他消积了c忧虑了,担心搞舆论宣传的人容易犯错误,想让我今后当个木匠。那时,木匠从事的行业很广泛,他们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具,在建筑行业c装饰行业c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社会上还有“闭一眼干木匠,越瞅越正当”的说法。
由于我衷心喜欢写作,它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就像打铁离不开火的熔炼,离不开锤的锻造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妈妈见我夜晚经常写作很晚,有时天热得太难受时,就用一盆凉水泡脚降温,还真有种“悬梁刺股”c“卧薪尝胆”的韧劲儿。妈妈对父亲说:“孩子这样喜欢写作,就任他去发展吧,总比无所事事好。”
我刚到《开封日报》时,对新闻并不是很了解,总以为我能写散文c小说,还写不好这些“豆腐块”的文章吗?后来我才明白,写好新闻并不容易,它与写文艺作品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是不同行当的两码事,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从新闻敏感到提炼主题,从新闻采访到文字写作,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和门道,都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难怪有的老记者谈新闻写作体会时,风趣地说:“写好一篇新闻要白一根头发。”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当然,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有一年,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在本报年终评比时什么奖也没有拿到,却在外报发表后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而且这篇通讯的内容基本上没改,只是标题改动了一下。当时,我心里有种沉重感,苦涩涩的感觉布满心扉和脑际,留下难以忘怀c难以倾诉的痛楚,只能在自己的情感里自我慰藉c自我鞭策了。
妈妈知道这事后,开导我说:“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个编辑一个口味,你只要多写些这样的好新闻,报社会重视的。”妈妈的这种观点,像是色泽鲜艳c酸甜可口的醒酒汤,抵消了我的怨气,抹去了我的暗喜,使我懂得了轻重缓急的得与失,使我晓得了爱岗敬业的鼓与呼。
果真不错,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我的感情,我的毅力,都全力以赴地朝着爱岗敬业的目标迈进了。我经常开动脑筋写类似这样的好新闻,负责编务工作的杨总编经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帮我修改文字,斟酌标题,使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从中赶有目标,学有榜样。1987年,我还被开封日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随河南省优秀记者代表团赴广西与新闻同行交流经验。
这种荣誉感觉特别好,它来源自己所在的报社:有种亲切感,像潺潺山泉水清澈地流淌进我的心里,是那样甘甜,是那样解渴;有种使命感,像哐哐嗡嗡的古刹钟声,在心里回荡着c警醒着,飘动出几分骄傲与自豪。我可以从同事们的眼睛里和表情中,看到羨慕与祝贺的神色当然,拍拍胸膛,我问心无愧,这些都是干出来的成就,毫厘之间,微妙之处,无不凝聚着我的辛勤和竭力。
1993年底,报社掀起一股“南下”风,我也在其中。记得临行前一天的晚上,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向蔡社长辞行,蔡社长把我痛“骂”了一顿。他说我可以不考虑报社对我十几年的培养,但我应该为我年迈的父亲想一想那时,我心里很清楚,我是报社写社会新闻比较好的记者之一,《开封日报》又要马上创办《汴梁晚报》,正缺写社会新闻的记者。蔡社长还说他一直关注我选角度写新闻的经验,这正是日报记者与晚报记者写同一新闻题材时所需要的素质。当然,我更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心里惆怅极了,一种眷恋昔日的热流传遍全身,荡漾起我情感上的涟漪浪花。
