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来,剑出鞘》正文 第二十八章 往返
前些日子大婚搞的段元亨“焦头烂额”,至今都没能缓过来,闲散日子过惯了哪有成家的觉悟,其它不说,就婚礼俗程就让他提不起精神。恒州有“三朝回门”的讲究,大婚第三日段元亨携礼陪同邓婵钰回乡祭祖,邓瑁夫妇也一并回返南轲城,近两年九州各地的军事操练如火如荼,显然都是在为不知何时就要燃起的硝烟做准备,邓瑁职务也不轻松,恒州二十万铁骑由他一人扛,段千鸿一副甩手掌柜的架势,除了军务大事抓上一手,其他日律琐事都是这岳父大人全权包办,这些天累积下来的军务折子估计够他忙活小半月。
这次前往南轲城目的有二,其一自然是奉香祭祖,平淡无奇。其二是要趁这次机会了解些恒州的军事情况,总有那么一天庞大家业要落入段元亨手中的,总不能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邓婵钰是个心思玲珑透彻的女子,似是看出段元亨除了陪同她祭祖以外还其它事情,便主动提出要在家中小住几日,理由是怕日后想念娘家,倒也不假,两全其美。
段元亨不管是以长公子的身份还是以女婿的身份,随邓瑁去军中都不显份外。
南轲城与恒州城互为犄角,相隔约两百里。恒州城作为州辖主城,重中之重,而南轲城城池坚固,周围地势平坦,空旷辽阔,极其适合驻军,因此被打造成军事中枢,可进可退,连接各个郡县城池的要道四通八达,便于支援增军。恒州旧晏两地兵马共计四十万,而南轲城外十里便设有八关九隘,关口向西而缓,关隘相围成圈,內驻军二十万余,占州路总兵马半数。
段元亨六年在外游历,并非只是走,离开土生土长的恒州,先去了鸿儒名士林立的江南。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这些段元亨都招手即来,哪用靠读书读出来,无非是不想做个孤陋寡闻的莽夫罢了,就像他老子那样,大道理讲不出几个,都是靠拳头服人。出入江湖,总要留下个文武兼备的美名才好,光是拳头硬多掉斤两。再者南方人多是“动口不动手”,不像北边看不对眼就刀剑相向,那时的段元亨武功奇差,去了北三州太吃亏。还是江南好,姑娘俏,才子俊彦们不管背地里怎么肮脏龌蹉,明面上都要风度翩翩,和和气气的。先在江南磨练磨练,学些江湖规矩,涨点见识听闻,怎么都不是坏事。江南有座儒家具地圣贤庄,囊天下学问,自前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影响深远,势如破竹,而作为儒道文化发源地的圣贤庄更是天下士子向往的朝圣之地,段元亨在无数士子儒生削尖脑袋都想往里钻的天下学府待了整整一年。
收拾行囊踏上去往北三州的道路,前前后后准备了三年时光。
北边不像江南民风含蓄委婉,大多性子执拗率真,说不出谁好谁坏,各有千秋。江湖风光,北方占一大半。不比朝堂弄权,注重才智谋略,江湖大多靠的还是刀剑锋利,若是再才高八斗,那就更锦上添花了,段元亨就是想要成为这种人。用了三年积攒学识,谈吐,修养,见闻,以及日以精进的武功,才有真正踏入兵荒马乱江湖的资本。
北三州这些年都不太平,有各州协议在前,大规模的战争打不响,但散兵游戈的小摩擦却从未断过。北人好战,血性重,便喜欢以战养战。南方军队操练大多在军营校场,偶有实战便是拉出去与些占山草寇厮杀,而这些欺软怕硬的蟊贼让他们打家劫舍欺压百姓那是手到擒来,遇到正规军队围剿还不吓破了胆,多半还没伸展开拳脚,蟊贼们就弃了兵器束手就擒了。若比兵力,整体来讲北方要更高一筹,这一点好颜面的南方军士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
走南闯北,找寻师父与练剑两不误。
北三州是很好的磨练之地,一路上都能遇到流寇戎贼,且都有些气候。这些匪类多半是战场上丢了兵器的逃兵,为了躲避军法干脆就落草为寇,毕竟军中规矩忒多,哪有自立山头逍遥快活。越是往北,此类景象越是猖獗。
段元亨喜欢拿他们练手,起先是挑一些小团伙,十数以内都能对付的过。也别小瞧了这些弃械之兵,身手还是有两下的,加上双拳难敌四手的劣势,倒是也让段元亨吃了不少苦头,甚至有几次险些栽了跟头。