当我回到家时,年迈的父亲专门来为我送行。虽然他开初不同意我去南方,说我翅膀硬了,要飞了,但后来还是想通了,同意了我的抉择。父亲再三叮嘱我去南方后,不要太刻薄自己,要注意身体。母亲却没有说话,只是用她注满深情的眼睛看着我,领略着这里的庄重与不舍。当时,我真想跪到父母膝下磕三个头,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但我又怕父母太难过,没有这样做至今,这种情愫上的纠结,还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勾起我对往事的追溯和回忆。
记得我来到珠海后,给家里打电话时,妈妈说在我走的那天晚上,父亲流泪了,我听后当时心里难受极了。在我的心目中印象里,妈妈爱流眼泪,但我从来没见过父亲流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那天晚上,妈妈的话总是在我耳畔回响,这种感情上的冲击波,这种爱情上的大涌浪,使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湿润了。
来珠海创业并不是这么容易。这里有风景秀丽c海涛阵阵c曲折蜿蜒c空气清新,流淌着万种风情的情侣路;这里有投资6亿人民币,融古典皇家建筑群c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风景美不胜收的珠海圆明新园;这里到处是楼房错落有致c绿色荡漾c鲜花盛开的社区公园,整个城市就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大花园,充满着朝气c生机c活力和希望;更重要的这里是经济特区,国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兴建的厂房,开业的商场,荧虹灯闪烁的街道,等等,是个人心向往的好地方所以,来这里创业的人比比皆是c不乏其人。
我所在的《珠海青年报》是个充满挑战c充满期盼的单位。这里有我3天采写5篇新闻大稿的繁忙经历;有我每天当“跨栏运动员”的往事(报社在客厅里给我做了间隔板房宿舍,因房间太窄,天天要从15米宽的床头栏杆跨过上床休息);这里还有我在斗门喝醉酒,被同事抬回来的趣事尘前往事的回忆,就像一杯陈年老酒,绵软柔和,醇香扑鼻。这种感觉很刺激,很新鲜,当然也很苦很累,但能消除我孤独一人的思念和寂寞;能在紧张中收获到惬意的快乐和欣慰;能在每天的疲劳中舒舒乏c解解累,好好地酣睡一觉。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当然,在这些繁忙和操劳中,也有我情我愿c我思我想,采写新闻的“得意之作”。
1994年11月的一天,时任团市高官的唐颖拿着一张《珠海特区报》找到我,说报上《群众来信》栏目中刊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斗门县新华书店把一位11岁偷书女孩捆绑示众的事情,叫我立即去采访。我当时的心情既高兴又激动:高兴的是我原先是《开封日报》社会新闻部的记者,这正是我轻车熟路c老马识途的行当;激动的是特区常常会给你一个舞台,看看你的本事,看看你是不是那块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第二天,我立即驱车赶往斗门县,在有关部门领导的协助下,采访处理完此事,先后在《珠海青年报》上发表了《十一岁女孩遭捆绑示众》c《社会各界对〈十一岁女孩遭捆绑示众〉反响强烈》c《斗门县新华书店公开赔礼道歉》的报道。为此,珠海市人民广播电台还邀请张社长和我为此次报道作了专题节目。若要摆功劳,谈体会,这还得感谢当初《开封日报》对我的造就和培养,才有我现在处理这些事情得心应手的思路和经验。
另一个“得意之作”是一幅新闻照片。这种感觉特别爽,特别令我兴奋和感慨,是一次意想不到的邂逅巧遇。那天,我乘13路公共汽车回宿舍,发现一位老太太上车后走到一个男青年身边,男青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车开后,老太太站不稳,只好坐在车厢地板上,这位男青年仍视若无睹。我从后面拍照后,照片的效果非常不错,发表在报上时,还配发了题为《青年人,你能坐得安稳吗》的文字说明。那年年终,这幅照片获得珠海市省刊号类报刊好新闻照片一等奖。
在特区当记者不是一件易事,主要是中央c省市c行业记者多,他们采写新闻经验丰富,能以敏锐的新闻视觉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另外是港澳台记者多,他们专拣热点c难点c群众喜欢的新闻采访。我们青年报要在这种情形下生存不是很容易,特别是进行某项重大事件报道,十几家新闻单位采访同一个新闻事件时,哪家新闻单位写得咋样?大家都有比较c有掂量。
每当这时,我就用抓社会新闻的眼光提炼主题,选择角度进行报道,仿佛大脑是一部全力运作的雷达,悉力搜索着一切有价值的目标c方位及距离。譬如1998年12月28日下午,新一届珠海市委常委会产生,省市及港澳台十几新闻单位记者汇集一堂采访这一新闻。我用多年从事社会新闻的眼光,找出群众最关心的角度,写出了《新一届珠海市委常委会刚出任就“约法四章”(引题)》,《见面会变成了承诺会c监督会(主题)》的消息,受到市委和同行们的好评,并获得珠海省刊号类好新闻三等奖。
每当我探亲回家,向爸爸妈妈说到这些时,爸爸妈妈常常会默不作声,没有称赞满意的笑容,没有询问关注的话语,只是用他们深情而又肃重的眼睛看着我,寂然无声,沉默许久。
是爸爸妈妈对我工作方面的造诣不满意?是父母在不远游?还是我坐在那里,思索着c抑郁着,心中布满着猜疑和困惑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妈妈一直很支持我写作。虽然我有几篇小块文章见报,但我很羡慕著作等身c大笔如椽的作家。他们能把自己的经历c思念c忧愁c欢乐写出来,让人们分享他们多姿多彩c有滋有味的人生,无不是一件好事快事。
当初,我“胃口”很大,一上手就是长篇,有种如痴如醉c好大喜功的幻想和竭力。尽管我也有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经历,但由于我生活阅历浅,文字修养贫乏以失败而告终。
那时,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院校学习。他利用休息时间上街给我买了写作丛书和当时盛行的长篇小说《李自成》,托人带给我。这是一种形影相随的感情,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鼓励,充盈着父亲真挚殷切的希望和祝愿。
俗话说:今日要想明天,春暖要思冬寒。妈妈见我费力不小,却无所收获,再三告诉我:“你现在还没有驾驭写长篇小说的能力,不妨写些短篇试试。”这话是诚恳召唤,是开门见山,在我心里波涛汹涌,引起不小的震动。说句不好听的话,仿佛十二月吃冰淇淋——透心凉。
若要说起我的写作,有个人很关键,起到牵线搭桥c推波助澜的作用,她就是我的大姨牟晓岚,在山东省潍坊市工人文化宫工作,是一位文艺细胞很浓郁c办事很认真c很扎实的文艺工作者。听妈妈说,大姨的上进心很强,还是文化宫的副主任,只要她一出场抓工作,风韵翩跹的舞蹈,声音芬芳的歌声,生动活泼的快板书,说学逗唱的相声等,都会有新起色c新气象。
那年,大姨正好来开封玩,妈妈把我爱写作的事告诉了她。大姨驾轻就熟,满腔热情,领我到开封《工人文艺》编辑部找到张老师,请张老师多指点我的写作。张老师个头不高,瘦瘦的,有四十来岁,面容沉稳,话语精简,是位很有责任心c使命感的师长。后来,我得到张老师的指点,陆续有特写c散文c短篇小说在报刊上发表。尤其是小小说是我的最爱:一个点个画面个对比声赞叹个瞬间,都是小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开封日报》复刊后,我去开封日报社当了新闻记者,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仿佛漫山遍野的绿树c碧草c繁花在春风里掀起波浪,拍击着生机勃发的渴望彼岸。可在当时,父亲虽然平日里支持我写作,图我有个一技之长的业余爱好,但见我真成了专职记者,他消积了c忧虑了,担心搞舆论宣传的人容易犯错误,想让我今后当个木匠。那时,木匠从事的行业很广泛,他们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具,在建筑行业c装饰行业c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社会上还有“闭一眼干木匠,越瞅越正当”的说法。
由于我衷心喜欢写作,它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就像打铁离不开火的熔炼,离不开锤的锻造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妈妈见我夜晚经常写作很晚,有时天热得太难受时,就用一盆凉水泡脚降温,还真有种“悬梁刺股”c“卧薪尝胆”的韧劲儿。妈妈对父亲说:“孩子这样喜欢写作,就任他去发展吧,总比无所事事好。”