后来段元亨也不单干了,琢磨着拉帮结派也当一会山大王。将来若是身不由己,或许就要轮到自己领兵打战了,那恒州段字大旗沉的很,他没信心说扛就扛起,眼下就是不错的机会,若是能捣腾出一队战力不俗的兵马,不说能去攻城拔寨,至少拿来练练手,不至于将来对带兵一窍不通。若是能在北三州插下一支自己的大旗,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十日一晃而过,段元亨在这些日子里干脆随邓瑁住进军营,同寝同食,凡有大小军中议事段元亨就静静站在边上听,也不插嘴,更不仗着身份摆架子,那些将领也压根不知道这位年轻人的身份,只当作又是哪家衙内子弟送进军中学习历练来了。
段元亨抓住每一时每一刻鲸吞邓瑁传授的知识,时不我待,他也明白贪多嚼不烂,一口也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只能先囫囵吞枣,学着沙漠里的骆驼那样回头再吐出来细细咀嚼。
其实作为一名上位者,未必需要样样精通,什么都会一些,哪怕是些粗浅皮毛也都够用了,为将帅者,事必躬亲那还不活活累死,一个人再如何独出手眼都无法面面俱到,这是从段千鸿身上学来的道理。一个没读过几本书的武夫如何执掌一州?单单靠武力已经不够用了,还需要各方面拿捏火候以及驭人之道。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段元亨知道就算狠下几年功夫专研兵法韬略也未必有大作为,干错就舍其精而取其杂。
邓瑁不厌其烦,倾囊相授,将多年带兵治军的心得都一一“馈赠”,更是抽空将近年恒州的军事布局以及大致走向入籍成册,方便段元亨回去后慢慢研究。
看得出来,对于这个女婿,邓瑁是真的不遗余力了。
在返回恒州城的路上,段元亨原本单独骑马而行,但想到邓婵玉孤零零一人坐在马车里,着实闷的慌,于是下马乘车。这趟祭祖没有带上白尹儿,还有那个随邓婵玉陪嫁的黄衫丫鬟。去时还有母亲齐秀秀在身旁,回来却有些冷清了。马车后头跟随五十轻骑,临行前邓瑁调遣来供路上应付不便,段元亨没有拒绝。
段元亨见邓婵钰情绪低落,抓过她一只玉手,放在自己膝盖上,也不说话,紧靠着她,看着窗外。
邓婵钰也看着窗外,之前的风景她还熟悉,只是渐行渐远,就不认得了,心中莫名的不舍。已为人妇的她束发结髻,少了些少女的稚气,平添一种成熟的妩媚。她轻轻侧头,看着身边的夫君,将头靠在他肩上,好受许多。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这次前往南轲城目的有二,其一自然是奉香祭祖,平淡无奇。其二是要趁这次机会了解些恒州的军事情况,总有那么一天庞大家业要落入段元亨手中的,总不能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邓婵钰是个心思玲珑透彻的女子,似是看出段元亨除了陪同她祭祖以外还其它事情,便主动提出要在家中小住几日,理由是怕日后想念娘家,倒也不假,两全其美。
段元亨不管是以长公子的身份还是以女婿的身份,随邓瑁去军中都不显份外。
南轲城与恒州城互为犄角,相隔约两百里。恒州城作为州辖主城,重中之重,而南轲城城池坚固,周围地势平坦,空旷辽阔,极其适合驻军,因此被打造成军事中枢,可进可退,连接各个郡县城池的要道四通八达,便于支援增军。恒州旧晏两地兵马共计四十万,而南轲城外十里便设有八关九隘,关口向西而缓,关隘相围成圈,內驻军二十万余,占州路总兵马半数。
段元亨六年在外游历,并非只是走,离开土生土长的恒州,先去了鸿儒名士林立的江南。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这些段元亨都招手即来,哪用靠读书读出来,无非是不想做个孤陋寡闻的莽夫罢了,就像他老子那样,大道理讲不出几个,都是靠拳头服人。出入江湖,总要留下个文武兼备的美名才好,光是拳头硬多掉斤两。再者南方人多是“动口不动手”,不像北边看不对眼就刀剑相向,那时的段元亨武功奇差,去了北三州太吃亏。还是江南好,姑娘俏,才子俊彦们不管背地里怎么肮脏龌蹉,明面上都要风度翩翩,和和气气的。先在江南磨练磨练,学些江湖规矩,涨点见识听闻,怎么都不是坏事。江南有座儒家具地圣贤庄,囊天下学问,自前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影响深远,势如破竹,而作为儒道文化发源地的圣贤庄更是天下士子向往的朝圣之地,段元亨在无数士子儒生削尖脑袋都想往里钻的天下学府待了整整一年。
收拾行囊踏上去往北三州的道路,前前后后准备了三年时光。
北边不像江南民风含蓄委婉,大多性子执拗率真,说不出谁好谁坏,各有千秋。江湖风光,北方占一大半。不比朝堂弄权,注重才智谋略,江湖大多靠的还是刀剑锋利,若是再才高八斗,那就更锦上添花了,段元亨就是想要成为这种人。用了三年积攒学识,谈吐,修养,见闻,以及日以精进的武功,才有真正踏入兵荒马乱江湖的资本。
北三州这些年都不太平,有各州协议在前,大规模的战争打不响,但散兵游戈的小摩擦却从未断过。北人好战,血性重,便喜欢以战养战。南方军队操练大多在军营校场,偶有实战便是拉出去与些占山草寇厮杀,而这些欺软怕硬的蟊贼让他们打家劫舍欺压百姓那是手到擒来,遇到正规军队围剿还不吓破了胆,多半还没伸展开拳脚,蟊贼们就弃了兵器束手就擒了。若比兵力,整体来讲北方要更高一筹,这一点好颜面的南方军士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
走南闯北,找寻师父与练剑两不误。
北三州是很好的磨练之地,一路上都能遇到流寇戎贼,且都有些气候。这些匪类多半是战场上丢了兵器的逃兵,为了躲避军法干脆就落草为寇,毕竟军中规矩忒多,哪有自立山头逍遥快活。越是往北,此类景象越是猖獗。
段元亨喜欢拿他们练手,起先是挑一些小团伙,十数以内都能对付的过。也别小瞧了这些弃械之兵,身手还是有两下的,加上双拳难敌四手的劣势,倒是也让段元亨吃了不少苦头,甚至有几次险些栽了跟头。
后来段元亨也不单干了,琢磨着拉帮结派也当一会山大王。将来若是身不由己,或许就要轮到自己领兵打战了,那恒州段字大旗沉的很,他没信心说扛就扛起,眼下就是不错的机会,若是能捣腾出一队战力不俗的兵马,不说能去攻城拔寨,至少拿来练练手,不至于将来对带兵一窍不通。若是能在北三州插下一支自己的大旗,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十日一晃而过,段元亨在这些日子里干脆随邓瑁住进军营,同寝同食,凡有大小军中议事段元亨就静静站在边上听,也不插嘴,更不仗着身份摆架子,那些将领也压根不知道这位年轻人的身份,只当作又是哪家衙内子弟送进军中学习历练来了。
段元亨抓住每一时每一刻鲸吞邓瑁传授的知识,时不我待,他也明白贪多嚼不烂,一口也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只能先囫囵吞枣,学着沙漠里的骆驼那样回头再吐出来细细咀嚼。
其实作为一名上位者,未必需要样样精通,什么都会一些,哪怕是些粗浅皮毛也都够用了,为将帅者,事必躬亲那还不活活累死,一个人再如何独出手眼都无法面面俱到,这是从段千鸿身上学来的道理。一个没读过几本书的武夫如何执掌一州?单单靠武力已经不够用了,还需要各方面拿捏火候以及驭人之道。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段元亨知道就算狠下几年功夫专研兵法韬略也未必有大作为,干错就舍其精而取其杂。
邓瑁不厌其烦,倾囊相授,将多年带兵治军的心得都一一“馈赠”,更是抽空将近年恒州的军事布局以及大致走向入籍成册,方便段元亨回去后慢慢研究。
看得出来,对于这个女婿,邓瑁是真的不遗余力了。
在返回恒州城的路上,段元亨原本单独骑马而行,但想到邓婵玉孤零零一人坐在马车里,着实闷的慌,于是下马乘车。这趟祭祖没有带上白尹儿,还有那个随邓婵玉陪嫁的黄衫丫鬟。去时还有母亲齐秀秀在身旁,回来却有些冷清了。马车后头跟随五十轻骑,临行前邓瑁调遣来供路上应付不便,段元亨没有拒绝。
段元亨见邓婵钰情绪低落,抓过她一只玉手,放在自己膝盖上,也不说话,紧靠着她,看着窗外。
邓婵钰也看着窗外,之前的风景她还熟悉,只是渐行渐远,就不认得了,心中莫名的不舍。已为人妇的她束发结髻,少了些少女的稚气,平添一种成熟的妩媚。她轻轻侧头,看着身边的夫君,将头靠在他肩上,好受许多。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