我刚到《开封日报》时,对新闻并不是很了解,总以为我能写散文c小说,还写不好这些“豆腐块”的文章吗?后来我才明白,写好新闻并不容易,它与写文艺作品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是不同行当的两码事,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从新闻敏感到提炼主题,从新闻采访到文字写作,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和门道,都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难怪有的老记者谈新闻写作体会时,风趣地说:“写好一篇新闻要白一根头发。”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当然,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有一年,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在本报年终评比时什么奖也没有拿到,却在外报发表后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而且这篇通讯的内容基本上没改,只是标题改动了一下。当时,我心里有种沉重感,苦涩涩的感觉布满心扉和脑际,留下难以忘怀c难以倾诉的痛楚,只能在自己的情感里自我慰藉c自我鞭策了。
妈妈知道这事后,开导我说:“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个编辑一个口味,你只要多写些这样的好新闻,报社会重视的。”妈妈的这种观点,像是色泽鲜艳c酸甜可口的醒酒汤,抵消了我的怨气,抹去了我的暗喜,使我懂得了轻重缓急的得与失,使我晓得了爱岗敬业的鼓与呼。
果真不错,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我的感情,我的毅力,都全力以赴地朝着爱岗敬业的目标迈进了。我经常开动脑筋写类似这样的好新闻,负责编务工作的杨总编经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帮我修改文字,斟酌标题,使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从中赶有目标,学有榜样。1987年,我还被开封日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随河南省优秀记者代表团赴广西与新闻同行交流经验。
这种荣誉感觉特别好,它来源自己所在的报社:有种亲切感,像潺潺山泉水清澈地流淌进我的心里,是那样甘甜,是那样解渴;有种使命感,像哐哐嗡嗡的古刹钟声,在心里回荡着c警醒着,飘动出几分骄傲与自豪。我可以从同事们的眼睛里和表情中,看到羨慕与祝贺的神色当然,拍拍胸膛,我问心无愧,这些都是干出来的成就,毫厘之间,微妙之处,无不凝聚着我的辛勤和竭力。
1993年底,报社掀起一股“南下”风,我也在其中。记得临行前一天的晚上,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向蔡社长辞行,蔡社长把我痛“骂”了一顿。他说我可以不考虑报社对我十几年的培养,但我应该为我年迈的父亲想一想那时,我心里很清楚,我是报社写社会新闻比较好的记者之一,《开封日报》又要马上创办《汴梁晚报》,正缺写社会新闻的记者。蔡社长还说他一直关注我选角度写新闻的经验,这正是日报记者与晚报记者写同一新闻题材时所需要的素质。当然,我更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心里惆怅极了,一种眷恋昔日的热流传遍全身,荡漾起我情感上的涟漪浪花。
当我回到家时,年迈的父亲专门来为我送行。虽然他开初不同意我去南方,说我翅膀硬了,要飞了,但后来还是想通了,同意了我的抉择。父亲再三叮嘱我去南方后,不要太刻薄自己,要注意身体。母亲却没有说话,只是用她注满深情的眼睛看着我,领略着这里的庄重与不舍。当时,我真想跪到父母膝下磕三个头,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但我又怕父母太难过,没有这样做至今,这种情愫上的纠结,还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勾起我对往事的追溯和回忆。
记得我来到珠海后,给家里打电话时,妈妈说在我走的那天晚上,父亲流泪了,我听后当时心里难受极了。在我的心目中印象里,妈妈爱流眼泪,但我从来没见过父亲流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那天晚上,妈妈的话总是在我耳畔回响,这种感情上的冲击波,这种爱情上的大涌浪,使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湿润了。
来珠海创业并不是这么容易。这里有风景秀丽c海涛阵阵c曲折蜿蜒c空气清新,流淌着万种风情的情侣路;这里有投资6亿人民币,融古典皇家建筑群c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风景美不胜收的珠海圆明新园;这里到处是楼房错落有致c绿色荡漾c鲜花盛开的社区公园,整个城市就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大花园,充满着朝气c生机c活力和希望;更重要的这里是经济特区,国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兴建的厂房,开业的商场,荧虹灯闪烁的街道,等等,是个人心向往的好地方所以,来这里创业的人比比皆是c不乏其人。
我所在的《珠海青年报》是个充满挑战c充满期盼的单位。这里有我3天采写5篇新闻大稿的繁忙经历;有我每天当“跨栏运动员”的往事(报社在客厅里给我做了间隔板房宿舍,因房间太窄,天天要从15米宽的床头栏杆跨过上床休息);这里还有我在斗门喝醉酒,被同事抬回来的趣事尘前往事的回忆,就像一杯陈年老酒,绵软柔和,醇香扑鼻。这种感觉很刺激,很新鲜,当然也很苦很累,但能消除我孤独一人的思念和寂寞;能在紧张中收获到惬意的快乐和欣慰;能在每天的疲劳中舒舒乏c解解累,好好地酣睡一觉。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当然,在这些繁忙和操劳中,也有我情我愿c我思我想,采写新闻的“得意之作”。
1994年11月的一天,时任团市高官的唐颖拿着一张《珠海特区报》找到我,说报上《群众来信》栏目中刊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斗门县新华书店把一位11岁偷书女孩捆绑示众的事情,叫我立即去采访。我当时的心情既高兴又激动:高兴的是我原先是《开封日报》社会新闻部的记者,这正是我轻车熟路c老马识途的行当;激动的是特区常常会给你一个舞台,看看你的本事,看看你是不是那块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第二天,我立即驱车赶往斗门县,在有关部门领导的协助下,采访处理完此事,先后在《珠海青年报》上发表了《十一岁女孩遭捆绑示众》c《社会各界对〈十一岁女孩遭捆绑示众〉反响强烈》c《斗门县新华书店公开赔礼道歉》的报道。为此,珠海市人民广播电台还邀请张社长和我为此次报道作了专题节目。若要摆功劳,谈体会,这还得感谢当初《开封日报》对我的造就和培养,才有我现在处理这些事情得心应手的思路和经验。
另一个“得意之作”是一幅新闻照片。这种感觉特别爽,特别令我兴奋和感慨,是一次意想不到的邂逅巧遇。那天,我乘13路公共汽车回宿舍,发现一位老太太上车后走到一个男青年身边,男青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车开后,老太太站不稳,只好坐在车厢地板上,这位男青年仍视若无睹。我从后面拍照后,照片的效果非常不错,发表在报上时,还配发了题为《青年人,你能坐得安稳吗》的文字说明。那年年终,这幅照片获得珠海市省刊号类报刊好新闻照片一等奖。
在特区当记者不是一件易事,主要是中央c省市c行业记者多,他们采写新闻经验丰富,能以敏锐的新闻视觉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另外是港澳台记者多,他们专拣热点c难点c群众喜欢的新闻采访。我们青年报要在这种情形下生存不是很容易,特别是进行某项重大事件报道,十几家新闻单位采访同一个新闻事件时,哪家新闻单位写得咋样?大家都有比较c有掂量。
每当这时,我就用抓社会新闻的眼光提炼主题,选择角度进行报道,仿佛大脑是一部全力运作的雷达,悉力搜索着一切有价值的目标c方位及距离。譬如1998年12月28日下午,新一届珠海市委常委会产生,省市及港澳台十几新闻单位记者汇集一堂采访这一新闻。我用多年从事社会新闻的眼光,找出群众最关心的角度,写出了《新一届珠海市委常委会刚出任就“约法四章”(引题)》,《见面会变成了承诺会c监督会(主题)》的消息,受到市委和同行们的好评,并获得珠海省刊号类好新闻三等奖。
每当我探亲回家,向爸爸妈妈说到这些时,爸爸妈妈常常会默不作声,没有称赞满意的笑容,没有询问关注的话语,只是用他们深情而又肃重的眼睛看着我,寂然无声,沉默许久。
是爸爸妈妈对我工作方面的造诣不满意?是父母在不远游?还是我坐在那里,思索着c抑郁着,心中布满着猜疑和困惑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